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秋英雄-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关于人性地善恶之分,又说到了另一个典故,这些巴国的氏族长老们倒是不甚清楚其中原由,一个个听得有些迷茫。但江州学宫的士子们都是清楚的,原来,儒家自孔子之后,到现在分为两大门派,其一就是眼前的这个孟子,另一个就是赵国人荀子。这两人在学问上,都是当今公认的大家,但在观点上却有重大的分歧。

其实,两人都算是孔子的真传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地礼学,孟子则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孔子的两个基本点——仁和礼,俩人各自继承了一个。他们两人都以孔子的正统传人自居,相互攻击,尤其是在人性的善恶这个观点,两人曾在稷下学宫论战几年,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

此时的孟子已经有些动了意气,冷峻傲慢地神色跃然脸上,竟有些不屑的问道:“足下又是何人?”

黑衣士子高声应道:“兵家士子李锋!”

“哼!哼!演兵习武者,何时也成家了?”孟子冷笑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尔等不思天下息兵,邦国止战!一心穷兵黩武,将自己的功名建立在百姓流血痛苦的基础之上。在下以为:战国祸乱之源在战,战而不息之根在兵,也就是有尔等**国殃民。”

孟子好一张利口,不愧是雄辩大师,龙锋算是大开眼界,心想可能只有那种纵横策士,才有可能在口舌之上与这个孟老头子一较长短,正想看这个黑衣士子李锋如何作答。

“我们敬你孟老夫子年纪一把,你却在言语之中辱及其他各派,这便是你儒家学说的道么?既然为老不尊,就莫怪我等不敬老尊贤了。”只见一个红衣士子,从座中赫然起身,愤然高声说道:“一个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惶惶若丧家之犬的乞国老士子,谈何治国大道?分明是其他各家各派鹊起,儒家学说被其他学派的光芒压抑的动弹不得,乞国老士子心头泛酸。若是这般,便也不足为奇了。”

‘惶惶若丧家之犬!’这话原本是孔子老年自嘲的话,但此时被别人说出来,自是另有一种涵义。孟子闻言,面上骤然变色!游历诸侯各国以来,从来都是他这个卫道士斥责别人,哪有人直面指斥他为‘乞国老士子’?这比孔子自嘲的“惶惶若丧家之犬”更令人有失尊严!孟子正要发作。

“百家争鸣嘛!可以争论,可以说不同意见,但不得人身攻击!”龙锋开口说话了。

见大王开口,这红衣士子对孟轲深深一躬,算是赔礼。

这瞬息之间,孟子也冷静了下来,沉声问道:“你又是何人?”

这红衣士子面带揶揄地笑意,说道:“楚国士子屈敖向孟老夫子请教!”

孟子冷冷地说道:“请讲!”

正文第三卷第026章百家争鸣(五)

更新时间:2011…9…715:49:41本章字数:4020

“卧冰求鱼乃是天下至孝,此话可是老夫子所言?”

“正是!”

这个叫屈敖的楚国士子仰天一笑,随即说道:“可笑啊!可笑!今日若非亲耳所闻,在下怎么也不能相信如此荒谬的奇谈,竟然出自号称道德文章天下第一的孟子之口,如此看来外界关于儒家学派的传闻,并非是空穴来风。”

“此话怎讲?”万章从座中赫然起身。

“诸位!试想想。”屈敖走到大厅的中央,意气昂扬的说道:“为人子,为生病的母亲做碗鱼汤,原属天经地义的份内之事,本不值得大加褒扬。连鱼都弄不到的人,还能称之为男人么?竟然要傻到寒冷的冬天卧到冰冻的河床之上,以血肉之躯的体温去化开河面的寒冰,结果呢?自然是可想而知了,在下以为,这种人不是冻死,而是蠢死的。可孟老夫子呢?不仅大为宣扬,而且奉为至孝之举。在此,姑且不论此故事的真假,就其言而论可谓居心叵测。”

说到这里,屈敖走了孟子的面前,说道:“人性的善恶,原本就属于孰鸡孰蛋之论,但就老夫子一生信奉性善之举,这良好的愿望在下钦佩;然则,老夫子那些愚民之举,在下实是不敢苟同,教人不思进取,专做傻事,难道就是你儒家学派的后天教育?如此,老夫子说燕则燕败,说齐则齐危,就不足为奇了。老夫子奔走游说一生,竟也无法兜售出自己的那点理论也是可想而知地!”

“好!……!”屈敖的话音刚落,便博得了一个满堂彩,但这个喝彩之声,巴帼的氏族长老们没有什么门派之见,只要言语精妙,他们一律喝彩。虽说这些巴国遗老骨子里还是尚武,喜欢刀剑的搏杀。胆气的较量,但这种高档次的口舌之争、是非之辩,竟然让他们一个个听得是如痴如醉……

‘卧冰求鱼’这个成语龙锋是知道的,但此时方才知道这个成语地来源于出处,原来竟是孟子所说。儒家一派的学说在后世褒贬不一,有地说他是华夏文明的精粹,有的说他是禁锢华夏文明发展的罪人。尤其是对这个学派倡导的愚民政策,更是口诛笔伐、罄竹难书。

龙锋边听边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儒家学派能影响以及流传千年,自然是有他的可取之处,俗话说:去伪存精,去其糟粕,吸其精华。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才是真正地学习态度。或许愚民也非孔孟的本意,他们只是想教导君侯行仁政,教导百姓信善行善,但结果却是这君侯没信他们的劝说去实行仁政,到是百姓一个个却信善行善了。一味的宣扬君子远庖厨此等荒谬理论,连鸡羊都不敢宰杀,又谈何饥餐胡虏肉,笑饮匈奴血……

从此代代相传,华夏儿郎血性渐渐的磨灭了,重义轻生,一喏千金的侠义之风消失了,以至于千年之后,被日本人欺负到了头上,还在和他们礼让。攘外必先安内。这话的道理。原本也是不错的,但却要分是什么时候。如果到了国家危亡,民族危亡地时候还在窝里斗就……。

众人的喝彩与叫好,将龙锋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场,此时,他也异常的想知道这个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如何来解释这个愚民的问题。于是,他也和众人一样将目光注视到了孟子地身上。

“哈!哈!哈!哈!哈!”被后生晚辈们车**战,在一个个咄咄逼人的言语下,孟子不怒反笑,朗声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此等扑风捉影,断章取义之言,原本老夫不屑作答,但在座的诸位似乎有置我儒家一派于死地而后快的意思,那老夫就不得不答了。”

“何谓心?何谓行?你可知否?”孟子哈哈大笑之后,忽然冷冷的问道:“卧冰求鱼只是那么一说,原意也只是教人学其心而非其行,如若尔等定要断章取义,那老夫也有话说。方才你似乎自称是楚国人,老夫记得‘刻舟求剑、买蚌还珠、朝三暮四、可说的都是楚人,如此看来,楚人似乎与那个卧冰的傻儿到是有的一比呢。”

“你!你……”屈敖涨红着脸,一时之见说不出话来,可孟子却不待他缓过劲来,上前一步,老辣的眼光盯着他说道:“断章取义又怎是治学之道?如此看来,这也就难怪楚地盛行蛮勇之风,而无开化文明之气。”

见到这个楚国士子无言以对,龙锋为了解开这个尴尬的场面,笑着插言道:“老夫子此言恐怕有失偏颇?巴虎记得楚国有一个以诗歌文采著名于世地大家屈原啊,只要楚国有他这面旗帜,又怎会无开化文明之气呢?”

“对啊!……。正是如此!”龙锋地话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君侯此言差矣!文华文明者,是由士子多寡学风厚薄所定也。邦国法制、民风民俗、农工劳作、财富分配、国人治乱者,方为文明之根也。”说到这里,孟子环顾四周,正色高声的说道,“屈原文才斐然,所作诗歌华丽之及。然则,他对当今大争之世,楚国糜烂之势,胸无一策,只会吟风弄月,如此不思救黎民于水火,谓之后皇嘉树兮,生南国兮……。树生南北乃是道法自然,又与你屈原何干?”

“啊!……”大厅之中一齐惊叹起来,在场地所有人士一则惊诧这个孟老夫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二则又觉得他过分刻薄。

到这个时候,这些挑战的士子与孟老夫子一个个都出语尖刻,现在就已经是一个个面红耳赤了,再论下去恐怕就会有伤和气,那样的场面是龙锋不愿意见到的,精彩的论战已经见识,龙锋也觉得该收场了,于是站了起来,举着手中的酒爵,对众人说道:“学术之争,百家争鸣,虽有理不辩不明之说,但终究要与实践想结合,能够行之有效才是真理。诸位能来我巴地,是我巴虎的荣幸,今天孟老夫子远道而来,我们撇开门派学术之争,为孟老夫子寿,干此一爵!”

“为孟老夫子寿!”全场不约而同地一声呼喝,同时举起了酒爵。巴国的氏族长老他们见识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论战,一个个到是真心敬酒。这些江州学宫的士子们原本对儒家学说不以为然,不料大王却对这个孟老夫子甚为敬重,顿时便都心里不痛快。好在,大王并未在言语之中对儒家学术加以肯定,总结性的来了个理论结合实践,这些江州学宫的士子们顿时感到舒心,也就自然而然的举酒相庆。

此时,论战一结束,自然又是添酒回灯重开宴,钟琴鼓瑟齐鸣,大雅之乐高奏,一个个明哞皓齿笑容灿烂的巴蜀女儿又舞动起来。席间一片欢声笑语,见此情景,龙锋欣然邀请孟子来江州开办学宫,并答应出资筹措一切事务。

孟子原本是想来巴地看个究竟,但经过沿途见闻之后,觉得这巴国可是大有作为,不禁就起了老骥伏枥的念头,心想姜尚七十才入仕,辅佐文王一统天下,自己如今才刚过六旬,应该还可以有一番作为,于是对龙锋的赞扬一边谦逊,一边试探的又拿出自己王道仁政的治国良方。

龙锋一听,原来这孟老夫子的意图原来是这个,顿时就头疼起来。虽说,他对儒家学说还不是完全明白,但通过这些年来的侧面了解,心里隐隐觉得这儒家思想用来统一约束人的思想意识,还有点用,但对于提高国力,富国强兵,培养人的进取心,增强人的竞争意识,就显得并不是那么有用了。于是笑着顾左右而言它,说道:“先生远来,先不谈琐事,治国之事,来日方长。来!来!干!”

孟子见状也知道此时说这些还不是时机,也住口不谈,于是宾主尽欢而散。

翌日,龙锋在议事大厅的例会上宣布:孟轲为巴国客卿,职同上大夫,并同时任命孟轲为江州民众议会的荣誉议长。这么个安排,孟轲较为满意,因为这个民众议会的功能,他已经听龙锋作过详细的介绍,也正好可以发挥他的长处,为民请命!为民鼓与呼!

这些事情布置安排完毕,龙锋便开始了为时三月的例行巡视,以前的巴国只有十个县,不到一月便可巡视完,现在增加到了三郡四十余县。时间一长,孟轲却觉察到了自己的处境有些微妙,虽说自己与这个巴王的接触不多,但凭着自己的阅人以及从江州氏族与百姓中的了解,得知这个巴王非同寻常,有主张但不刚愎,施仁政但不手软,许多施政纲领与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东西不谋而合,但又不仅相同。

凡此种种迹象表明,这巴王应该是个有为之君,但他的所作所为又似乎有些离经叛道,孟轲顿时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个巴王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但通过各方面的了解,觉得自己又没什么把握,于是心中大是不安。

正文第三卷第027章百家争鸣(六)

更新时间:2011…9…715:49:41本章字数:5055

这次入巴,表面上是来巴地游学看看,实则孟轲心里还是抱有极大的希望。俗语有云:进而安邦定国,退则教书育人。虽说韶华已逝,若能发挥余热也是好的,况且老死蓬蒿,终非大丈夫所愿。

来得巴地之后,巴王对自己礼敬有加,接风宴会上舌战各派士子,不仅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而且还赢得了巴国上层氏族的尊重。翌日,巴王册封他做上卿兼江州民众议会的议长时,他心中还颇为自得。虽说孟轲不知道议长是个什么样的职位,但上卿一职在这个时期却是极为显赫,很多诸侯国的上卿也就等同于丞相。

可时间一长,孟轲便觉得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在心头隐约弥漫。在这个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权力结构相对简化,一般来说都是国君、丞相、上将军三权鼎立治国,各国之间官职名称各异,但基本结构却是相同,比如秦国的丞相叫大庶长,楚国的丞相则叫令尹等等。而目前的巴国由于巴王的改革,官职名号与中原竟然是大不相同,官员设置的名称也极为怪诞。有些名称到也可以顾名思义,但有些名称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管如何,孟轲弄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巴王给自己的完全是个虚职,他也已经隐约明白了,自己若要在巴国继续呆下去,很可能前景是爵显而无事。

时也?数也?命也?蓦然之间,孟轲生出了一种浓厚的宿命感……

如果贪图富贵。自己又何必来这远离中原地西南一隅,若是不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被巴王高官显爵的供着,岂非造化弄人?一番思忖,孟轲不禁笑了。他想起了孔老夫子周游列国不得志时的自嘲:“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若博弈乎?”孔夫子不失乐天知命的豁达。求官不成便下棋、编《诗》、揣摩《周易》、教导弟子,倒也不亦乐乎。可自己呢?难道儒家学说就真的没有出路吗?难道人性真的本恶,必须以法约束吗?

心念及此,孟轲大大地不是滋味儿。身为天下名士,一派宗师,若不能在此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若巴国不用自己地王道仁政施政,那么自己在巴国就是寸功皆无。所谓宗师也好,名士也罢,自然也就黯然失色了,还有何面目居于上卿议长之高位?象他这样赫赫大名的宗师人物,若大计不被采纳,厚颜留在巴国享受高官显爵必然令天下人耻笑……

在龙锋巡视的三个月里,孟轲日日都在琢磨这巴王的真实意图究竟如何?反复思忖之后,孟轲决意等巴王一回江州便立即晋见。而后再决定自己的去留。

三月之后,龙锋巡视完毕,回到了江州。

孟轲得到消息,竟是片刻也坐不住了,好容易挨到天明,便吩咐弟子赶出那辆巴王特赐的青铜轺车。车声辚辚的朝江州巴王地寝宫驶去。

*********

龙锋这些年虽然再没有机会自己亲自上阵了,但这晨起练剑的习惯却一直坚持下来,一是自己喜欢,其二也是活动筋骨。这次从外巡视回来,鞍马劳顿,早上起得迟了些,虽说已经是卯初时分,时辰晚了些,但由于这天不是朝会,所以龙锋仍然往后花园的人工湖畔练剑。

龙锋的剑尚未练完。便听得孟子请见。于是立即收剑迎了出来。尚未走出湖边草地,就看见高冠大袖的孟子已经快步而来。迎面就是一躬,说道:“臣孟轲,参见君侯!”

“孟老夫子乃是巴国客卿,客卿者客人也,巴虎本当执弟子礼,老夫子以后不必称臣,来!来!来!请到这厢落座。”龙锋笑着迎上去,伸手请孟子往湖畔的凉亭就坐。

时值初夏,湖畔凉风席席,凉亭四周的草地绿油油的,亭内光滑地青石案上内侍们迅速的摆上茶水,龙锋笑道:“这次巡视完毕,便有时间聆听老夫子的教诲了,不知老夫子可否愿意收巴虎这个弟子?”说着便双手端起茶盏一敬。

孟轲一听便觉得有门,心思一动,说道:“君侯如此平易近人,礼贤下士,老……老臣钦佩之至。”

龙锋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六年多了,自从重建江州之后,为了吸引学者士子来巴地,前些年,但凡有士子来江州,他是一律亲自接待,在和这个时期的士子学者的接触当中,龙锋对他们的秉性做过一番揣摩,知道这些士子一个个自尊心都极强,对国君地待贤礼遇也极为看重,更喜欢国君移樽就教,一般不会急迫的献策并敦促国君实施。如若要切入正题深谈,就要自己主动。

在巡视各县的三个月当中,龙锋也经常考虑到孟子的问题,也一再思索过王道仁政在这个时代行不通的根本原因。诸多问题似乎有些眉目,但觉得自己还是没有琢磨透,此时倒也是想真心请教。于是,龙锋诚恳的向孟子请教。

于是,孟老夫子就从‘为人之本’开始说起,随后又谈了,仁义国之本、礼者国之本……。等等,洋洋洒洒的说了两个时辰,最后才总结性的说了,尊贤而霸!仁者无敌!

这些话听起来都十分的有道理,随后,龙锋又问孟子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何设置激励奖惩,如何改革工农经济,如何富国强兵等等,孟子就有点答不上来了,只会说:不能学春秋无霸那样行霸道以力服人,而是应该行王道,以德服人。

此时龙锋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儒家学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作为一个理论。一个大纲,一个愿望,儒家思想都是好地,但是用之治理国家,未免就有些幼稚可笑。明白了,想通了,也听了一上午地课。龙锋对孟老夫子的学问还是诚心佩服,但他也不想再问。也不想拿自己后世地一些现代思想与孟老夫子辩论,一是担心老夫子无法理解,其二是心想自己要真辩论起来,估计也不是这老夫子的对手。

但作为国君,龙锋也不想在此等大事上含糊,无论如何,这老夫子也是自己所尊敬的一个长者。龙锋也不想敷衍他,所以必须要给老夫子一个明确的答复。

“孟老夫子所言甚是,王道仁政确实是一个理想的国度。”龙锋首先明确地肯定了他的地主张,随后话锋一转,说道:“然则,当今天下大乱,诸侯之间混战不休,战国之间谁都想称霸而王。眼下的局面是落后要挨打。被动要挨打,弱小要挨打。若要实现老夫子的王道仁政,首先得要保证自己能在这个混乱的局势下生存才行,老夫子以为然否?”

看着孟子惊讶的目光,龙锋微笑着继续说道:“老夫子传道、授业、解惑多年,桃李满天下。可否听巴虎说说心中的疑惑?”

“老臣洗耳恭听!”孟轲没料到这巴王话锋一转,心中是惊喜不定,倒真想听听巴王究竟是做何打算。

“人性的善恶,这个话题失之太虚,虽说巴虎弄不明白,但我宁愿相信诚如老夫子所言人性本善。当前巴国地首要任务就是在这乱世之中求生存,而求生存之道,首先就是要增强国力,而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而人是有惰性的。所以就需要有一个激励措施来鼓励人们生产。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