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永能派出报信的斥候在跑上奔跑。

另一边数千铁骑同样在奔驰。

姚雄带着数支不熟悉的骑兵也冲了过来,包括那两支骑兵,还有三支庆州的骑兵,不过真正的骑兵营只有一支,其他两支都是从临时缴获来的战马,让会骑兵的强人强行上去,组成的临时骑兵。

这五营骑兵战斗力很让人怀疑,不过他们速度很快。而且现在整个若大的战场一起杀乱掉了。夏军在宋军不停冲击下,乱掉了。宋军在夏军冲击下,同样也乱掉了。

姚雄看着战场上的状况,只说了一句:“我只要求你们一点,无论如何,跟在我后面,不要被冲乱。”

说着,拍马持着长枪冲杀进去。

但是这五营骑兵到来,还没有击溃敌人。

另一边梁永能派出的斥候已经到了柔远寨。

“是华池镇的宋军?”

“大将军,是啊,他们都是滑着冰来的。”

“有多少兵马?”

“大约有一万余人吧。”斥候不确定地说。那时曲杨二人的军队还没有杀过来,确实只有一万来人。

“永能能对付吧。”梁乙埋心中想到。毕竟大顺城那边的宋军兵力更多,柔远寨里还有一群不怕死的宋军呢。

因此梁乙埋没有动。

但不久,又有斥候来报。

“两万多兵马,宋军那来的两多万兵马?”梁乙埋不大相信。如果真有两万多兵马,那就不大好说了,毕竟自己的大军在撤退之时,三军士气低落,说不定就能让宋朝得手。

难道是延州又派出军队前来支援?

这时候他不敢赌了,想了想说:“立即下令前方所有三军停止撤退,违令者斩。十里之内的所有三军返回柔远寨。毛庞谋罗,你立即率领五千骑兵前去荔原堡参战。”

既然宋军想捞便宜,那么就一战定胜负吧!

“喏。”毛庞谋罗开始集结五千精骑,冲向荔原堡。

那边又有一支又一支宋军投入战场。

王君万杀过来了。

顾永平带着手下杀过来了。

杨培带着手下杀过来了。

接着王巨又带着余下的保捷军杀过来了。

其实西夏三军都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会,柔远寨必有援军来救。

然而宋军这一波又一波的军队不停地涌来,不知道涌来了多少宋军。随着这几股宋军杀来,远处又来了一支宋军。实际那几营官员不到万不得己时,王巨是不会投放的。

这终于让梁永能部下产生了沮丧,而且现在宋军在兵力上也占据了上风,并且这支后来的宋军,特别是王君万的保捷军,经过了数场大型战役,无论心理、士气,还是实战的经验,都达到了巅峰。

迅速战场就出现逆转,并且王巨吸取了上次大顺城之战的教训,有意将通向柔远寨方向的道路让出来,王巨最后一击,又有意地挤压河西的夏军。

终于这部分夏军向柔远寨方向逃去。

王巨立即下令:“分出一支通道,让他们向柔远寨方向逃跑。各军请立即集结好各自的部下。”

王君万、姚雄、顾永平与杨培几支军队稍好一点,但刘昌祚、杨文广、曲珍与姚兕各自部下刚才都被冲乱掉了。这时用旗与号都没有办法指挥,只好用传令兵大声呼喝。

西夏人也不管宋军如何集结,包括梁永能在内,看到宋军分出一条通道,一个个向柔远寨抱头鼠窜。

“姚雄前行,王君万与我随后,次之姚兕、曲珍、杨文广、顾永平、杨培,刘昌祚率领余下三军殿后,立即追击。”

三军又迅速追上,不停地格杀。

其实西夏人速度并不比宋军慢,但这还是属于山道,并不是宽阔的河北平原。随着宋军尾随过来,夏军一个个拼命地逃跑,反而将这条山道塞住了。

这时候毛庞谋罗也带着五千骑冲了过来。

本来援军过来是好事,但现在这种情形,又是山道,你们五千骑兵往前一拦,不是好事,是坏了我们逃跑大计。数万西夏逃兵迅速涌过去,毛庞谋罗还未来得及指挥,五千骑兵就被冲乱掉了。

梁永能部下士气低落,梁乙埋部下士气同样也低落。看到这种情形了,谁听毛庞谋罗的指挥,他们又是骑兵,还在前面,那就往回逃吧。

前面夏军象苍蝇一般在乱逃,后面宋军不停地格杀,有的看无路可逃,便往山上逃。那正好,这就是那七营官兵的任务,他们殿在最后面,如果荔原堡战事不利,便当成预备队压上。如果顺利,他们的任务便是抓捕战俘。

“前面败了,永能败了?”梁乙埋还有点不大相信。

“确实是败了,正向我们这边逃跑。”

“列阵以备,中间让出三条通道。”梁乙埋紧张地说。

梁永能败了不怕,就败三军溃败,胡乱地逃过来,一下子将自己的阵型冲乱,宋军顺势攻击,再加上大顺城的宋军即将到来,那么自己的主力军队就会惨败。

“大顺城那边的宋军有什么动向?”梁乙埋又紧张地问。

“也快赶过来了。”

“该死,该死。”梁乙埋气愤地说,如果不是拨营还不怕,现在整个三军拨营起寨,连一个防御的地方都没有。他看了看四周又说道:“耶午能底,你再率五千兵马,死守着那个道口。”

“喏。”耶午能底立即集结五千兵马,冲向那个道口。

这时候梁乙埋部下诸将还不是很害怕,毕竟宋军的兵力并不多,只要稳住,那么就能反败为胜。

耶午能底在那个道口列阵,王巨这时候也在大喊:“投降不杀,放下武器,抱着脑袋,蹲在道路两侧,饶尔等性命。”

姚雄立即让三军呼喊着王巨这句话。

投降也未必有好下场,但比被宋军杀死要好。而且宋朝将那些贵族将领主动无条件释放回来,也让一些人产生侥幸心理。并且就是这些人,带着头投降。大不了到时候狡辨一下,俺可没有参加战斗的,那么那个小知州还会释放自己的。他们带头,一些产生侥幸心理的将士也跟着投降,在他们带领下,一拨拨夏军开始丢下了武器,抱着脑袋,蹲在道路边上。

这一来宋军追击的速度立即提高。

他们迅速往前移动,前面的夏军看到宋军迅速扑过来,更加混乱,甚至有的夏兵为了逃命,居然拿起兵器对自己同伴砍去。

但这时,还不能称为会战胜利,接下来梁乙埋的主力军队才是最重要的一战。

第537章会战(二)

现在大家战略意图都变得简单起来。梁乙埋所做的是将败军放进来,不被乱乱阵型,那么利用手中的优势兵力,这个兵力不仅是数量多,还有大量的骑兵,就可以大获全胜。

王巨是死死将逃军咬住,最好能冲乱敌人的阵型,那么与大顺城的宋军两路夹击,即便赢得会战胜利。并且他始终让出一条逃命的通道,荔原堡下是刻意放出来的,柔远寨这边则是一条天然通道,往安疆堡逃啊,哪里没有宋军。只要压住敌人,让部分夏兵产生逃跑的念头并且开始逃跑了,宋军即可赢得会战大捷。

这才是真正兵法上的围三阙一!

仁多零丁的意图也很简单,他所要做的,就是将罔藏逋一万余军队救出来。

荔原堡开始惨战。

永和寨也开始了惨战。

仁多零丁先派出两支兵马,向左右两个宋营发起猛攻,然后抽出一支兵马,主攻两营中的一座无名峰与牛子峁。两个峁顶上宋军都设置了戍所,实际不能称为戍所,而是小型堡砦。

非是石砦,而是木栅建设成的小堡砦。

夏军往上爬,上面放下无数滚石檑木,许多夏兵被砸中,惨叫着滚下山,有的人被生生砸毙。

但是罔藏逋看到仁多零丁的行动立即会意,在里面也派人向牛子峁攻去。

只要拿下这两个山峁,再派人守卫着两个山峁的侧面,罔藏逋的兵力就可以救出来了。

周永清一看不妙,马上下令分兵前去支援。

不过夏军兵力多,因此陆续有将士攻向峁顶,峁顶的宋军顽强的反击着。

王巨率领着大军追向柔远寨时,周永清已经增派了两千宋军上去支援,并且看到局势凶险,苗授也不得不从他的帐下抽调了两千宋军过去。两座山峰几乎堆满了尸体,鲜血几乎将两座峁峰上的残雪一起染成了红色。

琼娘在洗着衣服。

这是一栋幽静的小宅子,离州衙只有一百来步远,缺点就是离闹市有些远,买东西有点儿不便。不过宅子环境确实很不错,两大排青砖褐瓦房屋,中间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花有树,还有一口古井,并且这口古井的水能吃。整个庆州能饮用的井水可不多。

王巨来到庆州后,让衙役找房子租赁,衙役便找到了这一家。这家主人很开心,小王老子来了,就差不一点不要租金了。但这是不可能的,王巨按照市价给了租金。

搬来后,看到城中饮水不便,每天上午还打开前门,让百姓前来取水。

王巨不在家,琼娘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让百姓来取水。

几个小娘子一边打水,一边壮着胆子与琼娘说着话。

确实王巨在庆州名声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杀戳果断,但杀也是杀该杀的,对待普通百姓虽不能做到爱民如子,不过也算是用上了心。加上军功,所以才有了小王老子的称喟。

整个庆州自宋朝建国以来,“老子”不少,但得到大家真正认可的“老子”,只有范仲淹与王巨两个人了。

而且这一战即将王巨推上神坛,至少在庆州百姓心中,王巨将要走上神坛。当然,必须这场会战大捷,才能走上那高高在上的位置。

关健王巨生得俊秀哪,虽不及狄咏之俊秀,不过狄咏是啥?

所以这些小姑娘小媳妇们,用充满崇拜的眼神问琼娘种种。琼娘只好有一句没一句地答着。

但她的眼睛却不停地瞟着那个天空的气球。

自早晨起,那个气球上的旗子就挥舞个不停。

琼娘也知道,那是在传信呢。

不过这个传信也传得太频繁了,让她心中忐忑不安。

“娘子,真不放心,去问一下章质夫吧。”伶儿在边上悄声地说。

“这怎么行呢。”

“为什么不行,他是大郎的下属。”

“伶儿,章质夫是官人最看重的人,而且官人也憎恨那些仗势欺人的人。”琼娘严肃地说。

“喏,不过大郎真是好官,娘子,大宋有没有大郎这样的好官?”

琼娘答不出来。

但要怎么看了,因为王巨带着金手指作弊,若论对宋朝的贡献,罕有大臣能及之,甚至随着王巨地位提高,以后王巨军国两方面的功绩,都可能达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让人望而生畏的高度。

不过若论爱民如子,虽然大多数士大夫内斗越内行,外斗却越外行,但是在齐人重内治的口号下,宋朝也出现了一些很不错的清官,甚至比包拯更清廉更爱民子,比如刚刚调到京城,王巨再三推崇的程师孟,那才叫爱民如子呢。不要说王巨了,就是包拯在这上面,也不及程师孟。只能说在思想上,王巨可能比程师孟要好一点,至少他不会认为自己是官员,就高高在上了。

就在主仆二人说着悄悄话时,一个衙役走了进来,说:“章通判有请黄骅与赵井。”

伶儿连忙进屋去喊黄骅与赵大井。

然后又对琼娘说道:“娘子,你也跟过去问一问,这有啥打紧?”

真担心哪,那么多敌人。

琼娘想了想说:“那我过去问一声。”

一百来步,一会儿就到了。

不过琼娘奇怪地看着州衙里坐着许多商贾模样的人。

看到琼娘,章楶很客气地问:“琼娘子,有何贵干?”

他们认识得比较早,王巨科举时,琼娘与王巨第一次碰面,那时章楶就在场了。但这个小美妓的心思,让章楶啼笑皆非,想做不掉的凤尾巴,宋朝那有这规矩哉?但似乎就让她成功了。

那是王巨的家事,与章楶无关。不过既然是王巨身上不掉的尾巴,那多少也要给予一些尊重。

琼娘说道:“章通判,妾身看到气球上旗帜不停挥舞,心中甚是担心,斗胆问一下通判前线战事如何?”

“琼娘子,你勿用担心,旗帜挥舞不休,是乃今天兵力在大范围调动,东西两面开战,所以传递的消息比较多之故。而且前线也传来捷报,子安已经大败荔原堡三万多夏军,此时正席卷三军,向柔远寨追击过去,不久便会有更大的大捷佳报传来。”

琼娘脸上还有些迟疑。

章楶又说道:“这一战我军投入的兵力达到七万多人,梁乙埋部虽然有十余万兵马,但分成了两部,前部已经快撤到了安疆堡,与战场脱节。又是无备对有备,军心涣散对士气高昂。因此我军必胜。”

此战王巨几乎投入了近八成兵力,他这一部三旅兵马,当然王君万这一旅已经产生了部分损失,不过王巨也带走了一些强人,以及两支骑兵,因此兵力达到了一万六千多人。刘昌祚手中兵力更多,他的二十八营保捷、华池镇的强人,以及王巨从凤川砦打发来的七营官兵,当然这七营官兵成了打酱油的。不过也不能说不起作用,就象现在,没有这七营官兵,还得要抽调兵马抓捕战俘。这一部兵力若包括这七营兵马在内,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人。

曲珍与杨文广两部又有近四千兵马。姚兕被西夏人攻打到现在,堡中同样损失惨重,但也还剩下三千多兵马,能投入到战斗中。李三狗手中兵力更多,不仅有他的手下,还有姚麟支援的几营官兵,几千战俘做了肉盾。不过李三狗损失更惨重,被扁到现在了,战俘只剩下几百人了,官兵伤亡也很多,有不少官兵虽然侥幸活下来,不过皆负伤在身,已经无法战斗了,能投入战斗的只能勉强有四千人。若不是用战俘做肉盾,这个比例会整整下降一半。东谷砦在西夏围攻下,也出现一些伤亡,不过他们要稍稍好一点,因此能抽出五千兵马。另一部保持完整的便是燕达的军队,包括强在人内整整近六千官兵。然而兵力最厚的还是大顺城,虽然上次也出现大量伤亡,景思立还带走了两千兵马,不过能投入战斗的兵力仍达到了近两万三千人!

因此杂七杂八的,宋军能投入的兵力达到了七万八千多兵马。

不过总的来说,今天这一战,永和寨会打得很辛苦,荔原堡与柔远寨这边远不及永和寨那边辛苦,可是风险最大,变数最多。

毕竟敌人的兵力仍然很多,两部合在一起达到了十二万余人,如果不是因为粮草,调了一万兵力去了后方,那么自白豹城起,夏军的兵力能达到十三万多人,并且里面近半都是骑兵,包括一部分让人感到头痛的铁鹞子。

所以昨天晚上在王巨临出发前,王巨说了一句让人听不懂又能听懂的话:“来!享受这他妈跌宕起伏的人生吧!(支持国产,向《大圣》致敬)”

敌我双方兵力相差如此之大。

并且大环境宋朝是苟和的。

中途又发生了一些很当了的变故。

想要逆势而起,想要一举振作宋朝软弱的局面,是何其之难!

能做的也都做了,要胜要败,听天由命吧。

然而这些内幕,章楶不能说啊。

不过章楶说了说,琼娘也就稍稍安心了一些。对啊,这么多军队在调动,传达的消息岂能不多?

她躬身施了一个万福道:“劳烦通判了。”

韩绛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说道:“王子安嘴风很严实。”

那是当然,王巨一向嘴风严实,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从来不说。否则在现在的官场怎么混啦?

章楶则将赵大井与黄骅拉到后面,说道:“你们是王子安的傔客,王子安的许多安排也不会对你们隐瞒的。今天我将庆州城中所有私商召集,你们知道我是为了什么吧?”

“知道,为了青盐。不过前线还没有大捷呢。”

“应当不会有变故……”章楶道,今天有三大难关,一是苗授与周永清那边必须熬过去,不能让仁多零丁将罔藏逋的兵马营救出来。第二个难关便是荔原堡一战要顺利结束,并且将逃兵顺利地向柔远寨方向驱赶。第三个难关便是柔远寨大会战。但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应当不会出现差错。

他对王巨的信心可比王巨对他本人的信心还要足。

“但是这一战我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伤亡,虽然朝廷以后必须抚恤奖励,可能发放多少,不知道。现在王子安所做的,就是未来承诺从他的作坊拨出一些盈利做为奖励。可这个数量也不是很多,并且不能立即实现。”

其实王巨承诺的不少了,但放在这么庞大的宋军身上均摊下来,确实也不多,至少不能让将士为之卖命。

“因此这时必须有更好的利好消息传出。当年太宗拿下太原,想一鼓作气收回燕云,奖励未发下去,三军将士抱怨,士气低落,由是为辽国所趁,从此燕云地区远离我大宋,而辽国因为得到我朝北大门,又屡屡向我朝发难,诚为可惜。我这样说,你们懂吗?”

“我明白了,这是让三军大捷后,再得到一条利好的消息,让他们继续振奋起来,继续作战,扩大战果。”黄骅道。

“就是如此,而且现在胜负未完全定落下来,与这些商人也好洽谈价格,否则大战定落,这些商贾联手,会打压朝廷的盐价。价格定下来了,以后就不易压下去了。然而这有点儿有违朝廷制度,我与韩公皆不大好露面。所以能否……”

第538章会战(三)

“我明白。”黄骅说。

至少这摊子事,韩绛是不大好露面的。

“那迅速将这件事处理好。”

“行。”

其实迅速将这件事处理好,很是重要,可这个黄骅就不大清楚了。

他应了一声,两人走了出来。

“诸位,我是王知州的傔客黄骅黄醇之,当然,我虽与庞公同字,但远不及之。”黄骅看着诸位商贾,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顺便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但他确实与庞籍同字,这也正常,就象张载与章惇的字,都是子厚。重要的不是字,而是本人。

傔客就是门客,比门人更高贵一点,相当于春秋养士的那个士。

但作为王巨手下的门客,黄骅也有点儿自傲,不是为自己自傲,而是为这个身份自傲。

自王巨进入官场后,一共收了十个门客,葛少华、黄良、陶青、赵度、韩韫、张铨之、刘绍先、陆平之、吕何让、黄骅,赵大井与王小麻不算,他们现在只能算是学徒。

葛少华在南方替宋朝做出了贡献,“转正”了。赵度马上也要转正。

接着到韩韫,这次若大捷,仅凭借他提前打听到了西夏出兵庆州的情报,离转正也不远。

但实际上其他几个人,黄骅隐约感到王巨让他们去做的事非同小可,如果不是他们仅是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