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你二叔带给你的信。”

王巨接过信看了看问:“子深兄,作坊那边如何?”

“玉扣纸快出来了,而且黄金纸已开始销售,因为便宜,销量不错。”

黄金纸便是生料纸,生产时间略短,但这个利润暂时是不能抽出来的,即便到了秋后,也不可能运一车车铜钱回来,那个运费会十分惊人。也不能换成交子,虽然交子方便,官府也巴不得大家都用交子,可交子信誉仍是一个问题,换成钱时还要交兑换费用,一来一去,无形中就会减少一成损耗。

所以这个利润依然与其他商人一样,在杭州得到了钱,再购买小罗与越州纱等当地特产,运回延州,延州没有这么大市场,可山那边有。

这个王巨就不会插手了。

王巨额首,又说道:“你来得正好,我手中有几件事得要你替我代劳。”

计划开始,第一步就是马!

钟儿替他们沏茶。

王巨未来这段时间会用很多钱,他生活依然十分简单,不算朴素,范仲淹父子那个情操王巨是学不来的,但也不算奢侈,至少在宋朝士大夫中算是好的。只是葛少华诧异地看着钟儿,他同样想不通了。

王巨仔细地一些事说了说,葛少华喃喃道:“大郎,原来是这样……”

不知道未来大顺十万西夏大军,王巨只要将计划全盘托出,大部分人会不理解,甚至有人会认为王巨疯了。

“子深兄,请相信我。”

“西夏人真会入侵?”

“必然会入侵,而且必然是庆州,这个我也与姚兕巡检解释过了。与我的蕃骑无关,那怕我在华池组建了三千蕃骑,也不会改变西夏的计划,况且只是一营蕃骑,放在若大的两国交战中,它能产生什么作用呢?”王巨道。

“就是。”

“子深兄,错矣,那是大部分人想法,也会是西夏人想法,事实只要这个蕃骑与我这个计划成功了,它就会起作用。”王巨信心满满地说。

但这得有一个首要前提,将孙沔必须弄走,让蔡挺过来,换了其他人都不行。

如何将孙沔弄走,王巨不会说了,如何让孙沔走了后,能换蔡挺过来,王巨更不会说了。

对军事葛少华也不大懂啊,因此又说道:“若此,大郎就不应当管那个胡谦。”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想要一个自己人。”

葛少华终于大笑起来,懂了,这才是关健的。不然以王巨这个官职,想在未来立功很困难的,毕竟他没有多少直接调动军队的权利。

“这是什么味儿?”葛少华鼻子嗅了嗅道,后宅传出来一股奇怪的香味。

“它可是一样好东西,不然我那来的马。”王巨得意地说道。

葛少华只在华池镇呆了两天,便离开了。

第一件事便是配合朱家与李家送猪羊过来。

那天朱欢与李员外送礼物给孙沔,提了几个要求,就包括这一条,孙沔一听就会意了,两家想让王巨立功劳呢,但好处拿了,还有一个颍王让他想入非非,另外立下功劳了,王巨有功,他更有功,于是便同意下来。

但孙沔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王巨接下来怎么做,至少这一营的马就会让王巨头痛。

肉下去了,各营官兵就象过节一般,这便是强体收心,强体,强壮身体,宋朝征集禁兵有着严格的标准,比如能举起多重的石锁,拉开多少石的弓,身高,视力,都有一系列的要求。但执行能力有限,就象范仲淹到了中书后,居然将京城的无赖混混们一起塞入军中,一是维护京城治安,二是扩招兵力。那个真的不能当真。直到庞籍为相时才与文彦博联手,陆续载减许多兵力,不然现在韩琦与欧阳修会更头痛。

而且即便身体强壮者,到了军中几年苦日子熬下来,有的士兵身体素质也变差了,以至军中出现许多老弱病残的兵士。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王巨也没权利矫正宋朝军制的种种弊病,有一个挑兵权与练兵权,还担心孙沔收回去呢。

因此王巨用的乃是最下乘的办法,强行用伙食,先将几营兵士身体变得强壮,这也是在华池县可以玩一玩,兵力不多,若换成庆州知州,两万官兵,他能玩得起吗?就是这样,也不能玩得太长。

同时树恩收心,还有一条更隐蔽的,私商!

…………

肉也吃了,得干活了。

天气越来越热,连树叶在炎炎烈日照射下,似乎都要晒得枯萎起来。

莘都头带着手下冒着烈日拉练。

一名队长说道:“莘都头,都正午了,天气太热,我们息一会儿吧。”

“为什么王知县拉来延州大户,让他们买猪买羊给你们吃,为什么你们不如西夏人,不如蕃人?有了肉吃,还不得给我好好训练?”莘都头喝斥道。

那个队长不能作声。

实际宋军也不是王巨想像的那么悲催,有坏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大多数人不缺少血性,当然将领也是关健,如好水川之战,虽然三军覆没了,也狠狠地将西夏人咬了一大口。三川口之败,黄德和带头逃跑,许多宋军也跟着逃跑,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有部分宋军随刘平浴血奋战到底。

但这是绝望的战争。

在文臣指挥下,一败再败,反正是输了,大不了一死吧。都打算付出生命了,但他们还没有多少胜利的信心,所以士气越低落就越低落。

大家负甲继续在烈日的梁峁上下奔跑拉练。

这时一名斥候骑马飞快而来,向莘都头小声地通报了几句。

“兄弟们,发财机会来了。”莘都头说道。

大家莫明其妙。

“随我来,听我号令。”莘都头带着近百名兵士向附近的山道上扑去。

只跑了一会,便看到一支商队蜿蜒而来。

“他们是私商,孙公下了号令,全境禁止私商,我们去抓住他们。”莘都头说道。

抓私商啊,大家面面相觑,不过随后脸上转喜,抓就抓吧,反正有莘都头顶着,只要抓住了,多少能发点小财的。

看到他们冲来,那些骡子们全部吓得脸色发白。

“停下,停下,放箭,对着他们左右放箭,但勿得射人,否则军法处理。”莘都头快到商队前面时,又下了一道命令。

近百名宋军齐齐放箭,那些骡子一看不妙了,一个个拨腿就逃。

领头的管事同样也吓着了,不过他还是壮着胆子说道:“你们是荔原堡兵哥吧,我们与你们堡中段承受……”

“你敢妖言惑众,诬蔑段承受,来人哪,将此人射死。”莘都头大声说道。

不好,这是想杀人灭口,那人心中想到,于是也丢下货物,拨腿就逃。

“将这些货押回堡中。”莘都头说道。

也不训练了,一个个推着货返回了荔原堡。

种兕走了过来,说道:“莘都头,做得不错。”

然后又说道:“兄弟们,将货留下一半上交,大家分了。”

听了姚兕这句话,大家一起欢呼。不过有几个人脸色不大好看。姚兕便将他们喊到一旁说道:“孙公下的命令,你们难道不听?我也不想深问,但这一两个月内,大家必须听我的号令。过了两个月,我便不问。”

几人心里想,还不是你将事儿捅出来的。

但是姚兕要求并不过份,难道一两个月时间也不能忍受吗?于是一起便没有再说什么。

第一七六章新私商(下)

“不要将它们碰到水了,”李贞站在岸边大声吆喝着。

在他的指挥下,工人们将一捆捆白色或黄色的竹纸陆续搬上了船。这便是当初选在杭州的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水路交通发达,在这时代水路运输成本乃是最低的,如果组织得当,一斗粮食从杭州通过水路运到京城,仅十几文钱就够了。但通过陆路呢?

那也甭运了,直接让百姓向南方转移吧。

王嵬也站在岸边,欣喜地说:“终于等到这一天。”

熬了快两年半时光,终于看到收入了。

李贞说道:“二叔,我去一下杭州城,我不在时,你替我照应着。”

“好来。”

李贞上了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杭州城,向人打听,找到城中最大的书坊,然后对店中的大伯说道:“我要见你们东家,谈笔大买卖。”

“请问郎君是……”

“我是富阳那个纸作坊的管事。”

大伯立即换上笑脸,现在的纸作坊,在杭州几乎家喻户晓了,并且与他们书作坊联系更紧密,想要书赚的钱多,必须各方面都要省约成本,其中纸成本就是大头。

他立即进去禀报,一会儿一个老者从里面走出来。

“李郎君,什么买卖。”

“我们进去说话。”

“行,跟老朽来吧。”老者将李贞带到里屋,让人人倒茶,然后说:“李郎君,我们现在可以说了吧。”

“我想与翁翁联手印刷金刚经,圆觉经,这些常见的佛经,不一定非得那本,但必须贵家有雕板的。”

这便牵连到印刷成本问题,不一定活字印刷就一定比雕板印刷便宜。那得要看,一些常见的书籍,例如儒家十三家,一些佛家书籍,大型书坊都有现成的雕板。

但这个雕板保存一占地方,二得防虫蛀,时间长了还会变形,一变形就没办法印刷了。因此冷门的与不畅销的书籍,一次性雕版印刷后,雕板也就销毁了。然而常见的书籍因为各大书坊与书局都有,所以利润很轻。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毕升才钻研了活字印刷,以便书坊印书降低成本。单为一本书上活字,那肯定不划算,可书坊一年会印很多本书,一书不划算,十本不划算,那么二十本,五十本呢?

书的成本自然就下降了。

但毕升用的材料可能受到雕版印刷的影响,先是选择木活字,没成功。然后又选择泥活字,刻字容易哪。金属活字虽好,可在这时代想铸出来一个个字模何其之难?而且金属活字对粘合剂要求更严格。

他想便宜省工,结果忽略了金属活字,于是活字印刷出来,却因为木活字与泥活字的种种弊病,不能普及。

与这个无关,有关的是成本。

有了现成的雕板,印刷成本会更小,再加上今年的黄金纸,书价可能就不到原来一半了。

“李郎君,不是我扫你的兴致,虽然你们作坊有了那种新纸,便宜,但大家都在用,书也会便宜了。这些佛经不是一家书坊有的,实际没有多少利润。”

“翁翁,你想错了,这些书不打算在中原卖,也不会在宋朝卖,而是运到西夏去。”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歌妓软软地唱着柳永的《雨霖铃》。

其中一个性急的中年人问道:“朱管事,说吧,你将我们一起喊来,究竟为何事?”

这也是被逼的。

荔原堡查私货,并且连续变相地抢走了三家私货,大家无奈了。

当然,他们也在想办法,只是孙沔又贪又暴又强硬,这些豪强们同样不敢开罪。但办法迟早会有的,毕竟他们才是地头蛇,而且私货牵连甚广,也不是孙沔能搞得掂的。

因此朱清走入大家视野,就是此人带着大量猪羊,送给了华池县各营官兵。

朱家是延州的地头蛇,影响伸不到庆州。

不过他们也想打想通华池路,因此朱清邀请,于是一起来了。

朱清拍了拍手,让那歌妓下去,说道:“诸位,我来是同各位商议一件事,我们联手经营私货,从华池路走。”

“哦。”大家一起惊讶,但想一想觉得很可能,据他们听来的一些消息,那个姚巡检深受着华池县那个小知县的影响,那个小知县就与这个朱家来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朱管事,你说吧,如何共同经营法。”一人问。

另一人阴阳怪气地说:“朱管事,华池县乃是庆州地界,不是你们延州人的地盘。”

“诸位,听我将话说完,第一我们延州可能有几户进入,收益我们只得十分之一,余下的由你们分摊,但我保证不会再发生私货被查没的事发生。”

这个要求并不高,大家于是不作声,只有一人问:“那么二呢,三呢?”

“二就是勿得经营私盐,余下私货不问,但有一条,必须从西夏人手中换回大量的战马。”

“马啊?我明白了,原来是为了那支新蕃落军啊,”其中一人恍然大悟道:“不过朱管事,此非昔比,仁宗时朝廷置买马社,虽然后来关闭了,但官府也偶尔从我们手中买马。可那时马价格比较公道,一匹良驹往往能给近六十贯钱。然而今年朝廷下了诏书,一匹马就给三十贯。去山那边都买不到,况且在宋境内。”

“这位仁兄说得也对,不但在庆州这个钱买不到私马,就是保安军互市哪里都买不到马。朝廷……”朱清摇了摇头。

当然,原来朝廷从商人手中买马,确实发生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如官吏勾结,用劣马冒充良马,骗取国家钱帛。一匹不能当成战马的劣马与一匹优良的战马,差价能达到四五十贯。

那种情况是不好,可那个价格却是能买到马的。

就是那样,朝廷在陕西的两支骑兵广锐军与蕃落军仍然严重缺马,蕃落军由于自己能带马还好一点,马数能超过一半,但不足六七成。广锐军只能做到两三人才配置一匹战马。

骑兵有骑兵的打法,步兵有步兵的打法。

没有了马,骑兵如何上战场?等于自废了武功。

然而现在朝廷更糊涂,听说那个韩相公曾经在陕西呆过很长时间,难道连这个也不懂?

朱清是想不明白的,韩琦还算好的,小宋都直接抛出老母猪法的养马。

“这个就不要你们操心了,只要得到马,我们会以真正的市价收回来。”

“新蕃落?”这一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

原来所谓的查私货,全是那个小知县闹的把戏。

只有严查私货,华池道才能封死,延州的商户才能有机会胁迫与进入,那个新蕃落才能有机会买来马。至于那个刘指使,不仅因为那个小知县报复,更主要的就是为了这一条,再加上报复,于是躺枪了。

“我们可以答应,但盐不能停。”又一人说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盐只是私货的一部分,但在里面获利比例很大,加上庆州离盐州又很近,因此大家不甘心放下。

朱清也不气愤,平静地说:“组建蕃落军,保卫的是庆州,不是我们延州。”

他们不知道王巨的计划,也不知道延州有多少商户参加,可能是为了巴结那小知县吧,那么出一点钱买来猪与羊,改善兵士伙食,以及资助战马,还是可能的。

这笔账好算,那个伙食,一年八千贯足矣了。

这个马更简单。看似一营四五百匹马得要不少钱,可不要忘记了,这个马从山那边买回来的,一匹四十来贯便足矣了。朝廷再掏出三十贯。一匹不过亏空十来贯钱。

但还有呢,几家参与到私货当中,也会获利,说不定不但不亏,反而能将那个伙食费都赚了回来,又博得了一个大大的美名。

那人却又讥讽道:“一营蕃落便能保卫庆州?”

“你是?”

“在下吴查。”

“一营蕃落是不会起作用,不过庆州有那么多营官兵,关健时候多一营蕃落与少一营蕃落性质就会是两样的。”

“朱管事,不是我笑话你,试问葛怀敏手中有多少官兵?”

朱清略有些不悦了:“王知县初到华池,当天便有一支私货到达华池,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想示威。这是王知县不想闹出更大的风波。如果你们不合作问题也不大,大不了我们自己行动。”

“朱管事,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里是庆州,就包括华池县的胥吏与官员,都有我们的人,难道王知县一个人能撑起华池县?”

“不错,他一个人撑不起来华池县,但加上那支蕃落军呢?以后他们就驻扎在华池镇训练。也许各位门路广,但我们这是私货,不碰私盐,大家去京城告状吧,或者到孙公面前告状吧。”

这才是要命的后着。

只要能说一个理,朝廷就会准许。

但只要朝廷准许,这一营蕃落往华池镇一卡,他们又明为延州商家赞助,实际后面王巨,那么无论大伙在荔原堡做出什么手脚,华池县这条私商路也断掉了。

其中一个年长者立即劝说道:“大家少说一句吧,朱管事,为什么不从保安军买马?”

“从保安军买马必须以货易货,还要缴纳场税。”

大家都明白了,只要延州几户商人从保安军买马,官府还会很欢迎的,但那就是硬性交易了,无法产生巨大的差价来弥补这个亏损。但他们还不知道,王巨不是打算买四五百匹马,而是一千多匹马。不仅那个正在拣兵的蕃骑,王巨甚至将荔原堡那个蕃落军的战马补齐。

并且这个马只是其用费的一小部分。

整个计划用费十分惊人,不能全靠补贴,因此利用手中的职权,通过私货的渠道将这个用费弥补回来。不然朱李两家可以拿出两万贯钱,但能拿出十万贯钱吗?

朱清继续说道:“这是其一,其二延州那边也缺马,一旦我们大肆买马,官兵必然前来扣留,还能带多少马来庆州?至于私盐的事,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王知县在华池县是磨勘,按照制度三年过后必然调走了。若是建了功,不用三年,就要调走了。他前面调走,后面我们也撤出来了,那时你们怎么办,不管我们的事,也不管王知县的事。请切记,每增加一份力量,便能更好地保卫你们的家园。王知县这样做,是在保卫你们的家园,而不是延州的家园。”

“那好,我们立一个契约。”吴查又说道。

无论能不能说出理,它是灰色地带,契约能立吗?

此人真麻烦,朱清心中说道。

第一七七章买扑

“这里是庆州,大家是相互倚赖的关系,就是立下契约,大家不守信,能起作用吗?”朱清愠怒道。

“吴员外,你少说几句,朱管事,你也莫见怪,前段时间孙公查私盐,罚了吴员外近千贯,吴员外也怕了。”那老者劝道,又问:“还有呢。”

“余下的就是有两个生意所得不在这十分之一内,第一是佛经。”

“佛经?”大家先愣,后是想笑。西夏那边佛教大兴,但有几人能识字,就打算一年能卖出一万本佛经,一本佛经能赚一百文钱,也不过一千贯,还不够你们一个月伙食补助的折腾。

“这个我们同意,另外一个呢?”

“酒。”

前面朱清说出,后面所有人终于忍不住一起笑了起来。

“你确定是酒?”老者问道。

“就是它。这两样物事经营所得,不能计入,不仅是马,还有其他的一些开支,支出很大的,还望各位谅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