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强国梦-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入甘肃,追着丰允的脚步,向兰州挺进。东路两军会师济南,猛烈攻城,城内革命党也趁机响应。城内原来驻军以代理统制吴鼎元为,标统张树元、管带方玉普、教练官孙家林等,见革命军势大难敌,深恐受张勋所累,为革命军所不容。巡抚胡建枢也在寻找出路,与这伙人一拍而合,假意宴请张勋,然后席间突然难,擒拿张勋后,开城投诚。济南被革命军攻取,北上直隶的大门已经打开。

酽酽的一片夜色,分不清哪里是江面,哪里是天空;哪些是天上的星星,哪些是江中的灯火。睡着的长江,虽然恬静,毕竟少一点阳刚之美,这种怅然一直萦绕在杨度的心头。

“武胜关虽仍在段祺瑞手中,但是否夺取已经不重要了。”肖志华缓缓地说道:“后路有被我军切断的危险,恐怕段祺瑞正在策划撤退的事情呢。但他能撤到哪去,回北京继续给满清当狗?呵呵,袁项城此时若还没有决断,我想以后也没有再谈的必要了。”

以势压人,这是强者的权利。杨度对此很是无奈,但他和袁世凯私交颇深,关系非同一般,又怀有知遇之感,还是想替袁世凯多争取一些条件。

“袁项城有深谋远虑,且早有归顺之心,只是革命军逼之甚紧,又关闭停战谈和之门,方才至此,非项城之过也。新政府初立,也正需要袁项城此等老成且阅历丰富之人。”

“这些说起来很是没趣。”肖志华冷笑道:“早有归顺之心,便会让冯国璋猛攻革命军?至于停战谈和,不过是想为北洋军和袁项城自己谋取利益。有些事情,一揭开盖子,便是掩不住的龌龊,还是不提为好。你且看看现今向革命军投诚的各位将领,临时政府都既往不咎,给他们一个自新的机会,也因人酌情作了适当安排。袁项城先谈条件后投诚,本身就是存心不良。北洋军横亘于前,已经给革命进程造成了阻碍,与革命军激战,更是犯下了严重罪行。多少革命战士为此牺牲了生命,多少财产因此而损失,若是都一一统计出来,杀袁项城十次亦不为多。如今还要讨价还价,未免太不识相了。”

“那总要给个保证吧,否则袁项城,北洋军将士如何安心?”杨度坚持道。

“革命军的纪律就是保证,革命党人的胸怀就是保证。”肖志华毫不客气地说道:“如果袁项城想步张勋之后尘,北洋军若想学辫子军,那就继续迁延下去好了。”

杨度无声地叹了口气,革命军真是得势不饶人,难道就不能退一步,把优惠条件先拿出来。

“不过,我可以向你透露一些私密消息,这样皙子兄也好向袁项城有所交待。”肖志华稍微缓和了语气,说道:“如果北洋军反正投诚,并能在迫清退位上立功,政府中一个总长的位置是跑不了的。”

杨度眼前一亮,虽然这是私下透露,但依肖志华的地位,那就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这样自己就可以勉强向袁世凯交待了,无条件投诚,跟无条件投降也没太大区别。他试探着问道:“如果再加上毅军呢,还有东北的第二十镇。”

肖志华皱起了眉头,沉思了半晌,说道:“最多再加两个次长,这是最后的底线了。但第二十镇不能离开东北,那里需要中**队。”

“明白了。”杨度点了点头,肖志华将中**队这几个字咬得很重,傻子都能听出来在防着东洋小鼻子,也只有他们在东北的势力最大。

北洋军的威风已被打下,如果再能将其改造成真正的国家军队,倒也是一件幸事。中国人的血,流得已经够多的了。

第一卷第九十六章中英会谈

中国有句古话:闻名不如见面。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与临时政府外交全权代表肖志华终于在武汉开始会谈,一方是在中国势力最大的列强,一方是即将执掌中国政权的新政府,会谈的内容和成果必然会引起各方的关注。

审视,两个人都在审视着对方,气氛很凝重,见面后惯例般的寒喧客气后,会谈便陷入了沉默,谁也没有抢先说话,但两个人都从对方的表情和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别样的感觉。

朱尔典稍显无奈,但还带着一些固有的傲慢,不过他下意识地抚摸手指,表明他多少也有些紧张。

肖志华的眼珠很灵活,表明心里正转着很多念头,但隐隐透出的坚定,又让朱尔典感到了些许压力。

轻咳了一声,朱尔典率先开口说道:“相信临时政府对我本人可能有某些误解,我需要重申一下,海关税收已经指抵外债,税款依法是属于外国的债券持有人的,你们如擅自动用,可能因而与列强生严重纠纷。所以我认为最好暂时将税款交由总税务司或领事团保管,这绝不象外界媒体所报导的那样,意在夺取关税的统辖权,并歧视和抑制临时政府。”

“阁下所作的解释并不能让人信服。”肖志华皱着眉头说道:“临时政府已经郑重声明,将全力保证外国的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而且,临时政府提出的派专员监督海关税收和将海关税款存于中国银行的正当要求,也被粗暴拒绝。另外,各地英国领事帮助当地海关当局抗拒临时政府将邮政由海关分离,并移归政府管辖的行为,听说也出于阁下的命令。对此,外间媒体的猜测,临时政府对阁下的不满,看来也不算过分。”

朱尔典对于肖志华毫不客气地猛揭伤疤感到很气恼,但却不动声色地回答道:“临时政府现在还没有得到列强的承认,互相间的不信任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还存在不信任,就需要双方都做出努力来消除,临时政府已经做出了友好的姿态,也得到了不少国家的认同和反应。美国、德国、奥匈帝国都表示尊重临时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正当要求,并表示在适当时候将开启双边关税谈判。不知道阁下将代表大英帝国做出如何反应,我们真的很期待啊!”

“听说临时政府将给予美德等国最惠国待遇,这将使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商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我认为大英帝国也应该得到此种待遇。”朱尔典避重就轻,想岔开话题。

“任何优惠都是相互的,友好对待也是如此。我不想再费口舌说明临时政府的这种主张,只想听阁下所要表达的诚意。”肖志华有些不耐烦了,他的表情明显表达出他的这种情绪。

朱尔典沉默了一下,说道:“海关中的邮政系统是由总税务司的赫德先生创建,临时政府想无条件收回,似有不妥。”

“毫无疑问,赫德先生是个英国人,但他掌管总税务司是出于原政府的任命,那他的身份便是中国雇员,创建邮政系统也是根据原政府的命令,并不是他个人的系统。换句话说,不仅邮政系统属于国家,海关总税务司也属于国家,如果阁下坚持己见,只能表明阁下还在承认并支持满清政府,而对临时政府存有偏见有抑制的企图。”肖志华针锋相对地说道。

“总税司中雇有大量洋员,这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中国官员的工作能力低下所决定的。而且总税务司洋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是得到各国承认并赞赏的,对此,也请临时政府慎重考虑。”

“临时政府暂无意变动总税务司的组织结构,但行使监督权和修订税则税率却是非常正当且合理的要求。且将税款存入国家银行,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这一点,我想阁下不会否认。”

“请问,临时政府将如何修订税则税率?”朱尔典急切地问道。

肖志华示意秘书将一沓清单递给朱尔典,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各种商品的名称和出产地,说道:“这些商品的进口税率偏低,对我国的商家构成了极大的冲击,临时政府希望能提高一些。当然,最后哪些商品提高,提高多少,需要我们协商解决。”

一蹴而就固然好,但实力不济时,也只能一点一点地争取。海关行政权操于洋人之手,这是很难改变的,或者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但行使监督权,将税款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再提高税率,为民族工商业争得相对宽松的环境,却是政府的初期目标。

至于能达到什么程度,肖志华可以预想到一些,象瑞典、比利时等小国的商业利益,英国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掉,对于本国的商品,可能会象征性地加一些,但不会改变太多。不管如何,改变是必然会产生的,利益也争回了一些。

双方的第一次会谈结束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谈关于马尾船厂和江南船厂的合作事宜,但每一项条件也都可以视为合作之前的交换。

“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早早晚晚的事情,这不仅指中华民族所说,对所有民族都是一样的。而对于英国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的帝国来说,早一些面对这个问题,就会多一些新经验,新办法。不要等到遍地燎原之火燃起的时候,因为应对乏策而被烧得尸骨无存。”。

朱尔典坐在车里,回想着肖志华所说的这一番话。嗯,到底是年轻人,说话真够劲。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未尝没有道理。变化是必然会产生的,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由炮舰外交到温和手段,什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不得不承认,临时政府目前的外交政策获得了初步成功,关税谈判作为大英帝国表示友好的一种手段,已经不可避免了。想到美德两国的积极行动给列强造成的冲击,朱尔典恨得牙根都疼。

第一卷第九十七章剑指秦皇岛

袁世凯将报纸扔在桌上,上面有关中英双方会谈的都是官样文章,什么双方都表达了真诚的合作意向,会谈的气氛是融洽而坦诚的,是富有成果的,就很多问题达成了共识,并重申中英两国的友谊将恒久保持……这些没有实质性的报导,虽然表明双方其实分歧很大,但对袁世凯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临时政府出得起价钱,而他呢,拿什么让列强支持和同情。冯国璋的战败,已经使北洋军的地位迅下降。什么中国第一强军,原来是虚有其表,民众和媒体似乎从迷惑中终于看破了真相。南方报纸更是一片喊打喊杀之声,似乎北洋军真的不堪一击,革命军弹指间便能将其消灭得干干净净,然后直取京师,统一全国。

对此,袁世凯感到了深深的无奈,形势如此,他知道已经无法再打下去了。段祺瑞连续来急电,请求后撤,以免被断了后路。杨度也来电报,苦口婆心地劝他尽快接受临时政府的条件,否则——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等北洋军真被打垮,不仅什么都没有了,连性命都无法保证。

袁世凯知道这话不是吓唬他,济南光复后,临时组织的法庭以极快的度审理了张勋及其部下伤民杀民,淫掠劫财的罪行。不仅是张勋,还有两百多辫子军同时被宣判死刑。为了节约子弹,并表示文明执法,所有犯人被用绞刑处死。

我呸,狗屁的文明执法,杀人就是杀人,用枪,用刀,用绳子,还不都是一样。还节约子弹,你们复兴会有的是钱,会在乎几颗子弹。袁世凯不屑之余,眼角却不由自主扫了扫桌案旁那几张报道此事的报纸。

中国人就喜欢这些刺激的事情,几名记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行刑的过程,张勋肥胖的身体接连使三根绳子折断,围观民众拍手称快云云。袁世凯很怀疑是不是临时政府指使行刑人员故意使坏,以增加震慑的效果。

当然,这还没完。张勋的财产被全部没收,几个小妾包括小毛子,都了钱予以遣散。由于很多死刑犯无人收尸,临时政府为表示人道主义精神,将尸体进行火化,并动用财政资金购买了骨灰匣。

不仅把人杀了,还烧成了灰儿,送个破盒子,就被称为人道主义精神,并得到了交口称赞,这是什么事儿呀?

但袁世凯不得不承认,这招很好使,那时候的中国人都讲究土葬,火化则有挫骨扬灰之嫌。经过报纸这么一宣传,很多人会相当害怕。要是宫里的那个隆裕太后看到了这些,是不是该吓得昏过去。那个摄政王,会不会吓得尿裤子,袁世凯不无恶意地揣想着。

还真是慈禧老妖婆的孝子贤孙,把“宁予外人,不予家奴”的政策贯彻始终。好,好,你非要把江山送给革命党,也就别怪我狠狠地踹上一脚了。

袁世凯狠狠地一拳击在桌案上,大势如此,趁着北洋军还在,由不得我不去当一回识时务的俊杰了。

很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盛产这样择主而侍、识时务的良臣俊杰。在大势越来越明朗的时候,很多人开始表态了。虽然有些晚,但总好过错过这最后一班车。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龙头”入海处,就是秦皇岛的山海关。秦皇岛,因公元前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

自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形成的租界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际得以恶性地展和广泛地推广。清政府在爱国官绅的呼号推动下,于甲午之后采取了自开商埠以通商场抵制外人开辟租界的措施。为了“隐杜”列强增辟租界及其对我国“形势扼要之区”的“觊觎”,清政府自主开放了十数个通商口岸,设立了一批供中外商贾居留贸易的通商场,试图利用通商口岸各国杂居的形势“互相牵制”,达到“不以兵力相守”,而收“商务保守”之效的目的。清政府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强开辟租界的势头,鼓浪屿和秦皇岛亦是这一时期清政府自主开放的商埠。但由于满清政府的无能和软弱,列强的贪婪蛮横,秦皇岛却逐渐变成了一个准租界地区。

19o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定屈辱的《辛丑条约》,给予美、英、法、德、俄、日本和意大利在京津地区驻兵的权利。美国除在驻北京公使馆、天津驻扎军队外,也在秦皇岛驻扎了6战队,将其作为美国从菲律宾向驻华北的部队提供物资的重要港口。

清晨,天空是阴沉沉的,一层浓浓的雾气笼罩着海面。举目望去,灰蓝蓝的一片,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

两艘悬挂六星旗的中**舰劈开波浪,在一艘悬挂美国国旗的军舰的引领下向着北方行驶,后面是五艘中型商船,鱼贯地跟在后面。

迎着海风,赵声扣了扣颌下的帽带,抬头望着迷蒙的海面,心中却是一片明亮。作为1o1师的师长,他对自己的部队充满了自豪。这是一支年轻的、充满朝气和理想的部队,更是复兴会最为倚重的军事力量之一。带着这样的部队,他有信心给满清最后一击,也有信心雄踞山海关,使东北的形势生巨大的变化。

虽然只是一个师长,但他却感到非常的满足。从19o1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和6师学堂,开始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到19o3年东渡日本考察,与黄兴结识;再到19o6年加入复兴会,回国任广东新军二标三营管带,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最后到广州义。十年的时间,多少次痛心疾,多少次慷慨激昂,如今就要统率着钢铁之师,亲眼看着理想实现,新中国正走上历史舞台,由不得他不浮想连翩,心潮起伏。

雾正在散去,最后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黎明即将展开绚丽的篇章。

第一卷第九十八章御前会议

紫禁城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彩,宫殿高大、巍峨,却不再能震慑人们的灵魂。满清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

养心殿东暖阁的气氛如同停棺举丧一般,清廷御前会议正在这里举行。

外务副大臣胡惟德跪在地上启奏道:“太后,臣接到以驻俄公使6征祥为主的驻日、美、英、德、荷、法等国会使的电报,此事重大,特来禀奏太后得知裁夺。”

“是什么事,就说吧。”隆裕太后有气无力地说道。

“他们一致要求皇上退位……”胡惟德不顾旁边铁良、溥伟等人恶狠狠的目光,低头禀道。

“什么!”隆裕太后惊得瞠目结舌,脑子嗡嗡作响。

小德张把胡惟德的电报交给太后,隆裕定了定神,接过电报,当看到“实行共和,乃世界之潮流,皇上退位为大势之所趋”时,几乎昏晕过去,眼前直黑。

庆亲王奕劻很难得地出现在这次御前会议上,袁世凯给他写了密信,连吓带唬,他知道北洋军已不可靠,甚至很可能正在坐火车向北京赶来。但他现在只想保住自己的亿万家产,可不想陪着清廷玉石俱焚。

见隆裕太后慢慢有所恢复,奕劻上前奏道:“太后,如今全国大势都已向着共和,革军势力一天比一天利害,还有西洋海6军数十人,都愿帮助效力。对临时政府,各国都已表示亲近的态度,倘若战事再拖延下去,胜败不必论,试问饷在哪里?枪炮在哪里?如果兵临城下,不但皇位不能保全,就连这些贵族也都无望了,岂不是后悔嫌迟吗?”

铁良怒目圆瞪,厉声说道:“无论如何,我们也没有投降革匪的道理。”

奕劻作出痛心疾的样子,犹豫了半天才说道:“现在局势万分危急,或许只有请皇太后俯从民意,肯把政权让出来,再由我们切实商量,哪个还敢亏待皇上和宗室贵族?就是后世谈论起这件事来,晓得朝廷为保民不私天下,自然人人感恩戴德。这样做,既有了体面,又享受了实惠,岂不很好吗?如今革匪猖狂,北京城内到处都是乱党,就如一个火药桶,有一点火星就会爆炸,若不实行共和,恐有李自成进北京之祸。”

“放屁。”肃亲王善耆骂道:“大清的天下都是你败坏的,你贪墨不算,这些年还替袁世凯摇旗呐喊。看看他的北洋军,和革党勾搭连环,还敢联名电要挟朝廷——”

肃亲王善耆突然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这件事情是瞒着隆裕太后的,毕竟是一个胆小的女人,如果真的被吓得决定退位,那可就完蛋了。

“说呀,你怎么不说了。”奕劻突然来劲了,大声说道:“北洋诸将联名电,请求太后下旨退位,实行共和,否则便率军北上。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竟敢蒙蔽太后,还有革军由秦皇岛登6,已经占踞山海关,大概你们也没敢——”

咕咚,隆裕太后眼前一黑,一头栽下,太监宫女一阵大乱。

铁良等一肚子怒气正无从泄,这时犹如找到了出气筒,齐声骂起奕劻来。奕劻的老脸拉得老长,两只羊眼闭起来,任由人骂,一声也不吭。

又掐人中,又揉胸口,好关天,隆裕太后才苏醒过来。此时,御医也赶到,太后摇了摇手,示意御医出去。她让御前太监捧来茶水,啜了几口,定了定心神,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