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子两人心领神会的走向了书房。

    崔鸿关上了门,轻声道:“孩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武婕妤,这次可能真的给冤枉了。”

    崔澄神色肃然,问道:“此话怎讲?”

    他手上的力量是为李隆基效命的,在武婕妤嫁祸王皇后此事发生后。

    李隆基在当天就找他谈了一次话,让他了解文武百官的动向,看看有谁是站在武婕妤这边的。他好将之提拔,以为武婕妤翻案。

    只是武家人给朝廷带来的危害太大,而且宋璟治吏水平奇高,朝堂上的诸多大佬多是干吏,分得清轻重缓急,多是与宋璟统一战线的。

    只有少个别为了媚上,愿意站在武婕妤这边。

    但是地位太低,不足以成事。

    此事也不了了之,但崔澄看得出来,李隆基是真心想救冷宫里的武婕妤。

    谁要是能将武婕妤从冷宫里救出来,必然得到李隆基的垂青,青云直上。

    不过此举等于是同满朝文武为敌,也因有些顾虑,目前还没有人帮着武婕妤说话,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如果王皇后罪有应得,武婕妤是无辜的。

    此事实揭露,固然会受到颇多微词,却也不会陷入千夫所指的地步。

    利大于弊。

    崔鸿带着几分兴奋的道:“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皇后的胞兄王守一。此人不学无术,平时就倚仗舅兄的身份在长安潇洒度日,贪墨无度。皇后无后,皇后不得宠,他比皇后更要焦急焦虑。据我所知,他此前跟一个叫明悟的和尚走的很近,这个明悟和尚精于符厌之术。也就是说武婕妤并非诬告,实是却有此事。只是不知为何,是皇后技高一筹,还是另有原因。那个记载着陛下生辰八字的符咒不见了。”

    崔澄来回渡了两步道:“此事为父立刻安排人调查,你也暗中去寻那明悟和尚的下落,只要一切属实。将武婕妤从冷宫里救出来,陛下定然不会亏待我们。此事若是属实。那王皇后必废,武婕妤即便是做不了皇后,却也会成为后宫的无冕之主,我们救了她,自然会受到回报,对我们大有利处。”

    崔鸿道:“此事最好立刻跟陛下说说。”

    “为何?”崔澄脸上带着几分茫然。

    崔鸿沉声道:“孩儿发现王皇后绝非表面那么简单,温婉贤惠。她的背后别有势力,她自己似乎拉拢了一批人为她效力,力量还不小。孩儿担心此事受他们挑唆,就此作罢。与陛下说明,一方面可以体现青龙的价值,让陛下更加器重父亲。另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在我们为武婕妤翻案的这段时间里,谁与我们为敌,谁就是王皇后的人。”

    他说道这里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这几天崔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裴旻、青羽盟太过冷静,冷静的有些反常。

    让他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有种自己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藏得那么深。

    既然摊牌在即,不如先跟李隆基挑明,免得夜长梦多。

    如此即便裴旻察觉了他们的一切,他们也可以如计划中的一样,将裴旻归为王皇后一党,让他同王皇后一同殉葬。

    崔澄向来沉稳,迟疑道:“可如此一来,却也将我们逼入绝地,万一寻不到明悟和尚,陛下必将责怪我们无能。”

    崔鸿自信满满的笑道:“孩儿有信心找到那个和尚,不瞒父亲,孩儿这里已经有他的线索下落了。”

    崔澄看了自信满满的儿子,沉思了好一阵子。

    崔鸿也知自己的父亲向来稳重,这种稳重在他看来就是魄力不足。

    富贵向来险中求,一点险都不愿意冒,如何成就大业,又如何光复崔家?耐着性子,再三相劝。

    崔澄受不住劝,同意了下来,道:“为父这便进宫,跟陛下说此事。你立刻落实明悟和尚,无论如何都要将他寻得。他是关键”

    看着崔澄离去的身影,崔鸿露出了胜券在握的表情。

    **********

    裴旻一路来到仁德药坊。

    今日难得,刘神威、梨老并未聚在一起谈论医术。

    而是各忙各的,刘神威熬着药,梨老炼制着她的草蛊。

    裴旻开门见山的道:“神医,梨老,麻烦你们给我看看,我是不是生病了。感觉身子有些虚,昨天喝酒,才喝了斤把左右,就醉的不醒人事了。”

    刘神威、梨老闻言分别走了上来,一左一右给裴旻把着脉。

    裴旻忍不住乐呵,这也太奢侈了。

    刘神威摸着脉象,又看了看裴旻的脸色道:“脉象平和,脸色正常,并无异样。”

    梨老却拿起了裴旻的手,认真的闻了闻,沉吟了片刻,叫了声:“小乖!”

    红眼猴子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看着裴旻向他龇牙咧嘴的,敌意满满。

    裴旻对着猴子招了招手,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猴子小乖却是记仇,不甚领情。

    梨老进屋取了一根消过毒的银针,在裴旻的手指尖刺破了一个小孔,挤出了一滴鲜血,笑道:“给小乖闻闻!别怕,有我在,小乖不敢咬你。”

    裴旻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的伸手过去。

    梨老在一旁,猴子也不敢放肆,嗅了嗅,冲着梨老手舞足蹈叽叽喳喳的叫了一阵子。

    梨老看着点了点头道:“国公怕是中了岭南冯家人的迷魂香了。”

第五十五章 四个问题() 
岭南,冯家?

    梨老的话让裴旻神色一凝。

    冯家在岭南百越曾经是显赫的望族,也是有大功于天下的一大家族。

    这说到冯家就不得不说冼夫人。

    冼夫人是广东高凉人氏,家族世代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她自幼贤明,多谋略,在娘家时,已能约束部下,行兵布阵,镇服百越。后来嫁给了高凉太守冯宝,两家合一,统帅岭表一地。

    因冯宝意外去世,冼夫人以女子之身,扛下了南方大权,不但恩惠遍及百越,护着华夏南边疆土太平,还心怀忠义。大权在握,却不裂土不封王,极力维护国家统一。

    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之后,冼夫人毫无条件的交出了大权,促成天下一统。

    也因如此,后世的周总理称呼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冯家也因洗夫人的功绩,在岭南一代根深蒂固,直到武则天时期,岭南流人谋反案发,冯家人莫名受到牵连。

    冯家因此凋零,冯家的后代冯元一被阉割,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

    冯元一为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

    自己并未说从何处来,梨老并不知自己昨天去了高府作客,却说出了“岭南冯家忘忧草”,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裴旻问道:“忘忧草是什么东西?”

    刘神威也感兴趣的看着梨老,他的长处是治病,对于各种奇门药物显然比不上梨老这位出生于湘西苗寨的巫蛊师。

    但孙思邈号称药王,对于天下百草多有涉猎。

    刘神威也从恩师遗留下来的手札中,读过忘忧草的记载。

    梨老道:“那是百越深山特产的一种草药,一直为冯家占据控制,也只有他们知道栽培之法。后来冯家为武后所灭,忘忧草仅余少量分布在百越山林中了。忘忧草并没有毒性,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只是能够让人短时间内沉迷不醒。我苗寨镇痛蛊的药引就有忘忧草,接触过不少。老身或许可能闻错,但小乖的鼻子是我们常人的数倍,不会错的。”

    刘神威接话道:“用我们的话来形容是迷药,但比常见的蒙汗药要高明的多,不易为人发现。”

    裴旻有些傻眼了,实在想不透高力士为何这么干,自己似乎除了有些怕冷畏寒,没有什么异样,将情况说明。

    刘神威道:“这纯属正常,忘忧草性寒,现在天气渐凉,寒上加寒,身体抵御不住,并不意外。我给国公开一个驱寒药汤,保管药到病除。只是忘忧草稀少极不易得,国公给人灌了忘忧草,定有用意。这东西一般是下三滥用在女子身上,国公一个大老爷们,倒也稀奇。”

    裴旻听到这里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想起了后世,诸多菊花不保的哽,心底有些拔凉拔凉的。

    但念及是高力士,登时舒心了,就算他有心也是无力呀。

    带着万千疑惑,裴旻让刘神威给他针灸调理了右臂,又喝了驱寒药汤。

    这一碗热乎乎的汤药下肚,裴旻身上的寒意也随之消散。

    带着满心的迷茫,裴旻回到了裴府。

    高力士已经回到了皇宫,诸多疑问也得不到解释。

    “等有机会,与高力士再会时再说吧!”

    裴旻心底如此念着,回到了府邸,还未走进大堂,宁泽已经迎面而来,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裴旻。

    这封信是昨天送到的,因为裴旻不在府邸,他一直贴身收藏,甚至一夜未睡,就怕出个意外。

    裴旻一看信封落款有个裴字,便知信是何人所写了,收入怀中,回到了书房。

    检查了一下封泥,确定完好无损,裴旻这才将信封里的信件取出来,足足有六大张。

    如他想的一样,这份信是裴行俭的夫人库狄氏所写。

    裴旻不想牵扯太多,也不想惹人注意,用了最原始的方式信件交流。

    相比他亲自前往,信件才是最隐秘的,只要操作得当,烧毁及时,通信是最绝密的方式。

    坐在位子上,裴旻看着库狄氏给他的信。

    只是看了一个开头,裴旻立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姜是老的辣。

    库狄氏这开头的第一段就连续问了是个问题,让裴旻正视自己的身份。

    他是谁?

    身份如何?

    地位如何?

    受宠如何?

    这四个问题很简单,可却点破了迷雾的关键。

    他是裴旻!

    是大唐势力最强的边帅,大唐唯一的两镇节度使,手握十五万大军!

    地位整个朝廷几无相比者,几位宰相也唯有宋璟能够相提并论,其他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至于受宠,除了高力士不敢比,其他人,裴旻还真不虚。

    就他这样的人物,别说是犯小错。

    即便现在走出去,在大庭广众之下,杀几个无辜的路人,都罪不至死。

    充其量就是下狱关几天,意思一下,有机会有借口就无罪释放了。

    就如当年侯君集一样,侯君集率兵攻取高昌,但因私利作祟,在未奏请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令得麾下兵将四处劫掠,造成极大的影响。

    可是中书郎岑文本以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令之无罪释放。

    在封建社会,很多时候,就是如此现实。

    就凭裴旻的功绩、地位、身份以及受宠程度,只要他不弄得天怒人怨,杀个把无辜的人,犯些过错,根本就不是事。

    当年的王毛仲也是如此,他将天子禁卫练成弱鸡,亲信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围堵有功之将,结果几百人打不过四人,闹出了天大笑柄,都未受怪罪。

    足见这世间根本没有什么公正可言。

    或许如传言的一样,“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可迟到的原因大多都是主人自己太作……

    对付他这样的人物,小打小闹就跟挠痒痒一样,大打大闹都要不了他的命。

    只有将天捅破,让朝野震惊,让李隆基动了必杀之心,才能影响到他的存在!

    库狄氏这几个问题,已经分析出了青龙即将采取的手段。

    对方能够采用的招数唯有变节,谋反,也只有威胁到李隆基的皇位,才能让李隆基对之痛下杀手。

第五十六章 老而弥坚() 
接下来的书信里,库狄氏围绕长安的政局给裴旻做了详细的介绍。

    信中明确的写道:“陛下英明神武不亚于太宗,但真与太宗相比,却有天壤之别。”

    “太宗并非完人,然他能克制自己。而今陛下却做不到,对于自己人,他信任过度。对于外人,视如工具草芥。率性而行,不喜他人违背自己意愿。而今宋璟、苏颋二人,因武婕妤一事,已惹陛下盛怒。只是时机未到,未及处置。一但张说于朝中站稳。宋、苏二人必为陛下迁怒,从而清除出朝。”

    “国公不凡且看,此次东去封禅。宋、苏二人定不为同行,张说为亚献者。待陛下回朝,不月余,宋、苏二人定获罪罚。”

    裴旻看到这里,有些漠然以对。

    不得不说库狄氏分析的太有道理了。

    李隆基就是一个矛盾体,他有着明君的贤明,却也用昏君对宠臣的放纵,对于功臣的排挤不信任。

    他能够提拔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姚崇、宋璟、张九龄这一票文武重臣,也能会听信李林甫、杨国忠、边令诚等奸佞的话,自毁栋梁。

    造成了安史之乱,一边倒的景象。

    裴旻继续看了下去。

    “陛下是多情之人,又是无情之辈。对于他认可之人,盲目信任,视之若珍宝。对于不认可之徒,视只如草芥,弃之如敝履。国公能成为陛下认可之一,实是莫大幸事。”

    为了表明自己此话的正确,库狄氏还在信中举了一个例子。

    例子还是王毛仲。

    王毛仲与典掌万骑的葛福顺结为儿女亲家,势力胶固,相互依仗,掌握皇宫大半兵权。

    吏部侍郎齐澣劝说李隆基“顺典禁兵,不宜与毛仲为婚。毛仲小人,宠过则**,不早为之所,恐成后患。”

    此事王毛仲并未受到任何异样,齐澣却给李隆基问了罪,说他离间君臣关系。

    吏部侍郎,吏部第二把手,就这么让李隆基赶出了朝堂。

    裴旻继续看下去。

    “当前之势,并未了结。只因封禅大典,更为重要,压下了后宫之争。一但封禅结束,必然旧事重提。而且王皇后必败无疑,作为一个女人,完全失去了丈夫的信任器重,又无子嗣护卫。陛下是不会对他容情的,只待他清洗了宋璟、苏颋,令其他宰相主政,即会行动。”

    “是以当下大事,唯封禅、王皇后,武婕妤之争,能够威胁国公。”

    “阻碍封禅,与国公并无任何利处。老身认为,他们因不至于此事上大费周章。”

    “王皇后,武婕妤之争是陛下心病。”

    “此事也无任何公理公道可言,谁占王皇后这边,即是陛下的敌人。恰恰令堂与王皇后关系匪浅,细细说来也算是老身之过。若无老身奔走举荐,令堂未必能在诰命妇人中左右逢源。”

    裴旻当然知道这跟库狄氏无关,真正要分个因果,他才是主要关键。

    “若老身作料不差,对方定在此事上做手脚。”

    “王皇后给置疑的关键是‘符厌事件’,而今国公却因廖家人与巫蛊有关联。换做是老身,必将两件事情混为一谈。”

    “国公且想一想,王皇后以符厌害陛下未成,国公又与巫蛊师往来密切。以此诬陷国公有谋害陛下之心,与皇后串通一气,意图弑君,把持朝政。”

    “国公莫要觉得陛下对您盲目信任,便觉一切无畏。皇家人最是无情自私,而今太子年幼,您大权在握,兵马离关中最是接近。一但关中异样,陇右军可直入关中勤王,左右局面。面对种种虚构的事实,哪怕只有一星半点的怀疑,他都不会冒险。”

    裴旻打了一个寒颤,一股寒意直入脊背。

    很多事情,他再有一点察觉,总觉得梨老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如今看来,对方是为了对付他而埋下的杀手锏。

    细细一想,却有觉得不对。

    对方用廖家十虎的时候,他还不知长安的情形了。

    思量半响,裴旻心底明悟,念道:“定是如此了!”

    对方用心歹毒,他们对于廖家十虎以及梨老儿子的身份了如指掌,将梨老引来,对付的不是自己,而是王皇后他们。

    以符厌、巫蛊来佐证武婕妤的冤枉。

    他们要帮着李隆基将武婕妤从冷宫里救出来,从而邀宠,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自己因为封禅突然就从凉州杀到了长安。

    这一步他们显然预料不到,他们已经从截取的书信中知道了自己与公孙姐妹的关系,知道他们欺负了自己的老婆小姨子,定会受到反击。

    面对这种情况,索性将自己一并拖下水,玩一波大的。

    富贵险中求。

    要是能够依据扳倒王皇后,扳倒他这个手握十五万大军的镇边大帅,他们青龙就可谓一战成名了。

    如果真是这样,梨老与剩余的廖家人,真的是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将她炸的体无完肤。

    “需不需要全他们离开,返回湘西?”

    裴旻自语着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左右渡步,脑中不断思考。

    “不,不行!一但他们走了,贼人定会惊觉,从而潜伏下来。我不能在长安久待,此次不将他们一网打尽,未来必成祸害。无论如何都要在封禅之前,将他们一网打尽。梨老他们是很好的诱饵,不能离开……”

    想到这里,裴旻突然猛地一拍脑袋道:“真傻,险些将杀手锏给忘记了,我可是有一张无敌的杀招正在来的路上,怎么忘记了?梨老他们可以无视,现在关键的是王皇后……”

    、裴旻来回走着,嘴里囔囔自语。

    他无心与李隆基为敌,但是现在的情况,他必须站在王皇后这边。

    武婕妤就是个祸害,裴旻不可能帮李隆基将武婕妤从冷宫里救出来。

    即是如此,也只能选择在置身事外的情况下,保王皇后不为奸人所害。

    裴旻脑中回忆这历史上的‘符厌事件’,他记得王皇后就是因为‘符厌事件’而给李隆基罢免的。而王皇后是给自己的哥哥王守一坑了。如今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莫名改变,反而是武婕妤自讨苦吃。

    追击缘由,王守一是突破口。

第五十七章 不犯傻就是支持() 
王守一最近的日子极不好过。

    作为当朝的国舅兼之驸马,王守一在“符厌事件”发生以前,小日子还是过得悠哉悠哉的。

    这也跟李隆基与王家的关系戚戚相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