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经的智慧-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根发展就到了九五,九五就表示根已经做到根深蒂固了,根深蒂固后就准备要发芽,准备要冒出地面了。所以九五又开始有了很阳刚的气概,会一冲而出。九五爻辞是: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这个屯不要念zhūn,要念tún。九五爻辞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屯难的时候资源是有限的,根很细,所能吸收的养分是很有限的,种子的能源很快就耗光了,所以这个时候要冒出来,九五提醒说种子发芽要跟挤牙膏一样,要爱惜力气,不要一下子就非要长成很大的叶子出来,否则就像使劲挤牙膏,一下把牙膏都挤光了,没有了,那样种子会长不出来的。所以我们看刚刚冒出的叶子都是很细嫩,很柔很脆,好像弱不禁风一样,因为只有这样它才冒得出来,一下要冒出两片大叶子是根本不可能的。

九五算是顺利创始,顺利诞生了,之后就来到上六这一爻。上六爻辞:乘马班如,泣血涟如。骑在马上徘徊不定,晃来晃去,就是产前的阵痛慢慢地在退掉,因为喜悦而哭红了眼睛。涟如是不停地,但是我们学了《易经》就要明白它说不停就是很快就停了,因为不可能长期哭,小孩生出来妈妈连哭三天那不是神经病吗?所以泣血涟如,就是说又难过又高兴,那种滋味不知道怎么说,虽然眼睛红红的,但很快她就笑起来了。整个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在《易经》中,每一个卦的六个爻里,最重要的爻就叫做卦主,它主导着整个卦。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爻才能成为卦主?我们又怎样识别它呢?而在屯卦当中,它的卦主又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呢?

每一个卦都会有卦主,就是六个爻里面有一个或者两个是最重要的爻,所以卦主可能有一个,六个爻里面就那个爻最重要,那就只有一个卦主;可能有两个,因为两个都重要,那就有两个卦主。

《易经》告诉我们物以稀为贵,不是少数服从多数。屯卦四个阴爻两个阳爻,当然两个阳爻是主爻了,所以我们把初九跟九五的爻辞再仔细看一看。

屯卦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就告诉我们姜太公钓鱼,不是要钓鱼的,他是志在文王,他是要把文王钓出来的。于是我们就知道大器晚成,姜太公到了七八十岁还在钓,还在找合适的对象,所以我们也不要急,这样才有利于定位。只要有实力,永远不会被埋没,否则一急就乱了,就不知道自己的位了。我们不是退却,不是懦弱,不是偏安,不是苟且,而是居正养德。姜太公居正养德,孔明居正养德,然后时机一到就会找到那个爆发点,一气呵成,大展宏图。

大家回想一下乾卦的九五,飞龙在天,多神气!可是到了屯卦,同样是九五,它不能飞龙在天,它只能屯其膏,跟龙差太远了。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同样是九五,在乾卦的大环境里面它可以飞龙在天,可是在屯卦这个规模里面,它只能够屯其膏。这样我们去看以后的卦就知道了,任何一个爻都要配合整个卦的大环境去研判,才知道要怎么做。

从屯卦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刚刚初创事业的时候,千万要记住谨守本分,步步为营,不要做夸大不实的广告,到处宣传,讲得天花乱坠。否则一下被戳破,所有的辛苦最后都会泡汤。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注意四个字,叫做蒙以养正。就是我们刚从事一个行业时,没有什么经验,就想到处去扩展,那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先去了解,看看人家有什么长处,跟人家学习,不断地改善自己,使自己越来越正规、正当。这就是启蒙自己,启发自己,把自己的潜力慢慢激发出来。

创始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全面的计划,还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这个过程当中千万记住多看蒙卦,因为只有蒙以养正才能使得我们随时得到正确的观念,表现出合理的行为,一步一步顺利发展。我们下一集就要来谈谈:蒙以养正。

第十三集 蒙以养正

蒙卦象征事物创生后的蒙昧状态,寓意教育要从童蒙抓起。蒙以养正的意思就是通过启蒙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礼记学记》中也明确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足见教育为人生奠基的远见卓识由来已久。那么,《易经》中的蒙卦对教育究竟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我们又如何才能达到蒙以养正的目的呢?

当我们走到山里面,看见山泉水很清澈,大家都喜欢拿桶去接,带回家喝,觉得很甘美。那么泉水从哪里来?泉水一定是有水源的,可是我们看不见,因为被山挡住了。所以蒙卦前有山,后有水,叫做山水蒙。我们只看到山前不断流出的泉水,可是山后面的水源我们看不到,这就是说,我们本来是有潜力的,是有智慧的,但是被蒙蔽住了。

小孩刚出生的时候,懵里懵懂,固然是天真无邪,很可爱,可是我们忍心让这种天真无邪,一路随着他年龄的增大而保持不变吗?我相信大家都觉得那样不太妥当。小孩子幼稚对我们来讲是可爱,可是长成大人了还幼稚,我们就会觉得很可笑。所以这个泉水给我们的启示,是说后面的水一定是很甘美的,它能够自己找到一条路出来,因为水的特性是渗透,而且它会向低的地方流动。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把自身的潜力、本来的智慧启发出来,所以叫做启蒙。启蒙就是当我们看到前有山,后有源源不断的泉水出来,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小孩子叫童蒙,为什么大人就不叫童蒙呢?其实,大人中也有很多童蒙的,一个人越老越固执,那也是童蒙,跟小孩子一样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蒙,所以我们才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能只是启蒙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的蒙开了,智慧就完全透出来了,这是不可能的。

蒙卦上卦是山,山是有止的意思,就告诉我们要一辈子学习,不可以停止。因为就算爬过了这座山,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山外有山,如果得到一些启发以后,我们就觉得很满足了,就不前进了,那么以后碰到问题还是弄不懂。只有终生学习,才不会停止在那里。蒙卦下卦是水,水源是不断的,我们要好好去用它,不要浪费。

屯卦是诞生,诞生的时候都是很蒙昧的,所以紧接着就要启蒙,因此,屯卦之后接下来就是蒙卦。屯蒙这两卦跟乾坤两卦不一样,乾坤两卦是互错的,阴变阳,阳变阴,而屯蒙两卦是颠倒的,把屯卦颠倒过来就变蒙卦,把蒙卦颠倒过来就变屯卦,屯蒙两卦彼此互综。《|Zei8。Com电子书》

《易经》里面综卦很多,我们可以从六十四卦里面把综卦一个一个来配对,有二十八对。

屯卦跟蒙卦是综卦,需卦跟讼卦也是互综,师卦跟比卦也是彼此颠倒……可见,《易经》六十四卦,卦与卦之间不是相错,就是相综。所以我们常常讲错综复杂,跟卦的变化是有关系的。这二十八对综卦我们现在暂时先不一个一个来分析,将来讲到的时候,我们会提到哪两个卦是相综的。

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蒙卦告诉我们:人,生来蒙昧,所以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那么,蒙卦对于启蒙教育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其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卦辞又阐释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呢?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很蒙昧”,就是说他对很多东西很陌生,而他又不想问不想学,表现出很奇怪的、很含糊的、不自知的样子。老实讲,任何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是很蒙昧的,所以中国人常说入境要先问俗。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要先请教当地人,了解当地的情况,不要自作聪明,这个就是蒙卦最好的应用。小孩子老问问题,就是因为他想把他的蒙解开来,不要一直处于幼稚状态,这才是好现象。

蒙卦的卦象下面是水,水是坎险,而上面是艮,艮就是山,有停止的意思,跟屯卦刚好一个是水在下,一个是水在上,屯蒙两卦都有水,都有坎,就表示不管是出生还是启蒙,都带有高度的危险性。大家听了可能会觉得奇怪:启蒙有什么危险性呢?有的,因为只要找错了老师,启蒙就有高度的危险。

启蒙的老师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他会影响到我们一生的方向,会影响到我们一生的判断跟选择,实在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中国人一旦有一点成就,第一个感谢的一定是妈妈;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因为是他当年把我们带进门,让我们找对了方向。

我们看看蒙卦的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可见元、亨、利、贞四德中,蒙卦有三个:亨、利、贞,但元不见了,因为泉水被山挡住了,我们看不到起源。所以即使我们有潜力有智慧,也可能看不到而无所施展,就在于元被蒙住了,所以蒙卦的卦辞中没有“元”字。

怎样才能亨?这句话非常重要: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老师去求小孩要好好地学习,而是小孩来求老师,他来问的时候,老师才给他答案,否则老师一直教,他却越学越烦,越来越讨厌学习。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句话才是教化的基本原理。所以,孔子不拒绝任何人,普施教育,有教无类,但是一定要“自行束脩以上”他才会教。其实他并不是在乎那一点束脩,束脩就是今天的学费,而是他认为如果学生连一点点学费都不交的话,那是没有诚心要学。这样我们才知道,孔子为什么讲“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人要主动学习,才会进步,否则老师越教他,他却越听越烦,一点都不用心,还会促使他养成坏习惯,就是人家讲什么他都不在乎,那会一生都倒霉。

蒙卦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卦辞是说:教育并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达到学生主动求教于老师的理想状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哪方应该主动?“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的卦辞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点的呢?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就是说,学生问老师问题,老师要给他适当的回答,老师要看学生的程度,只能给他听得懂的部分。很多人不是,很多老师见小孩子来问问题,就给他讲一大堆,生怕他懂的不够多,这样做明显会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后就不问了,这就是老师的问题。

学生第一次来问,老师马上就告诉他,但下次他再问同样问题时,老师不能马上回答他。老师这时候就要脸上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因为学生再三问同样的问题就表示他不用心,如果第三次还问同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告诉他这样是不诚心学习。就好像我们卜卦一样,卜了一卦觉得不合适,再卜一个,这是不恭敬的。一个人要学习,不恭敬的话,是不能学到什么东西的。

初筮告,是说学生第一次问老师问题时,老师会看学生的状况给他合适的答案。再三渎,就是学生再三问同样的问题,就表示他根本就没有恭敬之心,是一种亵渎,这样的状况下老师就不告诉了。

大家都很羡慕颜回,认为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大家应该了解,颜回的爸爸也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跟孔子学习的时候还非常年轻,而且很聪明,他就觉得很奇怪:我爸爸跟这样的老师能学到什么?老师所讲的,我差不多都懂了。所以他就开始提问题,刚开始孔子很忍耐,就给他答案,可是提到有一天孔子大发脾气:你是来干什么的?你是来学习,还是想把我考倒的?颜回没有想到孔子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回去整整一个礼拜不敢出门,反省自己,人瘦了一圈,从此以后颜回就很少问问题。不要以为是颜回的问题变少了,其实他的问题多了,但是他会自己先去想,想不通,再去找资料,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请教孔子。孔子也很高兴告诉他。

我们一定要记住,学习是靠自己,父母、老师这些教化的人只是适度地启发学习者的兴趣。而启发兴趣也是要适度的,否则一过分,学习者就学不到东西了。

老师自古以来都是负有重大责任的,最难听的一句话就是误人子弟,误人子弟是罪孽深重的,还不如不当老师。

《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语道出了身为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依照蒙卦的道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却不能过分热心,这是为什么呢?作为学生,又应该抱持怎样的学习态度呢?

大家看蒙卦的卦象,上面是一座山,下面是水。山在上,水在下,那到底哪一个代表老师,哪一个代表学生?我们可以把一个蒙卦分成两段,就是分上下卦来看,上面的山代表学生,下面的水代表老师。因为下往上叫做往,上往下叫做来,只能来来来上学,不能去去去教学生。所以只有学生来求教于老师,不能是老师很热心地跑到学生家里去教学生。

这表示学生学习要自动。人最要紧是要自动,自动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动找到合适的老师,自动提出合适的问题,不管听不听得懂,都要暂时停下来,自己好好去想一想,想不通先问问别人,实在没有把握,最后才去问老师,这整个的过程才是合乎蒙卦的。

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这句话为什么会这样讲呢?照理说,很热心去教别人是对的,实际上根本没有那回事,好为人师是大患。有人会说:我作为老师不能教学生,算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孔子是怎样做的,孔子讲课都是一起讲,很少单独给谁授课,除非那个人有单独的问题,而且孔子只讲他认为应该讲的。匪我求童蒙,而是童蒙要来求我,这是教化不可改变的原则。

因此,我们把蒙卦下坎当做老师,就是施教的人,而上面的艮就代表受教的人——学生。老师是水,水可以滋润万物,但是水也可以泛滥成灾,所以老师是智者,会知道该流才流,不该流时要节制,免得一下流光了。学生是仁者,要乐山,要知道自己到山上去,如果不主动去采集东西的话,是如入宝山空手还。山里面有很多宝藏,学生要自己去挖掘,学生不主动学习,就会停止在那里,就永远不长进了。

蒙卦分成两段,上卦是学习者的态度,下卦是教学者应有的心态,这两者一配合,大家就可以发现,这里面有两个阳爻,这两个阳爻就形成一个框框。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屯卦的时候,它是有一个框框的,那个框框是万物要孕育要诞生时所需要的生态环境。这就好比婴儿出生了,从母体里面那个框框脱离出来了,脱离出来以后就又开始进入蒙卦的框框了。人生就是不断地从这个框框跳到那个框框。

人通常有很多知识以后,反而不敢做决定了,读了很多书以后,反而不敢有创见了,到最后就变成两只脚的书橱,什么都知道,就是不会用,那多可怜!这就好比我们人的脑袋是一个蓄水库,虽然不停地有知识进去,但没有水龙头,到了该用水的时候,倒不出来,空有满脑子的学问,又有什么用?

蒙卦是要出水的,我们到了某一个地步就要把不必要的框框丢掉,要不断地丢掉框框,人才会轻松。

蒙卦以自然界的“山中之水”喻人事,表明了施教与受教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的微妙关系,强调“施教要适当,求学要主动”的教育理念。蒙卦的卦象给了我们很多提示,那么,蒙卦的爻辞又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呢?

蒙卦六个爻,从底下开始往上看,代号是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九二跟上九是这个卦里面仅有的两个阳爻,这两个阳爻把六三、六四、六五这三个阴爻包在里面,形成一个框框,那就是我们所讲的学堂,登堂入室就是进入了那个框框。

初六是在框框的外面的,站在框框外面的人一定是老师,那么这个老师为什么要跑到外面去呢?就是因为他知道任何道理都要与时俱进,时也命也,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能老照以前那一套,否则不停地按照以前的道理传下去,传到最后大家都懵里懵懂。于是,这样的老师就站出来,由于他的声音很软弱,所以用阴爻来代表,现在又在初位,那就更弱了。每一个时代,要带动一些新的与时俱进的东西,都要特别地努力。

初六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发蒙,就是说要把原来的框框重新启发出来。怎么启发?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刑人,这个刑不是刑法的刑,而是模型的型,意思是我们自己少讲话,自己言行一致做给人家看,人家如果觉得这个人很奇怪,在这种时代还有这样的人,我们就成功了,就达到了用说桎梏。当我们把自己的框框解开了,别人也觉得这样好,那他们也解脱了。这样才叫改革开放,否则老是用以前的框框怎么改革呢?要开放就不能没有模范,不能没有典范,有了模范做给大家看,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这个用现代的话来讲叫做参考力。

一个人光用权力、势力,那是很危险,很可怕的。我们要很平和,要言行一致,要经得起众人的考验,这样我们的所作所为自然会使得人家把我们当做参考的目标、学习的对象,才会慢慢地把新的东西扩展出去,这才叫发蒙。发蒙是要使那些人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好的影响,才有资格叫发蒙。

以往吝就是说我们不能太积极,不能急于有成就,否则就会引起很多人的怀疑。我们只是要给老的学问赋予新的生命,叫做继旧开新,这完全符合《易经》的道理。

蒙卦告诉我们:教育要适时、适度。诗圣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润物之寓意与初六爻发蒙的为师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正的蒙养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那么,除了初六爻的发蒙以外,蒙卦九二爻和六三爻的老师又是如何为师的呢?

九二才是教师的主力。九二爻辞: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包蒙就是周围有很多懵里懵懂的人把他包围住,向他请教,向他学习,这当然是好现象。

老师要严厉,同时要有亲和力,否则严到学生都怕,跟老师保持很大的距离,怎么教呢?但是如果搞到没有距离,那更糟糕了,学生不把老师当一回事,甚至有时候老师大声说他们都不在意,老师脸色不好看他们根本看不出来,也不看的时候,那这个老师何以自处呢?

纳妇吉就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