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锦年-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声音又尖又厉,口水喷了郑氏一脸。

    难道是病犯了?

    慌得郑氏忙退了出去。

第143章 孺慕

    很快就到了樱桃又红,芭蕉又绿的季节。

    姚家开始广发请贴大宴宾客。

    据闻,姚家老太太说了,宴会当日是姚家那一对龙凤胎十二岁的生辰,根据姚家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这一天要大肆操办。

    叶家自然也接到了请贴。

    安国夫人直接将给叶老太太的请贴挑了出来,亲自送给了本人。

    “阿嫂看看,若是身体不要紧,就准备准备,到时候过去赴宴。”

    叶老太太冷冷地点头。

    她再这么被关下去,只怕不疯也被她们给逼疯了,还是先出去为妙。

    “阿兄虽然做了官,但官做得越大,对头就越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阿嫂一定要想清楚了。您曾经也是‘才女’,如今又是正二品的夫人,一言一行皆有很多人看着,出不得半点差池。”安国夫人交待道。

    正二品的夫人?上次她还威胁着不给自己请封呢!这会儿怎么又成了正二品的夫人。

    叶老太太气得满脸发青,却低着头没有做声。

    这位小姑在从前公公婆婆活着的时候就跋扈,她忍让她又不是一回两回,如今年纪大了,更不想和她计较了。

    安国夫人却交待郑氏:“老太太年纪大了,你要多照顾她一些。”

    这么大一个活人,天天以病为由关着也不行。

    叶家的身份毕竟不一般,为着叶老太太的“病”登门拜访的人几乎是要踏破门槛了,不说别人单是姚家的那位老太太就以此为由来了七八回了,次次提出要见叶老太太,大有不让她见到人誓不罢休的意思。

    若是平时倒也罢了,但姚家这一回这么郑重其事的请客,只怕和姚妃有关。

    据安国夫人得到的消息,姚妃之子三皇子年前已经被封为临川王,到了封地。

    江西和福建离得这么近,就算临川王不能离开封地,但姚妃却可以派心腹回娘家,新帝又刚登基,正是收买人心的时候,既然准了姚妃陪着儿子到封地上,姚家的风头就还没过。

    姚妃帮了叶家的大忙,不管姚妃回不回来省亲,叶家今天却一定要捧姚家的场,更不要说叶家退亲在前,姚崐救了叶锦辉在后。

    安国夫人一向看不上姚老太太,并不想应酬她,便支使了郑氏去姚家,顺便看好婆婆叶老太太,免得说了不合身份、不合时宜的话出来。

    至于姑娘们,李二姐正是相看的年纪,必须得在人前多露脸。

    叶锦辉也是必须去的,姚崐毕竟是从虎口里救了她,这恩就算不能报也不能让众人以为她已经忘了。

    从上次姚崐受伤到现在,她也不过是去了一次姚家罢了,既然姚崐已经大度地提出前面的帐一笔勾销,那做为叶家嫡长女的她,也不能太过小家子气了。

    “将园子里的兰花、桅子花各搬两盆,兰花送姚大公子,桅子花送姚二姑娘,再搬两盆茉莉送姚大姑娘。”叶锦辉交待桂枝道。

    叶锦华掩袖而笑,“大姐这么有钱,送礼却只从园子里搬几盆花,外人指不定怎么看咱们呢。”

    “君子之交淡如水。”叶锦辉懒得理她,说了这一句,就上了李二姐坐着的那辆马车。

    李三姑娘现在和叶锦华已经势同水火,自然不愿意和她同乘一辆车,随意找了借口留在了家里。

    叶锦月想到上次和叶锦华一起去姚家的事,也觉得没意思,索性告诉安国夫人她要陪着表姐,也留了下来。

    叶锦华想了想,便上了老太太和三太太的那辆车,“祖母气色看起来好多了。”

    现在的老太太,比起她记忆中的祖母,老了十岁不止,看来这位确实是在庄子上吃苦了。

    老太太点头,“你是三丫头,你娘还好罢?”

    杨淑仪自打生了她之后,二胎本该是生她的妹妹叶锦兰的,却因她自己要看叶思晴的笑话,反倒被这个跋扈而没有教养的女人给暴打一顿,意外地小产了。第三胎本是该生她的三妹叶锦梅,却因她那不成气的父亲下手没轻重,又小产了一次!第四胎本该生她弟弟叶锦炅,但却无缘无故地流了产,还被刘大夫诊断为从此再也不能生育。

    上一世叶锦兰最终进了宫,并且生了皇子,叶锦梅嫁得虽不如她,却也十分显赫,她的弟弟更是继承了叶思明的爵位,风光无限。

    而如今,他们居然根本没能够看这个世界一眼!

    被老太太这么一问,叶锦华的心立时如翻腾的海水一般翻滚了起来,直觉地想说“不好”,可又想到三太太还在旁边,只得扯出了一个笑脸,“她一直念着老太太,可惜您需要静养,只能每月初一十五才能站在院外给您老人家请一次安。”

    老太太不由狠狠地瞪了三太太一眼。

    叶锦华不由承着老太太也看了一眼她的这位新三婶。

    不得不承认,安国夫人的段位比老太太高多了,前世三叔虽早成亲了两年,但那胡氏要家世没家世,要陪嫁没陪嫁,只能每天看着阿娘的脸色行事。

    那一世的三婶,对她比对亲闺女还好。

    就是叶锦月的阿娘林氏见了她阿娘,也是亲亲热热,掏肝掏肺,对她更是好得不得了,每每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她先挑过了才给叶锦月。

    不过,对她最好的是老太太。

    那一世,为着祖父的横死,老太太将怨气全发泄在了沈氏和叶锦辉身上,但对她却是百依百顺,若没有老太太默许的取代,她也没有后来的风光。

    “就是我,也是每天念着祖母,孙女曾在菩萨面前发过誓,愿意来世做牛做马换得您这一世福寿安康,长命百岁,没想到您竟然真的好了。”这话虽然有假,但叶锦华却是比任何人都希望她的这位祖母能重掌叶家内宅,对老太太的孺慕之情也比别人要真上几分,说着说着,眼圈便无端地红了。

    若掌家的不是安国夫人而是这位老太太,她和她的母亲早在叶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叶老太太一把将叶锦华搂在了怀里,“好孩子,多亏了你的孝心,我的病这才好了。”

    三太太看得暗暗称奇:这老太太的病居然真的全好了?

    到了此时她再不知晓婆婆没病,那可就白活这一遭了。

第144章 手段

    姚太太看到叶家众人来了,忙亲自迎了出去,比上一次安国夫人带着叶锦华她们过来的时候,热情了数倍。

    上一次,叶尚武虽然也升了职,但姚太太却觉得是抢了自己丈夫的位置,心中十分怨恨,如今眼看着不可一世的高家唯一的儿子不明不白的死去,高吉胜被调任京城,而叶尚武却坐上了高吉胜的位置,才暗暗心惊。

    或者,人就是这样,觉得别人不如他,他会瞧不起你,一旦你超越了他,他则会暗中嫉恨你,可当某一天你到达了一个他无法企及的高度,他又会转过来小心翼翼的奉承你。

    姚太太现在就属于这种情况,小心翼翼地奉承着叶家。

    姚老太太早告诫过她了,“阿铮对叶尚武动手在先,别人只是退亲又没做别的,如今叶家势头正旺,就算你心里有意见,面上也不能带出来。崐哥儿还这般小,再有能奈又如何能面面俱道?好在他救了叶家那丫头,成了叶家的恩人,这个倚仗,我姚家一定要牢牢抓着。”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她巴结叶家。

    但姚太太见了叶锦辉和叶锦华却仍没有办法高兴起来,简单的客套之后就让人带了她们去了后花园让姚大姑娘招待去了。

    叶锦辉倒是无所谓,她来姚家不过是为了堵人口实罢了。

    姚太太若对她太过热情,她才觉得奇怪。

    既来之,则安之,在这花园里赏一回花,吃完午宴,也就可以走人了。

    “姐姐们略在这时等一等我,我想去更衣。”还未到花园,叶锦华便皱起了眉头。

    姚家今天宾客盈门,只要接到请贴的全来了。

    据说,今上非常爱护自己的这位幼弟,不仅让她的母妃陪着他到了封地,还许诺要给姚崐升职,但姚妃却惶惶然然地辞去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今上也不过是为了名声罢了,却必需给姚家留下一个好印像,凡是接到请贴的人,全部派人过来了。

    “真妹妹,这边。”金芫老远已经迎上前来,拉住了叶锦辉的手。

    叶锦华趁机请让下人带了她过去,不慌不忙地洗了手,拿帕子擦了,一下子捂着耳朵惊叫起来,“姐姐可曾看到我的耳环了?”

    那丫鬟暗道一声“糟糕”,这位可是总兵大人的孙女,姚家万万得罪不起!

    偏叶锦华也是一副火烧火燎的样子,“这是我祖母送给我的东西,如今头一次戴呢,若是丢了,只怕她老人知道了,说不得要责怪我呢。”

    丫鬟不得不瞄了瞄叶锦华那硕大的鸡血红宝石耳环,暗道:若真是掉了,只怕也被后面进来的客人拾走了!

    但东西毕竟是在姚家丢的,况且叶家老太太又是有名的抠门,万一为这事怨恨上姚家就不好了,丫鬟不得不小心地陪不是道:“要不,我陪姑娘找找看,说不定哪位贵人帮姑娘捡起来了,正等着您过去拿呢。”

    叶锦华连声念佛,“若是这般,这位姐姐可真是我的大恩人了。”

    两人便东寻西顾地往回走。

    可又不好遇上人就拿这个来问。

    叶锦华这会儿倒安慰起那丫鬟来了,“我们也别声张,就低着头看仔细些就是,若真是有人捡了,看到我耳朵上只戴了一只耳环,只怕就会拿出来归还于我了。”

    可找了一圈也没找到。

    “要不,我去问问我家三太太,先问她找一副换上,免得惹了我家老太太不高兴。”

    丫鬟越发着急。

    谁不知叶家这老太太以前就是个拎不清,连儿媳的嫁妆都要克扣了送给闺女,如今这老太太却是在庄子上养了好几年的病总算是好了,头一次出来赴宴,偏偏在自己手里出了事,这会儿自然是叶锦华说什么是什么。

    只得将她往上房里带。

    她叶锦华却并不是真想更衣,而是想借此机会和姚家传递信息罢了。

    前世,也正是这个时候,姚妃带了儿子临川王到了封地上,但相隔不到三年,做了皇帝的皇长子就丢了帝位,换成了二皇子即位,据说这位二皇子非常残暴,而且爱好美色,日日在宫里通宵达旦的寻欢做乐,传闻他为了寻求刺激,竟然把自己的嫔妃赏给大臣,让他们当着自己的面行周公之礼,并且还要把它亲手给画下来。

    如此腐朽的朝廷,没过多久就被鞑子给破了,皇帝在城破之时悄悄地上吊了,南方的士族便悄悄地拥了临川王做了新帝。

    但彼时姚铮已经是福建总兵,福建又和江西挨着,就算有人不同意,姚家也有办法让他同意。

    可今世做了总兵的却是自己的祖父,祖父就算肯为姚家尽力,但毕竟隔了一层。

    若想叶家全心全意地帮姚家,那就联姻!

    而她又早向安国夫人表明了心迹。

    若是此时联姻,那她以后不仅是姚氏一族的恩人!更是维系叶家和皇家的纽带,到那时候,就算她是庶女又如何?

    前世姚怡倩的儿子虽然只做了五年皇帝,但有这五年的时间,足可以让姚崐很快地成长起来,成为绝世名将,抵当了外邦对江南一轮又一轮的猛攻。

    就算以后楚家赶走了异邦称王,也一样封了临川王为镇南王,而姚崐则被尊为柱国公。

    今生姚铮却比上一次早死了十年!

    可姚二姑娘也还未被姚家送进京城,她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先救下这位才名满天的二姑姐让她得到一份好姻缘,以便得到姚家全心全意的信任。

    但她若是跟着李二姐和叶锦辉就没有办法见到姚老太太,不得不使了个小小的手段。

    也合该叶锦华得手,那丫鬟将她往偏厅里一带,便赔了笑脸道:“姑娘先等一等,我这就去帮您叫贵府的三太太过来。”

    叶锦华淡淡地点头。

    但这丫鬟却觉得若就这般去叫了叶三太太过来,未免也显得她这丫鬟太不会招待客人了,便直接将事情告诉了姚太太。

    姚太太略一思忖便从自己的首饰匣子里拿两对耳环出来,却又觉得自己上一回给过这位冷脸,便向跟着自己的姚二姑娘道:“你给她送去吧,都是小姑娘家,更容易说到一起些。”

    如今姚二姑娘的恶疾已经被刘大夫完全根除,正是需要在人前露脸的时候。

第145章 理智

    叶锦华虽是叶家庶女,但她的姨娘杨氏却是叶老太太的内侄女,姚二姑娘虽然极少见人,但是已经脑补了不少叶家嫡庶相争的内宅戏码。

    姚二姑娘不愿意见到别人,却非常的愿意见到叶家的姑娘,毕竟叶锦辉才是知道她秘密的第一人,如今这个秘密虽然已经威胁不到她,但最好办法却是由叶家另一位和叶锦辉立场不一样的姑娘来见证。

    姚二姑娘脚步轻快地带着两副耳环到了偏厅。

    叶锦华不由勾了勾嘴角。

    姚家果然没有一个傻瓜。

    “贵府三太太正在和黄太太叙旧,不如叶三妹妹先用我的吧。若有人拾到,我定专程让人给你送过去。”姚二姑娘摆出了自认为得体的笑容说道。

    叶锦华却盯着姚二姑娘皱起眉来。

    一副欲言又止,欲哭不哭的模样。

    许久,方抿着嘴拣了一副耳环戴了,又看了一眼自己的丫鬟,司琴和司棋忙退了下去,姚二姑娘忙使眼色让自己的丫鬟也退了下去。

    “姐姐这般帮我,我有一句话却是不吐不快。”叶锦华郑重其事地说道。

    姚二姑娘见她那一脸煞有其事样子,心里便有些不屑,庶女就是庶女,不过是丢了一只耳环,又不是丢了总兵大人的官印,弄得像天快要塌了一样做什么?

    “姐姐要记得,千万不要进京,再过一年皇帝就要殡天了,新帝的寿命也不过四五年的光景,姐姐的富贵荣华并不在赵家。”叶锦华自信满满地笑了起来,也不管姚二姑娘有没有听明白,径直推开了门,吩咐下人,“烦劳姐姐带我过去和那些姑娘们一处罢。”

    姚二姑娘眼睁睁地望着叶锦华跟着人走远,心里却惊诧极了。

    姚老太太原来是觉得辈份不对不同意她进宫的,但这次她的姑母却特意送来了两个宫里的嬷嬷教她规矩,不用想,必定还是要把她送进宫去了。

    这件事除了姚老太太和她之外,目前还没有任何人知道,但叶锦华是怎么知道的呢?

    金芫一看到叶锦辉,便开始埋怨起来,“真妹妹好长时间没到我们那边去玩了。”

    确实很久了,从上次打猎过后到现在一直没去。

    金芫是有些心虚的,上次打猎的时候,明明是她和金辉将叶锦辉带过去的,但老虎扑上来的时候,她三哥却一把将她拉到了身后,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姚崐已经冲上去了,金辉顺势就骑在了虎背上。

    虽然当时情况很混乱,但她却不能肯定叶锦辉到底有没有看到这一幕,但她却有些不好意思去叶家了。

    想解释也不知道如何开口,惟有让下人送了几张贴子请叶锦辉,但叶锦辉却一次也没有去过,每次都用合适的理由推脱了。

    “大表姐要嫁人了,我和表姐们要帮着她绣嫁妆,还要帮姑祖母分担一些家务事,你知道的我还拜了刘大夫为师要学医,郑先生也给我布置了不少功课,我还有两间铺子,还没理清楚三叔又成亲了,祖母一直病着,我们姐妹们少不得要搭把手。”

    其实并没有叶锦辉所说得那么忙,如意坊那边只是入股,叶锦辉和刘美丽并不管铺子的经营,布料生意她已经不做了,全部转交给了表哥李志宽,她不过是赚两个零花钱,而李家却有几十万的帐务,若李志宽到成年仍还不完,必定会影响到亲事,到那时候还是叶家帮着还,虽不用叶锦辉掏钱,但肯定是从安国夫人和叶老爷子的私库往外拿,就算他们有钱,又如何跟外界交待这些钱的来历,倒不如她及早抽手,让李志宽去做。

    至于李大姐和三叔的亲事,自有安国夫人身边的嬷嬷们出去,也用不着她操心,但每每金家请贴送来的时候,她去请示安国夫人,安国夫人总是会交待给她一些杂事。

    一次两次之后,叶锦辉便有些明白过来,安国夫人并不希望她和金家有过多的牵挂,虽然她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却不想为了金家而违背了安国夫人的意思。

    因为在叶锦辉的心里,已经把安国夫人和叶老爷子当成了她真正的亲人,她又怎么肯为了出去玩而伤了自己亲人的心呢?

    安国夫人看她这般,越是从内心里喜欢她,“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去金家吗?”

    叶锦辉:“姑祖母可是担心金芫来的次数太多,外界会认为你有意让她做咱们叶家妇?”

    安国夫人一下子笑了起来,“说你迷糊吧,你倒想的挺多的,说你聪明吧,该想到的你偏没想到。”

    叶锦辉越发好奇起来,“请姑祖母指点迷津。”

    安国夫人哈哈大笑,“人家看中的是你!”

    叶锦辉呆了片刻,点评道:“祖父已经是总兵,金家却是祖父得力的部下,两家内部联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这回轮到安国夫人呆住。

    她怎么也料不到,叶锦辉会如此理智地看待自己的婚姻。

    “你是你祖父最看重的孙女,他这个人你是知道的,肯定不会拿你换取任何利益的。”安国夫人淡淡地说道,“你们都一样,叶家不会拿你们任何一个人换取利益,若要结亲一定要对方适合你们,我才会点头。”

    这话叶锦辉倒是非常赞同,“从大表姐的亲事我们就看出来了。”

    而李大姐在黄家适应的也很快,和太婆婆、婆婆相处的非常好,说起夫家总是眉稍眼角都淡着笑意。

    “您不同意这门亲事是对的,我和金三公子并没有共同语言,但金姑娘却是一个还可以相交的朋友。”

    安国夫人注意到,叶锦辉说这话的时候,没有有寻常姑娘脸上常见到的那种扭怩,仿佛在说不相干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