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经玄奥晦涩,但仅仅只是开头玄关一窍的修炼之法,便令方明获益良多。
不过太玄经似乎也有着什么难以索解之关卡,方明直至现在也未能彻底明悟。
而现在,看到长生诀破译出来的经文之后,他识海之中光芒大放,原本属于太玄经的经文浮现出来,两篇道家至高宝典各自占据一边,如日月争辉,忽而融合在一起,似乎要形成一篇全新的至道宝典!
“一个是蝌蚪文、一个是甲骨文、都是上古时代流传而下,甚至……都隐隐为道家至宝……还有同样迷惑他人的手段……”
方明的额头不由浮现出冷汗。
“难道……这两篇宝典,竟然是同一位大能流传下来的么?难道就是那位广成子?”
他实在是有些惊悚了,更是仿佛发现了诸个世界背后隐藏的庞大秘密。
梵门有达摩,在金庸世界留下《易筋经》、古龙世界留下《达摩神经》、甚至在风云当中都留下了摩诃无量的传承!
而道家也不甘示弱,一位疑似广成子的大能,先在大唐双龙中留下《长生诀》,又在侠客行世界当中传承《太玄经》。
这些大能化身万千,在各个世界当中遗留化身传承,到底是想布置什么?
“偏偏要死不死的是,都给我撞到了!”
方明眸子深沉,“演武令在身,是大机缘,也是大劫难……若我继续前行下去,在诸天万界当中,说不定便会与达摩、广成子相遇重逢……而我现在唯一可以做的,还是充实自身实力,以应对未来劫数……”
想到这里,方明不再犹豫,以自身灵慧,开始解读起道家至宝《长生诀》。
越是解读下去,他越发感觉到妙不可言。
“道家有所谓三元,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而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正是整个道家的修炼过程……长生诀从先天入手,直接越过炼精化气,甚至先天炼气的大阶段,一起步便是宗师,乃是直指炼神还虚无上至道的功法……妙啊!当真妙不可言!”
方明不由又想到了寇仲与徐子陵。
这两个先天道体、气运无双的主角便是以长生诀发家。
一开始便道法自然,练出纯净至极的先天真气,进阶先天,精神本质上更是已经到了宗师地步,只是真气不至,力量不显罢了。
再看他们之后的种种奇遇,实际上不过都是添砖加瓦而已,最本质的根基早已种下。
对于双龙而说,炼神还虚的长生诀便是他们最重要的先天福田种子,之后无论和氏璧、还是邪帝舍利,不过后天开辟田亩,施肥灌溉的手段而已,虽然也重要,但若没有这第一步的种子,之后的收获却也无从谈起。
“道法自然,天人交感,今吾得矣!”
得到长生诀奇书之后,可以说,在破碎之前,方明已经再无半点疑惑!
此时,东方发白。
方明这才发现自己沉浸在宝典当中,已经不知不觉就过了半夜。
新婚之夜,冷落新娘却是不该,当即回到寝宫,幸喜商清雅被折腾得太狠,现在还在沉沉昏睡。
方明当即在她旁边睡下,等到此女清醒过来此时,再轻笑一声:“王妃醒了?”
第五百二十六章幽居(2500加)
光阴长河浩浩汤汤,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地向前奔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弹指刹那间,已是十三年过去。
此时已经是大隋开皇二十四年。
因为有着方明这只超级大鲲鹏横空出世,翅膀横扇,搅动风云,杨坚忙得焦头烂额,几乎吐血,也没心思改元仁寿什么的。
而杨广南征失利,差点一败涂地,回朝之后立即遭受攻讦,差点将自己这些年积累的声望赔个底掉,也没能在开皇二十年顺利挤掉杨勇,当上太子。
到了这时,大隋皇帝杨坚身体病重,每况愈下,连着几个皇子也是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当此风云涌动之际,一名衲衣芒鞋,纵使已入空门,却也秀丽绝伦的女子,却是来到了岭南,气象森严的镇南王宫之外。
“烦请通报镇南王,就说故友梵清惠来访!”
本来,底下人怎么知道梵清惠的江湖地位?但此时她开口,却自然而然有着一股一样的庄严之力,令那名守卫立即回去通禀。
轰!
片刻之后,宫门大开,一名内监当即出来大声道:“王上有旨,请这位贵客至御花园一见!”
梵清惠自然不是没有来过岭南。
但此时故地重游,只见岭南各地开田千里,水道上船只如云,一副热火朝天的盛世之景,不由也是唏嘘不已。
甚至,想到即将见到的那个人,居然令她原本一潭死水的佛心也有了波澜。
转过九道宫门,一个精致的花园便浮现而出,领路的太监恭敬退下,梵清惠却是轻移莲步,迈入百花深处。
剑道已经修炼至心有灵犀,甚至隐隐窥见剑心通明之境的梵清惠跟随着精神遥感,直接转过一处花丛,旋即就见到了宋缺。
然后,她浑身就是一震!
花丛中有着一个竹亭,亭子之外,只见清泉流珠,芳草铺地,一名面如冠玉的青年仰卧其上,葛衣竹冠,神情说不出的慵懒闲适,手边一个酒葫芦,散发着浓郁的酒香。
见到梵清惠,青年微微一笑,旋即吟道:“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语气从容,意态闲淡,整个人慵懒到了极点。
红尘俗世,花间少年,物我两忘。
一种莫名的感动,骤然自梵清惠心底生成,不断冲击着她的佛心。
方明微微一笑,举葫相敬道:“故人相见,清惠一向可好?”
“清惠很好!”梵清惠微微行礼:“王上更近天道,却是可喜可贺!清惠却是皮囊俱老,愧然无地呢!”
“呵呵……我这不过抛下一切真烦忧,闲云野鹤心自宽罢了……”
方明拨动了下自己垂肩的秀发,面目体态甚至比梵清惠初见之时还似年青几分,简直就仿佛一个如玉美少年一般:“每日调素琴,阅金经,刻竹杖,饮法酒……师法天地,造化自成!……只是清惠莫笑我成了‘守尸鬼’才好……”
事实上当然不仅如此。
他这十数年来,将王国事务下放,每日幽居不出,以长生诀之道意滋养自身阳神,又不断配合太玄经,解析隐秘。
这时候又有一个发现,那便是他在天龙世界当中自天山童姥处得到的长春真气,与这两部道典却是异常匹配。
兼修之下,不仅缓慢修复阳神,更是激发了脱胎换骨,返老还童的效果。
到了现在,方明的阳神已经恢复大半,有把握在隋末之际彻底复原,晋升大宗师之境,而肉窍更是彻底完美,永远定格在自己体力最巅峰的一刻。
“清惠佩服!”
梵清惠自然看得出来,此时的方明,并不是祝玉妍那种容颜永驻,而是切切实实,连外貌带身体内在,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巅峰状态!连寿命都获得了增长,这在大乾世界虽然普遍,但在大唐双龙世界当中,却是耸人听闻之事!
长春真气至此,已经可以改名为‘长生真气’!
“哈哈……清惠此来,不可不多住几日,也正好见见我的一子三女!”
方明此身与商清雅生了四个子女。
长子取名宋师道,早早便被定为继承人,着重培养,长女为宋玉华、次女宋玉致、等到三女出生的时候,方明恶趣味发作,直接取名为宋秀珣。
远在巴蜀的解晖听到方明子女的消息,也曾颇动了一番心思,想要与方明结为儿女亲家,为宋玉华定下婚约,却被方明毫不客气地一巴掌拍了回去。
毕竟,这人还在考察期内,说不定某一天就被方明宰了,那岂不是推女入火坑了么?
“王上闲云野鹤,又有天伦至乐,实在令人艳羡!”
梵清惠淡淡称赞了一句,却对方明的提议不置可否。
“清惠此来,可是为了碧秀心之事?”
这时候,差不多整个武林都知道碧秀心为石之轩那个奸贼所辱之事,又正值杨坚病重,杨勇、杨广明争暗斗的风雨飘摇之际,多事之秋,梵清惠也只有亲自出山了。
“正是!清惠至此,想请王上助一臂之力,灭此奸贼!”
梵清惠的语气中难得出现了一丝波动。
“呵呵……清惠着急了呢!”
方明飘然回转竹亭,腰间的天刀也消失不见,换上了一根铭文柱杖。
他对着葫芦饮了一口法酒,面色沉凝,似在沉思,心里却是在暗暗冷笑。
无论是慈航静斋,还是静念禅院,好像都有让别人出马打生打死的传统。
四大圣僧作为最终决战兵器,轻易不出也就罢了,宁道奇却被使得不要太顺溜,原著中更是将与宋缺一战的最危险任务交付,害的老宁差点被宋缺砍死。
毕竟是武林领袖,白道大佬么!有事自然要驱使手下马仔去干了。
但是现在。
方明却不由有些腻味,他可没有双龙那么贱,为别人当免费打手的觉悟。
“清惠可曾去过北方?”
方明默然良久之后,却是问到其它方面。
“北方?”梵清惠面色一变。
看到这情况,方明更加肯定对方不愿自己插手大隋事务的初衷,嘴角不由带起一丝微妙的弧度:“杨勇、杨广……清惠看好哪个?”
“纲常伦理,君臣父子,自有论断……清惠乃出家之人,又岂敢妄谈国事?”
梵清惠双目低垂,方明却是听得直噎白眼。
‘好一个讲究纲常的佛教中人!’
方明心里冷笑,什么时候,一入空门,俗缘皆忘的佛家中人也讲究起儒家那套了?
更何况,等到隋末,你们亲自下场为李世民站岗,不惜怂恿他以弟杀兄的时候,儒家的伦理道德又跑到哪里去了?
“清惠可知?杨勇与杨广两个,都曾经跟我私下联络,许诺了不少东西呢!”
方明一甩手,原本桌面上两封信笺便平平飞出,落入梵清惠之手。
只是一看字迹,梵清惠的脸色就是一变。
毕竟,原本自己支持的对象,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跟外人勾勾搭搭,想必也是一种极不好受的体验。
“虽然杨勇许诺了很多,但还是不如其弟呢……也对!他自认乃是嫡子,国之储君,自然而然便应该坐上那个位子!”
方明悠然道。
“难道王上想帮助晋王?”
梵清惠的脸色肃穆非常。
宋缺虽然十数年一直幽居岭南,再未出手,但天下武林中人谁不知道他的恐怖?天下第一用刀高手!足以与宁道奇并肩的大宗师!
此时宋缺的风头,已经真真正正将一干竞争者撇下,几乎能与宁道奇分庭抗礼。
更不用说,他背后还有着一整个岭南国的支持,这便是足以左右天下风云的一股重要力量!
“还未曾想好,或许……这件事该当我见过两位皇子之后再考虑!”
方明道:“左右无事,不若就让宋某陪清惠北上一趟如何?”
“王上身系岭南安危,居然愿意抛下国家子民,清惠不胜感激,再次谢过……”
梵清惠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飘然退下,而方明却是默然良久。
他仰望天空,也不知过了多久才起身,拄着竹杖,来到镇南王宫的某一处。
这是一间造型奇异的厅堂,内里空间极大,两边墙上,却各挂有十多把造型各异的宝刀,向门的另一端靠墙处放有一方像石笋般形状,黝黑光润,高及人身的巨石,为厅堂本已奇特的气氛,添加另一种难以形容的意味。
此乃磨刀堂,整个镇南王宫当中,方明还从未令第二人进入过。
他来到磨刀石前,矗立良久,却是迟迟没有动手刻字。
“嘻嘻……王上为何还不将石之轩之名刻上?”
伴随着一声轻笑,一道人影骤然在磨刀堂外成形,光与影都似乎被这婀娜的人影吸收,展露出对方更进一层的魔功修为。
方明眉头都不动一下,因为磨刀堂是禁地,所以更好拿来与魔门中人接头。
话说回来,若不是他命令放水,纵使是阴后祝玉妍,也无法悄无声息地来到这里。
第五百二十七章长安
纵使时光飞逝,祝玉妍身上却也没有留下多少岁月之痕迹。
她并没有跨入磨刀堂,一双妙目却望向了磨刀石:“我素闻一旦名字被宋缺刻上磨刀石之人,便非死不可!你为何还不动手?”
“唉……”
方明喟然一叹:“玉妍也是来请我出手的吗?”
祝玉妍道:“奴家订金都付了十数年,你却一直不出手,着实令人家等得好生心焦哩!”
“玉妍此语,确然令宋某无法反驳!”
方明点头道:“待宋某收拾行囊,三日内必北上而行!”
他心里却是清楚,祝玉妍此时对石之轩才是真真正正动了杀心!
之前石之轩破了祝玉妍的魔功再转身绝情而去,还可以说是为了圣门统一大业,但此次钟情于碧秀心,却是再也无法辩驳。
这对于祝玉妍这种骄傲之女的打击,更是无与伦比。
得到方明肯定回答的祝玉妍满意走了。
而方明则是眸子幽幽,对于自己变成正魔两道争相抢夺的香饽饽颇为无奈。
虽然明知道,不论梵清惠还是祝玉妍,都是想自己去与石之轩两败俱伤,再坐收渔利罢了。
“说起来……若非石之轩这个天子第一号大魔头顶在前面,恐怕那些尼姑秃驴也早就准备开始找我的麻烦了……”
方明摸了摸下巴,却是对正魔两道的打算一清二楚。
而他当然不准备让石之轩就这么被干掉。
因此,他更是必须亲临一线,保证隋朝上位的是杨广,而非长子杨勇。
说到杨勇,这也是个人物,虽然性好奢侈,好美色,但为人却宽厚温和且率真,善于诗词,又比较好学,乃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主。
若真的让他上位,一番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下来,说不定还能延长隋朝之寿。
但方明当然不可能令他这么做!
“十三年未曾出鞘,老伙计,寂寞了么?”
方明飘然上前,取下磨刀堂正中,那柄造型奇古,厚背薄锋,亦是令他名震天下的‘天刀’,悬挂在腰间,飘然而去……
……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都壮,安知天子尊。
文物荟萃,千秋帝都。长安位于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均建都于此。
南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重峦叠嶂,陡峭峻拔,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磅礴气势。
北则有尧山、黄龙山、嵯峨山、梁山等构成逶迤延绵的北山山系,与秦岭遥相对峙。
在这些山岭界划出来的大片沃原上,长安城雄踞其中,渭、泾、沣、涝、潏、滈、浐、灞诸水宛如晶莹闪烁、流苏飘荡的珠串般环绕萦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这些河流犹如一道道的血脉,既给长安提供丰富的水源,也使长安充满活力。“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种种战略和经济上的有利条件,自古以来,长安便得到历代君主的垂青。
秦始皇赢政以之收拾战国诸雄割踞的乱局,开创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局面。到西汉张骞两次出西域,开辟了长安至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长安更升格为国际级的名城,联结中外文明的纽带。其况之盛,只有东都洛阳堪与比拟。
此时大隋开国已二十多年,正是物华民丰的盛世之时,但杨坚病重,两大皇子争锋,却为此时的长安笼罩上一层阴影。
在长安东大寺旁,有一尼姑庵,名为玉鹤,乃是方明与梵清惠约好的联络之地。
他到了地头,报出名号之后,自然便被一位老尼姑请到后院。
方明推开殿堂大门,只见青灯古卷之旁,盈盈立着一道倩影,梵清惠见到他,不由抬头一笑,似莲花绽放:“你终于来了哩!”
“唉……既然已经答应了,宋某自然会来这里!”
方明随手扯过一个蒲团坐下,似随意问着:“如何?可找到石之轩的踪影?还有长安如今状况怎样?”
石之轩乃是裴矩,甚至是大德圣僧的战略级情报,他自然不会随意卖给别人。
方明可不是徐子陵,居然会在寇仲距离成功只差一步的时候去劝他放弃,更在寇仲打算攻打长安的时候将杨公宝库密道的绝密情报卖给师妃暄。
此种吃里扒外还不讨好的行为,若非徐子陵与寇仲一起长大,乃是义结金兰的生死之交,方明几乎便要以为此人乃是慈航静斋特意派到寇仲身边的卧底。
“踪影难寻,但清惠已请出四大圣僧,这四位大师在寻踪觅迹上都有着过人之能,迟早能有所获!”
梵清惠抿了抿嘴唇,又道:“其实……按照清惠的推测,此人很可能便躲在大隋朝廷当中,甚至身居高位!”
“嗯,大隐隐于朝,清惠所言大是有礼!”
方明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还有……碧秀心呢?”
“她……”
梵清惠苦笑道:“师姐自从跟了石之轩之后,就从未与慈航静斋联系过……宋缺啊,此乃我门的大丑事,莫要再问了好么?当年……若是你一意坚持,说不定清惠也……”
方明似叹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清惠你再说这些,又有何用?”
梵清惠脸上的笑容直欲令人心碎,方明微微偏开头,似乎有些难以承受,转移话题问道:“长安呢?此时情况如何?”
“杨广与杨勇针锋相对!不过杨坚此时已经神智近乎不清,身边的亲信,如杨素、宇文述之流,尽皆偏帮杨广,迷惑杨坚,令他于日前下诏,废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只是也未立杨广为储君……”
梵清惠道:“事实上,这也是清惠猜测石之轩尚在长安的原因之一,皆因此人大忠实奸,有着颠覆大隋之志,等到他支持的杨广上位,江湖上必然是道消魔长……”
“如此说来,长安城中,两位皇子的局势,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方明指头捻动着垂落下来的发丝,淡然问道。
“何止是剑拔弩张?”
梵清惠苦笑更盛:“此时隋帝未死,三大门阀态度暧昧,任谁也不敢抢先发动兵变,是以杨勇、杨广两兄弟,尽皆招揽江湖亡命高手,已经于长安城内火并了数次,下毒刺杀,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梵清惠望向方明,目光坚定道:“现在清惠已经探明,晋王府乃是藏污纳垢之地,甚至收容了不少魔门高手在其中,此辈中人绝情绝义,由此可见若杨广上位,必然也是穷奢极侈,残忍好杀的昏君,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