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的成长都像孙悟空一样,一半是逍遥快乐,一般是烦恼痛苦。生活本身就是束缚,我们没办法只去逍遥而不去烦恼,每个人也都会经历像孙悟空一样的人生。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孙悟空如何在唐僧面前变乖,学老实,但他的秉性始终没变,率真、淘气、顽皮。
你的秉性是什么?在人生的各种变化中,你是否还属于自己,还认得清自己?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开始时每个人都满怀希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懈的奋斗与追求,我们终于发现,原来人生的希望不在远方,而在自己心中。
真正的幸福,别人无法拿走
你感觉幸福,幸福已在你身边了;你感觉不幸福,幸福已经离你而去了。幸福永远不会是客观实体,它只是你的感觉。作为一份独特的自我体验,每个人的幸福各不相同。幸福就像一杯咖啡,苦中带有甜的味道,而属于自己的真幸福,别人是拿不走的。
我们一直渴望幸福,希望拥有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是梦想实现后的心情愉悦?是梦想成真时的欣喜若狂?是别人夸奖、赞美后的洋洋得意?还是一种被呵护的感觉,被尊重的自豪?难道我们所寻求的真正幸福就是它们吗?
幸福是有假象的,有时我们所感觉到的幸福未必就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就如涓涓细流,可以在我们生命中不息地流淌;真正的幸福就如慢慢绽开的花蕾,是一种完完全全地自然开放。
真正的幸福是一种生命的自自然然的状态。有求则苦,无求品自高。如果我们为了获得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并把它当作真正的幸福,痛苦就会在这种欲求中滋生出来,而且欲求愈烈,痛苦愈深。
假象中的幸福总是短暂的,幸福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骤然而至的痛苦。在这种痛苦中,我们可能会觉得生命价值的终止,可能会使人生陷入迷惑与茫然中,可能会觉得幸福过后是负担、压力。总之,假象中的幸福一旦降临,痛苦也就开始了。
赫尔曼的自杀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赫尔曼是一名英国残疾青年,残疾的身体让他痛苦不已,于是他就把人生的目标、意义设定为征服最高的山峰。这是一种生命的顽强,也是对自我的挑战。因为不甘受命运的摆布,所以他选择与命运抗争。
19岁时,他就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让他对自己不幸的命运感到些许安慰。21岁时,他登山了阿尔卑斯山;22岁时,他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他登上了全世界所有著名高峰。
在马斯洛5大需求理论中,自我实现与超越是人类的最高需求。所以,对于他的壮举,人们都充满赞叹、褒奖,甚至对不少在逆境中苦苦挣扎的人带来希望与安慰。出人意料的是,在他28岁那年秋天,他在寓所里自杀了。
他为什么选择自杀呢?这令很多人迷惑不解。从自杀现场,人们找到了他留下来的遗言:“当我攀登上那些高山之后,功成名就的我,就感到无事可做了,我没有了新的目标……”这就是他自杀的理由。没有了目标,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生活中的我们何尝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和他如出一辙的内心感受。当人生失去目标后,生命也就在我们心中失去了乐趣。如果一个人把目标作为生命的全部,把幸福寄托在目标实现后,那么即使我们如愿以偿了,这种幸福也总是很短暂的。幸福过后,剩下的必然是痛苦、迷茫。
某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当资金积累到10亿时,金钱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对很多人来说,拥有花不完的钱一定会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他却重新感受到了比以往更加严重的失落。
他把拥有足够多的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时的艰辛却是漫长、具体的。当拥有100万时,他有过一些短暂的快乐,但很快就被500万的目标驱使着,进行更艰苦的奋斗。直到获得了10亿,幸福的快乐感已经不能再让他从这些攀升的数字中体会到了。
所以,目标、意义后面没有真正的幸福。如果我们依然想通过追求它们来获得幸福,到头来,我们踏上的注定是通往幸福的歧途。人生的目标及实现只是让自己走得更远,看到得更多,体验得更丰富,从中我们可以使自己的内心有种目标实现后的满足、快乐,但这并不是我们所真正希望获得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别人无法拿走的。如果你还在孜孜追求着心中渴望的幸福,此时逆境生存智慧要告诉你的是,它就存在于你的真实生活中。
真正的幸福不在我们的生活之外,不是物质财富,不是一首歌,一句话,而是我们生活中一种无形而又真实的感觉。
真正的幸福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感受。我们可以拥有但却不能拿出来炫耀,我们可以怀着幸福的感觉与人分享,但却不能完全支配它。在真正的幸福面前,自己尚且如此,别人又怎么会拿走你的幸福呢?
总结:感谢那些痛苦的经历
经历痛苦是在所难免的,然而一种痛苦却有两种滋味。第一种滋味是当痛苦初次来临时的感觉,自责、悔恨、无奈、失落,这是多数人所共有的感觉。如果你只知在痛苦中咀嚼痛苦,痛苦的味道便越来越浓,甚至苦不堪言。如果我们能从痛苦中解脱、超越,那么到后来痛苦的滋味就是珍贵的回忆。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人人都在逃避痛苦。我们经常会因痛苦而难过、伤怀,然而生活中真的没有了痛苦,我们就会获得快乐幸福吗?快乐是痛苦后的精神升华,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被淘汰,一次次的晋级,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一定是痛并快乐着,哭并微笑着的。
有了挫折,我们才更需对生活充满热爱;懂得痛苦,我们才会感激赐予我们幸福的人与事。雨打梨花,飘零满地,但落花不会因我们的怜惜而重新回到枝头;滔滔江水,一往无前,它不会因我们的痛苦而掉转浪头、停止流动。面对痛苦,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认清真实的自己,并坚持、执著。
我们的内心有两个部分,一部分装着快乐的时光,另一个部分存放着痛苦的经历。每个人在回顾自己人生经历的时候,都会少不了这些词:幸福、痛苦、快乐、忧伤、欢笑、眼泪、甜蜜、孤独、坚定、迷茫、平淡、激情、梦想、选择、收获、温暖、热情、冷淡等。然而无论内心装着什么,痛苦和快乐都会是我们生活的主题。
经历痛苦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每一种痛苦都有两种滋味。第一种滋味是当痛苦初次来临时的感觉,如自责、悔恨、无奈、失落,这是多数人所共有的感觉。如果我们只知在痛苦中咀嚼悲伤,那么痛苦感就会加剧,以致令我们苦不堪言。如果我们能从痛苦中解脱、超越,那么到后来痛苦的滋味就是珍贵的回忆。
很可惜,现实中不少人在痛苦中尝到的只有越来越浓烈的痛苦。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在乎外在的物质追求,简单的感官刺激,因为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工作的压力太大了,我们来不及品味痛苦,到头来却让内心的痛苦堆积得更多。
生活五彩缤纷,风雨与阳光同在,而工作中的事儿更是纷繁复杂,千丝万缕。如职场中的人际纷争就是痛苦的一个重要根源,职场中的男女暧昧似乎也是一个永恒话题。
有一个关于男下属和一个女上司故事。男下属步入职场不久,就得到了女上司的青睐。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30多岁,长得漂亮又很能干,有着浓浓的女人味。他还知道,她丈夫很有学问,做研究的,常年在外地。
他们会一起看电影、喝酒,她甚至邀请他去她家做客,亲手做饭给他吃。他们之间有过亲密接触,只是从来不留他在家过夜,她的理由是心理上不习惯。似乎所有的男人都一样,在若即若离面前,他满脑子都是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被她控制了。
他很想“升级”这种关系,但每次都会遭到她的拒绝,这令他痛苦万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路上撞见了她和她丈夫。在他看来,那个男人确实气质涵养很好,明显高出自己很多。令他遗憾不解的是,为什么她守着这么好的一个丈夫,还要拿自己开心呢?
他不懂,是不是女人都很贪婪?还是她真的有那么点喜欢自己?女上司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呢,真如他所想的那样吗?对有些女性来说,暧昧不过是她的情感游戏,平静生活中的新鲜与刺激,是她们繁冗工作中的调节剂。情感的空虚是不能被她们容忍的,对于成日独守空房、骨子里却传统保守的女性,暧昧是她们常用的一剂灵药。
只可惜面对这种情况时,男下属陷入了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如果他能够看清问题的根源,也就不用如此迷惘、困惑了。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痛苦又何止这些,有太多痛苦我们无法自解,甚至因无法承受痛苦而让自己陷入孤独、空虚、抑郁之中。
在痛苦中待久了,我们就会心生孤独,感到无助却有无可奈何。孤独是一种自我心理感受。有孤独心理的人常在芸芸众生中,感觉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心灵在孤独中默默忍受着黑暗的侵袭。在孤独的人眼中,他人都是自己的地狱,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
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就可能与抑郁不期而遇。自古逢秋悲寂寥,心中藏有抑郁之毒的人常常如秋风落叶一般,枯黄憔悴,没有一点光泽。他们也最怕冷秋的到来,正所谓“已觉秋窗秋不尽,难堪风雨助凄凉”。幸福不会因我们备受痛苦折磨而惠顾自己,因为幸福不在他处,而是在我们自己心中。
我们还可能在痛苦中感到空虚。空虚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感到空虚的人会处在一种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中。空虚的人常常会说:“事事不顺心,就这么混吧,不然还能怎么办?”“算了,就这样吧,没啥干头了!”不少人刚刚40出头,就感叹“好时光已过,自己不中用了”。如果这样,即使我们渴望幸福,它也只能离我们越来越远。
千头万绪,幸福在哪里呢?我们该如何在痛苦中把握幸福呢?幸福是痛苦后的精神升华,在痛苦中升华自我就是让我们不要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强求他人,苛责自己。我们之所以在痛苦中苦苦挣扎,就是因为自己的占有欲太强了。真正的幸福是一种感觉,别人无法拿走,过分地向往、追求是无法得到它的。
当我们穿越了痛苦的种种误区,认清了幸福的真面目,就不会拿着学来的痛苦自我折磨了,也不会因人生的无奈和无助而悲悯生活了。对一个真正获得幸福的人来说,他会虔诚地感谢生活中那些痛苦的折磨,因为正是它们才是自己获得了幸福的真谛。
不要再为那些痛苦的经历抱怨了,想在痛苦中把握幸福,就要首先学会感谢那些折磨我们的痛苦经历。
第5章
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自卑会压抑你的自身潜能
自卑和不自信是一对双胞胎,它们常会同时出现在我们心头。自卑的人一定缺乏自信,做什么事总缺乏信心的人,内心也一定藏有自卑。这些消极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那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是什么使人感到自卑,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当你暗暗爱慕一个女孩,却总是担心自己这也配不上她,那也可能会让她小瞧时;当接受一项工作任务,而总怀疑自己能力,觉得不如人时;和朋友在一起,总怕自己哪点做不好引起大家嘲笑时,这都是你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什么是自卑?自卑感是一种自我怀疑、自轻自贱的心理感受。这种感觉很常见。理论上说,每个人内心都怀有自卑感,至少它曾在人的潜意识里悄悄留存过。虽然有些人看起来盛气凌人、威风凛凛,但他很可能是一个自卑感很严重的人,而这种表现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罢了。
自卑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它会使人在做事时缺乏自信,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有自卑感的人,自尊心常常非常脆弱,他们总是惧怕、担心别人当着自己的面,将自己的自卑公之于众,私下里又总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使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得一塌糊涂,而且领导、同事也对其能力持否定态度。所以,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常常使他们面临着严重的工作压力。生活中,他们也总是事事小心,处处在意,生怕自己的自卑被他人发现。所以,他们常会尽力将自己包裹起来,或者在人际交往中选择远离、逃避。
专家认为,有自卑心理的人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欢,进而又演变成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位置。他们常为此郁郁寡欢,不愿意与人交往,做事缺乏信心,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常感到疲劳与心灰意冷。这令他们感到十分苦恼和困惑。
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发展,自卑都是一种负性的心理障碍。它是一种对自我潜能的人为压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自我发展。
尽管自己清楚这种心理状态,但却无法调整,而且还常常处于由它引起的强烈的压力状态中。还有一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自卑的精神绳索束缚着,这更使他们想逃离自卑的困扰。
那么,自己到底有没有自卑心理呢,自己的自卑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呢?做一下测试一切都会真相大白了。
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回答“是”打1分,“否”得0分。
1.你对自己的容貌满意吗?
2.你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够强壮吗?
3.你是否不太喜欢镜子中的自己?
4.你觉得像自己这样的年龄应该更高一些吗?
5.别人给你拍照时,总担心别人把自己拍丑了吗?
6.你内心常充满失败的影子吗?
7.与别人在一起时,自己常默默无闻,不说话?
8.是否总觉得自己常被别人挖苦?
9.不敢主动向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挑战?
10.是否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笨一些?
11.对自己非常熟悉的事情,你有绝对的信心将其做好吗?
12.对于自己的过失,你会一直耿耿于怀吗?
13.你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比他人更好吗?
14.参加运动后,你总是感到自己虚脱吗?
15.遇到困难时,你常常采取逃避的行为吗?
16.是否经常回想并检讨自己过去的不良行为?
17.与别人闹矛盾时,你通常总是责怪自己吗?
18.你是否不喜欢自己的性格?
19.你经常打断别人的讲话吗?
20.是否总觉得很多人不太喜欢自己?
21.做某件事时,常缺乏成功的信心吗?
22.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不会当面提出反对意见吗?
23.你认为自己使父母感到失望吗?
24.是否认为身边的朋友怀疑自己的能力?
25.常对自己的工作业绩不抱太大希望吗?
26.你经常在心里默默祈祷吗?
27.你是否自甘落后?
28.别人没有征询你的看法,你会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吗?
29.自己的观点被人反对时,你是否马上会怀疑自己的正确性?
30.你对未来充满信心吗?
如果你的总分在0~5分之间,则说明你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但是千万不要自满和自负噢。
如果你的总分在6~10分之间,则说明你不是一个自卑的人。
如果你的总分在11~20分之间,则说明你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只要一遇到挫折,你就可能丧失信心。
当确定自己有没有自卑心理以后,也许你会问自卑是天生,还是后天形成的?答案是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带有自卑因子,但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生性胆小的人常会有自卑感。之所以胆小,和小时候父母的严厉要求有关。如果小时常被父母打骂恐吓,长大后就很容易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特点。在做事时,他们总担心自己一旦做错了什么就会遭到难以承受的惩罚,由于不敢正面迎接挑战,所以自卑感也就随之而生。
学历、能力较低的人常会有自卑感,尤其是他们在和明显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共事时,自卑感会更加强烈。在他们面前,自己常会感到自惭形秽,所以甘心寄人篱下。而且,这种感觉常会对他的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阻碍他进步。
遭受过严重挫折或失败的人常会有自卑感。因为过去的挫折、失败会深深刻在自己脑海中,挥之不去,以致产生对自己怀疑甚至否定的心理。
有自恋倾向的人常会产生自卑感。因为过于追求完美的心态会激发他内心的敏感,一旦出现缺点、瑕疵,他就开始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焦虑。当对自己开始缺乏信心时,自卑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除此之外,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较低的人,占有欲强烈的人也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当人们在相同的起点开始,结果却没有使自己在物质世界中获得太多进展时,他可能会在有名车、豪宅的朋友面前产生自卑。占有欲强的人总觉得别人的东西一定比自己的好,所以总会不自觉地羡慕别人。一个羡慕别人的人,心中总藏着不为人知的自卑感。
无论自己是由哪种原因导致的自卑,这种不良情绪终究是对自己不利的。如何摆脱自卑感的困扰,让自己重新获得自信呢?
此时逆境生存智慧给你的建议是,加强学习和参与,客观地看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积极的心态是一种无形力量,所以,有自卑感的人要坦然接受真实的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发现优势,弥补不足
比较之心人人都有,只是有些人的比较心理过于明显,有些人的比较心理十分隐晦罢了。作为一种普遍心理,比较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要看它给比较者带来了什么影响。正确的比较之道是,通过比较发现他人的优势为己所用,发现自己的劣势警醒自己。
昔日处处比自己差的朋友,如今却拥有豪宅、名车,这会令你暗自嫉妒;和自己能力相当的同事得到了老板的提拔,你可能会愤愤不平;相貌平平的女孩嫁了个有钱、帅气的老公,你可能会为自己的花容月貌喊冤。
你甚至还会因很多事情生闷气,总觉得自己处处比不上别人,以致感叹自己真是太不幸了。
这些心理和情绪反应都和比较心理有关。
然而,比较的作用却不止如此。有些人通过比较,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于是自己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努力追赶,以使自己的能力尽快获得提高;有些人通过比较,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于是他就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努力使自己长处更加突出、明显。
生活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