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今所有的蒙古部落中,土默特部是最特殊的,尤其是以归化城所在的丰州滩这一带的蒙古部落为最。

在人文上,长城是一条界限,长城外是游牧区,长城内是农耕区。实际上,长城不仅是人文的界限,也是自然的界限,是湿润区和干旱区的界限。

湿润区就是农耕区,干旱区就是游牧区。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猎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这是天时地利对南北自然的分野。

不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都不可能是永远的,正如航海技术的大发展使人类突破了地域藩篱的限制,文明的演化也渐渐模糊了农耕区和游牧区的界限。

正德以来,朝政日益败坏。嘉靖皇帝崇信道教,深居宫苑,长期不过问朝政。内阁成员之间为争权夺利而明争暗斗、互相攻讦,腐败贿赂盛行于举朝上下。

政治黑暗直接导致军政混乱颓废,各镇将领吞扣军饷,假冒军功,私役兵士现象不胜枚举。更有甚者,在面临蒙古骑兵侵寇时,有的边地大将公行贿赂以图侥幸;还有一些边将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前程,欺上瞒下,杀良冒功。嘉靖三十六年,蒙古骑兵侵入雁门,宣大总督杨顺恐失律当坐,遂令总兵残杀避祸的百姓,最后竟然无事。

边将的腐败无能又引发了边兵叛乱和逃亡。守边兵士私相通交蒙古,竟至“虏代军了望,军代虏牧马”的境地。当时边垣工役的繁重任务都落到守垣兵士身上,再加上将帅克扣军饷、中饱私囊,守城兵士难以维持生计,被逼无奈,只好逃往关外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嘉靖三年和嘉靖十二年,大同兵变,兵士斩杀将领逃出关外。逃出关外之后,这些兵士的生活出现分化。有的沦为板升蒙古贵族控制下的耕牧民,有的却从事间谍和非法私贸易。

在此之前,就有大批汉民为生计所迫逃入关外,自愿成为蒙古贵族的奴隶。

丰州滩的地理位置和条件极好,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依连绵起伏的蛮汗山,可谓京西锁匙;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它坐落于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

因为汉民的大量到来,渐渐形成了很多被称为“板升”的定居城镇,土默特部的生存形态遂由此开始逐渐向定居农耕转化。

定居农耕的生活自然要比居无定所的游牧好的多。因为板升的出现,在以后的抢掠时,蒙古铁骑不仅抢物,也抢人,尤其是有各种技能的人。此外,俺答汗还积极采取收容政策,贴出召告,悬书穹庐外,曰:“举人诸生幸临者,我厚遇之,与富等。”

板升最初是由白莲教头目萧芹、王得道、乔源、丘富等人在俺答控制的丰州滩地区开辟出来的农耕聚落,他们把丰州滩作为了对抗明帝国的根据地。

因为萧芹等人的加入,蒙古铁骑对关内的抢掠愈加惨烈,同时他们潜回关内,鼓动乡人出关,有的甚至把整个村子的人都给弄出了关。

凡此种种,至嘉靖末年,板升地区散住的汉民以多达五万余人,其间白莲教徒一万余人,蒙古二千余人。

汉民多了,管理不易,俺答汗采取以汉人治汉人的办法,大小板升地方的汉人以强雄者统领,然后他们统领这些汉人的强雄者。

在这些汉人的强雄者中,以吕鹤、赵全、李自馨、王廷辅、杨通等为最。历史上,尽管这些人对关内百姓为祸甚烈,但客观上,也是他们打下了第一块蒙汉融和的基石。

隆庆四年底,以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降明事件为契机,明蒙之间结束了长达二百年的敌对战争状态,达成封贡协议,明蒙边疆得以休兵息战,奠定了大同和丰州滩地区由军事战争前沿转向边疆商贸汇聚中心的基础。

经过五十余年的和平,在丰州滩地区,胡汉杂处,已经不分彼此,汉人似胡,胡人似汉。

陈海平看这件事的角度自然与任何人都不同,他的感触穿透了四百年的历史时空。对这个塔克利特,他亲厚有加,与这个酒友一醉方休。

第六十七章礼物

像陈海平这种人,他要是对谁毫不保留地真心以对,那是具有穿透性的力量的,尤其是像对塔克利特这种普通的小人物。

一路上,塔克利特不仅为陈海平介绍一路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对陈海平更是有问必答,一直说个不停,陈海平问的他说,不问的他也说。

通过塔克利特,陈海平对土默特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应了那句俗话,黄鼠狼下豆杵子,俺答汗的子孙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第一代顺义王俺答汗是何等英武,但现在的彻辰汗第四代顺义王卜石兔却全无乃祖之风。

一句话,卜石兔很窝囊。

当初,第三代顺义王扯力克死的时候,钟金夫人三娘子的亲孙,布塔施里之子素囊台吉与卜石兔争夺大位。要不是其他蒙古右翼众多台吉对三娘子亲明的政策,以及土默特部汉化的不满,卜石兔尽管是正统的继承人,他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人不行。

登上大位之后,素囊台吉仍然不时地制造摩擦、矛盾,挑起事端,使土默特部不得安宁,但卜石兔对此束手无策。这要不是素囊台吉死的早,又后继无人,土默特部现在还说不定什么样呢。

俺答汗之时,他率土默特部称雄丰州滩,接着又逐步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控制了东起辽东,西至河套,远至青海的广大地区,使得建于丰州滩的归化成了漠南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后,俺答汗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卜石兔这一代,他们控制的土地仅仅剩下丰州滩以及附近的一些地区了。

卜石兔的窝囊和土默特部的衰落正是他的机会,一路上,陈海平一直在心里默默构想着他的计划。

从和林格尔出发十天后,四月初十,商队到了归化城外。

归化建于穆宗隆庆六年。

当时,第一代顺义王俺答汗鉴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决定建一座新城。神宗万历三年,规划基本建成。应俺答汗之邀,明朝赐名“归化”,意为“归顺朝廷,接受教化”之意。

归化城不大,呈正方形,每边长约六十六丈,周长不足二里;城墙高两丈四尺,只建有南北两座城门,建有城楼,但没有瓮城。

万历九年,俺答汗对归化做了扩建,但限于财力物力人力,最终只对归化做了部分的扩建和修缮。

城西百米为扎盖达河,商队在扎盖达河东岸扎下了营寨。

营寨扎下,陈海平在塔克利特的带领下进了归化城。

归化很繁华,有很多汉人开的商铺。这些商铺有些是本地汉人开的,但更多的是关内汉人开的。

这些来自关内的汉人几乎都是小商小贩,他们大多是春来秋去。春天来时贩点货物过来,秋天走时再收些货物贩回关内,靠挣一些差价为生,获利有限。

顺义王府在北门里路西侧。

归化城不大,顺义王府却很大,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也不为过。看来当初造城时,建城用了五分力,建这个王府一定是用了十分。

王府武士林立,戒备森严,陈海平知道这是卜石兔特意给他准备的。否则,要是时刻都这个样子,那土默特部也就不会堕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王府里也有一个银安殿,很是气派,卜石兔高坐在宽大的座床上。

一眼望去,卜石兔大约五十来岁,浓眉扩目,身材高大,衣着华丽的金龙锦袍,看上去很是威武。

类似这等人物,不管怎么窝囊,只要有权就有威。

边往大殿里走,塔克利特一边低声道:“上面就是我们彻辰汗。”

蒙古人尽管仰慕中华文化,但环境决定意识,规矩之大之繁还远远不能与朝廷相比。陈海平径直走到大殿中央,站定后,他抱拳躬身沉声道:“平遥陈海平给彻辰汗见礼。”

“大胆刁民,见到王家千岁为何立而不跪?”卜石兔还没说话,坐在左手第一位的男子突然站起身来,厉声喝道。

陈海平一看,发现此人是个汉人,四十多岁,大胖子,三角眼,目光阴沉,满脸奸佞之色。

中国人的事从来都是坏在自己人手里,这本来也没什么,吃谁的听谁的,一切最后用拳头说话。陈海平对这些人有着充分的理解,决不会治一点气,他淡淡一笑,从容道:“盖世英雄岂能随便屈膝?在这方面,汉人虚伪,草原人实在,一切都以实力说话。陈某不才,天生也是个实在人,生平只跪能让我不得不跪之人。”

对卜石兔而言,陈海平这话当然藐视了他。卜石兔虽然有点窝囊,但不糊涂,他一直就很奇怪,不明白这人凭什么敢带着如此庞大的商队进入蒙古高原?而如果真的可以,那这人就完全有资格说这种话。

那个汉人看样子还要说话,卜石兔摆了摆手阻止了他,然后看着陈海平好一会儿,才带着一丝嘲讽道:“汉家青年,你既然自命盖世英雄,那不知我这个小小的顺义王该如何称呼你这个盖世英雄?”

陈海平又躬身一礼,道:“不忙,王爷。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我有点小礼物想先献上,希望王爷您看在这点礼物的份上,待会儿我要还是有什么冲撞之处,还请王爷海涵一二。”

卜石兔发现,此人虽然很年轻,但极为老练,除了一开始的话有点冲人外,接下的就只能说是不卑不亢了。

沉吟了一下,卜石兔道:“好。”

话传了下去,不一会儿,陈海平的两名亲随侍卫一人抱着一个锦盒走进了大殿。

看见进来的两人,卜石兔的眼睛就不由自主地跳了跳,这两个大汉的气势就是在整个部落都很少见。

卫士接过锦盒,拿到座床前打开。卜石兔一见,心中登时大喜。

第六十八章买卖

两个锦盒,一装刀,一装弓。

卜石兔拿起刀,轻轻按下绷簧,咔嗒一声,寒光一闪,钢刀出鞘。注目细看了两眼,卜石兔伸出右手,屈指弹了弹刀身,声音清脆悠扬。

放下刀,卜石兔又拿起弓。弓是上好的牛角弓,比他的战士使用的要好几个档次。

刀是利刃,弓是好弓,但还没有利到好到可以单独作为礼物送他的程度,陈海平要送的当然不是这一把刀,一张弓。

收回目光,卜石兔又抬头向下看去。

陈海平道:“王爷对在下的小小礼物可还满意?”

点了点头,卜石兔道:“不错。”

陈海平微微躬身道:“刀六百把,弓六百张,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望王爷笑纳。”

“哈哈哈……”卜石兔仰天大笑,然后道:“来人,摆宴,本王要好好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虽说走私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但走私武器毕竟不同,一旦查实,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但还是那句话,想要武器,当然有,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银子。卜石兔当然想要好的武器,但太贵了,现在又不用靠着武器去抢东西,花那么多银子不值得。

胡姬美艳,当真不假!羽衣偏偏,在马头琴悠扬而苍凉的乐声里,天更高,地更阔。

酒宴结束后,卜石兔把陈海平留下来,两人单独详谈。

闲聊了几句,卜石兔切入正题,他道:“少东家,我想多买些弓刀,但实不相瞒,现在各处开销太大。”

陈海平笑了笑,这位顺义王跟他砍价来了,不过这人也还算知道分寸,没有在酒宴上直接谈这事儿。

沉吟片刻,陈海平道:“王爷,弓刀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现在倒是有一笔天大的买卖我想和王爷一起做。”

这小子是不是在打马虎眼,敷衍他?卜石兔的脸色又有点不好看,他道:“什么天大的买卖?”

陈海平道:“王爷,想不想把归化变成张家口、大同府?”

张家口和大同府自隆庆议和以来,坐商云集,每年往来的客商更是数不胜数,繁华富庶堪比江南。

想?当然不想,因为卜石兔根本就没想过,因为这种事太不着边际了。

“你……你说什么?”卜石兔吃惊地问道。

“王爷,我想跟您合作,把归化变成中原货物面对草原的集散地。”

“这怎么可能?”卜石兔震惊地问道。

笑了笑,陈海平道:“我既然一次能把五百万斤的货物运过来,那又有什么不可能的?何况这件事即使不成,王爷您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这倒是,卜石兔真有点激动了,如果这事儿要真是弄成了,那……

就在这位顺义王浮想联翩的当儿,陈海平又道:“王爷,我这方面是没问题的。”

卜石兔立刻道:“你那方面没问题,那我这儿就更没有问题了。”

陈海平严肃地道:“王爷,恕我直言,我看不见得。”

卜石兔愕然问道:“什么不见得?”

陈海平道:“如今王爷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小,而这也就意味着您的力量越来越小,将来一旦出了问题,不仅您完了,我也完了。到时如果是土默特部内部出了问题还好说,但要是土默特部整个被人吞并,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卜石兔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怒道:“你瞧不起我?”

陈海平神色不变,从容地道:“王爷,我是商人,讲究的是将本求利,今天我既然跟您说了,也就是说我看好您,在您身上落下了重注。”

卜石兔登时释然,他问道:“那你为什么还这么说?”

陈海平道:“我说,是因为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您的力量确实越来越弱。我们要合作,就必须把这些问题解决。”

卜石兔问道:“怎么解决?”

陈海平道:“很简单,增强您的力量。”

卜石兔愕然道:“怎么增强?”

陈海平道:“我会给您提供足够的精良弓刀盔甲。”

跟听海外仙山似的,卜石兔一愣一愣的,他道:“不要钱?”

陈海平笑道:“王爷,不要您的一两银子。”

卜石兔道:“这怎么可能?”

陈海平道:“这当然不可能。”

卜石兔的脑筋有点乱,陈海平跟着道:“虽然不要您花银子,但这要作为我们合作的条件。”

“什么条件?”

……听陈海平说完,卜石兔心花怒放,这笔买卖如果成了,那他立刻就换了一个天地,但要是万一没成,那他不仅没有任何损失,而且依然可以大赚一笔。

“好,少东家,就这么定了!”卜石兔双掌一拍,兴奋地道。

“嗯,王爷,还有件事需要您通融一下。”沉吟了一下,陈海平道。

“什么事,你说。”

陈海平道:“王爷,我的人还不多,我担心出问题,我想在您这招募一些壮士随行。”

大手一挥,卜石兔道:“用不着你招募,我直接派给你一部铁骑。”

陈海平道:“多谢王爷的好意,不过我还是想招募。我是商人,讲究的有买有卖,这样做事才踏实。”

沉吟了一下,卜石兔问道:“你要招募多少人?”

陈海平道:“不超过三百。”

这下卜石兔放心了,他道:“既然如此,那就随少东家的意了。”

告辞之前,卜石兔传下令去,不一会儿,刚才在宴会上跳舞的四个最美的胡姬站到了陈海平面前。

陈海平谢过了卜石兔,然后带着四个胡姬回到了营寨之中。

第六十九章刺激

近些年,蒙古高原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征战,但小规模争夺牧地的战斗仍然无日无之,而那些战败的部落很多人就成了奴隶,尤其是女人,年轻的女人。

这些女人或被当作货物交易,或被当作礼物送人,这四个胡姬显然就是这样来的。

卜石兔亲自把陈海平送到府门之外。

八名卫士、四个胡姬和塔克利特都在府门外,他们牵着马站在地上。

塔克利特欢天喜地,他刚刚被大汗召见,命令他为负责接待商队的全权代表,并叮嘱他要尽全力满足商队提出的要求。

接待商队的全权代表本来没那么重要,但有了后面的叮嘱就不一样了,塔克利特当然知道他这个全权代表是怎么来的。

与卜石兔最后拱手拜别,陈海平翻身上马,带着众人出南门,向河边的营地赶去。

到了一个高坡上,陈海平勒住了马头。

已经是黄昏了。

草原的黄昏格外雄浑、美丽、苍凉,而望不到尽头的青青嫩草又为这雄浑、美丽、灿烂的天地插入了一抹难以言说的细腻和温柔。

高坡之下就是营地了,放眼望去,陈海平眼中所见就是那一道道在河边高高挑起的帷幔。

帷幔里人影晃动,水声哗哗,清脆娇嫩的笑声不断。不时有头发湿漉漉的小姑娘进进出出,一个个的身躯都是那么鲜嫩又婀娜。

姑娘们在洗澡。

“我怎么想起了‘鲜嫩’这样的词?”陈海平在心里小小地斥责了一下自己。

小嫩嫩,那真是个堕落的世代!那个世代,一个人不堕落十有八九不是因为情操高尚,而是因为没有堕落的机会。

要是能偷窥一下就好了,打马驰下高坡,陈海平还在心里转动着这等龌龊的念头。

到了大帐前,孙茜见到丈夫领着四个美艳的胡姬回来,她就一直笑眯眯地看着丈夫。陈海平也不理她,进了大帐坐定,然后对塔克利特道:“我要招募蒙古勇士,你看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消息传遍整个土默特部?”

塔克利特道:“两天时间够了。”

微微皱了皱眉,陈海平道:“那来回就得四天。”

塔克利特道:“最少得四天。”

陈海平道:“那这样吧,塔克利特,你把消息给我散出去,就说我招募蒙古勇士保护商队,安家费最低二十两,月银最低三两,入选的条件是从我方的二百四十人中任选一人,只要打败了一人就算入选。”

听到待遇,塔克利特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吐沫,但听到入选的条件,他明显地踌躇了一下,然后道:“少东家,要是这么说会激怒很多人的。”

赞许地点了点头,陈海平道:“我这么做是要把那些真正的勇士给激出来,塔克利特,你看这么做有效果吗?”

塔克利特苦笑一下道:“效果倒是有,但……”

轻轻摆了摆手,陈海平道:“你不必担心,没事的。”

站起身,塔克利特躬身道:“那我这就去张罗。”

陈海平道:“慢着。”随后他转头对紫桃道:“去把李掌柜叫来。”

紫桃出去,不一会儿,李掌柜来了。

李掌柜的年纪不到五十,人长的白白胖胖,很是富态,他是王家的首席大掌柜,也是这次商队掌柜团的首席大掌柜。

现在的海平有限集团公司的股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