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枝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梅心里一跳,磕了三个头后才道:“爹爹放心,女儿便是不做贤良淑德的女子,也绝不是妄自胡来的人。女儿谢谢爹爹给女儿另一条路的机会……”

齐氏刚问过管家沈喜(福伯的儿子)两间铺子的转让情况。因着急于脱手,价钱被人压低了三成有余,齐氏就有些犹豫。

“太太,朱夫人来了。”水翠快步进来道。

齐氏一听,忙起身道:“快请。”

这朱夫人乃是城巡司主事朱凯家的,娘家姓范,她的母亲和齐氏的母亲乃是表姐妹,两人的夫婿同在京中为官,本来这来往应该是很多的。但是朱凯其人虽有本事,却是个好风月的,且荤素不及,便是青楼女子也往家里纳,沈圭便有些不屑朱凯的德行。碍于沈圭,齐氏和范氏的来往也就很一般了。

“表妹,前日来拜祭表妹夫的时候我就劝过你,好好保重自个,怎么今天一见,比前几日还要憔悴呢?别忘了你还有三个孩儿要靠你呢。”朱范氏看见齐氏苍白的样子不由说道。

“表姐,我知道的。不知道姐姐今日来有什么事情?”齐氏知道范氏是关心自个,随即道。

范氏等丫鬟上了茶,让人都出去了才拉着齐氏的手道:“表妹,这件事我想着还是厚颜开口了。我知道你们家有两间铺子要出手,我有意想接下来。价钱方面好商量,决不会让妹妹吃亏的。”

齐氏却没有立即答应,她低头想了想才道:“府上的管家如今正在外面找买家,也不知道有无脱手。如是没有,我明日便请姐姐过来。若是已经脱手了,那表姐就要见谅了。”

范氏听了只得点头同意了。

“表姐还是如此为朱姐夫着想,执家理事。姐夫应该处处念着姐姐的好才是,怎么前几日里又听说姐夫往府里纳人了?”齐氏看着范氏脸色也不好便问道。

范氏冷笑一声才道:“我这也是没办法,早就如守活寡般了。如今也只想多抓几个钱,给我的盈儿多攒点嫁妆罢了。”话说出口才恍觉“守寡”二字对着齐氏说不好。讪讪道歉道:“表妹别怪表姐我口无遮拦的才是。”

齐氏摇摇头道:“表姐说那里话,不过是实话罢了。希望姐姐这般贤惠作为,朱姐夫能体会才是。”

姐妹俩又很说了会话儿范氏才离开。

“太太叹什么气?”水铃不解的问着送范氏回转的齐氏道。

“我叹无论是什么地方,女人都是最遭罪的……”

“水翠姐姐,娘亲是去哪里了?”如梅从灵房出来直奔齐氏屋,仅是碰到了水翠。

“回三姑娘话,刚刚朱夫人来了,太太送客去了,想是一会儿就回来了。三姑娘先喝杯茶等等?”水翠说道。

“好。多谢水翠姐姐了。范姨妈不是已经拜祭过父亲了吗?今天来是有什么事情么?”

水翠上好茶后才道:“朱夫人想买我们府上的那两件铺子呢。”

如梅听了心里一动。觉得这两间铺子还是不脱手的好,以后回了开封也有了进项。但是这沈家人都走了,这铺子也照看不上。如此,若是和范姨妈合作岂不是两相都得益?心里有了计较,待齐氏回了屋,如梅忙将大算告诉了齐氏。

“胡闹!便是铺子买了得的钱财不还是我们家的?回了开封,家里平日吃穿用度自有你祖母做主,这钱财自是你祖母掌管的。你这样说可是不孝了。”齐氏虽然知道女儿对着殷氏有意见,便是她自己对着殷氏也不过是面上尊重罢了。但是怎么也想不过女儿小小年纪竟然有着隐匿财物的心思。

“娘亲,你明知道祖母不待见身为庶子的父亲,也不喜欢你。对于我们姐弟几人更是比不上姑姑家里的表兄妹们来。若是我们自个没有丁点财物傍身,若是有个三病两痛的,耽搁了。误的是我们自个啊!”

齐氏揉揉额头,拉过如梅的手,看了如梅半天才道:“若是你这两日没有什么异常,我还真以为你不是我的梅儿了呢。放心,母亲心里有数。好了,去看看你两个弟弟在做什么,然后一起来我这里用午膳。”

如梅听了齐氏这话,只得按捺住心思,去了两个弟弟屋里。

“吕嬷嬷,你说,梅儿想到的事情,我能不知道吗?只是事情那里就那么容易了?殷姨娘这些年可是月月和老太太通信呢。不光是两间铺子,就是这院里种了什么花儿,怕老太太都知道。”

吕嬷嬷是齐氏的陪房,最是忠心爽利:“三姑娘这也是为了太太您打算呢。太太何不和和三姑娘说明白?三姑娘也就懂得了太太的苦衷了。”

齐氏摇摇头道:“算了,她还小,我明白便好。反正老太爷还在。老太太便是再偏心她自个的女儿外孙,也不会真的远着这沈家真正的孙子孙女的。”

吕嬷嬷本要说:“老太爷还有几年好活?”却想这样说有咒主人家不好的嫌疑,便生生憋了回去,换了措辞说:“便是碍着老太爷,但是这几年里,大姑奶奶一家可是常年住在沈家的,怕是老太爷对几个表少爷表小姐的感情远胜过对咱们姑娘和哥儿门的呢!”

齐氏听了,只得叹了口气道:“容我想想吧。”

齐氏教女

如梅去了两个弟弟屋里,见宁嬷嬷正和翠环翠珠一块儿围坐在外间的火盆边做素服。三人见了如梅便放下手里的活计纷纷起身。

“别多礼了,渊哥儿和泽哥儿呢?”

“两个哥儿半个多时辰前从老爷灵前磕完头回来呢。泽哥儿哭了一场,说是累了现在睡着了。渊哥儿说他守着泽哥儿,现在正在看书呢。”宁嬷嬷轻声道。

如梅点点头,“你们忙去吧,我去看看他们。”

如梅进屋子便看见泽哥儿已经睡熟了,而大弟弟渊哥儿看着父亲生前写给他的字帖,大眼睛里却有些泪花。

如梅知道大弟渊哥儿脾气最是硬气,哭也会躲在其他人看不见的地方哭。如梅想着渊哥儿长大后的样子,便摸了摸渊哥儿的头,和他一起看起了父亲的眷写的《论语》来。

秋桐院里,殷姨娘靠在椅靠上,让丫鬟清儿摘掉头上的银饰,而陪房崔嬷嬷则在一边收拾衣物。殷姨娘看了眼首饰盒子中的各色金饰和珠宝,叹了口气道:“这孝得守三年,这些首饰到时候便不时兴了……我倒没有什么,只是大姑娘相看夫家怕是不便宜了。本想着求老爷在京城里给大姑娘说户好人家,如今却只得回开封去相看了。”

“姨娘,这话可不能让别人听到,毕竟老爷才过世几天。不过姨娘的话倒是正理,开封城虽大,但是到底比不得京城,且在京里有老爷这个官身,大姑娘说人家是好些。如今只能靠老太太能多多提携大姑娘和二姑娘了。”崔嬷嬷是殷氏的奶妈,这话自是说得的。

殷姨娘听了冷冷一笑道:“千万别太指望我那姑妈!当年说什么处处心疼我,却是让我进沈家做妾!因为生的是女儿,便开始接她那二女儿一家在沈家长住,谁不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如今我们就看着她和太太的热闹好了,上面反正有老太爷看着呢。”

“哎哟,我的姨娘哟,老太太为人如何你还不知道吗?太太哪里是老太太的对手?老太爷就算看重孙子,但是他如今身子骨不大好,怕是管制不住老太太多久的。我们到时候还是要靠着老太太一些才是啊!”崔嬷嬷让清儿出去了才急忙说道。

“好了,嬷嬷。我知道你是着急我,你这话我怎么不知道呢?只是你忘了,我没生下个儿子来,这女儿是有两个,出嫁了却是别家的人,以后在婆家如何还要指望着娘家的兄弟帮扶一把……也怨我,早年将太太得罪狠了,对大姑娘和二姑娘的管教也不够,所以啊,面上亲着老太太,暗地里还是要向着太太才是。望渊哥儿和泽哥儿以后能看顾大姑娘和二姑娘一二了……”

崔嬷嬷一听,想了想便笑道:“还是姨娘看事儿明白。”

晚膳后,齐氏带着全家人给沈圭上完香,便让全家人各自回房去了。如梅送两个弟弟回屋后又回转头去齐氏屋里找齐氏。

“姑娘,太太刚刚还说您定会过来呢。”水翠领着如梅进了里间。

“太太自是明白我的。”如梅应道。

齐氏正散了头发坐在床边。看见如梅进来了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纹。

“梅儿快过来,陪娘亲躺回儿。”

如梅顺从的坐在床榻边的脚踏之上,然后靠进了齐氏怀里。

齐氏摸着如梅的头发道:“转眼间我的梅儿就这么大了……”

如梅知道自己在齐氏心中分量并不比两个弟弟轻。她记得从前真嬷嬷说过,因为她的出生,齐氏在沈圭心中的分量才真正重起来。其实如梅不明白,对于齐氏来说,她的出生是挽救了这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的婚姻,齐氏的生活也因着如梅的出生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有了她,近九年来夫妻间真正是举案齐眉。所以齐氏心里自是疼爱这个女儿的,即便后头两个儿子出生也没有越过如梅。

“娘亲,梅儿我真的不是不知事的孩子啊!我也能为您分忧的。我知道在京里的铺子买卖是瞒不了老太太的。但是我们未必不能做点什么的。也不是昧公中的银子。”如梅下午在房间里就想道母亲反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怕是殷姨娘和开封老家来信太过密切。

齐氏看着如梅精致的小脸蛋上一本正经的样子,露出了几缕微笑来:“你这样,我才真正放心了。你爹爹是个好人,所以他希望你们姐弟个个如他期待的样子,我也不好多说什么。自是不能对你说道这家中的弯弯绕绕。先前还担心回开封去后你会被族中的孩子们相处,更担心你被家中的表兄妹欺凌了。如今见你这心中有计较的样子,我也就放心多了。即便你爹爹在九泉之下不满,就让他对我不满好了……好啦,现在没人,说说你有什么办法,既不昧公中的银子,又能让我们手中有进项。”

“娘亲,我们可以拿出自个的银子来说是买铺子所得,但是铺子我们却并没有脱手。铺子成了我们自个的,但是我们人不在京城,所以势必要人来帮我们照看的。不如就请朱家的范姨母入份子,她在明面上经营,做什么营生都让范姨母自个拿主意。每年年底按照份子分红就是。”

齐氏听了点点头:“你这主意还不错。不过娘再给你补充点儿。这卖还是要卖的,不过是卖份子罢了。我也的确是打算和你范姨母再商量一次,这样你姨母答应的机会才大些。记住,便是亲戚,若没有好处,她管得就不会太过尽心。第二,你别太指望这两个铺子了。便是范家姨母占了一半份子,我也只打算和她一起共份子三年。三年后便全部买断给她。这人走茶凉说的还是有理的。我和范姨母不过是远方表亲,亲戚情分不重,回了开封之后,走动也不便,早晚这仅有的一点情分也会断的。若是铺子经营好,她势必心里有不甘,她辛辛苦苦的,我们却等分红。这合作势必不能长久的。所以你说,为娘不能郑重些吗?三年的分红若是抵不上我们这次垫进去的银子,也不算亏了很多的。回到开封,我们的麻烦多着呢。”

如梅听了心里一震。上一次九岁父丧到十三岁娘亲去世,嫁人前她几乎没有这般听谁教导这些银钱之事。也是,那个时候的她,处处只看到娘亲在沈老太太面前的恭顺,从没想过娘亲私底下的心情。甚至一段时间里觉得娘亲和二姑姑之争乃是意气之争,掉了翰林夫人的面子。直到多年以后,自己在夫家过得极其不如意时才知道娘亲在沈家的苦楚;直到现在,才惊觉当年齐家的流言原来是真的——母亲为了让自己嫁进齐家,肯定是许了齐家好处的。可惜,自己从前懵懂无知,生生浪费了娘亲的苦心不说,还丢了命。也是到现在,才发娘亲贤淑一面后的聪敏与通透。

“娘亲,梅儿以后要多多听你说这些事情,多多向你学习才是。”

齐氏温柔地看着如梅,柔声道:“好啊,我以前常常担心你,你的性子被你爹爹教导得极为纯良,便以为这世上人人都是纯良的。殊不知这世上有好人也有恶人。有知恩图报之人,也有忘恩负义之辈……并非纯良不好,而是仅有纯良,在大家族里,是绝对落不得好下场的。多少好好的姑娘家,在娘家是父母捧在手上的明珠,在婆家却被欺落到尘埃里……我比谁都希望你能一直纯良下去,但是不行啊,爹爹和娘亲能因为你的纯良而疼爱你,但是其他人呢?心地好的人自是不来招惹你,心存恶念的人就会把你的纯良当作是软弱,你让一步,他会进三尺……我原先总想着不急,等你吃了几次亏后就知道这些道理了。如今你能自个明白出来,那是最好不过的。”

如梅闻言,在齐氏的怀里点点头。心里却比什么时候都明白,娘亲说的话真是太在理了!这忘恩负义之辈她从前还碰少了?又叹息从前的自己,不就是“软弱”么?她学齐氏的“贤良”不过是表面上的“贤良”罢了,说白了不过是愚蠢软弱罢了。

第二天,如梅还是早早醒了,喊了春华进来服侍。

“姑娘这两日可是在生夏荷的气?也不见姑娘怎么使唤她……这丫头自进了府就跟着姑娘,对姑娘最是忠心,手脚也伶俐。虽然话多了点。”春华便给如梅梳头便说着。

如梅愣了一下,她这两日是非常疏远夏荷。这个自己掏心掏肺当姐妹一般对待的丫鬟在自己怀孕时爬上自己相公的床也就罢了,却处处给自己使绊子,甚至还使得自己小产了一次……这样为了一个男人就背叛自己的丫鬟,自己怎么敢再用?

“我哪里是生她什么气。不过是想到咱们全家要回开封去,这家里的下人们并不是全部要跟着去的。我记得夏荷家里还有人的吧,让她跟着我们而骨肉分离自是不好的……”

春华听了这话愣了一下,想开口劝说一番,看了看如梅冷冷的神情便什么也没有说出口。到是拿着素布斗篷进来的真嬷嬷听了这话后说道:“姑娘,夏荷家虽然有人,但是不过是个后父家里,她母亲虽然还在,但是还有三个异父弟妹,她回去了怕也是受冷眼呢。”

如梅看了看真嬷嬷,她还真是疼惜弱小啊,那为何明知道药不对还骗她,让她的晴儿小小年纪就丧了命?

“嬷嬷不是不知道开封老家里的情形,到时候下人们怎么样都是老太太说了算。我二姑姑家的两个表姐的为人嬷嬷也是知道的,夏荷这样喜欢说是非的丫鬟可是很危险的。回了家怎么说都是她亲娘,总比跟着回开封不小心送了命的好的。”如梅记得当年的确是在老家里因着夏荷和两个表姐起了几次冲突。

真嬷嬷想起老太太不待见老爷一家,再想想二姑奶奶一家的跋扈,劝说的话便吞了下去。

如梅示意春华接过斗篷,披上后,不顾外间一脸泫然的夏荷,出了门。却见枝头一片浅白,天空飘着细雪。

“这天冷得还真快。”如梅叹道。“看来怕是还有四五日开封来的人才会到……”

春华跟在如梅身后,看着院子里穿着夹袄忙碌着的小丫鬟们,心里有着不舍。她知道自己肯定是要跟着回开封的,而这府里大半的丫鬟小厮和婆子都是京城里买的。说起来最舍不得的还是下荷,毕竟一起服侍姑娘四年了呢……

如梅进了齐氏院子时,齐氏正在和管家沈喜及他屋里人蔡氏说话。

“三姑娘可真是早。”沈喜和蔡氏起身忙向如梅躬身问好。

如梅摆摆手轻声道:“比不得管家和蔡娘子。这一大早就来回事。”

齐氏拉着如梅坐在一边示意蔡氏接着说。

蔡氏在脚蹬上动了下才道:“如今府里有四房家人。两家人是从开封带来的,就是老钱家和郑家,这两家人肯定是要跟着回开封的。另两家人是田家和秋家,是渊哥儿和泽哥儿出生时添的。他们是否跟着去,说是晚上再告诉我。除了这四家的,府上还有奴仆八十四人,内院里的丫鬟婆子共四十五人,除了太太姑娘们及姨娘哥儿跟前的大丫鬟,其余的粗使丫鬟除了十个家生子,其余的全按太太的吩咐和她们说了放出去的话。小厮和府里的长随三十九人,家生子十七人,其他的问过了,有七人说是跟着我们回去。”

齐氏听了,端着热茶轻轻抿了一口才说:“可告诉了他们,让他们不必担心没了去处?”

蔡氏忙道:“说了。家去的每人五两银子,两尺布。没有家人可依的,有二两银子不说,还能去其他几位大人府里当差,大伙自是都感念太太的善心呢。”

齐氏点点头,正想问沈喜事情,却见如梅有话说的样子便问:“你可有事要问蔡娘子的?”

如梅点点头道:“我屋里的夏荷,虽然是大丫鬟,但是她有家人在这里,所以我想着让她家去,不带她回开封。”

齐氏听了皱眉道:“我恍惚记得那丫头是死契卖来我们家的。再说了,放她家去,这一路回程,你身边就一个丫鬟和真嬷嬷,怎么行呢?”

“娘亲,有什么顾不到的呢?赶路本来就人多事少,大不了回了开封再添丫鬟就是。”如梅忙拉着齐氏的胳膊温言求道。

“好吧。”齐氏看如梅不想要这夏荷的样子,知道定是这小丫鬟那里不得如梅的喜欢的。便对蔡氏道:“散去的人中添上夏荷的名字吧。你再去几个主子的屋里问问去,可有人不愿跟着去的。明日里把册子呈给我就是。”

蔡氏自然是点头应了。

待蔡氏出去后,便是沈喜说起铺子的事情。

齐氏听了沈喜说道这铺子如今价钱压到一间四百两,另一间两百两的时候,才道:“既然实在是买不起价钱,这铺子我便转让给亲戚还能得些人情。就是城巡司主事朱大人家里。你也不必再去跑这铺子的事情了,遣个人去朱家请范太太来咱们家。”

沈喜听了齐氏的吩咐自去布置不提。

“娘亲,如此一来,我们卖给姨母五成的份子的就作价三百两么?”如梅一等人走了马上问道。

“不,四百两,我们不占你姨母便宜,也不能吃了亏去。”齐氏知道没多久就是年节,这店里的生意定会很好,范氏也没有吃亏。

如梅想想娘亲要向祖母那里报上八百两银子的帐,这得了姨母的四百两,却还要自己出四百两银子的,这可不是小数目。“娘亲,那四百两银子,可拿得出来?”

齐氏闻言柔声道:“你爹爹的俸禄虽然不多,但是也能贴补家里一二。我的月例银子也是贴补公中你们姐弟几个了……但是别忘了,娘亲我可是还有四处陪嫁庄子和四处铺子在开封呢。便是这两年铺子里出息不多,但是四百两银子还是有的。”

如梅听了齐氏这样说,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