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此时不止太史慈陪在一旁,公孙瓒也在不远处,自己不能表现的太过,将勉强的笑容挂在脸上,强自压下心头的不安。

“给我搜。”袁谭一声令下,自有一旁的兵卒冲杀进郡守府。

“大首领有言,一个不留,杀啊。”只见一个副将模样的将领冲杀进去,见人就砍,不一会儿整个郡守府彻底安静了下去,就连韩浩也不能幸免。

那个将领见韩浩的装束严谨,知道是个有分量的人,在没有搜到大小乔的前提下,便将韩浩绑了起了交给袁谭处置。

第二十六章 袁氏结怨

“说吧,这两个女孩在哪里。”袁谭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韩浩将头抬起,正好看到绢布上的面容,知道是李王带回来的两个女孩,他可是意志坚定的人,前世曹操麾下夏侯惇被吕布的手下劫持,韩浩跪在地上向夏侯惇告罪,最后率领兵卒掩杀劫持者,劫持者反而吓得跪在地上。

韩浩冷笑一声不说话,将头低了下去。

袁谭等了半天没反应,心中一怒,一脚将韩浩踹飞,正要吩咐手下好好招待他,却看到石宝冲了进来。

“大公子,西门突然有大军掩杀,斥候报告说不下于五千人。”

“怕他作甚,我带来的三千兵卒可是父亲手下的精兵,还收拾不了这偏远小城的五千兵卒?”

石宝抱拳:“我倒是不怕,只是这乱军厮杀,刀枪无眼,大公子可不能出了差池。”

袁谭想了一想,听到远处有喊杀声,知道是双方士兵厮杀到了一块,有些犹豫道:“如此的话,那我们就先撤了。”

“将此人带上。”狠狠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韩浩,这也让韩浩免受好些皮肉之苦,然后袁谭有些恋恋不舍的拽紧了手中大小乔的画像。

石宝得了命令,招呼部将清点兵卒,留下一些断后,向城门奔走。

这时候谁都没有注意到,正室的横梁上,一个身影落了下去,正是郝昭。

原来他听到动静,先一步躲了起来,他在出仕前是游侠,自然有些拳脚本事。

“大公子?看来此人是袁绍的大儿子袁谭了。”郝昭虽然忧心一起共事的韩浩,但他现在就一个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等了不多久,驻守西郊大营的兵卒赶来了,在之前逐命军提拔起来的部将的带领下,重新掌控了郡守府和常山的控制权。

“郝大人,你没事吧。”之前逐命军有三个武力超过80的人,这人就是其中之一,叫王浩民,因为与王玮的同姓,所以关系一直不错。

“王统领,韩大人被贼军抓走了,你快点率兵去劫他回来。”现在的常山郝昭官职最大,王浩民自然要听他的,赶紧出去点齐兵将追出城门。

“蒲统领,等等。”逐命军三人中的另一人正要跟随王浩民杀敌,却被郝昭叫住。

“如今常山郡大乱,你率部去张榜安民,清点一应损失,然后交给我审核再交给张郡丞。”说着郝昭叫一个兵士拿来笔墨,在纸上写下这次事件的因果,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你派人将这封信加急送往并州战场,必须亲自交到主公的手里,不能有差池。”

“是。”出了郡守府,蒲飞放心不过,打算自己跑一趟并州,既然郝昭交代的如此郑重,必然很重要,而且现在大军驻守常山,想来贼寇也不敢再来侵犯。

想到这里蒲飞将一应事务交给副将之后,便单骑出城了。

常山到并州不远,但此时李王和公孙瓒的大军已经推进到了晋阳和寿阳的交汇处,蒲飞日夜加急,马不停蹄,也用了将近两日的时间才到达李王的大营。

大营前的兵卒验明蒲飞的身份就放行了,一路来到李王的帅帐。

“主公,这是郝大人的加急信件,请主公过目。”蒲飞单膝跪在地上,将信件举过头顶。

太史慈接过信件,交给李王,李王挥手示意兵士出去,只留下了太史慈、蒲飞和牛金。

一目三行,李王已经将信件看了一遍,结合郝昭的猜想,顿时怒上心头,右手狠狠锤在桌案上:“袁谭,石宝,竖子竟敢欺我。”吼完兀自怒气难消,拔出挂在一旁的佩剑,将桌案的一角削下。

太史慈没敢触李王的霉头,接过信件看了起来,看完也是怒意横生,跪在地上:“请主公班师回常山,我愿做先锋,向袁绍讨要说法。”

李王右手支在桌案上,将佩剑扔在地下,挥手道:“可怜王玮对我忠心耿耿,竟死在宵小手中,呜呼哀哉。”

“主公…”太史慈还要再说,却被李王挥手打断。

“无论如何,并州我们必须拿下,只要有并州作为根据,就算袁绍雄踞冀州,也难以对我们造成影响,当前计划不变。”李王揉了揉眉头,强自镇定,没想到这两日一直困扰自己的事情发生了,甚至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可是,如此不是堕了主公的威风。”牛金也了解清楚来龙去脉,很不甘心。

“我们首先没有证据,就像信中说的,那些人的着装兵器都是冀州黄巾军所用,虽然明眼人都知道是袁绍部下所为,但又如何?几句话就能让袁绍认罪?”李王看着虽然疲惫,但有一股气势不容置疑:“这件事不会完的,王玮的仇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打蛇打七寸,不然被反咬一口,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叮咚…宿主了解了袁谭密谋常山之事,加上王玮的死和韩浩被俘,宿主手下所有将领仇视袁绍势力,开启征战袁氏一门的任务。”

“叮咚…任务完成条件,在攻伐袁绍的进程中,宿主势力必须完成超过50%的成就,否则视任务失败,任务奖励,视完成任务进程的百分比而定,失败惩罚,宿主麾下随机一人死亡。”

李王疲惫了,对响起的提示音不管不顾。

“叮咚…宿主麾下人物韩浩成功逃离袁谭的束缚,石宝仇恨值达到满点,系统将随机分配一名数值在92…102间的人物出世。”

“叮咚…出世人物为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数值为统率93,武力97,智力74,内政57。当前植入身份为刘虞治下的贫穷人家,因仰慕刘虞的执政理念,想要投入帐下,被一些官僚瞧不起出身,拒绝多次,现在游荡在蓟县一带。”

韩浩逃出来了?也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竟能在千军万马中逃出生天,想不通就先放下,倒是对常遇春好奇起来,这可是名将啊,前世被尊为常十万,是指他曾自言只要十万将士,就能横行天下。

系统声音是响在脑海,李王表面却不能暴露:“蒲飞,你作为常山西郊大营的副统领,擅离职守,已经铸下大错,但念在你急于传递密件,防止泄露,情有可原,罚你杖责二十,由太史慈亲自用刑。”

“你也下去吧。”李王挥手示意牛金也出去,三人这才告退,不一会儿门外就想起了棍棒声,但蒲飞硬是没有叫出声来。

一个人躺在案上,心也宽广了许多,李王心痛王玮的同时,也对这个世界做了重新的定义,他一直以为,三国的世界,凭借自己的记忆和能力,定能将天下一统,但直到此刻,他才知道乱世的残酷,在一切没有落下帷幕的时候,必须坚定坚强坚韧的走下去。

王玮,一个武力接近一流水准的猛将,就因为自己考虑不周,留下兵卒过少,直接铸成了他身死的惨剧。

还有更多的人,比如赵云杨再兴,自己想当然的驱使他们攻杀,就像之前杨再兴伐董,赵云单挑颜良,如果不是二人武力过人,近乎妖孽,此刻是否也已经成为一具枯骨?

李王坐了起来,睡意全无,拳头紧握,心中暗下决心。

第二天一早,李王已经点齐了步卒,二月中旬,气候回暖了一些,垫起的雪也化了不少,不影响正常行军了,与公孙瓒磋商后,决定在等三日,直接前往晋阳城,再等待刘虞攻城兵将的支援。

“前将军,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不知幽州牧可有回信。”李王温了一壶酒,正与公孙瓒对坐而谈。

公孙瓒摇头,失去的右耳被包着,看着煞是好笑:“刘虞并没有回信,只是有斥候说刘虞已经点齐了五万大军,前来支援。”

“没有回信就对了。”李王笑着给公孙瓒的酒杯满上,看到他一脸的疑惑,解释道:“幽州牧为人向来实诚,既然前将军做出这等事情也没来信责问,想来是幽州牧只是责怪前将军贸然行事乱了军心,但情有可原,这才将前将军你晾起来,算是给个下马威。”

公孙瓒这才释然,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可是对李王心悦诚服,对他的智谋更是钦佩,有些话说到中途,就已经信了几分。

第二十七章 长治贾逵

“真是胡闹!”袁绍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朝着跪在地上的袁谭大吼。

“父亲,这李王出身卑贱,再说他们也不会知道是我做的。”袁谭甲胄不离身,自诩为将军,算是极为自负的一人。

“你这逆子,犯了大错还不知悔改,真是蠢货。”说着怒气上涌,抽出佩剑就要冲上去,袁熙和袁尚赶紧一把抱住:“父亲不要动怒,气坏了身子。”

袁绍这才止住身子,指着袁谭道:“现在李王是魏郡太守,跟冀州牧韩馥走的很近,连我见了也要平辈论处,你既然擅自攻伐他的治所,还将亲信王玮砍杀,你是嫌麻烦不够大吗。”

袁谭低着头撇嘴,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照他的意思,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李王这个草根太守能翻起什么浪花。

“幽州刺史刘虞此时正大军开往并州,公孙瓒也亲自赶往战场,你以为个个都像你是猪脑袋?不知道是我平原太守干的?”

“主公息怒,大公子说得对,毕竟李王没有证据直接证明是我们做的,他也不敢随意指正,冒天下之大不韪。”石宝也跪在一旁,这时候劝解袁绍。

袁绍喜爱石宝勇武,而且本身也有些摇摆不定,犹豫了一下道:“这次就放过你,但石宝纵容你胡来,那就由他带你受过,拉出去杖责六十。”

石宝起身拱手,在两个兵卒的陪同下出去领罚。

袁绍示意其他人都下去,只留下了袁谭三兄弟。

“袁谭我儿,我并非怪你贸然出兵,而是为父我正在谋划冀州一地,你贸然得罪李王,不知道会不会打乱计划。”袁绍将计划简单的说了一遍。

袁谭这才通晓前因后果,讪讪在一旁不说话,倒是袁熙说道:“父亲大人,如此说来,图谋冀州,也就不过一年之间?”

袁绍点头:“快则半年,只是这次无中生有得罪了李王,会衍生很多变故。”说到这里袁绍话锋一转,有些郑重:“斥候来报,并州北部战局已经打开了,南部却不得寸进,但只要晋阳被困,上堂也分兵乏术,被拿下也是迟早的事情,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话重金联络宛城杨彪,向天子保举魏郡太守李王为并州牧,将他驱离冀州,这样才能易于抢夺冀州。”

袁熙一笑:“如此一来,幽州牧刘虞和前将军北平太守公孙瓒百忙一场,自然怀恨在心,还能在雁门等地牵制李王,父亲大人躲在幕后,算是将了李王一军,一石二鸟之计啊。”

袁绍怒气消了不少,这时候也笑道:“只要拿下冀州,再图谋幽州青州两地,必然水到渠成,到时候大半个北方收入囊中,至于李王计较得失,还不得闻风丧胆,拜服而降。”

“如此,儿子就先恭喜父亲了。”袁熙和袁谭不对付,但在讨好父亲面前却有一致的阵线。

“对了,前些时日我派人选了好日子,就在五月二十,袁熙我儿你却要准备好迎娶甄家小姐了。”袁绍笑看着袁熙。

袁熙大喜,想想甄宓妖娆的身段,妩媚的双瞳就激动万分,欣然允诺。

而袁谭本来也有些笑意的面容一滞,心中莫名绞痛。

苍凉之地,怪石嶙峋,山路难走,稍有不慎跌落而下,就会粉身碎骨。

赵云一行走走停停,夜间也不敢放松,就怕某个旮旯里飞出黑花长嘴蚊,那就真的是避无可避,图受其害了。

天还没亮,翻过一座大山,赵云和周瑜并肩站在山顶,这时候,东方大地的尽头,突然喷出一缕金光,那是太阳东升的眉头。

“公瑾,快看那里。”

周瑜借助初升的阳光,正好看到山下不远处有一坐城池,缕缕炊烟升起。

“终于走出来了。”周瑜心中豪气上涌,如果不是已经疲惫不堪,定要作赋一首。

率部安顿好兵卒后,赵云和周瑜打算先进城探探情况,而且经过将近两月的奔波,口粮也几乎没有了,只要这里是黑山军的控制,定要做些计较。

经过安营扎寨的耽搁,这时已经日上三竿了,来到城门,却只有稀稀拉拉的人在进出,不过从其间的楼宇看得出,往日的繁华。

“老大爷,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其实周瑜已经猜到了,只是还要确认一下。

“小兄弟,这里是长治县。”老大爷也没认生。

周瑜见这老丈不错,就想通过他了解情况:“老大爷这边请,小子请吃些吃食,还望勿怪。”

老丈被周瑜热情的拉着,看他急匆匆的,也没有拒绝,笑道:“小兄弟慢点。”

城门边正好有许多茶座,周瑜唤来小厮,点了些吃食和一盏茶,便和老丈聊了起来,先是一些风闻趣事,半天也没说到正事,赵云在一旁耐心等着。

“老大爷,我看这长治县城颇大,可是人口咋这么少。”

“小兄弟有所不知,去年六月,黑山军和张扬旧部在长治县不远处发生了争斗,虽然人数不多,但积留的尸体却引发了瘟疫,这却是苦了我们老百姓,许多人都染了瘟疫,相继死去,县府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员搜刮了钱财就跑了,张扬和黑山军避之不及,将我们长治县封锁,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说着老张叹了一口气。

“现在瘟疫倒是过去了,但我们长治县却成了无主之地,县府杂草丛生,要不是一些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护卫长治,恐怕此刻已经是一处空城了。”

周瑜沉默了,这样说来长治县府也定然没有余粮,要他劫掠老百姓,比杀了他还难。

“老丈,黑山军荼毒并州,但我听说朝廷已经派大军征讨,想来不久之后就会还我们一片朗朗乾坤。”

得到了想知道的东西,周瑜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留下一点银钱,与赵云一同出城。

“前面二人请等等。”赵云和周瑜一只脚都迈出城门了,却被身后的声音吸引,疑惑的转身。

只见一个腰悬环刀,头上绑着素斤的青年向他们走来。

“在下长治贾逵,受乡亲们信任,暂时守卫城门,不知二位来自何方,又要去往何处?”

原来贾逵领着乡民巡视城楼时,正巧看到周瑜和老丈闲聊,二人面孔陌生,周瑜文弱,但举动间自然不凡,更令他心惊的是一旁的赵云看似举止随意,但实则暗藏杀气,虎目四顾,竟没有放过任何角落,这才起意前来问询。

赵云不知道怎么说,将目光看向周瑜,周瑜没有停顿,直接道:“我是冀州魏郡太守幕僚周瑜,今日奉命深入敌后作战,截断黑山军之间的来往,我见你为人实诚,也不愿瞒你,还望你守口如瓶。”

贾逵一惊,虽然知道周瑜定然来历不凡,但没想到竟是朝廷派来征缴黑山军的人,长治县濒临太行山,但也是并州的腹地,想到这里贾逵眼神飘向太行山,心底直感觉一股凉气上涌,他们竟然穿越了天险太行山?

“这位兄弟,既然你来了,我想向你打听一下最近的黑山军驻地。”

贾逵暗自收起思绪,也没有隐瞒:“我们长治县西南方大概百十里处,有一小县叫沁县,是沟通南北西三方的桥梁,从上堂运往壶关和晋阳的粮草辎重一部分都会在此囤积。”

周瑜一喜,期待道:“不知兵力几何。”

贾逵摇头:“我久居长治县,对沁县的兵力不知毫无知晓。”

周瑜点头,也没多说,抱拳道:“如此就多谢了,告辞。”

赵云周瑜二人转身离开,行不到十步,身后的贾逵一咬牙,喊道:“请大人带上我,我愿追随大人上阵杀敌。”

周瑜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旋即笑了一声,再次转身离开。

贾逵看到周瑜不言不语,却是大喜,吩咐一旁的青年守卫好长治县:“诛灭黑山军等同守卫家乡,你们要尽忠尽责,不能懈怠。”说完便向周瑜追了过去。

周瑜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贾逵毕竟是本地人,既然踏上了并州的土地,有个本地人在身边也方便许多,这才默许了贾逵跟着。

第二十八章 官道夺粮

沁县外几十里处,赵云的部队慢慢逼近,在一处山丘上,赵云挥手,示意将士停下,这里正好可以看到卧在平原上的沁县。

“报。”这时候一个斥候赶马而来:“沁县防守严密,难以刺探,据说有黑山军将领亲自坐镇,但经过我们三天来的观察,他们都会在午时清点完粮草辎重,发往壶关等地。”

赵云示意他下去,敌军人数不知,也没有地图说明地势等情况。

“如此一来只能守株待兔了。”周瑜沉思了一会儿,看向贾逵:“你长居并州,能判断他们走哪条路吗。”

贾逵下了马,想了一会儿说道:“沁县到壶关的路途不是很清楚,但临近壶关,却只有三条通路。”

说着拿起一根枯树枝,在地上划了几下:“这里是太行山,壶关就扼守要道,其后有三条路径可走,但沁县运往壶关的粮草辎重过多,必然会用木车来拖,这样一来就只有榆社的官道地势平坦可走。

周瑜点头,贾逵接着道:“榆社县官道在靠南一方,因为临近百湖,有一处地方处于环山夹道的地形,在那里劫粮会方便许多。”

贾逵最后落在壶关以西不远处,如果按照贾逵所说,这里确实是最适合埋伏的地方,但危险也会相对提高,毕竟临近壶关不足百里,如今壶关气氛吃紧,冰雪融化,稍有不慎都会引发战事。

周瑜深吸一口气,暗道兵不行险,我却反其道而行,必能出其不意,其实周瑜更加注重百湖的位置,那里才是重中之重。

有了定计后,就由贾逵带路,一路小心谨慎穿越各个乡县,多是选择一些偏僻的小路行军,这样虽然能避免被黑山军的耳目发现,但也大大增加了行军时间。

“公瑾,刚才有兵士来报,说带来的腌菜和长治县借用的粮草都快告罄了。”赵云眉头就没松过,战场杀敌还能力竭而死,粮草告罄最是致命。

周瑜也只是喝了些清水,如今肚中也有些空空:“还有多久能到。”

贾逵算了算路程:“如果连夜行军,不出半日就能到榆社官道。”

“那好,子龙,麻烦你跑一趟,将兵卒召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