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就来试试。”冯子材满不在乎地道。

    两人大有针锋相对之势。

    保平安说话靠实力,而冯子材则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都这时候了;就算是他想怕;那有用吗。

    “好;够爽快;那咱们就什么都不要说了;凭本事说话吧。”保平安拍了拍巴掌;道。

    “来吧;就让我见识见识;你手上的本事是不是也象你的嘴巴一样锋芒毕露。”冯子材一摆手中的大刀;大声道。

    “如你所愿;定不教你失望。”保平安一字一顿地道。

    现声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经过一番准备;两人拍马向前;战到了一起。

    二人大刀对大刀;双刀并举;霹雳啪啦就打了起来。

    冯子材所使大刀;重约一百八十斤;为纯精铁打造;其所使刀法,名为劈浪刀法;据说;此刀法是冯子材在一处瀑布处沐浴之时;无意间自悟得来;为冯子材的看家本领。

    他也正是凭借此刀法;在大清的军事界渐渐崭露头角;直至最后名扬天下;他这套刀法;重在劈浪二字;讲究快;狠;准;劈一字是其刀法的精髓之所在。

    而保平安所使之大刀;重约二百四十斤;由三十六种稀有金属熔炼而成;其品质绝对属于上上之选;与冯子材的大刀相比;无论是从重量上;还是品质上;都是更胜一筹。

    保平安所用刀法,名为平安刀法;为他的恩师所创;然后传之于他。保平安名字当中的平安二字正是他恩师所赐;来源于这平安刀法。这套刀法的核心在于平安一说;看似平淡的出招;却能安全地置敌于死地;杀之于无形。

    非常之奇特的一套刀法。

    两人一经交手;都用上了自己的看家刀法;冯子材使的是劈浪刀法;保平安用的是平安刀法;刀刀快准狠;刀刀要人命;二人你来我往;谁都不甘落人后;冯子材出刀如劈浪;保平安则是刀刀送平安;两人恶斗了一百八十招;谁也没能耐何谁;谁也没有讨到好;自然而然;胜负到此也没分。

    在硬撼一招之后;保平安突然间退后;大喝一声道: “慢着!”

    此声暴喝入耳;冯子材虽满脸疑惑;但也随之停下;然后道: “有话说;有屁放。”

    “你嘴巴放干净点;别不知进退。”保平安受不了他胡说八道;厉声道。

    “你有什么就快点说;哪来那么多臭规矩。”冯子材不耐烦地道。

    “照咱们这样打下去;那没有八百一千招;是绝对分不出胜负的;耗时又耗力,不如咱们换一种玩法;省得这样麻烦。”保平安似乎有了新主意,他道。

    他是觉得这样你打我;我打你;味同爵蜡。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他想弄些高级一点的玩法。

    “这个我深表赞同;听你的意思;你有更好的玩法;那感情好;说出来听听。”冯子材也觉得这样玩没意思;应该改进改进;当听保平安说有新玩法;他便来了劲。

    “咱们不用兵器;你先打我一拳;我再打你一拳;谁都不许还手,这样一拳接着一拳;先倒下的为输;如何?”保平安提议道。

    “行!”冯子材也表同意道。

    冯子材能答应这么干,自有他的道理,想他自出道以来;别人都只知他刀法厉害;但孰不知;他的拳头更厉害;他的拳可隔山打牛;裂石开碑;保平安此之提议;可谓是正中他下怀。

    所以;他是没有任何的犹豫;就答应了。

    而保平安不知冯子材的深浅;就冒冒然提出这样的玩法;那不是自找没趣;等同于寻柱自杀吗?当然不是;保平安既然敢这么提;那他一定也有自己的倚仗;毫无夸张地说,他也是一个自认为拳头举世无双的人;所以;他这敢这样提。

    保平安熟谙一套拳法;名叫牛氓神拳;此拳以深厚的内力做为基础;能伤人于无形;如被此拳加身之人;表面上是看不出任何伤痕的;但实则是;内脏必受重创;说白了;那就是;这牛氓神拳专伤人脏腑;令人防不胜防。

    “既然冯将军没意见;那咱们就开始吧;不过;咱们得先说好;谁先来打。”保平安是想套住冯子材的话;让自己先出拳。

    他有信心;一拳就让冯子材失去动手能力。

    “你是主;我是客;当然是我先打。”冯子材精的很;他可不愿意吃那种闷亏。

    这下轮到保平安不干了;如果他让冯子材先打;真让其一拳给打死了;自己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那不是很怨吗;不行;这种事绝对不能干;说什么都不能干;保平安下定决定;不同意。

    “不行;这主意是我想的;还是我先。”保平安争道。

    “哼;你怕了?”冯子材使出激将之法。

    “怕;我会怕;笑话;我只是觉得谁先出手都有失公平;你看不如这样吧;咱们一起出手;各自攻向对方;对方可以运功抵抗;但绝对不可以反手;如何?”保平安才不会落冯子材的套;但也提出了一个折衷的解决之道。

    “这方法不错;我同意。”冯子材赞道。

    他是真赞;这办法确实公允。

    讲好条件。两人接下来便各自做些准备活动;一盏茶之后,一切都准备完毕;两人选方位站好;按事先说好的;各自朝对方出拳。

    “牛氓神拳!”

    保平安的拳头呼地朝冯子材砸出。

    冯子材当然也不甘示弱;猛地挥出一拳;只不过;他这拳没什么名字;名字虽是没名字;但也毫不影响它能隔山打牛;裂石开碑。

    两股拳风交替而过;呼哧着锤向对方的身体。

    只听砰的一声;保平安发出的牛氓神拳狠狠地砸在了冯子材的身上;冯子材受此一拳;马上立身不稳;一屁股就摔在地上;然后;噗的一声;吐出两口鲜血;显然是脏腑受了伤。

    冯子材吐完血,有点吃力地看向保平安;但他没有如希望的那样看见保平安象他一样痛苦地倒地,却看见他气定神闲地站着;正对着自己微笑。一点也不象受了自己一拳的样子;只不过;他身后的地面却被砸出了一个大洞;尘土正到处飞扬。

    冯子材先是一愣;然后仔细一想;明白了其中原因;他立马气冲斗牛;指着保平安吭哧了半天;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而自己反倒是被气的晕了过去。

    原来;保平安就没想过要去受他这一招;他是骗冯子材的;当冯子材的那招将要接近他的身体之时;他立时就躲了开去;然后;那拳打在了地上;而冯子材却实实在在地受了他一招;最后活活地给气晕了过去。

    真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却是在保平安的算计之中。

    不过,保平安对冯子材打出的那一招也是非常有分寸;他只是让冯子材受了小小一点伤;却能保证性命无大碍。

    如此一来;保平安是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然后;清军也只能放下武器投降了;没了冯子材,清军也只能这样了。

    保平安用最小的代价获得这场仗的胜利;虽然手段是差了点;但不用手段就要死太多的人;用点手段;少死点人;谁又能说;这手段就不是好手段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三百六十章 冯子材的未来() 
冯子材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一张摆放在一处大帐中的床上;至于这大帐是哪里的大帐;他就不清楚了;反正不象是他自己的大帐。

    他摇了摇有点发晕的脑袋;似乎想起了点什么。

    对;他记起来了;他被那叫保平安的人一拳给打晕了过去;不对;是一拳给气晕了过去;然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再然后;他就发现自己已经躺在这张床上了。

    不对;想到这;冯子材突然惊呼一声;这里难道是?他心中有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他不敢去证实;但却十分的明白;这可能是真的。

    “冯将军;你醒了;别来无恙否?”正在冯子材胡思乱想之际;忽然有个亲切的声音在大帐门口处响起。

    冯子材抬起头,半仰起身子,循声望去;他看到帐门口站着一个人;一个熟人;他认识这个人;这个人也认识他;他们曾经有过交际;虽不多;但足以铭刻在心。

    冯子材望了望那人;也不言语;却顺势躺了下去;并闭上了眼睛。

    “冯将军如果今天不想见本帅;本帅明天再来。”来人也不介意冯子材的态度;仍然是以极其柔和的声音道。

    “大帅;您是千斤之体;岂敢劳动您的大驾;您以后也不用再来了;我什么也不会说的。”冯子材的嘴巴里面冷冷地吐出这几句话之后;便不再言语。

    大帅?是的;是曾国藩来了。

    既然是曾国藩;那这里一定就是太平军的大营了;冯子材被带到了太平军的大营;也就说;他被俘了。

    是的,他最终还是被保平安“请”来了,保平安也算是说到做到,实践了自己当初对冯子材许下的诺言。

    “冯将军;不管怎么说;我们曾经也算是同僚;互相关怀一下;问候一声;闲话几句;也很平常;本帅并不想逼将军做什么;从本意上讲,我也不希望将军这样做;因为;就算我身处在将军的位置;我也会与你一样,采取相同的态度;你的心意;我明白;我也理解;你就不要多想了;好好养伤;一切事情;都等伤好之后再说。”曾国藩轻声慢语;就象是在与一个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诉衷肠一般。

    说完这些,曾国藩分明看到冯子材的身体抖了抖;但冯子材却并没有睁开眼睛。曾国藩又等了一会儿,见冯子材仍然是没反应,他有点失望地轻叹了一声;然后丢下一句你好好休息之后。便离开了大帐。

    冯子材在曾国藩走后;这才又慢慢睁开了眼睛;他紧盯着大帐的顶部;然后伸出手枕住头;失神般地发呆。

    曾国藩的话说出了他的心声;是啊;能够如此懂自己的;知自己的;这世间;好象只有曾国藩一人,只是可惜,他不是自己人,他不但不是自己人。还是判国之贼;自己能相信这样的人吗,显然不可能相信。

    严格地说起来;冯子材与曾国藩并没有深交;唯一的一次接触;还是那次冯子材押送粮草来前线之时,他与曾国藩在清营的帅帐中谈过一次话;那时候;他的粮草丢了;曾国藩想帮他;但他没让曾国藩帮;直接拒绝了,他不愿意受人的恩惠。

    而那时;曾国藩还是清军的大帅;可是;时过境迁;一切都已是物是人非;曾国藩如今已变成了太平军的大帅,掉转枪头来对付他曾经效忠过的大清朝,造化真是弄人。

    虽然曾国藩还是曾国藩;但性质却变了;冯子材有的只是感慨。

    此后的一段时间;冯子材被人好吃好喝地供养着;定时有大夫来前来为其诊治身上的伤病;在这种精心的照料下;他的病好的很快。

    而在此期间;曾国藩再也没有来过。

    冯子材虽然奇怪;但也没有多问;曾国藩来与不来;反正跟他也没有多大关系。

    不过,有一件事却令他很不爽;那就是,他被限制离开这座大帐;他的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此;说的更白一点;那就是,他被圈养了。

    冯子材以前不知圈养是何滋味,这次他算是尝到了。而且是一次性尝了个够。

    当然,圈养的日子同样也是非常无聊的。

    无聊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眨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冯子材这段时间被安排住进了许昌府内的一处深门宅院之中;听说这里以前住着一位忠于清廷的大户;清军败走之后;他也跟着逃走了;并遗留下偌大一座府院在这里;成了无主之物,后来,此处被太平军给充了公。

    宅院深处的生活同样很无聊;他同样被严令不能离开这座府第;除此之外;其它倒是很自由;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任何限制,无拘也无束。

    难怪人说;安逸的生活让人颓废;这话还真不假;冯子材觉得;要是他再过多一段时间这样的日子;那他可能就不会再有勇气拿刀杀人;看一看他的手就知道了。他现在连手上的老茧都在慢慢淡化,要是真这么呆下去;他还真完了。

    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什么办法都没有。

    就在他这么无聊地过着的时候;有一天;曾国藩来了。

    冯子材这段时间吃人家的;用人家的;当然就不能象上次一般,再对人家冷言冷语;而且;比起刚被俘那阵;他心中的怨气也消了不少,所以,他的脾气是好了很多,至少,最基本的礼数。他还不会有缺。

    冯子材将曾国藩让进了府中;找了处地方坐了下来。

    “冯将军;观你气色不错;怎么样;你身上的伤都好的差不多了吧?”曾国藩关心地问道。

    “谢大帅关心;全好了。”冯子材不冷不热地道。

    人家好心关心他;那他也不能总是给人家脸色看吧;最基本的礼貌也得有;这一点;冯子材是知道的;所以;他的态度比之从前;那是好了太多。

    “那就好;那就好;我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想跟你说说。”曾国藩微笑道。

    “何事;大帅请说。”冯子材似乎不是很关心;机械地道。

    “僧格林沁与奕欣已经率领清军主力退回了顺天府;我们黄元帅已经率领人马攻占了沿合肥至天津之间的所有重镇;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三天之内;必下廊坊府;然后就会直窥清廷之京师顺天;坦白地说,清廷如今只能是苟延残喘了。”曾国藩淡淡地道。

    他的话说的不快;却将冯子材震傻了;对冯子材来说;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消息;天啊,他所忠心的大清;竟然马上就要完蛋了;他就要成亡国奴了;这怎能让他接受。

    要想让他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可能那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样的变化,当然,他被大大地震惊一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消息任谁听了都不会无动于衷。更何况对象是他这样一个死忠于大清之人。

    “冯将军;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清廷亡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做的那些事;就不应该是一个统治者所应该干的;用我们黄元帅的话说;他们是逆历史的潮流而行;这样的朝廷如果不败;那才叫说不过去呢;所以啊;冯将军;你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呀。”曾国藩语重心长地道。

    他很看重冯子材;黄旭同样也很看重冯子材;这就是为什么曾国藩会屈尊纡贵;几次三番亲自来与他沟通的原因。

    “大帅;您别说了;请您别说了;我现在脑子很乱;我要好好静一静;等我想清楚了;我再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大帅;行吗?”冯子材几乎是用恳求的目光看着曾国藩道。

    清廷没落的这么快;这是冯子材没想到的;如果真按曾国藩所说;大清朝就真完了;他冯子材将成为无家可归之人;他效忠的朝廷;效忠的皇上;一下子都没了;他的心已经被掏空了;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只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愿意想。

    “好;本帅给你时间;本帅等你;但三天之内;你必须给我答复;因为三天之后;我必须率领太平军大队去与黄元帅汇合;共取清廷之京师顺天府;本帅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消耗在这里了;哦,顺便告诉你;本帅所统领的这一路大军也在先锋官保平安将军的率领下攻克了保定;大军不日将会与黄元帅会师廊坊府,所以,我不得不赶去与大军汇合。”曾国藩给冯子材留下了一个最后的期限。

    “什么?”对冯子材来说;这又是一个噩耗。

    噩耗一个接着一个,冯子材听得都有点麻木了。

    太平军的进展也太快了;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两路并进;已将大半个中华揽入了怀中;真是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冯子材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事实却由不得他不相信。

    他必须做出决定了;但这个决定又实在是不容易下;他有信仰;有追求;但现在却要戮破这个信仰;这个追求;他容易吗;他;是的。他实在太不容易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非军事手段()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冯子材将自己最终的决定告诉了曾国藩。

    曾国藩知悉冯子材的决定之后;并不感到意外;他理解冯子材做出这个决定所经历的心理挣扎;他同样知道;这是冯子材在这种时候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冯子材说;他不打算回清廷;也不打算跟着太平军干;他希望曾国藩能够允许他归隐田园;过普通人的生活。

    曾国藩虽然感到惋惜;但他也不能强人所难;只能同意了。

    处理完冯子材的事之后;计划中与黄旭会师的时间也快到了;曾国藩便按照早已定下的安排;快马加鞭上路;以期先赶到保定与保平安率领的大军汇合;然后再前往廊坊与黄旭率领的大军会师。

    不过;有一点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曾国藩自己留在许昌;而他的先锋将军保平安却率领着大队人马先打到保定去了呢。

    原来;曾国藩所率人马在许昌打垮了冯子材所率的清军之后;清军在这一侧就没有了真正的防御力量;曾国藩等人所要做就简单多了;他们只要从许昌至保定;一路横扫;从而拿下这一路的所有重镇可也。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曾国藩在与保平安商议之后;决定由保平安率领主力主攻;顺势拿下许昌至保定一路所有的城池;包括郑州;安阳;邯郸;石家庄;保定;而曾国藩则暂时留居许昌;一来统筹全局;二来;经略后方;安定民心;恢复经济;处理好内政。

    保平安自出军以来;节节胜利;很快更推进了保定;即将与黄旭率领的大军会师。而曾国藩在后方的经营也颇见成效;民心开始稳定了下来;经济也开始慢慢恢复。

    曾国藩所节制一路;可谓是进展顺利。

    而黄旭所在一路;在拿下徐州之后;更是气势如虹;短短一个多月;连下枣庄;泰安;济南;沧州;天津等诸多重镇州府;并在顺利占领了顺天府外围重镇廊坊之后;开始驻军休整;静候曾国藩率大军来会。

    过了没多久;两路人马便在廊坊会齐了;众人久别重逢;都是兴奋不已;各自述说着这一段时间来大家所经历过的一些惊险;有趣的事情。

    是啊;太平军这一路杀来;流下了多少汗水;牺牲掉了多少大好男儿;实在是劳苦功高;现如今;眼看胜利在望;众人都感觉;他们所付出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廊坊府的府衙之中;太平军的众高层;众将领齐聚一堂;共商攻取清京师之大计。

    中军领军统率二人:黄旭;曾国藩。

    参赞军机一等参谋官四人:赵小锋;李鸿章;王小勇;骆秉章。

    赵小锋与王小勇早已封授上述之职;李鸿章与骆秉章在归降之后;黄旭也奏请天王洪秀全授予二人同等之职。

    各方将领:田小二;东方不惑;刘玉华;姚大洪;杨宜清,朱衣点,傅忠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