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仙官令-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统全国,实则是各藩各行其政。如果化整为零,没有统一的指挥,很容易被大明各个击破。

    此时的御前会议就像这个菜市场,纷纷攘攘、争吵不断。

    而毛利吉就则心中一片冰惊,并且心中极度悲哀,一种抑郁、愤怒之情充满了胸膛,敌军叩关在即,灭国之危近在眼前,可眼前这帮贵族对眼前的危机视而不见,还在争权夺利,灵元天皇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断地煽风点火,毛利吉京现在恨不得把这些人统统干掉,真真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些贵族们为了争权夺利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毛利吉就怎能不怒!

    看着死到临头还在争吵的贵族以及阴阳怪气的灵元天皇,毛利吉就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心中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向大明,不,严格来说是向镇海将军杨烈投降。

    作了这个决定之后,毛利吉就反而轻松了许多,遂使劲地拍拍手,强烈地压下争吵之声,大声说道:“不论千言万语、任何理由,联合舰队确实是败了,我毛利吉就确实不再适合统领大军,这就退位让贤……”

    毛利吉就话还未说完,就被更响亮的争吵声打断了,贵族与灵元天皇乘胜追击,彻底剥夺了毛利吉就的指挥权,然后再次爆发更激烈的争吵,灵元天皇准备御驾亲征,彻底掌握倭国军政大权,但幕府以及各藩贵族则是坚决抑制。

    毛利吉就摇摇头,转身走出议事大厅,然后长舒一口气,转身走了出去,然后趁夜逃回江户,来到海上觐见杨烈。

    当杨烈再次见到前来投诚的毛利吉就之时感觉到微微有些诧异,毕竟毛利吉就是长洲藩的大名,掌握一藩的军政大权,可以说是土皇帝,“宁为鸡尾、不为牛后”更是倭国的主流思想。

    “你说你要投降大明?理由!”杨烈沉声说道。

    “大明船坚炮利,非人力所能抵挡,更兼之大明兵强马壮,倭国却一盘散沙,还在争权夺利,根本不能抵抗大明天兵,此战,倭国必败,败则死,我不想死。”毛利吉就倒也干脆,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哦,那你回去吧。”杨烈点点头。

    毛利吉就大惊失色、额头冷汗直冒,仓惶地说道:“将军是不接受我的投诚?还是怀疑我是诈降?我是真心投靠大明呐,请将军大人明鉴。”

    “我可以接受你的投降,但你还是得回去,一是收集情报,二是督促倭国尽快调集兵马与我大明一战!”杨烈淡淡地说道。

    “属下明白,属下明白!”毛利吉就立刻哈头点腰,以属下自居,然后不待杨烈赶人,就立刻调头返回了江户。

    “大人,倭人反复无常,不可轻信。”郑啸风沉声说道。

    “倭奴有奶便是娘,没有忠义之心,且他们敬畏强者,你强,他们就像孙子一样,一旦你弱,他们就像恶狼一样狠狠地咬你一口,这些我都懂,死了的倭奴才是好倭奴,我也懂,我也想将倭奴全部杀光,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杨烈手抚着着栏杆,望着远方淡淡地说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人是需要倭国正确的信息吗,属下和延平郡王已经在降卒中掺入了细作,根本就没有必要接受毛利吉就的投诚,他们就是一群恶狼,恶狼早点打死为好!”郑啸风劝谰道。

    “啸风,这世界很大,我们应该去看看。我来,我看见,我征服。”杨烈伸手指了指远方,“我们要征服这个世界,就得需要大量的人,我大明经过满清乱华之难,人口尤其是精壮年已经大大的减少,精壮减少就意味着士卒减少。”

    “而倭奴卑劣的本性却是很好的士卒,只要给他们稍微一点点荣耀,再让他们吃饱,他们就会撕碎我们的敌人,前提是我们一直保持着强胜!我神州大地、人灵地杰,就没有信心一直保持着强胜之势吗?啸风,你要自信!”杨烈拍了拍郑啸风的肩膀。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大明一方准备完毕,收编了战俘、磨合了队伍,同时,毛得吉就以及细作不时地将倭国的军事动态传递给杨烈,大明对倭国的军事动向了如指掌,钢铁战舰缓缓逼向倭国。

    而倭国勉强统一了战线,天皇御驾亲征,但没有军事上的指挥权,毛利吉就有名义上的指挥权,但各藩的实际指挥权被各藩贵族牢牢把控在手中,看似统一指挥,实则各行其政,这是倭国各藩妥协下的结果。

    十日之期已至,大明版北洋水师缓缓逼近了倭国江户的内海。

    没有战前宣言,也没有更多的言语,杨烈站在定远舰上望着岸防上站立的倭国士卒,狠狠地吼道:“开炮!”

    (本章完)

第174章 会战关东平原() 
“轰!”

    “轰!”

    “轰!”

    北洋水师八大远上的主炮开始了咆哮,炮弹发出凄厉的呼啸声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精准地落到倭国的阵地上,并发出一声声剧烈地爆炸声。

    倭国的士卒被炸晕了、炸傻了、炸呆了,然后发出歇斯底里里的狂喊声,这么猛烈地炮火别说见过了,连听也没有听说过。北洋水师各舰主炮的齐射,直炸得倭国军队死伤惨重,哭爹喊娘,立刻调头就跑。

    “稳住!不要慌!一队一队地徐撤退!”倭国指挥官大声吼道。

    去你娘的不要慌,你脑袋里装得全是大便还是让驴给踢了,不要慌?眼见大明的钢铁战舰在不断地逼近,越来越能看清它们那巨大的身影;

    眼见着钢铁战舰上的巨炮正在不断地调整着角度,炮口不断地闪现着火光;眼见这炮弹呼啸着落入阵地,产生剧烈地爆炸,不断地残杀着我们;眼前身前身后全是残肢断臂,士卒血肉成河;眼见着炮弹不时地将要落入自己的头上……

    还不要慌!什么时候才能慌,死了的时候吗?

    倭国士卒根本不听指挥,也听不见指挥,在震耳欲聋地炮声中,一窝蜂似的往后冲,溃不成军,可谓兵败如山倒。

    “停止炮击!”杨烈看到这些倭国士卒渐渐冲出了大炮射程之内,便停止了射击。

    “登陆!”倭国降卒在前,大明军队在后,开始了快速的登陆,整个登陆过程非常顺利。

    另一方则是凄惨无比。

    “毛利君,我们该怎么办?大明的火炮太凶猛了,这根本是非人力所能抵挡的啊。”灵元天皇痛苦地说道,此时灵元天皇的威仪全无,什么仪仗之类的刚刚在逃跑时已经扔得远远的,现在像一只泥猴子一般,上跳下蹿。

    “是啊,是啊,毛利君,你好歹与大明在海上一争长短,我们现在怎么办啊?这火包太凶猛了,一炮下去,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瞬间被炸死,血肉之躯怎么抵挡这明军大炮啊……”

    “别说血肉之躯了,即使这江户的城池恐怕也挨不了敌军几炮吧,我们怎么办啊……”

    “是啊,毛利君我们怎么办啊,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军屠杀我们的士卒啊,士卒没了,我们怎么统治各自的藩地……”

    “还想统治藩地?能活着就不错了,实在不行,我们跑吧,跑回藩地……”

    “跑回藩地?等着被各个击破吗?这是取死之道,取死之道……”

    “那怎么办……”

    众人七嘴八舌地吼叫着,毛利吉就知道,他们是被大明猛烈地炮火吓破了胆,借着吼叫发泄着自己的恐惧。

    “要不,我们投降吧……”

    争吵声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八嘎,我们大倭国武士宁可死也不会投降!”虽然叫的凶,但眼珠子却是四处乱转,心中打着微妙的小主意。

    毛利吉就心中“咯噔”一下,他明白这些吓破胆的贵族已经有了投降的打算,至于灵元天皇,恩,这是个不错的投名状,妄图对抗大明天兵等等一系列罪则完全可以甩给灵元天皇,让他背这个锅。

    毛利吉就心中大骂,同时有一种危机之感,“投降有自己一个就够了,你们竟敢跟我争投降的名份,你们地良心大大滴坏了,不能这样,而且镇海将军杨烈安排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咳!咳!”毛利吉就轻轻咳嗽了两下,以吸引众人的注意,他其实明白镇海将军杨烈的任务,那就是杨烈根本不希望倭国残存太多的士卒,希望一次决战能大范围地消灭这些士卒。

    “大明军队船坚炮利、兵锋锐丽,确实是非血肉之躯所能抵挡,诸君有投降之意无可厚非,但是……”毛利吉就一边说着,一边开动着脑筋想着怎样才能完成杨烈安排的任务。

    “怎么?毛利君有办法抵挡明军的火炮,如果有办法的话我们的联合舰队就不会覆灭了,难道说,毛利君誓死不降?你毛利不投降,别阻挡我们投降大明……”

    “误会,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毛利吉就连连摆手,“我怎么会阻挡诸位的大好前程呢,只不过这么冒冒然去投降,大明接受不接受还不一定,即使接受了诸位的投降,诸位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吧,败军之将,何足言勇呐,到时候不但诸位的藩地被剥夺,甚至诸位本身都不会有什么太好的下场……”

    “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因为我们是败军之将,败军之将怎么会提条件呢,要想保住身份、地位、藩地,还得从长讲义啊……”

    “那,那怎么办?毛利君有何教我?”

    “成了,就等你们这句话!杨烈将军所安排的任务就要完成了!“毛利吉就心中大喜,但脸上却波澜不惊,淡淡地说道:“要想既能体面地投降活命,又能保证诸位的地位、藩地,很简单,与明军再做过一场便是了。”

    “荒谬!明军火炮无敌,血肉之躯怎么抵挡?要让我们的士卒白白送死吗?”

    “就是就是,还以为你毛利有什么好主意,原来全是一些馊主意。”

    “就是,我们还是早早投降算了,起码还能活命……”

    “哼,够了!我有说拿血肉之躯硬抗明军火炮了吗,我有说让你们的士卒白白送死了吗?”毛利吉就冷冷地喝道。

    “那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就是为了保住诸位的荣华富贵!”

    “怎么讲?”

    “以战促和!要想体面的活下去,必须得让大明看清我们的实力,在关东平原堂堂正正与大明大战一场。明军火炮是强烈,但是再强也打不断关东平原去,而且火炮沉重也不可能轻易地拆下来,在关东平原,在明军的火炮在明军火炮射程范围之外,我们与其一战,战胜大明,然后献上降表,名义上称臣,待他们走后,我们依然在倭国称王称霸!”

    毛利吉就侃侃而谈,看到众人沉思的面容不禁松了一口气,“妈蛋,终于将这帮孙子们忽悠住了,不过杨烈可不是只带着战舰而来,而且还带着大量的精锐士卒,大明这次,是不走了,他们想彻底占领倭国!不过与我何干,我只要完成杨烈的任务便能活命,至于他们,哼哼……”

    众人听着眼前一亮,均纷纷同意毛得吉就的计划,灵元天皇?灵元天皇早被绑了起来,当作是明军的贺礼了。

    “下战书!”

    “向明军下战书!”

    “与明军会战于关东平原!……”

    (本章完)

第175章 排队枪毙的战争() 
当倭国军队在全力整军备战之时,大明的军队已经抢滩登陆成功,并在海边安营扎寨。诸王齐聚一堂等待着杨烈的下一步指示

    “三日后,关东平原决战?有意思,正合我意!诸位有何看法?”杨烈看着毛利吉就送过来的战书以及密信淡淡地说道,然后将战书转手递给了明皇朱慈炤。

    “我说过了,此次攻伐倭国,军政之事我不插手。”朱慈炤连看都不看,直接转手给了北地辽王沐天波。

    众人仔细看了看,转了一圈又转回了杨烈的手中。

    “信息准确否?”

    “准确!”

    “不是倭国的缓兵之计?”

    “不是,他们就想与我们堂堂正正地做一场,然后以战促和!”杨烈说完,再将细作传来的信息拿出来,与毛利吉就传递过来的信息一致。

    “此战,我军必胜!以战促和,真是笑话,一个岛国、弹丸之地,还想执兵妄图对抗我神州之地,真是不知死活!”

    “哼,在我们面前玩什么以战促和的小把戏,真是班门弄斧,污辱我们的智商。倭奴自以为得计,不过是请君入瓮、垂死挣扎罢了……”

    “困兽犹斗,不,连困兽都说不上,待宰的猪羊罢了……”

    诸王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一战,舰炮不卸,加特林六管旋转机关枪等我带来的装备一律不参战,用你们的装备与倭国堂堂正正地打一场。”杨烈淡淡地说道。

    诸王不禁一愣,随后一阵释然。

    “我等明白!镇海将军可是怕我等以后会更加依赖将军的装备?这个请镇海将军放心,来人,将我们的装备拿上来!”

    话音刚落,分别进来七名士卒,这七名士卒分别代表着诸王。这七名士卒的装备除了军服有异,其余皆同。

    每个单兵装备分别是接近一人高的长火枪一把,仿左轮手枪也就是三眼铳一把,刺刀一把,身上子弹若干,着牛皮轻甲,右腰处挂着一个水壶,左腰处挂着一个布袋,布袋中放着三枚小型震天雷。

    杨烈一把拿起火枪,仔细看了看,这是一把后装燧发枪,枪管较长且有膛线,打一枪要装一粒子弹,杨烈试着装上一粒子弹比划了一会儿,然后放下,拿起了三眼铳。三眼铳较之十年前明军的三眼铳有了很大进步,重量变轻了,适合协带,射程较近,只能适合于中近距离,不能自动旋转,只能手动来旋转。

    精打打造的刺刀能非常轻松地挂在枪管上,还有震天雷在杨烈眼中就是非常土的手榴弹,这种震天雷并不是靠爆炸来杀伤人,而是震天雷中装满了铁片,靠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来杀伤敌人。

    “后装燧发枪、三眼铳、定装子弹、左轮手枪、震天雷,不错不错,看来我不在的这十年,你们进步也不小啊。”杨烈表示极其满意,这些武器相对来说比较老土,但在这个时代却闪现着文明的光辉,而且在不断进步,不是吗?

    “将军,我延平郡王府还有两件武器,供将军点评。来人,拿上来。”

    话音刚落,延平郡王府的八名士卒走进大帐,每四人抬着一件武器,第一件是一门8磅重的小炮,后装,炮管较重,内刻有膛线,也是用定装炮弹,在杨烈看来这是一把放大的火枪,杨烈点点头。

    而另一件武器就微微让杨烈有些惊讶了,这是一柄仿制的六管加特林旋转机关枪,只不过这挺枪,装弹慢、射速慢,不能装备弹链,一次连射只能射出三十发子弹,射完后必须得重新装弹,而且装弹速度较慢。

    “我这里也有把武器。”明皇朱慈炤突然发言。随后一名士卒走了进来,将手中的长枪放在桌子上。这柄枪比普通的火枪略长、略大一些。

    “这也是连发火枪,一次能连射二十八颗铅弹,这是戴梓后人所制,十年前,镇海将军杀了戴梓,但没有斩尽杀绝、斩草除根,所幸其后人被我所得,站在了大明一方,没有站在满清一方。”

    杨烈点点头,表示很满意,明皇朱慈炤、延平郡王郑克臧更是得意,无形之中威慑了诸王。

    “你们所用的战术?”

    “其实我们诸王十年之内也有些许摩擦,装备一样,战术几乎也是一样,士卒所有的战术都是以《纪效新书》为蓝本,战时基本采用三段射,如遇骑军多是采用六段射。”

    “很好!三日后,关东平原,会战倭奴!”杨烈狠狠地一挥手,同时心里低声说道:“排队枪毙的时代来临了……”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明军如约而至,关东平原上人声鼎沸,战意盎然。

    大明一方清一色的是火器部队,在杨烈看来,这勉强算得上是近代部队了,而倭国一方则是明显的古代军队,盾牌、倭刀、皮甲,少数将领骑马着铁甲。双方还有一个不同点:骑兵。倭国一方有少量的骑兵。想想也是,倭国的地形根本就不适合骑兵的对决,骑兵大多用来当主将的坐骑或者是斥候来用,而杨烈一方乘船而来,根本没有骑兵。

    此时两军对垒,泾渭分明。倭国一方,人数众多,约摸数十万,可以说是倭国各藩所有的精锐都聚集于此,倭国各藩的贵族也是摩拳擦掌,以后是吃肉还是吃糠,就在此役。明军一方也是在摩拳擦掌,搏取军功、封荫妻子也是在此一战!此次明军只是从诸王所部抽调出一千人,组成七千人的大军与倭国会战于关东平原。剩余部队除了坚守战舰以及营地之外,统统潜入到敌军后方,形成了包围之势。

    明军虽然人少,但士气却是极其旺盛,火器带来的变革告诉明皇以及诸王,战争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人数并不代表一切。

    “诸君,此战我军必胜!看,此次明军大意了,才不到一万人。而我方拥有数十万精锐士卒,谁胜谁败,已经不言而喻!诸君,冲锋!”毛利吉就上蹿下跳地鼓动着士卒冲锋,心中却是狂吼,“冲吧,冲吧,冲得越快,死得越快……”

    “冲锋!”

    “冲啊!”

    “杀啊!”

    (本章完)

第176章 排队枪毙的战争(下)() 
没有前锋试探,倭国军队直接发起来冲锋,也许是因为看见明军人少大意了,也许是因为本来就是联军没有良好的配合,也许是毛利吉就的鼓动,总之倭国军队在少数骑兵的带领下,全军发起了冲锋。

    明军一方早已经排好了数十个方阵,迎接敌军冲锋。连射火枪排在两角,以便形成交叉火网,其余士卒排成数个梯次,每个梯次均是三段射阵形,最后是一排8磅小炮。

    “战!”

    “战!”

    “战!”

    “杀!”

    “杀!”

    “杀!”

    “升血龙旗!此战不要俘虏,全部杀光!”杨烈看着越来越近的倭国联军,狠狠地吼道。

    八百米,倭国联军在此距离上开始重新整队;

    六百米,倭国联军的士卒排着还算整齐的阵烈在慢步行走;

    四百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