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的那些破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昶失败的直接原因还是因为得罪了这在五代时期不能得罪的军爷们。王昶的弟弟王继严判六军诸卫事,王昶怀疑他而罢免了他,让另一个弟弟王继镛来当这个六军诸卫事,这个官因为是负责宫中安全的,王昶感觉这样一支军队给别人掌管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于是自己也拉起了一支军队宸卫都,当成亲兵,待遇比其它六军高很多。控鹤都将连重遇、拱宸都将硃文进为此十分不满。这个刚建立不久的宸卫都资历不如我们老,功劳不及我们高,凭什么待遇还在我等之上,他们可不能接受这样的对待。
刚好这一年王昶听了巫师道长的话,说这一年宫中有灾,王昶就搬到了南宫住了,反正他建了不少宫殿。道长的话还真“灵”了,中宫还真发生了火灾。王昶便开始怀疑连重遇在放火,还准备杀了他。在杀连重遇之前,王昶对着自认为是亲信的陈郯说,连重遇这王八蛋,竟敢纵火,我一定不会放过他。陈郯听了之后,反而去把这事告诉连重遇,连重遇听后大惧,心里一想,横竖都是一死,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带着一帮本来就对皇帝不满的将士一起杀入南宫,这下王昶有点吓着了,连忙带上皇后春燕和儿子们与一些亲兵杀出宫去,逃到了野外。
连重遇赶走了王昶之后,也知道如果上自己去当皇帝,别人是不服的,于是去请王审知的幼子王延义来当这个皇帝。王延义当然高兴,想当初在王昶手下干,天天都是担惊受怕。比如有一次,新罗国送来了一把宝剑给王昶,王昶拿着剑问丞相王倓说:“这剑是用来干什么用的。”王倓看着王延义说:“这把宝剑是专门用来斩杀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的。”王延义当时可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不过在王延义当上皇帝之后,那情况就不一样了。王昶逃掉了,决不能让他再成气候。王延义派出儿子王继业带兵继续围攻王昶,王昶虽然能射杀名兵丁,但是前来围攻的兵太多了,王昶还是打不过,最终只得投降,投降也得死,王继业没有对他客气,不但把王昶杀了,还把王昶的皇后、儿子们全部杀了。毕竟现在这福建的主人变了,旧主人那就也得入土为安了。
王延义当上闽皇帝,多少有点意外,他当上皇帝后。“照例”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曦。(这些改的名字似乎都有一个“日”字在里面。比如朱温改为朱晃,刘知远改为刘暠,徐知诰改为李昪。看来皇帝们都喜欢把自己和太阳联系起来。但是光靠改个名字是没有用的。)王曦办的第一件事是派人把王昶这个侄子解决掉,第二件便是报复那位吓唬过自己的王倓,不过正是很不巧,王倓这个太“过份”了,竟然没等到我得势登基,他就敢先死了。王曦也许是对伍子胥的事迹十分熟悉,但是伍子胥治国安邦的本事没学到,倒是在那里学到了向死人鞭尸。把王倓从坟里挖出来,再用刀剑砍上一顿。
王曦这个人鞭尸就够荒唐了,但是他干其它的事同样荒唐。泉州刺史余廷英竟敢假借他的名义去抢良家民女,那还了得,让我背黑锅,看我不办你。余廷英还真是能见机行事,马上给王曦送上了千万钱来赎罪,王曦看了钱真是太高兴了,不过这余廷英手上的钱恐怕还有,于是王曦装作生气的样子说:“这份是给我的,皇后的那份你还没有准备吧。”余廷英大悟,连忙把皇后那一份也补上。像这种有财的官员从来都是吃得开的,难怪有人说要贪就当大贪,小贪若是被告发就完了,大贪还可以把贪来的钱去换平安,在钱与势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王曦嫁女竟然有人敢不上钱财过来庆贺,实在是可恶,让我查出来,一人给你几鞭子。御史中丞刘赞不愿牵连过广,不愿意把那份名单如实交出,不交,就先抽你。郑元弼连忙跑过来强谏,谏得王曦挺生气得,怒道:“你怎么跟魏征一样去强谏呢。”郑元弼真有水平,给了王曦一顶高帽子,他说:“陛下像唐太宗,臣当然就像魏征了。”王曦听到自己被比作李世民,当然高兴,一下子就把刘赞给放了。
既然王曦这么荒唐,他的哥哥王延政就不把他放在眼里了。王延政在建州另起炉灶,不买王曦的帐。在和王曦打了几仗,还没有吃亏之后,更是在这福建地面上再建一个国家,国号为殷,改元天德。
王曦与王延政本来地盘就不大,还开始闹分家,这样闹,谁最高兴。当然是一旁想捞点好处的邻居们。
十一、闽死谁手
    福建自己开始分家了,这已经注定闽王国是要灭亡的了。只是最后得利的人是谁,这才是邻居们最关心的事。从南方的国家来说,以南唐的实力最强,如果不出意外,南唐将很有可能得到这闽国之地。李璟听说有机会了当然也是动了心,发了兵,目的就是想把这闽国给攻占下来。不过王家兄弟斗归斗,在看到一个更强大的敌人后,为了自身的利益也能联合起来。而由于南唐本身的政治也混乱,一时还不能打赢。
打不赢没关系,就算不打,这闽国也是败掉的。王曦此人很有“家传”,除了喜欢饮酒之外,还喜欢女人和男宠,可能是向他哥哥学来的。他有个外甥叫李仁遇(性别,男),因为能得王曦的欢心,就被任免为丞相。这让我想起了汉朝的董贤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官,不知缘由的外国使节都以为他很了不起。哪知道原来是“以色嬖之”。不过看王曦最大的爱好还是饮酒,他太有量了,经常拉着一帮大臣一起过来饮酒,说要不醉无归,你喝吧你,喝死了最好,反正酒给你倒上了,你就得喝,想暗中倒掉不喝,那就死了死了的有了。刚好他的正妻李氏也是个酒坛子,比王曦还能喝,于是每次喝酒的时候她也要去喝上几口的。但是你们酒量好,别人酒量也好吗,比如王曦的儿子王继柔酒量就不好,竟敢暗中把酒倒了,那还了得,推出去斩了。看看这王曦连亲儿子倒了酒都杀,谁还敢不舍命陪疯子(酒疯子),玩命地喝。王曦看到这帮大臣一个个喝得东倒西歪,他就高兴得很。
李氏虽然能喝,但是宫中最得宠的却是“贤妃”尚氏,尚氏因为得宠,就想让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这还了得,李氏可是妒忌要死,想想这尚氏比自己漂亮,而自己只是喝酒厉害,长相却是一般,这样下去可是不妙。但她很快便看出了连重遇等人对王曦不满。连重遇本是杀死王昶拥立王曦的人。但却常常被王曦试探讥笑,自己渐渐感到没有安全感。李氏也真毒,她让人去通知连重遇说:“皇帝对你和朱文进不放心,早晚会来收拾你们。现在风声就有点不对,你们还不赶快行动。”连重遇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杀皇帝,知道王曦喜欢喝酒,于是等到王曦喝醉之后,就带人把这个皇帝给宰了。不过李氏的目的也没达到,她本来是以为王曦一死,她的儿子就该继位了。不过她想错了。连重遇根本没有立她儿子的打算。
连重遇杀了王曦之后,就把大臣们全部召来说:“昔太祖武皇帝亲冒矢石,遂启有闽,及其子孙,淫虐不道。今天厌王氏,百姓与能,当求有德,以安此土。”虽然连重遇也是包藏私心,但是他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王家自王审知以下的君主一个个不是无能就是无耻。或者是两者兼有之,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国家能不败吗?不过连重遇也没自己去当这个皇帝,而将亲家朱文进拉上皇位。朱文进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皇帝,当然是得好好谢谢这位拥立自己的亲家连重遇,让他当上了判六军诸卫事。而王家子孙凡是在福州的都统统被杀了。
在闽王国再次发生政变之后,南唐的李璟又认为机会到了。于是派出大军攻打建州。而另一方面连重遇杀了王曦之后,让朱文进当皇帝,而他们任免的一些州刺史,纷纷被赶走,将一些王氏宗室拉出来当刺史。王延政也有两下子,把将要攻打自己的南唐军,说成是来帮助自己攻打连重遇的。连重遇见势不妙,也把朱文进这个“皇帝”给杀了,并且自称要迎回王延政来当家作主。但是连重遇也没有好下场,福州裨将林仁翰又把连重遇杀了,还是要迎王延政来主政,王延政派出自己的侄子王继昌去守福州。不过王延政的状况也不好,被冲过来的南唐军打得很苦。福州这边的将领李仁达看看这建州也是没什么希望,还请他来福州,真是笑话,于是又把王继昌给杀了。李仁达本来是想自己当这个“皇帝”的,但怕众人不服,于是灵机一动,跑到雪峰寺请来了一个和尚卓俨明过来,对大家说:“这个人可是真命天子。”于是卓俨明在莫名其妙之下,除了当和尚之外,又有了份皇帝的兼职,当然这个皇帝只是放到前台的,到了没有什么用处的时候,自然是要被踢开一边杀了干净。这个和尚皇帝果然是没当太久,就被拥立他的李传达给杀了。李仁达看看王延政是顶不住南唐军的,不如让王延政先完蛋,自己保存实力,再向南唐、吴越、后晋同时称臣,也好当上个闽王。
但南唐主李璟根本没打算满足他的要求,李璟可是冲着地盘来的。李仁达看李璟一定要来夺他的地盘,不由大骂道:“别逼人太甚,把我逼急了,你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就算我降也不降你,我得找吴越钱弘佐来帮忙。”南唐兵虽然不少,但没有派出像样的统帅,派出陈觉、冯延鲁、魏岑等人去争福州,结果被吴越军杀败。
李仁达依靠吴越军保住了他的福州,但吴越军也不是白来帮他的,钱弘佐才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他派出大将鲍修让过来帮李仁达的忙,说白了,就是想把李仁达的权给夺回来。李仁达也想干了鲍修让,不过这动作慢了点,被鲍修让发吴越守兵突攻李仁达府宅,将李仁达一家老少统统劈死。结果福州就被吴越给占了。
本来泉州、漳州也是南唐的,但是南唐任免的留守留从效看到南唐在福州打了败仗,就干脆杀了南唐的刺史,自称为留守。他一方面对南唐称臣,一方面又对吴越称臣。结果李璟也累了,看看夺回机会不大了,结果忙了半天,只是捞到了建州和汀州。
李璟当然是不会满足,他可是有大志的,这有机会要可是一定要去的。只是他不会用人。经常看到一些皇帝临终之前总是嘱托下任皇帝说:“你要重用读书人,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李璟他太了解这一点,他有五位词人朋友,分别是翰林学士冯延巳,中书舍人冯延鲁,枢密使陈觉,副使魏岑、查文徽。这五位朋友清谈起来十分有本事,而且五人专权,引起了众怒。但这五人偏偏诗词写得好,恰恰李璟也喜欢写词的人,对他们是依赖有加。这五人被当时的人称为“五鬼”。不过话又说回来李璟的词确实是写得不错。下面是他有几首词,大家欣赏一下。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眉头。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李璟的词还不错吧。恰恰这“五鬼”写的词也是很不错的。也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其中几首。
三台令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帏屏夜长。
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
更漏子
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
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长相思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忆江南
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东风吹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怕明年,花发人离别。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
这“五鬼”写词清谈还行,主政就不是专长了,但偏偏他们却是扬短避长,干的就是主政的正事。他们这伙人就干不了正事,但他们的主要任务就干正事,他们也喜欢在干正事的招牌下再休闲写诗词。常梦锡屡次劝说李璟,说这五人不能用,但是李璟就是不听,他可是经常和这“五鬼”一起喝酒填词,尽兴着呢,像这样的人,怎么不能用。御史中丞江文蔚也上奏弹劾宰相冯延巳、谏议大夫魏岑乱政,李璟一看大怒,就把江文蔚给贬官了。而对冯延己等人只是象征性地贬了一下官,照样留在朝中。
李璟在东南打了圈糊涂仗回来,才知道中原发生大变,石重贵被契丹人打败了,契丹吃不消中原的“刁民”,又撤退了。本来在这中原无主的情况下,南唐如果出兵还是很有机会的,于是李璟大悔。不过我认为就算李璟出了兵,也打不过刘知远的,虽然南唐的军力远在刘知远之上,但是照南唐打闽国的方法来对付刘知远,根本是没有任何希望,虽然此时南唐还是有良将的,比如刘仁赡,但是我估计李璟根本不会重用他,还是会让那帮吹牛不上税的冒牌军事家“五鬼”成员去立功,这当然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乱世,李璟若是能用好人,用对人,这机会还是有一大把,这不,楚国的马氏又闹翻了,这楚国的混乱程度和福建差不多。李璟能不能把握好这次好机会呢。
十二、楚王国的建立
    楚王国的实际建立者是马殷。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他本是秦宗权部下孙儒的部下,后来孙儒背叛了秦宗权,在攻打杨行密的过程中战死。孙儒是死了,但军队还剩下不少,还得让人来挑头不是。刘建峰就被推为了首领,马殷当上了先锋,二人不敢再在淮南呆了,便拉起一支队伍,跑荆州(湖南)发展。潭州刺史邓处讷一看,这帮流寇竟敢到我的地面来撒野,马上让邵州兵守龙回关,不过这龙回关守将蒋勋似乎不大顶用,结果跑出来了投降了。在蒋勋投降之后,刘建峰又开始攻打潭州,让蒋勋的龙回关兵将为先锋,并打上龙回关蔣勋的旗帜,潭州东门的守兵一看,哇,这不是龙回关撤回的兄弟吗,赶快开门让他们进来。这帮“兄弟”一进城,就把身份亮出来了,不好,这是……。不过门一打开以后,就来不及了,邓处讷也因此被这群流寇给杀了。当然占了地盘,还是照例给朝廷上道表,就说,从今天起,这块地盘就归我了,你给打个批条吧。反正这个批条不打,这地盘也是占着了。朝廷也不差这盖章的功夫,算了,就让刘建峰当湖南节度使、马殷当马步军都指挥使吧。
不过刘建峰这个人不是好帅才,经常和部下一起边喝酒边欢呼,发现部下的妻子长得漂亮,他就抢了过来,自己享用。妻子被抢了的陈赡大怒,乘刘建峰喝醉之机,用铁锤将刘建峰脑袋给砸碎了。军中推行军司马张佶为帅,不过张佶这人不走运,竟然从马上摔了下来,把骨头给摔断了。张佶就对大军说:“我不是你们的统帅,马殷英勇,应该拥立他为统帅。”于是从将把陈瞻给磔杀了,这磔杀之刑似乎就在五代开始被“发明”的。这时马殷还在邵州,潭州诸将听了张佶的话赶快把马殷请回来,马殷也就自然地成了潭州刺史。不过马殷也不仅是想着当个潭州刺史而已,他的目标是整个湖南。他派出将将领秦彦晖、李琼等攻下连州、邵州、郴州、衡州、道州、永州这湖南六州。但是马殷并不满足,谁不想把地盘做做大,原因很简单,你不打别人,别人也会来打你,为了不让别人来消灭自己,就只有在消灭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攻占六州之后,他又开始把矛头指向了广西桂管,攻下之后,还不忘向对手杨行密下手。
当时,杨行密派刘存攻打鄂州的杜洪,马殷派秦彦晖领兵支援,因为鄂州是湖南的一个屏障,鄂州一失,湖南也就受到了杨行密的威胁。杜洪阵亡后,刘存进攻马殷,马殷便沿江布防,埋下伏兵,将刘存杀得大败。刘存屡败之下,请求向马殷讲和。马殷差点就同意了,但是部将秦彦晖反对说:“淮人很狡诈,他们这是想麻痹我们,绝不能听信!”于是马殷便回绝了请和,率军水陆夹攻,将刘存军队打败,刘存也被杀了。此后,马殷又占领岳州(今湖南岳阳)。朗州刺史雷彦恭好像有点不服,把杨行密请来帮忙,不过杨行密军队还没到,他自己就先撑不住了,弃城去投杨行密了。
当时的杨行密一直想拉拢马殷去对付朱温的,为此还把马殷的弟弟马賨给送回了湖南,让他重新回到哥哥的身边。不过马殷却并不怎么领情,马殷曾经问他的心腹谋士高郁说:“现在我们与杨行密、成汭、刘䶮等都为敌国,就我手下的那点兵,恐怕不足以同时对付他们三股势力。”高郁分析道:“成讷的地域狭小,不足为患,南方的刘龚也只是想独占岭南而已。东边的杨行密是才是我们这支队伍前首领孙儒的死敌,以财物相送,他也不可能与我们和好的。我们应当尊奉中原王朝,以成就我们的霸业。现在的做法应是恭奉朝廷,以求官爵,然后兴农练兵,积蓄力量待机发展。”朱温称帝之后,知道马殷要来向自己靠拢,自然是十分高兴,封了马殷为上将军,不久,他建立了一些独立国王才可以建立的体制。马殷和其他一些“开国”割据政权的君主一样,也是十分重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当时楚国的茶叶非常有名,马殷也大力发展这个招牌产业。另外他还听从了高郁的建议,铸铁钱用来流通,以十当铜钱一,但铁钱不是全国通用的,商人在楚国赚钱了,这铁钱还得在楚国给花了,这样在很大程度也促进了楚地经济的发展。
马殷所做的事说简单点,就是保住和发展自己的地盘。后粱建立了,就向粱朝称臣,后唐建立了,又向后唐称臣。在李存勖灭粱之后,马殷便马上派出了儿子马希范去称臣,在李存勖问他洞庭湖有多大时,他也谦虚地回答说:“如果大朝的皇上驾临此地,湖水也就只够饮马用了。”等到李存勖被杀之后,马殷又派人去向李嗣源称臣。李嗣源是默认他楚国国主的地位。不过一旁的高季昌竟敢打起了他的主意,把他的送贡吕的使节史光宪给扣留了。那还了得,马殷派出了大将袁诠、王环等去攻打,一直打到高季昌城下,高季昌看到祸闯大了,连忙求和。王环等人也认为就算打败高季昌,这荆南也未必能守得住,于是就同意议和。马殷也没有对王环等人做出什么处理。
后来马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