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便找到共同话题。
庞振民话不多,话多的是张才景和陈义海,庞振民偶尔插一两句话。
从上次做房如松暗镖后,张才景和江信北接触不多,就算家里也收购一些山货,但主要是江信红,张才景事实上对江信北了解不多。三人聊天当中,张才景不时想到苏文炳,有段时间没见着苏文炳了,不知道他干什么。如果江信北开创了挣钱路子上轨,有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还不用离家太远,张才景就有一种召集自己那帮兄弟,搭帮江信北趟出一条生财之路的冲动。
陈义海:“振民,你常和信北在一起,信北有什么打算?”
庞振民:“这事情,信北是跟我交待过,却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打算。信北担心,他的打算和你们不对路,有些话不好开口。总得先了解你们得打算,他才好调整自己的计划。”
陈义海:“我恰好和信北倒过来,我想先了解信北的想法,再来调整自己的打算。我现在是靠信北吃饭,我的想法再多,再好,如果和信北的想法不对路,终归是没用。”
庞振民得这句话的提醒,沉吟起来。
因为帮欧阳秀峰送货是临时起意,江信北估计有可能碰不上陈义海几个,特意把这事情交待给庞振民,这里有个好处,透过第三者说话,中间有个缓冲,万一想法有什么不对路的,有个时间弥合分歧,对计划进行调整。
现在,刘玉成石顺东几个没在,锣齐鼓不齐,想要等到人员到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不过,庞振民觉得这是个好事。
人多齐整了,一旦摊到桌面上讲,人多,心思杂,想法如果出入比较大,必然会有所顾忌,有些事情就不好开口。如果私下交流,那么很多话就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最大限度地消除分歧,能和就成,出入太大,那就权当朋友聊天好了,没必要勉强合作。
难得陈义海有这种想法,那么江信北的顾忌显然多余。不过,也不知道刘玉成和江信山石顺东的想法是不是和陈义海一样。
看着庞振民没说话,陈义海和张才景自动闭嘴,静待庞振民开口。
不过片刻,庞振民道:“呵呵,刚才想信北说的话去了。说来说去,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路的问题。信北的想法是,把上门收货的方式变通一下,建立一个平台。只要愿意做,不管远近,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交易。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远远近近的人汇集到这个平台上。不过要经营这个平台。需要的人手可能比较多,一两个人恐怕难以做好。按信北的想法,有十来个人应该差不多了,具体怎么办,我也说不好。”
听庞振民如此说。张才景来了兴趣,问道:“要这么多人,做些什么事情?”
陈义海和刘玉成石顺东他们一样,或多或少地遇到交通瓶颈的问题。从庞振民嘴里冒出的词汇来看,这个平台让陈义海浮想联翩,有些神往。知道庞振民还有话说。陈义海一副受教的模样,没有说话。
庞振民:“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比现在赚钱。朋友嘛,有难互相帮衬,有钱同赚。至于合作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跟着信北,信北怎么安排怎么做,算工钱就是;另一种就是出本钱参股,有些规矩。大家商量着制定。当然合股的话,首先得大家互信。”
陈义海很爽快,仿佛跟定江信北的态势。说道:“出本钱稍微有些困难,不过只要信北有这个要求,想办法总能凑一些。”
说话间,庞老头弄好饭菜,庞振民和张才景走了大半天路,确实饿了。三人各装一碗饭。坐到门口。
天色將晚,石顺东和欧全海回来。
庞老头对伙食开支掐得很死。晚饭,没有给五人添酒。五个小伙子三两下吃完饭。只能借聊天打发漫漫长夜,话题又被石顺东扯回到江信北身上。
石顺东:“振民,你和信北搞什么鬼。头段时间,信北说等等,自己先向办法,实在不行,大家再商量。信忠哥讨老婆,说好了这几天商量的,结果又赶不上。你倒是给我交个底,信北什么意思。”
庞振民:“这段时间不是忙么,事赶事,那能事事按安排来做。有些事情就只能往后推了。那像你,肚子装草,脑子像猴,除了会叫,还会什么。”
说完这话,庞振民一副懒得理你的模样,把石顺东噎得不轻。石顺东掐住庞振民脖子,道:“我忙得两脚不沾地,你还讲风凉话,做人讲点良心好不好?”
庞振民使劲缩着脖子,嘿嘿笑着,陈义海接口道:“信北已经做了安排,就是不知道我们的想法,你们回来之前,振民已经跟我说了。”
石顺东放开双手,踢了庞振民一脚,道:“你不说,自然会有人说。义海,那你说说,怎么回事?”
陈义海:“其实,振民也不很清楚,说了等于没说。”
石顺东双目一瞪:“义海,你这就不够意思了,连你也来调戏我?”
陈义海:“别冤枉我,振民告诉我,信北说了两种法子,其实,你应该早想到了。一个是放弃现在做的事情,听从信北的安排,给你算工钱。一种是出本钱合伙做,具体怎么合伙法,信北没说。”
石顺东有些不相信,道:“就这么简单?这算什么法子?振民,信北真是这么说?”
维持现在的事情,交通是个没法逾越的难度,再做下去,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本钱有些难度,而且要承担万一货物积压,或者其他什么意外造成的亏损。石顺东比较倾向听江信北的安排,算工钱,算是旱涝保收,不过这还要看江信山有什么想法。
石顺东本来不着急这事,左右无聊才挑起话题。如果江信北真是这么说,石顺东没再纠缠这事情的兴趣,更懒得再费脑力去想。
欧全海却来了兴趣,问道:“振民,算我一个,可以吗?”
江信北的想法,都跟庞振民交了底。欧全海是长塘镇上的人,就算欧全海没提出,庞振民也得想法子在合适得时候邀欧全海入伙。现在,欧全海主动提出来,正是求之不得,庞振民道:“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只是不知道你是想出钱入股呢,还是想跟着我们一起做事?”
欧全海扭捏着不好回答,庞振民道:“呵呵,算了,反正不管是入股还是不入股,大家一起赚钱,总要听信北的就是了。”
江信北所定的盘子肯定不小,庞振民也肯定知道江信北的具体打算,张才景不知道庞振民为什么要藏着掖着。从西林壁出来,江信北曾试探性地对张才景提过,让他帮庞振民一阵子,张才景当时没有直接应承,现在却不觉更加坚定搭车江信北的想法。(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举重若轻()
黄叶飘零,配以寒风,冬初的凛冽弥漫在山里林间。残存着稀稀疏疏落叶树枝,在冬风中颤动着。地上铺满一层叶片,因为人少走动,显得清朗,干净,踩在脚下,发出咔咔的细碎声响,伴随着有节奏的脚步,彷如一首细语低吟的小曲。
欧阳秀峰所购买的的布匹还不够两匹马装拉,江信北范勇和杨友宁三人两马,走路赶到杨村天已经黑透了。
立冬过后,日子看着看着变短,夜幕中的杨村,偶尔传来几声家里长辈高声叫喊小儿回家的声音。那声音高亢,悠长,划破长空,轻微而短暂的回音回荡,连同从庄户人家窗户,门缝,板壁间隙透露出来的微弱的灯火光束,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弥散开。近乡情暖,江信北范勇和杨友宁似乎对寒风突然具备了免疫能力,忽然觉得浑身从里到外温暖起来。
夜饭,夜饭,不夜不干。杨全能家还没开晚饭,杨友宁带着江信北和范勇走进屋时,杨友宁的母亲正在炒菜。
杨全能和三弟杨全禾商量,觉得猎队有关系较好的七户人家,七个猎手足够,必要的时候,各家多叫几个人就是。人家多了,收获摊薄,也不划算。而且,人多了,跑山的时候,很难弄清楚各自的位置,就容易在打猎的时候,造成误伤。如果遇到大群的猎物,临时邀人参加也不迟。
有了五六天的时间,七户人家合作出猎一次,收入不错,以杨全能为首的猎队算是正式成立。为了避免遭遇牛塔沟土匪。探寻土匪出没踪迹是猎户必然的先期准备,不用杨全能和杨全禾多费口舌,各猎户就把这事做得妥妥帖帖。
杨全能很上心,很仔细,综合各自的情况。绘制成一份草图,牛塔沟土匪和其他几股小土匪的的出没之地,栖息之地,大路,小路,险路。都一一标明。即便没有保安团要对付牛塔沟这回事情,猎队要顺利狩猎,而不至于遭遇土匪,让到手的猎物成为帮土匪做嫁衣,杨全能觉得这样做也是值得的。
得知范勇的身份。吃过晚饭,杨全能把草图拿给范勇看。范勇如获至宝,折叠起来便往怀里揣。
杨全能:“范兄弟,不好意思,这份我要,不能给你。你另抄录一份好了。而且有些路途,在这上面,我们太熟悉了。没有标记。你抄录的时候,我给你点出来,那比这份还强。或许对你们更有用。”
范勇略现尬尴,马上接口道:“呵呵,太心急了,不好意思,抄录一份好,抄录一份好。”
几人说话间。杨友用和几个伙伴找上门来,几天没见着杨友宁。估计杨友宁到西林壁喝喜酒也应该回来。
农家晚饭后,没什么娱乐。如果不是喜欢赌宝,唱山歌什么的,总会有人串门唠嗑话匣子,熬熬时间,打发漫长的冬夜。能聚集人来唠嗑的人家,除了某个共同关心的事件,人缘不错外,见识多广,慷慨豁达的人家往往成为人们串门的首先之地。
杨全能见识多广,却说不上慷慨豁达,但组织猎队,杨友宁跟江信北收购山货,事实上已经是这些事情的头,有些时候,自然而然成为相关人家串门的对象。
人多在场,七嘴八舌,杨全能始终没有提到村寨坎爷的事情,也许杨全能有所顾忌,范勇最终没有开口询问村里的坎爷们怎么说,既然来了,杨全能总会有交代。
扬友用:“冬天来了,白天时间越来越短,做不了什么事情。山货,越来越难收,除了打猎,就没什么可干。等着就要过年了,我还想弄几个过年钱,信北,有什么好事情,别忘了我的一份。”
江信北:“至于像你说的那么可怜么?我就算忘了谁,也不会忘记你的吧?山上遍野都是宝,地上长的,跑的,天上飞的,树上结的,那样都行。比如花菇,冬笋之类,还会少了?就算单做一样,只要到一定的数,想不赚钱都难。”
扬友用:“那不一样,说来说去,东西是有,说起来也容易,可是就我们几个村,能收到多少?无非是一锤子买卖。要是出去远了,等你走到那里,天都快黑了,还能做什么事情?退一步来说,就算有所作为,怎么弄回来,总不能挑着回来吧。”
江信北:“你家和友宁不是有马么?”
扬友用:“你问他们几个就知道了,这事情就不是一两个人做得来的,一两匹马,有屁用。路远,麻烦多着。而且,家里打猎也要用,也不能由我们随便用。”
通过这段时间的考虑,这事情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但到底如何还得跟几个朋友好好沟通一番。现在,就看庞振民跟石顺东怎么说,问题应该不大。被需要是一种资本,是一种向心力,只要这种北需要不断地加重,很多事情就会水到渠成。江信北笑了笑,没有接话。如果扬友用真上心,自然会再找自己,即便找杨友宁,其实本质上还是一样。
杨全能道:“信北,你说的猎肉,什么时候要?我这可能有两千多斤。是要干的,还是要新鲜的,说一声,我好安排人手弄。”
江信北:“留几十斤新鲜的,其他的都弄成干,过几天我来拿,或者让友宁送到长塘也行。还有一个多月才过年,你们还准备外出狩猎几次?”
周凡那里要的一万多斤肯定是要干货,估计村里的猎队也应该回来了,不知道收获如何,而四海酒家丁掌柜要二千斤上下,丁掌柜特别提到要几头新鲜的,八成是要活的,只有自己亲自宰杀的,那才是最新鲜的,江信北想把这条线,维持并发展下去。抓活的,一般个头都不大。放兽夹就行,问题是送货比较困难,但价钱肯定要好些。
闪念间,江信北嘴中接着道:“伙计爷,能弄到几头还活着的吗?”
杨全能道:“小的四五十斤以内还差不多。个头大了,猎物本力大,夹子栓不住它,最有可能的方法是专打猎物的四肢,但那个要求太高,很难办到。其他方式。都不成,太危险。”
江信北:“嗯,如果方便,那就弄几头小的也成。”
交谈下来,演变成江信北。范勇,杨全能三人说话,杨友宁扬友用和自己的伙伴说话。杨友宁借口明天还要和江信北出远门送货,要早点睡觉,扬友用几个人大概从杨友宁那里得到准确信息,在扬友宁几番催促下,知趣地各自散去。
………………………………………………………………………………
第二天江信北和杨友宁早早起来继续赶路,争取今天把货交给欧阳秀峰托付的人。
昨晚。扬友用等人走后,江信北和杨友宁先去睡觉,留下范勇和杨全能说话。今天范勇要和杨村的坎爷说事。接下欧阳秀峰的差事,本来就是范勇为了给堂弟复仇,急切之下做出的决定。谁知道该解决的问题,杨全能已经解决,现在就是一个麻烦事情,而始作俑者范勇倒是得开脱了。
江信北直觉欧阳秀峰的身份可疑。但也说不定。在那种场合下,躲开避祸。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正常的反应,也没谁规定。鸽山那边就不能做生意,即便国民政府要对那里进行经济封锁,但针对的不是大多数老百姓,而是针对红区,更确切地说,是针对红区的红军及其游击队。
用马匹驮负货物,走在山间羊肠小道,翻山越岭,不比在大路上,人不方便骑坐,只能靠双脚。不过这有一个好处,早上清冷,走路倒是可以暖和身子。
十点多钟的光景,江信北和杨友宁走了将近三个小时的山路,太阳才懒洋洋地露出淡淡的身影,光亮柔和。
江信北感觉脸上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暖意,指示着路边当阳的石块,说道:“休息一会吧。”
杨友宁:“再过去一段路,路边有口井,那里岔路,走牛塔沟那边,要近上十多二十里路。”
江信北:“还是绕远点,反正我们不急,今天能交货就成。”
杨友宁没再说什么,再走二十多里路,翻过双坨山,就出了省界,那边也是有土匪的,却不是自己熟悉的地盘。不过杨永宁听说,那些土匪盘踞之地有些地方是原来红区,红军走后,当地平民百姓饱受还乡团报复和清洗,走投无路,才走上聚啸山林之路的。他们到底是土匪,还是红色游击队真不好区分。土匪也分三六九流,范勇是土匪,但范勇的作为好像也没传说中的土匪那么可恶,更没有杨村所遭遇的牛塔沟土匪那么凶残,或许是没见过范勇杀人越货的情形的原因。
喝水解渴,两人在路边石头上坐下。
杨友宁:“信北,你说,那个姓欧阳的掌柜说他的人会在半路上接应我们,我们都走出二三十里了,怎么就人影都没见着一个。”
江信北:“我哪知道,可能在前面等我们,也或者在后面追我们,谁知道。这么多布匹,想必他们也不会这么放心地交给我们,难说,他们就是跟着我们,就是不露面呢。”
杨友宁:“你说,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贩卖些布匹有必要这么偷偷摸摸的吗?”
江信北:“他们是什么人,管我们什么事?到时候,我们拿钱走人就是。知道他们是什么人,白明无故地多了许多心理负担,还是莫好奇的比较好。举重若轻,顺其自然,对我们只有好处。”
杨友宁对此一方山林比较熟悉,休息片刻,俩人继续上路,在中午时分赶到双坨山脚下。
双坨山,因山势而得名。从远处看,好像骆驼脊峰,两座高高的山峰遥相相望,神似哼哈二将守卫大山门户,又似山海林涛在此处对冲,涌起的两个巨浪,两山之间倒是显得低矮平缓。
此时,俩年轻人从路边石块上起身赶路。
转过一道山弯,俩年轻人,迎面碰上江信北和杨友宁从前面走来。看那情形,俩人不由眼前一亮,疾走几步,上前搭话。
杨友宁和江信北略微迟疑,停住脚步。
感受不到周边的危险信号,江信北也想问路,便牵马上前。(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红色商队()
山间小路上,江信北和杨友宁牵着两马,满载布匹,对面两年轻人多问几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杨友宁和江信北隐去欧阳秀峰的关节,其他的照实回答。那俩人心里却激动不已,终于等来要等的人,告诉江信北和杨友宁路口,便让到路边。
望着江信北和杨友宁消失在视野里,俩年轻人对望一眼,跟着江信北和杨友宁所走的方向疾奔而去。
两人消失不久,欧阳秀峰带着一人出现在刚才四人交会之地。
瓜坪镇没有城墙阻隔,四通八达之下,连带农人村寨,山冲套山冲,要躲藏或者溜掉几个人太简单不过。保安团的哨岗盘查,不过是刘琦应付崔四清的一个敷衍举动,而崔四清如此作态,无非也就是想给齐舒浩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别说刘琦还没有力量对瓜坪来个地毯似的搜查,即便有这个实力,真正的要犯,早就溜之大吉,恐怕逮住的也是那些无辜之人。
保安营只能在路口设岗盘查可疑之人,街面上人来人往,欧阳秀峰反而比在泰和酒楼内更安全。江信北几人的底细,在酒楼房间里的交谈中,欧阳秀峰已经大致清楚。江信北因为自己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要走陆路,须过长塘,既然清楚他们的路线,欧阳秀峰离开泰和酒楼并不急于离开瓜坪镇,首先要做的是联络失散的三人。
借助于江信北几人运送货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欧阳秀峰肯定自己的人一定是着了相,在有人盯住的情形下,就比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