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如今我国战乱方平,民心尚未稳定,各项政策刚开始施行,希望能将此战尽量局限在较小范围,以利于我国发展。”周长山说道。
有道理,李志远听后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周长山偷眼一看皇帝陛下对他的意见很赞同,马上接着说道:“目前西夏已经开战。而辽国与西夏有姻亲,很有可能会请求辽国同时向我国进攻,为了避免同时与辽国和西夏两面作战,微臣建议向辽国派遣大臣示好,必要时可以进贡以求和平。”
进贡?!这颗重磅炸弹把崇政殿里炸得“血肉横飞”,在经过一刹那的停顿后,军队系的大员们对这种软弱行为气得骂起来。尤其是赵远差点就要动手打周长山了。
“岂有此理,我国乃天朝上邦,岂能向蛮夷进贡,更何况我军精锐无敌,区区辽军算得了什么!”连一向文静的花来福都生气了。
李志远一开始也不敢相信,觉得周长山此说太过份了,居然要自己向别人进贡!差点也要发火了,但好在这几年来修养大有长进,总算是保持了平静。
殿里争成一团,武将多半是反对,而文官则大多赞同。
没想到,刘之华居然支持周长山的意见。“微臣以为,周大人的意见很正确,无论我国有多强,毕竟刚统一全国,稳定发展才是头等大事。而且同时与两国作战,即便是孙武吴起也会慎重考虑的。”
刘之华是李志远的老部下了,他这一发话,武将们的声音顿时小了不少,开始冷静思考起来。而文臣们大受鼓舞。
再经过一番说明,许多武将也有些理解了,不再大声说话,只是心里扭不过来。
李志远也感觉忍一时之气对国家的重要,想当年自己也曾说过,只要能更好的保护士兵的生命,无论是阴谋诡计,还是金钱物资自己都舍得,而现在只是要付出一些金钱给辽人,避开两面作战的危机。只要缓过这一紧要关头,以后有的是机会连本带利收回来。
为了尽可能减少两面作战的可能,李志远最终被迫同意向辽国进贡,以免辽国趁火打劫。可惜的是,以前没有想过向这两个国家的皇帝重臣提供鸦片,现在火烧眉毛,又来不及了。
最终廷议的结果是:
战略上对西夏保持战争态势,尽量防止战争扩大化,同时断绝对西夏的一切商贸,除了奢侈品以外。
对辽国则保持守势,以战促和,以和待战,实在不行可以采取进贡的方式,条件与宋的一样。
至于对西夏作战,组建西北军区,由陆富贵担任总指挥。一面急令各地固守待援,一面抽调第一师,第五师西进,由陆富贵全权指挥对西夏作战。
辽国方面则由周长山负责和谈,但是最后底限以宋以前的和约为准,如果实在不行也要尽量拖得久一点。同时由李新负责军事,整顿防线,作好开战准备。
第十一章 牛奶
    (最近由于搬家,没时间写,好不容易赶了点出来后,才发现一件更糟糕的事:新地点附近的网吧没有USB接口!写好了也传不了,惨就一个字;目前仍在继续访查有无隐藏的支持USB的小网吧。这是跑了N多路上传的。弄点色的给大伙开开心)
做了这个窝囊的决定以后,李志远心里烦闷之极,回到乾清宫拿起本书看了半天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便放下书在皇宫里乱窜,随侍的女官们也不敢多嘴,一个个老老实实跟在后面。
只见皇宫中出现一景,皇帝带着一大帮人到处窜,没人知道皇帝想去哪,只能跟着走。还好李志远走的都是人少的地方,后来越走越僻静,绕过一片林子,眼前出现一座宫殿,匾上写着春晖宫。李志远也没细看,只觉走了一阵有些发热,又有些口渴,便想进去喝点水。
这座春晖宫,是取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意,当时被李志远收集的美女中有相当数量是刚成为母亲的人,如果强行将母子分离,婴儿必死无疑,过于残忍。出于慈悲,再加上女人已经太多,根本不在乎多几个少几个,于是李志远决定将她们集中在一处单独的宫中,允许抚养婴儿到五岁再送出宫外。只是自从设立这个宫殿之后,李志远还从来没来过。
由于天气冷,因此春晖宫中的美女都没有到外出,而是呆在屋内,其中许多就聚在大殿内,因为这里提供了一些小滑梯等玩具。
在一大群美女中间,夏梦云格外引人注目,不但极为漂亮,而且身材极高,大约有1米75左右,在当时来说比大半男人还高,她正抱着一岁的女儿哺乳,一边说着话。本来古人对此一向要回避的,但由于这宫里都是女人,因此互相之间已经不再躲着了。
夏梦云原是鲁王府的一名侍妾,北宋灭亡后,她因为特别美丽被选入宫中,虽然她对鲁王没有任何好感,但是对亲生的女儿却倾注了全部的爱心。一开始入宫时她非常担心自己的女儿会被带走,每天寸步不离,睡觉时都紧紧抱在怀里,直到后来看到李志远确实没有将她们母女分离才渐渐安心下来。
对于目前的生活夏梦云非常满意,每天平平静静的,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争宠吃醋,每天吃得好睡得好。原来还以为不杀掉孩子就不错了,可是在宫里,居然还有人定期检查孩子的健康,还有人强迫她们做运动,据说是能保养身体,虽然大多数美女都不以为然,但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能有这样怜惜她们的想法也足以使她们安心了。
随着“皇帝陛下驾到”的声音,宫殿中美女们手忙脚乱把小孩抱住,又要找地方下跪,乱成一团。夏梦云更是着急,想把女儿放下来,但女儿死死咬住她的乳头不放,又不敢用力拉扯,身边也没地方放孩子,只能抱着孩子跪下去,尽力缩在别人身后,希望不会被皇帝注意到。
李志远进来后一看,吃了一惊,怎么这里还有婴儿啊,转念一想就想起自己的安排了。
眼前跪着的美女中有不少还怀抱着婴儿正在哺乳,虽然极力遮掩,但仍然有大片大片雪白的胸部露了出来,上面还隐约沾着点点乳汁。那种少妇的风情和掩不住的羞态令李志远欲火狂升。
虽然还是大白天,但李志远仍然毫不犹豫选了几名最顺眼的美女带入房中,其中就有高挑美丽的夏梦云。身边的女官们早已会意选了一个大房间供李志远使用。
四名少妇含羞在李志远面前脱去全身衣物,将美丽的胴体完全展现在李志远的眼前,异常丰满的乳房颤巍巍地抖动着,夏梦云的胸部尤其引人注目,估计应该是F罩杯。
李志远坐在春凳上,将乳房最饱满的夏梦云拉着坐入自己怀中,顺势将早已坚硬的分身插入粉红的花瓣,美丽少妇似乎吃不消李志远的巨大,紧皱着眉头,缓缓坐了下去,嘴里忍不住发出长长的呻吟。李志远也是怜香惜玉之人,知道她体内尚未潮湿,自己的分身又甚是粗大,需要时间适应,因此也不急于抽 插,看着面前一对高高耸立的雪白山峰,李志远一张口,含着乳头开始吮吸起来,被这一下突然袭击,夏梦云顿时哆嗦起来。
随着李志远舔吸,一股股热热的乳汁流入口中,虽然不象想象中那么香甜,但仍然充满奶香味,更何况还充满了征服的快感,令李志远大为快意。一边大口在一对雪白的大波上或咬,或吞,或吮吸,分身也开始在少妇的体内由慢到快的抽动着。美丽少妇的呼吸越来越急,双手时而抱着李志远的头部,时而抓着自己的头发,嘴里更是不断发出啊啊的尖叫声。
另外三个裸美人象肉屏风一样紧紧围着他,李志远一边在享受,一边也在三女身上大逞手足之欲。柔软滑腻的乳房在手中变幻着形状,在大力的搓动中,一股股乳汁流得到处都是,刺激得李志远更加兴奋。
“喝饱奸足”之后,李志远志得意满准备回乾清宫去了,刚要走想起两件事来,一是自己以前想搞牛奶来喝,结果阿拉伯人处没有奶牛,需要到欧洲去,出于费用自己安排的远洋探险一直未能成行,现在已经统一了,得把这个事办起来了。另外嘛,就是既然没有奶牛,那就用“奶人”代替好了,也不需要挤、消毒,每天预备几个美丽人形奶牛,直接吸好了,既有营养还可以享受,真是一举两得。
经过这一番发泄,李志远心情平和了许多,不再象刚开始那样激动了,开始静下心来处理国事了。眼前西夏和辽国的方针已定,也大致作了安排,暂时先不用再发愁了。放在一边,眼前的事情还有不少,得抓紧时间处理。
最头疼的是如何安置那些宋朝官员,这成了李志远的心头大患,宋代冗官极多,李志远接收了这个烫手山芋哭笑不得,养着他们吧,费钱。不养吧,这些人多少有些影响,万一闹点事不利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考虑来考虑去,最后还是宁愿花钱养着,对于赚钱,李志远还是有些信心的。
在宋代时,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国家收入的一大半都是来自于工商税收,而传统的人丁税则少得多了,因此对于李志远来说非常有利。有了好的基础,他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的发展,而重中之重就是加强法治,随着工商企业法、合同法、专利法等颁布,中华帝国的工商业者的积极性进一步增高。
但是出于稳定的考虑,以往的对工商业的歧视李志远暂时还不打算立即更改,也就是说不想提高商人的地位,因为这会遭到广大儒生的强烈反对,不过,他心中对此早已经有了对策。在李志远看来,世界上绝大多数争执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取得双赢的局面,因此没必要为了提高商人地位直接与儒生们对抗。比如,汉代为了削藩费尽心机,还爆发了内战,差点把国家都分裂了,晁错为此还送了命。但是后来换了一种方式,通过推恩令不但成功的解除了藩王对中央的威胁,而且使得双方皆大欢喜。所以,除非是非此即彼的利益分割,否则李志远一向是打算迂回解决争执的。
第十二章 考古
    某一天,李志远在宋徽宗的画室里无意中看到一片龟甲,上面隐约有字,顿时想起这不就是殷商的甲骨文吗,可惜自己是看不懂的了,正要放下,突然想起这东东不是正好有用吗!由甲骨文,李志远越想越多,对于旧宋的官僚也找到了一个好的安置方法,顿时高兴起来。
这个安置方法就是考古,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能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是可以吸收许多旧宋的大儒们来参加,毕竟这些人对于历史文化相当精通,不用可惜,用吧,又没合适的地方,现代工商财政等他们根本不懂,即便是文化教育等因为涉及新文化(指白话文等),虽然李志远极力推广白话文,但许多大儒自高身价不愿使用,更不愿意教授他人。
虽然很讨厌这些人,但是,李志远还是发放一部分俸禄以收买人心,眼见这些人光领工资不干活,李志远心里不太爽,而且这帮人闲着没事干说不定会闹出些名堂来,反而不好,有了这个考古博物工作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发掘古墓也许不成,但研究古物探索历史真相还是能吸引他们的。
李志远越想越高兴,总算能安置一部分家伙了,但找谁领头呢,自己培养出来的手下肯定不行,当时在学校里自己仅仅讲解了很简单的历史概念,大多数学员也不感兴趣,所以负责人还得从这些儒生们挑。
但是这个人必须对此有兴趣,而且还不能是太有名望的大儒,否则就不符合自己制衡的原则。想了半天,把自己手下以及投降的宋官们扫了一遍,难以决定人选。突然间灵机一动,哈哈,怎么把咱们李清照李大词人忘记了,她与其夫赵明诚都嗜好收藏研究古董,曾著有《金石录》一书,在20世纪的课本上曾经学过,自己当时还记得很清楚呢,当下心里初步决定就由赵明诚担任帝国考古学会会长。印象中他们好象是山东济南人,于是召赵明诚及其妻李清照来京。
且说赵明诚奉召后,很是惊讶,不知新皇帝召见有何事,心中忐忑不安,跟老婆李清照商量半天,得不出结论,第二天只得硬着头皮出发了。
不一日到达开封,李志远在上书房召见,两人诚惶诚恐跪伏在地上,李志远让他们平身赐座,看了看,赵明诚长着四方脸,看上去很平实的样子,李清照长得很清秀,眼神灵活,看上去很顺眼,第一印象就不错。只不过两人太年轻,做负责人恐怕不合适,还是设个有实权但地位不高的职务比较好。
接着李志远大致问了几句,赵明诚听到关于古代器物,大为兴奋,滔滔不绝讲了起来,李志远听得直打哈欠,李清照使了几次眼色赵明诚都没注意,只顾自的在讲。最后,李志远只得开口打断道:
“看来你们夫妻对古董都很有兴趣啊”
“是啊,微臣夫妇都很喜欢”
“赵爱卿,历史上遗失的东西太多了,目前很多只能从一些器物记载,残篇断简上拼凑过去的东西,想当年屈原作《天问》,欲知一些以前之事,以解当时人之惑,却不能得,憾甚。可是他没有想到,与他同时的东西因为没有好好记录保存也一样散失了,比如《孙子兵法》,在春秋战国时,此物谈不上珍贵,但历经千年,此书已经缺漏。朕想求一全篇都不能,真是太可惜了。再比如广陵散自嵇康之后亦绝矣。再比如夏桀、商纣当年究竟为何而亡?再比如神农、女娲究竟是否存在?这些东西或是因为被人所毁,或是无人记载,可惜啊!”
赵明诚和李清照顿时感到自己原来的兴趣居然有这么大用处,又这么受皇帝重视,真是又惊又喜惶恐不安。
李志远取出龟甲,递给赵明诚,“爱卿看这是何物?”
赵明诚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这好象是龟甲”
“不错,正是龟甲,那甲上面刻的是什么?”李志远继续问道。
“微臣不识得”,赵明诚还算老实。
“朕听说这是商汤时用来占卜之物,那上面的是商汤时的文字,此物被埋于土中已逾千年,其地位于河北路相州(今河南安阳)一带,想来这样的东西在那里还有很多吧。”
李志远轻描淡写的说着,充满兴趣看着赵明诚。果不其然,他听说后大吃一惊,死死盯着龟甲上的划痕看了半天,好象要从中看出花来。
一边的李清照听说之后也呆住了。赵明诚看了一会,看不出门道,便递给她,李清照看了一会,也不得要领。
“朕觉得这个研究古代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打算成立一个历史研究会,广邀天下关心之人参加,这其中的考古工作就交由你夫妻来统筹安排,就先挂在帝国科学院下面吧,具体工作就是为国家收集整理保存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之物,了解历史真相。”
“谢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夫妻俩顿时跪下谢恩。
李志远正要让他们退下,突然想起李清照的词来:“李爱卿的词也很不错,过几天你亲笔把你的几首词都写好送到帝国博物院,朕要收藏起来。”又想起现代的签名售书,于是加上一句:“另外,你的词集也亲自写上呈中华帝国李志远皇帝陛下御览,并写上姓名日期送到上书房来”,李志远喜滋滋的想,李清照题名售书,拿到21世纪还不得卖个天价。
“臣妾尚未出过词集,请皇上恕罪。”李清照说道。
李志远张口结舌,难道《漱玉集》还没出版吗?定了定神,哈哈一笑,说道:
“那不要紧,等以后出书再送来即可。”
“臣妾尊旨。”
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人喜滋滋的出去了,虽然不明白皇帝陛下怎么会以为她有书问世,但连皇帝都开口预约,这等荣耀之事怎么能不兴奋呢。
打发二人后,李志远也开始盘算起来,这些现代古董都得收集起来才行,以前忘了,光顾发展自己,又怕出名后被人盯上,因此都不敢结交名人。现在嘛,这些名人,咱一个都不能放过,细细想一下,谁尚在世的,晏几道算一个,东坡同志是建中靖国元年去世的,当时自己刚到,身份低微,估计就算找到他也没机会题字的。可惜黄庭坚了,那可是大书法家,才死了五六年,当时怎么没想起来呢,不过想来宋徽宗应该收得有,就算书画院里没有,发道圣旨就能收上来。四大名家里还有一个米芾,不知还是否在世。这些人的真迹,拿到21世纪拍卖行,还不知得多少钱呢,趁便宜赶快收起来。
作者注: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书法四大家,黄庭坚死于1105年,米芾死于1109年。至于《漱玉集》,印象中好象是明代所出,不知对否。
第十三章 安置
    除了考古历史研究之外,李志远还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位置安置那些学者们,这就是编字典。
随着《合同法》等法规的颁布,各地因为用字词造成的误会也越来越多,纠纷也不少,因此急需推出法定的词典,为此,李志远正好可以召集那些既没能当官,又不肯劳作的大儒们,让他们发挥才智。还别说,这种流芳百世的事还真的打动他们了,想要加入成为编辑的不计其数,好在这些无用的文人很多,李志远正愁没地方安置,正是得其所哉。
在语音方面,李志远推行标准普通话,用拉丁字母注音,当然了,读音以李志远为准,不过这也让李志远丢了一回脸,有太多的字李志远根本不认识,只得请那些大儒们解释,然后李志远选一个作为标准音。
这个过程很花时间,但是不管怎么说,汉字算是有了标准拼音了,对于普及推广有着重大意义。
由于加入的编缉很多,从常理来看效率与人数是成反比的,一开始也是显示了这种不良倾向,进度非常慢。李志远多次下令但没有效果,儒生们并不是偷懒,事实上他们非常努力,经常为一个小小的分歧争得面红耳赤。李志远也拿他们没辄,想了好久,最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从行政管理学校挑选一些毕业生任命为书记员,书记员负责记录和记时,记下儒生们对每个词的各种释义,工时一到就投票表决,获票最多的词义即作为正解,上交到总编处。如果没人投票书记官自己的一票就能决定结果,虽然儒生们对书记官的“野蛮粗俗”的行为非常恼火,经常找到总编吵闹,但不管怎么样,这是皇帝陛下亲自决定的方法,因此不理解也得执行,这样一来效率提高得飞快,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中华词典》就问世了。
除了那些有名声的文士之外,安置那些宋朝的下级官吏很是让李志远费心,虽然大多数的官吏都已经培训后重新上岗,但还是剩下不少,这些人能力不足,特别是不识字或者识字太少,没法安置。
李志远几次都想干脆不管他们算了,但是一想,这些人跟21世纪下岗工人一样,虽然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