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玮娓道来-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了自信,而且做好了充分准备,就等着全系师生的最后检阅了。 
《相信未来》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压轴。舞台华灯照耀,身后又有百人大合唱队伴诵,我们底气更足,在舞台上尽情发挥,感觉双方的配合比平时任何一次彩排都默契,观众情绪也异常高涨,鼓掌声达十五次之多。最后,整台晚会在我们对场下一个华丽的鞠躬后落下帷幕,大获成功。 
散场了,一个也是朗诵爱好者的同学跑过来,悄悄对我耳语:“哥们儿,我说你的朗诵啊,还真有点瞿弦和的味道,真的,不骗你。”我没有回答,但心里偷着乐呢!   
祖国的花朵儿(二)(3)   
一直与瞿弦和老师保持着联系。两年前,我个人运作了一台云集二十个国家级演员的音乐朗诵会《聆听经典,向往崇高》,自然也向他发出了邀请,但当时正是煤矿文工团安全会议的召开期,瞿老师走不开。不过,令我兴奋的是,他的夫人张筠英老师带病来给我捧场,并捎来了瞿老师对晚会的祝贺和对观众的问候。他们两夫妇的支持鼓励,我将永远铭刻在心! 
通过努力我在新浪网UC频道策划并主持了一档“名流访谈”节目,为表示对两位老师的感激之情,我试图在演播室为他们策划一台夫妻专场朗诵会,对几十万网友现场直播。但由于他们实在太忙碌了,两个人的档期很难对得上,也就一直未能变成现实。 
还有一个小小遗憾,那次同瞿老师道别时,我歉意地说:“瞿老师,来拜访您却得到意外收获,我都没有给您准备礼物,真不好意思。”他慈祥的脸孔顿时变得严肃起来:“千万别,就算你准备了礼物我也决不会收的,你现在就是一学生,还不是花父母的钱吗?”然后又开玩笑地拍了拍肚皮,笑嘻嘻地对我说:“以后来玩不收礼,收礼只收好吃的,我就爱吃,嘴馋。”我后来得知,瞿老师的铃铛收藏是艺术界出了名的,他家中已经有一个房间的三面墙挂满了铃铛,分别来自世界四大洲105个国家,足有一千一百多个。我突然从中得到灵感,等以后有机会,天时地利人和,干脆送瞿老师一个与众不同的铃铛吧! 
上一篇文章,我提到1953年张老师给毛主席献过花。两年后,瞿老师也幸运地得到了给毛主席献花的机会,那是1955年,地点在中山堂前。可能是缘分吧,他们夫妻间有诸多共同点:两人都获得过北京市教育局颁发的银制奖章,都是北京第一批少年艺术团的成员,高考时第一志愿都填写了中国科技大学,结果都被中央戏剧学院提前录取。再到后来,他俩又学了相同的专业,一同在电台录节目,一同上台演话剧,一同参加朗诵会,一同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听众最喜爱的演播艺术家”,甚至连名字都那么巧合,瞿弦和的名字倒过来念谐音恰是‘和弦曲’,而张筠英的‘筠’字,就是来奏此曲的琴器,的确妙不可言啊! 
他们都是那个年代“祖国的花朵”,如今也都年过花甲了。但他们依然精力充沛,激情无限,快乐无忧,童心未泯。依然在艺术的王国展翅遨游,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最后,祝二位老师永远年轻。   
“狗剩媳妇”与我,对手变朋友(1)   
认识杜宁林老师是通过一次大赛。 
2004年央视举办第一届“CCTV全国青年电视朗诵大奖赛”,这是由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部李瑞英、罗京发起,由“沃尔沃汽车公司”赞助的首届朗诵大赛,配合“2004全国推广普通话年”的宣传,类似于之前的“CCTV青年歌手大赛”、“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大赛”。因为第一次尝试,没有所谓的专业组、业余组之分,参赛者都站在同一平台上展开角逐。 
我爱好朗诵,还没参加过此类国家级大型赛事,于是向组委会送去了简历和五分钟录像,正式报名。这意味着将与全国各地的参赛者PK,其中不乏专业文艺团体的专业人才、名嘴、名演员。我当时却没有丝毫紧张,我向来在任何挑战来临前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虚拟预设,并快乐地陶醉其中。这有什么?众在掺和!关键是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把自己全方位地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没准还能沾沾其他名角的“星光”——他等得道,吾辈飞升!何况,我是年龄最小的选手,那会儿才18岁,评委应该会给点鼓励分、可爱分、勇气分吧! 
结果,第一轮初赛过后,我就被刷下了。果不其然,顺利晋级者都是实力强悍的专业选手,有播音员、地方台主持人、话剧演员、影视演员等,只有极少数特别突出的业余参赛者艰难地挤进下一轮。 
实话实说,我心服口服,革命尚未成功,小玮仍需努力。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虽然现在不得不挥一挥衣袖,却带走一片经验的“云彩”,我还会回来的。 
抱着学习和欣赏的态度,我到现场观摩复赛。两小时后,又将有一半人出局,所以气氛异常紧张。当主持人管彤念到“杜宁林”这个名字时,舞台上,我看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脸。仔细想想,这不是“狗剩媳妇”吗?怪不得这么面熟,再寻思寻思,往事喷薄而出一发而不可收。很小就看过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故事情节早已模糊,但对“狗剩媳妇”的印象还是比较清晰的。这个演员后来又出现在琼瑶剧《鬼丈夫》中,还跟潘长江一起在电视晚会上演过小品,原来她的名字叫杜宁林啊! 
人就是这么奇怪,当我们看见天天闪烁眼前、曝光率极高的明星大腕,可能早就见怪不怪,并没多大感觉了,但如果某个被暂时遗忘却一直留存在原始记忆里的演员突然出现时,我们反而会因久违而感到无比亲切。 
按理说,杜宁林已经成为全国知名演员,主演过很多电视电影,却还来参加比赛,除非有十足把握,否则一旦败下阵来确实是一件很尴尬的事。这太冒险了,我在场下都替她捏着一把汗,可好在她发挥出色,一路下来获全场第二名,轻松进入最后总决赛。看来,这个演员有两下子。 
几天后,在一个小型朋友聚会上,很凑巧又碰到杜宁林,只是她到得比较晚。聚会地点定在酒店二层,当她踩着木制阶梯,步履踏实而闲适地上楼时,呈现出一份不紧不慢的优雅节奏,这大概是作为演员的成熟女人必备的气质吧! 
人们纷纷同她打招呼,她也频频点头致意,微笑在脸上一圈圈地漾开,行为亲切,风格柔和。总之,没有什么特别姿态,还有一点点朴素,让人很舒服。 
我也礼节性地过去同她打打招呼,作完自我介绍后,我说:“杜老师,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其实咱们还是对手呢!我也参加了全国青年电视朗诵大奖赛。” 
“噢,真的?”她一惯舒展的脸上顿时透出股惊诧的紧凑感,似乎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接着问我:“那咱们明天下午一起参加总决赛啰?” 
“不不不,真不好意思,我初赛就被毙了,让您见笑了。”我以为说出这句话后,她会因高估我而失望,漫不经心地耸耸肩、叹叹气:“原来是这样啊。” 
可她却很自然、很平和地说:“没关系的,这并不代表没有实力,等会儿就把你参赛的作品表演给我们大家看看,好不好?” 
“嗯,好的!”又以为她随口一说,我自然随口一应。   
“狗剩媳妇”与我,对手变朋友(2)   
聚会过去了一半时间,大家情绪颇高,都预祝杜宁林明天比赛成功。她在盛情邀请下表演了自己的参赛节目,没有因为观众不多、场地不正式而敷衍了事,依然是全情投入、该怎么演还怎么演,博得了满堂喝彩。谁知道,她演完后竟当众重复刚见面时对我说的话,要我把初赛节目也展示展示,看样子杜老师一直记着这事呢,碰到这样一位友好又有心的老师,我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第二天,全国电视总决赛的结果尘埃落定,杜老师获第三名,二等奖,应该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半个月后的颁奖晚会在央视八号演播厅举行,我被邀去现场,在候播厅又碰到了杜老师。她妆化得很浓,电视录像的需要,我对她表示了最诚挚的祝贺,能感觉到她平淡的喜悦,而且依然是那一脸朴实的微笑。 
因为看这台晚会而得到灵感,我个人导演并亲自主持了一台名为《聆听经典,向往崇高》的音乐会,问杜老师有没有时间参加,时间定在11月11日,简直天助我也,10号之前她全部时间都在外地拍戏,10号、11号两天档期空出,于是很爽快地一口答应了我。 
晚会前期我们一直保持着短信沟通。她是一个特别细心的演员,很善于同人交流,拍戏间隙时时不忘问我晚会的进展,我们双方的合作愉快而顺利,她表演的节目依然是大赛获奖作品《中年》。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故事。一天,我照旧为晚会筹备着,突然接到杜老师一条短信:“小玮,我现在拍戏的剧组里有一位演员叫王庆祥,他也酷爱朗诵,我推荐他参加你的晚会,他本人也兴趣很浓,准备的作品是李白的《将进酒》,不知是否来得及,请回复。”当时我忙得昏天暗地,一下没有反应过来王庆祥是谁,况且《将进酒》已经属于国家话剧院的曹灿老师了,所以我立即回了一条短信:“杜老师,不好意思,《将进酒》已经被曹灿老师先选择了。对了,王庆祥是谁啊?” 
杜老师没有再回我短信,我也继续奔走于投资方和音乐厅之间。晚上回家,突然记起白天那条短信,心里琢磨着,这王庆祥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好像听过这名字,杜老师推荐的应该不是等闲之辈吧?我越想就越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就随口问问旁边一位朋友:“嘿,哥们儿,知道王庆祥是谁啵?”“演员啊,我看过他演的电影,《生死抉择》里的市长,还有电视剧《天下粮苍》里的清官,不错,真正的实力派啊!”我猛然一个激灵,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心跳到嗓子眼,脸热辣辣的。原来是他啊,他就是王庆祥,我太认识他啦,金鸡奖、华表奖双料影帝,以精湛的演技和冷酷的外表被观众誉为“中国的高仓健”。 
天呐!这么难得的“贵客登门”竟被我拒之门外,不但损失大,更不礼貌,白天自己简直脑子进水了,人家杜老师那边肯定觉得这小孩可真无知,不识抬举。 
我糗得顾不上再发短信,紧急拨通杜老师的电话,解释自己其实对王庆祥老师仰慕已久,只是脑子突然短路,没有反应过来,还望杜老师在他面前美言几句,我先前话语有什么不妥之处希望他多多谅解,如果可能的话,热烈欢迎王老师加入我的团队。杜老师表示没关系,她还没同王庆祥回话,又开玩笑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她把王庆祥电话给了我,叫我亲自跟他商量。王老师最后带着一首《雨霖铃》站在了晚会的舞台上。 
现在还同杜老师保持着短信联系。有一次,我心血来潮,给她发了一条:“杜老师,我是那个帅哥小玮,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祝你的演艺事业越来越红!”马上就收到她的回复:“别逗了,当然记得了,小玮同学。至于红嘛,我不要,为什么不祝我常青?”她把这个“青”字换了上来,境界立即同以前大不一样了。这反而把我的脸映“红”了,我就惭愧了,同样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两个人,水平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杜老师没有什么架子,乐于助人,后来我开办“名流访谈”栏目,想找童星金铭的联系方式一直未果,还是杜老师帮忙解决的呢!   
“狗剩媳妇”与我,对手变朋友(3)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几个小时,突然听说杜老师由于工作敬业在片场摔伤了。我得赶紧发一短信,噢不,该打电话送去我的问候,祝她早日康复,还有——艺术生命常青。   
拜托,少在我面前调情了(1)   
今天上英语课,老师突然讲到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如老外直接,而喜欢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非把人绕晕不可。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断桥”相会,肯定一个站桥头,一个立桥尾。英台羞答答地扬起水袖半遮面,上半身随着那只举起的手同时倾出去,下半身不动,腰间就形成一个美丽的弧度。这造型勾得山伯春心浪荡,恨不能冲过去把她吃掉,可这样不符合中华戏剧传统理念,逼得山伯不得不挥动行头激情开唱:“妹妹,你听我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妹妹人面桃花艳,胜似天仙身翩翩。”英台当然也要来一番对仗念白:“哥哥你休要这么说,缘分嫌少不嫌多,喜上眉梢难自我,咱们双双把桥过,把桥过。”两人边唱,边挪,边靠近,十米的桥要走两小时。 
老外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要是罗密欧在塞纳河畔约会,一看见朱利叶?罗伯茨,指定狂奔过去抱着她就是一通乱啃。Oh,my daring! I love you,来吧,kiss一个,let us fall into the love river吧。 
这个留美语言学博士在投影仪里眉飞色舞,真的以为自己很fashion,大谈特谈中外男女间示爱和调情的文化差异,以为现在的小年轻都跟他儿时似的仍然生活在使眼色、递纸条、打暗语的“白云与黑土”年代,不知道如今已是:少男少女满天飞,激情岁月嘴对嘴。 
这不,我眼前就有一对情侣在以实际行动颠覆老师的话。 
前排的MM(妹妹)个性活跃,一头长发烫得像金毛狮王,我称她:大长金。苹果绿上衣紧紧裹身,非吊带,真没劲。她右边的GG(哥哥)脑袋大、脖子粗,不像大款像香菇,反到一身鲜红,衣服松松垮垮袒膀子露背。古语说的好:“绿配红,赛狗熊”,坐在后排的我像是在动物园看表演。 
一上课,他们就动个不停,GG抚摸着女友的头,五个爪子在她的金丝上挠来挠去,我就闹不明白,就算是山顶洞人也不会用手梳头呀。GG边挠边往自己身边用力,MM整个脑袋一步一步被拽到他肩膀上,原来这个动作叫:依偎。五分钟不到,估计GG坚持不住了,他们来了个角色大转换,男方靠在女方肩膀上。MM弱不禁台风的身体怎么承受得住这个胖头鱼大香菇呢?我想起了那首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香菇,啦啦啦啦。”社会向来鄙视不怜香惜玉的臭男人,我真想指责那位GG:“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毒毒。”又怕MM不领情:“我让他靠,让他靠,没有什么大不了。” 
他们大概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异地恋人,因为女方先到,用书包占了座位,而那大老爷们儿反而迟到了,肯定在家睡懒觉。当他篷头垢面、睡眼惺忪赶到时,我能发现MM身上挂不住的激动,真是久别胜新婚啊!她赶紧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递给他说:“宝贝儿,我帮你买了早餐,快吃吧,先喝酸奶哟。”这MM还真够体贴的,不用改造天生就一贤妻良妾坯子,看样子嫁给谁谁有福啊。GG“呵呵”地傻笑一声,乖乖地喝着,口味是酸的,心里是甜的。他还蛮有感恩的心,很懂事地递到MM身边:“要不,你也来一口吧。”MM眨巴眨巴眼,低下头,幸福地吸了一口。真是糟糠之妻啊,为了爱情什么都可以付出,我很怀疑GG今天早晨是否刷了牙? 
酸奶又递回GG嘴里,MM一直含情脉脉地专注着GG,仿佛看着自己的儿子,充分证明恋爱中的女人天生具有“母爱本能”。她幸福地用手捏捏他的脸蛋,这一捏不要紧啊,差点酿大祸。由于事先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被吸出来存留在GG口中的酸奶“啪”的一声喷了出来。我的天,对MM来说这当然不是大事,可苦了我们周围一帮同学,空气中弥散着一股发酵的口臭味,TMD这课没法上啦。GG紧张得浑身瘫软,笔滑落到地上,掉在我脚下,本人毫无反应,偏不帮他捡。他知道我对他十分不屑,也不敢主动请求,坚持了一上午没做笔记,放学后到我位置底下找笔来了,活该!   
拜托,少在我面前调情了(2)   
引起公愤后,两烂人收敛了一阵,但狗改不了吃屎,又坐不住了。GG开始主动“报复”,他把酸奶瓶上的标签撕下,趁其不备贴到MM脸上。MM欣喜若狂,心想这男人还不是木头,居然懂得点“情调”,但又不能表露在脸上,该矜持还得矜持。她撅起嘴,眼瞪了一下他,假装生气地从脸上扯下标签,突然迅速地回贴到他脸上,忍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但由于MM铁砂掌用力过猛,GG脸上留下四个清晰鲜红的掌印。宋丹丹那句话太对了:女人,就是要对男人下手狠一点。我就纳闷,你们脸上又没有苍蝇蚊子,干嘛拿个像“灭纹纸”似的东西粘来粘去的?要知道,粘上去的是脸蛋,拔下来的可是汗毛啊! 
接着,他们一来二去反反复复挑逗着对方,拨弄着对方,调戏着对方,触碰着对方,愈演愈烈,乐此不疲,把我们后排听课的同学弄得眼花缭乱,极其不爽。当他们觉察到我们的反感时,却像受到鼓励一样,情绪被感染,作风更疯狂。于是,天真幼稚的男女调情中又夹杂着表演和作秀的成份。这时,亲爱的英文老师还在投影仪里绘声绘色地阐述着中国男女交往如何授受不亲,如何保守木讷,如何没有激情。我彻底无语…… 
课间休息十分钟,接到乐哥电话,我已憋不住地想借题发挥一把,故意把手机来电音量开到最大,让前排的MM和GG都能听到: 
“小玮,在干嘛呢?” 
“在动物园看大型真人模仿秀,雌妹不让雄哥,CCTV直播。”乐哥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前面的MM和GG也不知我所云,感到很奇怪。 
“乐哥,问你一问题,你会调情吗?”我故意挑起话题。 
“啥,啥,啥意思啊?不会啊。”乐哥完全听不懂我在说什么,MM和GG却像触电般怔了一下。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乐哥被我问得不知所措,MM与GG打闹的动作幅度也稍稍减弱了那么一点点。 
“没见过猪跑也没关系,我在现场把这全过程都摄下来,到时交给你,照着慢慢学吧!”这时MM和GG似乎觉察到我的指桑骂槐,不自然地稍稍偏过头来,观察我这边的动静。 
“好喔,谢谢啦,你的意思是刚刚现场真有动物在调情吗?主角是谁哟?”乐哥这下可来劲了。 
“大长金和老香菇。”我懒得再说下去,“啪”的一声挂断电话,发现MM和GG的脸都绿了。 
哈哈,目的达到了,这叫“崩溃”疗法,以牙还牙,太解气了。 
我本人并非保守、木讷、封建不开化,该娱乐的时候我比谁都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