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做人做事会用人-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士兵们都很辛苦。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发现一名巡岗士兵倚着大树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士兵,而是拿起枪替他站起了岗,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哨兵从沉睡中醒来,认出了替他站岗的拿破仑,十分惶恐。
拿破仑却和蔼地对他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谅解的,但是目前,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你一定小心。”
拿破仑对待睡觉的哨兵没有大声训斥,没有摆出元帅的架子,而是语重心长地批评士兵犯的错误。有这样的元帅,士兵怎能不英勇作战呢?
曹操与张绣的合作也使后人钦佩他的宽宏大度。张绣是曹操的死敌,两个人有着深仇大恨,曹操的儿子和侄子都死于张绣之手。但是,在官渡之战前,为了打败袁绍,曹操考虑到张绣独特的指挥才能,主动放弃过去的恩恩怨怨,与张绣联合,并封张绣为扬威大将军。他对张绣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张绣后来在官渡之战和讨伐袁谭的战役中,十分卖力。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在清理战利品的时候,发现了大批书信,都是曹营中的人写给袁绍的。有的人在信中吹捧袁绍,有的人表示要投靠袁绍。曹操的亲信们建议把这些对他不忠心的人抓来统统杀掉。可曹操却说:“当时袁绍那么强大,我自己都不能自保,更何况众人呢?他们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他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不再追究。那些曾经暗通袁绍的人被曹操的宽宏大量所感动,对曹操更加忠心。一些有识之士听说了这件事,也纷纷来投靠曹操。
在生活之中,假如朋友不小心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千万不可耿耿于怀。假如你揪住朋友的错误不放,朋友就会认为你过于小气,也许你们的友谊就会到此终止。而如果你能够表现出宽宏之态,那么你的朋友一定会对你有歉疚感,而主动地向你表示友好,这样你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孰优孰劣,你说呢? 



□ 绝不可以与之合作的几种人


根据大量的合伙经营的案例研究,至少有三种类型的人不能与之合伙创业。
1.好话说尽、食言自肥型
工商界的组成分子是极其复杂的,争利的手段也是千变万化的。一些人仗着自己有一点小聪明,自以为对商场的人情世故懂得比别人多,因而“走火入魔”,认为商场就是人骗人的地方,总想在与别人合作中多捞一点,多占别人一点便宜。于是,他们在与别人的合伙中对合伙人没有半点诚意,把对方当成傻瓜,想自己的利益时多,想别人的时候少,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总想自己多占一点,少做一点。对于这类人,不能与之合伙。这种类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能屈能伸,就像蚂蟥一样,要与你合作或有求于你时,他的舌头如同蚂蟥咬人时的身体蜿蜒摇动,说话时音调动听极了,这就是所谓好话说尽。一旦目的达到,过去所说的话都忘得一干二净,完全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打算盘,这就是所谓食言自肥。
照这样的说法,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伙做生意,但事实上这类人又常常得逞,原因到底在哪里呢?因为这类人有很大的欺骗性,在实际生活中不容易对他们进行甄别。他们的一大“法宝”就是遇到人们的责难和质问时,能说出一大堆理由来解释,连拍带哄,说得你有脾气都没法说出来。这类人眼睛都亮得很,心里有一杆很精密的小秤,对与自己有关系的人都做过估量。凡是对他的利益有帮助的人,他不仅好话说尽,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他也自愿吃亏,表示他的豪爽、耿直;可是对于那些不能帮助他的人,他就换了一副面孔,其态度之傲慢、表情之难看、说话之难听,真叫人难以想象。总之,这类人把商场中的坏习气都学到了家,如果再有一点表演天才,喜怒哀乐,学啥像啥,即使商场老手、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也会被他耍得昏天昏地,上当受骗。
2.眼高手低、耐心不足型
一些人不甘心替别人当员工,再加上筹措一笔资金也不太困难,于是便有了自己当老板的念头。他们认为,只要有钱做生意是最简单的事情;只要自己往靠背椅子一坐,自有手下的人替他效命卖力。在他们心中,只要有钱还怕雇不到人办事吗?听起来,他们的想法一点也没有错,只要你肯出高薪,不怕请不到人才,但是请来的人才如何用,这才是决定你够不够资格当老板的关键所在。
还有些人本身贪图享乐,不能从事艰苦复杂的创业工作,但现在每月的收入不足以维持消费水平,看到当老板的很神气,出入有小车,高档宾馆常来常往,应酬时灯红酒绿,轻歌曼舞,于是便想自己去当老板。他们只看到了成功后的享受和荣耀,却看不见创业的艰辛,眼比天高,心比山大。没有合伙之前说起创业来豪言壮语,信誓旦旦,发誓要干出个名堂来,一旦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需要投入艰苦的劳动时,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时,就没有往日所说的那种干劲了,或是得过且过,贪图享乐;或是工作没有主动性,平日在单位里为别人干事时应付了事的那一套坏习气就出来了。很多受过良好教育,家庭环境又不错的,现在个人收入勉强过得去的人,最容易成为眼高手低、耐心不足型的人。他们没有受过生活的磨难,没有经受过创业的挫折,不懂得创业的艰辛,便以为当老板容易,做生意容易;一旦需要投入艰苦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地努力时,便显露出眼高手低、耐心不足的毛病。
3.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型
三国时代的马谡自认为从小熟读兵书,深知用兵之道,在守街亭时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执意要把营寨建在高山之上,结果被魏军团团围住,几次突围没有成功,加上水源又被拦截,军心动摇,终被魏军击败,街亭失守。面对魏军的长驱直入,幸亏诸葛亮大智大勇,上演了一出空城计,方才转危为安。马谡的错误造成街亭失守,军纪不容,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从此,马谡一直就成为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典型人物。
在当今社会中,像马谡这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依然很多,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了。一些人自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分析力比别人强,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总以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是最好的。当别人对他的一些观点或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时,他常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修改。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轻易地给予否决,自己又提不出更好的方法来。思维方法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偏激、固执,不易与人合作。这样的人当然不能与之合伙创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其优点与局限,优点与缺点同时并存。对于一般的缺点与局限,我们在选择合伙人时不能求全责备,要求对方十全十美,这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是十全十美。但对于具有上面所言的三种缺点与局限的人,我们一定不能与他们合伙创业,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本质性的错误,是长期形成的,一时半刻也改不了。
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识别人的困难,也提出了一些识别人的方法。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到:“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在这里,白居易强调了识别人的两个基本方法,第一,实践——试玉要烧三日满;第二,时间——辨才须待七年期。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在甄别不可以合伙者时学习和借鉴。 



□ 警惕身边的阴谋家


一个人立身社会总会碰到许多的小事情,正是这些小事情影响或左右着大目标的实现。倘若一味遵循“大行不拘细节”的原则,置小问题于不顾,即使是英雄豪杰也难以逃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厄运。
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本来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可是正当他统率马其顿大军、扬戈策马东征之际,因“小节”不慎,被他的一个亲近侍卫刺杀身亡。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这个侍卫跟他的一个宠妃发生小争执。而这个妃子自恃骄宠,口出污辱之言,使这个侍卫受到委屈,于是侍卫向他诉苦申告,希望他略微劝说贵妃。可是,腓力二世认为只有外国贵宾才能支配他的远征雄图,一个小小的侍卫提出的小事情不必去理睬,所以他随意申斥几句侍卫就不理了。侍卫受到申斥以后,一时气愤难消,竟拿起佩剑当场把他刺死。结果使他的一切雄图大愿都归诸泡影,征服欧亚两大洲,建立希腊帝国的重任不得不落在他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的肩上。这可以说是忽视小节,未能防微杜渐而铸成大错的一个例子。
叱咤风云的拿破仑也因家庭小事而招灭顶之灾。1812年,俄国正同土耳其交战,将大部分军队驻扎在土耳其境内。拿破仑考虑到这种情况,认为这个时机非常适合向俄国发动进攻,并于5月份作了历史上有名的对莫斯科的远征。经过长途跋涉,拿破仑的军队到了莫斯科附近一座山丘。可等待他们的几乎是一座空城,不久,传令兵又给拿破仑送来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大意是:原先在土耳其作战的俄国士兵,不知何时与对方签订了停战协定,现在突然出现在莫斯科西南600公里的地方,切断了法军的退路。
拿破仑看完这份报告,顿时感到一阵困惑和绝望。这等于是给他的前途作了死亡的宣判,他感到茫然不解。那样一个可信赖的土耳其,怎么会突然背叛了他呢?其实,正是他自己喜新厌旧,休了皇后约瑟芬才给他带来的恶果。约瑟芬的堂姐艾依曼是土耳其皇帝的母亲,她听说表妹被休,就决计要惩罚拿破仑,这次她终于找到机会把拿破仑置于死地。
我国历史上的齐威王,在周朝既贪且弱、诸侯都不去朝见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朝见周天子,在当时可以说是行仁行义的壮举。然而,过了一年多周烈王死时,齐威王仅仅因为比诸侯晚去了一点吊丧,新天子就在讣告里扬言要杀他。一点疏忽就遭受杀身罪,齐威王当然极为不满,随后骂了一声新天子,可是又因为这随口一骂,又成为天下笑柄。
所以说,为人作事必须处处小心谨慎,就是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要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事上稳步前进,有所作为。
从前齐国有个名叫夷射的大臣,某次他受齐王之邀参加酒宴。因为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便到门外吹吹风。守门的是个曾受过刖刑的人,他向夷射恳求说:
“若有剩酒,请赐我一杯!”
“什么?到一边去!像你这样的囚犯还敢跟我要酒喝!”守门人还想要求时,夷射已经离去。这时,天刚好下了一阵小雨,门前积了一片小便状的水滩。
第二天早晨,齐王出门时看到了这一小滩水,大为不悦:“是谁在这里随便小便的?”当时,在门前小便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我不很清楚,但小的昨夜看见大臣夷射站在这里!”守门人汇报说。
结果,齐王立即赐夷射死刑。
春秋时,宋国将与郑国开战。战前,宋国的统帅华元杀羊犒赏士兵,可能是一时粗疏大意而没有给他的驾车人羊斟吃到。等到作战时,羊斟说:“前天杀羊犒军的事,由你做主;今天驾车作战的事,由我做主。”于是,他就故意把兵车驱入郑军之中,使华元被俘,造成了宋军大败。
一杯酒,一碗肉,夷射和华元不经意时为自己留下了陷阱,被很不起眼的小人轻轻地就给推了下去。 



□ 小人是靠不住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宝押在小人身上。因为小人的本质决定了他们是靠不住的。对他们来说,有奶便是娘,谁给的好处多,就给谁当孙子。认不清小人的这一本性,恐怕被小人卖了还在帮着他数钱。
古今中外,由于看错人而酿成失败的事可以说不胜枚举。光绪皇帝的一生悔恨就是因为把宝押在两面派袁世凯这个小人身上,原指望他能来“护驾”把西太后搞下台,不成想,袁世凯却向西太后告了密,一眼看歪,光绪皇帝全盘皆输,他只能坐以待毙去往瀛台了!
经过多次酝酿,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召见变法首领康有为,详谈变法步骤,康有为开始参与政权,同时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也开始筹备政变。
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后的第四天,西太后即令光绪下圣谕将维新派另一首领开缺回籍,明确规定朝中二品以上大臣凡授新职,都必须到皇太后处谢恩。又任命自己的亲信荣禄为直肃总督,统率甘军的董福祥、武毅军的聂士成和袁世凯的新军。
这是新旧两派决战的准备,新派得到起草上谕权,旧派则有军政实权,握着屠刀伺机而动。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维新派实行“除旧布新”的初步理想,发出数十条改革命令。
这除旧命令虽是一纸空文,却触犯了守旧派的既得利益,引起各种旧势力强烈的反对,光绪皇帝愈益孤立,西太后则拥者众多。
就在维新派“纸上谈兵”的时候,顽固派已经在磨刀霍霍了,他们不允许维新派赢得时间,而一定要把维新派扼杀在摇篮之中。
6月间,几乎就在“戊戌变法”的同时,西太后开始调兵遣将,命令荣禄统率董、聂、袁三军待命准备。
袁世凯此人狡诈阴险,是个十足的小人。在甲午战争前,他是张骞的得意门徒,却暗中投靠张骞的对头李鸿章。因而被李鸿章认为是唯一可用的人才,才得以发迹。
9月初,西太后亲信李鸿章来到天津,与荣禄密谋,预计10月底从天津调兵,发动政变。形势危急,康有为派亲信探问袁世凯的意见,袁明确表示坚决拥护光绪。康有为、谭嗣同信以为真,向光绪全力保荐,让袁担任参谋部长,保护新政。几天后,形势更急,光绪密谕康有为等说:“朕位且不保,尔等有何良策,妥速筹商。”康有为、谭嗣同商量召袁世凯入京。9月16日,光绪召见袁世凯,擢升兵部侍郎,令其专事练兵事宜。次日又召见。18日,谭嗣同密访袁世凯,请他调兵入京救光绪出险,诛戮后党,恢复帝权。袁世凯慷慨答应,“正色厉声”大声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于是,维新派吃下“定心丸”,翘首以待西太后“自投罗网”,没想到却被对方一网打尽。
9月20日,袁世凯请假回天津,径向荣禄告密。荣禄立即密报西太后,西太后立即开始行动,囚禁光绪皇帝,宣称皇帝再三“恳请训政”。9月21日,西太后坐殿理政,“百日维新”宣告结束。光绪皇帝的一生也毁在了袁世凯这个小人身上。
所以,一定要看清小人的真面目,牢记小人是靠不住的这一教训。 



□ 小人的行为特点


中国人有一句成语叫“以君子之小度小人之心腹”,“最毒莫过小人心”,另一方面有成语说“谨防小人”,“天下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见小人的声誉很差,很不得人心,按理应该人人鄙夷才对。但费解的还有一句“无毒不丈夫”。因为小人的反义词应该是大丈夫,所以小人和丈夫的行为应该完全不同才对,但这里小人和丈夫的行为特征都是“毒”,可见两者的行为很难区分。
小人虽然难辨,但毕竟小人有许多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特征来辨析:
1.小人口蜜腹剑
明朝的太监王振执掌大权,王佐想靠拍马屁逢迎巴结得到提拔。王佐容貌俊美而没有胡须。有一天,王振问道:“王侍郎为何没有胡须?”王佐拍马屁道:“老爷子没有,做儿子的哪里敢有?”但王振却满心高兴。
武则天执政时,宰相叫杨再思,他专门以谄媚阿谀来讨好别人。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以身姿貌美而著称,杨再思说:“大家都说六郎(张昌宗)长得像莲花,我说不对,应该说莲花长得像您六郎!”
2.小人重己轻人
东汉末年,刘备和许汜闲谈,谈到徐州的陈登时,许汜说:“陈登文化教养太低,不可结交。”
“你有根据吗?”刘备感到惊异。
“当然有”,许汜说:“前几年,我去拜访他,谁想他一点诚意也没有,不但不理人,而且天天让我睡在房角的小床上。”
刘备笑着说:“他这样做是对的。你在外边的名气大,人们对你的要求也就高了。当今之世,兵荒马乱,百姓受尽了苦。你不关心这些,只打听谁家卖肥田,谁家卖好屋,尽想捞便宜。陈登最看不起这样的小人,他怎么会同你讲心里话?他让你睡小床,还算优待哩。若是我就让你睡在湿地上,连床板也不给的。”
3.小人谣言惑众
孝武帝时,王国宝和王雅都得宠信。孝武帝嗜酒如命,常常酩酊大醉,以致清醒时少。某天晚上,孝武与王国宝和王雅一起饮酒,王雅推荐名士王旬。孝武叫人去召王旬,王旬已到了门外,听到了门卒的禀报声。国宝自知才在旬下,恐怕孝武对自己的宠爱被王旬所夺,因见孝武脸上已有酒红,便说:“王旬古今名流,不可以酒色见,自可别召见他。”孝武同意他的意见,认为这是国宝忠于自己,于是,就传令不见王旬了。
4.小人大话欺人
五代十国时,南唐元宋有克复中原、再复大唐基业的大志。由于过分狂妄自大,他在攻下福建后得意忘形,认为消除天下纷乱、诸国割据的局面不费吹灰之力。但其实南唐与诸国相比,势单力薄,这是不可能的事。大臣魏岑趁侍奉唐元宗酒宴时说道:“微臣少年时曾游魏州元城,喜欢当地的美丽风物,待陛下平定中原时,微臣只求到魏州做官。”元宗听后大喜,就答应了,魏岑连忙跪下拜谢。事后,大家觉得魏岑说大话讨好皇上是个奸佞小人,都对他敬而远之。
5.小人“八喜”
(1)喜欢造谣生事:他们的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为乐。
(2)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同事间的感情,制造他们的不合,好从中取利。
(3)喜欢拍马奉承:这种人虽不一定是小人,但这种人很容易因为受上司所宠,而在上司面前说别人坏的话。
(4)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因此待你也可能表里不一,这也是小人行径的一种。
(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