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涛海未了情-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问题。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总公司大力支持!” 
林平山和杜洪宾来后,立即与李天刚他们着手新机构方案的筹划。 
在新组建的机构中,除李天刚任总经理外,弗芒公司的拉尼担任质量保证经理,管道队长是诺代尔,金东海继续担任副队长。诺代尔有人事权,有权决定奖金分配。按照林平山的建议,李天刚在每个外国专家旁边安排一位素质较好的年轻人,进行 “影子培训”,以期在工程结束能培养出自己的管理人材。 
按照外国专家的要求,每个工人都要进行培训和考试。核质量保证知识、施工程序和具体操作,培训完立即考试,一个个地过,考试不及格的不能上岗。培训考试结束,刷下了一半的人。 
一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干队伍,投入紧张有序的赶工激战中。新制度赏罚分明,人们心中舒畅。这个队伍再度发扬了核工业队伍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工程稳步向前突进。核岛安装现场,重新出现了生气勃勃紧张繁忙的景象。 
二 
这时,汽机厂房里,汽轮机的安装工作也在紧张进行。因为核岛安装的延误,加上八公司的调度有方,常规岛安装工程进度相对超前了。 
林平山从核岛腾出手来,到汽机厂房的现场监督汽轮机转子吊装作业。 
汽机厂房的重型行车,吊着直径三米多几吨重的汽轮机转子,变换着速度向汽机定子的槽口接近,工人们围成一圈,导引转子就位。经过精心调整,巨大的汽轮机转子缓缓落到了轴承座上。 
电建八公司总经理黄昌辉在二十米标高的汽轮机平台吊装作业现场,沉静地注视着工人们吊装作业。 
林平山看转子终于准确在轴承上就位,转过脸来对老黄说:“黄总,我看每次重要的作业,你都在现场。” 
黄昌辉听了,点头感慨:“是啊,在不在现场是责任问题。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 
实际上,现场的每次重要设备安装就位作业,从核反应堆压力壳、蒸汽发生器,到汽轮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林平山都要亲自到现场。听了老黄的话,他感觉在理念上还有差距,尽管自己也参加过工程建设,跟多年征战的老将相比,还要磨练。这样的敬业精神,让人打心底佩服。 
他看到曹怡芬正跟工人们一起测量汽轮机轴的对中,就走到他们身后看着。 
曹怡芬穿着肥大的工作服,显得更加瘦弱。她专注地趴在地上跟师傅们仔细观察指示器数据的变化,没有注意到林平山站在后边。 
黄昌辉看着他们操作,神情兴奋:“这是我们安装的最大机组了。国外的安装程序就是严格,确实学到不少东西。” 
林平山见他兴奋的神色,点头说:“我看了你们写的汽轮机安装程序培训教材,写得既精练又明了,工人很容易掌握。” 
“必须让工人切实闹明白才行,不然纸上的东西是空的。”黄昌辉的表情变得庄重。 
林平山听了,有感于核岛的教训,引申说:“行为规范化是实施现代工程管理的基础。没有合格的兵士,再好的阵法也得败下阵来。” 
黄昌辉深有感触:“你讲的要规范化,可是做起来真不容易,稍不留神就出岔子。” 
林平山想的是几年来的曲折经历:“我们的施工队伍是从农民脱胎演变过来的,是一群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克服小生产方式的影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他自己也是在小生产者的海洋中泡大的,对其本性太熟悉了。 
这些年,接触西方的工业文明理念多了,他也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实际上也没能摆脱这个本质。只是看了不少古书,后来又读了一些洋书,这本性变得更加扭曲,更加隐晦就是了。他自幼崇拜孤傲不羁的李白,其实李太白还是一名农业文明的失意诗人。自己还没有诗人从中亚细亚民族带回的傲骨呢。   
第三章 东海洗马(3)   
他瞧不上郑品吾的市侩习气,刚入大学还为此向周玉茹抱屈过。现在看来,正像她教训的,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大工业无产者世界观的修炼,一朝一夕哪成? 
曹怡芬已听到林平山的声音,抬头瞟了他一眼,又埋头盯着数据,心里涌过一股暖流。 
下班时间到了,黄昌辉说:“老林,我们公司食堂菜的味道不错。怎样,今天到我们那儿体验一下?” 
林平山笑着说:“三六公司刘总请我到他们食堂吃饭。我让他们就从职工的大盆菜中打几大碗来。你们也这么办,顺便对你们公司食堂来一次卫生检查。” 
老黄乐了:“这么说,你来吃饭是执行公务啰,连个人情都没有!” 
黄昌辉把曹怡芬也拉来一起陪林平山吃晚饭,尽管是几大碗大锅菜,老黄还是加了几瓶啤酒。庞经理等几位公司领导也来凑成一桌,大伙儿吃得满热闹的。 
吃罢饭,林平山约了曹怡芬一起沿着海堤散散步。 
“我看你像是贫血,要吃些补血的药品。”林平山关切地说。 
“没事儿,我的脸色天生就这样。” 
“你在学校,脸色多好看,不是这样的。”他眼前浮出了那位美丽的南京姑娘。 
他还记得我年轻时的样子,她心中一颤,就说:“唉!现在老了,自然规律谁也没法抗拒。” 
“你是这些年受的磨难太多了。”心疼,还是同情,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她看有时间,就让他谈谈搬到清华核反应堆工地以后的经历,那分别后的日子,多年来一直让她牵挂。林平山追忆着那风云年代,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激情的坎坷不平的人生路程。 
她听了,才明白他的路走得也那么不容易。同学们从报刊的报道中,只知道他辉煌的一面,却不了解另一面苦恼。 
临近九点了,林平山怕她受凉,就送她回营地去。 
他站在路边等她走到营地大门,才挥手分别。 
他转身准备返回,忽然身后有人说:“好呀,原来你另有意中人,难怪成天在人家面前装圣人!” 
林平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文修云,便说:“小文,你怎么能跟踪我?” 
“只许州官放火,就不许百姓点灯?” 
“我们是老同学,不能聊几句?” 
“老同学还是老相好,谁能说得清。”小文似乎不是开玩笑了。 
“小文,你怎么可以没根据胡说!”林平山急了。 
“因为我爱你!” 
林平山大吃一惊,怔了半天,说:“你更加胡说了。我已经是你爹的年纪了,小文。”他喜欢她,可没敢往这方面深想。她的大胆,让他很快招架不住了。 
“我爸爸比你大十岁呢,摆不了老资格!” 
“可我是有家室的人哪。”林平山诚恳地说。 
“我不管,我爱你!” 
林平山知道再说也无用,就不再说了,陪着她走回工地宿舍。 
三 
核辅助系统的管道安装工作正在稳打稳扎往前推进。林平山到厂房巡视,已看不到以往那种乱哄哄的场面。人数大大减少了,进度却在直线上升。他看到各个房间中,一波接一波涌出电弧的光芒,照得走廊的墙上似在放映太空大战的科幻电影。人们悄无声息,只听到此伏彼起的叭叭声响,气氛紧张。 
工期还会有两个月延误的阴影时时掠过林平山的脑海,他一直苦苦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看到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似乎觉得赶工还是有希望的。 
他从一层向五层挨着察看,感受到了科学管理所产生的效率。走进第三层,看到许师傅的小徒弟小田和他的好友小马正在焊接不锈钢管道,便停了下来。 
他站了一会儿,见他们停下来想透口气,就问:“小田,看你们现在只闷头干活,谁也不吭气儿。为什么?” 
小田看是林平山,立即笑了:“现在谁还有工夫聊天?质量一出岔子,奖金就没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小马见林平山看着他们不说话,就解释说:“老外可损了,像犯人一样,给我们都编了号,干完活儿,必须在工件上打上自己的号码。” 
原来外国人凭汉语拼音字母分不清姓刘还是姓柳,姓麻还是马,为了便于管理,就给大伙儿编了工号。质量检查员看工件上打的号码,登记质量检查结果。把各个号码的检查结果累计报给队长诺代尔,他就据此发奖金。如果发现有五个不合格,就要停止工作送去培训,培训期间奖金停发。倘若培训两次还是如此,只有下岗这一条路了。 
“你说,这么一整,谁还有工夫说话?”小马显出无可奈何的神色。 
林平山笑着点点头,不由想起八二六模式堆工程施工时,焊工由于害怕被上纲为政治问题而小心翼翼施焊,现在是经济手段把人们的行为规范起来。尽管这是老外的管理手段,但在目前这个非常时期也只能如此了。混乱的局面,必须威之以法,当年诸葛亮初入蜀地,就是这样整顿社会秩序的。以人为本,只能是下一步了。 
林平山看了看,说:“怎么没看到你们许师傅?” 
“许师傅他们这帮老师傅在焊接培训中心当教员了。”小马说。 
林平山笑问:“工作要轻松些吧?”   
第三章 东海洗马(4)   
“满不是那回事儿。”小田立即回道,“俺师傅说了,正人先正己。每天下班后,他们几个老师傅就凑在一块儿学习,天天熬到半夜才回去。” 
晚上,林平山驱车到三五公司的焊接培训中心,果然看到培训中心办公室的电灯还亮着。 
他悄悄走进办公室,几位老师傅围在一张大桌边正在聚精会神查看资料,没有察觉他进来。 
林平山看到有两位师傅花白头发,戴着老花眼镜在认真地看着一份资料,一边看一边轻声叨咕,心里一阵感动。 
他透过他们的肩头,看到桌上摆着一堆翻译成中文的焊接程序规范书,当中还夹杂着国内的规范,有些纳闷,就问:“怎么还有国内的规范?” 
许师傅回过头来看是林平山,答道:“得找出洋规范跟国内规范的差别,琢磨其中的道理,才能心中有数。” 
林平山点点头:技术引进应当结合国情咀嚼消化,老师傅们想得很深。 
他激动地望着师傅们,突然,脑中闪出灵感:工期总共延误四个月,弗芒公司承诺把工期抢回两个月,还差两个月怎么办?——进度设计也应当像老师傅们那样,结合国情仔细研究,这样才能找到出路。他猛拍一下前额:自己辩证法白学了! 
返回办公室,他从柜中取出核岛安装工程资料,还找出在法国工地实习记的笔记,连夜仔细核查起来。一直到下半夜一点多,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第二天,他召开核岛安装的专门会议。 
这时,现场经理部又增加了核岛调试处和常规设备调试处。两位处长老赵和老柳都从国外培训回来了,他们正跟本处的外国顾问一起做核电站调试起动的准备工作。 
林平山把他的顾问基约曼、杜洪宾和他们处的顾问哈布兰,核岛调试处长老赵和顾问韦科尔召集到小会议室里。 
他眼睛朝外国专家们扫过一遍没有说话,停了一会儿,对着基约曼说:“我在法国工地时,你们的同事向我介绍说,安装工程量达到一半,就应当从追求工程量,转入按工艺系统来排进度计划了。” 
“我们就是按照这个经验设计进度的,林先生。弗芒公司现在严格按这个计划安排工作,没有弄错的。”基约曼手握烟斗,抖动高鼻子底下的一字胡不解地看着林平山,不知道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可是,在法国工地你们讲,核岛安装进度的关键路径在反应堆厂房。”林平山说。关键路径,就是进度计划中时间最紧迫的工作。 
“是这样的,一点也没错,林先生。”安装顾问哈布兰自信地说。 
“那么,现在弗芒公司和三五公司的安装计划是依据这种考虑了?” 
“是的,林先生。”基约曼答道,声调显得有些迟疑,一字胡停止了抖动,似乎也意识到什么。 
林平山觉察到他的神色,笑了:“可现在东港核电工地,进度的关键路径已变成核辅助系统,对吗?” 
通常情况下,核岛安装最紧张的工作集中在反应堆厂房。东港核电站核辅助系统安装延误,最紧张的工作已经转变了,就必须依据变化的具体情况改变原设计的进度计划。 
基约曼醒悟过来:“林先生,你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我们可以重新设计进度计划,工程总进度有可能加快!” 
“你们有这个经验吗?”林平山既高兴又有些担心。 
壮实的基约曼显得很有把握:“不用顾虑,林先生。我们的哈布兰有丰富的安装经验。那些安装计划的设计有很多就出自他的思想,还有韦科尔在这里。而且,我也可以参加。” 
安装顾问哈布兰兴奋得有些坐不住了,朝调试顾问韦科尔说:“把近期调试的系统开一个清单给我。” 
“这样能抢回多少时间?”林平山急切问道。 
哈布兰显出谨慎的神情:“哦,要设计完才知道。” 
经过他们两个多星期的工作,把调试和安装计划都作了调整,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安装那些必须首批进行调试的工艺系统,总工期可以提前一个多月。弗芒公司接到这个计划要求,迅速调整了安装计划。这样,工期总共可以抢回三个月了。还差一个月,必须想别的办法。 
吴惠才的核辅助系统科现在是最忙的部门了。林平山给他们增加了十名技术人员,一个科有二十多人。他们这时不仅要跟踪监督现场的施工,随着各个系统完工,还必须进行分项工程的阶段性验收。 
为了保证核安全,必须给将来核电站运行留下可以追溯的完整质量资料,核电站工程的完工质量文件非常严格而复杂,文件数量很大。他们不仅要负责繁忙的现场检查,室内文件资料审查更是一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 
杜洪宾年纪大了,林平山要吴惠才多承担些日常工作。吴惠才身边体格单薄的杨松云,此时已成了吴惠才的得力助手。 
林平山注意到,弗芒公司质量监督队的法国人,老爱跟松云商量问题。经过观察,发现他工作细致认真,独立工作能力很强。虽然长得不太壮实,言语不多,却有着南方山区青年的聪慧和勤劳,继承了他父亲的优点。看到杨松云在成长,林平山感到欣慰,杨昌海总算后继有人。他关照吴惠才,注意培养杨松云,让他尽快成材。   
第三章 东海洗马(5)   
繁忙的工作使得杨松云经常加班加点,他的晚饭常是苏春燕给他端到办公室来吃的。苏春燕学金属材料探伤专业,她送饭来,还可以帮他审查那些无损探伤的检测结果。他们两人恋爱已经几年了,在一起如同老夫老妻一般。苏春燕看着他把饭吃完,把饭盒拿去洗了,便埋头帮他审查完工资料。 
苏春燕虽然个头儿小,却长得匀称。如果不跟别人站在一起,看不出她的个头儿高矮来。她皮肤细嫩,有着巴蜀姑娘的秀气,跟杨松云恰是一对儿。钟志青说,当时他们就是因为这个才凑到一块儿的。 
到了夜里十点多他们才离开办公室,苏春燕抬头看着天上浑圆的月亮说:“今晚的潮水一定很大,你陪我去看看吧!” 
杨松云说:“我的脑子也快爆裂了,正好去散散心。” 
他们来到工地东侧的海边石滩上,找到水边的一块岩石。松云拿出报纸铺上让春燕坐下,自己挨在她的身边坐了下来,右手揽过她的肩头,把她拥在怀中。 
明亮的月光下,海水涌动着从天边向他们的脚下滚滚而来。远处的海面,波浪汹涌一闪一闪发出耀眼的白色光芒。到了离他们一里远的地方,大概因为水变浅了,那汹涌的波涛顶部开始出现了白线。渐渐地,那白线变成浪墙顶部的雪花。不一会儿,那雪花越滚越大,化作一垅一垅的厚雪,如同隆冬季节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上纷纷扬扬飘了数日大雪的雪原。 
很快,他们听到浪涛撞击的轰鸣。那声响越来越大,开始如人群在远处喧闹。继而似街道中人喊车鸣,最后仿佛是千军万马正在呐喊着冲来,浪涛撞在不远的巨石上,爆出数丈高的水花,溅到了他们身上。春燕吓得钻入松云的怀中,松云双臂紧搂着她,继续观察着气势雄壮的大潮。浪涛涌来,涛声震天,浪涛退去,流水和滚动的卵石响成一片,如千百匹战马在狂奔。 
忽然,他感觉到鼻子底下弥漫着春燕头顶的幽香。他俯下头去,轻轻嗅着她的秀发…… 
四 
林平山从现场回到办公室,看见电建八公司的黄总和北电一公司的谭总坐在他的小会议室里等着他,就直接走进会议室来。 
他看出两人神色有些激动,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谈,就笑着说:“两位领导同时驾临,肯定有重要事情指教啰!” 
两位老总对看一眼,黄昌辉对林平山开口说:“林经理,我们想到核岛参战行不行?” 
听了老黄的话,林平山立即心里一亮:想不到核辅助系统工期还差一个月的缺口竟是由他们来补上,这些天一直思虑的难题终于解决了!他好高兴:“当然可以了!” 
汽轮发电机系统和电厂配套系统安装高潮已过,按原计划这两家公司的一些人员可以退场。这批训练有素的队伍,只需再进行短期的核岛安装规范培训,很快就可以拉上去作战。这样,工程的全部延误都可以赶回来了。这就是几千万美元呀!想到这里,林平山非常兴奋。 
他凝神片刻,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对他们说:“弗芒公司方面,我可以跟他们谈。我们公司领导那边,你们最好亲自去找。” 
“我们马上找蓝总说去。”黄昌辉立即说,他们的第一反应还是想到本系统的领导。 
看黄昌辉着急的样子,林平山没有马上表态。他默想了一会儿,东港核电公司内关系太复杂了,自己已经有过教训,就委婉地对黄昌辉说:“找蓝总当然好。不过,我觉得你们前段儿在设备延误情况下,仍然把工期抢了回来,我们张总对你们印象很好。你们找他,会同意的。” 
实际上,由于行业保护仍然存在,两家电力建设公司尽管一直想插足核岛安装项目,却始终未能成功。此次核辅助系统延误,确实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果然,张天伦听到他们要派人支援核辅助系统安装,非常高兴。他叫林平山协调一下,看哪些项目可以让他们承担。 
对弗芒公司,林平山倒不必顾虑什么。只是对三五公司,他还必须想得周全些,以免将来招致非议。最后,在征得三五公司同意的情况下,把核辅助管道安装,这种工作量大又比较单纯的工作,分一部分给两个电建公司干。 
黄昌辉听了林平山对这安排的解释,表示同意。 
见他们没意见,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