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涛海未了情-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活蹦乱跳起来,管它有没有道理,这氛围就能造出一个正义凛然的局面。 
杨局长受到大家的感染,心想,幸亏深入第一线进行调查,总算发现了问题的本质!调查的结果,印证了自己原先听到的说法。 
国内至今没有制定出核电的施工技术标准。国家有关方面规定,为了保证核安全,进口的核电设备安装施工采用国外供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国外供应商也在合同条款中明确,必须按照合同的技术标准安装,他们才保证机组的性能。陆世堂他们反映的情况,显然全是外行话。在激烈的声讨中,杨士廷早把这些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调查组走后第二天,张天伦召开总经理部扩大会,传达调查组的结论意见。 
椭圆形会议桌围坐着一圈人,后排靠墙的椅子上也坐满人。 
会议还没开始,人们静悄悄坐着等待。除了服务小姐倒茶,杯盖磕碰杯沿发出声响,屋里寂静无声。 
自从调查组来后,张天伦心情一直就很沉重,今天更是沉默无语地端坐着。蓝焕成灰着脸,眼睛来回扫荡与会的干部们,捉摸各人将持何种态度。郑品吾早就从 他的恩师侯清德那儿得知调查组的态度,心里有数表情显得很轻松。 
这些日子调查组的活动一直很神秘,除了总经理部成员,与会的各个部门负责人都不知道最后结果,事情关系重大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工程管理、质量保证、合同商务,乃至人事行政,一个个都是板着脸一声不吭。只有会抽烟的占有情绪优势,吞云吐雾排解紧张的心绪。 
林平山对调查组来后的做法,一直就心存不满。知道是侯清德左右调查工作,预感到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只是对老侯会闹出什么花样不摸底。心里烦躁,就破例接过杜洪宾递来的香烟,也加入腾云驾雾的行列,让尼古丁暂时麻醉一下,熬过这段烦人的时刻。 
张天伦表情死板地念起调查组的意见,人人竖起了耳朵。烟民们一个个连忙把香烟往烟灰缸中一捻,掐灭了。 
张天伦念完,会场顿时一片死寂。 
林平山听到调查组的结论是:甩开外国人,由中方按照从前的老办法独自完成核岛安装工程。他吃了一惊,大声地急切问道:“张总,质量标准降低了,这核安全责任由谁承担?”他非常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要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 
一提到核安全责任,张天伦又默然不语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事故才过去没几年,不考虑核安全,就是置海州地区几百万人民,甚至周边上千万人的生命财产于不顾。自己就可能成为历史罪人! 
自从受命负责核电站建设工程以来,八年时间他的脑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规模这么大的高技术工程谁都没经验,核辅助系统安装延误,自己已经在客观允许的限度内尽了全力挽救。三五公司的现状,不是哪个人能够左右得了的。调查组否定他们以往的工作,他想不通。往后怎么办,他不知道。 
郑品吾见张总不说话,立即冲着林平山说:“只要没有洋人碍手碍脚,放开手脚突击,一定能干好!” 对他露出了一副不屑的神态。只要调查组的意见一执行,林平山熟悉“洋务”的优势顿失,说不定自己还能登台表演呢。此刻正是狗仗人势,狠批这个“崇洋媚外”的老同学。 
“靠三五公司现在这几个人就不行!”杜洪宾拍着桌子喊。 
郑品吾见是杜洪宾,大惑不解:“老杜你可是三五公司的老人,怎么可以说这种话?”   
第二章 艰难磨合(13)   
杜洪宾瞪着眼睛说:“就因为我来自三五公司,才最了解他们。” 
郑品吾不吭声了,知道跟老资格的杜工辩论核设备安装,自己必败无疑。 
林平山看见老杜已经把郑品吾弄趴下了,就看看张总,小心试探着说:“我最近 跟费隆先生接触过。如果让弗芒公司参加管理,他们承诺可以将工期抢回两个月。当然,要有一定的代价。” 
咬牙在这个会议上说出来,他仿佛觉得自己的头都大了。讲完之后才清醒意识到,这是与北京调查组的结论正好相反的做法,自己真的吃豹子胆了,跟钦差大臣唱反调。一贯忠厚谨慎的林平山,一反常态说出这样大胆的意见,是感觉到工程已经处于紧急关头。别人对核电建设的特殊性不理解情有可原,他对问题的严重性很清楚,明知这样蛮干将会遭到全面崩溃的结局,自己再忍让就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任。这时一股刚直的正气充满胸膛,眼前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他只有硬着头皮再次提出自己的想法。 
“花了钱,工期还要延误两个月。傻瓜才会这么干呢!”郑品吾忍不住又说话了,听了林平山的发言他不死心。 
“再让三五公司这么干下去,就像往一条隧道里边走,黑古隆咚要走多长时间,不知道!让弗芒公司参与,好比从隧道里边往外走,至少还能看到前边有一点儿亮光。工期延误一天,贷款的利息损失就是一百多万美元,再这么干下去,损失就是天文数字!”丁宏显满脸焦虑。他管合同,经济账很清楚。跟林平山长时间共事,他们之间已经思路相通了。 
郑品吾张嘴还要说话,张天伦朝他挥挥手,打住了他。他不是不知进退的低能儿,这样的时刻思路转得很快,见张天伦情绪低落一声不响,心想,这工程是老张负主要责任,自己也犯不着再这样死缠烂打了。 
更重要的是侯清德已经告诉他,北京的领导很快就要来宣布决定了。来头那么大的决定,大家只能执行。林平山这几个人竟然敢提出相反的意见,绝对是找死!区区的基层技术干部,还有本事翻天?他对结局心中有数,于是就决定静观其变,等着吧。想到这里,他把眼睛抬了起来,目光定在对面的墙壁上,不再言语。 
蓝焕成乜斜着郑品吾,愤愤说道:“你们是见了棺材还不落泪!”他内心就如地底下熊熊自燃的煤层,长期被挤压的不得施展,几次建言被拒酿成的炽烈暗火无法发泄,见这些人依旧固执己见,肺都气炸了。只是他城府很深,想得更周密些,看到林平山、丁宏显他们已经发言,他决定先按兵不动,相机再采取行动。 
当晚,卢坚书记从北京来到了海州。他在北京已经知道杨局长的建议,因此深夜乘飞机来海州。 
第二天上午,卢书记与总经理部成员谈完,就把林平山叫到他的办公室来。 
“你说说看,为什么三五公司就搞不好这个工程?”他点燃一支烟问道。 
林平山神情有些激动:“有人讲三五公司栽在没国际经验斗不过洋人。我觉得,根本原因是三五公司不能管好自己。”为了核事业的发展,他觉得应当借此机会谈谈自己这几年形成的看法。 
卢坚知道林平山有他独到的看法,便拿眼睛盯着这位部下。 
林平山看到卢书记专注的神色,就开始汇报: 
他把核三五公司与电建八公司进行对比,先谈了三五公司曾提出外方图纸和供货不及时,结果因提供的数据不实,炮弹是臭的,只有被打败。八公司却证据确凿,使外商只好认账。八公司总经理为现场的问题来找他,总是讲得很清楚很细致,而三五公司总经理了解到的施工现场状态,跟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他们对自己公司的情况都没有弄明白,还谈什么跟洋鬼子打仗。”林平山叹息说,“他们老说,我们业主没为他们做主,可他们给我的炮弹却是臭弹!” 
“出现这些问题,根子在哪里呢?”卢书记问。 
“卢书记,我觉得根子还是干部队伍的作风。再举几个例子吧:我跟三五公司是一个系统的,但是在这里我跟他们头头的接触反不如电建八公司的领导密切,因为他们很少到施工现场来。 
“你去生活营地看一下,只有咱们核工业系统承包公司的领导是携家带口的,在工地有家属楼,养鸡喂鸭的。而电建八公司的黄总,跟司机同住一个房间。他们的职工家属来工地,公司热情接待。探亲期限一到,对不起,车票送到手,热情欢送,一天也不能多留。这才是一支打仗的队伍。” 
见卢书记在沉思,林平山干脆说道:“卢书记,我还有一点看法。恐怕有些人不一定愿意听。” 
“你说说看!”卢书记鼓励他。 
见卢书记在鼓励自己,他说:“电力系统的同志说咱们核工业系统的人是山沟里来的,我看这话含有一定的真理。 
“我们的队伍长期与外界隔离,结果产生了不少的弊病。一个公司内不少人亲套亲,赏罚不明,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法执行。 
“不参与市场竞争,搞行业保护,与国际市场接轨,必然要头破血流。” 
只经过一天的了解,卢书记立即做了睿智的决定。次日,他召开了包括部基建局王局长在内,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决策会议。   
第二章 艰难磨合(14)   
“为了制止下滑,只有迅速让弗芒公司参加管理。”杜洪宾打第一炮。他来自三五公司,不用避嫌。会前跟林平山商量,两人作了分工。 
丁宏显满脸焦躁:“事实已经证明,三五公司根本就没能力把局面扭转。甩开弗芒公司自己干,只能更糟!” 
林平山看到一些人疑虑的神色,就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东港核电站建设采用国际合同进行管理。如果抛开合同,我们就失去了控制工程的手段。行政手段在这个国际性工地是无能为力的。” 
“老徐,你谈一下与费隆接触的情况。”张天伦对外事处长老徐说。前天会后,他布置老徐立即与费隆通电话。 
徐处长说:“我以张总的名义,与弗芒公司商谈。他们答应了,只承诺赶回两个月。” 
蓝焕成板着脸问:“现在谁能做出承诺?我们电力局不想做,三五公司已证明做不到,你们部基建局能承诺吗?一个月,两个月,还是半年?”顿了一下,接着说: “只有弗芒公司做出了承诺,我们总算有一个期限。”他觉得已经到时候了,作为投资的一方,必须给对方施加压力。 
以后的发言中,没有反对意见了。 
郑品吾今天显得比较沉默。前天会后张天伦叫人与弗芒公司联系,他已明白张总的心思。今天再死缠硬压林平山,显然太不识时务了,何况是卢书记主持会议,他对老头儿有畏惧心,不敢这么做。可要表态支持林平山他们,他又不甘心。与北京调查组唱反调,风险太大。自己跟张天伦不同,对工程不必负那么大责任,没有必要冒这个险。不如跟“文化大革命”初期一样,局势还不明朗,静观其变等待时机,是最稳妥的办法。 
卢书记一直没说话。北京的领导马上就要来现场,宣布根据杨局长建议做的决定了。在这个时候要上边改变决定,从来没有过。想到这些,他内心也感到有些压力。 
很快地,他脑中闪出: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决不能让切尔诺贝利的灾难重演!一旦发生核事故,中国的核电事业也会被彻底葬送。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心中装的是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他不作任何总结发言,以明确而坚定的口气,对张天伦说:“你立即去北京,向上边报告我们的意见!” 
他知道,一旦杨局长的决定宣布出来,事情就不好办了。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让上级领导知晓真相。 
郑品吾怎么也没想到,北京的领导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博大胸怀,竟然很快就接受了东港核电公司的意见。 
卢书记召开董事会,对人事安排作了调整,任命林平山为总经理助理兼现场经理。公司各部门与现场有关的事务统一归林平山协调,加强现场领导的权力,要他组织力量采取措施,尽快扭转局面。   
第三章 东海洗马(1)   
一 
三五公司许师傅的老伴韩秀英,是生活营地的理发员。她从做姑娘开始,就跟理发推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刚出头,她一个水灵秀气的大姑娘,哪样职业也不找,就拿推子当上了理发员。那时候她的思想很简单,因为公司里头没有理发员嘛,职工剃头不方便,性格泼辣的秀英就挑上了这行当。 
这么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当上理发员,引得公司里的小伙子们隔三差五往理发店里跑。理发室里,排队的座儿自然不够小伙儿们坐了,于是就有人心甘情愿站着慢慢等。 
怀春的姑娘当然不会不明白小伙儿们的心思,对他们提出的什么小平头、大包头、飞机头,质量绝对保证,那事儿却免开尊口。什么技术员、管理员,她都没动心,偏偏看上了老实巴交的许宗明。许宗明十来岁开始学焊接,二十五岁一举拿下了焊接技术大比武的冠军,二十多年来,许师傅拿着这把焊枪,转战长城内外大漠荒山。她的这把推子,也跟着在三五公司职工的脑袋上爬了几千公里。 
秀英虽然年已半百,却依然像姑娘时那么泼辣。她的小理发室,从年轻时招花引蝶人满为患的场所,渐渐变成了现在三五公司职工的聊天场所。秀英从小韩,到韩姐、韩姨,对这些人不管顾客与否,开始是煤球炉,现在用电水壶,供应热茶。这家小理发室,也就是三五公司的小茶馆。每日下班,人们忙完事儿,拿着茶杯摇着蒲扇,不约而同往小茶馆凑。 
许师傅只要有空,就来替老伴清扫地板,他的几个徒弟也常来帮师娘干活儿。许师傅的大徒弟,现在已是老两口的乘龙快婿。二徒弟就是那个把焊条埋到焊缝里的周生强,还有两个徒弟到外公司去了,最小的徒弟小田还跟许师傅一起干活儿。 
几天来,一会儿上边说甩开洋人独立自主干电站,一会儿又说让老外来管他们。这些天晚上,公司的这件头等大事儿,自然也成了业余茶馆人们聊天的话题。 
秀英问小徒弟小田:“老外要来管你们了,好不好?”推子从鬓角往上走着。 
“俺师傅说了,管他谁来,这活儿一丝儿也马虎不得。说不上好不好。” 
秀英点点头:“是这个理儿。”推子顺着运动。 
“老外来了,翻脸不认人。净挑刺儿,没好果子吃!”坐在小田旁边的焊工小马仰起脸说。 
对面的检验工老范马上讲:“中国人管更麻烦,你二师兄干那号缺德事儿,还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听老范提到周生强的事儿,秀英急了:“俺老许可没讲情面。他一听到这事儿,马上跑到陆总家去说,杨六郎还辕门斩子呢,你是共产党干部,更应当执法如山。可老陆说了,管道队儿是从全局考虑做的决定,他不好随便干预。徒弟出师,师傅管不了啰。小周这孩子,打从一当上驸马,就不学好喽。”剪子不紧不慢地发出清脆的咔嗒咔嗒声。 
“反正让这伙中国人来管,咱们也没见着什么好。倒是老外来了,你们这帮小子再不上进,可就没人给你说话了。”老范瞪着眼对几个小伙子说。 
小田听了,转过脸对小马说:“听说老外一来,新官上任先考试,你还是要上点儿心好。” 
“放心吧,我正在啃规范呢。”小马感激老友的关心。 
陆世堂这些天被不断变化弄得心烦,一抓脑袋,乱蓬蓬的,才想起有两个月没理发了,就朝理发室走来。他走到门外,听到里边的议论,停下了脚步。听了一会儿,叹口气,又折回去了。 
回家还要听老伴絮叨,更烦人,他决定到办公室去。 
走进办公楼,看见质保经理朱全军在,就到他房间里来。 
“老陆,身子要紧。这事儿是上边定的,咱们回天乏术,听天由命吧。”老朱给他搬了椅子,看着他的苦脸说。 
陆世堂坐到桌对边,眉头又渐渐拧了起来:“老朱,看来我是老了,思想跟不上。我想给总公司写个报告,辞了这个总经理,让总公司另派人来吧。” 
“那可不行!老陆,你领我们干十来年了。你要一撂挑子,这么大的摊子,又在关键时刻,谁能顶得起来?”朱全军急了。 
陆世堂摇摇头:“地球照样转,你就别安慰我了。” 
他看了老朱一眼,叹口气说:“昨天卢副部长跟我谈话后,我又找三六公司刘士进聊了半天,才慢慢悟出一点儿道理来。咱们深山沟一待二十来年,根本不知道世界发生了多大变化。 
“老刘说,几年前在部里看内部电影,看到外国人造的炮弹能来回拐弯儿,吓了一大跳,才明白这些年差距不小,咱们这老农民脑筋要不彻底换换,洋管理的道理总闹不明白。” 
朱全军听着,心想自己也该举白旗了。 
几天后,三五公司总部的魏总经理和岳书记来到了现场。他们与各主要干部谈完话,召开公司的全体员工大会。 
开会这天,卢坚、张天伦、林平山和杜洪宾都来了。 
核三五公司宽敞的钢结构可拆卸大饭厅,挤得满登登的。人们坐在自带的椅子板凳上,没椅没凳的就站在周围和后边,没挤进会场的站在外边听,高低错落聚堆儿结伙儿,烟笼雾罩吵吵嚷嚷。跟以往开会不同,今天会场上没人嬉笑打闹,人们议论话题都是公司这些天发生的事件。会议主持人喊了半天,才让大家肃静下来。   
第三章 东海洗马(2)   
会议开始了,魏总经理就三五公司在现场的工作谈了总公司的意见。接着,岳书记代表总公司宣布,由原管道队副队长李天刚任总经理,陆世堂调回总公司。 
最后,卢副部长讲话。他谈完决定让弗芒公司来参加管理的原因,语重心长说:“同志们,咱们核工业的基建队伍,为我国的核事业立下过不朽功勋。我们战天斗地,不避饥寒,不畏艰险,一个基地在我们手里刚建好,又打起背包奔赴新的基地。哪一个基地没洒下我们的汗水,留下我们的心血,竖起丰碑!核国防的建设确立了我们的核大国地位,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家在我国核工业的第一次创业中,是一往无前的好汉。 
“现在,我们从大漠荒原深山老林,来到了东海之滨。在这改革开放的前沿,开始核工业的第二次创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以往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还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我们有勇气,有决心由新的起点重新开始!” 
会后,张天伦领着林平山、杜洪宾,跟魏总说:“我们公司派老林和老杜给你们当参谋,策划跟弗芒公司合作的组织机构方案。” 
魏总神色沉重,握着两人的手:“太感谢了。” 
林平山希望三五公司总部对下一步有心理准备,直言说:“魏总,弗芒公司来后,肯定要整顿施工队伍,人员会有很大变动。” 
“没问题。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总公司大力支持!” 
林平山和杜洪宾来后,立即与李天刚他们着手新机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