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反对官府超额征收赋税运动已经结束,当然要对当时村民自发组织进行整编。
为了控制地方,避免被土暴子浸透,更为了收取地方商赋田赋丁赋,杨麟决定在各个集市设立乡公所,委任乡(保)长与衙役2…3人,负责管理集市与周围乡村,维持地方治安,征收钱粮。
按照三等九则原则,上等良田每亩正赋5升,旱地3升,加派三饷与各种摊派后,良田赋税10升,旱地赋税6升。
宣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辖区除了进士免除5担应征额,举人免除3担应征额,贡生不予免征(每月发放5斗粮食),除了进士举人贡生兵丁残疾人免除丁赋征收之外,所有成年男丁征收1钱2分银子丁赋。
…。。
一听官府准备对集市直接管制,另外两个保(乡)长连番抵制,但杨麟上有官府任命文书,且手握重兵,这些人也无计可施。。
而其他乡绅里甲长见田赋不到过去四五CD颇为乐意,连连点头称是。
古代人口少住户不像现在这样密集,一个市集连同周围里甲的面积大概相当于前世的一个区。(在清朝末期,在县乡两级中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那就是区公所。
共和国建立后,更是专门建立区人民政府,下辖4,5个乡镇。
在九十年代政府机构改革之后,各省都撤区并乡,加强乡的职责,如此全国农村区这种行政单位方逐渐消逝。
即便如此,现在全国还有两个县辖区,负责地方事务。
另外,在我国囼丸省也保存区这种行政单位,如新北市就包含29个区。)
在明末清初,地方人口较少,前世数个乡才设一个集市,如同八十年代的中心区那样,辐射周边里甲,为货物集散贸易之所。
俗话说断人钱财犹伤人父母,要想接过豪强控制的集市谈何容易?
就像黑帮抢地盘一样,龙之帧率领一个中队里兵赶到兴隆集,刘老爷也摩拳擦掌的积极应对。
作为一方豪强刘老爷也养了一些地痞无赖,这些人虽然好勇斗狠但只能吓唬乡下人。
杨麟上有巡抚衙门的公文下有上百里兵弟兄,双方面碰面立马被比下来了。
武的比不过,那只好来文的,刘老爷摆下酒席请本地有头有脸的前来调解,妄图依靠公议迫使对方让步。
地方上谣言满天飞,最揪心的就是官府若不能建立乡公所收回商赋征收权力,只得按照每亩良田2斗稻谷征收,若乡公所顺利设立的话,每亩上等良田田赋不过1斗。
过去官府层层摊派,田赋每亩征收到2斗粮食,若再加上衙役巧取豪夺,民众付出的更多。
地方上早就炸了锅,众人议论纷纷,地方上很多乡绅纷纷苦劝务须以大局为重,若因为自己霸着税赋让乡亲们多交税赋,吃亏的是附近乡亲。
看到杨麟赶到很多壮丁纷纷倒戈,大家纷纷拱手问好,气氛好不热闹。
第24章 “黑帮火并”or组建乡公所?()
兴隆集刘老爷虽知大势已去,则不甘心失败,请动一两个好友前来说句公道话,只想能稍稍保全过去权势。
杨麟端坐上首,旁边几个乡绅坐在两侧,兴隆集前任保长刘老爷则坐在下首生闷气抽烟。
身形消瘦的何秀才摇头道:“汝贞,若真的将水田田赋每亩降低到1斗粮食,旱地降到6升粮食,乡亲们当然感激不尽啊。
即便这样,你也要想想刘老爷,这样对他太不公到了啊。
当日你抗缴赋税被官府羁押乡亲们都颇为义愤,这个刘老爷跟着响应。你想想你怎么报答刘老爷的,一回来就收回商赋征收权力,这样对刘兄实在太不公道了啊。”
杨麟笑了笑,看见坐在下首正在抽水烟袋的刘老爷,摇了摇头说道:“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刘老爷实在是一个大好人,与人为善什么也不得罪。
在太平时代还没有什么,反正一切事情慢慢来就可以,但现在土暴子已经占领州城兵临城下。
大家为何抗租抗税,实在是因为田赋一涨再涨乡亲们再也承受不了,一年到头种一亩水田收上两担谷子,缴纳田赋折算成银子足足超过4斗5斗,种地根本不划算一些年轻后生干脆逃荒,有的更是投奔土暴子啊。”
东边王家族长摇头道:“汝贞,话虽如此,但你也不能将老刘家的祖传兴隆集保(乡)长撤了啊,如此人家一大家子生活怎么办?”
站起来来回走了两步,突然停下看着众人,杨麟苦笑道:“大家想想,难道巡抚大人、参政大人、知府大人等上官不知道李忆田在地方横征暴敛吗?
一亩上等良田正赋不过5升,加上三饷也不应该超过1斗,但李忆田可好,收上的银子足足够乡亲们买上三斗、四斗的粮食?”
众人大惊,何秀才摇了摇头,瞪大眼睛问道:“汝贞,你说你这次官司实在是知府大人纵容所为?”
重新回到座中,杨麟长叹道:“大家都说当今是几百年未有的乱世,其实以我所看实在是因为没有钱。
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几次频临绝境,几次投降朝廷,但为何降而复叛?实在是因为朝廷根本拿不出钱财安置流寇,安置流民。
中原如此,我们川北也不例外,两个月前朝廷圣旨严令巡抚陈士奇大人限期剿灭土暴子,这两个月巡抚大人虽然坐镇顺庆府城,但因为钱粮短缺朝廷大军至今没有合围,反而令土暴子占领了三个县城。
我前往巡抚衙门告状被半路拦下投入监狱之中,现在巡抚又肯放我回来,实在是因为官府缺钱缺粮,而放我则可以稳定地方形势,能够为官军提供支援。”
众人不敢置信,何秀才连连摇头道:“这,这不太可能吧?巡抚大人学正出身,为人正直,这实在太匪夷所思了啊。”
杨麟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重重的放下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巡抚虽然是好人,但形势如此有的也被迫无奈啊。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现在是乱世不是太平盛世,我们一根绳上的蚂蚱,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枯具枯。
巡抚衙门让我编练团练,为大军筹集粮草,如果做不到,我只会被再次抓进监狱吃牢饭。
两个月前我带头抗交赋税,现在不可能如同当日李忆田那样横征暴敛乱收税赋,不论田赋丁赋商赋征收全都按照朝廷法典,按照官府规矩,那就是加上三饷之后上等良田1斗,上等旱地6升,多一粒我也不会征收。
没有办法,只得在兴隆集建立乡公所征收田赋丁赋商赋什么的,毕竟一家哭比一路哭好多了啊。
按理说乡亲们赶集缴纳的税赋其实也是民脂民膏,而不应该被人鲸吞了啊。”
刘老爷颇为不满,气恼道:“杨汝贞,粮食歉收民生艰苦你不是不知道?你要练兵,你要征收钱粮,但也不应该夺下老夫的兴隆集啊。”
杨麟站起来,双手紧按刀柄,扫视众人一眼道:“若没有里兵,到时候官府大军必然会荼毒村民,到时候必然出现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惨况。
巡抚大人让我编练一司兵马,我准备先编练三个局(大队),前前后后不过四百余人而已。
除了这四百余正式团员之外,各里各甲都会派壮丁出来受训,受训期间要负责吃饭,每天要给予1分银子补偿。
大家虽然乡里乡亲的,但现在练兵最需要的是钱,光兴隆集一年就可以收上来六七百两银子。
如果大家这次能帮我渡过难关我会在心底感激的,将来发达了我会想办法补偿大家的。
若不这样或者要与我做对的,你们知道断人财路犹杀人父母,哦,若那个破坏乡公所就是反抗里兵,反抗官府,反抗朝廷。
虽然我认得大家,但我手中刀认不得大家?”
看到杨麟发怒,大家不敢再多说什么,一个个催头丧气的,满脸沮丧。
大使使然,刘老爷与众乡绅也不想背什么官府横征暴敛罪魁祸首,迫于无奈只得服软当众服输。
杨麟虽然知道自己这事做得有点霸道,现在见对方如此也不为己甚,为了收买人心当众宣布治理方案:
在未来兴隆集将设立一个乡(保)长与两个衙役,虽然正俸不过10两、6两的。
根据征收商赋多少,根据地方田赋丁赋情况给大家提成,一年下来乡(保)长收入不会少于30两,衙役不会少于20两。
这只是对官府在编的乡(保)长衙役,对里甲长也照顾有加。
所有里甲长免除当年丁赋。
赶集时乡(保)长衙役忙不过来,将来每场会雇佣2…3个里长帮忙,工作一天付给7分银子收入,若干得不错未来可推荐到其他干乡(保)长、衙役。
(明朝末年一天工钱不过3…5分而已,7分工钱已经算非常之高了。
做工一年下来不过12…18两银子,城里中等人家一年收入不过20两银子,而乡下人家收入则更低。
清朝民国银子贬值甚大,民初老毛家雇佣长工一年工钱才12个银元,即8两6钱4分银子。)
各里甲协助征收田赋丁赋,只要完成一定比例,超过部分会给里长甲长提成。
大家只要不乱来,大家要只要肯干,干得好的里长有5…6两银子收入,差的也有2…3两,抵得一个长工半年工钱。
这可大出众人意料之外,过去里甲长如同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有的家境殷实的为官府所逼反而要倒贴银子(小的时候我们村就有这样一户人家,在民国年间被强逼为里长,贴补了不少钱财)
现在可好每年能够从乡公所领取一定俸禄与报酬,这是闻所未闻的好事情。
……
虽然大家颇为怀疑,但大多数还是纷纷叫好,有的更琢磨如何谋取一个职位,赚钱贴补家用。
而趁着这个机会,兴隆集乡(保)长刘先发则忙着接管地方事务。
第25章 收回商赋承包权()
而趁着这个机会,兴隆集乡(保)长刘先发则忙着接管地方事务。
方圆三十余里就只有这样一个集市,一旬两天逢农历一、六赶集,方圆三十里的民众都早早出门,背着担着要交易的货物,呼朋唤友的赶到集市买卖货物。
农忙刚过,忙活了半个月家里面日用品需要更换,这天赶集的非常多,人流慢慢的汇集,在离集市一里远的地方居然汇合成长长的人流,熟悉的不熟悉的相互打着招呼,向集市赶去。
大家有说有笑的,突然看到前面有人停下歇息,有的更指着远处山沟议论什么,大家感到稀奇,一个个抬头望去。
远远的看见有人在岩石上用石灰写了几句口号,与蛮清愚昧固步自封不同,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环境下,各个家族都有请私塾,教族中子弟读私塾。
大的家族私塾老师多,读书的子弟多,小的家族虽然人数少,也拿出钱两断断续续的请私塾老师。
再加上一些沾亲带故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子弟,如此民间识字的男丁超过三四成,可不像蛮清那样愚昧无知。(爷爷过世已经十年,让人惊讶的是其竟然能够背论语,真是匪夷所思)
岩石上有字,这可稀奇了,识字的边走边念,而不识字的更是竖起耳朵细听,念的听的一个个喜形于色,但又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为何如此,主要因为上面写的与现实相差太大了啊。
“集市官派乡公所,商赋3…5厘,不给少给税票者,贪污”
这兴隆集是刘大爷承包的,刘大爷承包兴隆集税赋征收已经十多年了,难道官府派来管理直接管理了?
“清丈土地,上上等良田正赋5升,上上等旱地正赋3升,加上三饷与各种摊派翻倍。”
众人一听喜出望外,前几个月村中有几个后生抗税抗摊派,实在是离谱了,自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之后,虽然有利于朝廷征收银子,有利于交通便利省份,但内陆省份则完全不一样。
过去官府征收粮食用斗量,虽然也会多一点,但也还是有一个量。现在官府直接征收银子,光火耗就多征收五成。
一亩上上等旱地本来正赋3升,即便加上三饷也不过6升小麦,但官府征收到1斗2升左右,再加上火耗,得实打实买两斗多小麦,征收太多民众苦不堪言,一些人选择逃荒,而绝大多数则在家中煎熬。
前几个月听说罗家堡保长杨秀才带头抗赋抗摊牌,大家激于义愤纷纷参加,后来听说杨秀才赶往府城找巡抚理论被扣留,想不到今天终于有结果了。
大家面露喜色,很多人连声欢呼道:“青天大老爷,现在我们有救了。”
“火耗两成,多收者贪污”
自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后,虽然方便官府衙门但则苦了一些经济不发达省份,田赋丁赋缴银子,火耗完全看衙役心情。
少则三成,多则五成,如果只是两成,那实在太少了吧。
“免费为男丁办理身份证,防止土暴子细作混入”
身份证,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大家都是下贱的农民,按理说农民要远出的话需要到县衙门办理路引。
但这种东西办理起来非常麻烦,也没有那个真心办理。
“清理户口,每丁丁赋1钱2分”
也不可能,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征收到5钱了,搞得大家逃荒的逃荒,有的干脆落草为寇,怎么可能1钱2分银子。
“税票可抵税,1两税票抵5分税银”
再说了,这税票是什么东西,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
“参加里兵,保境安民,反对官府横征暴敛”
风闻秀才公杨麟已经回到罗家堡现在正招兵买马,筹集粮草以准备讨伐土暴子。
若通过考核成为里兵正式成员,不但家中一名男丁免除丁赋,而且每天可以领2分银子,虽然比乡下工钱要低,但对乡下人或者是一条出路
若考核不合格刷下来的也不用担心,每里有10个候补男丁,不但免除丁赋,农闲训练时包吃包住每天还有1分银子补助。
。。。。。。
大家念叨着,很多人不以为然,有的更认为这是那个诚心恶心刘大爷呢?
有的诚心看好戏,嘀咕着今天这兴隆集大概龙争虎斗,何方神圣胆敢如此戏弄刘大爷呢?
大家边走边议论,都不以为然,有的人嘀咕,若真的按照这个执行的话,虽然这几年天气不好,但大家还是能够混过温饱,有好日子过的。
大家赶到市集,让人惊讶的是在场口,在场子里面多了一些陌生人,这些人有的打扮成书生模样,有的则是一副公差打扮,站在场口收税。
难道真的变天了,难道刘太爷不再收商赋了吗?大家感到惊讶,有的更是努力寻找那些白役的身影。
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读书人一个个态度都颇为和蔼可亲,简单评估东西价值之后,迅速的算出税金,让大家缴纳税赋。
税金不高,至少比往日刘大爷他们收得少,低于1钱的货物不需要缴纳任何税银,超过的也收得非常少。
在收完税银之后,让人惊讶的是居然还撕票,缴了多少撕多少票,指着票据,一个书生模样的提醒道:“大爷,这是税票,好好保存,将来可以抵丁赋的。”
何老头哆哆嗦嗦的接过税票,不敢置信的看着对方,问道:“这位差官,这,这几张纸还能抵银子?”
杨麟笑了笑,点头道:“是的,大爷。这可不是寻常纸张,这是税票,是你缴纳商赋的凭证。
你这里有6个铜板的税票,这一张上面写了一个五字,是五个铜板的税票,这一张税票上面写了一个一字,是一个铜板的税票,加在一起是利用个铜板的。
如果凑齐20个铜板就能抵1个铜板的丁赋,若你一年能够凑齐1两银子的,也能抵5分银子的。
一年下来,若是凑齐2两4钱银子的税票,到时候衙役来收丁赋,直接将这税票交过去就好了。”
何老头大惊,接过税票仔细看了看,上面有两个红色印章,虽然信了三分,但还是将信将疑的问道:“差爷,你,你没有骗我老汉吧,官府公差收田赋丁赋什么的,一个个恨不得多收一点,怎么这几张纸能够抵钱呢?”
杨麟笑着指了指税票道:“大叔,你看看,你赶集标语看到了吧,你再看看这税票,这里是县户房的印章,这是你们兴隆集的印章,两道印章啊。”
何老头将信将疑的收好税票,将其折叠后放在衣服最里层,害怕丢掉。
市场中人声鼎沸,大家一面高声叫卖一面讲起几天前街头那番龙争虎斗。
大家争论不休,但都认为自己知道的是最准确的,争论虽归争论,但这几点毫无疑问。
秀才公认为向大家征收商赋,这是民脂民膏,应该官府出面而不是刘老爷这些豪绅。
若没有兴隆集这几百两银子收入,秀才公被逼无奈只有按照过去标准征收田赋丁赋。
众人长舒一口气,赶集缴税自古皆然,自己每次也没有少交多少,但若因此官府不再横征暴敛何乐不为?
卖完东西到两边店铺买东西,远远的看见每个商铺都挂了一个营业执照,用一块匾做成,上面有列出户主姓名,经营范围,地址,与店铺规模等。
指着这个小横匾,店主夸耀,过去虽然年年向衙役缴纳2两银子的商赋,但从来不会给匾什么的,现在集市委任了一个保长大人(大家习惯称呼)居然给大家送了一个匾。
自己这店铺虽然是下等,但是下中等,可比其他几个店铺强多。
过去地方税赋征收一般承包给地方豪强、地痞无赖,现在杨麟强行收回,虽然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但受损最大的就是那些承包商赋征收的豪强,可以说断人家财路。
大家最初以为会上演龙争虎斗,谁知道刘老爷早就被摆平了,现在看到这样一个结果,很多人啧啧称奇。
稀奇之余,一些人显得莫测高深故弄玄虚,声言田赋征收政策将变化。
这可与大家息息相关,众人显得非常好奇,有的人连连追问,难道一路上看到岩石上所写的能当真?
这怎么可能,自古以来官府苛捐杂税要命,现在土暴子又打来了,地方用钱的地方非常多,怎么可能减轻大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