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涧中的桂花,还在文字中簌簌而下……
坚硬的铁,柔软的铁(组诗)
■ 郑小琼
穿过工业区
高大的厂房,这些时代的巨轮。鼓荡着
时代的风景,城市豹子的歌声,钢铁迅速
定型成轮状的、块状的,或者细小的元晶
燃烧着时代浑厚的气息,它们即将
——进入车站、海港、货厢车、远洋轮
抵达的是北美、南非、欧洲或者东京
时代之铁之铜之金之塑胶之布匹……
在这里铸、镶、熔、剪、裁……定格成
生活需要的肌肉,丰满而有力的肌肉
带着这个村庄的体温,以及它亚热带的智慧
在车床、刨床、模具、注塑机、缝纫机上洗礼
剪断,成型,它们的尺寸、光亮反复的检验,
成为轮子、螺丝、胶片、玻璃镜、衣袖……它们
反复在寻找、组合、完整,成为不分离的夫妻
兄弟,父子,成为汽车、电脑、时装、鞋子
它们印上“MADE IN CHlNA”,沿着丝绸之路
或者郑和之洋出发,带着瓷的精致,绸的柔软
一个沿海村庄的激情,从流水线、机台出发
带着外乡女工青春的温度,一个搬运男工汗水
的
热量,带着黄麻岭的阳光和雨水,抵达巴黎、伦
敦
圣彼德堡、佛罗伦萨或者纽约、芝加哥,抵达黄
种人
白种人,黑种人的衣、食、住、行、用或者娱乐
穿过工业区,穿过亚热带的树林,穿过光明和
幸福,穿过草木与花朵,机器与锅炉,发电机与
高压线
穿过外来女工的交谈与歌唱,穿过工装的劳动
者与
西装的经营者,穿过我绿色的乡愁,穿过劳动
与沉思,一些阳光正照在工业区上方的字上
年轻人,快!朝着世界的方向奔跑
风吹
风吹,他们在道路上颤抖了一下
风吹,他们给回忆与眺望加上一件衣裳
风吹,他们行李背包里的辛酸与贫穷
风吹着,这个叫黄麻岭的南方村庄
风吹着,那些五金厂玻璃厂制衣厂
风吹着,这些湖南人湖北人四川人以及本地
人
风吹着,她,或者他们,
在这个黄麻岭的村庄,像一首老了的歌曲
他们在不同的风中翻唱,老去
只剩下缓慢起皱的皮肤、骨头、毛发
他们迎着风走过,带着打工这么多年留下的脚
印
坚定地朝着风刮来的方向
流水线
在流水线的流动中,是流动的人
他们来自河东或者河西,她站着坐着,编号,
蓝色的工衣
白色的工帽,手指头上工位,姓名是A234、
A967、Q36……
或者是插中制的,装弹弓的,打螺丝的……
在流动的人与流动的产品穿行着
她们是鱼,不分昼夜的拉动着
订单,利润,GDP,青春,眺望,美梦
拉动着工业时代的繁荣
流水的响声中,从此她们更为孤单的活着
她们,或者他们,相互流动,却彼此陌生
在水中,她们的生活不断呛水,剩下手中的
螺纹,塑料片
铁钉,胶水,咳嗽的肺,辛劳的躯体,在打工
的河流中
流动
流水线不断拧紧城市与命运的阀门,这些黄色
的
开关,红色的线,灰色的产品,第五个纸箱
装着塑料的灯、圣诞树、工卡上的青春、李白
发烫的变凉的爱情,或者低声地读着:啊,流
浪!
在它小小的流动间,我看见流动的命运
在南方的城市低头写下工业时代的绝句或者
乐府
加班
冷却机台的铁它红色的光芒印亮绿色的开关,
白炽灯干净而纯粹的照耀
蓝工卡上一条睡眠的鱼游过,水声喧哗而嘈
杂,睡意靛青出一片潮涨
潮涨,她黑色的长发卷起银白的骨头里的倦
怠,她机械了手指捂住
饱满丰盈的橙色产品,巨大的绿色标签盖在她
的青春上:合格
出租房
老式吊扇的风声渐渐息灭
缓缓地从海边吹来的海腥味,微咸的生活
排列着,重新布满这书本、诗歌、窗帘……
它们微暗的,萎缩着头颅
如同一个失业者干枯的眼神
铁锅里沉默的水终于沸腾,滚烫的凌乱
黑色的锁,金黄色的方便面、碗、盆
一截清洗干净的葱——这生活仅剩下的绿意
所见
两卷行李像两颗低萎着头的柿子
声音汹涌得如潮水速涨
(湖南,湖北,四川……失根的声音四处探动
着)
它们的触须,在广场上寂寞打量
两卷行李挤在一辆公共汽车粗铁门把上
他目睹售票员的目光猛烈地照着他方言的血
管与骨头
清晨的失眠者
没有一首诗歌返回一个女工的失眠
星辰的泡沫,夜的泡沫,机器轰鸣的过滤器
这些老朽的疲倦,荔枝林,鱼骨天线
介于失眠与半失眠的呓语
在低低梦语中醒来的月光
阴潮的地板,棉絮,从海边吹来
冬天的风,罚款单惊醒了美梦
她坐在失眠之上仰望到的灰色天空
回忆里入暮的乡村,附近路上的醉鬼们的歌
声
一柄沉默的车穿过夜班女工的咳嗽
她听见有人狠揍着铁板样的夜
她听见有人在梦中回味着故乡的欢乐
她听见有人在演讲,争吵,或者低声抽泣
啊,这打工女工的夜……她的青春
爱情和光阴,都成了她这个半失眠者的不幸
她看见黎明已经在窗外流出了清澈的河
曙光如此无言,在凌晨的垃圾车的响动中
没有一首诗,没有一个词,给她安宁
没有一种睡眠让她忘掉浮萍样的命运
幽蓝的黎明像钢铁一样真实可信
在一次接近黎明的失眠中,她说着:
忘掉吧,失眠的一天已过去
相信新的一天会很动人
早晨七点,交班
夜班的疲倦沿着没有耐心的阳光滑下一脸睡
意的斜坡
一夜的时光像那些错落的钩细小的钉,打包,
装进纸箱
机台上涂抹了二十五次的爱情在微笑,阳光正
投影
在它辽远的未来,此刻它是一场热病,家书与
电话
是庸医。七点的相遇,他目光里的湖,深邃,平
静
它投出了轻柔的爱恋,他接过你手套里残余的
体温
这是他一天的爱跟思念,他湖南的方言跟你四
川
的杂音在七点如此的和谐,像不同品质的发声
器
在机台铭牌上那朵油污的玫瑰里共鸣,爱情只
有
十五分钟的交接班,它照亮两扇缓慢开启的百
叶窗
在他低头的言语中你找到生活的后花园,这日
子
是一首幸福的诗,流出的是他手中油条与豆浆
的姓名
铁
铁。十匹马力冲撞的铁。巨大的热量的
青春
顶着全部孤独的铁,亚热带的棕榈,南方的湿
热
纸上的铁,图片的铁,机台的铁,它们交错的声
响
打工
它轰然倒下一根骨头里的铁,在巴士与车间,
汗水与回忆中
停
顿
的铁。弯曲的铁
一只出口美国的产品
沉默的铁。说话的铁。在加班的工卡生锈的铁
风吹
明月,路灯,工业区,门卫,暂住证,和胶布捆绑
的
铁架床,巨大的铁,紧挨着她的目光
她的思念。她的眺望,她铁样的打工人生
大海
海水弓起机台的背脊游动
海水,剧烈的汹涌,在车床,铣床,刨床,锣床
她的咳嗽、工资单。她留在海水的指纹
她沿着海水汹涌,她的奔波
她的流水线
她在风中沉睡着的故乡,她的爱情
她缓慢垂下来的镀上镍色的打工人生
大海吹着沉睡的,醒来的,打工仔
她弓起背在大海中漂泊
海水接纳他们的流浪,泪水,祝福和未来的憧
憬
她在海水中睡眠,生活,爱恋
海水的咸在她的肉体涨潮
结晶
零点,雨水
零点雨水沿着失眠的铁皮笼降临,它们像一群
羽毛蓬松的鹭鸟撒下一百台机器的呻吟
零点的雨水不想睡眠,它们在机台边
淅淅沥沥地下着,钉状的,块状的,线形的雨水
贴上了标签,黄色的来自美国,绿色的来自法
国
灰色的日本,淡蓝的意大利……交错着,重叠
着
与我,一个四川女工,凝望,回忆,零点的雨水
跟我有相同的姓名:漂泊,它们等距离的排列
它们低声说过,图纸,电脑,零件,铁钉,它们
沉默
像一个年幼的哑巴,零点的雨水,在手上,腿
上
脸上,思念上,睡意上……落下,它们尖如卡钟
的嘴
有着铁的肠胃,密密麻麻吞食着爱恋,青春,时
间
它们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一个寻找家的名
词,雨水走着
在我的血液间,它们是一个外乡的寄宿者,从
深夜梦境
操作女工二十二点时关于爱情的感受
十点的月亮穿上大海的睡裙在生锈的钢铁上
走过
它的疼痛是穿过手指的铁屑,剩下这些圆形
的
椭圆的,方块的开关操动着线切割机的思念与
回忆
它们的沉默沿着干燥的面包屑跟方便面在牙
床的针孔上
奔跑,此刻的爱情多像穿过针孔的钢铁,它们
无法说出
也无法预定它的命运,它是红色的灯,绿色的
线,白色的
图纸,和这些明天不知运往何处的零件。十点
钟,它
六十度的角度是从四川到湖南的距离,还是父
母从反对到
支持的距离,它们此刻的凌乱胜过车间一百台
轰鸣的机器
十点钟距离夜宵的方便面还有两个钟头距离,
距离爱情
是二千三百公里,还是从我的夜班到他的白班
的思念
七点相遇,交班的十五分钟,他的言语温暖了
三个小时
或者是一生的快乐与幸福,十点钟的泡沫在平
台上停留着
他白天的指纹染上油迹,血肉模糊,他气息的
热量渐熄
剩下机台深绿色的铭牌上,他用黑色油污的手
写着的
“I love your”字迹也在轰鸣中睡去。她脱下手
套
用油污的手在重新写是“我爱你”,想象明天的
他
微笑会不会玫瑰一样盛开,取下“made in china”
的模板
窗口
黄昏的光线沿着荔枝树的叶片散步
忙碌的自行车和贩卖苹果的河南人沿着大街
踉跄
我站在走廊的窗口轻数着钟表流逝的声音
那些虚构的往事和幸福沿着对街的玻璃折了
过来
它们让我对流浪的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眺望
那些在电线上散步的爱,迅速地,直接地
流淌到血液和骨骼里,被阳光推出来的
檐瓦,书籍,车鸣,易拉罐,电视天线踱步窗下
一株无人在意的水仙花让我心怀感叹
啊,生活中还有比我活得更卑微的事物
一个人要怎样才打开自己的内心生活,众多的
事物
在流逝之中,众多的事物在追赶之中
如果你不喜欢抵达窗口的风,灰尘,热气,钢
筋,玻璃
如果墙上的钟表还将告诉我许多尚未发生的
事
我会沿着窗口的微风,低声诵起:生命啊
一个可爱而脆弱的词,它含着的爱和幸福
会像风一样直入我的衷肠与肺腑
诗歌是一次相遇
郑小琼
四年前的深夜,我还在故乡的小医院里上班,每天晚上三点钟,总会有一辆从不远处铁轨上奔驰而过的火车把我从深睡中惊醒来。小医院远离村庄,四周是树林、稻田,一条溪流从旁而过,我打开窗户看到月光下的树影。火车远去之后,我便听流水声。它是一个乡级卫生院,没有几个病人。因为在半里之外有一座镇医院,病人一般都去那所医院求治。四周安静得像光滑的瓷器。我在那里工作了七个月,只领到了五百块钱,还有一些工资写在一张白条上,我很沮丧。在学校时曾经有过的很多理想此时像那列远行的火车一样,消逝了。家里为供我上学还欠了一些钱,原来以为上班了会还一部分,现在看来无望了。我只好选择南下,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活。
我来到了现在生活的这个镇,一个叫东坑的地方,广东众多沿海城市的一个十分普通的小镇。像这里很多镇一样,很小,也很繁华。镇上生活的大部分人跟我一样来自内地,在这里寻找着生活的出路。因为有着众多的工厂,五金厂、毛织厂、塑料厂、玩具厂、电子厂、家具厂……四处可见的是一座座围墙圈起来的四五层高的厂房、宿舍,一扇自动铁门把它们与外界隔开来了。铁门旁边是门卫室,站着几个穿制服的保安,他们也来自内地,一般都是从部队退伍回来,站得跟士兵一样的笔挺。广东很热,阳光很毒,他们大部分都晒得很黑。我便是在一个当保安的老乡介绍下进了一家家具厂做发料员,负责收发家具厂一些胶布、药水、棉签、钉子……之类的,然后将这些做好账。工资三百多块,工厂包吃住。我当时还很高兴的,可没有多久,那家工厂倒闭了。我又失业了,在一个叫黄麻岭的村庄租了一个月百块钱的铁皮房。我开
始在纸上把内心的苦闷写了下来,它成了我的第一首诗。
半个月后,我又进了一家五金厂,做打牙工。用超声波在一块块切割好的铁块上钻一个个的牙孔,一天必须钻六千个铁块,每个铁块三个孔,一天要把一斤多重的铁块起起落落一万多次,很累,手掌的皮都磨掉了。东莞的夏天很热,身上浮着一股汗味,但是心里很高兴,我的工资每月有五百多块钱了。
下班以后,我便在那个八人宿舍铁架床上写自己内心想说的话,写我生活的打工的村庄,这个叫黄麻岭的村庄,它上面的公园、市场,工业区里的工厂,来来去去的公共汽车,更多的是像我一样在这个村里的打工仔,他们来自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打工仔的命运永远是那样难以固定,每天都活在奔波之中,今天不知道明天的命运。也许今天在机台上干得好好的,到了明天,就出厂了,有的什么原因都没有就被人炒掉了。每当我坐在铁架床上,我就会想前天睡在我下铺的人,她今天出厂了,不知去哪里了。不久以后是邻床的人走了,也无法搞清楚她将在哪里落脚。
宿舍里都是十八九岁到二十五六岁左右的年轻人,难免会有一些爱情发生。我右边睡的是一个湖北女孩子,她爱上车间开车床的四川男孩子,回去了一趟,家里反对,进了我们这个工厂,不再跟家里联系。直到一年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小孩子,生米煮成了熟饭。家里没有办法再反对了,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计划生育的罚款。他们还是幸运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更多的在进厂与离厂或者“炒”与“被炒”之间的奔波,很多相爱的人就这样分开了。这样的事情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让我对爱情充满了惧怕。我用笔写下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漂泊。这些被唤着诗歌的东西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血液里的一部分。
从2001年9月到现在,我一直在这个五金厂里生活着,打工,写诗。我记下了每天的生活,早上七点三十分上班,十二点下班,下午一点四十五分上班,五点四十五分下班,六点半加班,一直到九点半下班。每次上下班时把一张签有工号245、姓名郑小琼的工卡在铁质卡机上划一下,“咔”的一声,声音很清脆,没有一点迟疑,响声中更多的是一种属于时间独有的锋利。我的一天就这样卡了进去了,一月,一年,让它吞掉了。剩下它吐出来的回忆,每个月十五号依照上面的钟点算出来的工资,还有躺在铁架床写下散乱的诗歌。在这个五金厂,我没有遇到自己相爱的人,我遇到的是诗歌,能够如同爱人一样安慰我内心的孤独的诗歌。它的安慰是我无所适从的打工生活的一种理想,一种信仰。现实生活中我们实在太脆弱了,笨重的机器随时会把我们手指吞掉一节,让我们受伤。这里是不相信眼泪的,哪怕有泪,你还是要忍住。只有坚强地忍住疼痛与苦楚,笑着面对生活。在这种受伤与疼痛中让自己成熟起来。
在南方打工的现实,我日益变得敏感而脆弱。这种敏感让我对打工生活有了窥视打量的欲望,我感觉到打工生活中一些秘密的细节,我把这些细节留在纸上,成为了我的诗歌。
大地上的人和事(组诗)
■ 唐 力
一个死去的朋友
一个死去的朋友,回到我的身体中
我相信了他的回来,在白天
在午夜,他零零散散地回来
一件一件地回来,一声不吭地回来
最终在我的身体,集合了他
全部的零件:他的泪,他的血
他的声音,他的头颅,他的无法转动
的眼睛,他无力飞翔的手臂
他的两条走上不同方向的腿——
一声急刹车,曾将他们分散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看见他此时
正坐在我的身体里,把打成死结的
最后的一声惊呼,企图用手
慢慢打开,再送回喉咙里。他
甚至把那高等级公路上,流失的
疼痛也一点一点地收回,存放在
我的身体里,像一枚结石
我知道,这一切布置停当,会有
一辆沉重的卡车,开进我的身体——
一场车祸,重新开始
他利用我的身体,再一次死去
一个朋友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