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因此待你也可能表里不一,这也是小人行径的一种。
(5)喜欢“西瓜倚大边”: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
(6)喜欢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进:也就是利用你为其开路,而你的牺牲他们是不在乎的。
(7)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倒,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
(8)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背罪。
□ 透视小人的内心世界
小人内心世界阴暗,不健全的人格加上强烈的私欲使他能够抛却一切道义上的负担去谋取利益,而当受到阻碍时,他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打击别人、伤害别人,通过对别人肉体或精神上的虐待来发泄自己压抑的仇恨。
1.小人的根底:极端的挫折或娇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这样特殊的经历决定了他的性格和气质,对他的一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小人作为人类的一个变种,其小人特质的形成与其特殊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成长经历往往集中分布在两个极端之中:一个极端是充满挫折与不幸的环境,另一个极端则是充满娇宠与溺爱的环境。
挫折与不幸,往往会激发一个人的成就欲和功名之心,为了出人头地,他们学会了在夹缝之中笑脸求生,更形成其不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生存性格。
而娇宠与溺爱,则会形成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格和恃宠无忌、胆大妄为的行事风格。
所以,处于这两个极端之中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其童年生活,对小人成年之后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朱温出生于贫苦家庭,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在其兄弟幼年时,父亲已丧。因无以为生,母亲便带领三个孩子改嫁肖县人刘崇。刘崇生性懒惰,经常对继子动辄打骂。
生计的艰难、寄人篱下的滋味、缺乏亲情之爱的生活以及教育上的放任,使朱温从小养成残暴、荒淫、不知廉耻的性格。
后来,在朱温以后的征战及称帝过程中,这种性格就得到了完全的暴露。他使用酷法驭兵,所属将领稍有违背,即被杀死;对待百姓,更是杀之如畜。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行如禽兽,不仅奸掠百姓妻女、侮辱大臣妻女,就连自己的儿媳也不放过。因此,当其子朱友圭刺杀他时,大骂曰:“老贼万段!”
而朱温的儿子们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也个个暴戾,相互残杀不已。
2.小人的性格:过度的自卑或自傲
境地不如他人,才干不如他人,自然要生出自卑之心。依仗权势为所欲为而不受惩处,自然要生骄狂自傲之心。
为了得到心理补偿,自卑者往往会变得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去夺取功名利禄,利用外在的强横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虚弱。所以,不经过正确的心理调整,自卑之心极重者很容易堕入小人的行列,做出违反常理常情之举。
自傲的人,看不起别人,更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对于自己所欲达到的目标,常认为理所当然。所以,这种人在行事上常会落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可怕境地。对于妨碍自己成事的人,无论是对是错,极端自傲者皆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清除。
3.小人的特征:膨胀的私欲及野心
小人的功名利禄之心要比常人强烈得多。在他们看来,只有依附一定的权势,获得一定的权柄,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欲望,并通过滥施淫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然而,小人的才能往往不足以控制大局,更无法承担其实现勃勃野心的重担,野心与实力之间的严重失衡与不对称性,使得一些人为实现野心而不择手段。当仅凭自己的实力根本无法实现其欲望时,寄生便成为重要的手段。
说到底,小人飞黄腾达,靠的不是真才实干,而是靠对人心的揣摩和对当权者的谄媚。在一个人的生活道路上,如果确实存在着目标与自身条件的巨大差异,而这个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又极为强烈,那么,在一定条件下,他就很容易堕落成为一个小人。
□ 六类常见的小人
1.深不可测型
这种小人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对人爱理不理,若即若离,使人难以揣摩到他保持沉默的真实意图。按照西方心理学理论,这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展示,玩这个游戏的人,是显示他能够操纵别人的情绪。
对付这种小人不要被他的沉默吓怕,不要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要敢于凝视对方的眼睛,很少有人能被别人凝视着而不会感到不安并能继续保持沉默的。在凝视时,不要随便说话,因为一开口就会将这种凝聚的拉力破坏,会减轻对方不安情绪。
2.暗箭伤人型
这种小人喜欢躲在笑容后面攻击人,从不肯正面向人挑战,要么是在背后诽谤人,要么半开玩笑似的攻击人,要么就是指桑骂槐。你若作公开的反击显得小器,不与之计较又让人认为你胆怯。
对付这种人首先要将他的暗箭明朗化。如果他说一句阴阳怪气、明褒暗贬的话,就可严肃地责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而且要争取旁观者的支持,让这种小人没有容身之地。
3.歇斯底里型
这种小人极具侵略性,不管自己有理无理,总是喜欢攻击人,而且情绪易极端化,包括情绪混乱、极度愤怒、号啕大哭、摔东西等。怒不可遏时,还会说一些不堪入耳的粗话。
对付这种小人要用太极推手的方法,首先要镇定自若,不要被气势汹汹的来势唬住,将其攻击来的力量化解之后,再趁机反击。也就是等对方歇斯底里发作之后,再理直气壮地指出其错误。如果与对方硬碰硬,会使双方都下不了台。
4.装疯卖傻型
这种人看上去是老好人,非常友善,唯唯诺诺,害怕别人对他有恶意,对任何人的立场和言论都表示赞同。但到了真正的利益冲突时,这种人会毫不犹豫地背着你推翻一切从前对你的赞同和支持,让你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
对付这种小人的办法是要让其与你坦诚相处,同时要多了解他的背景资料,如家庭、爱好、价值观等,让他为你的真诚而感动,担心失去与你的友谊而不敢背叛你。
5.恃才傲物型
这种人对工作狂热,也很有能力,但在工作中不肯听从任何人的意见,认为天下英才非我莫属。有了成绩则居功自傲,犯了错误却推得一干二净,赖到别人头上。这种人我行我素,藐视他人的存在,很难有人愿意与之合作,在团体中容易影响士气。
对付这种人要有备而战,要让他觉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让他觉得你的智商、学识、能力都比他强,让其心服口服,无话可说。但对于他的长处和正确的见解,要充分认可和支持,不要损伤其自尊心。
6.煽风点火型
这种小人并非用明显的手法来破坏工作或挑拨离间,而是用个人处事的态度来影响别人,或者煽阴风、点鬼火,利用其阴谋诡计来破坏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团体都人心惶惶、意志消沉、士气低落。不仅自己不求上进,还想方设法让其他人不进步。
这种小人说来倒是很聪明的,对错误的言论找出许多借口来支持,从各个角度向人泼冷水,让人不自觉地就气馁了。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消除出去,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 牵着恶人的鼻子走
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在公司里往往也是这样。一些下属由于种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或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也会萌发害人的念头。知人知面难知心,作为一名公司老板,很难保证自己对所有的雇员都了解。
因此,总有一些善良的人会被蛇一样的恶人欺骗、陷害。这些善良的人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人们的警惕性不高,总以善心待人。古代寓言中那个救了狼性命的东郭先生和暖活了冻僵的蛇的农夫,就属于这种人。
有的老板明知自己的某一位下属是个坏人,背叛过自己,却带着侥幸心理相信他能痛改前非,悔过自新,以致不加提防,再一次吃亏上当。这种人最愚。
另有一种老板,能够认准陷害过他的恶人,对之拒于千里之外,不会再受其害。但是,对于另一样式的恶人他却认识不清,尽管有人一再警告,但他没有亲自领教过这种恶人的狠毒,因而不加提防,直到遭受不测,才痛心疾首,恨之入骨。就像《红楼梦》中贪淫的贾瑞看风月宝鉴一样,只挂记美色不相信骷髅,这种人相信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不相信别人,只接受自己的经验教训而不善于吸取他人的教训,这种人也属于愚类。
被蛇咬过一次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警觉,提高洞察力,对于一时认识不清的人尽量小心谨慎,在使用不了解的人之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考验,遇事多听别人意见,不可贸然委以重任。
压根就没被恶人陷害过的老板,寥若晨星。把恶人操纵于股掌之上,这才是商海的弄潮儿,企业界的高手,管理上的精英。这种老板一开始就善于观察学习,注意认清社会上的好人和坏人。善于掌握坏人的活动规律,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学会和掌握猎获恶人、驯服他、操纵他和防止被他陷害的全套本领,随意摆布他,这是使用恶人的最高境界。因为办企业有时还少不了用以恶制恶的手段。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你手下难免会有几个蛮横的人,这些放肆的人对你是非常危险的。他们总是像总经理一样,到处施展其权威,他发表意见并不是要帮助人,而是想驾驭你。对于这种人一定要设法让其屈服于你的权威之下。
据说托尔泰教学生打猎时,先教他们如何驾驭马。如果马走斜道而不肯回来,你偏把缰绳向它偏的那边拉,让马转个圈回到正面来,所以那匹马始终都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斜着行还是骑马者拉它朝那边走。当你促使马朝着你想要去的方向走时,你便是马的主人了。
□ 看清柔弱者的真面目
大将军王敦去世后,他的兄长王含一时感到没了依靠,便想去投奔王舒。王含的儿子王应在一旁劝说他父亲去投奔王彬,王含训斥道:“大将军生前与王彬有什么交往?你小子以为到他那儿有什么好处?”王应不服气地答道:“这正是孩儿劝父亲投奔他的原因,江州王彬是在强手如林时打出一块天地的,他能不趋炎附势,这就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做到的。现在看到我们衰亡下去,一定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而荆州的王舒一向保守,他怎么会破格开恩收留我们呢?”王含不听,于是径直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王含父子沉没于江中。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及其父要来,悄悄地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候,但没有等到,后来听说王含父子投靠王舒后惨遭厄运,深深地感到遗憾。
好欺侮弱者的人,必然会依附于强者;能抑制强者的人,必然会扶助弱者,作为背叛王敦父辈的王应,他的一番话说明他是深谙世情的,在这点上,他要比“老妇人”强得多(王敦每每称呼他兄长王含为“老妇人”)。
柔弱者被利用,可以博得人同情,很可能救弱者于危难之间。弱者之柔很少有害,往往是弱者寻找保护的一个护身符,柔若被正者利用,则正者更正,为天下所敬佩。正者之柔,往往是为人宽怀,不露锋芒,忍人所不能忍。
柔还有可能被奸者、邪者所利用,这就很可能是天下之大不幸。他们往往欺下罔上,无恶不作;在强者面前奴颜婢膝,阿谀奉承,在弱者面前却盛气凌人,横行霸道,他们以柔来掩盖真实的丑恶嘴脸,让人看不到他的阴险毒辣,然后趁你不注意狠狠地戳你一刀。这才是最可怕的。宦官石显虽不能位列三聊,但也充分利用皇帝对他的宠信而日益骄奢横逸,滥施淫威。在皇帝面前他却显出一副柔弱受气的小媳妇神态,不露一点锋芒,以博得皇帝的同情和信赖,借此却又更加胡作非为。严嵩是一代奸相,可谓赫赫有名,恐怕要比谁都忠于皇上忠于天朝;而在皇帝背后却欺凌百姓,玩弄权术,恶名昭著。正是这种人才善于耍手腕,以他的所谓柔来战胜他的敌人,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往往长于不动声色,老谋深算,满肚子鬼胎,敌手往往来不及防备便遭暗算。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毕恭毕敬的模样,一般而言,这样的人与人交际应对,大都低声下气,并且,始终运用赞美的语气,因此,初识之际,对方往往感觉不好意思;但是,交往日久,就会察觉这种人随时阿谀的态度,而致厌恶。
观察了解,这种类型的人的幼年期,多数受到双亲严厉且不当的管教,而致心理扭曲。总是怀抱不安与罪恶感,心中有所欲求时,就受到内在自我的苛责。久而久之,这些积压的情绪经过自律转化,就现形于表现。这样的表象,是他们所自知的,却是难以修正的,因为借着毕恭毕敬的态度,他们才能平衡内在的不安与罪恶感,并且压抑益深,态度益甚。也就是说,他们外表的恭敬,并非内在的反映。
这种人常常过分使用不自然的敬语,常是敌意、轻视、具有警戒心的表示。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双方关系好时是用不着过多恭敬语的。比如:贵府的千金真可爱!你丈夫又那么健康,实在令人羡慕……类似口头的礼貌,并不表示对你的尊重,而是表示一种戒心、敌意或不信任。
公允地说,毕恭毕敬的柔弱者,大多并非是什么恶人邪徒。之所以强调对他们的防范,是因为在他们柔弱的表象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之时,混迹其中的黑心者很容易偷袭得手。
有一头鹿瞎了一只眼。这鹿跑到海边,在那里喝水。他用好眼对着陆地,防备猎人袭击,用瞎眼对着大海,以为那边不会有什么危险。有人坐船从旁边经过,看见这头鹿,一箭就射中了它。鹿倒下时自言自语地说:“我真倒霉,我原以为陆地危险,严加防范,而去投靠大海,想不到遇上了更深重的灾难。”
由此可见,当我们与外表平柔之人打交道时,应该力戒松懈,小心测试他内心的意图,而绝不能掉以轻心,以为此类人就可以不负重托,不行奸邪。有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外表毕恭毕敬的人更应如此。
□ 留心光说不做的人
北京人都知道这么一句俗话:“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靠的全是嘴皮子上的功夫。有些人说光说不做也是中国人的通病。领导一定要注意这样的下属,如果处理不好会说不做的员工,会助长他们懒散的行为,企业有什么效益可谈?
你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夸夸其谈,也能经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他们总气势逼人,让你感觉到一种慑人心魄的压力;他们交友无数,时常会在各种场合认出自己的新识故交,而后寒暄良久;他们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说笑议论,好像别人都已经不存在,虽然有许多人正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对于别人交给他们去做的事情,他们会信誓旦旦,又拍胸脯,又下保证,但转眼他们就会把刚才的保证忘得一干二净;他们极其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对不合理的现象也义正词严,但他们并不去想法制止,而是争取一切有利时机来表现自己;在你的眼中,他们是那么的伟大,而自己又是非常的微不足道,你甚至已经开始对他们顶礼膜拜;他们无所不能,无能不精,无所不在,但实际上却又无所事事。
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你的下属中肯定有这样的人物:他们能够调动起他们周围的人群的兴趣指向,而后演说得唾沫乱飞,天花乱坠,大家甚至热烈鼓掌,齐声为他们叫好,你甚至也有点蠢蠢欲动。但当你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的时候,却又发现即使你费尽力气穷搜记忆,你也找不出一件他们做成过的、值得人夸奖的工作,你甚至觉得,他们除了嘴皮上有点功夫之外,再不能给你留下任何好感。
但是,有时你仍然很羡慕他们,他们甚至拥有着比你更高的聚焦能力。你十分不齿于自己笨拙的口才,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点儿有利的东西,借以提高自己的口才。但实际上,他们一无是处。
如果你的下属有一个这样善于夸夸其谈的人,那么你还算幸运,因为你还有能力维持团体的原状;如果数量变为两个,那么你就要多费点儿神了,他们会趁着你稍微松懈的机会把整个办公室搞得一团糟。你得承认他们强劲的破坏能力。
也许这种人的存在使你和下属的工作环境变得轻松怡人起来。他们的言语常常会让大家体味到语言的极大感染力,敬佩他词汇上的丰富和语音组织上的敏捷。但是,如果你想务实,如果你想领导下属靠成绩来证明团体的力量,那么你就要倡导起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而他们这种类似于浮夸的虚假行为则正好阻碍务实作风的建立。权衡其中的利弊,我想你还是很容易做出明智的选择的。不要以为你们的工作环境离开他们就会变得沉闷无聊而缺乏情趣,如果你觉得离不开这些其实很虚假、很虚无的语言及风采,那么你永远也不能体味到由真正的生活经历撞击出来的人生的幽默,你也无法去体味真正丰富多彩的人生。
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确要颇费一番周折。费仲、尤浑之于商王纣,高俅、蔡京之于宋徽宗,秦桧之于宋高宗,魏中贤之于明熹宗,前者都是以奉承讨好、溜须献媚而换得荣耀,他们嘴皮上的功夫自不必说;后者则恰恰都是被前者的花言巧语闭塞视听,远离事实和民意,弄得自己的天下一塌糊涂。因为这种情况而殃民亡国的君王不计其数。也有无数的君王曾在登基之初信誓旦旦地决心要以国事为重,吸纳视听,从谏如流,做出一番彪炳青史的事业,但到后来多数都成了专逞口舌之人的攀附物。唐太宗是个很开明的皇帝,但也差一点斩了魏征。
虽然你经营打理的不是一个国家(当然也不排除你因为拼搏努力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可能性),但一样有可能被这样的人的外在表现所迷惑,进而使你的事业停滞不前。
现在,请你仔细地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一个失误:你有无数个下属,你的注意力被一些平素有说有笑、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所吸引,而那些平素沉默寡言、不喜欢外露的人则被你所忽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似乎忘记了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在这两种人的实际成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