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破天带人赶到清军的大营前;正想下令进攻;不料;营门的护城楼上;利箭如下雨一样;直泄而下;他急忙命令大军后撤;以避开清军的这阵箭雨;他准备在清军的这次急射之后;再发动一次强攻。

    正当郭破天准备再次强攻之时;石达开中军的号旗已经举起;这是撤退的信号;郭破天无奈;只能率军后撤。

    郭破天亲自断后;护送自己的五千军回营;而石达开的后队却早已退入营中。当郭破天行止营门口;只见石达开率众将在营门口亲自迎接;郭破天赶紧下马;向石达开交令。

    今天虽然是小胜一场;但石达开也很开心。

    “郭将军之勇;真是名不虚传;看来;清军今天在将军这一番砍杀之下;可能又要龟缩不出了;真是痛快。”石达开大笑道;看得出来;他真的很高兴。

    “谢王爷夸奖;但如果清军龟缩不出;那我们不就是一筹莫展了吗;末将到是希望他们可以知耻而后勇;前赴后继地来找我们报仇。”郭破天也是哈哈一笑;看得出;他今天杀得还不爽。

    “哈;哈…。。” 众人都大笑起来。

    是夜;石达开摆下酒宴;宴请诸将;庆贺今天旗开得胜;当然;郭破天之功不可抹杀;石达开已经在功劳薄上重重地为他记下了一笔。

    清军营中;曾三赤着上身;负荆请罪。

    “来人;将这个损兵折将的无用之辈给本帅拉出去砍了;以正军威。”坐在帅位上的是一位已经不算年青的统帅模样的人;只听他威严地喝道。

    “大帅;值此用人之际;如果阵前斩将;予军不利;不若让他戴罪立功;如若再有错;二罪并罚也不迟。”旁边一个文人打扮的人劝道。

    “军师;不杀何以正军规;如果人人犯错;俱不惩罚;这大军岂不乱了套;本帅之意已决;你休得再劝。”那大帅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

    “军师之言有理;请大帅开恩。”帐下众将都跪下求情。

    “既然如此;看在众将的情面上;今次就放过你;如若下次再犯错;决不轻饶。”那大帅道;停顿了一下;他又说道: “不过;死罪虽然可免;但活罪却难逃;来人;将曾三拉下去;痛打五十军杖。”

    众将听说;只打五十军杖;也都松了一口气;曾三也松了一口气;区区五十军杖对他来说;那是小意思。

    处理完曾三之后;那大帅又问帐下众人道: “诸位;这石达开;久不出战;今天却来挑战;是何意?”

    “想必是来刺探我们的虚实;据情报反馈;石贼一边已来了援军;想必;他们是有点按捺不住了。”军师分析道。

    “嗯;军师言之有理;想来必是如此;但;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军师是否已有计策?”大帅问道。

    “大帅;现在贼人势气正盛;我们只能暂避其锋;收缩防守;等到贼人势气羸弱之时;再行反击即可。”军师的妙计就如同郭破天所说;是龟缩不出。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诸将听令;传本帅将令;大军自今日起;谨守营寨;不得出战;违令者;斩。”大帅沉吟了一下道。

    “是。”众将道。

    “好了;你们退下吧;军师;本帅还有话与你单独谈;你留下。”大帅道。

    众将都退了出去;帐中只有军师及大帅两人。

    “军师;自与贼人相持以来;几年时间已过;而我们仍然未获寸功;但贼势却更大;似乎有星火燎原

    之势;我心甚忧;此种情况;当做何解?”大帅满脸忧容。

    “大帅;您的忧国忧民之心;学生甚是佩服;但是;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是越来越不利;我们别无它途;只能尽心报国而已;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如此了。”军师道。

    “唉;难道大清朝真的是气数已尽了吗?”大帅感叹道。

    “大帅;您可千万别恢心;整个大清朝;现在就靠您一个人撑着;你可千万要顶住;否则;大清朝可能真的要完了。”军师劝道。

    “我只是有点感慨吧了;恢心还谈不上;既然如此;那我也只能奋力一搏了。”大帅精神一振;道。

    “学生一定尽心尽力;协助大帅达成所愿。”军师道。

    “好;军师;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大帅很欣慰。

    “大帅;您早点休息;学生告退。”军师道。

    “也好;你也下去休息吧。”大帅点点头道。

    军师退出。

    听了这么久;我们不禁要问;这大帅是谁呢;这军师又是谁呢;也许我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错;大帅就是清朝的擎天一柱;曾国藩;而军师则是他手下的第一谋士;李鸿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零二章 中计() 
石达开营中;盛宴已经散去;大多数将士都已回去休息;只有寥寥数人仍然在坐;这其中有石达开;赵小锋;黄旭等。

    “赵先生;今日一战;清军可能已经洞悉了我们之目的;以曾国藩;李鸿章之能;必定会坚守不出;如果这样;那就麻烦了。”石达开道。

    “如果如您所说;那就真是麻烦了;那样,我们只能另想它法破敌了。”赵小锋也是眉头紧皱;苦思对策。

    “王爷;我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黄旭插话道。

    “兄弟;你如有计相助;我是求之不得;请讲。”石达开喜道。

    “只需如此;如此。”黄旭将自己的计策说了出来,众人听后,直呼妙计。

    第二天;当清军的哨探来到石达开大营的时候;发现整座大营已经撤得干干净净;哨探大惊;急急回营禀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

    曾;李二人在得到回报之后;也是惊疑不定;让哨探继续再探。

    哨探稍后禀报;石达开已退后十里扎营。

    退后十里;什么意思?曾李二人闻听此言;对望一眼;疑虑更甚;他们又派人仔细地查探了石达开的扎营之处;点了点做饭的灶台;他们发现实点的灶台数相比石达开等人吹嘘的大军人数;相去甚远;也就是说;石达开手下的士兵比起他们公布出来的人数少了很多;这能说明什么呢?要么;是石达开营中粮草不继;正在闹粮荒;手下逃兵甚多,要么是石达开从一开始就在夸大其词;他的军队人数并没有他所说的那么多;总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对于他们一方来讲都是好消息;也许机会真来了。

    曾李二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没有立即做出决定;打算继续等一等再说。

    接下来的一天;清军的哨探又被派往了石达开的驻地;跟前一天一样;石达开又后退了十里;而清点出来的灶台数量;又少了很多。

    再过一天;仍然与前一天的情况相同。

    这种情况一共持续了十天;石达开也退出了百里之遥;曾国藩越来越相信;石达开的营中一定出了大事;否则;以石达开行事之谨慎;一定不会如此草草撤军。

    “我们怎么办?”曾国藩问他的军师李鸿章道。

    “如此减灶之法;似有预谋;但如果不是预谋;我们将失去歼灭石达开的大好机会;反正。这事没个准;算起来,应该是五五开;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李鸿章道。

    曾国藩听到李鸿章的话;想了想;这才道: “那就赌一把吧;既然有五成机会;咱们为什么不赌呢?”

    “大帅既然这样决定;学生服从;但我们也要做好准备;以免在另外一种情况出现时;束手无策。”李鸿章道。

    “你说的有理;那……这样; 本帅这次亲自带人去追;你留下来坚守大营;记住;无论前方出现什么事情;你的责任就是坚守大营;千万不能擅自出击;记住了吗?”曾国藩慎重地道。

    “学生记住了。”李鸿章当然明白曾国藩话中的意思。

    “那就拜托先生了。”曾国藩对李鸿章一揖道。

    “大帅;大帅;您这不是折煞学生吗?学生定将不负重托。”李鸿章大惊失色;连忙扶住曾国藩道。

    “有你这句话;本帅就放心了。”曾国藩道。

    接着;两人又商定了一些攻守的细节;然后;召集众将;准备出击去追赶石达开。

    众将一听要去追赶石达开;都欢呼雀跃;这段时间可将他们憋苦了;石达开派人不住挑战;百般谩骂;他们碍于将令;只能坚守不出;心中窝的那个火那才真叫大;这下听说要去追赶石达开;一个个无不奋勇争先。

    曾国藩看见众将士气高昂;不禁默默点头;心中窃喜;看来是个好兆头啊。

    “众将听令。”曾国藩借势大叫道。

    众将一听曾国藩升帐;都静听宣令。

    “命曾三为前部先锋;代罪立功。”曾国藩道。

    “谢大帅看重;末将定当亲斩石达开之首;以献大帅。”曾三明白这是曾国藩要他知耻而后勇;通过此一战;一血前耻。

    “胡林翼领左军,罗泽南领右军,彭玉麟为合后;太阳落山之时;埋锅造饭;用完饭后;大军即刻出发;剿灭贼军。”曾国藩道。

    “大哥;那我们呢?”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见没他什么事;大叫道。

    ‘对;对;你这一叫;还让本帅想起来了;还需要安排你们。”曾国藩一拍脑门道。

    曾国华听说大帅有事安排;高兴的不得了。

    “曾国华;曾国荃;李元度听令。”曾国藩道。

    “末将在。”三人道。

    “命你三人协同军师一起守营;凡事听从军师调遣;违令者斩。”曾国藩冷酷地道。

    曾国藩知道自己的两个弟弟都是桀傲不逊之辈;李鸿章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所以;他才这样说。

    “大哥;不;大帅;这算哪门子事啊;守营;留军师一个人就行了;我们兄弟;我们兄弟还是追随大哥一起去追杀石达开吧。”曾国华笑嘻嘻地道。

    “嗯;是不是本帅的将令;你都想违抗;本帅让你守营;自有本帅的道理;不要有任何疑问;而且;不允许有任何懈怠;否则;军法不容情。”曾国藩脸沉了下来;冷冰冰地道。

    “是;大帅。”虽然是极不情愿;但曾国华还是点头应允;他可不敢真的去违曾国藩的将令;他这个哥哥铁面无私;他是知道的;搞不好;他还真会砍了自己这个亲弟弟的头。

    “那你呢;国荃?”曾国藩又问曾国荃。

    “但凭大哥吩咐。”曾国荃比曾国华要稍微理智一些。

    “好;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下去分头准备吧。”曾国藩道。

    众将应诺。

    很快;夜幕开始降临;曾国藩率领他的军队朝石达开拔营的方向追去。

    曾国藩所率的清军当中;一多半是他亲自训练的湘军;所以;这些湘军的战斗力不是这个时候的满清八旗可以相比的;可以说;他们与石达开所率领的太平军在战斗力上面是不分上下的。

    经过两个时辰的追赶;他们终于追到了石达开的大营外面;哨马来报;大帐中一片漆黑;似乎所有太平军的将士已经熄灯休息了。

    于是;曾国藩命令曾三在前; 胡林翼在左,罗泽南在右;彭玉麟在后;自己居军;各率一军冲进了石达开的大营中;震天的喊杀声响彻云霄。

    “大帅;营中没人;全是空的。”冲在最前面的曾三;一脸惊恐地跑回来向曾国藩禀报道。

    “糟了;中计了;快撤。”曾国藩一听营中无人;就知道中计了;他大叫一声;让大家快撤。

    但是;已经太迟了。

    在整个大营的外围;漫天的喊杀声突然响了起来;当然;这喊声不是发自清军;而是太平军;曾国藩发现他们已经被包围了。

    “大帅;怎么办?”曾三将曾国藩护在自己身后;侧过头问道。

    “杀出去。”曾国藩断然道。

    “众将士听好了;大帅有令;杀出去…。。”曾三的声音在天际回响。

    “杀。”清军吼道。

    他们毫不犹豫地冲向了太平军。

    两军交战;勇者胜;但太平军与清军都不是弱者;所以;双方甫一接触;便拉开了惨烈的大战;一方是要突围而出;而另一方则是意欲围死对方;所以;双方俱都是以命相搏;互不相让。

    石达开与黄旭等人站在一个小山坡上;俯看整个战场;虽然此时是夜晚;但火把已将整个天空照射得如同白昼。所以,他们对整个战场的形势了如直掌。

    特别是对曾国藩,石达开做了重点照顾,曾国藩投东,石达开便命令人向东。曾国藩向西。石达开就命人向西,反正一条,将曾国藩死死地困住,同时。太平军不住地收割那些保护在曾国藩周围将士的性命。以期最后活捉曾国藩。

    战场中的曾国藩也心如明镜。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仅自己活不了,连跟随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将士都会战死在这里。这是他不情愿看到的。

    “三儿。不要管我。你自己突围出去吧。”曾国藩突然叫起了曾三的小名。

    “大帅,您别说了,曾三就是舍掉这条命。也要护着您突出重围,大清朝可以没有曾三,但不能没有大帅。”曾三斩钉截铁地道。

    “但是,三儿啊,今时不同往日,我们这次恐怕是很难逃出去了,你先走吧,我想,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我,只要我牵制住他们,你就有逃出去的机会。”曾国藩道。

    “不,大帅,就是我死,都要保护好您,这也是父亲临终的嘱托。”曾三说到这,鼻子有点发酸。

    曾国藩听到曾三说起了他的父亲,不禁泪从悲中来。

    曾三的父亲也是曾国藩的弟弟,而且还是他最小的弟弟,在一次军事行动中,曾三的父亲为了掩护曾国藩被人射杀,临终之前,嘱付儿子曾三,一定要好好保护他的伯父曾国藩,就是他自己死了,也不能让伯父受到半点伤害,因为伯父是大清朝最后的希望。

    曾三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他几次以命换命,将曾国藩从生死的边缘救回来,用他的实际行动在实践着他对自己父亲的诺言,不知道,这一次,他是否还能象往常一样,将曾国藩带出重围呢?

    “三儿,伯父对不住你及你的父亲,要不是因为伯父,你的父亲就不会死,你也不用受这么大的罪。”曾国藩动情地道。

    “大帅…。”曾三道。

    “三儿,这都什么时候了,这里没有大帅,只有你的亲人,你还是叫伯父吧。”曾国藩道。

    “是,伯父。”曾三道。

    “三儿,你看,我们向西,西边就有人围过来,我们向东,东边就有人围过来,这显然是有人专门要针对我,所以,你还是先走吧。”曾国藩道。

    “不,伯父,越是这样,我越是不能走,我怎么又放心丢下你一个人呢,何况,如果将伯父丢在这里,而我独自去逃命,您说,即使三儿有幸逃出去,三儿还能苟活在这个世上吗?”曾三道。

    “唉。”曾国藩长叹一声,他明白曾三说的是实话。

    “伯父,您别担心,三儿说什么都要带着您冲出重围。”曾三一脸的坚决。

    曾国藩听到此话,苦笑了一下,心想,三儿啊,你哪知道当前的危险局面,别说是冲出去,就是想走前几步都难,看起来,咱伯侄二人今天是要葬身在这里了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深陷重围() 
石达开等人站在高处;看着下面正在做困兽之斗的曾国藩;心情好极了;他们只要趁这次良机将曾国藩除去;那么清军将会不攻自破;到时;太平军再趁乱攻之;一定可以大获全胜;统一中华的计划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这个道理;众人都深以为然。

    “兄弟;你这条计还真行;这样就将曾国藩这沙场老将给骗倒了;我是不服也不行。”看得出;石达开是真的很高兴。

    “哪里;哪里;王爷;这只能怪他贪功;禁不住诱惑;我们也是恰逢其会而已。”黄旭一脸的淡然。

    “这减灶之法;古之兵法家也常使用;但用之效果如何;那是见仁见智了;如果讲到战果辉煌;应该没有如驸马爷者;驸马当属第一。”赵小锋的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拍马屁的成份居多。但他拍马屁也是真心实意的;没想从黄旭这里得到什么。

    “事情未有定论;此时谈论战果;还言之过早。”黄旭不敢居功。

    “好;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最后的战果如何。”石达开豪气冲天地道。

    说完;石达开便命令围困曾国藩的队伍加紧进攻的节奏;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将曾国藩拿下;众将士得令;更加猛烈地向曾国藩进攻。

    曾国藩部本已是左支右绌;应付的十分吃力;而太平军这一使劲;曾国藩更是险象环生;好几次;都是靠曾三拼命率人抵挡;才打退了太平军的进攻;否则;曾国藩早就成了太平军的阶下之囚了。

    但是;即使曾三及身边的人再神威;他们也是人;他们如何能抵挡住太平军不要命的轮番冲击;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曾三感到自己越来越吃力;他的力气也在渐渐流逝;他知道自己可能支持不了多久了;而他之所仍然能够挺立;身后的曾国藩才是唯一原因。

    现在的局势;曾国藩心似明镜;他很清楚;他看了看正在苦苦支撑的曾三;看了看不断倒下的亲兵护卫;再看了看远处同样被围;而无力给予支持的胡林翼等人;他知道;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他们已无回天之力了。

    曾国藩闭上了眼睛;他不忍再看;他的心在滴血;但是;他必须做出决断;是继续抵抗;直到战至最后一人;还是说;放弃抵抗;给这些还活着的;英勇无畏的士兵们留下一条生路;他心中升起从未有过的挣扎。他知道;无论他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对他曾国藩;对他手下的这些士兵们来说;都是一次最沉重的打击。

    “伯父;侄儿力气将竭;快无力再保护伯父了;伯父;怎么办?”曾三一边抵住冲过来的太平军;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曾国藩道。

    “三儿;伯父都看到了;你是个好孩子;你们都是大清朝最英勇的士兵;你们做到了你们应该做的;现在;本帅命令你们;放下手中的兵器;停止抵抗。”曾国藩的态度看去出很坚决;显然是决心已定。

    “伯父;大帅;不要啊;不能降啊;我愿意死战。”曾三听到曾国藩让他们放下武器;肝胆俱裂;大叫道。

    “三儿;服从命令吧;你快让大家放下手中的兵器;早一刻放下;就少一点流血牺牲。”曾国藩温和地道;一改平时的雷厉风行。

    “不;我不;我不会下这样的命令;我想;这些浴血奋战的好男儿;也不会同意大帅下这样的命令。”曾三道。

    “三儿;你这又是何苦呢?”曾国藩叹道。

    “只有杀头的将军;没有降将军。”曾三语气决定。

    “既然你们坚持;我也不多说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伯侄二人奋力一战;以这副残躯报效国家吧。”曾国藩道。

    “誓死追随大帅。”曾三道。

    在曾三及曾国藩的鼓励下;清军的抵抗越显顽强;往往太平军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