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锦衣-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徐阶也破格进入内阁,代表着朝廷官员的年轻化。让青年官员都充满了信心,认为自己只要努力也大有可能入阁参政,大展宏图。

陆炳的新国内阁制和大明内阁不太一样,明朝的内阁制入阁都是被人举荐或者皇帝极其宠信的人,不管才能大小。共同点就是官位极高权力很大。陆炳的新国内阁制却不同,内阁依然是商讨国家机要大事,制定国策的地方,但是官位就不同了。比如夏言是一品大员,文华殿大学士,而严嵩则只是工部尚书,徐阶则就更低了,不过在大理院任职。官居从三品。

陆炳唯才是用,官职大小和资历以及政绩有关,不光要看本事还有运气和排资论辈的成分在其中。好要遵守些许官场上无可避免的潜规则。但内阁是什么地方?出谋划策的地方,治理国家,商讨出国策的所在之地,这个地方只讲究见识和才能,不讲究什么官位大小。

故此从夏言到徐阶徐渭等人,官职大小各不相同。新国在均衡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发展起来,相对薄弱的文官治理也必须加强起来。而现如今内阁的这帮人则代表着大明的方方面面的高人。各有才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共同商议着治国之策。帮助陆炳治理着这个国家。

术业有专攻,他们大都讨论政治、任用、民策和经济以及治国之策外交事务,对于军事跟他们讲陆炳自认为就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了,故此关于对敌和开辟疆土的事情,陆炳只是偶尔问几句,若是内阁大臣主动提及,陆炳还是能耐心听取的,毕竟每个人还是都有可取之处的。

比如现在就有人提起了,提到此人的是夏言,夏言不愧是个直言之臣,尤其是在陆炳这么一个明主的领导,向来是有什么就讲什么,根本不顾虑皇帝的感受。即便陆炳心胸海量,却有时候也是接受不了,而夏言则根本不做动摇,因为在他看来叛离明朝就是为了建设一个不一样的天下,在新国必须要实情相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弄些虚头巴脑的只能蒙蔽圣目,让事情向着恶寻循环发展去。

当然,夏言也不傻,自然知道是人都是要面子的,更别说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了。所以在早朝的时候夏言是不会这么直楞的,只会在内阁商议的时候才这般说话。只听夏言讲道:“圣上,臣下以为云贵的事情定是有些古怪。虽然现在朝着有利我们的局势发展,实乃好事儿,但乌斯藏出此昏招,小规模进攻挑起战端,助我收复沈家,这本就不合常理。”

严嵩虽知道陆炳不会记仇,但还是为夏言捏了一把冷汗。广西云贵的收复之事是皇子陆寻去办的,这么问就好像质疑皇子,不光让皇帝可能不快,更得罪了陆寻的生母皇后梦雪晴。要知道,梦雪晴可不同于其他皇后,乃是个掌管大权的人。再说妄议皇子很可能会影响日后的继承问题,这就等同于断人前程,可谓是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

陆炳问道:“那依夏大人所言,就是乌斯藏其中另有奸计了。”

夏言果然不辜负严嵩的担心,依然直言道:“有这种可能性,但臣以为可能是二皇子搞出来的事情,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你的意思是陆寻搞出来的鬼?”陆炳饶有意味的问道。

夏言答道:“是,很可能是正是皇子因为收复之便利,才想出来的计策。”

第一百二十章直臣

“那又有何不对吗?”陆炳反问道。

夏言道:“于私,既然归顺新国,那就是新国的兵力,当年圣上率兵救人攻入云南的时候,曾遭遇过这支部队。虽然他们不敌圣上精兵悍将的勇猛,但也是沈家唯一没被冲散的几支队伍。如此训练良好的部队,仅为了方便行事就灭了,实在是可惜。而且万一让人知道,对新国是如何看待,对圣上您是怎么看待,子不教父之过,而臣子所做的都是代表的圣上的意思。故此,别人反倒是会误解圣上。纵然现在省去了许多麻烦,也在战略上达到极好的效果。这若真是二皇子所做,只能敬一声高明。可是却又不高明,万一东窗事发,那就是无穷的隐患,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到处宣扬,即便是证据不足,那也和可能成为挑动反叛战祸的根源。嫁祸乌斯藏的目的性太强了,而且事情也太蹊跷了,无非是皇子利用了现在云贵沈家混乱的局势,和人心惶惶的态势,让他们自己陷入恐慌,赶紧摆脱麻烦享受富贵,这一切才水到渠成的。再参照广西降将的良好待遇,他们才会如此快速交出政权来。臣以为这和广西之计乃是一气呵成之举,高明是高明但容不得细想,只要平静下来就能想出其中的蹊跷之处。到时候总有于心不甘者或者说那就必须供养沈家人,让他们依赖朝廷,不能叛道离经妖言惑众,否则造谣生事未可知。甚至可能引发广西的幡然醒悟和云贵的起事。故此,臣以为于私不利我新国。”这话说得惊天动地,但却很有道理。众人对夏言既佩服。又是忧心忡忡。

“于公呢?”陆炳依然很平静的问道。

夏言说道:“于公,当时云贵和广西不同,广西是商议归降,我们去了后皇子偷换概念,进行纳降事宜。而云贵则是在开国之初就有归顺之意,后来也就是十多天前他们在看到广西处理的事物后,递交了投降书我们也回应了国书。此次不过是去走个交接流程,顺便具体安排沈家旧众的归去问题。虽然我们还未正式进驻云贵,但理论上这里已经是我新国的国土。而这些士兵就是我新国的士兵。也是我新国的民众,战死并不可怕,若是被自己人杀死,按照新国法律。应当受到处罚。”

“徐阶。新国法律之中哪一条适合此罪?判罚几许?”陆炳问道,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徐阶一愣走出一步抱拳答道:“军法当中上官私自用刑或为足私欲致士兵死者,消除军籍,听候大理寺和锦衣卫查办,视情节严重和目的几许配杖责三十至死刑枭首。民法也有规则,杀人偿命,视情节以八年刑期至斩首不同。”

“严嵩,你说怎么判罚适合对陆寻。”陆炳问道。

“这这个。臣不知,臣愚钝。”严嵩拱手抱拳道。

陆炳走下龙椅走到大臣之中说道:“严嵩你个老狐狸。好生圆滑,就知道你不会说的,朕不逼你了,各有所长嘛。不过,夏言,朕以为哪一条都不适合应对陆寻。”

“臣也愚钝,请圣上明示。”夏言说道,咄咄逼人的就好像非得把陆寻给整进去他才甘心才好,此事故意装糊涂,不给陆炳圆这个场。

“朕不说,你们猜,杨慎你来说说?你可是朕舞文弄墨的半个老师,你应该能大德出来吧?”陆炳问道。

“谣言止于事实,冷漠莫过人心,若是仁政妥当,大家只会过好自己的日子,谁还会为了几百人的性命去翻旧账呢?不论是不是皇子所为,要是有造反者或者谣传者都可以此事做文章,没有这事儿还会有其他事情可供谣言。所以只要一切做的妥当,即便此事是真的,那也没人能挑动起来百姓造反,百姓放着好日子不过,谁会为了不相干的人造反呢,只能做个坊间猜测或者流言相传罢了。”杨慎说道。

陆炳笑道:“不错,杨慎说出了第一层,同样还有一层,你们因为不知道情报,所以猜不出来也正常。段清风去了云南,带着沈紫杉去重游故地,而他是从广西听闻此事发生立刻披星戴月奔赴事发地的。”

“这也就是说明,段道爷发现了问题,唯恐是计又怀疑是皇子所为,所以才急急赶去查看的,但圣上这么说应该是段道爷并没查出来什么。臣猜的可对?”徐渭道。

陆炳笑道:“正是如此,咱们新国国法讲究证据,轻口供重证据,故此要么连段清风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要么就是发现了但他觉得那边情形有必要这样做,而陆寻做的近乎天衣无缝并非明目张胆,寻常人等根本发现不了。故此,他才隐瞒不报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那边的情况我们看到的也不过是书面文字,具体情况谁也不知道,或许是有所难处吧。不过,看来这小子够聪明,做的是人不知鬼不觉,连咱们也只能妄加猜测,没有证据怎么处罚?”

众人皆沉默,陆炳却笑了起来,心道:“好小子,果然狠辣,自己虽然凶狠,但狠辣不够。陆绎和陆寻生养在自己这个权贵之家,果然因为阶级不同,导致视人命于草芥,眼中只有成功与否的功利,一切不过是可以利用的工具罢了。陆玩和陆抚两人年纪还小,却已贵为皇子,又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呢?或许自己要尽快想出一个计策来了,若是让他们共治,单凭寻儿绎儿两人心中的这份狠辣,只怕就要出大事儿了。”

陆炳正想着,杨慎说话了:“近来早朝之上,不少大臣都上书请陛下早立太子,说如此一来才能保证皇子和谐也能让江山社稷稳定,实乃寻求正统之举。圣上以为此事该如何回应。先前在早朝上圣上都说不急不急,可圣上到底是如何想的。”

放到大明揣测圣意可是砍头的罪过,但在新国百无禁忌。揣测圣意反而能够更好地执行,倒不是为了拍马溜须,否则杨慎也不敢直言问出来。

陆炳笑道:“朕到以为什么正不正统极其无所谓,能者居高位,管什么是不是正统,嫡出长子为皇子就一定好吗?那不一定,万一是个蠢材是个暴君怎么办?现在不立太子。皇子们就会尽力而为,若是立了太子,那他们可能避免互相较劲了。可是上进的心也就没了。再说朕还年轻,正值壮年,也不急着立太子。这事儿不说不急不急,不说再议再议还能说什么?”现在进言的都是些大臣。言官刚开始被陆炳保留了下来。后来给撤消了,各地官员各级官员都可以进言,那要言官的作用就没了。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说到进言问题,还真的有时候弄得皇帝有些下不来台,比如前些时日有人举报内务府贪污公帑。陆炳问及是怎么回事儿,原来陆炳平时出恭时候一改往常皇帝用丝绸的习惯,而用草纸。内务部则进了一些名贵纸张供皇帝用,花费甚是巨大。

陆炳日理万机的。哪有闲工夫注意到自己出恭用的是什么纸,此番提起派人一查果然查出许多问题,查办了许多人。结果弄得陆炳现在用起了真正粗糙的草纸,同时命造物局该进纸张制造技术,让纸张造价便宜下来,方便普通人买来练字之类的。这一连串反应也为文字普及做出了贡献,起码让普通人家买得起纸来写字了,不至于沙地画字。不过守着众大臣,被问及出恭之事,这让陆炳多少有点下不来台。毕竟是一国之君,更加好面子,矜持更高于普通人。所以陆炳差点就忍不住把进言那人革职查办,却最终忍了下来,只能苦笑这就是君王之难,无法再像以前那般率性而为只求一个痛快了。

陆炳此时看向众人问道:“朕现在有一大事儿要与你等商议,这才是此次谈论的重中之重,事关南美。”内阁众大臣一时间看向陆炳,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话。

南美一直是朝廷的根本,正是因为南美之地的不断供应,才让新国如此繁荣,皇帝突然提起,只怕要出什么变故。陆炳说道:“南美本是人家沈紫杉的自留地,当时说跟我一起分割,国土之事岂能是随口说说,都是血和铁铸造出来的。所以我根本没当回事儿,咱们新国之所以能如此昌盛,在战乱中迅速恢复,并且飞速发展,南美的供应之功必不可少。可是这片土地必定是沈家的地盘,现如今我兄弟段清风已经和沈紫杉结为夫妻,这就成了我兄弟的领土。我们若是再这般索取,那就成了装傻充愣,白白沾自家兄弟的光了,这般可有些不仗义。再说咱们现在虽然在和残明开战,但国库充盈,再这么无度索取只怕不好吧?”

众人面面相觑,严嵩说话相对婉转一些,此刻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供应关系,还是等战争结束再议吧,现在大战在即,花销颇多,咱们得未雨绸缪,您说呢?”

“是想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吧,我并不是询问完了心中早有准备就反驳你们。咱们各抒己见共同商议,只是我以为打完残明咱们还要征讨日寇,征讨完日寇说不定还要远征鞑靼。打完鞑靼,休养生息几年,说不定还要开疆辟土呢?幅员辽阔,欲壑难填,总有事情去做,那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事情可以一并实施,就好比朕改革民政的时候一样,也有人说操之过急,大战仍在进行,若是改了官制和民政,只怕要出乱子。有乱子咱们就去调理,当官不就是干这事儿的吗,否则国家凭什么发这么多俸禄?对不对?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走一步看一步,不行就及时改,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远不到如履薄冰前面万丈悬崖这么严重。”陆炳说道。

第一百二十一章生财有道

夏言站出来拱手抱拳说道:“臣倒不以为如此,前面非但不是条条大路,倒正是万丈悬崖,稍有不慎即是粉身碎骨死无葬身。臣下非离间陛下兄弟之间的感情,只是臣以为此事严大人说的在理,还望陛下开恩,赏夏某人一个说话的权力。”

“夏大人说来听听,你这话说的,我要不让你说也不行了。”陆炳笑道。

“不过,这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臣就说点实在的。”夏言继续说道:“南美归属曾经的归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在谁的手里。不管是打仗还是治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民心是钱,没有钱何来的民心?同甘共苦只现于君臣,生死弟兄和家人之间,百姓可以稍微忍耐,却不能持久。南美就是座金山银山,放着这样好的后方不用。却要拱手让与他人,圣上这怎一个糊涂了得。万一国库空虚了,我们如此高昂的军费靠什么支撑。官员高俸养廉的钱怎么得来,百姓的保障制度从何保证,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一旦南美失去,国库虽不会空虚,但终有一天会竭力,到时候臣上述所说的问题都会出现大的漏洞,拆东墙补西墙或者出尔反尔再改国策。只怕天下就要动荡了。为君者,需高瞻远瞩,走一步看百步。不能这么任意妄为。”夏言果然直臣一枚,在这内阁之上说话丝毫情面也不留,直指皇帝,不过陆炳国策就是群策群计。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故此倒是也有人相应。

只见徐阶走出来道:“臣以为夏大人说的言之有理。”

“杨慎你看呢?”陆炳问。

杨慎说道:“臣也以为南美不能拱手让与他人,如此一来国库定当不如先前这般充沛了,而再有什么改动,就需瞻前顾后,这等同于自断后路之举啊。”

“徐渭也反对吗?”。陆炳问道。

徐渭道:“正是,陛下,倒是义字当先了,只不过此地臣以为比收拾残明还要重要。若是能保住此地,那我新国就能愈发强盛有袭不尽的财富。若是保不住。只怕正如刚才诸位大人所说,虽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敢说的绝对,但还是要麻烦一些了。日后畏首畏尾在所难免,到时再想起此地,便是追悔莫及。但到那时候此地已经成了段道爷和段夫人的国度,人家发展多年,已成私地,或许国力强盛,我新国岂能轻易染指?在想拿银子,只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陆炳笑道:“这次各有见解的内阁倒是看法一致啊,严大人刚才虽然说得婉转,但话里话外也是反对。其实朕怎么想的你们根本不明白。你们可知为何我还在残明当臣子的时候,不取了西凉自立为王?不光是因为家人在人家屋檐之下,可能会受到生命威胁,拖家带口必须瞻前顾后,也不单单是因为我和朱厚熜的兄弟之情,更是鞭长莫及,控制不住,那里的人们只认我义兄夏大德一个。”

陆炳又道:“现如今南美那边情况也差不了多少,不光局势十分混乱,连人种都不一样,语言文化更是不同。唯独一样,那就是宗教。现在听我兄弟段清风说,那里他大传道教,道教信徒成千上万形成巨大的势力,反倒是让各方化干戈为玉帛了,所以才能调配的如此之快,源源不断供应我新国所需。也就是说,不消多久,段清风就会成为那里的精神领袖,随即用宗教掌管那个国家,其实政权不政权,建国不建国都是虚的,谁能真正掌管这个国家的一切才是真的。即便段清风不建国,只要让信徒尊奉他,听从他的一切安排,那他就是那里的王上。我若去了,不光是不仗义,强抢豪夺兄弟之物,更不会被民众接受,一个外来者靠什么征服那里的民众?当然我也可以为了新国,为了新国的百姓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管不顾了,就是要那块地。我想段清风也不会说什么,还会继续扶持我,让我做背后的人。但问题来了,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就完了,你们知道的我最重感情,可能这不像个帝王该有的样子,可我依然在乎。”

陆炳继续道:“同时,南美那边时间久了也会出乱子,这无异于是杀鸡取卵。你们想他们那边也是有民众的,银子不在咱们手里,就能留到人家自家的手中,咱们总是索取,长此以往,不免让那边生了异心,凭什么我们干活给新国的人用。造了段清风的反还是好的,甚至还要派兵征讨我新国都有可能。别说不怕什么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要打仗,受苦的还是百姓,不管在哪片领土上。”

“圣明不过皇上,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真理,甭管是什么地方的百姓,都会因此而产生不平之心,的确会生乱事。”夏言反倒是第一个领悟了说道,他还想到了接下来陆炳要说的话。

陆炳点点头说道:“其实我最担忧的还不是这个,这都是外部的事情,咱们可以加速掠夺,即便南美变成荒芜之地,只要咱们能够过得好。那边怎样与我何干。我这人没段清风在这方面的容人之量,有点民族主义,非我族类者生死不计。我们甚至可以派兵过去镇压,强迫他们替咱们干活。要是造反,那就杀,总会把他们杀怕了,咱们新国兵力强盛,说句张狂的话,四海之内。咱们都是天朝上国,足以在军事上与任何一地为敌。甭管是不是心甘情愿,都得替咱们做事。不服就打。这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来,咱们不光残暴没有人性了。成了欺压剥削的恶魔。有违我们的本心,而且举国上下也就都废了。”

“废了?”除夏言外,其余众人不明所以看向陆炳,陆炳点了点头说道:“长此以往,不光是百姓仰仗这些金银所制造出来的繁荣而生活,官员靠着这些金银发俸禄,就连我们也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