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2003年第4期-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人天生就知道怎么样对别人好,陈伊琴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天资极聪慧,没人教她就懂得帮人要帮在点子上。她早看出来唐冬青对文艺表演情有独钟,甚至很痴迷,她想要是能让她进宣传队,她肯定会特别高兴的。可是唐冬青长的样子实在是不适合宣传队,宣传队的小姑娘即使不漂亮个个也都很清秀,而唐冬青竟连清秀也说不上。不过陈伊琴这回是下了决心要替唐冬青促成这件事,事情越是难办才越显得情义珍贵,她要对唐冬青投桃报李,还要给唐冬青一个惊喜,让唐冬青为她感动。 
  陈伊琴去找陈老师说,陈老师一听就摇头。陈老师说:“我知道那孩子,长得圆滚滚肉乎乎的,小冬瓜一个,连腰身都没有的,她来让我找谁跟她配戏呀?”陈伊琴就不说话了。过了两天她又跟陈老师说,陈老师说:“宣传队里女演员已经太多了,她要是个男孩子还可以来试试。”到了晚上演出的时候,陈伊琴悄悄嘱咐唐冬青说陈老师有什么事你上前帮一把。陈老师既是晚会的导演又是舞台监督,服装、道具、灯光有什么问题样样都要来找她,一进剧场忙得头都大了,一晚上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唐冬青找了一个酱菜瓶子洗干净,又找了一点茶叶来,泡了一杯茶,恭恭敬敬端给她。陈老师匆匆接过去,看了她一眼,又回过头看了她一眼。 
  没过几天陈老师让陈伊琴通知唐冬青下午一节课后去宣传队,这个好消息让两个人欣喜若狂。唐冬青试都没试就直接上节目,这在以前就没有过。唐冬青心里清楚自己能进宣传队全靠的是“关系”,所以她更加下决心要好好表现,绝不辜负陈伊琴和陈老师对她的好意和厚爱。 
  唐冬青参加排练的第一个节目是藏族舞蹈,排节目之前陈老师就向大家描绘了这个节目正式演出时的情景:女演员们穿着宽大的藏族裙子,腰里扎着鲜艳的彩条围裙,手上托着洁白的哈达翩翩起舞。唐冬青听得格外专心,思绪随着陈老师的描述而翱翔,她想象自己涂着红红的脸蛋,描着乌黑的眉毛,穿着漂亮的藏族服装登上舞台,激动得都有点儿头晕了。还有更令她高兴的,就是陈伊琴也参加这个节目,这也说明陈老师真的是很看重她,不是随随便便敷衍她,而且有陈伊琴在一起,她心里就像有了某种依靠一样,非常地踏实。 
  陈伊琴因为个子略高排在队伍的前列,唐冬青排在队伍的后面。陈伊琴先出场,所以她的一举一动唐冬青在后面能看得一清二楚。每跳一会儿陈伊琴就会从队列里探出脑袋对唐冬青笑一下,唐冬青心里甜甜的,也不时地探出脑袋对陈伊琴笑一下。 
  学了几个动作之后陈老师让休息一下,她站在陈伊琴旁边,笑嘻嘻的,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她这个胖乎乎的样子还真挺可爱的!”说的是唐冬青,陈伊琴听了特别高兴。又学了几个动作,陈老师让大家从头串起来来一遍。一遍下来陈老师微微皱起了眉头,她让再来一遍。又一遍下来,陈老师的眉头皱紧了。陈老师对唐冬青招手说:“你下来,你站到我这儿来看看清楚!”唐冬青听陈老师这么说,倏地出了一身汗。她乖乖地走出队伍,站到陈老师边上,看着别的人跳。陈伊琴看着唐冬青出列,真希望自己有神通能够搭救她。她一边跳一边扭过头去看她,跳着跳着她不再看她了,动作做得格外地流畅和优美,她知道唐冬青在看着她,她想用自己的动作教会她。 
  排练结束的时候陈老师把陈伊琴叫到一边对她说:“她真的是不行,你说怎么办吧?”陈伊琴一听差点哭出来。陈老师有点看不过去,变通了一下说:“要不你教教她,你教得会她,就还让她参加。”陈伊琴点点头,眼睛里的泪花好容易才憋回去。 
  可是陈伊琴也没有办法教会她。唐冬青的学习态度肯定是没问题,每个动作她都学得极认真,可惜的是她不会把这些动作连贯起来。舞蹈动作应该是像水波一样会流动的,唐冬青就是死活流动不起来。无论陈伊琴下多大功夫教她,她也没有办法把那些学会的动作比划成一段八九不离十的舞蹈。她的一招一式都是呆板的,关节都像是锈住了,动起来就像一个木头人。她在这方面简直是太没有天赋了。两个人常常练得汗如雨下。最后连陈伊琴都灰心了,她实在是教不会她。陈伊琴和唐冬青抱头痛哭。 
  唐冬青只好退出了宣传队。好在她心情很平静,哭已经哭过了,所以她没再哭。藏族舞蹈很快公演了,舞台效果和陈老师设想的差不多。每次演这个节目台下掌声都特别多,陈老师就把这个节目定为了压轴戏。后来这个节目还在地区得了奖,陈老师脸上笑得一朵花。本来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开心的大好事,可是陈伊琴却不敢当着唐冬青的面太高兴,相反她却嘟囔着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唐冬青不说话,心里很酸涩。本来这个节目是有她的,这份高兴自然也是有她的,结果却是忙来忙去白忙了一场,结果却是看别人越高兴自己心里越难受。唐冬青最难过的其实还不是宣传队不要她,而是她觉得自己连个谁都不爱理睬的陈伊琴都不如。她越想越伤心,又没一个人可以说句知心话,眼泪只好往自己肚里流。 
   
  陈伊琴演出唐冬青照样去替她拿衣服,两个人如影随形的,还是好朋友。陈伊琴还在替唐冬青使劲,想把她再弄回宣传队,只是陈老师不答应,说她根本不是这块料。这样的话陈伊琴当然是不会学给唐冬青听的,怕伤了她的心。陈伊琴对唐冬青小心翼翼的,因为她觉得这件事自己没办好,有点对不住她。 
  唐冬青对宣传队其实早死了心,她在跳舞上面没才分,但她看事情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她一看陈老师的眼神就明白陈老师是怎么看自己的。陈老师对她爱理不理的,对待她介乎于认识与不认识的学生之间,可实际上呢,陈老师怎么可能不认识她?她跟陈老师学过跳舞(尽管没有学出来),她还替陈老师做过七七八八跑腿的小事情,陈老师这么一装假唐冬青心里觉得很委屈,想想自己有一次还费劲巴力找了一个酱菜瓶子洗干净替她泡了一杯茶,她觉得自己真是挺贱的。如果早知道陈老师是这么一个人,她是绝对不会那么巴结她的。再想想那都是陈伊琴让她做的,都是陈伊琴叫她主动去接近陈老师,如果说自己贱,那也是陈伊琴让她贱的,想到这里她心里不由恨恨的。 
  有一天黄昏时分,唐冬青和几个帮唱的同学正在教室前的小操场上扔沙包,玩得正起劲,陈伊琴化完妆从教室里走出来。陈伊琴也是一时兴起,插进去跟她们一起玩。也不知是一个怎样的念头,唐冬青抓起沙包狠狠地朝陈伊琴的脸上扔过去,霎时陈伊琴捂着眼睛蹲在了地上。唐冬青向来扔沙包是一绝,她力气大,出手快,不仅狠而且准。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这个沙包一砸过去,一起玩的人都吓坏了。她们呼地围了过去,把陈伊琴围在了中间。也不知道陈伊琴哭没有哭,反正她脸上的妆全花了。唐冬青站在原地没有动,她看见陈伊琴慢慢地站起来,远远地看着她。天色更暗了,她看不清陈伊琴脸上的表情,只觉得她目光狠狠地盯着自己。而前面一刻天光还亮得多,陈伊琴的眉眼又都是描过的,站在这头确实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她知道自己想赖也赖不掉。她意识到自己闯下祸了,慢吞吞地走过去,对陈伊琴说一声:“我不是有意的。”自己都听出了声音里的勉强和敷衍,陈伊琴盯着她的目光刹那间变得锋利无比。 
  不过陈伊琴并没有说她,一句话也没有说,她捂着脸,进了教室。唐冬青远远地站在教室外面,不敢走近,更不敢进去。教室里的灯光很明亮,教室里的一切她都看得清清楚楚的。陈伊琴重新洗过脸,重新匀了底色涂胭脂描眉画眼,都是陈老师亲手操作,连她的洗脸水也是陈老师亲手替她倒的。这一个晚上陈伊琴就像是陈老师的一个宝贝,受到了最细心的呵护,也受到了无上的礼遇。陈老师前前后后跟着她,替她背书包,替她倒开水,替她幕间补妆,还替她拿衣服。一晚上唐冬青倒也一直跟着她,但是她根本就插不上一点手。中场休息的时候陈老师搂着陈伊琴的肩膀说说笑笑,逗她高兴,陈伊琴一到后台就拿着一块白手绢捂着脸。围着她们的是几个当红的女演员,别说唐冬青了,就是宣传队里一般的人也都识趣没有往前凑的。到了演出快要结束的时候,唐冬青猛然意识到其实陈老师是在有意防范她。突然间她热血上涌,心里犹如烈油翻滚。她真的太憎恨自己了,觉得自己太可耻太卑鄙太不是人,别人已经识破了自己,自己还不赶紧走开,还往人面前凑,还想讨好人家,真是脸皮太厚,太不知丑了!唐冬青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无地自容,一股绝望的情绪让她恨不能马上倒地死过去。 
  就在这时熟悉的音乐声响了起来,唐冬青反应过来藏族舞蹈就要开始了,也就是说演出快要结束了。她望着台口,陈伊琴舞动着衣袖扭动着腰肢出场了,脸上微笑着,一点也没有被沙包砸过的痕迹。陈伊琴从来就是这样的,她一上台就成了另外一个人,跳起舞来更是婀娜多姿,美若天仙。这样一个人,你拿她能有什么办法呢?唐冬青痛苦地想,其实砸她一沙包根本就没多大用,伤不着她一根毫毛的,倒是自己白白地对她下了那样的毒手,弄得心里这么不自在。唐冬青双眼紧盯着翩跹起舞的陈伊琴,她跳得那样好,她的动作自己永远学不会,她的舞姿自己永远练不会,她实在是太优越了,自己永远都没法跟她比。唐冬青的眼泪流下来,她躲在侧幕后面偷偷地不出声地哭起来。 
   
  唐冬青砸了陈伊琴一沙包陈伊琴并没有记她仇,平常经常一起玩的,谁没有个失手的时候。只有唐冬青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沙包扔出去她是有意的,根本就不是失手的。陈伊琴再没有提过这件事,别人也没有提过这件事,但是唐冬青却一天也没有忘记这件事。有的时候她的心里会突然地有一阵懊悔和愧疚袭上来,有的时候她良心发现,处处都对陈伊琴特别好。陈伊琴不知是没感觉还是故意假装不知道,她对唐冬青还跟以前差不多。 
  唐冬青不知道就在她忍受着内心的煎熬的时候,她和陈伊琴的相处就要结束了。有一天扬剧团来学校招演员,他们千挑万选,最后只选中了陈伊琴。陈老师对他们说:“她是我们最好的苗子。”她又说:“你们真有眼光啊!” 
  全校上下的羡慕可想而知。在当时,中学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都要上山下乡,留城的机会非常少,能进扬剧团自然是一条极好的出路,更何况对陈伊琴这么一个天生的艺术人才来说,不去扬剧团去哪儿都可惜了。陈伊琴略做准备就跟着他们去了扬州。临行匆忙,她也没来得及到学校来和唐冬青告别,陈老师是去陈伊琴家里给她送的行。 
  陈老师回来说,原来一直以为陈伊琴家住在淮剧团宿舍她父母肯定是演员,其实她爸爸是淮剧团的电工,妈妈是淮剧团的会计,两个人和文艺都一点沾不上边。陈老师由衷地说,陈伊琴这孩子生来就是个演员的坯子,这样的人才几年也难得遇到一个啊。 
  陈伊琴走了陈老师很寂寞,有一段时间连排演新节目的兴头都没有了,宣传队活动的次数也减少了。陈伊琴走了唐冬青也很寂寞,不过她的寂寞是在心里的。她常常想起陈伊琴,想起陈伊琴随即就会想起自己狠狠地朝她脸上砸过去的一沙包。她真后悔自己那么做,她觉得自己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陈伊琴。 
  4 
   
  陈伊琴走了不久,蔡大妈就来了。 
  蔡大妈跟陈伊琴没有什么关系,她跟向阳小学也没有什么关系。蔡大妈是城郊的一个菜农,年轻时嫁过一个男人,男人不知是走了还是死了,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拉扯着一个儿子过日子。儿子又是个不学好的,长大之后成天游手好闲,一件正经事不做,蔡大妈也管不住他。蔡大妈的生计全靠她自己,种菜、卖菜,儿子只会伸手向她要钱花。蔡大妈不过五十来岁年纪,但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牙齿也掉了半口,黝黑的脸颊瘪进去,显得很老相。只要她出来见人,总是两眼无光,一脸苦相,一看就是一个苦命人。 
  蔡大妈每天都挑了担子进城卖菜。她有一个特点,卖菜之外喜欢和买菜的闲聊。慢慢地人头都熟了,蔡大妈干脆挑起担子走街串巷送菜上门。蔡大妈的菜新鲜,斤两又给得足,大家都乐得买她的,渐渐她在城里有了许多固定的顾客。蔡大妈的长期客户中有不少是家庭主妇,一边挑菜一边和蔡大妈攀谈。女人们的话题通常无外乎家长里短,但蔡大妈除了家长里短之外还能说点别的。她最喜欢对人诉苦,一开口便是:“我们乡下人苦啊,跟你们城里人没法子比,一大老早就下地了,太阳晒,皮都脱光了,做得没得歇,一辈子啊,想想都要淌眼泪!”蔡大妈尽管说话颠三倒四,没头没脑,但她表达的意思却是清楚的。一般诉苦的话很容易遭人讨厌,但是蔡大妈就有本事把这个话题说得叫人爱听。她最喜欢说的是她自己,自己从小受的苦,嫁了男人受的苦,没有了男人受的苦,年纪大了还是在受苦。她一说起受苦的事情眉眼就皱起来,脸上很凄苦,整个人极富感染力。买她菜的主妇听了都被她打动,个个都很同情她。有时候蔡大妈讲着讲着掉眼泪,她们也跟着眼圈红红的。 
  一个农村的老太太,一天书没读过,大字不识一个嘴却极能说,天底下受苦的人那么多,可大家记住的都是她蔡大妈受的苦,也实在是很难得。城里越来越多的人认得了蔡大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蔡大妈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买蔡大妈的菜,蔡大妈应该很高兴了吧,可是她还是苦着一张脸,逢人便苦叽叽地说:“没钱日子难过啊,儿子不成器,我没得办法想,我这个人生下来命就苦,什么苦都吃过,一辈子也苦不出个头!”几句话一说她就又扯到了自己的身世上,从小受的苦,嫁了男人受的苦,没有了男人受的苦,年纪这么大了还是在受苦。她的身世不少人都听过许多遍了,但是她一开口,他们还是忍不住要站下来听。蔡大妈一诉起苦来整个人就沉浸在苦难里,絮絮叨叨滔滔不绝,话头特别密,那些陈年旧事,经她一说都是活灵活现的,就好像发生在眼前。比如她讲到下雪天出门拾柴火被地主老财家的狗咬了,撩起裤腿让大家看她小腿上一块白亮的伤疤,谁都觉得那块伤疤还在隐隐作痛。而且蔡大妈每次讲她受的苦难都会多多少少加进一点新内容,有的时候一段老故事突然多出了一些新情节,记性好的小孩子听了忍不住要刨根问底,大人们却从来不计较。有一天一个女人啧啧称赞道:“老奶奶口才这么好,怎么不去学校里给学生讲讲呀?”不久蔡大妈就被向阳小学请去了,给学生们作忆苦思甜报告。 
  唐冬青第一次听蔡大妈作报告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在唐冬青眼里蔡大妈就是苦难的化身,她苦大仇深,受尽了旧社会的折磨和凌辱。每次蔡大妈来忆苦思甜唐冬青都听得格外专心,一条手帕哭得湿淋淋的。蔡大妈诉苦的内容每次都不重样,除了讲自己,她还讲自己活活饿死的爹娘,卖给人贩子的弟弟和妹妹,给地主扛长活累断了腰的小叔叔,被抓了壮丁的舅舅,给人家做童养媳的小姨娘,还有被恶霸强奸的亲嫂子……讲起来真是字字血,声声泪。蔡大妈忆苦的时候自己很少流眼泪,她说呀说的,把台下的人都说哭了为止。小操场上横竖成排低垂着头坐着的师生们擦眼泪擤鼻涕,唏嘘一片。 
  学校老师一致评价蔡大妈是请到学校里来开门办学的人当中讲得最好的一个,也是最感染人的一个。向阳小学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她去,不仅向阳小学,别的学校同样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她去,蔡大妈很快就成了一个非常出名的人物。听了蔡大妈忆苦思甜报告之后,各学校各年级各班还要组织讨论,讨论之外老师们还布置学生写作文,为的是更好地消化吸收,将阶级仇、民族恨转化为上进的动力。三(1)班把这篇作文留作了家庭作业,题目就是《听蔡大妈讲苦难》。从星期六到星期天,唐冬青一直埋头哗哗写。蔡大妈讲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她写了一页又一页,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内容没有记下来。一边写她一边哭,想想一个人受过那么多的苦,真就像蔡大妈自己说的,她是黄连掉在了苦胆里——苦透了!她替不幸的蔡大妈流下了许多许多的眼泪。 
  星期一去上学唐冬青两个眼睛还是肿肿的,人也变得沉默寡言的。她心里装满了蔡大妈的苦难,没有什么能让她快乐得起来。陆老师看了她交上来的作文,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她:“唐冬青同学这篇作文,很下功夫,写得也是不错的。”下课陆老师看到唐冬青,对她说:“写作文要学会抓住重点,用不着什么都写到。”陆老师把唐冬青写的作文发还她,厚厚一沓子,一共十六页,每页四百字。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字还没有认全呢,背后用了多少功夫啊!陆老师真的有点心疼她。 
  回到家里唐冬青把发下来的作文又重新写了一遍。她记住了陆老师说的“写作文要学会抓住重点”,把那些无关紧要的话统统都去掉了。她把蔡大妈讲过的事情一件件串起来,连忘掉的也都重新回想了起来。她写了一页又一页,数一数,一共二十页,每页四百字。 
  又到星期一,唐冬青把写好的作文交给陆老师,陆老师很惊讶,看完之后很震惊。陆老师又一次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她,陆老师说:“唐冬青同学真的非常肯下功夫,你们都要向她学习。”陆老师亲手把唐冬青的作文一页一页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示范,要全班同学好好看看,好好学学。 
   
  5 
   
  有一天唐冬青忽然学起了蔡大妈诉苦。那天下午大扫除刚结束,唐冬青一屁股坐在一个水泥墩上,皱起眉头,一拍大腿,说起了蔡大妈的辛酸家史。她学得简直太像了,说的内容、情节,用的语言,包括脸上的表情、说话的腔调,甚至一捋头发、一抹鼻涕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