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到韩韫,这次若大捷,仅凭借他提前打听到了西夏出兵庆州的情报,离转正也不远。

但实际上其他几个人,黄骅隐约感到王巨让他们去做的事非同小可,如果不是他们仅是举子出身,可能个个都能名垂史册,最少以后能转正。

这个转正对于读书人来说,那是一个梦想。不仅是官本位的政治体系,在宋朝当文官的还有很多好处,当然,贪墨黄骅他们基本是不会了,受人尊敬却是他们个个喜欢的,另外随着王巨上位,他们做为王巨门客,以后也会陆续上位,那怕担任一个真正的知县,以后最少能让一个子女荫补吧。况且何止是这个好处!

所以黄骅看到他们一个个下去,心中有点急。然而眼下机会来了,不仅是替王巨办事,也省去了章楶与韩绛的为难。况且这件事若是办好了,可能朝堂有争议,不过大家心中清楚,对宋朝会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几个人联手推一推,自己说不定也能转正。

“见过黄先生,”诸位商贾立即施礼。

宰相门房七品官,况且是王巨的门客。

赵大井也做了自我介绍:“诸位父老乡亲,我是王知州从保安王家寨带来的傔客赵井。”

“见过赵大郎,”诸位商贾再次施礼。赵大井岁数太小了,因此先生喊不出口。

做了自我介绍,黄骅说道:“前方正在激战,但敌人已经落入王知州的陷阱之中,不久梁乙埋的主力军队也会覆没,因此接下来的战事,王知州会分兵两处,一处会追击敌人的逃兵,一处是分兵去永和寨。我这样说你们明白吗?也就是从一开始时起,王知州就想将这三十万夏军一起吃掉。现在离这个目标不远了,今天不算,前几天陆续的会战,已经歼灭与抓俘了十万夏军。”

别的几场大会战这些人没有看到,但庆州城下大破宋吉的两万夏军,这些人一个个半夜起来,站在城头看的。

但听到这个数字,一个个还是啧啧惊奇,十万人哪。想当初曹玮在三都谷只干掉了一万来吐蕃人,被震慑整个西北了。

然而这怎么好比呢,那一战曹玮要的是震慑,而非是歼灭,因此最后战果是斩首千余级,敌人自相蹂躏又掉入谷中,死者不下万人,宋军又缴获了牲畜、衣服、器帐三万三千余,但只擒了七个人。抓俘干嘛?最后还不是为了西北安定,无偿释放。因此性质不同,并且那一战曹玮帐下只阵亡了六十七人。

庆州战役胜得更辉煌,不过至今阵亡了多少战士?马上要赶上好水川阵亡数量了。

不过黄骅只说敌人的伤亡数量,那么听起来终是两样的。

“敌人只剩下二十万兵马?”一个商人问。

这个真不大清楚,即便宋兵坐在气球上,也数不过来。但能大约地估计,黄骅道:“因为明公设计,将敌人一分为二,又设计使他们耽搁了几天,粮草不足,还分出近万兵马去了后方调运粮草,现在敌人两路兵力合在一起,也不会超过二十万了,柔远寨哪里包括梁永能的败军不足十万。而我军兵力却接近八万兵马。”

“那肯定会大捷。”诸商人纷纷说道。

宋军的兵力还是少,然而士气一样么?

至于以前,一个是夜袭,一个是没有大量骑兵出现,一个是地形的刻意挑选,一个是局部的会战,而今天这些优势全部消失,但这些商人都忽视了,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想不到。

黄骅当然也不会说,尽管他心中多少还有些担心着。

战场上千变万化,什么可能都会发生的。

他继续说道:“大家请看这幅地图,敌人败逃,实际西夏也抽不出多少后备军队来营救了,那么我军会一直追下去,追到什么地方呢。”

黄骅手一指。

“盐州。”

“要追到灵州。”

“要趁机歼灭西夏。”

这些人七嘴八舌地说道。

“如果歼灭了西夏,那么以后你们还有生意可做?”

“我们宁愿不赚这个钱,也想将西夏歼灭掉。”许多商人纷纷表态。

“那就错了,即便歼灭了西夏,你们照样还能赚到这个钱,而且是正大光明地赚这个钱。但明公却没有这个想法,他只是想追击到盐州,便停下来。然后于后方连筑数寨,这样一来,庆州就会成为真正的后方。”

黄骅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指着,可他每指一处,这些商人脸色就是一变。因为这些堡砦未来的位置几乎卡满了通塞川与归德川,即便其他横山地区的山道,同样堵死了。问题就来了……

“大家是不是感到以后私盐很难进入到庆州?但没关系,现在给大家一个机会。你们都知道,此战我们抓获了大量战俘,然而远不止,除了战俘外,还有许多牲畜、车辆,这次明公既然打算在横山连筑十几个堡砦,当然也是用战俘去筑堡的,那么横山百姓以后也就成了宋朝的百姓。可这一带的百姓生活很贫困,他们在西夏朝廷可以不管,但属于宋朝,大宋就不能不管。然而直接救济,反而弄不好就成了第二个慕容,最终欲壑难填,难以管制。如果不救济,又可能因为贫穷而闹事。因此明公会动援这些百姓前去盐州……运盐!”

这些商人一下子听明白了,王巨大胜后会一直追到盐州,盐州离宋境不是太远,无论从庆州还是从延州,都可以将粮草运到盐州,况且还有那么多战俘呢,去的时候运粮草,回来的时候运盐,那就完美的将供给解决,风险也不会很大。

至于宋军则是停在盐州,一是给后方筑堡砦的时间,并且天气也渐渐暖和了,筑堡砦难度下降,二就是给后方运盐时间。

这么多战俘,再加上动援的百姓,宋军本身就有许多辎重车,加上缴获来的牲畜车辆,这一天下来得运回多少青盐哪?

那么更大的问题来了……

黄骅继续说道:“首先这些堡砦筑起后,以后起运私盐会非常的困难,其次这次明公可能运回几百万石青盐。你们商贾,逐利而行,明公也理解。如果说你们就不爱国,那也非是,就象这次仁多零丁派了一些斥候前来庆州城,你们全部举报。这也是爱国。因此明公权衡之下,想到了一条解决办法。未来青盐会运到五处地点,淮安镇、白豹城、大顺城、金汤城、顺宁寨。”

听到这里,大家不知是喜还是忧,白豹城与金汤城那是西夏重要的堡砦,但现在黄骅手一划,以后就成了宋朝的地盘,并且当成存放青盐的地点了。

当然也意味着自此以后,西夏想威胁庆州更难更难。可这样,私盐还有活路么?

黄骅继续说道:“因此明公打算先交给你们销售,在庆州延州交了钱帛后,再由你们雇人由五处堡砦运回,因为你们买的是官盐,因此任由你们在陕西路销售。勿用担心,明公乃是环庆路安抚经略招讨使。”

这句话说完后,大家才色霁,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延州那边的与他们无关,他们关心的就是环庆路,环庆路五州军,环州、庆州、邠州、宁州、乾州。如果能公开将青盐运到邠州与乾州,那么可以销到整个陕西路了。

虽然利润可能少一点,但这可以公开销售,再也不象以前那样做贼一般,要贿赂衙吏官兵,可能利润会更可观。

其实这就是韩绛与章楶不露面的原因。

严格来说,盐的销售是属于三司管辖的。如果青盐是宋朝的产盐,王巨这样干,弹劾的奏折能将整个皇宫都盖住。但青盐不是,这摆明了是抢来的西夏盐,而且官府不卖,私盐也不会中止,甚至青盐销售范围与解盐牵涉不大,可能因为大幅度贩运贩卖,会使损失部分解盐的盈利,但损害不会很大。如果往大里说,因为这次的抢盐,如果抢得多,未来几年内陕西路都有大量官府销售的青盐,而非是私商贩来的青盐。这会让西夏经济雪上加霜。除非西夏将青盐价格下降到一斤十文钱。但那样再扣除贩运费用,西夏人也赚不了多少钱了。

王巨打了一个擦边球,并且对宋朝利远大于弊,况且这些钱是用来奖励抚恤三军将士的,王巨用兵奢侈,那也是有名的,不是第一回了。

不过因为这次战功,必然会有人嫉妒,甚至反感战争的大臣憎恨,到时候会用此做文章。

但这个真能得到很多钱帛啊。所以王巨做了。

黄骅说到这里,这些商贾都会意了,接下来就是洽谈盐价,以及数量。

当然,不止是这些商贾,马上会有更多的商贾加入这场盛宴当中,只不过庆州的商贾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受益罢了。

这些商人交头接耳讨论了一会,其中一人站出来说道:“如果这样,我们愿意每斤出二十一文。”

原先打算是想出二十文的,不过想一想不大好意思,因此又加了一文。

黄骅讥笑道:“盐运到了淮安镇、白豹城、大顺城,没有官兵衙吏勒索,运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是公开销售,这是奖励抚恤三军将士的钱帛,你们只出二十一文,也太心黑了吧。”

以前私商从边境得到青盐均价远低于二十一文,不过还得支付背骡子的费用,打点胥吏衙役与各营官兵的费用,这么七扣八扣下来,也差不多接近二十文了。

但它终是私盐,不能正大光明销售,只能偷偷摸摸地销售,因此每斤“批发价”不过三十文左右。但到了百姓手中肯定不止了。也就是看似利润高,可许多利润被各个环节得去了,私盐商人每斤实利同样不过只有几文钱。只是它的销量大,所以经营私盐的商人才多。

现在不是私盐,而是官盐,可以公开卖。想一想一斤味苦的解盐市价多少。如果公开卖,一斤味美的青盐市价会卖多少?三十五文,四十文或是四十五文、五十文?

至于那个奖励抚恤将士,大家自动忽视了。

其实低不低?真心不低,宋朝律法有时候不当一回事,而依“故事”断案,又是绝对的官本位,官员说算就算,说不算就不算,朝廷信用不大高。

但现在官府是急等着钱帛,这些盐买回来可能会积压好几年时间,万一官府有变卖,哭都没有眼水。而且庆州的这些小富商们终不是高家曹家,他们还是“弱势群体”。

同时还有资金来的积压,特别是那些心黑又有门路放高利贷的商人,可能他们会买一些青盐,但根本不会买多少。

如果不是王巨知庆州,还有一个环庆路安抚经略招讨使的官职,以前王巨等于又与他们合作过一回,那么这些商人所出的价格可能连二十文都没有。

这也是王巨现在就将价格定下的原因,往后去,还有哪,环庆路后方还有三个州,以及鄜延路数州,甚至永兴军都会有商人参加到这场盛宴里。但那些人,未必有多少人信任王巨,或者买王巨的面子了。

不过现在就定下来,还有一个黄骅都不知道的原因。

但事先王巨与黄骅也议论过这个盐价,黄骅说道:“这样吧,每斤二十三文,暂不收订金,拿到盐后再付钱帛。”

二十三文显然让大家有点为难,于是又讨价还价了一会,变成了二十二文。

并且搭成了初步的数量,六十三万石!

“真有钱哪,”黄骅等这些商贾走后说道。

六十三万石,是几百万贯钱,他都不会计算了。况且这仅是庆州一州。

“做得好!”章楶夸奖道。

他立即用旗号通知气球上的士兵。

气球上的士兵立即将这个消息传向柔远寨。

不一会,这条消息便让王巨看到,这时候他离柔远寨不远了,看到气球上在挥旗,他举起望远镜看去,连续挥舞了两次,二十二,一面画着碎石粒的旗帜,后面又挥了一个六次,一个三次。

他立即翻译出来,每斤盐是二十二文,订购了六十三万石。价格也就那么一回事,可这个数量让王巨惊喜了,心中不由地想,不能说宋朝没钱哪,一个庆州就有那么多土财主。但这个土财主越多才越好哪。

“好消息,来得正是时候。”王巨挥了一下拳头说。

第539章会战(四)

王巨立即叫来亲卫,向下面传达一道命令,也不算是命令,只是一条动援士气的口令。

“明公有令,此战过后,除朝廷奖励外,还会从蔗糖作坊、烧酒作坊、竹纸作坊,陆续分六年时间拿出两百万贯做为额外奖励或抚恤。”

这个奖励只让高敏在萌门三岔说过一次,那一天在惨战之前必须激励三军,否则那一天坚持不下来。

这三样物事太有名气了,而且王巨在华池县就做过类似的举动,通过各种手段赚来钱,然后用商贾捐助的名义,购买战马,置办器甲,改善伙食,还有奖励与抚恤。

大伙儿不会算账,只知道是两百万贯,不由传出一阵阵欢呼。

接着传令兵又陆续传出第二道命令:“诸位,只要你们打败敌人,趁胜占领盐州,那么明公会从盐州运回大量青盐,这些青盐所得最少会是一百五十万贯,多者能达到三四百万贯,它们同样也全部用来做为你们的额外奖励与抚恤。”

“哦哦哦,”三军传出更大的欢呼声。

“明公还有令,除战马外,余下所得,一半同样还做为奖励与抚恤。”

这个就太多了,包括军中的战利品,其实马也只是指好马,一些伤马卖成民用的,同样会抽出来奖励给士兵了。至于器甲,有的器甲得保留的,比如上好的夏国剑,西夏弩,西夏冷锻铠,不过这个不多。大多数要回炉改造,普通的桑木弓会发放给蕃部强人与壮马,以及后方的义勇兵,减轻这些义勇的负担。

不过还有很多能发放给各个将士,比如皮甲,实际就是皮袄子,还有衣服,帐蓬,等等。

粮草做为士兵伙食了,不过许多牲畜车辆,战后运完青盐,要陆续便卖出去的,这些又可以做为奖励与抚恤了。

若是攻破盐州,又会得到大量财富,况且沿途一些堡砦同样有一些富翁,对他们就不客气了。

另外还有一笔巨大的收入,那就是战俘。

但不是所有收入一起给予奖励抚恤的,特别战后重建家园,那就要花费一笔不菲的钱帛。不过这次若是连连大捷,战利品同样也会收获巨大,就是抽出一半,这个数额也不会少。

只是这笔财富不大好计算,但大家心知肚明,别的不说吧,就是这些战俘得卖多少钱哪。

现在王巨公开表态了,至少战俘这笔钱是逃不掉吧。

这样一算,三军上下一起叫得更痛快了。这就是章楶上午便与这些私商洽谈的原因。加官进爵终是少数人,发财才是真的。

并且王巨信誉一向不错,以前还做过类似的壮举,大家也相信。

三条奖励令传达下去,几万大军就象打了鸡血一般兴奋。

实际有的人也有点累了,但在这一刻,几乎劳累眨眼间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有人大喝道:“盐州,盐州!”

王君万骑在马上问:“明公,真给那么多钱哪?”

王巨点点头,实际未来几年,王巨自己也需要用很多钱,但在六年内,从三大作坊抽出两百万贯,应当不算太吃力。反正这个钱,自己也不想要,随着官职提升,仅是薪酬保障自己用度绰绰有余了,往东挪也是挪,往西挪也是挪。这不是国家的钱帛,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当然,以后避免不了会有人在上面做文章。但怕遭人嫉妒,那还能出头吗?

其实这也是王巨与章楶商议的一步计划。

王章二人与种谔曹玮不同,他们就是武将出身,整顿军纪,掌管三军,颇是正常。准确的说,章王二人与张亢一样,是以文臣掌兵,多临时性的练兵带兵或作战。

而且他们来到庆州时间是如此之短。

因此张亢在府州的做法即可借鉴。

张亢在府州怎么做的,他看到禁兵军纪松驰,胡作非为,战斗**不高,于是打开府库,拿出钱帛奖励,用之刺激禁军将士。这一招立即管用,后来连连大捷,生生将李元昊十万兵马逼得撤退。

但张亢却因此悲催了。

张亢去府州时是府麟路马步军总管,所以被人找到借口弹劾。王巨却不同,他来的时候是陕西路安抚使与环庆路安抚经略招讨使,最少在环庆路这一块,军事、民事政务与财政,皆有权处理。

所以可以放开手脚,打一点擦边球。

不过当时章王二人也低估了民间商贾的富裕,所以高敏在萌门三岔说,可能还有一百多万贯其他的钱帛,用之奖励与抚恤。当时两人低估了。

另外就是这个时间,不能早说,最少会战打响之前不能泄露,否则传到敌人耳朵里,整个战略计划全部暴露。但也不能迟说,迟说了诸州商贾集结,价格谈不好。特别不是环庆路的商贾,人为财死,谁怕谁啊。另外就是那时候对士气的渴望也不会那么大。

现在才是最佳之时。

也就是王巨能做的几乎做到了极致,如果这样还会失败,那真的没办法了。

传令兵继续在大声传着这三条嘉奖令,并且王巨就在军中,没有人怀疑这三条口令是虚假的。

离柔远寨越来越近,欢呼声也越来越大,也立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随着士气进一步鼓作,前面的宋军就象破开道道人浪一般,迅速的撕开敌人的后面逃军,中间逃军,向前面插去。就连许多速度快的西夏骑兵也被追上,有的人被击毙,还有的人被迫下马抱着脑袋蹲在路边投降。

最最关健的时候到了。

梁永能好不容易逃到柔远寨下,然后气喘吁吁地说:“叔父,可能我们估计有误,宋军主力并不在环州,而是在这边。”

开玩笑,延州支援,延州有那么多兵马支援吗?

“有多少兵马?”

“三万多,四万多。”梁永能被杀蒙了,也被追蒙了,磕磕巴巴地说道。

天知道来到多少宋军,反正肯定比他帐下的兵力多了很多。

“立阵,继续放人,骑兵准备,从两翼杀过去。”梁乙埋也不顾得是不是宋军主力了,大声呼令道。

宋军咬住西夏人就冲了上来。

梁乙埋还低估了这种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尽管他让大军刻意留下三道口子,可是败兵人数太多,追击的宋军人数更多。而这里的地形只能说是略有些开阔,也是梁乙埋刻意挑选最开阔的地带。

可它终是山沟,即便开阔,又能开阔到哪里?

几万败兵散开逃窜过来,立即袭卷了整个列阵的夏军,即便准备好的两翼各五千骑兵,也被败兵卷得不能前进。

“冲啊。”姚雄大声喊道,他骑在马上也看到了两翼的骑兵。一旦让他们得逞,还是很危险的,最少进入僵持局面后,宋军想利用败军冲散夏军之势将不会存在了。

那时候宋军顶多持平,休想大捷,甚至还会有危险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