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犹太人传奇-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二位贵客书房稍候。‘宋天福一边接过热毛巾擦脸,一边招呼宋羽,‘你也陪我会会客,见见世面,增长才干。‘
宋夫人鼓励道:‘好好跟你爹学着点,将来也好出人头地做大官。‘
年方十二、稚气未脱的宋青朝哥哥做了个鬼脸,揶揄地说:‘再不上进,当心少君姐姐把你甩了!‘
宋羽苦着脸站起来,跟随父亲去会客。
书房内,双方分宾主落座。宋天福客套地说:‘贵教教众一向奉公守法,勤劳节俭,修桥补路,造福桑梓。本府屡屡上奏朝廷,请求表彰褒奖。今日二位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艾英说:‘我社团奄诚大夫今日发现重大瘟疫苗头,特来禀报知府大人,请求官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瘟疫流行。‘
宋天福打着哈哈说:‘如今圣明天子当道,河清海晏,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中原欣欣向荣,怎么会有瘟疫发生呢?二位一定是轻信了庸医的胡言乱语。‘
艾英说:‘奄诚是颇孚众望的杏林名医,非一般医生可比,绝不会危言耸听,造谣惑众!‘
李祯的气愤溢于言表:‘上帝可以作证,此事千真万确。瘟疫始发在丐帮花子间,已有十多人病倒,性命危在旦夕。‘
宋天福不以为然地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何况丐帮吃的是残羹剩饭,大热天儿,有个头痛脑热,也不足为奇。就凭奄诚一句话,怎么就能断定是瘟疫呢? 倘若此话不是出于二位高贤之口,下官还以为是别有用心的人肆意污蔑天朝呢!‘
艾英怫然变色,不悦地说:‘我辈虽是异族,但已归化中华四百年,同样是大明王朝的忠实子民。今日拜会大人,完全是出自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一片赤诚。拳拳此心,可昭日月,请大人明鉴。‘
宋天福忙满脸堆笑地说:‘刚才下官不过是戏言相试耳,请社首不必认真。‘
李祯严肃地说:‘事关全城安危,来不得半点儿戏。‘
宋天福一副肃然起敬的神情,说:‘贵教一贯热心公益事业,关注国计民生,名声远扬,有口皆碑,下官敬佩万分。此次发现疫情,迅即禀报,足见贵教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值得表彰。‘
李祯追问:‘不知宋大人如何应付疫情?‘
宋天福官腔十足地说:‘这个嘛,贵教已经尽了心,至于如何应付,下官自有主张,定会妥善处置,二位就不必操心了。‘
李祯和艾英相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微微苦笑。
宋天福脸凝寒霜,冷冰冰地说:‘此事非同小可,还望二位与奄诚医生守口如瓶,切勿泄露片言只语,万一被别有用心之徒利用,造谣惑众,扰乱治安,惊扰周王,下官也担待不起!‘
‘老父台既如此说,我们就告辞了。‘李祯与艾英站起身向他作了个揖,无奈地怏怏离去。
宋天福拱手道:‘孙昌,代本府送送二位贵客。‘
第二章
    二   驱逐瘟神
客厅里。客人走后,宋天福扭脸询问宋羽,“你怎么看待此事?”
宋羽嗤之以鼻,说:“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无事生非,哗众取宠。”
“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宋天福捋着短髭,凝眉训斥,“从种种迹象看,奄诚是个很有心计的人。说不定尚德堂积压了大批药草,方借臭叫花子生病之机,制造事端,浑水摸鱼。”
宋羽说:“挑筋教徒精通生财之道,谁知他们捣什么鬼?”
宋天福说:“特别是这个奄诚,脑后长有反骨。王爷召他进宫为郡主治病,他竟敢抗旨不遵,王爷全家对此十分恼火,咱爷俩遇事还是少与他搀和。”
“小爷懒得答理他们!”宋羽不耐烦地说完,就要出门。
“浑小子,急着出去找魂呀!你那脑袋难道是木头疙瘩,就不会转个圈儿?”宋天福吹胡子瞪眼地训斥一番,“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奄诚当真发现瘟疫的话,不能及时扑灭,就是地方官的失职,朝廷怪罪下来,轻则革职罢官,重则性命难保!”
宋羽吃了一惊,似信非信地问:“事情会那么严重?”
宋天福老僧入定般沉思片刻,发出阴险的冷笑:“决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依我看,应该立即派孙昌率众快手把李娘娘庙控制起来,严密监视乞丐的动向。倘若瘟疫没有蔓延,挑筋教谎报疫情的把柄就攥在我手中,早晚可以利用;倘若瘟疫蔓延开来,我可出面请求周王向民众赐药治病。这样一来,我上下都可以落个好名声,懂吗?”
宋羽哼了一声,把头扭向一边。
宋夫人款款而入,循循善诱地说:“瞧见了吧?你老子这一手才是可进可退、左右逢源的为官之道!”
宋羽不服气地小声嘟囔:“还不是望风使舵、逢迎拍马那一套。”
宋天福大怒:“简直是对牛弹琴,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宋夫人规劝说:“老爷,儿子年轻不懂事,你不会好话好说?”
宋天福叹了口气,怏怏地说:“等他吃尽苦头,碰得头破血流,才会懂得老子的处世之道是真经!”
夜幕降临,王宫大殿内灯火辉煌。
周王夫妇忧心忡忡,面对桌上的饭菜毫无食欲,无力举箸。
宫女们战战兢兢地垂手侍立,大气儿也不敢出。
“王爷,王妃!”石榴兴冲冲地闯进来,跪地禀报,“郡主服药后腹泻停止。方才服了第二剂药,已经安然入睡了。”
王妃如释重负地说:“这个奄诚,总算名不虚传,真有几手绝招。”
周王捋着髭须说:“他若真能治好郡主的病,孤要重重赏他。”
宫女们喜形于色,一齐跪地祝贺:“奴婢们祝郡主早日康复!”
奄家堂屋,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奄氏三兄弟严肃的面容。百合坐在奄诚身后的阴影里。
奄诚沉重地说:“宋知府老奸巨猾,敷衍塞责,根本不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在防治瘟疫上,我们不能指望官府的任何帮助。做为医药世家,尚德堂义不容辞,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此事。”
奄实说:“三弟,你见多识广,深谋远虑,我与大哥听你的。”
奄诚说:“我已开了一张单子,不过是党参、茯苓、怀山、白芍、当归等常见药材,但因数量太大,我们又没有这么多资金,请大哥设法连夜赊购足够的药材。二哥预备好大锅水缸,负责炮制防瘟汤,然后请社首发动全社团舍药。”
奄忠接过单子,略一浏览,皱了皱眉说:“凭我与药材商及全城各大药房的长期合作,加上尚德堂的信誉,我完全可以赊购到所需的药材,只是这笔巨款如何支付?”
奄诚沉吟片刻,说:“款项由我来设法筹措,你只管放心去办。”
奄实接过单子,越看眉毛拧得越紧,放心不下地问:“三弟,我粗略估算一下,这批药材大约需要千两黄金,你有把握尽快搞到这笔巨款吗?”
奄诚实话实说:“我眼下没有一点儿把握。”
奄忠焦急地说:“四百年来,尚德堂以诚起家,信誉卓著,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岂不要拱手送人?我们对得起祖先吗?我们怎么向社团交待?”
奄诚坦然地笑笑,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大哥、二哥放心,我会想出办法来的。”
“我能放得下心吗?”奄实的面色更加不安,“做这种毫无把握的事,我看你是铁塔尖上翻筋斗——危险! 大相国寺填窟窿——不妙(补庙)! ”
奄忠、奄诚放声大笑,百合笑得前仰后合。奄实怒喝道:“笑什么?到时候咱们哭都哭不出来!”
奄忠忍住笑,说:“我倒有个主意,防瘟汤制成后,不妨按成本价出售。这样既可治病救人,又不冒失信的风险。”
奄诚连连摇头,说:“已经有人放出话来,说是尚德堂制造流言,玩弄花招,巧做生意。尽管咱们不赚钱,谁肯相信?只有舍药一途,才能取信于民。”
奄实说:“我想,不如请社团头领出面,邀请地方父老商议防瘟大计,向全城募捐。”
奄诚说:“这个办法更行不通。宋知府已经命令拉比与社首,严禁社团与我向公众透露有关瘟疫的事,更谈不上向父老乡亲们募捐了。”
奄忠、奄实相视一眼,摇头苦笑。
“宋知府对我们社团向来是礼遇有加,有求必应。这次却一反常态,想必心怀叵测。”奄诚一拍桌子,铿锵地说:“请官府出面防止瘟疫蔓延,是指望不上了。可是,一旦瘟疫广泛传播,再想扑救就比登天还难,全城百姓将陷入灭顶之灾。瘟疫流行的危害不亚于黄河决口,防瘟如防洪,刻不容缓。有什么风险,只有尚德堂来承担了。”
百合说:“三表哥说得对,我也承担一份风险!”
见两位兄长仍在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奄诚略露焦躁,说:“二位兄长,瘟疫蔓延的危险已迫在眉睫,必须立即决断,一切后果由我承担。如果有什么损失,我愿以我名下的全部产权赔偿,不足部分,我会用今后行医所得弥补。”
百合说:“我爹临终时给我留下一笔嫁妆钱,也可以赔上。”
奄忠终于下定决心,笑着说:“苏姗娜,你只知向着老三,太小瞧兄长们了!我不是心疼钱财,而是珍惜祖业。作为长兄,尚德堂一旦破产宁可由我承担,也不能让你们承担。”
奄实握着奄忠、奄诚的手,激动地说:“对,咱们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百合伸出手,说:“别忘了,还有我!”
奄诚充满感情地说:“四百年前,开封百姓接纳了我们这支犹太社团,善待我们犹如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使这批世界孤儿有了个安定而又温馨的家园。为了亲人般的开封百姓,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扑灭这场瘟疫。话又说回来,如果尚德堂真为此事而倾家荡产的话,社团教众与汉族兄弟也决不会听之任之,袖手旁观。”
奄忠动情地说:“为了我们第二故乡的繁荣,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危,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所需的药材购齐!”
奄实拍着胸脯说:“炮制防瘟汤的事我包了!百姓需用多少,就炮制多少!”
奄诚说:“事不宜迟,时不我待,咱们立即行动!”
百合拉住奄诚问:“我干什么?”
奄诚按住她的双肩,说:“患病的乞丐全交给你了,决不能让一个人死亡!”
奄忠、奄实与百合匆匆离去。奄诚心事重重地对着灯台出神,两道浓眉越拧越紧。
月光如水,万籁俱寂,殿宇亭阁朦朦胧胧。
郡主寝宫内。皎洁的月光映照着朱少君沉睡的面孔,神色安详,呼吸平稳。
石榴衣不解带,倚在床头闭目养神。
李娘娘庙里一片忙乱,百合指挥着健康的乞丐为病人喂水喂药。
患病的乞丐有的捂住肚子,连声呻吟;有的昏迷不醒,浑身痉挛,在死亡线上痛苦地挣扎。
李娘娘庙附近,几个衙役探头探脑,严密监视乞丐们的活动。
尚德堂后院,灯火通明,奄实正指挥李剑等人刷锅垒灶,收拾药缸。
夜深人静,一家上悬“怀庆药材行”匾额的铺面。奄忠疾步赶来,叩响门环。
普通民家,一位年青的汉族母亲嘴里哼着儿歌,摇晃着摇篮,哄婴儿入睡。
犹太会堂圣殿内,神圣的摩西椅端端正正地放在高高的圣坛上。由于一赐乐业教不敬偶像,这把精致的椅子便是上帝的象征。
奄诚五体投地,虔诚地祈祷。礼拜毕,仰天疾呼:“请上帝赐予我智慧与力量吧!助我战胜瘟神,造福百姓!”
夜幕下的古城,寂静而安谧。奄诚的声音在古城上空回荡。
旭日东升,万道霞光给王宫的建筑群抹上了一层斑斓瑰丽的色彩。
寝宫内。朱少君悠悠醒来,睁开凤目,缓缓坐起,恢复了生气。
“哎呀,郡主能坐起来了!”石榴端着汤药走进来,欣喜地高叫。

银安殿内。朱橚全家和王宫官员正在议事,石榴乐呵呵地进殿禀报:“启禀王爷、王妃,郡主早晨服下第三剂药,病体痊愈。刚才她觉得有点饿,喝了一碗莲子羹,香甜着哩。”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庆贺之声。
周王眉开眼笑地说:“没有想到一味不值钱的普通草药,竟治好了我女儿的大病,真应该重赏这位犹太名医,你们以为如何?”
朱有勳讨好地说:“奄诚妙手回春,功不可没,无论怎么奖赏都不过分。”
朱有烺白了他一眼,板着脸说:“奄诚目无天潢贵胄,就是藐视王法。此风断不可长,不治他的罪就够便宜他了!”
朱有燉拱手上前,说:“父王,依儿臣看,奄诚功过相抵,不奖也不罚。”
王妃笑吟吟地说:“不管怎么着,奄诚救了你们妹妹一命。若是不赏赐,人家会说我们皇家不近人情。”
周王从脖子里摘下一枚图案精美的玉玦,爱不释手地抚摩着说:“这是我小时候父皇的宠妃女贡  妃送给我的护身符,我贴身佩带三十多年了,就赐给奄诚做个纪念吧。”
朱有烺傲然地说:“这是皇家御用品,应该命他供奉起来,光耀门庭。”
朱有勳打别说:“他应该当成传家宝,藏之高阁,传之后世,世世代代铭记父王的恩德。”
“还是让他自己酌情处置吧。”周王微微一笑,“王大人,就请你再辛苦一趟,向奄诚转达孤的谢意。”
“遵命!”王翰上前郑重地双手接过玉玦,小心翼翼地捧在胸前。
尚德堂门前,奄诚正充满希望地等待着。当华丽的轿车在街头出现时,他的脸上露出笑容,转身回店。
轿车停在尚德堂门前,王翰满面春风地下了车,大步流星地直奔店内。
奄诚笑容可掬地迎上前,拱拱手说:“王大人神采飞扬,一定是带来了好消息。”
王翰拱手祝贺:“恭喜,恭喜!阁下妙手回春,药到病除,郡主已经痊愈康复了。”
奄诚谦虚地说:“岂敢岂敢!王大人不负王爷的使命,在下也心安了。王大人请坐。”
坐下后,王翰不解地问:“请教先生,钱御医出身杏林世家,况且行医多年,为何治不好郡主的病?”
奄诚笑嘻嘻地说:“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御医整日提心吊胆,瞻前顾后,怎能准确诊断病人的病症?再说御医只知用人参、鹿茸、灵芝、首乌等名贵补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此次郡主因大寒伤了脾胃,泻脱了元气,他却以大热的药去补大寒,热寒相激,岂不越补越糟,越治越重?”
王翰微微颔首,又问:“老夫也略通医道,只听说车前子利尿,从未闻有止泻作用,阁下何以能用此药治好郡主的病?”
奄诚解释说:“车前子遍生地头田间,御医根本不屑一顾。此药微苦,小寒,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而清浊分,此所谓利小便而实大便也。生姜、红枣,一辛一甘,性温而补,对因大寒而病的人,自然比大热药有效。”
王翰钦佩地说:“阁下高见,不同凡响。王爷特意馈赠一枚心爱之物,聊表谢忱,还望笑纳。”说罢,毕恭毕敬地双手递过玉玦。
奄诚却神色漠然地说:“君子不夺人所爱,何况是王爷的心爱之物,在下更不敢染指了。还是请王大人带回,完璧归赵。”
王翰失望地说:“谨请阁下不要辜负王爷的一番美意。”
奄诚毫不妥协地说:“这块玉玦是皇家御用之物,在下怎敢接受如此贵重的赏赐?万一有个闪失,就无法向王爷交待了。”
王翰为难地说:“这让王爷怎么过意得去呢?”
奄诚开诚布公地说:“大可不必。王爷只须付清药费诊金就可心安理得了。”
王翰一愣,随即说:“看病付钱,天经地义。不知所需几何?”
奄诚竖起手指,一字一板地说:“请付一千两黄金外加二十文铜钱。”
王翰大吃一惊,似信非信地问:“多少?请阁下再说一遍。”
奄诚仍是一本正经,朗声说:“一千两黄金外加二十文铜钱。”
王翰愕然地说:“车前子是普通草药,不过几文铜钱一两,阁下缘何漫天要价?莫不是戏耍老夫?”
“借给在下几个胆子,在下也不敢戏耍大人。”奄诚振振有词地说,“自古道:‘黄金有价医无价。’在下并没有多收药钱,仅收铜钱二十文,可谓公平交易。那一千两黄金,不过是在下对症下药的诊金而已。”
“一千两黄金,竟是阁下的‘不过’、‘而已’?”王翰不由双眉倒竖,二目圆睁,“难道阁下看病都是这样狮子大张口?”
“非也!”奄诚理直气壮地陈述,“在下谨遵祖传的规矩,诊金因人而异。若是普通病人,便只收几文铜钱。若是鳏寡孤独,不仅分文不收,还会倒贴路费饭钱。今天在下治好的是金枝玉叶,当今天子的嫡亲孙女,纵然要万两黄金也不为过。何来狮子大张口?”
王翰沉下脸来,不无威胁地说:“岂有此理?敲竹杠敲到周王殿下头上了!此事老夫作不得主,还请先生掂量掂量。”
奄诚神态自若地说:“请大人禀明王爷,就说奄诚说的,言不二价,一分一厘也不能少!”
“少陪!”王翰气咻咻地抱拳告辞。
“不送!”奄诚微笑着抱抱拳。
银安殿内。王翰手捧玉玦,忐忑不安地说:“回禀王爷,奄诚拒不接受赏赐。”
周王接过玉玦,费解地问:“莫非他嫌礼太轻?”
众人面露惊异之色,议论纷纷。
王翰说:“奄诚只让臣禀告王爷,说他只要药费诊金,别无所求。”
周王过意不去地说:“区区几文铜钱,孤怎么好意思拿得出手呢?”
王翰小心翼翼地说:“他声称要一千两黄金另加二十文铜钱。”
周王惊问:“此话当真?”
王翰说:“他声称言不二价,一分一厘也不能少!”
周王勃然大怒,骂道:“可恶!”
众人十分气愤,满堂哗然。
朱有勳恼怒地说:“不识字也不摸摸招牌,这小子竟敢敲诈勒索到皇家头上来了!”
朱有烺揎拳捋袖,厉声大叫:“我非教训教训这位仁兄不可,让他知道究竟谁是中原的主宰!”
朱有燉息事宁人地说:“与这种无知草民大动干戈,会引起蜚短流长,说咱们没有容人的气量。不搭理他就是了。”
周王余怒未息地说:“一千两黄金孤倒也不在乎,就是咽不下这口窝囊气。咱们家不准仗势欺人,但也不许别人骑在咱们家头上耀武扬威!”
王妃气哼哼地说:“堂堂天潢贵胄栽到民间大夫手里,若是传扬开去,咱们家在开封多没面子!”
众人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把他送交开封府治罪!”“先查封了他的尚德堂再说。”
周王沉吟片刻,说:“净出些馊主意。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一赐乐业教非常敬重,父皇还曾驾幸犹太会堂观光,怎可如此胡来?不如让宋知府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