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方将领:田小二;东方不惑;刘玉华;姚大洪;杨宜清,朱衣点,傅忠信; 崔敏,保平安,郭破天,吕擎天,余一龙,段一虎; 胡林翼,罗泽南。彭玉麟,曾国华,曾三;刘坤一,江忠源。

    这一路望去;太平军军容齐整;士气旺盛;将佐无缺;似乎一切都昭示着他们将会非常顺利地一举拿下顺天府;将大清最后一股残余力量彻底地从这个地球上抹去;从而为太平天国一统天下扫除最后的障碍。

    “赵先生;卢文的梦想商业帝国在顺天发展的怎么样?”黄旭有的放矢地对众人说了一些关心体己的话之后;便直接切入了正题。

    但是;众人都有点迷糊;今天说的事与这卢文有何干系。

    赵小锋见黄旭相询;正了正身子;恭敬地道: “附马爷;您一直率军在前线作战;对这后方的事;可能有所不知;大洪与玉华二人分掌情报工作;他俩对梦想商业帝国的相关详情知之甚深;属下觉得;这事还是由他们来说;更为合适一些。”

    赵小锋的话说的相当的合体。

    黄旭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姚大洪与刘玉华;想听他们说说情况。

    “大哥;现在之梦想帝国;那还真是了不得;规模之大;完全超乎人之想象;它不仅是中华大地上的庞然大物;即使放眼其它几大州;梦想商业帝国都可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商业巨擎。真是无法想象他们干着的那些事。”

    姚大洪啧啧称赞;言语中说不出的惊叹和难以置信。

    “嗯;有这事;我还真不知道;你详细说说。”姚大洪的话还真勾起了黄旭的兴趣;他摩裟着自己的下巴;露出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道。

    “大哥;卢文这家伙还真不错;短短几年时间;竟然可以将梦想商业帝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着实令人佩服。”姚大洪对梦想商业帝国的掌舵人卢文是赞口不绝。

    “好了;废话少说;说重点。”黄旭打断了他的话;提醒道。

    “对;对;说重点;说重点;就说这卢文啊;还真是不简单;到底是如何不简单呢;反正是非常的不简单;大哥;他做的事的确是大多了;你让我从哪里说起啊。”姚大洪翻来覆去的将那不简单说了几遍;然后苦着脸对黄旭道。

    “重点;重点;说重点。”黄旭有点苦笑不得;他将重点二字连说了几遍。

    “哦;对;对;重点;这个重点嘛…这样说吧;举个例子;经过我们粗略的统计;这顺天府有一百三十二家饭馆;六十七家钱庄;二十八家妓院;三千八百家各式商铺;而这其中;归于梦想商业帝国名下的;或者是梦想商来帝国有参股的;总计是三千三百家。;约占总数的八成以上;由此可见;在这顺天府中;梦想商业帝国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也可这样说;大清的经济命脉全都握在梦想商业帝国的手中;而这还只是梦想商业帝国的一个缩影;想一想其它;简直是不敢想。”姚大洪是边说;边赞叹;反正他表露出的完全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态。

    “这么厉害;有这么厉害吗?”黄旭的脸上也露出一片惊诧之色;不可置信地问道。

    是啊;这也难怪他会这样想;这才几年时间;原先缩在天国皇城脚下的一个小小的梦想作坊;竟然不知不觉地发展到了如今的地步;黄旭也算是见过不少世面;干过不少大事的人;但;与这梦想帝国所做的事比起来;是不是有点小巫见大巫呢;或许吧。

    而且;他们干的这些事;真是人力所能为吗?

    当然;不要说是黄旭;就是在坐的其他人;他们也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也太那什么了吧;如果是这样;他们还打什么仗;直接让这梦想商行的ceo;对;就那卢文;跟敌人打那什么经济战;那不是事半功倍;一劳永逸吗?

    “大哥;大洪说的没错;的确如此。”一直没说话的刘玉华;此时站出来证实;姚大洪所说之事;全是真的;绝对可信。

    情报处的两位头头都说这事可信;即使大家再不相信;但也可以基本证明;这事属实。

    “大洪;我要见卢文;马上!”黄旭沉默了一会儿;猛然抬起头;叫道。

    “大哥;实在不好意思;卢文前段时间去了欧罗巴拓展业务;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姚大洪脸露难色;有点抱歉地道。

    “这样啊;如此不凑巧;那就算了;等他回来之后;你通知他;就说我要见他。”黄旭有点失望;他叮嘱姚大洪道。

    “是;大哥。”姚大洪应诺。

    大哥要见卢文;准有好事;这家伙要走运了;姚大洪想。

    “赵先生;这事;你怎么看?”黄旭稍微愣了一下神;将头又转向赵小锋;问道。

    “驸马爷;如果属下猜得没错的话;你是想用经济手段来制服清廷;是吗?”聪明人与聪明人讲话;就是容易一些;黄旭就那么随随便便的一句话;赵小锋便领悟到了他的意之所指;真是难得。

    这既能说是黄旭高明;也不得不说;赵小锋是个人精。

    “没错;先生真知我心也。”黄旭赞赏地点了点头道。

    众人这才明白;为什么黄旭在今天的军事会议中什么都不提;却提这什么卢文;原来是在算想打经济牌。

    可是;现在卢文不在;怎么办?想起卢文不在这个问题;黄旭有点头疼。

    虽说黄旭现在总揽军权;在太平天国是除洪秀权之外的第一号实权人物;但他基本上没插手过卢文梦想商业帝国的事务;对卢文的很多做事方法;以及一些核心的机密;他不是很清楚;这也是为什么他第一时间就想请卢文来问个明白的原因。

    现如今;卢文不在;黄旭原本的打算也就无从谈起了。

    “驸马爷;这有何难;卢文不在;他一定有指定代理人;找他的代理人问明情况就行了。”赵小锋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说的黄旭是眼前一亮。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他就没有想到呢;黄旭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不过;驸马爷;如果采取经济手段;固然可以重创这些清室余孽;但有利必有弊;而且弊大于利;这弊就是;一;不能斩草除根;二;迁延的时间太久;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做生意;是为了搞活经济;获取利润;如果我们净做些赔本买卖;那就违背了生意之道。所以;综合来看;属下的意见是;军事打击为主;经济制裁为辅。”赵小锋将自己所想又向外拓展了一些;详细地为黄旭做了剖析。

    赵小锋的这些话给了黄旭新的启示;他觉得赵小锋讲的非常有道理;是啊;这其中的牵连实在是太大;确实不能完全采用纯经济手段。

    “大帅;骆先生;军师;你们觉得该当如何;大家不要拘谨;畅所欲言;畅所欲言。”黄旭又将目光转向曾国藩几人;鼓励他们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黄旭可不是独断专行的暴君;他深知兼听则明的道理。

    “驸马爷;赵先生的话正合我意;我附议。”曾国藩首先表态;他支持赵小锋的意见。

    “我们也附议。”李鸿章几个也赞成赵小锋的说法。

    既然大家都赞成;那就说明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了;既然是不错的办法;那直接办就可以了;他已经有了决定。

    而通过这件事;黄旭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什么事;别人都为你想好了;不用操太多的心;你只要拍板就行了;这不叫幸福;叫什么。

    “好;既然大家都赞成这么干;那就这么干;赵先生;你下去之后;以你说的办法做为基础;弄一个详细的行动方案出来;然后;咱们再详细部署。”黄旭的这块板子终于拍了下去。

    “是;附马爷。”赵小锋恭敬地应诺。

    “好;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诸位;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尽快一统中华;也只有统一了中华;咱们才能去干其它的大事。”黄旭肃然道。

    是啊;他要干的事的确是太多了;多得他都不敢想;统一中华也就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前面的的路还长着哩。

    “誓死追随大哥”

    “誓死追随驸马爷。”

    “誓死追随元帅。”

    叫驸马爷的;是那一帮核心高层。

    叫大哥的就是王小勇哥几个了。

    而嚷着元帅的;则是那一众将领。

    黄元帅欣慰地点点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想啊;自他穿越来到这里之后;这其间;几经生死沉浮;到现在;他终于聚齐了一众得力的帮手;现在他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真可谓是春风得意啊。

    放在从前;他哪里敢有这样的奢望;但;他相信这一切都不是梦;说实话;他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时代了;试想;能带着这样一帮智囊强智;在这个乱世争雄;那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三百六十二章 有些事绝不能干() 
暂且按下黄旭那一头。

    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在给冯子材下达撤退的命令之后;一直都在徐州苦等这支大军;可是;他们等啊;等;左等等;右等等;最后等来的不是冯子材的大军;而是噩耗;冯子材所率之大军已经全军尽没于太平军之手;就连冯子材本人都已被太平军生擒了。

    听闻此言;僧格林沁与恭亲王二人震惊的是无以复加;他们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这形势变幻的比他们预料的快得多;如果他们再不果断采取行动;任由事态的自由发展;可能下一个冯子材;极有可能就变成他们俩了;想到这;二人是不寒而栗。

    他们必须要加快行动的步伐了。

    当务之急;他们需要再给咸丰皇帝烧一把火;迫使他同意大军撤退回京师;而这把火;就是冯子材部被灭以及冯子材被擒之事;他们相信;只要是咸丰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一定会下令撤军的;因为;他一定明白;冯子材的这支大军没了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大清的半壁江山都没了;如果徐州的大军再不撤退的话;那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更加悲惨的结局;所以;咸丰唯一能够选择的路就是尽早将剩下的大军撤回京师;以图再战。

    最后的结果,果然不出他们所料。

    咸丰在接报之后;不仅同意了他们撤退的请求;而且还催促他们撤退的越快越好;咸丰是真的急了;他可不愿意僧格林沁将他手里面的这仅有的一点本钱都给葬送干净了;况且;京师也需要重兵防守;所以;让僧格林沁与恭亲王率军撤回京师是咸丰最急切之事。

    接到咸丰撤退诏书的那一刻;恭亲王与僧格林沁都松了一口气。

    随后的撤退是在极其隐秘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太平军发现清军已经撤走之时;徐州已是一座空城。太平军众将见此;都是痛骂僧格林沁与恭亲王;骂他们比兔子跑的还快。

    不过;黄旭到是心知肚明;太平军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清军主力一退;他们就可以长躯直入;直达清廷京师;而僧格林沁与恭亲王跑与不跑都无关紧要了,因为。只要破了清廷的京师,跑了的还可以再捉回来。

    而黄旭在率军进入徐州城之后;只是稍做休整;便开始朝前横扫;他们从枣庄开始;一路朝前挺进;连下多座重镇;直打到廊坊外围;他们才停了下来;廊坊是除了京师顺天之外;清军的又一重镇;是通往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清军在此处建立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派驻重兵防守。

    黄旭率军抵达廊坊城外之后;颇费了一番手脚;最后以一万多人做为代价;才好不容易攻下了廊坊;廊坊一失;通往顺天的大门就算是彻底打开了。

    进驻廊坊之后,黄旭一边令人混入顺天;打探顺天的情况;一边命令大军在廊坊休整;准备等曾国藩的大军到后;一起合攻顺天。

    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在率领清军主力退回京师以后;全国各地求救的急件如同雪片般飞入了京师;面对这些求救信;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只能表示无赖;而咸丰也只剩下唉声叹气的份了。

    清廷的大片疆土就在他们的默许下;一块接着一块地变成了太平天国的囊中之物;最后;他们也只能抱着顺天一座孤城苟延残喘。

    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咸丰皇帝在他的御书房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大清将何去何从。

    会议的主角就三个人,咸丰,恭亲王,僧格林沁。

    “恭亲王;你是皇叔;你说说;咱们应该怎么办?”满脸疲倦的咸丰;第一个问起了恭亲王奕欣。

    自从大军撤出徐州之后;咸丰就再也没有睡过一次好觉;发生了这样的事;他还能睡得着吗;如果他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睡的着的话;那只能说;他着实令人佩服。

    “皇上;除了死战到底;并无他法。”恭亲王看上去苍老了不少;说话的声音也变了很多;苍桑了很多。

    “死战?如何死战法;恭亲王能不能说的再清楚一点?”咸丰皱了皱眉头;对恭亲王的回答显然是不太满意。

    “具体如何死战法;这可得问僧王爷;他是大军统帅。”恭亲王可不是笨蛋;不能说的话;他是不会说的;所以;这桃子还得撂给僧格林沁。

    咸丰虽然有点不满意;但恭亲王的话确实毫无漏洞可言;合情合理;所以;他只能将目光对准僧格林沁了,以求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僧格林沁在心中暗骂了一句恭亲王;他觉得这恭亲王也太不够意思了;这种时候将自己推出来;那不是有心看自己的笑话吗。

    不过;现在是皇上亲自相问;他必须给予答复;于是;他斟酌着道: “皇上;我们在京师外两侧;各驻一军;与京师互为掎角之势;互相救应;共同进退;这是其一。其二;我们需要在京师之外;再新筑三条防线;力阻敌人向京师推过;其三;京城四门;屯以重兵;严防死守;其四;抽调精兵;组成一支机动部队;专门偷袭敌军的粮道;破坏他们的重要设施;并伺机刺杀他们的重要将领。皇上;只有我们下定决心抵抗;我们一定会守住京师的。”

    “如果守不住呢?’咸丰接着问。

    “守不住;这…。。”僧格林沁没想咸丰会这么问;有点不知所措。

    说实话;他真的还没考虑过没守住这个问题。。

    “皇上;我们能守住。”窘迫不已的僧格林沁将求救的目光望向了恭亲王;恭亲王知道这事不能开玩笑,赶紧接过话题道。

    “如果万一呢;万一守不住;我们怎么办;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好后路。”僧格林沁可以不想;谁都可以不想。但咸丰必须想;他是这大清的皇上,他可没想过什么城在人在;城王人亡这个事;如果城真的破了;他也不会在这等死。

    恭亲王一听这个;他就有点听出来了;咸丰并没有血战到底的决心;他已经在考虑后路了;这也正常;他是帝王之尊;怎能将性命丢在这里呢。

    “万一守不住;请皇上移驾盛京;再做它图。”恭亲王微一沉吟;似乎想出了个好办法。

    盛京是大清的发源地;也就是关外东三省那块地方;大清皇帝的祖坟就在那里。逃去那里也不失为一个选择;照样可以做皇帝;而且;那地方经过清初几代帝王经营;诸事都相当完备;各种软硬件设施虽说比顺天差;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地盘太小了点。

    “嗯;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就是迁都到盛京;我们就能保住这大清的基业吗?”咸丰是贪心不足;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保命都成问题;他还在担心那什么大清的基业;真是想不通。

    “这…。这…。。皇上;只要我们励精图治;大清一定可以恢得旧日的荣光。”恭亲王也只能是喊一些空口号了。

    “得了;空有其表;这都是些空有其表的话;咱得来些实际点的。”咸丰故作高深地道。

    听咸丰的口气;他似乎话中有话。

    “臣等愚钝;还请皇上赐教。”恭亲王恭敬地道。

    “昨天;朕的禧贵妃给朕思得一计;朕觉得大有可为;不知两位爱卿是否愿意一听?”咸丰得意地道。

    他觉得自己真是找了一个贤内助。

    “请皇上赐教。”两人虽心有疑惑;但表面上还是得恭敬地听教。

    “二个字;洋人。”咸丰伸出两上指头;神秘地道。

    “洋人?啊;皇上;使不得;这使不得啊。”恭亲王咋听洋人二字;还有点没弄明白;后来仔细一想;这才明白了咸丰的意思;他大惊失色地道。

    让洋人帮忙;那不是引狼入室吗;而且;这匹狼比太平军那匹狼还要狠;况且;他们与太平军斗;那是家务事;与洋人何干;如果这种内斗将洋人牵扯进来;一切都难讲了。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恭亲王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

    咸丰听了恭亲王的话;面色一沉;很不高兴;他冷哼一声;指着僧格林沁道: “你说;你说说看;我们能不能请洋人来帮忙?”

    咸丰是太需要知音了;他希望僧格林沁不要让他失望才好。

    “这…。这…。。”僧格林沁这了半天;没放出一个屁来。

    他的想法其实与恭亲王大同小异;但恭亲王刚才的忠言良谏已惹得咸丰老大不高兴;如果他再在一旁泼冷水的话;那一定会惹得龙颜大怒;但;如果他附和皇上的意思;那就与自己本心差得太远;也实在是错的太远;所以。他是两头为难。

    “痛快点;你僧格林沁也是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人;怎么说个话都如此粘粘乎乎。”咸丰很不满意僧格林沁的态度;语带教训地道。

    “是;皇上教训的是;只不过;只不过;臣觉得皇上的主意确实不错;如果能够如此;大清江山一定可保无虞。”僧格林沁说完这些话;他觉得自己的脸躁得好红。

    僧格林沁在大清朝廷中以敢谏直言著名;现在都学会睁着眼睛说瞎话;附和圣意;这天;可能真要变了。

    “僧格林沁;你这是妖言惑众;有污圣听;你这是在害皇上;害大清;你怎么能这样说话;怎么能这样。”恭亲王见僧格林沁竟然背着自己的本心说出违心之言;他不禁大怒;不顾情面地大声朝僧格林沁叫嚷起来。

    “恭亲王;注意你的言行;你还将朕放在眼里吗?”咸丰见恭亲王失态至此;也忍不住勃然大怒道。

    咸丰并不是因为恭亲王的话而生气;他是因为恭亲王驳斥僧格林沁的话而生气;咸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知心之人;却被恭亲王当面臭骂;那不是等于说;他皇上也有错;这不是在打他咸丰的脸吗;这还了得;真是岂有此理。

    “皇上;不能啊;千万不能将洋人扯进来;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使凭借洋人的力量;真将太平军给击退了;这天下就会太平了吗;皇上就可以坐稳江山了吗;恐怕未必。洋人亡我中华之心;一直未死;我们现今还主动送上门去;那不正中洋人的下怀吗;这种事;咱们不能做;皇上。”恭亲王以头顿地;拼命死谏。

    恭亲王的满腔热血化作了一大堆心酸之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