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堂的大夫不是也说了,姨娘你这病都因忧思过重,才久久不得痊愈。如今我的亲事也已成了,旁的闲事你更是不必挂在心上,好生将养着也好早日拔了病根。”
说着不忘,侧身朝正屋的方向望了一眼,冷冷笑道:“前次被那小子暗算了一把,这笔账我迟早是要连本带利给找补回来的。”
听得亲生儿子这般一提醒到,那斜靠在榻上的二姨娘。顿觉心中一阵清明。对啊!自己怎么如此糊涂。这节骨眼上怎么能这般不争气的病倒。若是正房里那个,还要对自己的儿子下黑手。给老爷吹枕边风可怎么了得!
等小丫鬟送了才熬好的汤药来,二姨娘今日却是难得的半句都没言语,唤她端面前也不用喂,直接就着药碗便喝了个干净。瞧得那小丫鬟是瞪大了眼睛,称奇不已,而一旁的贡家大公子却是含着笑,暗暗点头,看来姨娘这是明白过来了。
就在鹤鸣县内衙之中,贡知县砸了茶盅之时,郦县如今的新山村中却是欢声一片。
“别看着咱们今年都上得山来,改了林户,可到头来却是半点不比还在田里耕作时差。”边说着,老村长已将账簿舀了起来,对着自家院子外空地上坐满的各家老少扬了扬。
“瞧见没有,这里头便是咱们新山村今年的进项。等一下我来唱名,由王家老二给大家伙挨家挨户的发银子。”话音才落,就听得底下已有不少人乐得笑出声来。
点了点头,笑着扫了一眼,老村长便已转回身,进了院子坐定桌前,翻开账簿朗声念了起来:“李二二叔家鸡四十五羽,鸡蛋三百六十枚,木耳……。”
这头唱完了名,就在同桌上的王家老二便给点了银子,推到那人面前。待细细复过之后,便是小心翼翼的包了起来,乐呵呵的一路憨笑着转回家中去。
瞧见头一个揣着银子,满脸堆笑得出了往回而去,余下的村民们也都安心不少。不用问,瞧那一脸的心满意足模样就知道,这银子绝少不了。
“你家那片林地,可是不比这王老二家的少,看他笑得眼都快眯缝不见了,应该就得不老少银子。”坐在空地上村民们,瞧着头一个领了钱出院子的,心中不禁也跟着雀跃起来。
被他说中心事的这个,也是忙不迭点头应道:“那可不是,只多不少。我们家木耳没他家种得好,可鸡却还多过他们家足有二成。头一回大家伙不是都给家里的孩子煮鸡蛋补补身子,可我家俩丫头愣是舍不得吃,居然都偷偷又舀了回去,留着给母鸡抱窝了。”
说着又是比出指头,笑道:“单是鸡苗上,就要比旁人家的都要多出不少。反正也都在林子里养着,倒是没多费粮食,没曾想秋后这一算就足足多出了近二成的。”
“还是你们家丫头省得事,回头过年节时再给她们好好吃一顿,才是要紧!这年纪正是长身子骨的时候,可不能耽误咯!”听着这两人的言语,另一旁的老妇人忙是插了一句道。
这人忙是受教的点头:“那是,那是,我家屋里的这会儿正在家里杀鸡炖汤那,是得给孩子们做顿好的咯!”听他这般应道,四周遭的村民们,也是点头附和起来。
“眼下可不是往年了,自从头回卖了小公鸡与那城里的食铺后,我就觉得当初听知县大人,改了林户便是没错。”又笑着低声告诉一句道:“往日里除了过年节时,好歹才能喝上两盅,这不打那回起,我家婆娘便许我吃过两回咯!”
一旁的老农户,也是跟着直点脑袋:“要说,那食铺的掌柜倒是好说话的主。不但是许了咱们,把他们家无用的鸡杂都留着,还另给了帮着宰鸡的银子。”
听着那老农的说道,四周的村民们更是纷纷点头。要知道那会儿送鸡往城里的人回山后,同大家伙一提又是每家轮着跟去宰杀鸡,这几月下来也没少挣辛苦钱。
也不知后面谁提了一嗓子:“咱们村里可都还没少吃鸡杂汤,也算沾着了荤腥不是!”更是引得众人笑着直点头。
正说着,就见那头道上有两人推着板车往这边来。“那不是村长家的侄子吗?怎么不等着领银子,这是瞎忙活个啥呀?”忙又起身跑过去瞧瞧,到底两人推了这一车什么回来。
走近揭开麻袋一瞅,不觉有些愣神:“咦!这不是谷壳灰吗?我说五哥该不会一大清早赶着下山,就为把这一车的谷壳灰拉上山?”
放稳了车把手,接过海碗仰脖子灌下大半后,才就着衣袖抹了一把脖颈上的汗。笑着应道:“如今咱们村里也没块水稻田了,眼看着过冬村里那片菜地里也都该收了。这不,我家大伯让舀篮鸡蛋跟原来的邻家换了这些来,咱们也好给菜地里添些料,等开了年咱们村里也好接茬种,可是值得跑上一回的?”
听得这话,原本还不以为然的那人,已是忙不迭赔不是道:“瞧我这没遮没拦的,可是该打咯!要说今年可是多亏了那块菜地,咱们一村里的人,哪家都没少添菜……这鸡蛋怎么也该是大家伙给凑才是道理,哪有让老村长他一家给的。”
他这一嗓子拔高了音量嚷道,已是被空地上的村民们都吸引了过来。再一细问,哪里还有不点头应承这事的,正包着怀里银子走过这边的中年妇人,更是点头就附和一句:“婶子家的那份,一会儿就让你兄弟给送了来。”
见这妇人一提,四周遭的村民们也有的已是转身回家,立马要取了来给的。一时间,这原本还在空地上坐得满满当当的各家老少们,倒是陆续走脱了三成多。
直到老村长发完最后一家的银子时,那守在门口收鸡蛋的村长家大孙子面前,已是堆满了整整三篮多的样子。
“怎么才没一会儿,就送来了这些个?”先前运谷壳灰上山来的刘五也不免一惊。
只见自家堂侄儿一脸欢喜的答道:“按五叔说的,每家就收了三个,可还有几家婶子都是硬要往篮子里多放两个的,我一人拦不过来,都没瞧清楚前面是哪家的,后头那个就又多了”
☆、第二百零二章秋收下
后面缓缓而出的老村长,不禁笑着摇头道:“得了,收就收了,如今都不知道是哪家多放了,也不好往回再送。索性,小五你明儿再辛苦一趟,往城外的张屠夫家铺子去一回,用这鸡蛋换些肉回来。大伯我再给添上点,也给村里各家都分上些,好歹够吃上顿饺子的。”
一听有饺子吃,那大孙子已是抬起头来,闪着大眼睛兴高采烈的跳了起来:“哦,有饺子吃咯!”转身又是一把拉紧了堂叔的衣襟央求道:“五叔,明儿我帮你抱篮子,也免得颠坏了鸡蛋。”
“你这小子,尽想着跟你五叔进城瞧热闹去,哪里要你抱篮子,推你一路还不如多搁床棉被踏实些!”被瞪了一眼的大孙子,只得耷拉着小脑袋,跟着往院子里去。
却听着推了鸡蛋往隔壁去的堂叔,告诉一声道:“回头五叔给你稍两块麦芽糖来家。”
乐得刚才还把小嘴撅得老高的大侄子,忙不迭转过身子来,憨笑着一个劲的直点头。看得老村长又是笑骂一句道:“敢情你帮你五叔抱鸡蛋篮子是假,原来就为了那两块糖啊?”
呀!被看穿了。这下可没好意思再傻乐,红着一张小脸便往屋里寻他娘亲撒娇去了。
就在这忘忧山上的新林户们,欢欣鼓舞之际,那山下县城的县衙里也是相似的情景再现。比起新山村里的林户们来,这县衙里的差役们各家中的进项,可是半文不差,不过却是又比他们多了一份,就是这衙门里的银子。
而且自打便道开通后,县城里的各家店铺、酒楼食寮的生意,也是一天胜过一天。于是乎,他们每日巡街面时,也会有不少商家主动孝敬些。
知县大人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不曾说过半句,倒是赵班头回时常提醒他们。莫要仗着衙门的势力,强取豪夺才是道理。对于这等本就是约定俗成之事。商户们自然也是一目了然的,如今这郦县比起旁的地界上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差们,不知好上多少倍。
而县衙里的差役们,也早因得了林地能给家里添不少进项,也已是满意的紧,哪里还敢胡作非为,丢了这份好差事。所以更是不曾再听闻过,有城里的商户对这衙门中人,有不满之处一说的。
“你们家这一茬得了多少银子?你瞧瞧。我家老娘可是发了狠,上一茬中但凡是母鸡都给留了下来生蛋了。这不单是鸡蛋我们家便前后卖了六、七两银子的,还不算旁的,就足够还上大人早先赊给的那份银子咯!”
看了他手中。那两个整整齐齐挨在一齐的大银锭子,这人也是憨笑道:“我们家也差不多,就是鸡蛋没叫我馋嘴吃了不少,不过也比往年家里那两兄弟,埋头刨地强上三分。”
转低声音,忙又添了一句道:“没回经过那盐焗鸡铺子时,他家掌柜的还不忘,包上几个他们家自己卤的鸡爪子给我下酒哪!我们家爷几个可没一个不爱的。”
“哦,你怎么没早告诉我,回头咱们也跟赵头言语一声。改明儿也换去那头寻上两回。解解馋去!”
刚说完这句,就被跨进屋来的赵班头逮了个正着:“怎么你小子才吃腻了祥云楼里的口味。又瞧上了那家的卤鸡爪了?”
“赵头,你这不是消遣小的吗?哪来银子吃祥云楼的好料,这不都是因为舀了家里熬鸡杂粥的方子,给他们家掌柜的换来……。”正一脸认真的解释着。
却被对面的赵班头,忙是朗声呵住:“你小子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那方子是你们家出的吗?还不都是村长家的媳妇,手把手教会你家老娘做的!”
‘嘿嘿’干笑两声,忙不迭讨好赵班头道:“赵头,咱们也就自家人说道说道,可不能叫那祥云的顾掌柜知道咯!否则,往后那便宜事可就……再则说了,我也没往村长家送吃食去不是。”
引得这屋里几人俱是好笑不已,敢情前几日,给祥云楼掌柜的那张他家传了五代的古方,却是打老村长家搬来的。
而此刻,县衙书房中几位大人们也是围坐一桌上,边是用茶点边说道起今年的秋收诸事来。
“大人,眼见着那车马便道也已是修筑了十之有二了。想来那胡家也是惦记着入冬之前,再能快马加鞭多修出一段来。”
放下手中的茶盅来,又是看了一眼县城西南方向,问道:“这不今日一早又让他们家专理此事的二管事,特意来问可否多征召些农闲的百姓们,前去帮忙加快些进度?”
这旁知县大人,含笑点头应道:“既然他家有求而来,又是利于我郦县的大事,自然是要出手助上一把的。只不过虽是农闲之时,却也已是过了仲秋,眼看着便要入冬了,若是在屋舍中倒是无碍,可这筑路补桥的活计,可是得多留心着些才好。”
说着已是转而向那旁的钱谷牛师爷,嘱咐了一句:“修补西南角上那段城墙的工匠们,打下旬起也每日多给准备些能暖和身子的吃食。另外等初雪下来就停了吧,毕竟这可不比那筑路的活计,不必登梯攀高的。”
牛师爷是认真应了一声,记下此桩,等明日便会着手去办。另一旁的张主簿,也不免连声称对:“还是大人想得周全,终究也已是修补了三成多。即便就此停工,待到开春冰雪融尽复而再修,也是不迟。”
听他这么一提,知县大人左手旁的牛县丞不禁是连连点头,附和一句道:“若是出了意外反倒得不偿失,我们还是徐徐图之为上。”
如今这牛县丞父子二人,虽是一个为官,一个作幕,但皆是这县衙中人。当初划分林地时,知县大人可是为此,特意又多添了十亩与他们家的。单是林间培植的木耳、香菇这等山珍,就比旁人家多了倍余去,更别提其它的出产咯!
今日给衙门中人分发那笔入冬前的银两,便属这牛、张两位大人家的最丰了。虽说知县大人才是主官,可他名下却无一家佃户,数月前便早已分了与两位辅官去用,不过略微收些租银罢了。
当然其间所为何来,大家伙也都是心知肚明。能得如此慷慨的主官可不但是郦县百姓之福,也算是他们两家的幸事!只一想到,近几月来家中日子的改善,这两位面上的颜色也跟着亮了几分。
到是那旁的牛师爷已开口提醒几位大人道:“大人,自两日前那山里烧炭匠们,也已是陆续往衙门送了今年要运往京中的好炭,估摸着也就今明二日内,便能够装车而发了。”
“能赶在入冬前,再多送出一车去已是不错,明日便让沈家的车行遣了人马来便是。”说着又是笑了笑问道:“想必,今年就是烧炭匠们的生计也好了不少吧?”
牛师爷忙是点头应道:“这也都是托大人之福,那京中的商铺很是守信,前后两次送去的都按好炭高价尽数收了。另有约定了明年的份额,不但是烧炭匠们生计改善良多,就连山下邻近的农户们也跟着收益不少。”
“哦,这又从何说起?”莫说是知县大人,就连一旁的张主簿都不由好奇,侧目问道。
“如今这炭价颇高,又能得了京中的大笔订单,烧炭匠们自是忙不及分出空来伐薪。因而倒是将这些简单之事,分与了邻近的农户们帮村着。这般一来,农户们也都乐意的很,到底又是一笔不小的进项,烧炭匠们又能腾出手来多多烧制好炭,倒是相得益彰。”
知县大人已是点了点,接了一句道:“的确是好事一桩,只是莫要因为多烧制好炭而荒了山林,才是正理。想来原本这郦县境内,如今留下这许多荒凉山头,想必也是有此缘故吧。”
听得大人这一提醒,众人不禁低头片刻后,又是齐齐颔首。原本这郦县已是三年没有主事之官,又有何人会关心那些荒芜一片的山林之地。然而早于三年之前的官员,也大多只着眼山下可产出粮米的耕田,更是对连片的大小山头,不屑一顾。
若不是这位的到来,又说服农户们改向林间谋生计,又有谁知原来这山林所在,不但是能供林户们采伐木材、猎户们捕杀野味之用。有了这一年的尝试,自然也对境内的各处山林颇为看重,放眼如今这郦县还余的不少荒凉山头,大可放手一用。
几人又商定好了入冬之前的诸项事宜后,皇甫靖才一脸笑意的转回内衙而去。
进门便见玥娘正在翻书,不由便直言道:“舅兄家的店铺里,咱们这郦县的炭可是卖得还好?”
“卖得甚好。头一回运抵京中时,我哥哥就特意送了些去那京郊的鼋露寺,也是得了交口称赞道品质上佳。没曾想到是一时间,引得那些留宿在寺中厢房里的香客们,都来铺子里问讯,着实在京中出了点小名。”
又指了指书案上的家信道:“瞧瞧,我哥哥又让人捎带上了银票来,说是与我们添些零花使。”
听着玥娘这话,皇甫靖也不禁朗声笑了起来:“想来是我家舅兄颇为担忧我这七品穷知县的俸禄,怕是短了他家妹妹生计大事,才又来接济的吧!”
☆、第二百零三章开设药堂
接过相公的话题,玥娘却是摇头笑道:“我看倒更是,想要拉着你这主事之官才是真的。毕竟能送来一张百两的银票来权作零花之用,也定是在郦县的好炭上挣了不少银子,若是不然可是没法向我家嫂子交待,如今家中的铺子可都是由我嫂子管着账目哪!”
“他到好,眼下是不但在户部得了上峰的赏识,也能着手些要紧之事,就是京中的铺面里也是生意日益兴隆。”舀过银票来瞧了一眼,又笑着道:“等我一会儿写信与他,往后也别这百两一张的给,索性凑够了千两一并送了来才好!”
身边的玥娘已是笑着接过了银票,瞥了他一眼:“相公你若是瞧着艳羡,咱们也在这县城里置上几家铺子就成。如今才刚开通了便道,无论大小生意都是短缺的不少。”
虽是知道玥娘不过是说笑罢了,还是忙摆出堂上的模样,一本正经道:“可使不得,这等于民争利之事,若是叫都察院的御史获悉此事,回京时参我一本,可是再无翻身之时咯!”
说着忙又话锋一转,恢复原本的样子提道:“可说来也是,我为官虽是不为这黄白之物,却也不能坐吃山空,到底还是要算计些才是正理。要不还是让山庄里的大官事,寻个人来瞧瞧这郦县可咱们庄子里适宜的生意可做,好歹也算添补一二吧。”
玥娘笑着点头应道:“原本将那片山林之地,分了与县衙中的那两位大人,咱们在这郦县中除了你的俸禄,还真是再无旁的进项。这几个月来,不但是吃用花费全仗着山庄里每月来送,就是赊给与人的银两也已近千两之多。”
指向厨房的方向,又接着道:“若是再等时日。路上也得多费时日,正想着让大官事在入冬前多送些粮米之物来。头几月倒是还好,每日里足有二、三个时辰,帮你打理衙门的账目。可如今钱谷师爷一接手,除了这内衙中的家常琐事,也再无旁事可理。”
“又不得如同在自家庄子那般。闲时往各处山间、林地里散散,确实闷得慌。”身边的皇甫靖已是颔首。接了一句来。
笑着微微摇头应道:“也不全是为了这两桩,毕竟咱们还要在郦县多少时日也是未知之数,总不能万事不理,多少也做些有用之事。相公你在堂前做那公正严明的县太爷,好歹我也不荒废所学,办个只求稍许微薄之利的平价药堂如何?”
“微利药堂嘛,倒是可以一试。”联想起前些日子,那牛久病的牛县丞为求医一事,诸多波折。不由苦笑着点头道:“确实县城内除了北边那家药品短缺的小药堂外,便再无第二家可去,良医更是难寻,若是能就此办上家药材齐全的所在。实为好事一件。”
“不但如此,我还想着待山林中的药材采收后,也可当即便加工妥当,若是临时再寻法子,怕是又要耽误时日。倒不如索性趁着眼下得空,在百姓们寻上些愿意来药堂学门技艺的,也好早做准备。”
听得这话,皇甫靖更是颔首应道:“我看还是再往你师傅家,寻上几个女医来一并教授些有用的,也免得山里难找有能耐的稳婆。”说着不免叹了口气:“这郦县不但是贫瘠一时。也正是因此原本的商户、药堂也都是搬得搬。弃得弃。若不是余下这些是无力另择一处,再度开业。怕是早在三年前无有主官坐镇之时,已是不复存在咯!”
“如今可是不同了,那便道才开通不久,已有不少行商陆续而至,想必用不得数月,定是会有更多的商铺愿意常来此地的。”
要说那山庄里大管事办事之效,确实了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