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香窃明-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来,你尝尝;看看这个好吃不?如果好吃的话,回头我叫人多做点,你带去给你妈妈还有身边人分一分。”

    金笑研瞪大了眼睛,一边盯着王子晋手里的窝窝头咽口水,一边摇头,看来是没胆量接过去。王子晋知道这种心理,这个小女孩性子是比较倔强,不过也正是因为性子倔强,一旦能够怀柔过来的话,也相对比较容易信任一些。当然,王子晋的内心深处,此刻是不是浮现出了类似于“调x”或者“x教”之类的字眼,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王子晋自己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作者也是绝对不会写这样低俗的内容的!

    他一手拉过金笑研,一手把个窝窝头塞到小女孩的手里,尽量温和,甚至都不敢带着多么明显的笑容,慢慢说道:“吃吧,尝尝看,不是为了你自己吃的,吃得好了,就带点给你妈妈她们吃,嗯?”

    金笑研手里攥着窝窝头,眼圈都红了,她紧紧地咬着自己的下唇,看着王子晋,也不说话,好似在拼命地抑制着什么。

    王子晋叹了口气,道:“我急着出去,就不等你了。你吃完了,记着味道,等我回来告诉我吧。”小孩子就是这样,他也不陌生,以前刚进公司做事的时候,带过很多这样的促销员,有的很活络,一说就懂,不过那种跳槽起来也快;有的就比较笨一点,接受的比较慢,可是只要你愿意耐心去教,教出来就很好用,还很贴心。从这个金笑研的眼神中,王子晋也看到了类似的品质。

    手头缺人,真缺!云楼那边虽然有不下两千口子,可是有些方面的人手,云楼也没法提供给他,尤其是在朝鲜,合适的朝鲜人实在太缺了!从金笑研这里,王子晋有意开辟新的一块,难民,尤其是生活状况因为战争和灾难的来临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人群,向来是军队和情报机关招募人手的重要来源;而犯官家属,这简直就是天生的间谍苗子!

    不过,就算心里很着急要用人,又很想尽快把金笑研纳入自己可用的人力资源之中,可是王子晋还是按捺住了自己。他看得出来,金笑研不是抗拒自己什么,而是双方的立场差距太大,要调整过来的话不容易——这个不容易,是对一个大人而言的;对于孩子,就更加难以很快接受了!

    所以他也只能等,一点一点地熏陶,如此而已。况且,这个小姑娘,只是恰好出现,切合了他心目中的某种需求而已;眼下他的正事,还是在朝鲜战事方面。已经是七月下了,时间紧迫,要抢在秋天之前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让日本意识到大明的力量和决心,这并不容易!

第五十五章() 
等到听完了六阿四的简报,王子晋才意识到,这任务比他想象的要更加不容易!

    从他离开到返回,中间经过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考虑到义州和大明京城之间的距离,这样的速度堪称是闪电一般了,事实上王子晋也确实是马不停蹄。在这一个月之中,朝鲜的局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日军忙着玩他们“八道国割”的把戏,相互之间分着地盘,少不得挑肥拣瘦地争吵一下。这件事似乎吸引了他们绝大多数的注意力,整条战线在这个月之中都显得相对平静。

    具体来说,咸镜道那里,加藤清正眼睁睁看着明军的骑兵从自己手中将两个朝鲜王子给救走,这让他怒火中烧,视为入朝以来最大的不如意!加藤清正一怒,那倒霉的自然是朝鲜人,据说其部在咸镜道当地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军纪极为败坏,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后勤补给匮乏的原因在内。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咸镜道的朝鲜老百姓也不是吃素的,那里隔着鸭绿江就和建州、叶赫等部落接壤,民风也是属于彪悍的一群,当地自发的反抗相当强烈,让加藤清正很有点坐在火山口上的感觉。

    有这种感觉的不止他一人,他的死对头,现在占据了平壤城的小西行长也是类似的处境,他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大明军。这段时间明军的活动并没有特别剧烈,可是小西行长却总是心惊肉跳的,他可是打了很多年仗了,就算比不上战国时代的很多名将,至少经验并不缺乏,大明可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对手!对于明军的实力,小西行长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了,因为他的部下大村喜前,和明军打了入朝以后最大的一次接触战。

    这一场惨败,让小西行长清楚看到了明军的实力。面对着人数两杯于自己的对手,明军敢于发起主动进攻,而且是采取了打歼灭战的态势,这在日本战国而言就已经是极其少见的了。更可怕的是,明军在那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交战中显示出来的各方面实力,士兵的勇敢和娴熟技艺,分队之间的配合,中枢军官的调度和审时度势,这些都让小西行长惶惶不可终日,他甚至在汉城的“八道国割”会议上断言,只要有五万这样的明军,日本就将无法在朝鲜半岛上立足!

    此种论调,不禁让还没有和明军接触过的日本诸人将信将疑,当然他们不是轻敌,而是打了这么久的仗,他们知道凡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高估敌人和轻敌是同样可怕的错误。

    可惜的是,小西行长还没有来得及说服日本诸人,就被加藤清正给嘲笑了,他用自己和明军骑兵交战的例子证明,明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己方充分发挥铁炮的优势,同时组织好枪阵,就可以抵消这种优势。加藤清正倒也不是乱说,他在咸镜道和明军戴朝弁部交战的时候,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战法。不过那一战,他事实上是被明军给虚晃一枪,戴朝弁用短促突击的方式使得加藤清正搞不清明军的具体兵力,双方经历了简短的交战之后,明军便接走两位王子,消失在崇山峻岭之间了。

    但是,加藤清正当然不会告诉自己的死对头这种细节,小西行长吃败仗而自己打败了明军,又都是一千出头的骑兵,这多有说服力?传出去多么解气?让你这个商人小子登陆以来就一直和我抢夺战功,平壤汉城都是你打下来的,你好风光么?遇到大明这样的劲敌,还得看我加藤清正的!

    况且,加藤清正也不认为自己是谎报军情,事实上就此时的日本而言,几乎没有人能够意识到,什么叫大规模的骑兵集团!以日本最为著名的越后和甲斐双雄而言,他们的骑兵最多也不过是一边两千骑而已,通常都是混编在大批步兵之中,作为战术性的突击力量使用。在骑兵战术方面最为先进的越后,上杉谦信闻名遐迩的所谓车悬阵,也就是一种将骑兵分队组织起来,持续地保持冲击力的战术。这种战术,对于日本来说简直就是振聋发聩,看着那两千匹马奔突扬起的烟尘,就足够让大多数步兵胆寒了,可是拿到大陆上的话,草原上任何一个部落首领都会对此战术嗤之以鼻,我们平时围猎时候的阵型都比这严密得多;一头鹿都逃不出去!

    大陆民族和海岛民族之间视野的差距,就使得加藤清正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而也正是他这样的论调,使得小西行长的观点没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日本仍旧没有对于明军这个对手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依然只是让小西行长在前线谨慎观察着明军的动向,同时其余人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地方绥靖上来。

    现在的朝鲜半岛,战争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阶段。没有大规模的战斗,无论是在平安道,也就是小西行长和朝鲜军、明军对峙的这一线,还是在咸镜道那一端,倭寇大军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开始解决起某些前期没有触及的问题。

    而在日本战线的后方,战争倒是开始有点炽热起来的意思。经历了初期的惨败和晕头转向之后,朝鲜地方上的一些人开始站了出来,他们决定不再等着朝廷来指示,而是自己行动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在全罗道,因为有李舜臣的战绩鼓舞,因此为他保卫陆上基地的战斗也格外激烈,一个和尚和一个小军官权慄的奋勇战斗,使得堂堂宿将、战国三大智将之一毛利元就的儿子小早川隆景也无可奈何,只能望着包围着全罗道的山岭和江水浩叹。

    相对于陆地上的小打小闹,海上的战斗则激烈得多。李舜臣舰队的行动,由于得到了王子晋安排的支援,在火力和情报上都比历史上优越了很多,他不但避开了几次日军的联合围剿,更趁机打了几个大胜仗。在历史上这个阶段,李舜臣也是取得了连续的辉煌胜利,可是他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尤其是在进入八月之后,他试图跨过济州岛以东进行作战,遭到了日军的袭击而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回基地休整,这是一般史书所不会提及的,因为这太有损于朝鲜“神将”的威严了!

    可是现在,李舜臣一开始就合并了三道水军,手中的实力比起历史上来翻了一番还要多!火器方面,他的配备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原先他的船队所使用的所谓“天地玄黄”四类火器,都是朝鲜方面生产的,且不说威力如何,单单这后勤保障就让人挠头了,他甚至只能找到十几个能够生产此类火器的工匠!但王子晋给他提供的火器,可是让李舜臣都大开眼界,弗朗机炮原本就是被葡萄牙人装在船上的火炮,哪怕是最小的一磅炮,其威力也超过了朝鲜军中最为强大的“天”字号火器!

    以此装备起来的龟甲船,有着强力无比的全副装甲,又有着西方战船上的火炮,简直就是浅水铁甲舰的雏形,其战斗力甚至超过了李舜臣的梦想,对于日本海军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恶梦!更大的原因是,此前由于日本没有重视海战,将手中庞大的船队都用来进行运输和护航,因此在正面的海战中无法对抗李舜臣,面对着李舜臣的龟甲船,以及被他捏合成形的朝鲜水师,日军那些抢掠出身的海贼大名们溃不成军,败仗一个接一个。

    海上的败仗不比陆地,一旦打败了逃都很难逃掉,据李舜臣的报告,他仅仅是击沉和俘获的船只,就造成了倭寇超过两万人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了阵亡、俘虏和重伤失去战斗力,当然最后的结局大抵都是阵亡,因为朝鲜没有粮食来养活这么多的俘虏和伤员,除了少数有身份的武士和领主之外,其余的俘虏和伤员都是连船一块淹没在茫茫大海之中。

    战争就是如此,也容不得心慈手软,王子晋也不认为在这场战争中,此种连名字都没有的小俘虏会有什么用处,要知道就连西方那种号称比较温和的骑士战争,那些侍从和农民兵们也是很凄惨的;没有什么人权可言,任凭践踏。日本的足轻,不也就是这么回事吗?

    但是即便如此,两万这个数字还是让他大大吃惊了一下,真有这么多吗?日本在朝鲜的总兵力才二十万出头,这还是把水师和后勤保障的民夫都算上的结果啊。居然就这么被李舜臣给干掉了十分之一?那这仗还打不打了,不如大家坐上十个月,然后倭寇就全部死光光了啊!

    由不得王子晋不怀疑,实在是这半岛国家的造假行为在王子晋脑海中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人的长相也造假,历史也造假,各种考据同样造假,经济数据造假就不用说了。而且就从朝鲜现在的形势而言,也确实需要一些巨大的胜利,来帮助军民提振士气,因此造假也情有可原。

    可是你对外宣传造假也就罢了,给我的数据也造假?你有种让倭寇也跟着造假试试看?王子晋把手在那份李舜臣送来的战报上重重一拍,喝道:“来人,给我请张公公!”

    第五十六仗

    张公公,自然就是张彪了。原先他只是个小铛头,叫他公公是尊称,不过现如今朝鲜地位提升,小东厂干得有声有色,很给东厂争脸,因此张彪也沾沾光升官了,如今跻身东厂三大铛头之列,也是堂而皇之的公公了。

    人红是非多,张公公是宫里出来的,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就算他升官了,对别人可以抖一抖威风,对自己最重要的合作者王子晋,他的态度还是很好的。听说王子晋回来了,张公公今天一早就到了自己的小东厂,一边办公一边听着消息。他的消息可灵通着呢,王子晋在宫里和万历皇帝谈了整整一个上午,说得都是国家大事,皇帝对王子晋甚是赏识,有意提拔——这都不是传言,而是张彪所得到的可靠消息!

    就冲这一点,张彪就看出来了,以后即便是大明朝在朝鲜建立起了高级的指挥机关,王子晋这话语权也少不了,历来能够直达天听的人,也都是比较有权势的人,这就是权力的运行规则。

    这会得到了王子晋的召见消息,张彪第一时间捧着自己整理好的这段时间的情报来到总兵官衙门,两边本来就离得不远,张彪纵马狂奔,转瞬就到,见了王子晋连汗都不擦,当即上前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一边,然后大礼相见。

    王子晋可没想到他来这么一手,堂堂的东厂大铛头,朝鲜三千里江山眼下最有权势的大头子,居然对自己如此的恭敬,真让王子晋有点受宠若惊啊!来得快,礼节重,脸上还带着汗珠,这可是七月下旬了,朝鲜的夏天虽然不像南边,可大中午的还是挺热的,张彪这形象,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王子晋连忙搀扶起来,俩人相见甚欢,聊了一会,彼此都觉得很满意,关系仍旧没有变化,保持着亲密和尊重,王子晋这才把自己刚才想到的问题给提了出来。张彪当即嗤之以鼻:“两万?亏他李舜臣说得出来!王大人请看,这便是咱家所知。”

    说着拿出一个卷宗来,上面标着李舜臣的名字,下面两个小字“战情”。东厂对于情报的管理,自有他的一套制度,而且王子晋也有意撇清这方面的关系,所以并没有对张彪这小东厂的各种制度指手画脚,顶多是对于某些方面的情报重点要求了一下而已。比方说李舜臣,如果不是王子晋特意要求的话,现在这位朝鲜水师大将还未必能有这么全的情报,连战情都单独立卷了,别的方面就不用说了,肯定是把此人的祖宗八代,从军以来种种全都查了个底掉。甚至王子晋还敢肯定,现在李舜臣的身边一定已经有了向小东厂传递消息的人选!

    战情之中,对于李舜臣的历次战斗都进行了综述,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战术得失,战后的动向,还有各种损失,都有所记录,看得出来确实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王子晋一边看一边啧啧赞赏,别看古代人没有电脑没有数据库,这脑子可不比现代人差劲,搞出来的东西还是很有看头啊!当然,这里面肯定是有很多不尽不实之处,这也不必苛求,米国那些情报机关牛哄哄的,不也一样经常犯错?

    至少在敌方损失的估计这一项上,这战情的估算还是相对准确的,因为情报来源多半是倭寇战线后方的朝鲜老百姓提供,或者是直接来自于倭寇内部的情报,再和李舜臣方面的战报一对比,其中有些真相就浮现出来了。李舜臣报称歼灭倭寇两万,其实也并不是完全胡说,前提是他打沉的那些船上,确实装满了人,或者是那些人根本就没有逃掉,直接死在大海里了。

    不过,其中有些事情是李舜臣不知道的,比方说玉浦一战之中,日方的运兵船大多数没有被朝鲜直接俘获,而是见势不妙,就自行搁浅在浅滩上了,船上的数千兵马逃到了海岛上,李舜臣就无可奈何了,他那些水兵要是打水战还行,上岸的话搞不好要损失惨重,经验丰富的水兵可比步兵难补充多了!就这一项,李舜臣就错估了至少三千人的损失。

    据张彪的估算,两万那肯定是没有的,一万也很危险,满打满算大概能有七八千的样子。但就是这个数字,也很让王子晋惊叹了,因为李舜臣现在手上所有的水师兵力加起来,也就两万出头而已,这里面还有很多是留在海港之中不出去打仗的,以这样的兵力,在短短两个多月之中消灭了如此多的敌兵,确实是了不起的成绩!

    让王子晋更在意的,是他击沉烧毁的那些船只数目。对于海战的精髓,这时代还很少有人能意识到,真正到了国家这个层面上,一两次,甚至十几次海战的胜败都无法左右大局,海战的真正胜利,是由经济决定的!准确地说,就是拼补给和消耗的速度,前线战舰上的将士拼命作战,只不过是在消耗这一项上做功夫,而后方的补给支援,这是海战的另一方面。

    正是这方面,眼下王子晋手里的实力还远远不足以决定海战的胜负,李舜臣现在的奋战,也只是在给倭寇制造一些麻烦而已,而且从李舜臣的战斗轨迹,以及他所呈递的战报上看来,他已经明显有些着急,想要在自己的手中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了!

    “不能让他这么下去!”王子晋立刻意识到,任凭李舜臣这样下去的话,他多半会经历一些损失,然后才会冷静下来。这损失有可能会非常严重,因为倭寇现在已经被李舜臣给激怒了,七八千人的损失,还有数百艘船只,以及难以估量的物资兵器,这足以影响到整个朝鲜战事的顺利进行!

    在张彪的情报之中,有一项是直接从日本本土发来的,就是观察每天有多少船只从九州的几个主要港口出港,运往朝鲜。这个数字,加上对马岛上的观察员的汇报,再到釜山,三重印证之下,大致可以计算出倭寇的后勤规模。

    老实说,这个数字是相当可怜的,倭寇动员的船只多达数千条,可是这当中载重量大多是在一千料以下的船只,近海船只尤多,装满了货以后的进水、压舱、船速,各方面都是问题。跑惯船的人都知道,出海的船是越大越好,不但装得多,跑起来还稳当,需要用到的人手还未必有小船多。

    以这样的船队运输,倭寇顶多能保证每天一万石的补给量。这一万石之中,要包括兵器、火药、粮食,还有战马和兵员,以及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物资,对于整个朝鲜战场的消耗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要知道,这只是登岸的数量,还有更多要消耗在陆地的运输之中,朝鲜后方的抵抗运动可不是说笑的!

    而李舜臣这两个月的战斗,给日本所造成的损失,按照王子晋的计算方法,折算到每一天,他大概能够给倭寇造成将近一千石的后勤损失,也就是说,李舜臣的战斗,使得日本对于朝鲜半岛战争的投入直接削减了一成!这个数字,如果具体到前线来看,比方说小西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