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说明王娡这个人非常聪明。她这四步棋:遵从母命、博得宠爱、巧抓靠山、自我炒作,这四步为她的成功,为刘彘的继位,都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这个女人不寻常。
画外音:在景帝朝太子之位的争夺中,薄皇后和王夫人她们一个是无意,一个是有心,都起到了对栗姬和栗太子不利对皇十子刘彘有利的作用。而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在汉朝的宫廷中能对汉景帝起影响的除了薄皇后和王夫人,还有栗姬、长公主、窦太后等人,她们在皇十子刘彘最终被册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在前面的讲述当中,王立群先生告诉我们,薄皇后在被废之前,她的存在阻止了栗姬被立为皇后,而王夫人更是处心积虑想要出人头地,所以,薄皇后和王夫人在景帝朝太子之位的争夺中,都起到了对皇十子刘彘有利、对栗姬和栗太子不利的作用。那么,栗姬、长公主、窦太后等人,她们在皇十子最终被册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再说说那个栗姬。栗姬绝不是个坏女人,栗姬缺少的不是人性,栗姬缺少的是智慧。栗姬这个人并不坏,直肠子,景帝托孤她为什么发怒啊?她发怒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你平时宠这个宠那个,宠了一大堆,等到你不中了,你要断气了,你交待叫我去照顾她们,我不干。她是个直肠子,其实她这种人并不坏,但这种人不适合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间应对自如。所以,她缺少的是智慧,但并不缺乏人性。这个人在皇十子的继位中间,她起的什么作用呢?两个作用:第一,她的存在转移了窦太后的注意力。窦太后想立她的小儿子做储君,把注意力都盯在栗姬跟皇长子刘荣的身上了,没有注意到这个王夫人是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转移了窦太后的注意力。第二,由于她的愚蠢和不理智,给王夫人的胜出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她足够地理智,如果她足够地聪明,没有王夫人的戏,王夫人再不寻常,没机会了。由于她的不理智和不聪慧,给了人家的机会
第四,长公主刘嫖。这个人在皇十子胜出的过程中间起了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看刘嫖这个人,刘嫖这个人如果叫我来概括的话,这个人的性格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了,这个人的性格就是贪。第一,贪宠;第二,贪贵。什么叫贪宠呢?她已经是长公主,已经是当今皇上的亲姐姐,她还不断地向她弟弟推荐美女,为什么?讨她弟弟的喜欢啊。博得她弟弟的宠爱,博得当今皇帝的宠爱,这叫贪宠。再一个,贪贵。你想想,你那么一个长公主,她之所以跟王夫人联手,她之所以跟栗姬闹翻,都是为了一个原因,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将来能够做上皇后。已经是够贵的了,还想更贵。作为一个女人,不能贵为天子,起码贵为皇后吧。这个人性格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贪宠,贪贵。她在皇十子刘彻胜出的过程中间起了这么两个作用:第一,她种下了汉景帝对栗姬怨恨的种子。这个怎么说的呢?因为她不断地跟汉景帝说栗姬的坏话,其实汉景帝是听进去了一半,有一半没有听进去,但是最终还是听进去了。这个种子种下来,什么时候开花结果呢?就是我们上一集讲到的,等到大臣们要立栗姬为皇后,这个种子就一下子,一分钟就开花结果了。所以她起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这个作用。第二个作用,她为王夫人和刘彘出了大力。可以说出了大力了,当然,她的出大力有她的私心,因为只要刘彘当上太子,她的女儿将来就是皇后,所以她甘愿出力。她这个出力是王娡做不到的,你比如说,就拿诋毁栗姬这件事儿来说,长公主说是恰如其分,汉景帝一点儿都不会责怪。反过来,如果是王夫人三天两头跑到领导那儿去告栗姬的状,你想想那个领导对王娡是个什么看法?所以,王夫人直接向汉景帝告栗姬的状,是最蠢最笨的方法。因为她这样做很可能适得其反。汉景帝是个很多疑的人啊,那么你诋毁她,是不是你想取而代之啊?这都是很现成的,马上就会想到的。但是由于长公主去告状,王夫人就洗涮得干干净净,与她毫不相干。实际上,长公主充当了王夫人的代言人,所以她起了这么一个作用。所以王夫人她最后能够胜出,而刘彘由皇十子一跃成为皇太子,她们母子两个的胜出其实都和长公主刘嫖关系十分之大。所以在刘彻胜出这个问题中间,刘嫖发挥了两个重要的作用。这是第四个人。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景帝朝太子之位的确立,薄皇后、王夫人、栗姬、长公主,这四个女人都发挥了作用,而她们发挥的作用还都对皇十子刘彘有利。根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景帝朝还有一个很有权势的女人,窦太后,那么,她在皇十子刘彻继位的问题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对这件事情,王立群先生又是怎样分析的呢?
第五个人物,窦太后。我们先说说对窦太后的评价,我对刘嫖的评价就一个字:贪。对窦太后的评价,这个人不但贪婪而且霸道。她的大儿子当皇帝了,她还想让小儿子也当皇帝,总而言之,让她的儿子都当皇帝,你说贪婪不贪婪?一个当娘的,有一个儿子当皇帝就足够了,你要有十个八个儿子怎么办?挨着个儿地都轮个遍?不可能的事情啊。都来过把皇帝瘾,太贪婪了。这一点跟长公主一个样,她们不愧是母女两个。再一个,霸道。霸道到什么程度呢,她竟然几次发力,未立太子之前她发力,废了太子之后她又发力,两次公开提出来要废除祖制,立幼子刘武为储君的继承人。当然她这个霸道和她这个地位有关系,她是皇太后,而且这个人还特别爱管事。汉朝的好多太后都是特别喜欢干政,从吕后开始,薄太后,窦太后,窦太后特别厉害,下面我们还会讲到这个人不断干政的事情。窦太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愚蠢,窦太后蠢在什么地方呢?窦太后蠢在她不知道她的小儿子刘武不可能当上皇帝,而且也不适合去当皇帝。一个胆大妄为,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就敢谋杀大臣的人,要当了皇帝那还了得,谁也管不了他了,这是不可能的,不适合他当。再一个不可能,这一点实际上我刚才已经讲过了,窦太后让他的儿子当皇帝的原因就是因为她作为母亲对自己的儿子亲,但是你没有个换位思考啊,你爱你的儿子,“汝爱汝子,彼爱彼子”,那个做父亲的汉景帝他也爱他的儿子啊。你光想立你的儿子,那做父亲的汉景帝想立他的儿子怎么办呢?你不可能当得上,这一点她始终想不开,这就是她的蠢。那么,窦太后这个又贪、又霸、又蠢的老女人,她在皇十子继位的问题上她起了个什么作用呢?两个字:延缓。她起了延缓的作用,因为汉景帝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直是非常迟缓,他景帝前元年继位,到了景帝前四年才匆匆忙忙立了太子,立太子是为堵住梁王。当这个太子被废,梁王第二次发力想当的时候,他废了太子,是冬天废的,到了夏四月才封了王夫人为皇后,封了王夫人为皇后之后又停了十二天,封王夫人的儿子刘彘为太子,这个中间相差的至少有四个月以上。为什么等了这四个月,其实汉景帝就是在等处理窦太后的问题。窦太后的问题不解决,他弟弟梁王的问题不解决,他没法封自己的儿子。要解决问题要时间,所以窦太后她起的作用只是延缓了王夫人册封皇后,延缓了刘彘册封太子,她只起了一个延缓的作用。但是,她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刘彘登上太子之位。
那么我们上面讲的情况我们归纳起来就可以看出来,这五个女人在相互角逐的过程中间,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最终导致皇十子刘彻继位。那么我们讲了那么多,五个女人在发挥作用,其实五个女人都抵不过一个男人。这句话不要理解错啊,我不是要说我们这五个女人赶不上一个男的,我这是有特指的,五个女人指的是薄皇后、栗姬、王娡、长公主、窦太后。一个男人指的是谁?汉景帝。如果我们把整个汉王朝比作一个大公司的话,那么汉景帝就是最后拍板的董事长,他有决定权,他有最终的裁决权。那么,汉景帝对这个太子的继位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他怎么样能够保证他立的太子平平安安地继位呢?请看下集《景帝清障》。
第6讲景帝清障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汉景帝在立储的问题上曾经有过彷徨和犹豫,他在继位后就匆匆忙忙立了皇长子刘荣为太子,这一做法完全符合立嫡以长的祖制。但是皇宫的这五个女人出于不同目的纷纷走上了左右太子位置的政治舞台,最后,王美人异军突起如愿以偿,使自己的儿子刘彻立为继位太子。这给人们的感觉是,立太子的问题都是这些女人们在发挥着作用,而汉景帝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则像在海上的一叶扁舟一样左右摇摆,那么汉景帝是不是太懦弱了?司马迁笔下的汉景帝究竟是什么样性格的一个人呢?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汉景帝作为一个君主,他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刘彻在最后胜出,汉景帝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尽管有五个女人相互角逐,起关键作用的其实是汉景帝,在这个过程中间,汉景帝的表现非常令人仔细品味。我们可以略举几个事例。比如说对梁王,在他未立太子之前,他亲口许愿立梁王为储君,一旦梁王立了功,他马上就立他的皇长子刘荣为太子。等他废了皇长子刘荣以后,窦太后第二次发力的时候,他又借朝臣的建议,把窦太后的建议挡在了门外。所以在这个表现过程中间,我就觉得,汉景帝这个人是个打“太极拳”的高手,非常善于打“太极拳”,他这一招一式看起来是软绵绵的,但是有千钧之力。再举一个例子来看看,比如说,他对薄皇后的利用。其实薄皇后他早就不喜欢了,只是因为薄皇后有她祖母薄太后的支持,但是,薄太后在景帝前二年就死掉了,那么,按说在景帝前二年以后他可以废掉薄皇后了,没有废。到景帝前四年,立皇长子刘荣为太子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废薄皇后立栗姬,他没有做。他搞了一个两下分家,皇后是薄皇后,太子是栗姬的儿子,他又放到这儿了。这样做使汉景帝就很从容了,他将来废皇后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废太子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一直等到景帝前六年,他把薄皇后给废了,废了薄皇后,他又不马上立。所以汉景帝在太子储君的问题处理中间,他始终在那儿打“太极拳”,这个打来打去记局外人,甚至是局内人都不明白汉景帝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到底谁是储君,到底谁能做皇后。
所以景帝这个人是个非常了不得的人,这是一个非常精于权术之人。在整个刘彻胜出的过程中间,其实最不幸的就是皇长子刘荣,他是最不幸了,就是因为他母亲的一句话,他丢了太子之位。而且,他被贬了以后事情并没有结束,他被贬为临江王以后,过了两年,到了汉景帝中元二年,刘荣又出了一件事,这个事导致刘荣丢了命,命都丢掉了。那么,这是一件什么事,导致已经被废掉的皇长子刘荣最后死去了呢?这个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汉朝从汉文帝以后,在各个诸侯国和各个郡的郡府所在地建了两种庙,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的庙,一个是汉文帝刘恒的庙,这两个都叫做祖庙。这个祖庙建了以后,他有一个庙宇,周围有一个围墙,另外庙的周围还有一些属于庙宇的地方,用一个矮的围墙把它围起来。这个废太子刘荣他出的事就在于他做临江王的时候,他自己扩建他的宫殿,把宫殿扩建得侵占了祖庙的地方。当然,侵占的不是祖庙的内院,是祖庙外面那个小围墙围的那块地,侵占了,这就算违法了。结果,这个事情报到中央政府以后,汉景帝就下令召刘荣进京。刘荣据说进京的时候就很不幸,他刚一上路,他那个车的车轴就断了,所以临江国的老百姓当时就预言,说他们的国君不会再回来了。事情果然不错,到了京城以后,就把他押到中尉府。中尉我解释一下,这个中尉的职务就是管首都的社会治安,相当于我们现在北京市的公安局长,这个中尉是《史记·酷吏列传》里名文记载的一个酷吏,叫郅都。他审这个案子,郅都这个人执法非常严酷。刘荣为了说明情况,向郅都要纸要笔,就是我要写封信,给我的父皇写封信,一方面说明情况,一方面我要谢罪,郅都不给,连纸和笔写封信都不给。最后还是谁呢,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他做过刘荣的太子太傅,他偷偷地给刘荣送了纸笔,刘荣就写了一封绝笔书,写完以后就自杀了。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景帝是一个很会打“太极拳”的皇帝,他在以巧力制约着各方面的力量对皇太子之位的窥测。那五个女人在太子之位上的纷争,只不过是汉景帝借力打力的砝码而已。所以,皇十子刘彻成为继位太子,表面上看是刘彻的母亲王美人的胜利,其实,没有汉景帝的最终点头认可也是行不通的,正所谓几多欢喜几多愁,刘彻胜了,他的哥哥刘荣却最终命丧黄泉。那么,这个结果是汉景帝的初衷吗?刘荣为什么会有这个下场呢?《史记·外戚世家》中如何记录这一重大事件呢?
刚才王立群先生讲到,汉景帝并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皇帝,他其实是一个精于权术的皇帝,做起事来不显山不露水,任何人不过都是汉景帝棋盘上的一粒棋子。那么,掌握生杀大权的汉景帝能够立皇十子刘彻为继位太子,为什么他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儿子刘荣的性命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谁应该为刘荣之死负责任呢?
刘荣自杀以后,这个消息对当时的朝野震动很大。曾经有人问过我,说这个刘荣如果他不犯法,他会不会最后被杀掉?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你要想清两个问题就好办了。第一,刘荣为什么被杀?第二,谁是主谋杀害刘荣的凶手,就是谁指使的这件事?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考察一下刘荣死以后各方的反应。牵动这个事的人,首先一个是他的祖母窦太后,第二个是他的生身父亲汉景帝。大家可以想想,这两个人跟刘荣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至于他的母亲栗姬早已经忧愤而死了,他母亲家在朝廷做官的这些人也全部被汉景帝处死了,所以刘荣这个时候在他母亲这一支中间他已经完全没有亲属了。所以刘荣的死首先是对未来的恐惧,他不知道他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在人的一生中间,最让人恐惧的是未来,只有未来最让人恐惧。这不光是古人,也包括今人,不光是包括在座的,也包括我这个主讲人,大家最恐惧的事情:未来。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一个最大的恐惧。何况是投入到中尉府中的那个刘荣呢?刘荣他还是一个孩子,他对他前途的恐惧是导致他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自杀以后,第一个做出强烈反应的人是他的老祖母窦太后。窦太后听说她的长孙自杀了,窦太后是勃然大怒,立即要求把审这个案件的中尉郅都处死。我们讲过她是个很有权势的人,她偏爱的是她的幼子刘武,那是在争夺储君的时候,现在储君的位置已经定了,她对她的孙子也很疼爱啊。我们都知道,人类有一种隔代情结,作为一个祖母对自己的长孙那是很有情感的,虽然他被废掉了,还是自己的长孙啊。结果这个小孩子这么一点儿错就被逼自杀了,所以窦太后要求汉景帝立即处死郅都。窦太后的这个意见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一个祖母的愤怒,不过这个意见显得有点偏激,因为到底这个郅都有多大的责任我们还没有分清。这是一个反应,下面我们再看汉景帝的反应,按照常理来说,自己的儿子死了,特别是自己的长子死了,应该感到什么?首先应该感到的反应是痛心、震惊,可是,汉景帝是一不痛心,二不震惊,好像死的是人家的儿子,不是他的儿子。窦太后要求处死郅都的时候,汉景帝是怎么做的呢?汉景帝被迫无奈,把郅都免了官,他是以罚代杀,就是我罚了你,不再杀了。免官到家里,没有几个月,然后汉景帝就派人亲自到郅都的家,安慰郅都,任命郅都做雁门郡的太守。为什么把他派到雁门郡?因为雁门郡是很远的地方,是属于边关,他不但把郅都派到雁门郡做太守,而且给他一个授权,他可以便宜行事。所以便宜行事,就是遇到情况紧急的时候,郅都可以不向任何人报告,就可以擅自做主来处理问题。这是一个特权啊,汉景帝这样一个反应,窦太后是那样一个反应,我们从父亲和祖母的两种不同反应来看,你们能品出来一个什么问题呢?窦太后的反应是很正常的,汉景帝的反应让人感到非常奇怪。
画外音:刘荣虽然不是太子了,但毕竟是汉景帝的儿子,还是皇子,所以刘荣的狱中自杀引起了轩然大波。刘荣的奶奶窦太后听说后勃然大怒,要求把审理这个案件的官员郅都处死。但汉景帝知道自己的儿子刘荣之死后,竟然有些无动于衷,并且还很偏袒审理这个案件的负责人郅都,不想处理郅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史记·酷吏列传》记载的郅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们可以通过三件事看一看郅都是个什么样的人。郅都原来是汉景帝身边的一个侍从,有一次汉景帝外出打猎,这次打猎汉景帝带了一个他的妃子姓贾,史书叫她栗姬。在打猎的过程中间,贾姬就去了皇家猎苑的卫生间,贾姬刚进了卫生间,发生了一个意外。一头野猪,因为这是一个皇家打猎的场所,那头野猪突然间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也一头钻进卫生间里了。这个贾姬跟野猪是一前一后进了卫生间,汉景帝见了是大惊失色,这个贾姬在汉景帝的心目中间是个什么地位呢?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都明白了。这个贾姬为汉景帝生了三个儿子,汉景帝一共是十四个儿子,她生了三个,仅次于王夫人的那个妹妹王兒姁,她是冠军,生了四个,这个是个亚军,生了三个。这在当时,我们知道汉景帝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他宠爱的人是一个劲儿地生,他不宠爱的是一个也不生,那个薄皇后是一个也没有生,王夫人生了四个,是一龙三凤,王夫人的妹妹王兒姁是生了四个儿子,这个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