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黎人专取中原的色丝,用色丝与棉花混纺,让色丝自成五彩图案,异纹炳然。

所以棉花很贵的,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王巨替军士们买了一回棉花塞在袄子里,不是很多,但贵得让他肉痛了。

王巨忽然眼睛一亮,说道:“殿下,说到这个吉贝布,我倒是想出一个生意。”

第三〇五章献舞(下)

“什么生意?”

“这样吧,我写一个札子,改天你带给陛下观看。”

“姘儿,拿笔墨纸砚来。”赵念奴喊道。

王巨开始书写。

赵念奴坐在一边看。

“王郎,为什么要去福建路寻人?”

赵顼称喟别的大臣会带公,会带官名,但称喟蒋之奇时直呼了名字,那是代表着一种愤怒,然而也直接称呼王巨的名字,这又相反了,这代表着一种亲近。

不过赵念奴一个王郎,让王巨全身有些毛骨悚然了。

“这是孽情哪,真有些不大好处理。”

但他嘴上还是在说:“殿下,福建路面积不大,并且就是这点可怜的面积里,还是八山一水一田。但就是这么大的地方,这么点可怜的耕地,却生活着一百多万户百姓,人口密度都超过了中原,更超过了陕西,以密度来计,在我朝各种当中仅次于两浙路。所以百姓为了生计,一般生下二胎,三胎后,都活活将自己的亲生孩子溺死。”

“啊!”赵念奴惊讶地捂些嘴巴。

“去年先帝让韩公、欧阳公推荐人才,他们一共推荐了二十八人青年俊才。”

“这两人做得很不公,居然不推荐王郎。”赵念奴愤愤然道。

她对这两个公更没有好感,无他,想一想赵祯对韩琦的器重么,但濮仪之争时,韩琦做了什么?

“我太小了……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叫章惇的,就是福建人,他也差一点让他父母给溺死,还是别人救下来的。在中原看不到寺观有多少恶行,但到福建路,就是这么一点可怜的耕地,却让寺院占据了近半良田。为什么会如此?为了活路,福建路百姓行商,或者到海外行商,或者去大海上捕渔为生,或者飘泊到海外定居,随时都有危险发生,为了祈求他们平安,所以寺院这行盛行。”

“王郎,我明白了,这才是你去福建路寻人的原因。”

“不会起多大作用,就是疏散了几千户百姓,福建路仍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恶劣地区。不过说不定带一带头,会有更多的人佼仿,那么南方也是一个出路。”

王巨一边说一边继续往下写。

写着写着,赵念奴就明白了,又问:“王郎,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没办法,得堵一些大臣的嘴巴。另外郑白渠用费很大,不得不这样做。”王巨答道。

如果没有钱帛,那么王巨只好采取侯可的下策,从洪口处开渠,至骆驼项,再到临泾镇,若是再建几个中型水库蓄水,灌溉面积也许比侯可想的还要好。而且今年就会成效。

虽然灌溉面积比预计的小,但它能成功!

不能成功,那怕能灌溉十万顷,王巨也不愿意去做,不能成功,十万顷二十万顷有什么区别?

“那我们生意呢?”

“有啊,就在这里面呢。”

“我怎么没有看到?”

“对了,它还需要一样东西,但不能急,你是长公主。”

“我是大长公主了,”赵念奴慵懒地伸了一个腰。

公主是女儿级别,长公主是母亲级别,大长公主是奶奶级别。

“殿下,臣听闻有些人家的女儿为了等一个好夫婿,熬到三十多岁还不嫁人呢。”

这就是男少女多的后果。

这时代男子本身劳动力量重,寿命不长,再加上战祸的影响,因此女子比例高,即便有人三妻四妾去分担压力,女子比例还是很多,所以一些人家为了找一个好女婿,必须花十年二十年时间准备丰厚的嫁妆,连未来赵顼的弟弟都让这个嫁妆弄苦逼了。因此有的女子便一直熬着,少数女子能熬到三十多岁还不嫁人。还有极少数女子都能熬成老姑娘了。

“你别安慰我,这辈子我是不嫁人了。”

这个话题王巨真不敢深碰,于是继续书写,这道札子上是看不出来什么生意的,有生意,但是为了郑白渠谋得经济,为了宋朝开发南方,缓解福建路的人口压力。

王巨写好了后,想了一想,又写了第二道札子,下午时他与赵顼说了很久,有的怕赵顼也未必全部记住。

就是记住了,两人说东说西,也没有说出顺序,顺序同样重要。

再者,他说的是一个大纲,并没有比较具体的步骤。

于是又写了这个很长的札子做补充说明。

“王郎,我看韩公还不及王郎呢。”

“殿下,那不能说的,现在我是旁观者,旁观者清,现在我是谋划者,谋划者只要献出策子就可以了,韩公做为首相,谋划,执行,还要平衡所有人的利益,这个难度更高。”

王巨说的非是虚言,就是他有着金手指,执行能力继续要磨勘,想要进入两府,又不会出现重大失误,最少还需磨勘十年。

赵念奴不以为然。

王巨放下笔,赵念奴说道:“王郎,我前段时间学了一舞,你看看。”

“这个……”

“要有逸气。”

“那臣就斗胆一观了。”

公主也可以跳舞,别人也可以观看,但观看者,那必须是公主的亲人。

没有乐师伴奏,不过舞蹈仍雄壮有力,没有灯红酒绿,不过佳人身姿仍曼妙无双。舞蹈虽是激昂,却让王巨有些黯然销魂。

二月春天的夜风带来阵阵花香,让人意乱情迷,让人陶醉,却不知那片片花红绽放出最美丽的风采之后,瞬间即将化为春泥。

…………

“颍叔,那小子怎么认识皇上的?”彭思永说道。

原来的言臣一起让韩琦与欧阳修弄下去了,然后又将彭思永提拨上来。

彭思永倒是好心,这个濮仪之争不能再玩下去了,大家还要不要做事哪?因此上书,濮王生陛下,这是无可否认的。仁宗以陛下为嗣,也是无可否认的。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这是天地大义,生人大伦,如乾坤定位,不可得而变也。陛下为仁宗庙子,曰考曰亲,乃仁庙,若施于濮王,是有二亲,这也是不行的。但使濮王与诸父夷等没有别殊,则大孝之心也难安。因此臣以为当尊为濮国大王,以示区别,然后再告于仁庙,以后就可以做万世之法了。

这已经吵了一年多,赵曙也吵得头痛了。

看到这个奏子,觉得还是不错的,准备施行。

那就施行吧,大家各退一步,朝廷安定,开始做正事吧。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韩琦犯倔了,闹了一年多,最后结果还是和稀泥啊,不行,不同意。

所以彭思永也恨上了中书,韩琦要重修郑白渠,彭思永不敢对付韩琦,那就对付王巨了。

其实这个人以往在地方上的政绩十分出色,至少比欧阳修强了百倍,也比韩琦强,甚至不亚于庞籍,并且从小就拾金不昧。

再看蒋之奇,外人讥诮,但有没有想过他与欧阳修的关系?他是蒋堂的侄子,蒋堂与欧阳修的关系那不亚于结拜之交。难道与欧阳修走得近不对吗?

当然,确实有些媚了。

这也是他命中的一大劫。

然而这一劫过去,反而让他产生了脱变,从此脱胎换骨,成为一代干臣。

谁不犯一个错误呢。

但两人就没有想过,若是他们将矛头对准了王巨,如果王巨没有赵顼做后台,又缺少手腕,那会是什么情形,辗压!

包括司马光在内,王巨以为他后面是奸臣,卖国贼。那也是过了。

将这些人从史书里翻找出来,再将一些不客观的评价摘出,只剩下事迹,大多数人还是可以的。

不过单枪匹马还可以,然而将这些人联系在一起,什么妖蛾子都来了。

一个中国人是龙,十个中国人是那啥的……

现在蒋之奇没有产生脱变,甚至说句不好听的,为了上位,在变,是变得不择手段。

白天受此大辱,他岂能甘心,于是说道:“彭公,我也不大清楚。但那小子实在可恶,连几个相公都没有放在眼中。”

“颍叔,那小子比你机灵,风向不对了。”彭思永道。

“什么风向?”蒋之奇忽然停下,他脑海里就浮现着今天在政事堂欧阳修与韩琦的脸色。

曾公亮与赵概脸色正常。

他们虽然也是中书宰相,但并没有深入到濮仪之争中,特别是赵概,平时与韩琦关系还有点恶劣。

“大事啊。”

“别一惊一乍的,究竟如何,未必而知。”

“彭公,要不要派人查一查那小子?”蒋之奇问道。

想对王巨下手太容易了,一个水利工程,涉及的很多,简单的一点吧,修新渠,建水库,得淹掉多少房屋与耕地,就算做出补偿,难道没有钉子户?

再者,就算赵顼从内库里拨钱,顶多给民夫一些粮食与酱菜钱,难道发工资?那个郑白渠修起来得多少钱哪,因此百姓心中会高兴吗?

比如未来的程昉吧,王安石农田水利法名垂千古,这个太监至少占据了六分之一的功劳,修黄河,合御河,塞漳河,疏深州塘水,导葫芦河,开直河,改沙河,足迹几乎走遍了河北大部地区。但最后结果呢?因为水利上找把柄太容易了,士大夫拿着放大镜,不看其功劳,而看其争议,那么程昉得犯下多少过错啊。

如果御史台现在将这个放大镜对准了王巨,那怕赵顼护着,也将王巨扑死了。

而且死得很惨!

第三〇六章爱护

“陛下,你对王巨太不公了。”

“什么不公?”

“为何不加官?”赵念奴问。

不要看王巨这次回陕西带着一个陕西营田使的官职,听上去好大哦,一个省级的官职。但那个不管用,那怕在前面再缀,变成陕西营田大使,这一缀,王巨可能连青涧那边的营田都可以真正去处理了。但实际好处不大,实际的官职还是那个大理寺评事。

然而宋朝官员缀职多啊,大理寺评事只是职官,还有阶官,爵官,鱼袋,封邑,实邑。职官如此之小,余下的什么都没有了。

赵念奴不服气。

“哈哈,”赵顼哈哈一乐,说道:“王卿写札子的时候,你就在边上吧。”

“在。”

“你也看到了吧。”

就在不边上,这个札子也没有用火漆封口,赵念奴也看到了。

“这明明是替朝廷办事,为何绕这么大圈子?即便朕是皇帝也不行啊,也要遵守规则。”赵顼说道。

比如他想对付韩琦与欧阳修,但大臣们不开炮,自己如何对付?

难道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让两人弄下去?

“是啊,王巨也说过,怕言臣弹刻,必须绕一个圈子。”

“这就对了,王卿做了什么,朕不清楚吗?不要说功劳了,朕还刻意派人暗中查了一下。仅是竹纸作坊,给王巨两年就带去了近万贯收入,但王巨花销如何?养了几个傔客,但他确实需要帮手。余下的奴婢呢,就一个丑得不象话的钟儿。平时很少饮酒,也不去妓馆,几次来京城,吃喝不过都在小酒肆里。我最尊敬仁宗皇帝,但仁宗皇帝对自己严格,却属下却松驰了。朕看到大多数士大夫,吃喝玩乐,有的人一养就是几十名几百名家妓,供他们狎……”

所以赵顼才看重王安石,生活朴素哪。

但反观韩琦他们呢,韩琦无论到哪儿,家中都有一大堆家妓。甚至为了家妓出气,生生将狄青手下大将焦用斩杀。难道那名家妓很得韩琦宠爱?反正赵顼想不明白。

“然而朕不能提拨王巨官职,就如庞籍昔日再三劝狄青勿要担任枢密使一样,朕这样做,非是害他,而是保护他。郑白渠一成,那时两功归一,才是提拨之时。”

“好复杂。”

“谁不说呢,”赵顼揉脑袋,自己屁股下面的位子看似尊贵,实际很苦逼的,再加上那个黑窟窿,苦得不能再苦了。

“因此马上授职一下,王卿便立即返回陕西,包括朕昨天都没有留王卿进食,其实朕许久未见王卿,也感到亲切,迫于无奈,只能同意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他马上就要回陕西?”

“是啊,就这样吧,你先回去。”赵顼明白了。

赵念奴离去。

赵顼又揉脑袋,孽缘哪孽缘。

…………

“大郎,这个陕西营田使是什么官职啊?”野龙咩胜表示不懂。

“它还是差职。”

“那么是不是能管到整个陕西?”

“不能,至少不能当真,主管的还是郑白渠,不过与郑白渠能相关的,有了这个差职,便能发号施令,让各州县的官员配合。”

“那它是几品官?”

“差职,有什么品?”

“大郎还是大理寺评事啊。”

“但那不同的,有了这个差,便有了这个履历,以后升起来就快了。实际就是这个差职,已经是破格任命了,人要知足。”

“我懂了,大郎还是小啊。”

“对头!”王巨正要拍马快驰,忽然看到南薰门下一道艳丽的身影,

王巨勒住马,在马背上拱了一礼。

那个身影做了一个祝君平安的手势。

“那不是赵大娘子吗?”陆平道。

“不错。”

“她还没有嫁人哪?”

“不大清楚。”王巨又说:“陆平,不得胡思乱想。”

“那个赵大郎娘子?”

野龙咩胜好奇地看去,不过赵念奴做完了这个手势,已上了马车,他看不到人了。

“京城的一个俏寡妇,似乎对大郎……”

“陆平,不得胡说。”

“大郎,小的不大明白,我看到的士大夫多是三妻四妾,为什么你不纳那个琼娘,还有这个什么赵大娘子?”野龙咩胜不解地问。宋朝有悍妻,但那个悍妻敢让丈夫做到一夫一妻制,连夏竦的老婆也不敢哪。高滔滔算是厉害的吧,而且赵曙身体那么差,本来就不适合多近女色,但进了宫后,还纳了一个美艳的修容张氏。

再说那个李家小娘子,野龙咩胜也见过,一个心性单纯的小姑娘,非是那种悍泼的人,李家的人他也见过,个个讲道理。

因此野龙咩胜想不明白。

“这是我的家事,你们就不要乱说话了,”王巨说道,纳赵念奴为妾?王巨会晕倒的,即便后来的蔡京秦桧,也没那胆子!

那辆马车还在,王巨说完,也冲那辆马车做了一个祝福平安的手势。

“走。”

三人一拍马,迅速向城外驰去。

王巨前去中书接受授命时,也怕朝中有人捣鬼,便刻意说了一句话,如果此渠修起,可以安置四万名保捷与厢兵,有此渠收益保障,家人可耕可织,朝廷中断其粮帛供给,一家人生活也会无忧,那么一年就可以替朝廷节约七十万贯费用。

抛除原来耕地,折合下来,打算得到真正的良田两万五千顷。不算推广自己的那种移载法吧,因为不缺水,而且许多地区荒芜很久,“地力”恢复,亩产两石半是很容易达到的,那么就能收获六百多万石粮食。

当然,不可能全部种粮食,会植桑载麻,会种一些经济作物与果树,但它们虽然不产生粮食,可会产生经济收益。

这会让关中厚实起来。

为什么西汉与唐朝倚仗关中,统一全国,不仅是首都问题,也是关中的水利,使得关中百姓富饶,人口兴旺,一旦重新兴旺起来,关中便可以作为抵抗西夏入侵的主力!

就不要说一旦两国重新恶战,关中不缺粮所节约的浪费。

更不能指望以和为贵了,朝廷重赐西夏岁赐,王巨也知道,但没有反对,赵顼新即位,国家坑到这种地步了,暂时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忍一下是对的。

但不能当真,赵曙想以和为贵,换来的大顺城之战,便是最好的证明。

李谅祚死了,梁氏出五千金买自己的性命,也是最好的证明。只不过大家现在比赛着谁先恢复。

因此可能会用点钱,可能会陆续出一些小问题小纠纷,还望诸位公们,多多包涵。

但时间真的拖不得了。

因为王巨昨天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绥州哪!

这一想就苦逼了。

奶奶的,敢情不是两年时间,只有这大半年时间。

乘着这大半年,赶一点紧吧,至少出现一个模样后,让大家看到好处,说不定绥州那不是危机与紧迫感,反而是一次生机。

他骑马迅速返回泾阳县。

“陕西营田使?”杨蟠轻声地说了一句,他这个心情就有些不大好受了。

都是司马光与彭思永害的,王巨心里说道。可能司马光将王巨还当成了一个小虾米,但司马光不知道他在王巨心中成了头号大敌。没有国仇家恨,但政治观念严重产生了冲突,必是政敌无疑!

反正未来大家一起倾轧,王巨不介意自己加入这个大军。

“对了,你家人也来了,我将他们安顿好了,”侯可说道。

葛少华带着王巨的弟弟妹妹一起来到泾阳县,只有归娘浪埋继续留在归娘寨没有来,那边要重新寨墙,事儿多,有可能以后会来,有可能以后不会来,归娘浪埋的父亲也老了。但还有不少人,野龙咩胜的妻子孩子,胡谦的长子,朱俊一家三口,全二长子一家子,王小麻与赵壮。这么多人不可能住驿站了。

于是侯可带着葛少华,替他们租了一栋宅子。

“谢过侯知县。”

“对了,你来得正好,我与杨勾使,程都监下去察看,又看到了一个新的方案。”

“什么方案?”

“我们在测量各处高度,我手下一名胥吏便提议,能否将渠首往上面再移几里地。”

“再移?”

“有两种方案,一种往上再移两里地,那么会使石渠延长六十丈左右,延长土渠三百丈。”

“等等,为何要上移?”王巨打断他的话问,这一移不仅是建渠之工之费,一移相关的节水陡门与泄水陡门一起要增加,同样要增加支渠,就这三百余丈的干渠将会增加不菲的费用。

“我们前去测量过,这一移,能使水位提高一丈有余。”

“一丈有余?”王巨沉吟了。

不要小看了这一丈多,它将使三白渠七八个县多少耕地得到灌溉,可能会增加上千顷,两千顷!

“还有一种方案,继续往上移,大约移十来里地,过了一处峭湾后,在哪里选址,我们又重新测量了一下,与我们现在选址的渠首水位相差了能达到三丈。”

“等等,再往上去十来里,那不是山区吗?”

越往上去,水位越高,好处当然多多,可往上去就是大山哪,仲山,九崂山,现在这个技术这个条件,如何开渠哪?

第三〇七章南方

“我与杨勾使看过了,虽是山区,不过有一条山谷可以引水过来。但前者必须要凿穿一座土山,开出燧道,后者甚至要凿穿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