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挺眉毛不由地跳了跳。

兵进鸣沙城太远,太远就意味着风险很大。

但兵进天都山则不是很远,自定川寨、三川寨等前线,插入石门峡,不足百里路,再从石门峡一路向西,也不足百里路,便可到达天都山。

若是平时那是不行的,有许多地形十分险恶。

可现在西夏其他地方兵力皆有点空虚,包括天都山的驻兵恐怕多抽调到了庆州。

当年李元昊跃马于长安城外,整个宋朝震动,为何?那是整个陕西的腹心地带了。天都山亦理,它是西夏的重要驻兵场所,也是夏天避署的行宫所在。

李元昊攻下长安不代表着能占着长安,所以他撤兵了。若蔡挺能攻下天都山,同样不代表着能占住天都山。但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占领意义。

若建此战功,那么自己就能顺利进入西府了。但那样,就必须蔡挺到前线亲自指挥。

蔡挺越想越开心,最后大笑道:“好了,你说动老夫了。”

…………

经过三天僵持后,三路夏军全部降临到庆州大地上。

梁乙埋的主力部队开始从南山小道,进入到了大顺城的后方,兵分两路,一路兵指荔原堡。如果大顺城或其他堡砦宋朝官兵来救,正好围点打援。

在这里虽有小河,没有陡门与城墙制造“冰原”,而野战谁怕谁?

并且梁乙埋兵力足矣,那怕他兵分五路,也能保证绝对的兵力优势。

一路柔远寨,但不是柔远寨,而是要切断柔远寨的道路,为拿下安疆堡创造有利的条件。

梁永能的大军同样抵达安疆堡下。

当然,最让王巨担心的仁多零丁的大军也来了,他率领着六七万大军徐徐从车厢峡进入香柏寨、静边镇、大明泊,徐徐抵达通塞川。

王巨对这个家伙颇是忌惮。但仁多零丁心中也不高兴。

若是按照他的建议,这一战本来不这样打,而是派出一支偏军佯攻大顺城与安疆堡。因为这次派出的兵力多,即便一支偏军,也足以震慑两堡城的宋军。

余下两支军队,主力军队由车厢峡路发起进攻,偏军自归德川路发起进攻。这会有好几个有利的地方,一是道路宽广,无论是到盐州的道路,或是到达灵州的灵武大道,那么就能以很快的速度行军,投放兵力,运输粮草物资。

其次沿途宋朝的各堡砦,不会象大顺城那样难啃。

若能动摇一部分慕容族人,那怕只是一部分,余下的继续让他们做大爷,那么就能拿下大部分环州。失去了环州,再夺下庆州西北诸堡镇,庆州就危险了。至于慕容,那可以等拿下庆州以后,再来一个秋后算总账。

这样虽然慢一点,但是最稳妥的打法,虽然粮食会紧张,不过可以从宋境抄掠补充。

大顺城那条路是很快,可大顺城能拿下来么?

然而梁氏不听,无奈了。

不过眼下还是仁多零丁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尽管燕达很能打,但仁多零丁同样也不差。然而燕达的兵力只有仁多零丁的十分之一,并且他才来到庆州不久,对手下各个将士不是很熟悉。

就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庆州战役最强碰撞即将开始……

第481章李秉常的种

在宋朝边防上常出现这几个词,堡、砦、寨、铺。

广义上放在宋朝边区,这几个词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防御性质的小型城池。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区分,堡是砖石等材料筑成的小城,寨则是有栅栏用于防守的村庄。但宋朝边区的寨性质则不同了,那也是城池,并且也用了砖石,夹以夯土来筑城墙的。而且与堡相比,诸寨比堡更大。所以才出了砦,砦就是寨,但与为了与村寨的那个寨区别,所以才用了砦这个字。

但在河北不称堡,而称铺。

铺在古代就是驿站的意思,因此河北的铺一当成了驿站,二则是防御性质,实际就是比寨更小的堡。

在堡砦下面还有戍所,哨所,零星地分布在各堡砦的外围,起着放哨报警之作用,规模更小,一般只驻守几十人。

然而在庆州还有一个词,那就是镇,淮安镇、业乐镇、平戎镇、凤川镇、赤城镇、金柜镇、五交镇。不过又有人随意地称喟淮安堡、淮安寨。

实际它们还是堡砦,只不过除了军事作用外,商业气氛也很浓厚,所以被称呼为镇。

淮安镇,镇!意味着会有很多的财富,以及无数的物资粮草。

但仁多零丁趴在地图上,看着淮安镇的地形不由地直皱眉头。

梁氏非要走大顺城路,但不代表着宋朝不重视淮安镇。淮安,怀安,古代就就在此置了淮安县,直控车厢峡大道,道路宽平,最为要害之地。

因此咸平时,宋朝于此建城,置了淮安镇,与环州木波镇仅隔八十里,以使两州军的兵力能互相援助。随着西北局势紧张,又在木瓜堡与淮安镇中间置了西谷砦。东北三十里处建了东谷砦,不过东谷砦顶在最前面,不太安全,因此又在东谷砦与淮安镇之间建了美利堡。西谷砦与淮安镇之间建了雪泥堡。

因为它位置太重要了,向东南三十里处便是五交镇,再由五交镇向南四十里,便是庆州城。离柔远寨也仅五十里。所以淮安镇不仅是环州与庆州联系的枢纽,车厢峡道的大门,也是其他诸砦的枢纽所在。

这还不是最头痛的,最头痛的是淮安镇守将乃是燕达。

他看了大半天,无法,先到淮安镇看看情况再说。

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淮安镇下。

淮安镇没办法变出“冰原”,尽管它就在延庆水畔,但因为地形的原因,是不可能置陡门的,不能置陡门,就没有变出冰原。

所以仁多零丁没有遇到梁乙埋的难题。

但对能攻下来淮安镇,仁多零丁也没有多大把握。

于是他亲自来到城下,冲城上大喊:“我是仁多零丁,让你们家燕将军出来相见。”

不攻城,那就好说,燕达走上城头,说:“我就是燕达。”

“我听说燕将军勇冠三军,我们能否各自抽出四千兵马,于延庆河畔一战,决一高下?”

你不是勇敢吗,咱们玩一个整体单挑。

燕达大笑,咱傻啊。

兵不厌诈,只有宋襄公那个傻瓜蛋才搞君子之战呢。但燕达也没有想到,在宋朝也出现了一个宋襄公,那就是徐禧。

而且这个家伙让王巨头痛了。

据传他少有志度,博览周游,以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疚。因此胸怀大志了,所以连科举都看不上。

王安石变法,他献《治策》二十四篇,得到王安石与吕惠卿赏识,以布衣充检讨。这就罢了,这个夸夸其谈的家伙又迷惑了赵顼,立即提为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监察御史里行。这才是一个坑爹的主!

当然,燕达不知道宋朝也有了一个宋襄公。但他会相信仁多零丁吗,信才怪呢。

玩整体单挑,燕达不怕,可你不遵守信诺,前面宋军出城准备单挑,后面几万夏军一拥而上,到时候四千宋军没了事小,淮安城也完蛋了。

他乐道:“比勇敢吗,行,打开城门。”

仁多零丁傻眼了,还真上当啊?

城门打开了,燕达横马持枪,走到护城河边,说道:“仁多将军,某是否勇敢,可以给证明给你看。这样吧,我们二人就在这里决一高下。”

咱们不玩那个整体单挑,就俺俩人,看谁厉害。

实际仁多零丁也能打的,不过燕达已经打了出来,仁多零丁真没有把握与燕达玩斗将。

但这个单挑是他提出来的,因此支吾道:“燕将军,我们是一军主将,岂能学习匹夫之勇。各自率着同样的将士决一胜负,才是一将所为。”

“这样啊……”燕达捻着胡须似乎在思考仁多零丁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然而城头上的宋军看得很解气。

你们西夏有数万大军又如何,看看俺们燕达大将军,就单枪匹马,站在这护城河边,与你们谈笑自如。

这不是夏天的护城河,而是结了冰的护城河,夏军随时能趟着河冰扑过来。就凭借这份胆色,就大涨士气了。

“仁多将军,党项人素来贵种,重诺尚勇。”

“不错,”仁多零丁道,我们党项人种信诺,那你还不赶快发出四千军队与我玩整体单挑?

“这是党项人的优点,不过缺点就是记仇,我们宋朝缘边地区也有许多党项人,虽然他们勇敢的特性,让他们成为我朝强大的蕃军,不过其记仇的特性,又让我朝官员头痛万分。”

“快意恩仇,才是男子汉的所为,那象你们宋人,婆婆妈妈地不象一个男人。”

“这么说,燕某所说的是对的了。”

“虽然你我是敌人,但你所说的话我也同意。”不过仁多零丁感到纳闷,燕达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难怪……李家统治西夏,得到你们西夏许多党项人的认同,燕某想一想,首先李家乃是党项拓跋氏,党项八大贵种之一。你们西夏开国之主李继迁生父乃是银州防御使李光俨,母亲罔氏同样出身不凡。再到赵德明,生母也是罔家的公主。然后到你们的李元昊,母亲乃是卫慕族的公主,卫慕族又是你们党项的大姓,不亚于原来的八大姓氏。再到你们先主,没藏氏虽不及卫慕氏尊贵,但也算是望门,比你们仁多氏还要贵重。不过燕某想不通了,梁氏哪里贵了?”

实际燕达将李德明称为赵德明,也是在讥讽李家乃是三姓家奴。原先姓拓跋,随唐姓李,随宋姓赵。

但这个不要紧,关健梁家乃是什么出身?

一个逃到西夏讨生活的汉人罢了。

再往下说,那个问题更严重了。现在西夏的小皇帝身上可流淌着一半汉人的血脉。

那么对于党项人的国家西夏来说,这个血脉算什么?

就象李唐皇室,为什么李渊一个劲地往陇右李家身上拉关系,然而那些门阀皆不认可。

你们那个李是假李。

还有,为何一些后来的皇汉们,对李唐的血脉避而不提。因为唐太宗与唐高宗身上有着太多的鲜卑血脉。直到唐玄宗时,这份血脉才淡薄下去。

但这个重要吗?真的不重要,因为李唐是承认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这与满清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然而对于李唐还好一点,但对于西夏的党项人,这个问题可要了命,他们“贵种”,但现在的李秉常又算什么种哉?

“种”都出现了问题,那么为什么还要忠于这个国家?

仁多零丁脸色一变,随后大笑:“燕将军,你多想了,我们大夏党项与汉人一家。”

“当真汉人一家,那为何有撞令郎?”

“那你们宋人为何用蕃人做先锋。”

大家彼此彼此,莫要五十步笑百步。

“但我们大宋可征蕃人之税?”

有所得,必有所付。蕃人得到了优惠的待遇,那么必须也要付出什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当然,仁多零丁也可以回答,我们西夏穷啊,但这个能说吗?

“仁多将军,我朝仁宗皇帝为了两国百姓不再受战争之苦,一年给你们西夏二十五万五千岁赐,但你们西夏人却屡屡违反两国盟誓,多次侵犯我朝。燕某不知道那个重勇尚武守诺的民族哪里去了。信诺,我呸!不要再玩这些骗小孩子的把戏了,要战就战,燕某在这里随时奉陪。”燕达说完,大笑进城。

燕达没有上当,反将了自己一军,仁多零丁只好回去商议。

一将说道:“仁多将军,不如我们去攻打美利堡吧。”

淮安镇这里同样是群山密布,但与横山不同,这里几乎全是塬、梁、峁地形。

塬通原,区别就是由黄土构成的面积较大的平坦之地,不过与东部平原相比,有的塬因为被沟谷分割蚕食,比较破碎,坡面倾斜的角度也比东部平原更大。

梁是指由黄土堆积的条状延伸的土岭岗,其特别点一是山以土为主,以石为辅,也就是黄土山,二是山顶比较平缓,两侧多有沟谷。

峁是指由黄土构成的呈穹状与馒头状的丘陵,斜坡比塬陡,但比真正的山陵要平缓,而且高度多在一百米之下。与梁的区别就是梁是土山脉,峁是指单独的一个土山。

淮安镇周围便是这种梁峁地形。虽然不是那么平坦,但也无多少险恶所在。

想走真正的大道必须攻破淮安城。当然,还有其他的好处,城中的财富,物资,粮草。

但不攻破淮安镇,同样可以从城外的各条小路扑向淮安镇的后方业乐镇,甚至直接扑向庆州城。

这也是它成了私盐通道的原因,小路太多了,虽不利于大军行军,但也能通车马,官兵无法禁止。至少比梁乙埋在大顺城那边慢慢爬山好。

可问题是燕达卡在后面了。打到这时候,难道还指望宋朝无备吗?也许只有梁乙埋还在惊叹窦舜卿用兵如神呢,可就是梁乙埋现在也不大相信自己的说法了。

庆州城下受阻,后面又有燕达,这会是一个很冒险的举动。

因此这名偏将建议攻打美利堡。

攻克了美利堡,也等于打通了到达柔远寨的道路,那么三支大军就联系在一起了。

至于顶在最前面的东谷砦的那点宋军,他们想干嘛就干嘛,没功夫理他们去。

仁多零丁却摇了摇头说:“东边已有两路大军,二十万军队,我们去干嘛?这样,妹轻咩罗,你率一万大军向西,立即拿下雪泥堡。”

“雪泥堡?”咩罗诧异地问。

雪泥堡与美利堡是两座小堡,宋朝驻兵很少,而且因为战争久不至这里,维修不得力,堡墙都塌陷了一部分。想拿下,难度皆不高。

可问题是大军向西,岂不是离主力军队更远了?

“咩罗,我军这次前来,最大的不利之处便是粮草,如果僵持下去,我军粮食连一个月时间都不能支撑,而且前方有淮安城阻挡,活动迂回的空间太小了,不利于我军作战。”

仁多零丁还在想着他那个战术,只要拿下一半环州,粮草有了,物资也有了,而且也对庆州构成了直接威胁,况且他在环州还布了一个好棋呢……

第482章八个换一个

妹轻咩罗带着一万大军冲向雪泥堡。这个兵力不少了,而且雪泥堡离淮安镇只有十五里路,仁多零丁大军不可能驻扎在淮安镇城下的,他们离城墙还有一两里,并且因为兵力多,绵延了好几里地。

也就是离美利堡距离更近,即便宋朝发救兵,仁多零丁也能及时调去兵力支援,还有雪泥堡那三分之一残破的城墙,这意味雪泥堡……必破!

燕达站在城头上眺望。

实际仁多零丁这时没有敢冒险,如果他敢冒险,说不定会获得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那就是淮安镇后方兵力实际真的很空虚。

业乐镇驻扎的军队是顾永平的第十七旅,庆州城驻扎的宋军是顾永平的第十六旅,他们排到这个后面了,能有多少兵力?顾永平手中只有四营官兵,杨培手中的兵力稍稍多一点,五营。

别急,还有呢,庆州城周边还有一系列的堡砦,但官兵呢,几乎都没有了。只有一群胥吏与衙役带着一群强人、壮马与义勇,在心惊胆战维护着秩序。

如果仁多零丁真敢兵指后方,那将会是一件头痛的事,至少逼得王巨不得不出底牌,底牌现在就亮出来,那下面真的不好打了。

因此看到西夏军队直指美利堡,燕达反而轻吁了一口气。

然而他的眉毛没有舒展。

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天才奇才。

诸葛亮有没有军事才能?有人将诸葛亮妖怪化,还有人贬得一文不值。实际来说,诸葛亮在军事上虽不及韩琦,但也算有本事的,蜀魏两国力最少相差了四五倍,但被诸葛亮逼得只能被动防御,普通人岂能做到?

现在让燕达皱眉的不是营垒,而是行军的队容与秩序,略有些不同,可性质差不多。

关于这个问题,王巨在与十几个旅将集议时就刻意说过,但论个体,一个西夏兵的战斗力可能相当于一个半宋军的战斗力。

这个评估,大家基本都同意。

实际因为西夏骑兵多,王巨这个评估还略略偏低了。

王巨又说,但一千个西夏兵只能相当于庆历时八百宋兵。

有人就不同意了,王巨便说道,庆历三大战役皆败,但放在每一个战场,双方兵力如何?李元昊动不动就用十万八万军队PK宋朝几千到一两万军队。就是胜了,也不代表着西夏整体实力就比宋朝的强。只能说李元昊用兵的本领,加上西夏多骑兵也是一个优势,因此每每能做到以多打少,而宋军只能被动地挨打。

接着王巨又说,但现在一千西夏兵只能相当于五百宋兵。

所以西夏兵力虽多,但也不用太担心。

当然,同样不能大意轻敌了。虽然西夏人说三十万兵马,可能不足,但不会多。因为西夏就这么多百姓,其他地方还要留守兵力,三十万是极限了。

并且这些兵马当中又有许多是负责押运物资的后勤兵,等于是役夫。然而西夏这次野心勃勃来犯,对庆州势在必得,就是没有三十万,也不会差多少。至于役夫,他们拿起武器就是兵,千万不能真将他们当成了民夫,闹讹堡那一战即是很好的证明。

所以燕达看到在仁多零丁指挥下,西夏三军秩序井然,略略有些担忧。

三十万西夏军队不用太害怕,但三十万能团结起来,军纪森严的西夏军队,那会让大伙都头痛的。

难怪王巨再三说得注意这个仁多零丁。

“这两三天还真难熬啊。”燕达喃喃说了一句,然后看着荔原堡方向,荔原堡那边出了一个有点不好的意外。

…………

“刘将军,西夏人已经从那条小道向安疆堡出发,不过还要等三四天……刘将军,你急了吗?”姚兕问。

“晚点好,我在后面,情报不大准确,所以过来问一问,并不急。”刘阒道。

“当然越晚越好,不过赵忠那个老匹夫,这一回可有的忙了。”

赵忠,就是李三狗。

“哈哈哈,但这一战他打得很值。”

现在两大焦点,一是高敏那支“消失”的军队,他们的发挥尤其重要。二就是接下来李三狗的苦战。

不过这一战打好了,以后环庆路可能会和平很长时间,也就是说,可能是李三狗最后一场战役,毕竟他越来越老,又是蕃人,不可能去其他战区作战。然而只要这一战打好了,他在庆州的地位会立即得到巩固,也会取代以前蕃将赵明的地位。

有了这个地位,他的族人都会带着水涨船高。

然而李三狗年老心不老,那天集结时,耻高气扬,持强耍狠,让其他几个旅将很是无语,怎么办呢,咱们都是文明人,不与你这个老蕃子计较。

两人正说着话,蕃落军郭都头闯了进来,副将苏平拉都没有拉住,郭都头一进门就跪下说道:“姚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