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香窃明-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说,在主人下帖子请人的情况下,不说明请客的缘由是一件很扯蛋的事,哪怕你编也可以编一个出来,但王锡爵的帖子就是这么怪,除了请王子晋上门做客,具体的什么都没说,也由不得王子晋不嘀咕。

    套话是好说的,王子晋很谨慎地答了,王锡爵点头道:“气度倒是见沉稳了,年轻一辈中有你这样的人才,也算难得。”

    王子晋这点自信还是有的,这个多月来能从那种近乎绝望的境地中重新爬出来,就算他自己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审视,也会觉得有些讶异。要知道当他被跛爷从雪地中救起来的那一刻,他几乎是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连命都差点保不住!而且,是在一无所有地穿越到这里,已经失去过一次的情况之下。

    不管是什么人,有过这样的心理历程,都会飞快地成熟起来吧?

    可是,还没等到他谦虚加暗地自得一下,王锡爵的下一句话不动声色,却仿佛在他耳边打了一个大大的霹雳一样,让他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当日老夫便觉得子晋是个人杰,是以才命时敏想办法除了你,至少也要让你在江南待不下去,如今看来,反倒是造就了你啊!”

    “是,是你干的?!”就算用膝盖想想,也知道王锡爵的身份不同,现在的环境又是俩人独对,他根本不用故弄玄虚,但王子晋还是不能置信,派人来杀自己的竟然就是王锡爵!先前的种种推理,到此全部推翻,他的大脑一片空白,翻来覆去只有一个问题,三个字: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身为一个有理智,而且以此来指导自己人生的人,怎么能接受如此无稽之事?

第四十五章骇人真相() 
被一个问题占据了大脑的思维,这是很不明智的事,就跟让激情和冲动支配大脑的判断一样,身为一个颇有成就的商业人士,王子晋从很早以前就自觉地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可是这一刻,他完全不知道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抓住眼下的重点。现在的情形,就好比一个上海市大夜总会里面的一个经理兼高级马仔,忽然得知国家副总理要和自己过不去,甚至已经动用了人身消灭的手段!这个小马仔,要如何对抗,要如何求存?

    王子晋甚至不能去仔细想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这问题实在太突然,也太沉重了,光是想想字面上的意思,就让人喘不过气。

    站在当地,呆呆地望着王锡爵那张老脸,王子晋心乱如麻,几乎有种再度迷失在时空之中的错觉。不得不说,他最终能够镇定下来,恢复表面上的平静,还是拜了他所有过的常人无法想象的阅历所赐。

    重新坐回椅子上,王子晋深深地呼吸,让新鲜的氧气进入身体里,在五脏变得冰冷的同时,脑子似乎也开始慢慢恢复正常。

    “为什么?”这是他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这里是王家,是王锡爵主动请他来的,在他完全不知道对方怀有敌对立场的情况下,这里就是死地——前提是王锡爵仍旧想杀他。所以,与其去想些不着边际的生存和逃脱之类的问题,还不如问清楚王锡爵的想法,从他身上试着找出突破口来得恰当——尽管对于王锡爵这样的人物,想要用言语改变他的想法,其难度大约超过了用传销忽悠一百万人。

    王锡爵看着他,眼神一如往常,沉静而犀利,就好像在他面前的不是个自己想要杀死的年轻人,而是三五好友,在讨论着什么不着边际的话题。

    “说起来,这事也该和你说说。子晋,你可还记得,上次你到老夫这书房来,都说过些什么?”

    王子晋心中一凛,大脑好像过电影一样回忆,事过多日,要想记忆清晰得分毫不差,那是不可能的,但和王锡爵的会面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时就已经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一句话都是想了又想才说出口,后来更曾经多次回忆,以揣摩王锡爵对自己的观感印象。反复思忖的结果,是觉得自己给王锡爵还是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至少也是个有为青年吧,否则那次见面之后,王锡爵为何授意其孙子王时敏和自己密切交往?

    如今听王锡爵说起这话头来,显然当时就已经埋下了祸根!这其中显示出多么深沉的谋算,多么老辣的权谋,王子晋一点都不关心,他早就知道这方面自己绝对不是王锡爵这样人物的对手,别管什么古代人现代人,人的素质还是一样的,牛人照旧是牛人,菜鸟始终是菜鸟,跟王锡爵这样爬到了一个国家那么多官员中最高位的人比起来,王子晋那点本事就什么都不是了。

    他真正在意的是,因为对王锡爵早就怀有戒心,他从没有见面时开始,就从没抱着什么王霸之气乱放,主角模板开启,让王锡爵对他大为激赏,因而伸手扶持的美梦。有了这样的认知,他在王锡爵面前基本上是除了老老实实将自己的一些商业策划和盘托出,就没说过什么题外话,而那些商业策划案,也没有什么火药啦玻璃啦蒸汽机啦之类逆天的科技进步,无非是些重新包装和组织罢了。就这也能引动王锡爵的杀机?

    只看他的眼睛,王锡爵就猜到王子晋心中的疑惑,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下,他居然微微笑了起来,好整以暇地端起茶碗来啜了一口,道:“还是想不通么?”

    “想不通。”王子晋决定放弃,自嘲地笑道:“小生自问,对阁老是百般恭敬,对时敏兄也是友爱谦谨,待之未有丝毫失礼处,也多方为之筹谋。就说是些营生谋利的小道吧,总不能还碍了阁老的路?即便如此,阁老的心胸地位,也不能如此容我不得,或可稍示惩戒,或可由官衙问罪,何必出到那等手段?”说到后来,终究是压不住心中的愤懑,语带嘲讽。

    王锡爵也不生气,反而轻叹道:“子晋,你说得不错,若你我是私愤,老夫断不能用这般手段来对付你,君子和而不同,这一点心胸,老夫还是有的。命人对付你,实是老夫有一点不能宣于口的思量。王子晋啊”

    他抬起手来,枯瘦精干的手指显得格外颀长,指着王子晋的面孔时,让人觉得就像是一支利箭要射出来一样:“你,是乱我大明之祸根!是以老夫命人除了你!”

    王子晋心里一股火腾地就窜起来,这简直就是无中生有啊!就算你慧眼如炬,看出我心中没有朝廷和君父,也不尊重那些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顶多说我离经叛道罢了,这市井之中不臣之人多了去了,哪里就多我这一个?话说我王子晋最多也就是比这时代的人能赚钱一点,终究还是属于安分守己过日子的人,从没想过要造反呐,什么叫乱大明之祸根?

    年轻人毕竟火气旺,哪怕王子晋明知面对的是大人物,对方也有好好谈话的愿望,但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火阵阵往上冲,反正我都是乱国贼子了,一点小小礼节也不用讲了,正好我还嫌装得太累呢!他把眼睛一瞪,冲着王锡爵冷笑道:“愿闻其详!”

    这就是豁出去的架势了,王子晋此刻已经是生死置之度外,身在龙潭虎穴之中,要死也死个明白吧?闹明白了什么事,哪怕大骂一通出口气也是好的。

    王锡爵何等样人,哪里看不出王子晋的想法?然而他神情依旧不变,甚至没有说到这种话题是应有的义愤填膺,淡淡道:“子晋,你之才气,仅仅是中人之上,只是对这商场营生之道颇有心得,想必是天赋如此。虽不是科举正途,亦是惊世之才,苏州城中豪商巨贾尽多,如你这般者老夫从未有闻。然若仅此,非所以取祸者。”

    对于这番评价,王子晋倒不在意,王锡爵是什么人?大明朝最顶尖层次的人才,都要从他手上过一遍,科举到了进士的层次,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别说什么八股文僵化思维选不出真正人才之类的话,官场难道不是最僵化思维的地方?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能被八股文给僵化了,那这人当官也没多大前途,因为你根本不具备融入体制再高于体制的能力,像这样的人趁早不要做官的好。

    所以,八股文其实是最好的官僚选拔体制,不会写的人就排除在外,会写而玩不好的人,就做低等官僚,只有那些能真正吃透这种选拔制度,能从规则中找出自己所长处加以发挥的人,才真正适合做大官。王子晋在现代,接触的官员着实不少,上到副省长下到村干部,对于官员的思维甚有研究,那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外人常说官员如何如何尸位素餐,如何如何麻木,那只是因为无法理解其中奥秘罢了。

    被王锡爵评价为中人之才,王子晋一点都不在意,何况听王锡爵的口气,真正的祸根还不在此。他冷笑道:“小生不才,自然不能入阁老的法眼,然则何以获罪于阁老?”

    王锡爵又叹了一声,今天他似乎很喜欢叹气,难道是因为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自己心里也觉得过不去?“子晋,你可记得曾经说过,我大明江南士大夫,以田地为财,虽有万贯家财,悉数拿来买地置产,或藏之于家中,乃是最愚笨的理财之道?”

    这事?王子晋恍然记起,他当初在向王锡爵介绍自己的时候,确实是说过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别看简单,但生产-分配-消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都没搞清楚过,大明朝又哪里会有这样明确的意识?那是一定要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市场培育完善了,整个经济的运行都能得到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之后,才能产生的意识。

    在信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大明朝的人连手上用的银子是从哪一国来的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有系统的经济思维?事实上,根据后世人的研究,在万历朝的这个时候,随着大航海时代航线的开通,以及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初步开发,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业已开始形成,大明经济中心的苏州城,正处于这个全球化市场中极为关键的位置上。

    不过,这些东西王子晋大多都是放在心里,自问对王锡爵未曾提及,说出来的都是些简单的市场分析罢了,这有什么大问题?他紧锁眉头道:“阁老莫非以为其中有误?”

    “老夫倒希望其中真的有误,那也就不用除去你了!”王锡爵把手中茶碗向茶几上一撩,双眼紧盯着王子晋:“老夫所虑的是,子晋,你深知其中情弊,又有手段令士大夫们都心甘情愿把家财拿出来,不再死守于家中,或传之后世子孙。你可能逆料,数十年,上百年之后,这江南之地,会是什么景象?”

    他双手一拍,大声道:“让你这么弄下去,不要一百年,必定是人心思动,思乱,再也不要君父了!你说,你不是大明的祸根么?”

第四十六章() 
王子晋怎么都没想到,差点要了自己的命的,竟然是这么一段很单纯的商业理论阐述!

    王锡爵错了吗?恰恰相反,他一点都没错。尽管不懂商业,不懂现代经济理论,更不懂什么人类社会发展五个阶段的某某主义,但是他有着最深厚的国学功底,有着统治一个人口上亿的国家的经验,更有着超人一等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

    有了这些,能够看出王子晋这点经济理论深层所蕴含的东西,有什么奇怪?

    事实上,中国古代并不缺少对于经济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春秋时的管仲,西汉时的盐铁论,都包含着相当犀利的经济理论探讨。而当时的统治者最终所作出的选择,之所以没有进而发展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

    当然不是什么狗屁的独尊儒术,儒学其实一点都不排斥经济理论和商业,子贡还是个大富翁呢,孔子在这方面只是承认自己不够专业而不向这方面发展而已。真正使得中国的统治者限制商业和商品经济理论发展的原因,就是客观的条件,中国从古到今,都太孤单了!

    是的,就是孤单,孤单到了环顾四周,我们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贸易对象,不管什么人和中国人做生意,都会轻而易举地陷入贸易入超的窘境之中。像中国这样庞大而文明的一个经济体,在全世界长达近两千年里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根本找不出足够分量的贸易伙伴来和我们竞争,和我们一起发展。

    有人要问了,垄断不是最好的牟利方式吗?持这种观点的人,只能说是完全不懂得自由市场经济的精髓所在。这个精髓,就是在于培育市场,而后延伸产业链,在这种条件下,充分的竞争会使资源得到最为科学的配置,也会促使社会良性发展。垄断,只不过是先让大部分人去养活一小部分人,到最后大家一起憋死的慢性自杀而已。

    而中国,恰恰就是这么尴尬,我们太文明了,太发达了,发达的太早了,以至于周围都是只能抬头仰望我们的穷邻居。唐朝宋朝时,我们甚至不用输出商品,单单是卖文化就能榨干日本朝鲜这样国家那一点可怜的剩余价值;到了明朝,中国又是只用了一百年,就逼得欧洲人不得不去开辟新航线,以获得足够的贵金属来弥补和中国的贸易逆差。——当然,到了后来中国日渐衰落,人家就发现老老实实做生意,不如放炮打枪地来抢划算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统治者选择了轻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为那根本没有必要,没有这些理论,中国一样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相反,对于大一统的政治来说,地方商业势力的离心倾向又是那么明显,一旦发展起来势必会危及中央政府的政令下达——对于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而言,任何一点离心倾向都值得给予最高的重视,都会招来最严厉的打击。

    十六世纪的中国江南,站在了资本主义的门槛上?

    在王子晋看来,这样的一个命题,至少是部分成立的。这成立的一部分,就是江南一带人均收入水平,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高的地步,由此造成的劳动力解放,还有地方政府支配力的下降,再加上外部贸易的有利地位,都是相当美好的环境。

    但也仅此而已了。江南并不是割裂的江南,而是大明朝的江南。江南要承担大明朝四成以上的赋税,要提供最为精英的一部分官僚,是这个帝国最为精华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的江南,朝廷怎能容许它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这样危险的苗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即便是到此不过大半年的王子晋,也为江南一带政府势力的萎缩和地方士绅势力的强大而惊讶,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派到江南来的流官,若是不能取得当地士绅家族的支持,他这官就完全当不下去。倘若他的某项政令不先通报当地的各大名门望族,政令不出衙门都只能算他运气好,在衙门里就被打回去的可能也不小。

    后来历史上的东林党,将这种倾向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就以一个所谓书院的名义,实际上行使了江南数府之地绝大部分的行政权力,官府都只能绕道走。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五人墓碑记便是出于东林党嫡系传人张溥之手,而那也并不是什么义士激于义愤,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群众运动,只要东林党发话了,那几个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算得了什么?

    王子晋为此震惊过,然后便是窃喜,一个被士绅阶层支配的社会,而这个阶层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和这时代最发达的商业经济体息息相关,这是一块多么适合他发展的沃土!而后的进程,也验证了他的判断,白手起家却能混得风生水起,只需分出相当的利润来拉拢如太仓王家、长洲文家这样的家族,他这个来历不明的外人也可以所向披靡,横行一时,看着家产点点累积,未来的路一片光明,他曾经为之踌躇满志,大有天下何处不可去之气概。

    直到挨了一记闷棍,而这一记闷棍,就来自眼前这位面目和蔼眼神犀利的老人。

    震惊过度,便是反思,反思的结果,只是一声苦笑:“王阁老,小生不服。人命关天,阁老要杀我,为何不以国法明正典刑?可见小生无罪,不当受戮。阁老乃是大明中流砥柱的人物,怎可枉杀人命?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可怜见的,王子晋搜肠刮肚,才想起这么一句来,还是到了这时代以后,闲着没事,为了增加和士大夫们相谈的共同语言,翻论语得到的收获。

    对于这样平静的质问,王锡爵的目光瞬间不再那么坚定,甚至有了一丝躲闪。如果没有看错的话,那是代表着内疚?王子晋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但王锡爵的话随即印证了这一点,他竟是一声长叹,叹声中无限怅惘:“子晋,你说得不错,老夫虽说认定你是大明乱源,然而你初衷想必未尝在此,而国法之中,亦未有因此夺人性命之法,此诚莫须有也!”

    你也知道!王子晋没有发火,不代表他不怨恨,其实他早就满腹怒火。这事用莫须有三字来形容,甚至都已经不够用了,要知道岳飞无罪,秦桧杀他也还罗织了罪名,好歹要层遮羞布,王锡爵可倒好,干脆就连这层布都不要,直接用暗杀的!岳飞因为莫须有三字死了,身后几十年就平反了,还能留下千载英名,他要是真死在那大雪夜中,能留下什么?什么都没有,哪怕是后来人机缘巧合了解到了此事的真相,也只会叹息一声,这就是穿越众跳得太欢导致的下场,诸位大开金手指的穿越者须以此为戒!

    不过,今日的王子晋,也早就不是那个思想相对单纯的穿越者了。如今他已经认清了一点,在这个时代,他是真正的孤独,孤独到连思想都会有敌人的程度,身边根本没有值得完全信任的人,也不用期待有志同道合者的出现。他要想在这个时代活下去,活得好,就得放下一切奢望,先想着怎么活下去!

    想要活下去,就得先“想着”活下去。听起来很乏味,说起来很拗口,但就是这样。

    而从王锡爵的态度中,他就察觉到了这一点,今日的局面,未必就是个死局!那一线生的希望,或许就在王锡爵这内疚的长叹声中闪现!

    脑子飞快地转着,王子晋的嘴巴却没有停,他立着眉毛,怒容满面道:“阁老亦知此为莫须有耶?子晋人卑言轻,当日求见阁老,亦只是想小有作为,自知才学浅薄,不能入阁拜相,只能仗着一点营生的伎俩,求个富家翁的退步,何期阁老一念,竟将小生当成了祸国的奸臣!小生子晋,死不瞑目!”本想掉出两滴眼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