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遂呢?”曹操问道。
“经过鬼卒探子的探查,应该有四五万主力!”戏志才道:“不过韩遂已经彻底的拉拢的张白骑,集合六七万精锐兵马,应该不难!”
韩遂的金国自金城而起,连同西凉三辅之地,加上张白骑的协助,倒是能拉出六七万精锐来。
“这一战,倒是有些看头。”曹操笑了笑。
“大王,这一战无论如何打,最后的胜利者也将会是魏国。”荀彧坚定的道。
“结果一天未定,不要说的这么斩钉截铁!”
曹操摇摇头,平静的道:“孤有自信的,但是孤也不能看小这个伏波将军之后,马寿成和马孟起都非泛泛之辈!”
“大王,这是长安城和雒阳城的奏报!”
戏志才想了想,亲自送上来的了一份奏书。
“志才,奉孝是什么意思啊?”
曹操接过奏书,看了看,眉头一蹙。微微眯眼问道。
“他估计是想要去河东!”
戏志才微笑的道:“马腾这一次气势很旺盛,灭了韩遂是可以的,之后的计划要是出了些许纰漏,让他逃过这一劫。关中的事情就会有变数,奉孝也许是感觉马腾没有这么容易死,所以补一刀!”
“难道司马家还阴不死他马寿成?”
荀攸嘴角勾勒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曹操用关中世家去干掉凉国金国,一方面是利用,另外一方面也算是打压一下。毕竟他将来入住关中,必然会承受关中时间的压力。
毕竟魏国可不是凉国,不想被这群世家牵着走。
但是郭奉孝亲自动手,倒是有些让他意外,郭嘉坐镇雒阳大半年时间,明面上是修筑新都,但是其实是谋略关中。
如今雒阳城明面上和暗地里,已经坐镇十万魏国精锐,一旦倾巢而出,将会以最迅速的速度直接拿下关中。
“司马仲达在凉国算计了这么多年。难道还拿不下一个马腾?”曹操也有些疑惑了。
“大王,司马仲达手段是有的,司马家的力量也是有了,关中几大世家,杨家韦家协助之下,稳住长安也是可以的!”
戏志才微笑的道:“但是一旦他们成功了,我们利用他们之余,他们也会壮大势力,凉国的兵力,岂能落在关中世家之中。所以奉孝想要亲自出兵缘由!”
“孤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曹操面容微微一变,道:“关中世家的力量可不能小觑,至于仲达,这个人能忍。也有野心,还真的要防一防!”
“大王,现在最重要的是并州马超!”
戏志才有些忧心,道:“据我们的消息指出,马超仅仅派出了麾下的三名主将参战,并没有亲自临战。这不太像他的风格!”
“其实着也不足为奇!”
张辽突然出声,道:“马超应该清楚,他是离不开并州的,因为一旦他离开并州,并州就会被我们直接吞了!”
“没错!”
曹操点头,道:“这头西凉虎儿也不是白痴的,他应当明白,他只要敢离开并州,孤就敢一口吞了并州!”
“也许吧,但是就算马超离开的并州,并州也不是被大王吞了,而是被吴国和魏国吞了!”戏志才纠正的道。
“黄忠!”
曹操双眸一瞪。
黄忠,吴国车骑将军,幽州大营的主将,掌控着十几万幽州军,算是曹操目前一个比较头疼的人物。
不要看吴国和魏国这几个月缓和了一下关系,但是明争暗斗是少不了的,在幽州和冀州交界的疆域,练练兵的事情时常发生。
张辽和戏志才返回邺城之后,魏国在北面的主将是于禁。
于禁和黄忠的较量之中,打过不少局部战役,但是并没有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黄忠虽然之前被戏志才和张辽算计的一番,但是仅凭一个于禁,还没有能稳住他的能力。
“黄忠此人沉稳,的确不好对付!”
张辽微微眯眼,眼眸之中爆出一抹隐晦的战意。
“黄汉升的幽州大营,在月前,已经有数万将士出现在代郡,明面上是和草原上鲜卑人交战,但是实际上,他们瞄准的应该是并州!”
戏志才沉声的道:“代郡可以迅速的杀入雁门郡,拿下雁门之后,吴国可以迅速的占据并州北部,吴国和魏国停战,可是并州不是魏国境内,所以就算他们拿下了,我们也没办法!”
“孙仲谋的手可真长!”
曹操神情变得有些阴鸷了起来,冷然的道。
“吴王是一个看得懂时局的人,他岂会这么容易让我们完成关中计划!”荀攸看了看曹操,叹了道:“并州只是一个准备,某家怕他们已经在暗中策划的关中的事情!”
“不可能!”
曹操拳头微微攥紧,冷然的道:“关中计划我们已经计划了好几年,岂会是他们这么顺利能破坏的!”
“大王,汝可千万不要小看锦衣卫的力量,毕竟前车之鉴啊!”
戏志才指的前车之鉴是指攻打的邺城的时候,袁绍的头颅被无声无息的隔去。
这就是锦衣卫隐藏在暗中,渔翁得利的一个案例。
“文和何在?”
曹操闻言,面容瞬间凝重起来。
“大王。贾大统领已经去了长安城!”戏志才拱手,道:“毕竟这一次最主要的还是长安城,长安城一旦崩溃,凉国就直接崩溃了!”
“孙仲谋肯定会插一手。看来孤要做点事情,保障一下这个一次计划顺利成功!”
曹操幽幽的道。
“大王的意思是?”几人目光看着曹操,有些疑惑。
“你们认为,孤该当如何,才能保证这一次能铲除马腾和韩遂!”曹操问道。
戏志才双眸爆出一抹锐利的光芒。拱手道:“大王,微臣想来想去,想要保证关中顺利易主,恐怕要你亲自有一趟!”
“你的意思是,是要孤亲临于雒阳城,主持关中计划!”
曹操目光一亮,思索了半响,有些犯愁,轻声的道:“但是现在的冀州局势刚刚才稳住,孤可走不开啊!”
“大王。关中的计划是好的,就怕有变故,一旦出现变故,非汝亲自而镇不住!”
戏志才低声的道:“至于冀州,如今已经渐渐平稳,某家和丞相大人在邺城,会掩护大王行踪,短时间之内,不会出现任何事情!”
“就怕我们瞒得住锦衣卫的人啊!”
曹操对于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有些心悸。
“大王不用瞒着锦衣卫!”
戏志才摇摇头。道:“只要我们不明面上摆驾雒阳城,冀州的百姓就不会认为大王不在冀州,只要稳住这一段时间,关中一拿下来。冀州自然就安稳了!”
“也对!”
曹操点点头,站起来,刚毅的神情之中有一抹战意:“既然如此,孤就亲临雒阳城,一战平关中!”
“微臣恭祝大王此战马到功成,一战平关中!”
几个魏国重臣俯首而道。
——————————————————————
魏国在竭心尽力在谋略关中。而吴国也开始把视线瞄准了天府之国。
吴国王宫,作战殿。
孙权面容有些凝重,目光看着蜀国的沙盘布置,沉吟的半响,一直没有开口,低沉的气氛之中,率先开口的是鞠义。
“大王,微臣的意思是,趁着成都兵变发动的期间,交州军杀入益州郡,占据这一个未来进驻益州的桥头堡!”
太尉鞠义沉声的道。
成都兵变在即,成果如何他们尚未得知的,但是在他们的推动之下,估计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刘璋和刘备,这个差距有些太大了。
所以刘备拿下成都,倒是有七八成可能性了。
“汝等认为如何?”
孙权想了想,目光扫过几个大将,低声问道。
汉中的战役开始打响,这时候在南面动兵,孙权有些的忧虑,毕竟如今的吴国也不是很稳。
“大王,末将赞同太尉之言!”赵云道:“拿下益州郡,而不是北上,相必还触动不了刘备的心弦,他就算兵变成功,也必须要休养生息!”
“那我们从哪里起兵?”孙权想了想,再问。
“五溪蛮!”
鞠义目光微微一亮,孙权这话算是认同了自己的计划,他连忙:“五溪蛮的几个山地师该派上战场打一打了,以五溪蛮为先锋,交州大营为支持,一举拿下益州!”
“沙摩柯?”
孙权目光划过一丝精芒。
这一员猛将也该拉出来打一打了,要是能顺利的拿下了益州郡,五溪蛮的兵马也算是有投诚之战了,双方融洽起来也不会这么别扭。(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八章 关中之乱 二()
蒲津关,位于黄河口,乃是关中之地的一座关隘,又名临晋关,关隘高险,可镇压黄河渡口南上北下,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蒲津关西南十里之外,一座山坡之上。
大军扎营,连绵主力,辕门高耸,一面凉国王旗树立,迎风而飞扬,凉国大王马腾战甲临身,腰佩长剑,威风凛然的站在山坡之巅。
他的目光凝视着当前雄壮的蒲津关,摇看远处黄河奔腾长流的壮观。
“好一座雄关,好一个险地!”
马腾背负双手,目光凛然,有些忍不住感叹而道:“若想要破此雄关,渡河而过,孤要搭进去多少凉国儿郎的性命啊!”
信心十足的他,并不质疑自己的能不能灭了金国,只是在乎自己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伤亡。
魏国虎视眈眈,他不得不保存实力。
“大王,其实我们要破此关不难!”
司马孚一袭白衣,头戴纶巾,站在马腾伸手,微笑的道:“只要大王愿意等等,某可有一策,可以最少的伤亡,让关内雄兵,不战而乱!”
“哦,叔达有策略,说来听听!”
马腾闻言,回过头,看了一眼司马家的这个青年,目光微微一亮。
司马家有八达,此子便是行其三,司马叔达。
河内名门司马家,在关中来说,的确是第一名门,存在历史悠久,数百年之间鼎盛辉煌,司马防历任洛阳令,京兆尹,麾下八子,年少成名。
长子司马朗早年为了躲避董卓之乱,逃出关中,立家于豫州,最后效忠于曹操。而次子司马懿,被誉为司马家当代最杰出之子,早年归于他门下,辅助他建立凉国。统一关中。
三子司马孚昔年投靠袁绍,在晋国效力,后来晋国被灭,归途于家,沉寂数月。被司马懿请出,辅助他北伐金国。
当初他只是有些不信任司马懿,所以想要两个人质好震慑一些留手长安城的司马懿而已。
但是如今看来,倒是捡到宝贝了,这个司马孚,也许不如其兄长司马懿那般才略斐然,但是行军打仗之谋略也非泛泛之辈。
大军北上,他数次提出策略,皆然得当,省去他不少行军时间。
“大王可曾经听过昔日的大汉高祖二年。在河东打响河东安邑之战?”
司马孚神情平静,对着马腾,微微躬身,问道。
“汝说的可是淮阴侯破魏之战?”
马腾闻言,目光湛然而亮,他也是一个资深的行军大将,从凉州一路杀出来,自然也有自己的本事。
兵书他倒是读过不少,汉初,韩信破魏于河东安邑。这一战可是大汉军神淮阴侯的成名战役之一,读过点兵书的人都知道。
“没错!”
司马孚点头,目光爆出一抹精芒:“昔日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形成对峙后,魏王豹反汉。淮阴侯率兵而灭之,其战,最为瞩目之处,便是淮阴侯强渡临晋关!”
这一战,韩信采用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战术。
他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关渡河。主力却直奔临晋关上游百余里处的夏阳,乘魏军无备,用木柙缚罂缶(一种简易渡河器材)迅速的渡过黄河,偷袭魏军后方重镇安邑。
“声东击西!”
马腾嘴角勾勒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孤自然不能如同淮阴侯般凌厉,相比对岸的人也会防备着孤这一手,但是也不是不能效仿昔日这一战,必然,孤还有令明在西,他若是率军而过,必然能达到昔日效果,既然如此,孤就等一等!”
“大王明鉴,此战终究要看庞德大将军!”
司马孚笑了,马腾也是一个知兵的人,所以他只要稍稍提点一下,马腾就明白这一战的关键所在。
“令明想必不会让孤失望的!”
马腾点点头,然后一些冷然的道:“可惜,孟起不在,不然孤也不用如此麻烦!”
“大将军勇武三军,若是在此,自然是强而攻之,一击而杀,直入安邑!”司马孚平静的道:“只可惜,大将军好像比较在乎并州!”
“哼!”
马腾面容阴鸷,有一抹萧杀冷意:“并州是凉国了,孤给他,才是他的!”
————————————————————————
六月十日,清晨。
河东郡的西南门户之城池,栗邑城,擂鼓阵阵之中,战旗飞扬,城内城外,凉军和金军,加起来将近四五万的兵马对持之中。
凉军此战自长安城北上,兵开两路,南路为主力,乃是大王马腾亲自率领,已经兵临蒲津关,而西路军为先锋军,自左冯翊杀入河东西侧,斩开河东和凉州的联系,彻底的把韩遂困死在河东。
这一路主力军,兵马三万,主将乃是凉国的骠骑大将军庞德。
城外大营。
主将庞德战甲厚重,魁梧身躯战列营帐之内,背负双手,目光审视着悬挂在正前方的行军图。
他身后一个个凉国大将巍然而立。
“城内主将,可探查清楚?”
庞德转过身,目光扫过众将,最后落在斥候营的主将身上,沉声的问道。
作为凉国仅此与马超之下的战将,庞德,字令明,练气成罡境界的超一流战将,自幼在马家长大,对待马腾情同父亲,与马超乃是生死兄弟。
“将军,已经探查清楚,城中守将,乃是金国大将军阎行麾下,第一猛将,许猛!”
斥候营主将站出来,拱手禀报道:“此战乃是羌族之人,被韩遂冠以汉名,勇武非凡,城内有兵马一万,乃是金国的精锐的主力军!”
“许猛?”
庞德闻言,嘴角勾起了一抹玩味的冷笑:“他曾经是某的手下败将!”
“将军勇武,当非常人所敌!”众将朗声的道。
“传本将军军令,今夜入夜之后,佯攻东城,强攻一个时辰,主力军猛攻南城,天亮收兵,至此后三天,百日擂鼓,夜色攻城,三天之后,某一定要破城而入!”
庞德沉稳的声音充斥着自信。
他如今手握三万先锋军,乃是凉国最强大的战兵,只要破开的栗邑城,就能直接砍掉了韩遂西侧后路,还能挥兵东去,兵临金国安邑城。
“诺!”
众将一个个目光炽盛,战意凛然,领命而应声。
“将军,大王有令,命吾等在十日之内,必须攻破栗邑城,攻入河东,强渡夏阳,兵临安邑城下!”
这时候,一员领兵将领揭开大帐,走进来,躬身的道。
“大王主力如今在何地?”
庞德闻言,神色肃然,微微眯眼,看着禀报将领,目光锐利似刀,冷声问道。
他现在栗邑,想要十天之内,打入夏阳,谈何容易。
“昨日午时,主力已经行至蒲关!”
将领迅速的回答:“金王韩遂和阎行,亲自率兵镇守蒲津关对岸,封锁黄河渡口,阻止吾等渡河而过,两军主力,对持之中!”
“蒲津关?”
庞德闻言,目光微微一亮,转过身,看着行军图,手指着行军图,顺着路线指在了蒲关上面:“这是一个黄河渡口,只要渡河而过,可入河东河内,然而这里确实一个天险……不对,大王让某兵临夏阳,是为逼迫他们自乱,这一招应该是大王想要重复昔日的淮阴侯的安邑一战!”
他行军打仗多年,在战略上思绪反应迅速,直接用手直接指了指夏阳城的地方,这里就是河东唯一的缺口。
“北侧可有战报传来?”庞德沉吟半响,问道。
“大将军尚未有任何消息传来!”
斥候营主将摇摇头,才道:“不过梁兴将军,张横将军,杨秋将军,皆然已经挥兵南下,不过北侧路不好走,还有张白骑的黄巾军阻挡,相比我们,需要延缓几人,方能兵临河东!”
“大兄,你到底在想什么?”
庞德心中一突,有些阴鸷,他作为最了解马超的人,马超和阎行之间的恩怨,他也清楚,作为一个武将,他自认为马超不会错过这一战。
然而马超去对这一战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是派遣了手中的几方大将前来助阵而已。
这不是他的风格。
马超会乖乖的坐在晋阳城,等待这一战的结果吗?
庞德不相信!
不过这时候庞德也顾不上这么多了,只有拿下金国,才能彻底的稳住关中和并州和凉州的局势,凉国也算是稳稳当当的一方霸主。
所以现在,最要紧的是拿下金国。
“阎行此时此刻也的确应该把重兵放在蒲关了,南北主力对持,西侧必然空虚,正合我意,也该让我等发力而战!”
庞德指着金国的安邑城,刚毅的脸庞有一抹浓浓的战意:“传某命令,今夜,某当亲临而战,全军强攻,大王给我们的时间是十天,所以我们必须加紧之间了,两天,两天的的时间,破开栗邑城,有没有信心?”
“有!”
众将乃是庞德麾下最精锐的战将,追随庞德南征北战数年,不是他们自己的有信心,而是他们对庞德信心。
“好!”
庞德大喜,他对着众将,指着行军地图,划出了一条行军路,冷声的道:“只要栗邑城一破,我们就沿着衙县,直逼夏阳,强渡夏阳之后,沿着粉阴,杀入安邑城,此战凉国必胜!”
“诺!”
大营之中,将声高昂!(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九章 关中之乱 三()
六月烈阳,映照长安。
凉国倾巢而战,北伐金国,都城长安,自然太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