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1625-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峻?”这种时候发什么信来,郑晓路心里大奇,不会是四川银行出了什么事吧,他撕开信封一看,里面是一叠厚厚的纸,抬头第一张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引贼出川之计”

咦?这是什么东西?郑晓路大奇,朝廷制计了“驱贼入川之计”,怎么关峻发过来一份“引贼出川之计”?这是哪门和哪门?

郑晓路赶紧翻后面的纸来看,只见第二张纸上画着一幅详细的巫山和神农架的地图,然后在山上各个重要的地方批示着注解。

后面的纸上,写得许多细细的小字,这些小字说明了在哪里如何如何布置兵力,在哪里安排什么部队,又在哪里设下什么什么计策……

将后面这些计策与前面的地图一相对应,郑晓路倒抽一口凉气,这……这份“引贼出川之计”真的是神妙无双,精彩非常,将朝廷的“驱贼入川之计”破解得一塌糊涂……这是关峻想出来的?

第五卷 定四川 第十四章 引贼出川之计

第十四章  引贼出川之计

郑晓路只一眼就将这个计策的精妙之处体会了个明明白白,心中不由得大奇,关峻只是一个商人,怎么定得出如此神奇的策略?但他此时也没时间细想,因为计策中要用到的许多东西必须立即准备。

“谭宏,你领一万官兵降卒,去巫山县、奉节县招募乡勇,越多越好,老弱病残统统都要……人越多越好三天之后,回白帝城来见我。”郑晓路也不解释,直接下令道。

谭宏见他已经胸有成竹,对他素有信心,立即领命而出。

“王小满,你去跑一趟,命金竹水军的货船立即行动起来,将长江沿岸州府县城库房里所有的明廷官兵军服都收罗过来,三天之内,能拉多少来就拉多少来。”

“官兵军服?拿这东西来做啥?”王小满嘟哝道:“咱们阎王军的蓝布衫比官兵的军服质量好多了。”

“你别管,按我说的去做。”郑晓路笑道:“皂莺,速去找城中的裁缝,做一百面巨大的军旗,五十面旗上写‘洪’,五十面旗上写‘陈’,三天之内,准备妥当”

“洪、陈?”皂莺奇道:“我们阎王军里没有姓洪和陈的头领啊。”

“别管,快去做。”郑晓路道:“一个一个都来问我为什么,不烦啊,听命令吧。”

“通知姚方来,叫他让几十名羌族猎人换成彝族人的衣服,我有很重要的事要他们去做。”

“四千来复枪兵、五百掷弹兵、彭巴冲、猛如虎,全都直接听我的指挥。”

“逸尘兄,麻烦你让我们的情报网全力动起来,封锁住义军与山西和陕西方面的一切情报。”

嘿嘿嘿,一切安排停当,郑晓路双眼精光一闪,笑道:“咱们就来用用关峻提的这个引贼出川之计,看看朝廷和咱们究竟谁更会玩。”

王小满一边去准备军服,一边摇头叹道:“大王又开始胡闹了,关峻这种人提的计策也能用吗?咱们这是打仗,又不是要做生意卖衣服。”

当所有人都去准备自己的活儿了,大厅里只剩下郑晓路和张逸尘时,郑晓路却将脸色一沉,对着张逸尘道:“逸尘兄,我还有个事情要麻烦你一下。”

“是关峻这个计策的事?”张逸尘轻声道:“有点不对劲吧。”

“是的,很不对劲。”郑晓路甩了甩手上的信纸,低声道:“这个计策考虑得很周到,而且把我们阎王军、官兵、义军三方面的实力都进行了综合利用,人人都被算计在其中,绝不是关峻提得出来的,麻烦逸尘兄派人将关峻盯紧点,看看他最近和哪些人打了交道,是不是有什么厉害的幕僚。”

张逸尘点了点头,一闪身,消失得无影无踪。

……………………………………分割线…………………………………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这里的海拔平均1700多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山高林深,人迹罕至。

神农架的西南边紧靠着四川的巫山,巫山群峰连绵,峡谷幽深,地形十分复杂,南北高而中间低,占地达2958平方公里。

这两座连绵的大山历来是蜀中的天然屏障,古时行军打仗,少有人翻这两座大山,也因此三国时代的诸葛亮除了顺长江打荆襄之外,就只能从陕西汉中北伐,除此之外,没别的路可走。

当然,这只是针对正规的官兵而言的,像王自用的三十六营这种农民起义军,却不会被这种天险大山吓阻到。

三十六营义军跑到神农架山边,毫不犹豫地一头钻了进去,尾随在后的官兵却停在了山边,没有立即追击。

此时官兵数路合一,兵力强盛,达四万之数,共计有以下几路:

三边总督洪承畴手下的大将:总兵曹文诏、参将艾万年

平贼将军:左良玉

白杆兵:小马超、张凤仪、马祥云

进京勤王归来:四川总兵邓玘、陕西总兵王承恩、甘肃总兵杨嘉谟

这些兵各无统属,谁也管不了谁,按官位是平贼将军左良玉最高,但按后台来说,则是总兵曹文诏的后台三边总督洪承畴最硬。

官兵一追到神农架大山前,曹文诏立即停了下来,并且通知其他各部官兵都停下来不要追击,一堆官兵的大将聚到一起,开始商量策略。

四川总兵邓玘第一个问道:“干嘛要停下来?我正急着回川呢,咱这次进京勤王,没想到勤来勤去,家都勤没了,**。”

小马超也急道:“此时停下了,贼寇就顺利入川了,只要过了巫山奉节,就是我石柱土家族的地盘,我绝不同意在这里停止追击。”

曹文诏道:“大家莫急,要入这神农架大山,还得紧跟着穿过巫山,咱们急也不行,至少得补给一下军粮,我们是官兵,又不是贼寇,进了山吃什么?难道学他们刨树皮草根么?至少得等几天,让湖北方面节济点军粮才能继续前进。”

此话一出,四川总兵邓玘顿时没了声音,他手下的虽然都是精锐川军,但没吃的可就精锐不起来了。

小马超马祥麟却冷笑道:“你们带的些什么老爷兵,我川中白杆兵就吃得树皮草根,一样奋勇杀敌你们要等粮草,我可等不了,十万土家族的乡亲,还等着我马祥麟回去救援。”

他话音刚落,旁边的平贼将军左良玉开口道:“马将军莫急,你打算孤军穿过神农架和巫山,先打败三十六营的十五万贼寇,再和深浅莫测的阎王军打一仗么?就算你的白杆兵以一当十,也不够打的。”

小马超眼中精光一闪,道:“我白杆兵最擅长山地作战,翻山过岭,如履平地,要穿过这大山不被贼寇发现,易如反掌,何惧之有?”

“你穿过大山,回到石柱,然后你就变成万人敌?救了你的乡亲了?”左良玉冷笑道:“我看你钻进石柱了怎么再钻出来,难不成你带着十万土家百姓还能再从四川跑出来不成,到时被阎王军和三十六营截断归路,死无葬身之地。”

此话一出,小马超顿时哑然,左良玉虽然说得难听,但是却有道理。

曹文诏赶紧道:“各位将军都知道,此次我们奉了朝廷的命令合围三十六营贼寇,为的就是驱贼入川,若我们在后面逼得太紧,三十六营说不定会和阎王军联手对付我们。若我们故意慢上数天再去,说不定他们就会自相残杀,此谓驱虎吞狼矣。”

他话锋一转,对着四川总兵邓玘和小马超道:“邓将军,我知道你带的是川军,急于归家乃是人之常情,但若小不忍则乱大谋。马将军,我知道你也急着回去救援同族,但你孤军也未必就是阎王军的对手,若等阎王军与三十六营先自相残杀一番,咱们再挥军猛进,岂不是更加有把握。”

四川总兵邓玘听了这话,也觉得有理,就道:“那就全凭曹总兵安排吧。”

小马超却还不满意,他歪着头想了一会儿,道:“不妥,三十六营若真的和阎王军打了起来,我石柱贴近奉节,岂有不被战火波及的道理,我绝不能认同你这计谋。”

小马超虽然不同意,但别的将领却一起道好,他见自己势单力孤,只好长叹一声,挥了挥道:“随便你们好了,我自去救我的乡亲们,懒得和你们在这里废话。”

他仔细想了想,自己孤军进川确实有点不合兵法,但是石柱到底如何了?他担心得一刻也等不得,不知道阎王军有没有屠杀土家族人。

若是自己能偷偷摸进石柱,将土家族的百姓们收入万寿寨,再凭借着万寿寨的天险死守,就算外面阎王军、三十六营、官兵打得天下大乱,万寿寨里也能成为一方乐土,能救得了不少土家人。

小马超沉着脸回到白杆兵的营中,下令道:“起拔入山。”

一万白杆兵静静地起拔,向着神农架大山出发,失去了别的官兵翼护,一万白杆兵绝对不是十五万三十六营义军的对手,小马超只能选择与三十六营不同的路入山,然后凭借着白杆兵强悍的山地行军能力,穿越神农架和巫山,迂回进入石柱。

左良玉和曹文诏等人像看戏一样看着白杆兵选择了一块高达四丈多的山壁作为入山的路,这山壁直垂三丈(12米),人力难登,白杆兵发什么神经,居然选在这里入山?

只见白杆兵前队走出数人,用一把白杆枪前面的弯钩勾住另一把白杆枪枪尾的圆环,八尺长的两把白杆枪连在一起,变成了十六尺,白杆兵又勾了两把白杆枪上去,四把白杆枪首尾相连,变成一根长达四十八尺的长棍,几个白杆兵将这长棍用力一甩,第一把枪尖上的弯钩勾住了山壁顶上的一根青藤。

四十八尺长的白杆枪棍就如同一根从山壁顶上垂下的长绳,一名白杆兵用手拉了拉,确认了棍子能承受人的重量,然后一猫腰,像一只猴子一般爬了上去,短短几息间,这个白杆兵就顺着枪棍爬上了山壁。

这个白杆兵在山壁顶上挥了挥手,表示安全,后面的白杆兵立即一涌而上,几百条枪棍立即搭上了山壁,上万名白杆兵陆续顺着枪棍爬上山壁,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有如百猴过山涧,轻巧自如,如履平地。

左良玉和曹文诏见了白杆兵的威风,顿时倒抽一口凉气,心想,白杆兵名闻天下,果然不凡,四丈高的山壁一瞬间就上去了,难怪当初五千白杆兵偷袭西昌,轻松就拿下了西昌城,有这种神技,城墙算个屁啊。

马祥麟对着各位将军拱了拱手道:“你们自便,我白杆兵先行一步回石柱了。”

曹文诏也拱了拱手,道:“若是我军与贼寇打起来了,还望马将军从石柱挥军包抄。”

马祥麟点了点头,轻轻一跃,抓住枪棍,双手使力,两三息之后就翻上了山壁,带着白杆兵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神农架的大山里。

第五卷 定四川 第十五章 埋伏

第十五章  埋伏

山势连绵,行在其中苦不堪言。

三十六营义军一边挖着树皮草根,吃着野果生菜,一边艰难地向着四川前进,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虽然不咋样,但求存的韧性是天下无敌的,比起陕西那个人吃人的鬼地方,神农架大山反倒显得物资丰美。虽然是冬天,但树皮草根的供应绰绰有余,还能偶尔打到点野味,吃到点野果什么的。

山外的官兵并没有急着追进来,而是绕着大山摆开一张大网,封锁住了北面和东面的出山路线,然后向着神农架大山里缓缓推进,逼着三十六营向西南前进。

此时的谭宏,刚刚领着一万官兵降卒和征召来的五万乡勇、平民、老弱妇孺……来到了白帝城里,王小满也督促着金竹水军从长江沿岸的州府县城运来了许多官兵的军服。【。 ﹕。电子书】

此时阎王军刚刚定四川,许多州府县城的库房和卫所里还有官兵的军服没有清理,例如重庆、忠州等地方,都存着许多的新旧军服,郑晓路一声令下,这些军服全都运来了白帝城,勉强能将一万降卒和五万乡勇百姓给武装起来。

皂莺去置办的一百面“洪”、“陈”大旗也制作完毕,通通交给了这些假官兵。

王小满看着那些招募来的百姓连穿军服都困难,更别说拿刀枪了,忍不住向郑晓路苦笑道:“大王,你把他们弄来做啥?我看他们只能吆喝,根本没法打仗。”

“嘿,要的就是让他们吆喝。”郑晓路笑着叫过张子元,道:“你立大功的机会来了,带好你的尚方宝剑,另外,把朱燮元的总督服穿上,跟着谭宏去打仗。”

“打仗?”张子元吓得一哆嗦,道:“我这人老实,最怕打仗,能不能给点别的活儿做。”

“嘿,好你个张子元,连我的话也不听,我现在就把你剁了。”郑晓路假意凶狠地道。

“哎呀……别……我这就去打仗”张子元吓了一跳,赶紧道。

“嘿嘿,放心去吧,打不起来的,你也就是去做个样子。”郑晓路知道张子元这人如果胆气不足是做不好任何事的,所以又给他打气道:“只要你做做样子就够了,不是真打仗。”

“呼,那就好。”张子元喘了几口粗气,他一听打仗就腿发软。

谭宏找了一件朱燮元的旧衣服穿上,也让张子元穿了一件朱燮元的总督服,两个人带着六万假官兵,呼啦啦地开进了巫山。

张子元还有点不放心,对着谭宏笑问道:“谭当家的,咱们究竟是要去做什么啊?大王一句口风也不透露,我心里没底啊。”

“放心,真不是去打仗。”谭宏嘿嘿笑道:“按照关峻出的妙计,咱们这是去吓唬人的。”

“吓唬人?”张子元一听,双眼放光地道:“嘿嘿,我张子元别的不敢说,吓唬人的实力绝对在逸尘兄之上。”

“你就吹吧,逸尘兄挥一挥绣春刀,你就跑得不知道哪里是东哪里是西。”谭宏没好气地嘲了他一句。

六万假官兵进了巫山,每个人都随身带了十来天的粮食,还有大把兵粮丸,再加上一把寒光闪闪的长枪,累得那些没当过兵的百姓气喘吁吁。走了好几天,才到了预定的埋伏地点,这里是一个小山脊,前面就是一个很大的凹地。

巫山的地形非常有意思,南北高中间低,所以从四川方向一入巫山,地势就很高,但到了中间却开始向下降,这里就形成了许多山脊,谭宏将自己的六万假官兵全都分布在这里的山脊上,每隔一段就给一两面大旗。

谭宏将六万假官兵藏好在山脊上才过了一天,羌族猎人的消息就传了过来,三十六营已经穿过了神农架,进入了巫山地界,不久就要到这里了。

四百名最好的羌族猎人在许多天前就散入了巫山和神农架大山,他们在这样的大山里,不需要任何补给,靠着一把猎弓,几十只羽箭就可以生存,而且他们在大山里行动如飞,轻柔如猫,神不知鬼不觉地地跟着三十六营。就连最敏感胆小的松鼠,也经常被猎人们的伪装骗过,更别说三十门营这些乌合之众了。

紫金梁王自用的心情颇有点糟糕,神农架大山云雾缭绕,经常起个雾,就迷失方向,又得找半天才能搞清楚自己身在何方,十五万起义军走得又拖沓,许多老弱病残被山中的清寒一激棱,加上点晨露霜寒,结果就病倒了,需要别的人搀扶或者背着才能前进,无形中又降低了速度。

这天三十六营已经走出了神农架,刚刚进入了巫山地界,走到一片平缓的小树林。

“后面的官兵也放慢速度了。”上天猴刘九思对着王自用道:“大当家,咱们也不用赶得这么急了,缓一缓吧,让兄弟们歇息一会儿。”

王自用叹了口气道:“只能歇一小会儿,我怕官兵追来得太快。”

这时队伍最后面的张献忠和罗汝才又赶了上来,张献忠道:“大当家,这里好像已经是巫山地界了,咱们真的就这样钻进四川?我觉得还是向北杀回山西比较好。”

王自用还没开口,罗汝才道:“张兄弟,你怎么老是说不去四川,我倒觉得去四川挺好的。”

王自用挥了挥手,道:“别争了,都走进四川了还在争。”

张献忠叹了一口气,道:“从这里顺着山沟向北,也未尝不可再杀回到山西去,何必一定要入川,阎王这人,未必就比官兵好惹啊。”

正在这时,突然有士兵来报道:“王大当家,有几个山里的猎户求见。”

“猎户?”王自用心里大奇,这深山老林,人迹罕见,居然会有猎户?这是什么情况。

不一会儿,几个穿着奇特民族服饰的猎人走了过来,王自用也不识得这是什么族,有个义军小头领凑到他身边,低声道:“王大当家,这是彝族的衣服。”

“哦,彝族不就是奢崇明的那个族吗?”王自用心里有了底,一听说是彝族猎人,心里的疑虑先就去了一半,毕竟大家都是出来造反的,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只见彝族猎人来了三个,为首一个对着王自用道:“我是彝族人,名叫姚方来,为躲避四川官兵的围堵钻进巫山的,您可是三十六营的王大当家?”

王自用听对方报了家门,果然是彝族的,心里更是安稳了不少,笑道:“我就是王自用,你们找上我有什么事?”

姚方来皱了皱眉头,道:“王大当家,你带这么多人,不是正打算入川吧?”

这事瞒着也没劲,王自用笑道:“正是要入川。”

“入不得啊。”姚方来急道:“王大当家,你有所不知道,现在四川方向被官兵布下了天罗地网,正等着您去钻呢。”

“四川不是被阎王军占了吗?怎么又钻出官兵来?”王自用不信,别说王自用不信,三十六营的当家们没一个信的。

“前些天从北边来了五六万官兵,打着‘洪’和‘陈’的旗号,向着南边的山脊去了,他们行动得极为隐秘,但怎么能瞒过我们这些天天在山里讨生活的猎人。”姚方来道:“他们就在南边不远的山脊上埋伏着,您可别去送进圈套。”

“洪和陈?”三十门营的头领们对这两个字绝不陌生,一个是三边总督洪承畴,一个是山陕总督陈奇渝,这两个家伙阴魂不散地盯着农民起义军打了几年,从陕西打到山西,又从山西打到河南,再从河南打进湖北,现在他们又追进四川了?

王自用还是有点不信,沉声道:“洪承畴的三边不包含四川这个边吧,陈奇渝也只是山西和陕西的总督,怎么会也跑到四川来?”

他突然断喝一声,道:“来人啊,把姚方来和这两个奸细猎人给我拿下。”

几百名亲卫一涌而上,倾刻间就将姚方来和两个羌族猎人捆了个结结实实。

但是姚方来脸上毫无惧色,冷笑道:“我彝族好汉被官兵打败,躲在这山里讨生活,见你要去撞进官兵的口袋,好意来提醒,你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