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人明白要趁早-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海之于没顶岛屿,奔腾岩浆之于干涸小溪,谁比较纯粹隽永,立见分晓。
不错,有些道理。问题是,那些个有妇之夫,及其明媒正娶的老婆,是不是也这么想的?这天地可鉴的爱情对于小三的意义,和对于有妇之夫的,会在一个重量级上吗?我想,珠珠一直是在坚守她的爱情理想,否则,她应该会更早地选择悬崖勒马。
是啊,珠珠怎么就没能悬崖勒马?为什么珠珠可以迅速理清工作中的千头万绪,而一旦面对大光,就丢盔弃甲,低能至全无判断?
小三当得久了,为了在长期的不平衡、寂寞和憋屈中生存下来,是需要调整心态的。资深而又有文化的小三们,已经被男方和自己数次洗脑,渐渐总结了一整套专用的思维系统,可以用于自我安慰、自圆其说。本来,人的理论和信仰大多都是实用主义,拿来给自己粉饰太平。小三的主要指导理论如下:
一、天作之合论。
代表语录:“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绝对实打实的爱情至上,认定他就是那个唯一,只不过他当初性子急外加看走眼,早了一步,没等到你就先结婚了。他结婚了不假,但现在是你俩琴瑟和鸣,佳偶天成。不都说年轻人可以犯错误么?知道错了难道不许改正么?
二、活在当下论。
代表语录:“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这句话乍一看,相当忽悠人,至情至性到一个份上,就全不
不想转正的小三,不是好小三(3)在乎豁出去了。过去已经过去了,明天谁也不知道,就活在当下了怎么了?总之是完全不考虑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人家仓央嘉措还写了别的,写了“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显然仓央嘉措也没找到双全法的解决方案,他也很纠结。
三、公平竞争论。
代表语录:“不被爱的那个人才是第三者。”
虽然来晚了一步,但世界上后来居上的事儿多了。感情不是按资排辈的,谁有本事,谁就把他弄到手,就让他爱得死去活来、欲罢不能;她要是没办法留住他,那是她自己的问题,本来这世界就是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适应不了一边儿哭去,别动不动老拿道德说事儿。你看安吉丽娜朱莉,你看卡米兰,你看邓文迪,打了胜仗的转正小三,比比皆是。
只有不够深爱的小三,才不想转正。
珠珠当然一直都想转正。每一次正版光太回来探亲之前,珠珠和大光都会爆发大战,每一次都是以大光信誓旦旦的许诺结束:“她这次回来,我一定提出离婚。”每一次正版光太离开,便又是一次大战,大战再以大光痛心疾首的辩解结束:“看见孩子还小,不忍心啊。等孩子再大一点吧。”
有妇之夫说的,也不一定都是瞎话。如果真用七年去编一个瞎话,骗一个人留在身边,也总是因为有点真心吧。也许,大光说想离婚,说的那一刻是真的;大光说看到孩子不忍心,说的那一刻也真的。但这都不能影响结果,大光终于没有离婚。
七年中,珠珠的绝望是一点点的,随着她的泪滴,蚕食掉她的爱情梦想,还有她的青春。每一年,珠珠的希望就破灭一点点,但她想,已经投入了这么多年,如果这时候放弃,之前的努力都将白白的浪费掉。无助的珠珠像站在赌场,输了还不肯走,幻想一次回本,却只能越输越多。
在第七年的春天,当珠珠女友的孩子都纷纷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珠珠终于流光了眼泪,离开了大光,勇敢地接受了所有的沉没成本。珠珠这样描述;“突然之间,就像醒过来了一样。”转身的一刻,七年中的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
这漫长的关系里,唯一的男人大光,是三个人中完全了解整个真相的人,他却只在分裂和摇摆,不肯做任何决定。他既想要家庭天伦,又想要珠珠的爱情,最终他还是只能留下一样。但是他毕竟进可攻、退可守。而正版光太,那个一直蒙在鼓里的人,毫发无伤。
我所见,还有众多前仆后继的小三,天资远不及珠珠的美丽和聪颖,所恋有妇之夫亦不如大光长情和富有,却依然在执著坚忍,相信那男人的诺言,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转正。珠珠的七年尚且如此,其他的小三何德何能?
珠珠不堪回首的岁月早已一去不返。上一次见到她,她饱满美丽、满脸笑容,向我展示她左手无名指那一克拉还多的订婚钻戒。钻戒大得晃眼,璀璨夺目,多么华美的小果实。
总还是有身家清白的单身男人,还未婚,还在茫茫人海中等着她。珠珠的眼泪,没有白流。这已经是我能想象的,小三最华丽的转身。
我不相信一个有爱情理想的正常姑娘,会存心当小三。当初肯定都是一个不小心,被有妇之夫拨动了心弦。
即使是当了小三的姑娘,和所有姑娘的出发点也还是一样,希望通过努力,让一切心想事成,过上美好生活。当小三不是她们的本意,爱情才是。
作为一个立志坐享齐人之福的男人,需要做怎样心思缜密的功课,才能让一切天衣无缝,不露马脚?
只有不够深爱的小三,才不想转正。
就算你为他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和钱,该离开的时候也要利索点儿离开。勇于承担恋爱的沉没成本,是展开新生活的前提。
洋人也是人(1)中国人早先不大喜欢洋人,打从八国联军那时候就埋下了芥蒂。据史料记载,洋人金毛绿眼,身上还有羊膻味儿,眼馋我们的金银财宝,为着白吃白占而来。教科书上说,中国人民总共经历了好几轮打倒美帝国主义,洋人要殖民、要瓜分我们的土地,我们不干了,同仇敌忾,奋起反击,他们最后灰溜溜地滚回了老家。不过这都是在我们出生以前的事儿了。
后来新社会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洋人能带来好处,我们还是可以与之合作的。但与洋人恋爱结婚不是涉外办厂,好处之外,一要有平等二要能双赢。
我接触洋人起步算早的。很多年以前,我14岁的时候,参加过挪威冬奥会组织的世界儿童和平节。我与另一个男同学,一个年轻女老师,战战兢兢地带着任务,离开伟大祖国。这一竿子够狠,在我对世界全然懵懂的时候,24小时之内,从北京西城机关大院一下子打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此之前我只坐火车去过大城市长春。
我的同屋是俩美国女孩,其中一个是高个儿金发妞,爱笑爱聊天儿。我琢磨着,组委会一定是有心安排两个泱泱大国的儿童代表住在一起,此刻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都背负在我的身上,当时就庄严地下定了与美国人PK的决心。
金发妞经常主动找我聊天儿,我一直靠仅有的初中英语和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地和她交流,金发妞成为了我了解洋人世界的第一扇窗。
金发妞说,她们是全州中学生报名,然后入围选手演讲,最后由公众打分选上的。我想这跟我们的过程挺不一样。我们可是经历了层层政审,并且紧锣密鼓的集训了一个月,憋着要来国际舞台扬我国威的。
可见,洋人选人,是自下而上;我们是自上而下,并且心思缜密、有备而来。这一轮,我优势胜出。
我的休息时间,基本是正襟危坐在客厅看电视,以彰显中华民族女性的求知欲和端庄贤淑。但是金发妞说:“别坐沙发,坐沙发就会忍不住看电视,看太多电视人就会变笨。”因此她坐在地上看书,坐在桌子上喝水,甚至坐在窗户沿上梳头。
可见,洋人懒散,我们规矩,而资产阶级的电视内容,肯定不利于身心健康,我们的电视节目还可以寓教于乐。我又以绝对优势胜出。
临走那天,金发妞趴在沙发上抽泣,一头金发乱七八糟。金发妞说:“你知道那个西班牙男生吗?我晚上要去告诉他,我喜欢他。”我很震惊。我虽说也偷瞟过那个西班牙男生,被他雕像般的脸惊呆,但不知道这个事,可以当着人哭,还可以去人跟前说。
可见,洋人早熟,且感情炙热,不以直面表达为耻。我们却是多么内敛含蓄,引而不发啊。不用说,我大获全胜。
自此,通过金发妞,我管中窥豹,奠定了我的洋人观。总的说来,洋人与我中华儿女打根儿上起就有诸多分歧,道不同,不应相与谋。
我开始密切接触洋人是在进了外企之后,写字楼的格子里,前后左右坐了好几个。除去工作,我与诸位洋人同事交流有限,但时间长了,我发现洋人队伍也分左中右。有人每天吃素跑步,有人每天吃汉堡泡吧,相差悬殊。
但凡遇到和洋人闲谈,我总感到话题干涩,勉强维持。一来由于不用母语表达不够畅快,二来总觉得气场嫌远,硬是需要下功夫才能接上,尤其体现在寒暄之后把话题引向深入的时候。气场就算暂时接上,还要在过程中刻意呵护,否则一个不小心,又难免鸡同鸭讲。尤其遇到涉及风俗和地域特点的语境,常常需要为了说明A,不得不用B来解释A的背景,结果发现洋人也不知道B,只好再用C来描述B的渊源。好不容易说清了C,已经忘了刚才说到哪大多数时候,以我的英文水平,刚说到B,就已经词穷。
这就是文化差异,它真真切切存在。早在几百年前,当洋人的祖先还在英格兰放牧,当我的祖先还在胶东半岛种田的时候,就已经顽固的流淌在血液里。一只蚊子趴在洋人和我的身上,都能从他的血腥味儿里咂摸出全麦面包,从我的血腥味儿联想到
洋人也是人(2)大白米饭。
我觉得和洋人之间有天然鸿沟,洋人也不待见我。美国小伙Philip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说:
“你长得一点也不中国,你皮肤不够黑,眼睛不是单眼皮,而且太大。还有,你眼梢儿往下掉,中国人应该都是向上翘的呀?”
我也没客气:“你也不像美国人哪。美国小伙应该比你高比你壮,而且你头发和眼睛都太黑!”
Philip一点都不生气:“因为我爷爷是希腊人啊!希腊神话里面的人都长我这样,都是美男子!”真够不害臊的,一点都不懂得谦虚和自嘲,不过倒真够坦白,怎么想的就好意思怎么说出来。
和同事熟了,才发现有好几个女同事都找的洋人老公,我的好奇八卦之心油然而生,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我心怀鬼胎的问女同事Kathy:“你为什么嫁一洋人啊?”
Kathy大惊小怪地看着我:“因为我们俩谈恋爱了呀,有感情了呀?”
“和洋人,怎么就能开始谈起来的呢?”我觉得开始最最艰难。
Kathy却被勾起了甜蜜回忆,羞涩起来了:“这个呀我那时候失恋,特伤心。他追的我,那段多亏有他,我觉得他挺人不错的。”
“那你们平常都聊什么呢?聊什么才能聊到和一洋人托付终生呢?”我的问题实在是有够八卦的了。
“什么都聊呀我明白你什么意思了,你肯定想复杂了。其实人和人本质需要都是差不多的,都喜欢吃好睡好,有人疼儿。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你对一个人好,他总是知道的。这个不分中国人外国人。”
“哦。”我琢磨着Kathy的话,觉得挺深刻的。
“我也没特意嫁外国人,只是赶上了是他。不过,有一点我觉得他挺不一样的,当时我和上一个男朋友分手,喝酒,哭。他就只是陪着我,来回问我一句话:你还相信爱情么?后来我们俩好了,他特别高兴,我过去男朋友的事,他一点没问。”
Kathy也是经历了感情坎坷的,这样的女人都特别懂珍惜。
我想起过往,咬牙启齿:“那确实是不错。我觉得好打听以前的男人特别多,你心里都过去了,他还没过去,老当个事儿惦记着,自己发狠较劲,还老说是因为爱你。”
“呵呵,对!我觉得这个可能就跟文化有点关系了。”
Kathy转身忙去了,我留在原地发了一会儿呆。
关于跨国爱情和婚姻的负面信息,也是层出不穷,都说这和肤色有直接关系。种族歧视这个词太严重,说起来又不好听,但却是个内心潜伏的魔鬼,只要存在,终有一天会以某种形式发作出来。归纳起来你会发现,那些一开始就动机不纯的恋情与婚姻,会更快的夭折。比如,一方由于仰慕另一方的肤色和护照,而甘愿放弃自己的家乡与国籍,与之为伍的。靠别人的文化和护照为自己洗底,很难成功,因为肤色是永远洗不掉的,它烙在你的色素细胞里,文化也是永远洗不掉的,它早已烙在你骨子里了。自己都不爱自己肤色的人,换谁也没办法帮你。
如果有人敢歧视我的肤色,我当然会忿忿不平,不过有一件事,让我有机会换了个角度看看这个问题。
北京一直有个朝阳流行音乐节,由各国艺术家远渡重洋来献唱。朋友的朋友组成了一个说唱乐团,一行三人从纽约来。头一次来中国,也不会中文,朋友拜托我帮忙照应一下,我一口答应下来。
三个乐队由两个白人小伙,一个黑人小伙组成。他们可是货真价实的纽约说唱艺术家,穿戴着大金表、大粗链子、小礼帽还有巨型的大背心子,太黑炮了!和MV里看到的人一样一样的。他们平时聊天,并不像我想象的一样用“又、又”当语气助词,其实还是挺正常的。
没有演出的一天里,我陪同他们游览了几个北京著名景点,说唱艺术家都激动得够呛,纷纷合影留念。在全聚德吃过晚饭,我与三个小伙挥手告别,算是胜利完成了东道主的任务。
几天之后,黑人小伙返回美国,开始在每天北京时间下午3点,也就是纽约时间凌晨3点,给我打电话表白,我说:“黑炮先生,您喝多了!
洋人也是人(3)黑炮先生为了证明他没喝多,开始每天发来电子邮件,内容包括对我一见钟情的描述,我俩的星座配对结果,他为我写的英文诗歌,还有他的Facebook。
诗歌实在看不太懂,我就打开他的Facebook,一看吃了一惊。原来黑炮先生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毕业的,现在曼哈顿第六大道一著名报业集团工作,说唱只是人家的业余爱好,是工作之余组团玩耍用的。怪不得他们的歌词那么押韵呢,原来是专业写词儿的!
我承认我虚荣了,自从知道黑炮先生的哈佛比较文学背景,还有他的工作地点是我神往的传媒圣地第六大道以后,我觉得他好像没有那么黑了。
看我没有反应,黑炮先生急了,有一次在工作日的纽约时间上午9点,给我打了一个很严肃的电话,告诉说他计划再次来北京,要来看望他在神秘东方遇见的女神,还要与女神做更深入的了解。
我有点慌了,怕他不打招呼真来,决定得和我妈说说这件事。
“妈,有个美国人追求我。”我打电话给我妈,很扭捏的样子。
我妈早年在欧洲留过学,算是开明母亲,本来也不见得支持洋人,但眼看着我成了大龄单身,也有点急了,对此事反应很积极:“好啊!美国哪里的啊?”
“纽约。”
“纽约干嘛的啊?”
“出版公司的,具体干嘛还不知道。估计跟文字有关吧,因为他是哈佛学文学的。”
“哈佛好啊!!那就先谈谈试试吧。”我妈喜上眉梢的样子。
我沉吟了一下,为我下面一句话捏了一把汗:“妈他是个黑人!”
“啊!?绝对不行!咱们家族要生出个小黑孩来吗?不行不行,你现在就给我回家!”
我妈当真了,还竟然都想到小黑孩了,我这边已经笑岔了气。想到确实应该去看看我妈,于是回家去了。
一进家门,我妈已经反应过来我是在开玩笑,自己也笑起来。
我问我妈:“您说,咱这算是种族歧视么?”
“算。”我妈轻轻叹了口气。
三个月后,黑炮先生见求爱无望,自己消停了。临了发过来一张照片,说是我们四个在全聚
德的合影。合影背景很暗,我却只看到三个人。再仔细看,最右边悬空有两排白牙,右下角还有黑炮先生自己做的小字标注“That sme。”哈哈哈,看来,黑炮先生是知道自己黑的,但他知不知道,因为黑,他的哈佛和第六大道全都白搭,直接就被否定了。
黑炮先生,算是唯一青睐过我的洋人。看来即使无关肤色,我和洋人也没有缘分。Kathy对于和洋人恋爱,有一句最经典的总结:“中国男人之内心最为百转千回,反复无常,患得患失。如果能把中国男人弄得五迷三道的,就有信心把全世界的男人弄得五迷三道的。”看来,我也没有机会验证了。
唯一的遗憾是,由于没有和洋人谈过恋爱,我的英文因此永远裹足不前了。
这就是文化差异,它真真切切存在。早在几百年前,当洋人的祖先还在英格兰放牧,当我的祖先还在胶东半岛种田的时候,就已经顽固地流淌在血液里。
其实人和人本质需要都是差不多的,都喜欢吃好睡好,有人疼儿。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你对一个人好,他总是知道的。这个不分中国人外国人。
种族歧视这个词太严重,说起来又不好听,但却是个内心潜伏的魔鬼,只要存在,终有一天会以某种形式发作出来。
那些一开始就动机不纯的恋情与婚姻,会更快夭折。
中国男人之内心最为百转千回,反复无常,患得患失。如果能把中国男人弄得五迷三道的,就有信心把全世界的男人弄得五迷三道的。
从臭跑龙套的做起(1)我们中华文明是有这个传统的,刚入行都先从学徒做起,就算学武功也要先挑水扫院子,干得好了,师傅一高兴才愿意教你两手儿,所以让师傅高兴很重要。
甭管入了哪行,甭管别人怎么说,最要紧的是干起来自己开心,这么看来,很难说是当凤尾还是当鸡头更好,要我说开心最好。
中央电视台,乃一代又一代的广播电视人才为之心驰神往的最高殿堂,威震四方。
2001年,我将从广播学院毕业,在望眼欲穿中终于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差事央视实习生。
为了这个差事,我做了些准备工作。比如考了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选上学院优秀干部,又争取先进入了党。同时每天朗读《人民日报》,关注时事新闻。经常观摩著名播音员的一颦一笑,琢磨他们语音的昂扬顿挫。为了在镜头前显得心胸宽广,我还请化妆师剃掉了左右眉头各一截眉毛。
中央台的演播厅对我并非十分陌生,我分别在13岁、14岁和16岁去录制过各种少儿节目。尤其在13岁参加的节目里,我客串一个小主持人,有一段50字的台词,录制之前简直在家里背到天荒地老。当天节目的嘉宾是李修平老师,她听我说完台词,笑吟吟地对我说:“你
的口齿和声音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