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讲,会有很多很多非常艰难的事情去做,而不是说像我们在校大学生想得那么浪漫的一件事情,那么轻松的一件事情。在这次中央台的“对话”节目中,《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的社长就说,他采访过很多企业家,每一个企业家表面看起来都非常的光彩,很有成就,但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非常的艰辛,如果作为大学生的你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话,那你最好还是去念书。我也是持这种观点。
另外,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老师提出了这么的观点,把对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全新的模式来探索,所以他认为要打破常规,有别于传统企业的做法,需要学校和社会都来帮助他们,不要用对待社会传统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待他们,而是把他们扶上马再把他们送一程,以期做到一花引来万花开。但我是坚决不赞同的,我就出来反驳。原因是什么?因为一个企业对社会的作用比一个家庭对社会的作用还要重要。
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想要做一个企业,首先你要对股东负责,然后你要对你的员工负责,要对社会负责,对用户负责……如果你不具备对这几方面负责任的能力的话,根本就不应该来做企业。咱们国家有公司法、企业注册等等条例,就是因为要把办企业当作一个很严肃的事情。
所以,如果要想做一个尝试性的事情,你是学生可以参与进来,而不是一开始就创建公司,自己来担当自己担当不了的责任。做企业可不是你一个人来学习和磨练的过程,你做得不好的话,可能会给社会等各方面带来很多的不良影响。
我比较赞同大学生创业,第一个前提是政策允许,但是呢?要适度地抑止。因为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事情会有不同的重点。无论是学习,还是毕业以后工作,创业,自己当老板,整个都是你的事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一些就是作为你学业的阶段,是为将来的事业打基础的,是修炼内功的时候。如果你学业还没做好或者准备得不充分就去创业的话,实际上是浪费了你的时间。而且呢?我们有整个的人生资源的搭配,比如说从20岁到25岁是你人生读书最佳阶段,而你在23岁到25岁来创业,等到做不好你又想回来读书,这跟你现在一气呵成来读书体会到的东西可能不一样,还有你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差距,所以,我认为在读书阶段还是要以学习为主。
从比尔…盖茨到杨致远,他们都是退学闯天下的,他们的创业史对中国的许多年轻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神话。对于时下流行的学生创业,刘庆峰认为:只有当自身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火候,在某个领域内处于国内或国际的前沿地位,而且又有很多前瞻性的想法,并且具备比较好的整体把握能力时出来创业,应该是比较合适、比较从容的。相反,如果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匆忙上阵,反而错过了自身知识积累的黄金季节,那就得不偿失了。我说,不管做与不做,这种创业意识对于每个年轻人来说是应该要有的,至少得有这种意识,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我提到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阶段的创业,念完本科是最基本的知识积累,按理说本科阶段最不适合创业,但本科生因为年龄小最容易冲动去创业。事实上,到研究生阶段创业会好一些,到博士阶段创业会更好一些。我认为大学生创业,如果仅仅靠那些小发明或者一个小的机会,而不足以形成将来很大的产业,或者形成所谓的喷泉效益这样的一个产业化方向的时候,你现在这样去做的话,就等于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影响了你长远的发展,那就没必要了。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自己对这个非常的痴迷,而且把握了它的真谛,比如你有一些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对产业的前景看得很明白,这个时候来做企业的话才有可能成功。还有一点,时机是不可等待的,如果可以等待,那我建议你再学一学,然后才来做。如果这个时机是稍纵即逝的情况,这个机会又特别大,那你当然要把它抓住了。
就说我本人做科大讯飞公司,我们是去年6月份创办这家公司的。在这之前,我在1992年就进了实验室,到现在有七八年了;从1995年开始就作为863项目组长,在我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甚至有博士有副教授在我底下来做。我们在技术领域有很多创新点,这些创新点感觉在国内只做了一半,我们很明白下一步要怎么做。当时我们跟别人比是唯一一个达到实用阶段的,但大家进展都很快,那个时候假如我放弃了而去出国或干别的,那么很快半年一年以后国外的一些企业就会赶上来,所以这个机会非抓住不可,不然对科大对咱们国家这块领域都不是那么负责任的,那时候我们就决定要创业。
如果这个机会能再推迟两年,那我情愿先到国外读个博士,把科研能力再提高一下,更好地掌握这些国际资源,那我相信到时候再来创业会做得更好一点,这是一个时机的问题。
另外,对于大学生创业,不要看重那些小技术发明之类的东西,我们要做大,要做有层次的事情,这也是整个国家的民族希望所在,就是大家讲的科教兴国呀。如果你做的是社会上一个中专生甚至是一个普通毕业生也能做的事情,你在大学阶段是不断填充能量的时候就抢着跟他们去做,我认为是层次太低了点,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讲都没有好处。
如果大家都参与到低层次的创业中去,那我相信未来能参与国际竞争的这些更高新科技产业化方面是缺的,而且,这些大产业化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比如说,人最早的机器大生产,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然后到生物技术、IT行业的全面兴起……我们更需要一些人来做更高更新的技术产业。
刘庆峰停了下来,喝了喝水。我说,有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不知道是继续把书读下去收获大,还是马上创业收获大。现在很多大学都在搞创业大赛,不但学校在搞,地区也在搞,还有全国性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一届届地搞下去,一支支神采飞扬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汇聚成了一股创业热潮,创业仿佛成了当代大学生探索自己人生之路的一面旗帜。
原则上讲,我的感觉是这样的,你一直读下去对你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肯定有好处,只要你在大学里不虚度光阴,而是真正去学东西,学专业知识。虽然到社会上也可以学习,就像毛主席讲的那样,所谓的在打铁中学会打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但毕竟在大学的这种环境里,所有的老师都会毫不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你,在社会上就比较难有这种机会。
如果你无法判断自己现在学习下去将来是不是有很大的发展,还是做公司将来是不是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你要把握一点,这个公司如果仅仅是靠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或者仅仅是靠小想法来做,那我就觉得不值得。我相信你读了几年书后还是可以赚到这个钱,你所看到的机会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应该说是完全不同层次的。我认为做企业要有办法做到对你从事的产业也好对你个人也好有一个积累的效应,而不是简单的一加一、一加二、一加三慢慢地累积,这不行!我的感觉就是刚才讲的喷泉效应。我所关心的是,你第一年所做的事情对第二年会有很大的影响,在第二年看来,你第一年所做的会变成5份;到第三年,第一年跟第二年加起来可能是50份;而第四年可能是500份……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喷泉一样。必须有这种积累的东西才值得去做,否则的话,我的感觉意义不大,就像一条平滑的线,你随便在哪一点作为起点的话都不算太迟,所以没必要非得在大学期间去创业。
我问刘庆峰从公司去年6月份成立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有没有经历过比较大的困难,他若有所思地说每一步都不容易,从现在回过头来看,讯飞还是做得很成功的。这时,刘庆峰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我从心底里也替他高兴。公司刚成立时注册资金是300万,做了4个月不到,进行了首轮增资扩股,公司的资产被认定为5000万,新的股东(指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美菱集团和合肥永信电脑有限公司)投入3060万资金进来。从今年7月份到年底,预计销售额会达到5000万,利润有1000万。最关键的是,目前我们的产品在语音跟语言应用的这个市场占着垄断的地位,而且预计到明年我们的销售额会达到1。7亿左右,到后年会达到10亿……语音是有很大潜在市场的一个产业。
我们讯飞最根本的产品就是提供一个语音平台,这个平台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让普通老百姓使用电脑会更加方便,用语言来操作,跟电脑对话呀,既方便又有趣味性;另外一个是解决了信息时代的交流与沟通,比如说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听电子邮件,通过打电话就可以了解网上的各种内容。可以说,语音平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把这个平台提供出来以后呢,让各行各业的软件开发商、运营服务商或者设备制造商把它推广到社会各个领域去,每卖一个产品都要给我们付费,就象英特尔的CPU一样。
现在我们的平台已经有了五十多个开发商,包括中国最大的PC厂商联想,最大的呼叫中心厂商华为,还有大唐、中兴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电信、全球最大的电话语音卡厂商……这些厂商基本上覆盖了在社会生活跟IT相关的各个领域。最近在今年的深圳高交会上,当时我们讯飞在那么多的公司中被选中唯一的一家国内公司参加有深圳常务副市长在场的签约,我们讯飞跟加拿大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签约,他们用我们的语音技术推广到北美地区3000多万的华人中去,这个影响也非常的大。
我们的目标在明年对语音市场在家用方面要占到40%以上的份额,在电话接入平台要占到60%,在电信要占到80%,基本上要处于垄断,这是从产业化方面来讲的。我们预计在未来5年内利润至少会在20个亿以上,而且每年是翻番的。
刘庆峰果然是个大忙人,即使是下班了也闲不得,访谈还进行不到二十分钟,他的手机频频响个不停。公司有急事,他必须马上回公司去。我只好送他坐电梯下楼,我俩约好明天再见面,我到公司去。我很想去参观他们的公司,亲眼看一看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公司。
一切都超出我的想象,第二天早上9点钟我打车来到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大蜀山下的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讯飞公司就在开发区的留学人员创业园2号楼里,这幢漂亮的大楼有五层,讯飞公司占了两层,即第四层跟第五层,面积一共有一千多平米,而且装修得十分气派。这是我采访那么多公司见到过的最大最豪华的,干净又亮丽,我想在这里工作的年轻人肯定很舒服。据刘庆峰的秘书介绍,公司刚从另一个地方搬过来,在这里高新区给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刘庆峰不在公司,我一直等他到下午四点多,我走进他的办公室继续昨晚的访谈,我颇有感触地问:“公司发展这么快,你作为总经理要负责很多事情,可你又这么年轻,你觉得自己能吃得消吗?”刘庆峰不慌不忙地说:从我自己感觉能力来判断是能够胜任的,将来要做的呢?最主要的还是想办法去招人。公司的发展比人员的招聘要快,所以总是面临着缺人。目前一个非常强的管理团队还没有很好地形成,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现在非常磨人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磨练我们的耐心,要跟很多人打交道,其实有些人是讨人烦的,甚至是看不起他的,但还是耐心地跟他讲。有些人把你当成大学生的企业,以为你的企业刚刚起步什么都不懂,很多都是他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跟你合作的,绕很多弯子来讲话,讲得让我觉得非常累,所以我现在越来越学会随便他什么年龄随便他什么职位,一旦我感觉他在浪费我的时间,就一针见血地跟他谈。但是,有些时候你还是要忍耐,如果说得太直接了,可能会得罪人家,因为有些客户可能带给你很多合作机会,也有可能会带给你很多危害——这些客户总不能得罪吧。
我现在感觉倒不是事情应付不了,关键是时间不够。由于时间不够,有时面对一些人很烦躁,所以你得有很好的耐性,我觉得这是应该培养的。而且,作为一个企业家,你要逐步认识到这一点,你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这是肯定的,你只能挑重要的来做。还有些事情如果一时解决不了,你暂时只能放过,不要去想它。如果老想着,对你没有好处,对公司的发展也没有好处。哪怕是睡觉的时候你也要想着高兴的事情,不要去想烦恼的事情,不要去想解决不了的事情,这个心态非常重要。
我问刘庆峰在公司的生活和日常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分别占多少,他说目前事业占了80%的时间,毕竟在创业阶段。我又问刘庆峰有没有感悟出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需要哪方面的能力或素质,刘庆峰加重语气说:
做IT的最根本的两个素质,就象《三国演义》里的那样,第一,你要有刘备的心胸,该三顾茅庐的时候你得三顾茅庐,该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第二,你要有曹操的能文能武。现在你想领导一批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一起来做事,如果你自己的能力不够,没有人会服你;如果你只有能力而没有心胸,也没有人会团结在你的周围。所以,要有刘备的心胸,要有曹操的能文能武,这样你才能做好事情。
讯飞公司目前有员工总数120人,平均年龄25岁,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总数95%,其中博士6人,硕士20人,本科80人。公司拥有一支12人的精干、高学历的中青年领导班子,其中博士、硕士学历占50%,领导班子奉行现代化管理理念,坚持“科技为本、人才为本”的管理宗旨,大胆创新,力行开拓,正在将公司建设成为高效规范、高度灵活和鲜明个性化的现代化高科技软件企业。公司具有严整的技术和软件研发队伍,直接从事基础技术和软件开发的人员58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16人,工程师38人。公司拥有中国科技大学讯飞智能多媒体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声学所讯飞语音实验室等联合实验室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联合实验室共有46人,其中包括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人,博士6人,硕士12人。
中午我在公司长长的走廊走来走去时,发现宽大的多功能厅坐满了来参加应聘的大学毕业生。刘庆峰告诉我,公司今年准备招50人进来,我问刘庆峰从创立之初到现在这个团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发展很快。公司刚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我作为总经理,既做市场,又做资本运作,又做技术。后来我们技术有了个总监,是科大赫赫有名的黑客,在技术方面完全能把握得住。当时CEO的工作要我来做,行政总监要我来做,市场总监也要我来做,财务这一块也要我做,所以说一个人要管四个人的事情。在增资扩股使注册资本达到6000万的时候,这个组合变得健全一点,我们有了负责技术的副总,有了负责市场的副总,也有了负责行政的总经理助理,在财务方面也有相应的负责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些人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架构,但还不是最强的最好的团队,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充电或换血。整个在随着人才的发展在变化,但在分工上越来越规范化了,有些权力逐步放出去,只是放出去的速度没有公司的规模扩大那么快,因为公司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
我在《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报道中看到,一位商业风险管理公司的董事长将中国企业家划分为三代:1985年至1991年为第一代,称之为体力型企业家,特点是规模小,资金少,学历低,一般在35岁以上,其结果是“万元户”;1992年至1998年为第二代,称之为知识型小企业家,特点是规模小,资金中等,有学历,一般在30岁以上,其结果“10万元户”;1998年至2004年为第三代,称之为创新型企业家,特点是规模大,和资本市场挂钩,高学历,一般在25岁以下,其结果是“100万元户”。
我说,现在一批有知识的年轻人靠创业来积累自己的资本,这是时代的发展产生的,这批人非常引入注目,你也是其中的一位了,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知本家,从知识这个无形资产转化为财富这个有形资产,结果从知识到资本都具备了,这当然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进步了。在早期的社会竞争不是很规范,市场也不规范,有很多的空缺,很多的漏洞,这时候那些一穷二白的最胆大什么都敢去做,结果成了暴发户,但这些暴发户从整个的知识层次和道德观念来看都不是很强,他们也是社会上所谓的一些腐败的主要群体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规范,不管是技术竞争,还是岗位竞争,越来越强调你的真才实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真正最后脱颖而出的用知识发家致富的一些人,都是经过多年积累的有文化层次的,这真的是社会的进步呀,说明这个社会越来越看重科技的含量。而且,在一个国家在一个社会里,这些人能够发家致富逐步地显露出来,对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国家的对外形象对外的贸易呀是非常有帮助的。必须有这样的一批人出来,才能够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觉得这也是物质文明的建设朝着规范化来发展的一个现象。
访谈差不多只进行了十五分钟,刘庆峰又不得不要走了。他说晚上到我住的饭店去,安安稳稳地说上一个小时。他的时间太宝贵了,我不敢占用他太多的时间,但是为了有一个让双方感到满意的访谈,是不得不要占用他的时间的。既然这样,只好等到晚上再谈。
待到晚上九点多,他象昨晚一样来到我的客房,落座后,我俩便切入正题。我说,成功往往就在于关键的几步,你们的公司能做到今天的规模,你个人能做出这么辉煌的成绩,在创业的过程中,你是怎么抓住了那关键的几步的?
从我的性格上讲,我是属于比较喜欢挑战的那种人。举个例子,上高中或初中考试的时候,一般的学生当老师在他旁边的时候,他会受干扰,做题会变慢,比较紧张,但我是越有老师看着做得越好,就是思路更活跃。另外,那些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