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鼎革-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下来,看来这一个月心思白搭了。

    各路大军即将集结,官军马上就要剿灭盘踞蓬州的土暴子。

    而因为你那数百里兵哗变不听官府调度,并多次与官军做对。

    你这次作为相如县典吏,团练把总招揽旧部,为大军筹集粮草吧。”

    古代不如现代这样等级森严,买官卖官大行其道,特别是地方官员任命更加随意,如同小说《金瓶梅》男主角西门庆就卖官成为千户这样的中级武官。

    典吏是不入流的佐贰官员,如今土暴子已经占领相如县大部,这典吏当得有名无实,实际控制地盘不过四五个集市。

    巡抚陈士奇为笼络杨麟,就是让自己招抚旧部,就是协助官府征募运输粮草。

    想明白之后,杨麟内心感到一丝悲凉,先前以为师生之谊招抚自己,是因为自己在地方的好名声。

    为进一步了解详情,杨麟反而不急于出去,整个人显得非常平坦,淡淡的说道:“恩师大人在上,学生虽然过去喜欢舞枪弄棍的,虽然擒住梁豹,但那只不过侥幸而已。

    现在土暴子势大,学生年轻德浅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陈士奇显得颇为着急,耐心开导道:“俗话说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这次官军主力进逼蓬州需要大量粮草,而这粮草也最好从蓬州征集。

    你带头反对官府横征暴敛在地方颇有名声,你所编练的里兵虽然刚刚组建但颇为精良,就在这一个月不但挫败守备谯应瑞所统领的五百官兵,现在更控制附近二三十余个里甲。

    你是读书人出身,忠君爱国思想应该还是有的,如今川北土暴子祸害乡里,你不会置之不理吧?”

    听到杨威等人居然大败官军,杨麟内心有了底,想了想拱手提出自己条件:“恩师大人忠君为国学生深为佩服,但要完成恩师所刚才所交待任务,还希望恩师大人应允三件事。”

    如此过了良久,陈士奇轻轻的问道:“你说吧,如果说得合理,老夫答允你就是。”

    看到对方没有当场发作,现在见问,内心长舒一口气,杨麟拱手道:“历年以来四钏巡抚衙门行文各地,上等良田每亩田赋5升,上等旱地每亩田赋3升,这几年加上三饷之后虽然增加甚多,再加上各种摊派,但无论如何每亩良田田赋不能超过1斗,每亩旱地不能超过6升。”

    陈士奇推了推案几上茶几,怒道:“杨麟啊杨麟,你被关了一个多月怎么还不好好反省一下你自己?

    现在朝廷防备辽东鞑子要钱,剿灭流寇要钱,就是我们川省打土暴子也需要钱啊。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你不是不知道粮草运输艰难,怎么现在反而要老夫减轻赋税,你说说,你这么做如何保证筹集粮草?”

    杨麟拱了拱手,问道:“恩师大人,这次大军围剿流寇,不知大人要学生筹集多少粮草?”

    陈士奇拱手道:“从CD到蓬州四百余里,主要通过陆路运输,不但需要征募太多劳役,而且路上要消耗甚多,故最好的方式是就地取粮。

    从战地募集一担粮食,不但节约大量人力,而且减少路上消耗,可以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这次光中路就有一万人,再加上军中役夫,吃饭的足足有两万人,按照每人一天两升计算,一天至少需要四百担。

    老夫也不需要你募集多少,每天供给一百担而已。

    各路大军将在一个月之内布置完成,你每天需为前线筹集100担粮食。”

    原来还有一个月,想了想,杨麟面有忧色道:“大人明鉴,学生不过一介秀才,只是在今年奉令编练里兵而已,在地方稍稍有一点声望而已。

    学生能够影响的当相如县附近各县而已,每天一百担,十天一千担,一百天一万担,若战事持久,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筹集这样多粮食啊。”

    陈士奇笑了笑,说道:“无论你用什么办法,只要每天能够为前线募集一百担粮食,将来定然大功一件。”

    杨麟拱手道:“恩师大人在上,去岁相如县向朝廷缴纳田赋16000担,今年很多地方遭了土暴子势必减半,今年相如县最多缴纳五千担夏粮秋粮。

    无论如何,田赋征收红线不能逾越,那就是按照朝廷规制,每亩旱地不过3升粮食,加上三饷后也不过6升粮食。

    至于其他粮食,学生可以向地方征收,但这需要银子,太平年景1担谷子4钱1担,能够碾出六成大米,太平年景市面上一担大米需要7钱银子的。(观崇祯实录,苏州大米在明末多在一两一钱银子,若灾荒年则粮价更高。)

    现在兵荒马乱的,不论如何也要1两银子1担大米。”

    在古代粮食运输十分艰难,故有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这样的说法。

    现在听杨麟能够就地征粮,条件虽然苛刻一些,征收的粮食不到往年1/3,但总比从外地大量运输粮草来得好。

    再说了五千担粮食那可就需保证近两个月每天向前线提供一百担粮食,既然如此,陈士奇也没有什么意见。

    谈起第二个条件,杨麟拱手道:“里兵武器简陋,这几个月学生虽然竭尽全力但武器仍然十分简陋。

    学生要求非常简单,恩师既然要学生组建一司兵马,学生斗胆希望恩师拨两局兵马的军备,到时候学生定能为朝廷训练出一支精兵。”

    里兵战力如何虽然不太清楚,但这百余里兵居然大败五百官军,以此观之当属精锐。

    除此之外官府武库之中武器甚多,到时候随便挑选几件武器即可,想了想陈士奇表示同意。

    看陈士奇有点不耐烦,杨麟换了一个脸庞,满脸堆笑提出第三个条件,杨麟拱手道:“第三件事纯粹私事,在学生吃官司期间,除了恩师相助之外,就是牢房中几个牢友。

    学生基本查明,姚崇烈等人也是无辜受了冤枉吃了官司,希望恩师派人查明一起释放。”

    但意想不到的这可遇到麻烦,陈士奇没有当场答允,只是同意派人前往调查,若这些人其罪可赦的话,到时候可以将其释放留在军中听用。

第22章 失败的求婚() 
从衙门里面出来,王光先等人一拥而上恭贺脱离牢狱之灾

    当日审讯过程早已经传播开来,大家听到这个遭了冤枉的年轻人居然擒拿土暴子头领捣毁其老巢,现在又带领乡亲们抗缴赋税都颇为同情。

    禁不住王光先苦口婆心相逼,再加上读书人同气连枝的份上如此方站出来,每天有乡绅到衙门说情,希望驻节顺庆府指挥剿匪的四钏巡抚陈士奇能够出面干涉。

    官府最初不闻不问,而且还表现得非常强硬。

    知府史谨宸派顺庆府守备谯应瑞率领五百官兵前往弹压,但在半道上被杨威等人伏击,损兵折将败下阵来。

    那之后土暴子大当家姚天动、二当家黄龙率领数万人离开巴州达州逼近蓬州,官军顾此失彼不得不全力应对土暴子而没有心思管杨威等人。

    由于军饷短缺各路兵马逡巡不前,现在土暴子相继攻占蓬州的相如、营山、仪陇三县,巡抚陈士奇方力排众议将杨麟从牢房中放出望能收揽当地乡绅之心。

    众人唏嘘不已,有的羡慕杨麟好运气,现在居然因祸得福做了官。

    而杨麟则明白其中缘由,那就是官府为了收编自己那几百里兵,就是希望利用自己声誉为大军筹集粮草。

    由于有两局兵马武器装备需要交接,杨麟还得耐着性子呆在府城交接。

    这天来到樊家,在坐牢期间顺庆武举人樊明善率先响应,无论如何也应该登门感激。

    这是一个五进五出的大院子,旁边还有很多小院子,在府城算得上大户人家。

    进入大门,在家丁带来下穿过长长的走道来到大堂,与樊明善拱手相见之后,对方拍了拍手,数名丫鬟鱼贯而出上茶上水果。

    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杨麟转头看了看身前这个丫鬟,高高的个子,脸转到一边生怕别人看到,正在奇怪,谁知道对方伸出右臂向自己袭来。

    杨麟连忙举手挡开,穿越之前身体本尊虽然喜欢舞枪弄棒的,但功夫稀松平常。

    但谁料到对方这一招是虚招,对方右手迅速缩回,端茶的左手迅速往前一递,茶杯迎面而来。

    杨麟大手碰到茶杯上挡开,但对方力道甚大,不但没有挡开,反而连退两步才稳住身形。

    让人奇怪的是对方根本没有欺身来袭,而是站在旁边笑过不停,杨麟放下抓起的椅子看着上首的樊明善道:“樊兄,这,这是什么意思?”

    樊明善狠狠瞪了瞪下首女子,拱手道:“汝贞兄请见谅,这是小妹黛云,自小喜欢打打杀杀的,也不裹脚,像一个大脚丫鬟似的让人着实操心不已。

    自从前年先父过逝之后就没有人管教,这不听说贤弟少年英雄擒拿匪首过天星,捣毁其老巢,这不今天扮作丫鬟来试探武功。

    小妹,这是为兄客人,你,你今天如此胡闹,快向贤弟认错道歉。”

    樊黛云连连摇头,满脸不在乎道:“这一个月下来很多人将你说成文武双全,如此看来也稀松平常啊。”

    杨麟笑了笑拱手道:“小姐教训得是,在读书之余在下不过喜欢与乡亲们爬爬山山,打打猎猎,平日喜欢舞枪弄棍,但真正论起武功来说真的是稀松平常,与常人无二。”

    对方不信,睁大眼睛摇头道:“你骗人,你武功如此稀松平常,怎么能够捉拿过天星梁豹,捣毁土暴子老巢?”

    重新回到座中,端起案几上茶几喝了一口,放下道:“小姐明鉴,在下武功虽然稀松平常,但谁告诉你为将者必然是绝顶高手不可?”

    樊黛云睁大眼睛看着对方,摇头道:“那,那是什么?”

    杨麟笑道:“如果这样,那么打仗非常简单,每次挑选大将先内部厮杀一番挑选武功最高的就可以了?

    打仗不是单独独斗,打仗是众人之间你死我活的战斗,虽然武艺高低非常重要,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重要因素啊。”

    摇了摇头,还是颇不明白,樊黛云问道:“那为何评书里面常常是这样讲的呢?”

    杨麟呵呵笑了笑,拱手道:“小姐,评书是骗人的。”

    连连摇头,显得不信,到最后樊黛云还语带嘲讽道:“不管怎么说,你,你功夫还是稀松平常?”

    想起自己那三脚猫功夫,杨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樊明善没有办法则在一边拱手道歉,樊黛云还是不罢休,连番追问。

    穿越以来虽然接触很多女性,但相互之间脾气完全对不上号,这个樊黛云最初虽然非常唐突,如同前世傻大姑一样对评书颇为迷信,但对穿越族来说也不太意外。

    杨麟有意卖弄,先说《孙子兵法》等兵书,见对方连连摇头感觉难以理解之后,随后则是一些现代知识。

    樊明善等人最初不以为意,细细一听才感到其中精妙。

    杨麟前世就是军事爱好者,穿越这几个月又刻意研究,见多识广远非明末人士所可比拟的。

    杨麟侃侃而谈,有问必答,有的时候为了让对方了解还现场实物解说,说的大家连连称奇叹为观止。

    如此聊了一个时辰,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还欲罢不能,看着堂前两人,樊明善打趣道:“小妹,汝贞是我的贵客,你你如此打破沙罐问到底,若是别人绝对下不了台,看看现在总被汝贞说服了吧。

    你看看你,现在已经十七十八了,又不裹脚,一天到晚舞枪弄棍的,为兄看将来难婆家就不好找啊。”

    正在兴头上被兄长如此一说,樊黛云颇为恼怒,狠狠的蹬了蹬脚道:“兄长,你,你怎么在别人面前说我?”

    众人大笑,杨麟收起笑容,站起来向樊明善拱手道:“樊兄,小弟自幼家贫,虽然年过二旬至今还未婚配。

    小弟才疏学浅,武艺稀松,但今日见令妹美丽大方,淳朴可爱,内心着实非常喜欢,特此向樊兄恳请,还望樊兄成全。”

    樊明善本来有此意,现在听杨麟如此说,看了看站在一边满脸通红的胞妹道:“小云,虽然长兄如父,但为兄早说过这事需要你首肯。

    汝贞贤弟少年豪杰,实在是为兄平身所见屈指可数的人才,现在对你又颇为喜欢,你说说,你的意见是…。。”

    樊黛云一听,更是娇羞异常,低声道了一声兄长然后掩面离开。

    樊明善大喜,当即请来老母刘氏,二弟樊明良,刘氏也非常高兴,但前提就是弃武从文,就是高中举人。

    杨麟摇头道:“伯母大人,现在流寇纵横中原,鞑子多次入侵京师,天下民众纷纷扰扰,大丈夫当顶天立地救斯民于水火之中,怎么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做一个太平书生?”

    刘氏言语哽咽道:“老身是过来人也是为丫头好,丫头他爹也曾官拜守备,奢崇明安邦彦之乱时带兵征讨叛军,不幸中伏而亡,留下明善明良与丫头三人,母子四人相依为命,期间艰辛外人不足道哉。

    老身平生所愿就是望丫头能够平平安安的,不像老身这样。”

    杨麟内心一惊,长叹道:“伯母所言有理,小侄既然投身军伍之中,早已经将性命卖于帝王之家,岂敢自私连累小姐终身?

    曾经有人说爱一个人并不是一定要娶回家,而是真心的对她好。过去我不相信,现在我真的信了。”

    说完抱拳准备离开,众人大惊,樊明善拉住手说道:“汝贞,你年不过二旬就成为禀膳生,只要寒窗苦读两三年必然高中举人,为了小妹,你权且应了母亲大人吧。”

    杨麟长叹道:“若是太平盛世未尝不可,但天下纷纷,大丈夫岂可儿女情长而辜负上天…。。,投身军旅虽然祸福无常,但既然上天如此安排,小弟只好如此。”

    刘氏瞪着对方,突然拍了拍樊黛云的肩膀道:“丫头,对方心中根本没有你,对方只不过逢场作戏而已。

    对方若真的对你一见钟情怎么不可以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天下这样大,好像没有他天要塌似的。”

    樊黛云抽泣不已,杨麟叫苦不已,到最后只有深深一躬,然后转身离开这是非之地。

第23章 威风返乡() 
第二天离开府城,雇了几辆大车,与王光先姚崇烈诸人带着一些兵器回到罗家堡。

    秋收已经完成,田坎上到处都是稻草,各家院子里面晒着稻谷。

    为了逼迫佃户交租,一些地主狗腿子什么的跑到田坎边,跑到院落里,扯着大嗓门气势汹汹的强迫佃户交租。

    由于川北各地闹土暴子,大家都颇为紧张,看到陌生人经过一个个都操着扁担小心提防,地方草木皆兵。

    杨成率领十多个弟兄前来迎接,看到后整个人哭得泪人一般。

    在杨麟被捕之时顺庆府守备谯应瑞率领五百兵丁前来抓人,其时内有罗家堡原来保长罗佳潭作乱于内,外有官军大军压境,很多人乱了手脚,一些人劝谏大家逃往巴州投奔土暴子。

    当时很多人已经动了心,但杨威、杨成、龙之帧等人认为大人现在陷入牢狱之中若是逃走再也没有人员营救,大家当机立断绑住罗佳潭,然后在半路上设伏。

    官军人多势众,双方僵持之际秀才刘先发率领周围两个里的村民赶到,官军措手不及士气大跌,最后反败为胜取得胜利。

    这两个月下来联络了周围二三十个里的乡亲一起抗缴赋税,控制地域几乎大了两三倍,大家意见两极,有人建议顺势投靠土暴子,也有人担心危及杨麟身家性命。

    现在终于平安回来,大家兵有了主心骨,再也不会受分裂之苦了。

    又是哭又是笑,一个个颇为高兴,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大家颇受煎熬。

    当天杨麟拜祭了罗佳潭,希望一泯恩仇。

    留下三十亩供其幼子之外,其他财产收归公有以作为里兵日常开支之用。

    对方贪污受贿也想从内部瓦解里兵,但对自己毕竟有提携之恩,恩人仇人实在难以分清楚。

    回来第二天早上杨麟以团练把总,相如县典吏身份召集周围三个集市的乡绅、保长、里长见面,大家济济一堂。

    最初听到杨麟被捕投入大牢之中,大家虽然内心惋惜但根本不敢与官府做对,有的更是暗地里与官府暗通曲款。

    谁料到杨威率领一百多里兵大败五百官军,虽然官军云集大战一触即发,谁料到土暴子趁乱占领蓬州,官府要对抗凶暴的土暴子,根本没有力量对付抗租的民众。

    杨麟拿出巡抚衙门公文当众宣读一番,然后向四周拱了拱手说道:“各位,这几个月遭遇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承受了不白之冤,也看到一常常惨剧正在不断上演。

    姚天动、黄龙本为陕西乱贼进入四钏之后占据山林,绑架勒索,无恶不作。

    期间虽然有一些地方豪强不满官府横征暴敛起而相应,但土暴子所作所为大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简直丧尽天良。

    他们现在占据州县成了气候居然还狗改不了吃屎,他们在辖区强掳杀人无恶不作。

    他们绑架勒索,杀人放火与土匪无二。

    他们在地方横征暴敛,民众苦不堪言。

    他们终日游荡,不事生产,只事劫掠。

    ……

    各位乡绅,这土暴子虽然现在成了气候但就是改不了土匪本性啊。

    各位乡绅,大家都知道我刚刚坐了黑牢,但朝廷虽然有千般不是万般不是,但朝廷毕竟是朝廷,我们大家都是世代耕读,大家老老实实本本安安做事,可不要一时意气用气丧了性命辱没祖宗啊。”

    这几年地里出产越来越少,而官府税赋征收越来越多,一些人虽然颇有怨言,但看到土暴子所作所为,大家更愿意相信官府。

    见时机成熟,杨麟当场宣布,从地方挑选精壮组建三个局,分别委任杨威、杨成、龙之帧为百总,加紧练兵,以保护乡里,为前线运输粮草。

    如果说共军作战是人海战术,那么在古代更是如此,在反对官府横征暴敛超额征收赋税之时,罗家堡附近各里各甲都有组建这些自发的村民组织。

    现在反对官府超额征收赋税运动已经结束,当然要对当时村民自发组织进行整编。

    为了控制地方,避免被土暴子浸透,更为了收取地方商赋田赋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