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八仙居的掌柜和伙计像供祖宗似的把把马三少请上了二楼雅座,片刻之后,杯盘罗列,好酒好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马洪章喜欢热闹,所以吃饭的时候这些家丁不另坐,都坐一张桌吃。

人人都兴高采烈,但除了一人,除了马五。马五是管家,是马洪章的管家。马家人多,光管家就有七个,马五是其中之一。

不比马洪章这个二世祖,马五知道深浅,马老太爷交代给他的一个使命就是看住马洪章,不能让这个败家子捅娄子,但话好说,可怎么看呢?就说刚刚从马家堡出来,他要是硬拦着,非但拦不住,而且还准得挨顿胖揍不可。

可要是马三少真捅了篓子,出了什么事。他也跑不了,老太爷一准饶不了他,所以马五一边吃着喝着,一边直呲牙,感觉非常不好,心惊肉跳的。

过了一会儿,马洪章发现马五的神情不对,不悦地问道:“马五,我说你小子他**是怎么了?跟你老爹死了似的。”

“他**的,你老爹才死了呢。”马五心里一边骂,脸上陪笑,硬着头皮说道:“少爷,今个儿不知怎么地,总觉着心惊肉跳的。”

啪嚓一声,马五还没说完的,一个酒坛子就在马五的脑门子上碰碎了。马五应声摔倒在地,血哗地就淌了下来。

好在,酒坛子不大,一斤装的,很薄,杀伤力不是那么大,所以脑门子虽然血哗哗的淌,但除了一开始晕了那么一会儿。马五很快就反应过来。

一反应过来,马五顾不得别的,赶紧爬起来,跪倒在马洪章面前,连连磕头道:“少爷恕罪,少爷恕罪!……”

“**,本少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你小子竟然敢扫老子的兴。”马洪章骂骂咧咧地站了起来,对着马五的脑袋又是连踹了几脚。

马五不敢动,硬生生地在那儿挺着,好在马洪章这小子早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小细腿跟麻杆似的,就是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马五也挺得住。

踹几下马洪章就受不了了,坐在椅子上呼哧呼哧直喘粗气。好半天,气总算喘匀了,马洪章手指着马五,骂道:“说,你小子为什么扫老子的兴?今个儿要是不说清楚,老子非他**扒了你小子的皮不可!”

“少爷,不是奴才扫您的兴,而是现在实在不比以往,邪行事儿太多。”不说不行了,马五七情上面,慷慨陈词。

“呃,都有什么邪行事儿?你小子说来听听。”马洪章一听,倒来了兴致。

又磕了一个头,马五道:“少爷,您也知道北边发生的事儿,听说山东那边开了很多买卖,比如开矿炼铁烧瓷织布什么的。”

“那又怎么了?这他**和老子有什么关系?”马洪章问道。

“少爷,开那些买卖都需要很多人,但那边正在搞分地,没人,所以我们这边就有很多人过去了。”马五道。

“这又他**怎么了?”马洪章不解地问道。

“少爷,这样一来,那帮泥腿子就有了吃饭的地方,而且那边也不归我们管,所以现在有些泥腿子的胆子就大了。就在上个月,我们西边的通许和陈留,就有三家大户被泥腿子给灭门了,听说惨极了。”

马洪章一哆嗦,赶紧向其他人看去,问道:“马五说的是真的?”

马洪章不是人脾气,所以这些事儿没人敢跟马洪章说,现在马洪章发问,众人赶紧点头,同时也都觉得脖子有点冒凉气。

“那些泥腿子抓到了吗?”马洪章心惊胆战地问道。

“少爷。没抓到,那些泥腿子先把一家老小都送走,然后做的案。”马五回道。

马洪章觉得后脖颈子嗖嗖的,直冒冷风,他知道自己的缺德事儿做了多少,这要是被人盯上了,那还了得?

“官府不管吗?”好一会儿,马洪章问道。

“少爷,那些泥腿子做了案之后就跑了,等官差到了,他们早跑出县界了,然后再等到官府行文各县,他们已经在那边了。”

好日子算是到头了,接下来再吃,就是龙肝凤胆吃着也不香了。

雅间门外有伙计,准备随时伺候,里面发生的事儿自然听了个一清二楚。及至马洪章灰溜溜地走了之后,众人都不明所以,听那个伙计解释了之后,大家都很解气。同时,也都遥望西北,对那边充满了好奇。

马五挨了一酒坛子,但很值,马洪章虽然没有立刻就往家里赶,但至少不敢在外面过夜了,而这就把最大的危险给解除了。

现在他们从落马镇出来,准备绕一圈,然后就回家。毕竟出来一趟不容易,怎么也得四处转转。

从落马镇出来,一路走来,马洪章愈发地堵心,撂荒的地儿太多了。

马洪章虽然是二世祖,正事儿从来是不问不闻,但家里的事儿有些还是知道的,他知道家里的田地每年都有撂荒的,这是因为不肯降低地租租给那些该死的泥腿子。

马洪章是个在家里呆不住的主儿,整天的到处跑,所以他大概知道每年家里撂荒的田地有多少。要是在往常,马洪章根本不会留意这些事儿,但从八仙居出来后,不知怎么地,马洪章就发觉今年撂荒的地儿太多了些。

一问,马洪章才知道,不仅山东那边开矿,他们这边也开。以前,朝廷对开矿是有严格限制的,但现在没了。因此,很多没地的人家嫌地租太高,就不种地了,都跑去当矿工了。

马洪章心里堵得慌,兴致更是大减,走到三家窝棚的时候,不想再逛了,就快马加鞭,向马家堡急驰而去。

正在这个时候,前面来了一辆带蓬的马车。马三少的脾气依旧,依旧是纵马疾驰。

大夏天的,天气热,那辆带蓬的马车前后左右都通风,前面是车门,左右和后面有窗子,都用双层的轻纱挡着,看不清里面的人。

但巧了,疾驰而来的马队掀起一股逆风,使得遮挡车窗的轻纱被掀起了一角,而就这一角,又正好落在了马洪章的眼里。

那真是惊鸿一瞥,一瞬间,嗖嗖嗖,这位马三少爷的三魂七魄就从天灵盖都飞了出去。

第二百六十四章忠犬

第二百六十四章忠犬

都跑出老远了,跟抽风似的。马洪章突然勒住了马头,然后拨转马头,同时喊道:“停下,给我停下!”

众人一阵错愕,然后纷纷拨转马头,跟了上去。

没走出多远,不过两三百米,马洪章很快就超过了篷车,挡住了篷车的去路。

篷车里坐的是懿安皇后和两名宫女,马洪章刚才惊鸿一瞥,看到的就是懿安皇后。

跟在一旁的杨嗣昌刚才差点被冲到,正害怕又生气的时候,没想到,那些人又转了回来,拦住了去路。

这些个王八蛋又回来了,杨嗣昌的鼻子差点气歪了。这可是他的治下,要是懿安皇后怪罪下来,这种事无论如何他都脱不了干系。

“站住!”马洪章满脸通红,激动的都差音了一打眼,杨嗣昌就看出来了,面前拦住皇后车驾的这个小子是个豪门恶霸。但这小子拦住懿安皇后的车驾干什么?突然,杨嗣昌一哆嗦,刚才车窗的纱帘被掀起了一角,这小子是不是看到了懿安皇后?

可要了亲命了,杨嗣昌一提马,赶紧上前挡住了马洪章。

“你要干什么?”杨嗣昌把这么多累积的官威都释放了出来,希望这小子能看出点什么来,千万可别胡说八道。

官威是个屁,现在的马三少爷,眼睛里除了那一张美人脸什么也看不到了。见一个臭书生拦住了他看美人,马洪章二话没说,抬手就给了杨嗣昌一鞭子:“你他**给老子滚一边去!”

杨嗣昌是文官,小身板比马洪章肯定是好,但好也没好到那里去,马洪章这一鞭子结结实实地抽在了杨嗣昌的肩膀上。

杨嗣昌那经过这个,这一鞭子抽的他眼冒金星,差点从马上栽下去。等杨嗣昌清醒过来,就感到肩头火辣辣地那么疼,同时也听到那个二世祖说道:“美人儿,我们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

脑袋嗡的一声,杨嗣昌又差点从马上栽下去,而与此同时,他也听到了“啪”的一声闷响,跟着就听一声惨叫,那小子从马上摔了下去,砸到了地上。

马洪章是被鞭子从马上给抽下去的。

提马上前,杨嗣昌一看就吓了一跳。那个二世祖仰面躺在地上,右腮帮子变成了两瓣,就好像用刀切的似的,满嘴往外咕嘟咕嘟冒血沫子。

马洪章已经昏了过去。

丝毫也不理会后面追上来的十几人,车老板鞭子一摇,大车又缓缓向前驶去。

刚才发生的事儿太快,等到马五等人赶了上来,大车已经走出了十几米。见主子给人打昏了,众家丁吵吵着就要追上去,但被马五给拦住了。

马五眼睛毒,刚才一走一过,他就感到那辆大车不寻常,何况马五始终牢记着老太爷交代的不要惹事,所以就把众人给压住了。

-----…

当天,车驾就过了杞县,而后,懿安皇后就把杨嗣昌打发走了,但依旧什么也没说。

杨嗣昌回到开封府,又苦思两日,然后动身奔许昌而去。在许昌停留一日,杨嗣昌等到了河南、陕西两道总督洪承畴。

洪承畴这是奉召回南京。路过许昌。

迎接两道总督,自然是要有一翻热闹。该有的过场走过,洪承畴和杨嗣昌两人在许昌知府的书房就坐。

懿安皇后到了河南之后,具体都发生了什么事,洪承畴并不知情。

一般而言,作为河南道和陕西道两道总督,如果洪承畴想要知道这些是很容易的,但洪承畴深知懿安皇后的厉害,所以言谈行事始终都极为谨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洪承畴对懿安皇后有信心,相信他只要把份内的事情做好,那就没有任何人能影响到他的前途。

“杨大人,皇后一切都好吧?”喝了一口茶,洪承畴问道。

“回大人,皇后一切安好。”说到这儿,杨嗣昌顿了顿,又接着道:“大人,下官在考城迎到皇后车驾后,皇后并没有立刻回南京,而是要下官陪同,且是微服出行,在开封府四周的州县转了转。”

“嗯,是这样。”洪承畴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

什么意思?洪承畴表面淡然,但脑子立刻就开始转了起来。杨嗣昌到许昌来很正常,这是下官对上官的礼节,所以洪承畴也没多想,但杨嗣昌这话一说,里面可就有名堂了。

很快,稍一思索。洪承畴就大约把到脉了。

洪承畴跟杨鹤、杨嗣昌这对父子不对盘,跟杨鹤还好点,只是政见不同,但杨鹤这人还不错,可杨鹤的这个儿子杨嗣昌就不同了。

杨嗣昌有大才,但为人嫉贤妒能,睚眦必报,同时又心狠手辣。当初之所以起用杨嗣昌,一来是为了让懿安皇后安心,二来是为了让杨嗣昌做自己手中的一把刀。

洪承畴身为河南道、陕西道两道总督,那真是位高爵显,权重一时,但权大责任也大,这个两道总督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一条,洪承畴必须要在河南跟陕西两地把懿安皇后制定的国策贯彻下去。

陕西还好说,战乱之地,怎么都好弄,但河南就不同了。而且,河南还跟江南不同。江南商业兴盛,江南的官僚士绅最大的利益在商而不在田地,但河南则完全不同,河南的官僚士绅,他们所有的利益几乎都在田地上。

所以。也就可想而知,在土地上做文章,在河南遇到的阻力是江南所不能比的。何况,江南没有藩王,也就没有处理藩王土地的问题,但河南有,而且影响极广,极难处理。

道理上,谁都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但落到具体事情上,尤其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两回事了。

当日,洪承畴被懿安皇后任命为河南道、陕西道两道总督后,定下了三条涉及土地的政策。

其一,土地不许撂荒,如果有撂荒者,或是大面积低于当年平均产量的,这部分土地将被收归国有,而且不仅如此,还要重罚。

其二,所有土地都必须登记在册,有瞒报土地者,责在官者杀官,责在民者杀民。

其三,没收藩王的土地,然后募兵屯垦。

这三条政策是洪承畴根据河南、陕西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实际上比懿安皇后制定的政策更要严厉的多。

如果不是形势所迫,仅仅是这三条政策,洪承畴就得成为整个官僚士绅共同的敌人,比之张居正更要罪大恶极千百倍。

好在是大势所趋,但即便如此,如果洪承畴真要这么做,那就不同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洪承畴是绝不愿做的。

但是,洪承畴想要有所作为,这又是必须做的,所以他需要杨嗣昌这把刀。

这个理洪承畴明白,杨嗣昌自然也清楚,所以杨嗣昌和洪承畴一样,分寸把握的极好。实际上,杨嗣昌把事情只做到了三分,又加之手段高超,使得杨嗣昌对上对下都能有个交代。

对这个,洪承畴自然不满意,但这种事急不得,只能慢慢来,慢慢逼杨嗣昌。让杨嗣昌不得不成为自己手中的快刀。

现在看这个意思,懿安皇后这是要逼杨嗣昌成为她的一把刀。

洪承畴心中叹服,懿安皇后就是懿安皇后,真是厉害。一般而言,这种事懿安皇后应该逼他这个两道总督来做,但懿安皇后没有,而是选中了杨嗣昌。

能做到这一步,识人之明和通达世情,二者缺一不可。跟着这样的君主,臣子只要忠心耿耿,谨守本分,把事情做好,那就没有其他什么好担心的。

只是,这件事也有不利的地方。

他逼杨嗣昌成为自己手中的刀,很难,但懿安皇后则要容易的多,而且他几可断言,杨嗣昌一定会去做的。

这样一来,杨嗣昌就几乎站到了整个官僚士绅的对立面,杨嗣昌从此就成为了懿安皇后的忠犬,再没有退路。

孙承宗、秦良玉、卢象升和他自己都是懿安皇后最为倚重的重臣,但相较于杨嗣昌,懿安皇后会更信任杨嗣昌,因为杨嗣昌没有丝毫退路。

而杨嗣昌必然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处境,他一旦决心要做懿安皇后的刀,那就会做到底,不会留退路,所以杨嗣昌今后必然会飞黄腾达,握有重权。

“大人,下官幸见皇后天颜,又随侍左右几日,很是惶恐,生怕辜负皇后厚望,所以下官有个不情之请。”杨嗣昌诚惶诚恐地说道。

“呃,什么事,杨大人请讲。”洪承畴道。

站起身来,杨嗣昌躬身一礼,道:“大人雄才,下官今后该如何行事才不会辜负皇后厚望,下官敬请大人指正一二。”

这那是要他指正,这分明是要权来了,洪承畴微微一笑,道:“杨大人,指正不敢当。本督知道杨大人对皇后忠心耿耿,所以本督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杨大人。”

第二天,杨嗣昌率领许昌文武官员给洪承畴送行。

洪承畴在三千骑兵的护卫下渐渐远去,杨嗣昌一直望着,目光越来越冷。

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马三少的脑袋现在比以前足足大了一倍还拐弯。

那一鞭子抽的太狠了。不仅把左腮帮子整个给豁开了,而且还把牙床也几乎给抽碎了,所以脑袋才肿的那么大。

还别说,老马家一家人虽然都不是人性,但兄弟之间的感情还真不错。二爷马洪奎一见兄弟给伤成这样,立刻就翻了,一拳就把拦挡家丁抓人的马五给撩趴下了。

马洪奎带人就要去追,但让马五连滚带爬地拦住了,马五请马洪奎去认真去看看马洪章的伤。

马洪奎一看,再一问,就给吓住了。一鞭子能把人抽成这样,那个车老板绝对是武林高手。而且,又听到马五说跟在那辆车旁的中年人看着也极有威势,好像是个当官的,马洪奎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派出人去一扫听,马洪奎就后怕,因为虽然没弄清那辆车上做的什么人,但离那辆车十几里左右,一直有一百多个骑马的人跟着,而且那些人都佩刀悬剑。

及至马老太爷和大爷回来,马老太爷一方面心疼儿子。一方面又惴惴不安,感觉不好到了极点,因为他刚从开封府回来,知道懿安皇后到了河南。

照理说,懿安皇后要回南京,不应该走到杞县来,但谁知道呢?可千万别是懿安皇后的人啊!

对懿安皇后本人,马老太爷连想都不敢想。

几天过去了,没什么动静,马老太爷的心这才渐渐安稳了下来,但没曾想,今天早上,刚刚吃过早饭,忽然就听庄堡外人喊马嘶。

“怎么回事?”马老太爷心惊肉跳地问道。

这时,一个家丁跟头把式地滚了进来,禀报道:“老爷,官军把庄子给包围了!”

马老太爷脑袋忽悠一下,差点没昏过去。略微清醒了清醒,马老太爷让人扶着,急匆匆地奔庄门赶去。

到了庄墙之上,马老太爷向下一看,完了。庄墙之外,一队队士兵衣甲鲜明,森严列立。

这绝对是官军,绝不是土匪假冒的。马老太爷又赶紧下了庄墙,命人大开庄门。

-----…

这一年来,对朱家的各位藩王而言。变化那真是天翻地覆。

对这些变化,藩王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藩王高兴,而有的则如丧考妣,有如末日降临。

封在开封府的周端王朱肃溱就是兴高采烈的一位。

以前,名义上,他们是天潢贵胄,锦衣玉食,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实际上,他们就是囚徒,一辈子都离不开开封城一步。

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一辈子活动的范围都没有超过周围的几十里地,但他们不是囚徒,因为他们可以去任何地方。

朱家的这些藩王,包括他们的子孙,很多都是变态、疯子,但朱肃溱不是。对朱肃溱而言,金银财宝屁都不是,如果可以,他愿意散尽万贯家财来换取自由。何况,现在俸禄和封地的地租虽然没了。但万贯家财仍在,周王府二百多年累世所积的财富,子子孙孙十辈子也花不完。

朱肃溱不仅是个正常人,他还是个有远虑的人,原本藏在府中的财宝大部分都已经运了出去,它们一部分被运到了南京,还有一部分被运到了北方,偷偷存入了中华行库。

不仅如此,朱肃溱认为开封离那边和陕西都太近,不安全,所以他正打算把周王府卖掉,整个家都搬到南京去。

朱肃溱对母亲极为孝顺,所以想劝舅舅也把家搬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前几天,马老太爷和大爷来开封,为的就是这个事儿。

最后,朱肃溱有点失望,因为舅舅坚决不同意搬家。

这只是一个插曲,如果将来真出事,那舅舅一家再来投奔他也不迟,反正有的是银子。

朱肃溱激动,因为禁令一开,他第一个想跑出开封,好好逛一逛,但不行,家里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来处理。

看着家里的那些小子言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