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杆匪王老五-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灌手(攻城敢死队)〃像潮水一样向城门冲过去,〃灌啊灌!灌啊灌!。。。。。。〃

城门早就被土炮弹炸开一道口子,城门楼上的官军大多逃匿,新调配的人马还没有就位。在〃灌手(攻城敢死队)〃们山倒海啸般的呼喊声里,云梯靠近城墙,绳索搭上城墙,宋老年、王振则率大队扒开城门口堵塞的沙袋等物,杀进城内,展开巷战。郭振才带人边打边撤,直至弹药用尽,在外援救兵遥不可及的情况下,带着剩余的部分残兵撤离出城。

跨马持枪,身背大刀的王振简直杀红了眼,紧紧跟在郭振才的身后追杀,直至追到出城十多公里外,看实在追不上了方才停止追击,回马荆紫关。

荆紫关被占领,缴获大量步枪、子弹和饷银。宋老年笑得合不拢嘴,伸出大拇指道:〃耀堂兄弟,真有你的,我宋黑子没看错人!〃

郭振才逃出后立即向陆军总长兼河南都督段祺瑞,告知荆紫关失守详情:

开封陆军总长钧鉴:宋老年、白瞎子等,于寒(14)日率匪二千余人,围攻荆关。振才带队初颇抵御,自黎明战至晚十一点钟时,匪已增至三四千余人。并闻白朗在内,万难抵抗,子弹尽罄。况且内无力防守,外无援兵,只得率队弱退。岂料匪竟后追二十余里方止。敝营乘夜暂退,绕赴西坪等处。现在兵力过单,危险万状,特此告急。恳请迅速拨兵救援;一面请即转知南镇,星夜派队接济是感。祈电示。第七营管带郭振才负罪电叩。谏(16)日。

对于段祺瑞来说,老河口失守倒没什么可怕,荆紫关被占却让他慌了手脚,他急忙给南阳田作霖、陶云鹤及洛阳赵倜发电,让其立即赶赴一线,追剿防堵杆匪,限制其活动,控制局势进一步恶化。

两股人马重新合兵一处,白朗十分高兴,从各地获得的信息分析,官军还在数百里之外调集人马,对阵荆紫关一时不会产生麻烦,于是召开军事会议,对近段西征的得失进行总结,并传令在此休整数日,籍以整军整队。

为了适应西征战事需要,这支队伍再次把建制进行大调整,新的队伍名称为:中原扶汉军,又叫公民讨贼军。这是遵照南方革命党人的意图,为抵制袁世凯窃国而专门把〃抚〃字改为〃扶〃字的,别看这一字之差,其中的意思却大不一样,〃抚〃字其涵义有安慰、保护之意,而〃扶〃字而有用手帮助支持人、物或自己不倒,并有扶危济困之意,因而虽然改了一个字,可队伍所承担的责任却远远大于这个字。整编后的队伍总司令仍为白朗,李鸿宾为参谋长,宋老年为副司令。下设参谋处、侦探处、军师、秘书、军医等领导机关。并将队伍分作前军、中军和后军,前军总司令王生岐,副司令梁景志,中军总司令韩世昌,后军总司令白瞎子。前军又分十二队(营),中军十八队(营),后军十二队(营),中军第一队(营)长王振清,中军第二队(营)长王振。。。。。。

扶汉军还草拟了讨袁檄文,张贴于荆紫关各个路口,宣传其西征的主张。

中原扶汉军大都督白,为布告事:

照得我国自改革以来,神奸主政,民气不扬。虽托名共和,实厉行专制。本都督辍耕而太息者久之!用是纠合豪杰,为民请命。惟起事之初,无地可据,无饷可资,无军械可恃,东驰西突,为地方累,此亦时势之无可如何,当亦尔商民人等所共知共谅者也。往岁大军过境,未尝过于伤害,尔商民等输助义饷,似亦粗知大义,本都督深为嘉慰。不料狼心狗肺,以德才怨,迨大军去后,我军士之阵亡掩埋兹土者,乃竟发冢开棺,剥衣焚尸,实属惨无人道。已不以人道待人,而欲人以人道待之,难矣。此次之来,我军士皆痛心疾首,咸欲铲除,寸草不留,以泄前愤。经本大都督再三诰戒,始获保全尔等生命,仅焚烧房屋,以示薄惩。夫雨露所以施恩,雷霆所以示威,不有雷霆之威,不知雨露之恩。尔商民等当思孽由自作,无以致怨本大都督为也。嗣后本军过境,尔商民等但能箪壶迎师,不抗不逃,本大都督亦予以一律保护,决不烧杀。仰即周知。

此布。

中华民国三年三月十五日

考虑到西征路途遥远,吉凶难料,在离开荆紫关前,随军眷属、伤员也被就地疏散。本打算整军后队伍能够轻装上阵,由郧阳就近入川,可是接到密报说郧阳西北的白桑塘、阳溪等各处兵力猛然增多,防守加强了,又有消息说各地官军正在向荆紫关云集,扶汉军只得挥师西北,踏向三秦之地。不久,取商县、山阳,入孝义、户县,占周至、武功。。。。。。如一股滚滚铁流,在陕西境内纵情施威,掀起狂澜,引起社会震荡,舆论鼎沸。

10、调教黑蝎

中原扶汉军如狂飙般在商洛山中横扫时,不少当地打家劫舍的汉子,纷纷慕名投效。为显示海纳百川的气势,白朗把这些人一一造册收留。像这样的事其实并不奇怪,自拉杆以来,每到一地,总是有当地的杆子投进来,有穷苦出身的青壮年人,有绿林好汉,有逃出富绅家的长工,当然还有一些是好吃懒做的地痞无赖,往往大杆来时他们摇旗响应,大杆去时他们再脱杆离去,白朗也习以为常了。

这天午后光景,阳光淡淡地照着长长的山间小路,四周阒无人声,只有扶汉军像一条长长的巨蟒行进在商洛山中,纤细的埃尘在马队中凌乱飞舞,小树林上空也罩上一层黄色的烟尘。忽然,队前有一黑矮壮汉拦住路,非要面见白朗不可,任凭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白朗驱马赶过来,与那黑汉打个照面,见这汉子满脸麻坑,黑里透紫,身似矮塔,右手掂着一把盒子,左手拎着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一看便知是个为人狠毒,不好惹的主儿。

白朗用探询似的口吻问:〃叫甚名字,有何能耐,能否告知?〃

〃小弟名叫黑娃,江湖人称'黑蝎子',原本在家打铁,因报私仇,活剥了俺村的老财主,踏入黑道。几年来,小弟也学得几手全套的杀人放血、抽筋剥皮功夫,在这一带,只要是自家弟兄遇怨必伸,有冤必报,所以手下也有了百八十人,近日听说白大哥入山以来做事公道,处事果断,名声如雷贯耳,小弟就想随大哥蹚一场。〃

听这名字就怪吓人的,〃黑蝎子〃不就是谁惹蜇谁,谁也惹不起的黑血玩艺吗。白朗没有答应收留,但〃黑蝎子〃带着他的那杆人马,随着队伍就那么一直走下去,杆头们也拿这些人没办法,按照不少人的意见,像这样的人名声太糟糕,扶汉军还是不收留为好。可〃黑蝎子〃一杆人随队不肯离去,白朗又见这汉子名字和相貌虽是恶狠,但说话做事倒也蛮讲道理,内里透出一股刚正血气,就命人造册把这杆人收留下来。

因近来在商洛山收留不少零星小杆和单独的猎户人等,人员参差不齐,难以统领,加之语言障碍,白朗就让〃黑蝎子〃带着,说话轻重有个担待,对这些人也有个约束,同时让他作个副头领,路道熟悉,还能协助前军总司令王生岐在前面开路。

安顿好这些事,扶汉军就趟过了渭河,绕开武功,直奔乾县。〃黑蝎子〃等入杆不久,急欲立功表现一番,因此在攻打乾县城时,他率领本杆人马横冲直闯,硬生生把乾县城的大门给突破了。所部二百余人杀入乾县城后,竟然乱了套,呼啸一声,肆虐开去,大开杀戒。顷刻之间,有不少的商号被抢劫,民房被烧毁,平民被杀害,妇女遭奸淫,直把乾县城闹腾得乌烟瘴气。

任凭〃黑蝎子〃喉咙都喊哑了也无于事,王生岐急得跺脚大叫,连连鸣枪示警,但却丝毫未能制止。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中午,宋老年、王振率中军赶到,抓了几个,事态才稍微平稳下来。

可被抓的那些人还真不服气,忿忿地说自从入伙以来,处处受到限制,我们都是我行我素惯常了的悍匪,早就不堪忍受这种整日颠着肚子像被追赶的狗一样乱跑的日子。我们投效扶汉军又不为别的,只图寻个靠山,以便大胆地抢劫财物,大胆地杀人放火,可连这些都被限制着,那么做蹚将还有啥意思?攻打乾县城,因守城兵勇抵抗,我们的弟兄被打死,这仇焉有不报之理?

王振与宋老年没有听这些人把话说完,就先把肇事之人拿下,缴去武器,押进县衙里,单等白大哥作发落。〃黑蝎子〃知道手下弟兄犯了禁惹下大祸,自己找来一条绳索,让人把自己赤条条反剪了,当头跪下,等待白朗到来接受惩罚。

白朗跨着那匹白马进入乾县城时,消息早就把他的两只耳朵给灌满了,只见城内凌乱不堪,民怨沸腾,不少饥民长跪不起,哭喊着说要严惩肇事之人,为小民报仇雪恨。白朗陡然大怒,把跪着的人搀起来说:〃请父老乡亲放心,我们中原扶汉军千里迢迢路过这里,不是来抢劫财物的,有少数弟兄不讲自觉,给大家造成了损失,这是我的责任,我们会把事情查清,给大家一个说法。〃

他来到县衙大院里,看到地上跪着黑压压一片杆众,其中还有〃黑蝎子〃,每个人脸上都露出诚惶诚恐的样子,在静静等待他的发落。本来,白朗想好了见到这些人不由分说,拉出去全部正法,以谢其罪,可望着这些出生入死的弟兄,他犹豫了。

白朗心情沉重地闭起眼睛,琢磨了一阵子,对〃黑蝎子〃及身后跪在地下的人挥挥手,咬着牙齿说道:〃滚吧滚吧,姓白的这辈子再也不愿看到你们这号坏货,你们算把我的脸面丢尽了,出去做什么事都不准再提我姓白的,只当谁也不认识谁。〃

这些人听说白朗让滚走,并不斩杀他们,拣了条活命,爬起来〃哄〃地一声四散逃去。

〃黑蝎子〃丝毫没动,长跪不起,其身后还有几个与之交往较为深厚的,弯腰撅腚,跪着不肯离去。

白朗指着〃黑蝎子〃的鼻子怒斥道:〃当初多少人劝告不让收留你,我念你是条好汉,才收下你。我真是瞎了眼,好心不得好报,竟带来恁大祸害,我扶汉军的名声,全败在您这号货的手里,这叫我咋有脸直腰对乡亲们说话哩,你们滚,滚得越远越好!〃

〃黑蝎子〃不卑不亢,硬倔倔地说:〃千错万错,今个这事儿都是我的错,我知道我这个做头领的罪责难逃,白大哥要杀要剐,咱'黑蝎子'没有半点怨言。但要赶我走,却是不成!〃

众人都捏把汗,想这〃黑蝎子〃莫不是个傻蛋,让你走你还不滚得远远的,要是白大哥万一后悔,嘴一歪,小命还能保住?

白朗也瞪大了眼睛,道:〃你把窟窿都捅上天了,难道你还有啥屁要放不成?〃

〃小弟有话要说。〃〃黑蝎子〃跪在地上仍昂昂地说,〃人人都晓得我'黑蝎子'跟了河南的蹚将老白朗,绿林里有这规距,是死是活咱都要干到底,若是半道而去,知道的说我是白大哥撵走的,让三山五岳的好汉骂我不是人,不知道的说大哥没信义,给大哥面上抹黑,因此小弟不愿离去!〃

王生岐、宋老年、王振见这么僵下去也不是法子,都过来替〃黑蝎子〃说起了情。

白朗思虑着黑蝎子的话,又见大伙讲情,也就不再驱赶黑蝎子了,但免去了他的副头领,让其在王振杆内作个小头目。

〃黑蝎子〃倒也十分满足,正要千恩万谢,白朗却一扭头走开了。

王振把黑蝎子叫起来,直言不讳地说:〃谁都知道我王老五杀人放血是好手段,心肠坚硬如铁,以后别自以为你是这商洛山的'黑蝎子',想怎么就怎么。别说做蹚将拉杆儿,就是干啥事都得有个规矩,咱这蹚将也讲信义,如果再发生类似这些有损我们蹚将名声的事情,我王振决不轻饶。〃

〃黑蝎子〃点头道:〃我也算是条汉子,但在这扶汉军中,我算服了,以后你就看我'黑蝎子'咋立功报恩吧。〃

11、凤翔救场

初夏和春末交替时节,关中大地上的天气极不稳定,时儿阳光灿烂,时儿细雨霏霏,田里的麦子就在这冷暖交流温差里由绿变黄了。中原扶汉军兵分三路,采用〃长虫脱皮〃的方法交错前行,接连拿下永寿、彬县、麟游、陇县等十多个州县。驻防陕军往往一经接触,不是虚放几枪仓皇而逃,就是避而远之,有时即使开战,也是先前早已暗通,一方购买子弹,一方得了钱财,于双方有利之下,做做样子而已。短短半个多月,这支队伍横扫陕境,人马指向甘肃东部门户……固关。

固关位于秦陇交界,城池筑于两山之间,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了不致于引起防守固关甘军的戒备,扶汉军先是把队伍拉到千阳,有意与固关保持一段距离。

这日,人马闹闹嚷嚷做好一切准备向固关进发,探子忽然来报,说关上开来一支号称骁勇军的甘军,约有上千人马,原来守军更换后,现在关前构筑阵地,沿山结寨。

情况有变,白朗命队伍暂缓停止动作。

前军总司令王生岐早将队伍集结停当,听说暂缓前进,一个人走进白朗帐中。此时的白朗帐中,不少杆头正在议论纷纷。

见王生岐到来,白朗迫不急待地问道:〃兄弟,你来得正好,你在这一带熟悉,你说关上易帜意味着什么?〃

〃大哥,那新来的队伍叫啥名字?〃

〃是骁勇军,你可听说过?这是何人率领的队伍?〃

〃哎呀。。。。。。〃王生岐脸色陡变,〃怕谁碰上谁,大哥,我们改道吧。〃

众人也不再吵吵,都惊讶地睁大眼睛像看着野人似的望着王生岐,期待着他的下文。

〃弟兄们,我们遇到强敌了。〃王生岐满脸着急地说,〃这甘肃军队没有师旅团之类的编制,营长以上全称为统领,每个统领都有自己的军号,据我所知这里有:骁勇军、壮凯军、忠武军、精锐军等等,他们所带人数多少不等,或带三个、五个或十数个营,营的大小也不等。人马多的队伍,一遇战事,各营又划分为左中右三翼,由一位副营职以上军官作〃翼〃指挥官,称为'分统'。这些'军'的兵员和战斗能力相差很大,其中以骁勇军最为强悍,该军由回族子弟组成,训练严格,纪律严明,打仗不怕死。统领这支队伍的叫崔正午,祖籍陕西凤翔,同治年间亦曾拉杆为匪,称霸三秦,后被清廷招安,率部驻防陕甘边境线。〃

〃你把他人说得比天还大,把咱们说得比蛋还小,姓崔的老儿有何能耐?〃一个杆头不服气地说。

〃我说的是真话,在投效白兄之前,我就在队伍中听说过崔正午的厉害,并和他交过手,彼此都也熟识。〃王生岐坦然地说:〃崔正午任陕甘边防军统领,负责防守凤翔、固关要塞,他把人马分驻各县。这老崔打一辈子仗,光是见赢,没见过输,被称为'长胜将军',现在也是老黄钟一类的干将。甘军有父子世代为官规矩,崔正午让其儿子崔瑗也随在营中做助手。这小崔统领与我也有过些交道,从小就得到真传,不是等闲之辈。。。。。。〃

〃够了,王先锋官,别长他人志气,灭我等威风。〃第十五路杆头赵老末怒气冲天地说道,〃那崔家爷儿们老的老,小的小,拉大车做庄稼活儿也赶不上趟儿,还敢逞什么能,做什么精?敢与我等天军作对?拿下固关,我愿打头阵!〃

赵老末是宝丰姚洼人,与大刘村近邻,随白朗拉杆最早,平时言语不多,但关键时刻总能拉上去,他跃出门外,跨上战马,长啸一声,率本杆三百名弟兄,直往固关方向扑去。

白朗喊叫一声,赵老末头也没回话,驱马驰骋而去,眨眼间就消失在密林深处。白朗让李鸿宾带五百来名弟兄,随后追去接应。主力也随之开拨,向陇西方向移动,待攻克固关后入甘。

赵老末率杆子从固关正面发起进攻,三番五次都被城上守军击退。他气得甩光膀子,亲自拎枪,头前冲去。忽的一颗飞弹射来,正好击中胸腔,登时血流如注,踉跄几步,拄着枪站立不稳,栽倒尘埃。李鸿宾赶来,闻听赵杆头战死,倒抽一口冷气。他登上一座小土丘,遥望关上,但见关内关外,道道鹿砦掩体,刀枪林立,阵势严整,他才相信王生岐所言没有虚妄,把赵老末的尸首收回来,赶快撤离。

固关受挫,在西征问题上,杆众们出现分歧,李鸿宾和那些豫西一带的架杆,提出结束西征,取道返回鲁、宝山区的主张。

这时,又有探马报说,赵倜率毅军已师出西安,直往千阳、陇县这边开来。白朗召集各杆议事,心情沉重地说:〃后有追兵,前又受挫,队伍到如此贫困之地,该如何摆脱困境?〃

〃大哥,不必丧气,我有攻城之策。〃

宋老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后,大家心里才稍稍平静一些。

此时,王振已率本杆人马做好一切准备,在外等候。白朗走过来叫道:〃拿酒来,我要为耀堂这帮弟兄饯行。〃

数十坛飘着浓香的烈酒被分到每个参战弟兄的黑老碗里,白朗举着酒碗,满含深情地说:〃弟兄们,救场如救火,这一战事关全局,全靠你们了,成败在此一举,先喝干这碗酒,等弟兄们拿下凤翔我亲自为大家接风!〃

〃大哥,放心吧,我一定把崔正午那老狗侍候好。〃王振把碗里的酒一饮而尽,〃叭〃摔碎酒碗,一拍胸脯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一仗打不好,兄弟我就不回来见你!〃接着,两腿一夹,那匹马箭一样向凤翔方向飞去。

想不到凤翔竟是个软肋,王振率杆众们只那么硬冲硬打了半天功夫,到了夜里竟架不住强劲攻势,撤出城去,城池轻而易举地被王振占领。

凤翔是崔正午的老家,家眷和万贯家财都在城内,听说城破他大吃一惊,又有探报说这些蹚将要扒开他的祖坟,洗劫他的家财,顿时气得他七窍生烟,说啥也要带人连夜杀回去救援凤翔。

儿子崔瑗倒是冷静地规劝道:〃父亲,军官应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您身膺重任,都督屡次电令严守固关,不许擅离一步。凤翔距此咫尺之间,土匪预谋已久,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千万去不得呀!倘有大意,固关失守,我们将如何交令?〃

〃黄毛小儿,你懂什么?土匪打凤翔要断咱的祖坟,难道连祖宗都不要了吗?我去救援凤翔,要断他们的后路,如将凤翔拿下,固关之围即解,你不必多言,给我守好固关就是。〃

下落的日头滑得飞快,山峦上的晚霞还在悄悄消褪,苍茫的夜色像水一样慢流而来,模糊了大地上的一切。崔正午驱马一路急驰,很快就赶到凤翔城外,朦胧的夜幕中,但见城门洞开,城上城下竟没有一兵一卒把守,只有几杆三角火焰旗帜在城头迎风飘荡,城里稀稀拉拉传来几声冷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