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香窃明-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阿三也不傻,只是脑子没转到这方面来而已。说到底,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当他还认为努尔哈赤是己方一员的时候,就根本不会像王子晋这样,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经过王子晋这么一提醒,他当然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显然努尔哈赤现在并不指望能够得到明军实质性的支援,只要声势上,或者是佯动都可以。

    “而且,”王子晋下了床榻,一边穿鞋一边慢慢说道:“如果努尔哈赤真的对抵抗九部联军有信心的话,他恐怕更加不希望现在会得到明军的支持,因为这样一来,将来他如果真的能取得胜利,击败九部联军,这胜利的果实很可能被视为是明军支持下的战果,塞外各部不会承认他的实力!如此一来,努尔哈赤就会失去此战最大的战果,也就是他在塞外各族之中高涨的声望!”

    对于权力的游戏规则,不得不说,中国人的理解是无比透彻的,这建筑在几千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底线的残酷斗争之上!名望,这个说起来很虚无缥缈,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的东西,到最后却是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到高位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真正到了一定层面之上,执掌权力的就已经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某种抽象的人格了,对于绝大多数的被统治对象来说,他们都接触不到那个高高在上的人本人,而是接触到他那个名字所代表的某种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而这些东西,都是包含在所谓的名望之中的!

    努尔哈赤之所以后来能够对明朝构成那么大的威胁,原因就在于他在一次次的战争胜利之中,获得了巨大的名望,最终将塞外所有民族都统一到了他的旗帜之下,而明朝在这个问题上则是一再失分,只能眼睁睁看着原本在自己统治下匍匐的辽东民族,甚至是一向友好的科尔沁蒙古部落,成为了努尔哈赤的盟友,摇身一变成为恶狼群,扑上来撕咬自己因为内斗而变得日渐虚弱的巨大身体,最终倒下!

    从努尔哈赤后来的作为来看,只要他确实是有着这方面野心的,就一定会无比重视这种威望的养成。因此,王子晋大胆猜想,就在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应当已经开始部署对阵九部联军这一战,哪怕那是实际发生在差不多八个月之后的战争。

    那么,眼下不就是一个好机会吗?如果,能够让努尔哈赤失去这个大好机会,无法在女真各部当中树立起他的无敌声望,是否就能对于他的崛起过程造成一个巨大的打击?这样的一个打击,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彻底改变整个辽东历史进程!

第四十五章() 
王子晋不是什么算无遗策的谋士,他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也没有经受过这类训练。在商场上,很多事情都不会筹划得这样详细,因为变数太多也太快了,而且他只是个高管而已,算不上真正掌握大局的人,他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埋头做好自己的这一块。

    因此老实说,一开始他挑唆顾允成和努尔哈赤过不去,并没有想到这么深远,他只是被顾允成给烦的受不了了,又看努尔哈赤不顺眼,想想这俩人相互狗咬狗的情形,心中就会觉得很爽了。

    可是这会喝完了酒睡过一觉,跟刘阿三这么一边说着话,一边梳理着自己的思路,王子晋的眼睛越来越亮了起来:这真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几乎不用自己付出什么,只要能够给努尔哈赤拖一拖后腿,就有可能让他功亏一篑!

    之前他没有想过破坏古勒山一战中建州部的胜利,现在也并不认为这样做会有多大的好处。相比起建州部来,眼下的扈伦四部更加像是养不熟的恶狼,要知道叶赫部表示对大明的真正臣服,仅仅是在三年之前!那时是在李成梁的兵锋压制之下,加上又有建州部在后面扯后腿,才使得扈伦四部无可奈何。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李成梁离开了辽东,明军又眼看有一场大仗要在朝鲜展开,实在无暇顾及辽东的局势了,因此叶赫部才想要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举消除建州部这个身后的祸害。可想而知,只要这一战他们能够打败建州部,接下来就是瓜分建州的土地和部众牲畜,一旦这些都被扈伦四部给消化了,他们下一个目标,除了大军在外征战的辽东,还能是哪里?

    这种局势,也是王子晋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就像刚才刘阿三所说的,哪怕他们不向辽东发起进攻,从广宁到义州这一段后勤运输线,也会成为叶赫部嘴边的肥肉,他们不啃上一口就不叫恶狼了!如此一来,朝鲜这一仗还有希望打胜吗?

    所谓的大局观,就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王子晋深深知道,现在他的命运,还有云楼这些人的命运,并不是在辽东,而是在朝鲜,他必须先顾好朝鲜,顾好自己!

    可是,现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王子晋忽然有了新的发现,想要破坏努尔哈赤的崛起,又不能危及朝鲜的战事,原来并非完全没有办法!从努尔哈赤的声望累积角度来说,现在就出现了一个好机会!

    想到这里,王子晋系纽扣的动作立马快了起来,三下五除二整理好官服,连声催促刘阿三:“阿三,快快,将我带给李如柏的东西都准备好,马上去辽东李家大宅!”

    刘阿三一怔,伸出头去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面露难色道:“相公,这可已经齐黑,都打过初更了!你这会去李家做客?”

    “都这么晚了?”王子晋也是一怔,刚才想得出神,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问题,现在看看外面可不是么,已经全都黑了!这会可是夏天,天黑的本来就晚,刘阿三说已经打过更了,还真是很有可能。

    但是他随即就摇了摇头,坚决地说道:“快,就是要现在去!别说那么多了,马上准备!”

    刘阿三不明其意,不过既然王子晋这么坚决,他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当即去把预定带给李如柏的东西都给拿了出来。这都是出京的时候就已经打包好的,不光是些礼品,更有李如桢带给他二哥的信件,也是应了王子晋所请写下的,就是要李如柏和王子晋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李家应该如何配合王子晋的封贡计划。

    不大功夫,一行人就出了馆驿,直奔李家大宅而去。这半夜出门,行踪诡秘的,当然马上引起了使团众人的注意,沈惟敬是当作不知道,袁黄也是深藏不露,顾允成刚刚写信叫人送回京城去,正出来伸懒腰呢,就听说王子晋又出门去了,忙叫自己的家人去跟王子晋的身边人打听,待听说是去李家大宅,顾允成就冷笑起来:“哼哼,果然是和塞外异族有染,不然为何这么巧法,那建州奴酋正去了李家府上求援,你便这么着急赶去!”

    这人的思维就是很奇怪的,他记挂着一件事,就凡事都会下意识地往这件事上挂钩。话说顾允成给自己的哥哥写信,写什么内容呢?他也不敢直说是想要找建州部的麻烦,那他哥还不得严厉斥责回来,这是你现在应该关心的事嘛?我们现在面临一场恶战,明年就是京察了,到时候王锡爵一定会回京主持的,搞不好朝中政敌会被他一扫而空,那样的话,从万历十五年争国本以来的大好形势,也许就会毁于一旦!你不好好盯着王子晋,盯着朝鲜的战事和东瀛封贡,管这种闲事干嘛?

    所以顾允成想要给建州部上眼药,也必须要跟朝鲜的战事,跟王子晋挂上钩。儒家向来都有这种本事,八杆子打不着的事也能联系到一起,顾允成虽然不是言官,这种本事也是具备的,反正风闻言事么,言者无罪啊!他在给兄长顾宪成的信件中,就说王子晋勾结了塞外建州部,看来是有意要从朝鲜的战事中攫取私利,此事还牵涉到辽东李家,会不会是李家不甘心失去辽东的权势,有意借机生事,养寇自重?

    你瞧,真不能小瞧了读书人的心肠,顾允成虽然近乎是胡编乱造,但是这猜测真的很接近事实了,王子晋在京城的时候还真的跟李如桢讨论过类似的事情,就是李家要如何利用塞外各族和朝鲜的几处战事,来营造出有利于李如松回镇辽东的形势出来!而且这个猜测,也是很投合京城大员们的下怀的,去年刚刚扳倒了李成梁,把辽东重新抓到了手里,现在谁愿意看到李家再起?这么敏感的一封信,肯定会再度引起大员们对于辽东的重视,对于建州部和努尔哈赤的重视!到时候,这个冒头出来的小部落,势必会成为朝廷打压李家野心的一枚棋子!

    前前后后想得通透的顾允成,到这会自己都要佩服自己了,这么天衣无缝的计划,是怎么想出来的,自己的大脑为何会这么好用?只要朝廷中枢有意打压建州部,那么势必要通过离得近又可靠的人,除了自己还有谁?到那时,就可以亲眼看看这个建州部桀骜不驯的奴酋,要如何匍匐在自己的脚下哀告求饶了!

    假如被努尔哈赤知道了顾允成的盘算,定是又惊又怒,惊恐怕还在怒之上。一个对辽东的局势几乎没有任何的了解的书生,躲在书斋里就能编制出这样恶毒的计划来,为的仅仅是自己触犯了他那脆弱的尊严!历史上,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七年以“七大恨”告天起兵时,其中一大恨就是明朝官吏对他的百般欺凌,要说那时候是没有什么民族平等观念的,大明朝的官吏对于匍匐在自己脚下的小部落,那绝对是百般盘剥,任意凌辱,誓要榨出最后一滴血来才罢休!所谓的修德以怀远人,在边吏们的脑子里根本就不存在,那都是朝中一些言官书呆子的臆想而已!

    不过,努尔哈赤显然是无从知晓这一点的,他甚至都没觉得自己冒犯了这位礼部的官员,自己上京城朝觐也有几次了,对官员们不都是这样的态度吗?只不过这次不是来办事的,没有特意准备什么礼物,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回头要请王子晋带一份礼物给这位官员,顺便也送一份给王子晋本人,这都是以后能用得着的资源呢。

    这么想着的努尔哈赤,对于会在这小半夜的功夫见到王子晋,也感到很意外,尤其这还是在李家的府上。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激,因为王子晋这么急着来到李家,很有可能是为了他们建州部的安危,来帮着他说情的!

    努尔哈赤并不是穿越者,也不会大预言术之类超炫的技能,他当然不会像王子晋那样,预见到自己即将取得的辉煌胜利。老实说,努尔哈赤现在的心情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已经意识到,这次的九部联军围攻,有可能是一个好机会,这样一个大事件,明军却无法干涉,这是他崛起的大好时机!

    可是另一方面,九部联军号称三万人,这个压力也确实是太过沉重了一些!在辽东,很多年以来,除了明军之外,就没有哪个部落能集结起这样庞大的兵力来,哪怕是历年跳得最凶顽的土蛮部落,最多也不过能出动两万人而已。三万人,自己手下罗掘俱穷,也只能搜刮出不到六千人来,五倍的差距,这一仗要怎么打?

    努尔哈赤算是塞外民族中的一个异类,他从小跟着李成梁身边做家丁,看着这位辽东的霸主策划一场场战争,指挥一场场战斗,并且在他的指挥下作战,亲身验证了李成梁的兵法,这使得他拥有迥异于一般塞外民族部落首领的军事才能。在他看来,九部联军虽然兵力浩大,但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破绽,起码联军的指挥就是个巨大的问题,现在扈伦四部虽然实力较强,但是并没有哪个首领具有跨越部落的声望,能够统一指挥九部!

    具体的作战方案,现在还在酝酿之中,不过因为九部联军的巨大压力,而使得努尔哈赤的建州部内部已经有了不稳的迹象,这是他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如果内部不能团结一心拼死奋战,那么不管敌人有多少破绽,自己却会露出更多的破绽!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他这次来,确实是像王子晋所想的那样,是期望从李家,从明军这里得到一点声援的表示,这可以帮助他安抚自己部落中的人,让他们能够安心,并且坚决抵抗九部联军的进攻,之后才能慢慢寻找战机。

    不过,李如柏的态度显得很暧昧,并没有一开始就答应努尔哈赤的要求,他甚至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只是在那里兜着圈子说话而已。李家在辽东的利益,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建州部的战争,会对李家的重新崛起有帮助,还是有害处,眼下李如柏也看不清楚,他怎能急于表态?这已经不是索取一些财物,或者要求一些战后的权益分配所能满足的了。

第四十六章() 
努尔哈赤虽然还能沉得住气,可是心里已经有些着急了。他没有想到,李家对于自己这点小小的请求居然会如此态度暧昧!

    这一刻,努尔哈赤发现自己似乎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明军无暇东顾,这一战主要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奋战,这一点并没有错;可是如果就此认为李家也会袖手旁观,那就错了,哪怕不出兵,李家对于辽东周边的局势照样有很大的影响力,照样有很大的诉求!这是他没有想到的,而现在,这个错误似乎已经显示出来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子晋说了一句话,让努尔哈赤感激了大半年:“二爷,建州部如果失利,咱们明军在朝鲜可就不能后顾无忧了,那帮南关和北关的人,一定会对着咱们后方的转运虎视眈眈的!如果,他们和朝鲜的倭寇再勾结上的话,那可就糟糕之极了!”

    王子晋这句话,真的让努尔哈赤很感动!锦上添花不算什么,雪中送炭那才是最要紧的,自己刚刚所犯的那个错误,在王子晋这样的说项之下,立刻就不成其为错误了。不过在此同时,努尔哈赤也有些警醒起来,不为别的,就因为王子晋这番话,说中了他心里一个很隐秘的盘算,那就是对于建州部来说,他们或许还真的有可能和朝鲜战事发生关系!

    前文说过了,现在加藤清正所部已经进入了咸镜道,那里的地势崎岖,人民较为彪悍,而加藤清正所部的补给都要从平壤运过来,小西行长那可不是好说话的,有事没事卡一下,加藤清正就够难受的。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加藤清正发挥他的顽强和凶悍,已经在咸镜道站稳了脚跟,就连明军戴朝弁部,也只能是凭借着较强的机动能力,从加藤的包围圈中抢出两位朝鲜王子,然后转身就走,而无法在咸镜道真正立足。

    咸镜道的地方,原本就和女真人的地域毗邻,那里渡过鸭绿江,向北从宽甸边上穿过,就能抵达建州的老巢费阿拉;而如果折向西,就可以进入叶赫部的地盘,也就是所谓的南关。由此可见,不管是建州部,还是哈达部,如果想要和倭寇取得联系的话,都是非常方便的,要知道女真人历年来四出劫掠,对象可不仅仅是大明朝的辽镇,朝鲜也是其中的一个目标!他们对于朝鲜的地形,原本就很熟悉了。

    努尔哈赤原先就曾经想过,是否可以从倭寇那里得到些支持,别的不说,就光是卖些兵器,还有马匹给他们,就能赚到很多东西了,比方说,传说中锋利无比的日本刀;甚至,还可以向倭寇借一些铁炮兵来,这种奇兵在战争中使用得当的话,会收到奇效的。

    可是,王子晋这一说,努尔哈赤登时就知道自己没戏了。他的立场和叶赫部等部落不同,他是站在倾向明军的立场上的,根本就不能公开和倭寇联系,而叶赫等部落却可以!如果被大明知道自己和倭寇有联系的话,只要大明表明态度,宣称建州部是叛逆,那么已经面临联军重压的建州部势必将会瞬间崩溃,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因此,就是从这时开始,努尔哈赤对于王子晋这个人真正重视了起来,此人的战略眼光,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朝鲜、东瀛、辽东内外,甚至还有京城和江南,他都能够纳入统一的大视角当中来考量,这样的人是极其可怕的,因为你局限在一个战场上,根本就无法打败他!而现在努尔哈赤就是这样的局面,他还面临着身边族群的挑战和威胁,哪里能够上升到那种层次?

    “幸好,我现在还是和大明处在同一阵线上!”努尔哈赤心中竟然升起这么个念头,因为大明在他的眼中,真的是太强大了,先有李成梁,后有李如松,都是他仰视才能得见的军事巨人,郝杰这位辽东巡抚也是深藏不露,动辄出手就是又准又狠,现在努尔哈赤的心中,虽然仍旧埋藏着对明军杀死他祖父和父亲的仇恨,但是这仇恨并不能动摇他自己的人生信念,他只是要往上爬而已。

    这并不奇怪,在大明军中原本就有很多来自异国的人效力,别的不说,就说李成梁,他家先祖就是从朝鲜返回辽东,在铁岭安家落户,然后就成为了大明的一分子;后来历史上曾经和满清多年交战的名将满桂,也是地道的蒙古人。而努尔哈赤自己,根本就是明军出身,他如果不是为李成梁当家丁那几年表现出色,忠勇可嘉,哪里能得到外出重整建州部的机会?

    而现在,在他的眼前,又出现了王子晋这样一个人物!在王子晋身上,最让他警惕的是他的年纪,王子晋比他更年轻!李成梁,郝杰,甚至李如松,这些人都比努尔哈赤大了很多,可以说等到努尔哈赤壮年时,他们都已经进入老年甚至是死掉了,不可能再对他构成什么威胁,至于李家的其他人,那些小木头们,努尔哈赤和他们朝夕相处,这些人有多大的本事,他自问再清楚不过了,他有信心制服他们,压倒他们!

    所幸,这样一个值得警惕值得重视的人物,现在是帮着自己说话的,努尔哈赤真的为之庆幸,他几乎不能想象,如果明朝真的放弃自己,甚至转而和叶赫等部落联手来打击自己的话,就凭王子晋这样的眼光,会使出怎样的毒招来?当然,此刻的努尔哈赤不会想到,有另外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已经准备向自己的背后射出暗箭了。

    李如柏原本是沉吟不语的,听见王子晋说了这么一句话,顿时双眉一轩:“王大人所言甚是!努尔哈赤,我倒不是不想帮你,只是眼下我父亲已经不是辽东总兵了,想要调拨什么武器粮食之类的给你,我没有这个权力;况且眼下,大明即将大举入朝作战,委实无暇他顾。你说,要我如何帮你?”

    努尔哈赤赶忙称谢不迭,哪怕李如柏明说没法给他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