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锦衣-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师叔谬赞了,若是您在,只怕根本让对手没有还手的余地吧,连这些痕迹都不会留下。”崔凌说道,但言语中却又些许戏谑。

段清风笑而不语,两人等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皆是盘膝对坐也不交谈,等待着陆寻的到来。陆寻鞭鞭打马而来,此时马儿已经不断打着响鼻累的气喘吁吁了,而身后的护卫不管是人还是马都已经十分疲惫了。陆寻翻身下来,看到两人对着坐,以为是一言不合动起手来,然后正在调整气息。陆寻翻身下马,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看了看两人并无异样才放下心来。

段清风看了看陆寻身后的护卫,陆寻立刻明白,让护卫们去三里外等待,这里就只剩三人,段清风问道:“除了收复云贵,还有别的目的吗?”

“不是吧,崔大哥,你都招了?”陆寻见段清风不似诈他,再见崔凌没有反驳,顿时知道事情已经败漏了。

崔凌翻了翻白眼说道:“什么叫招了,段师叔是什么人,岂能看不出来,咱们之前不久分析过了吗?”

陆寻连连说道:“段叔,这事儿可千万别告诉我父亲,那个什么,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小子我有做的不到的地方请见谅。我们不是故意欺瞒您的,只怕您知道了就会陷入告密与不告的纠结当中。其实我们这样做也是有理由的,而且理由极其充分。”

“说来听听。”段清风道。

陆寻拱手抱拳说:“恫吓沈家顺利收复云贵就不说了,如此一来还能引发战争。自古以来,首战大多是除了决战之外最惨烈的战争,如此就可消耗乌斯藏的兵力,为其他地方的陆家军减轻压力。若是顺利说不定能入侵乌斯藏,拿下乌斯藏。如此一来就能继续开疆辟土了,土地辽阔不一定是好事儿,但也绝对不是坏事儿,得看怎么管理。而最关键的在于广西兵马难以降服野性难驯,野蛮的根本不能遵从陆家军的规矩,要说配合作战更是不可能的。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用到他们身上根本不管用,这些人都是见过血的战士,甚至是打了十年仗的老兵,很多观念和性情已经深入骨髓,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就算长此以往可以改变,那陆家岂不是要白白养他们好多年,到时候不少兵就老了无法作战了,同样陆家还承担着他们随时可能造反的一个重大危险。广西造反,自南宋末至今就从未停止过,纵然新国仁政,百姓会感恩戴德,但这种忧虑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所以呢?你们要借刀杀人?”段清风一震说道。

第一百一十八章彼岸之忧

陆寻点点头道:“可以这么说,现如今这群广西士兵中,韦银豹当家,此人生性鲁莽,前期的约束已经让他心中憋火积压多时。如今一旦开战这些怒火就会从战争中宣泄而出,到时候让他不断层层推进,终会消耗干净广西原有兵力。当军不成军,实力不济的时候,不管就地解散还是另作他用就好安排了,而等那几个头领发现了,却也无力回天了。故此,我们可能还会再来这么一次,不过这次不是杀沈家士兵,而是杀广西兵马和乌斯藏的士兵,甚至折辱他们,让韦银豹疯狂进攻,也让乌斯藏发动疯狂进攻。最好的结果是全军覆灭两败俱伤,这般一来既可以让韦银豹最后一搏困兽犹斗,跟乌斯藏做最后的挣扎拼个你死我活,还可以埋下怨恨。只要宣传的好,回去后就可以以报仇之说蛊惑众人,大家同仇敌忾定能参军踊跃目标一致,当一群人目的一致的时候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而广西人因为常年的战乱,本就性子刚烈勇悍,所以就更好煽动了。那里的兵马到时候就是一群新兵,从头教起,定能培养出来。只不过这般一来,有违父皇国家天下的理解,更违背了仁政的方针,父皇定是不会答应的,我们也只好瞒天过海出此下策了。望段叔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切勿告诉父皇啊。”

“好小子,我从小就觉得你坏,没想到你这么坏。还有崔凌,你在这里面也有不少‘功劳’吧?”段清风道,两人不说话,段清风继续说:“我早就觉得古怪。这次才急急赶来,竟然有这等龌龊勾当,真是不择手段不择手段,看来特地来看看是对的。”

“特地?”陆寻哭丧着脸说道:“段叔,你不会是从小就讨厌我。这才故意故意来找我麻烦的吧,还是说您是我大哥的师父,所以才会来找我的茬好让我大哥上位。”

段清风冷冷的看着陆寻,眼光锐利令旁人都能感受其中的寒冷,段清风哼了一声说道:“看你这肮脏的想法,若不是你现在是一方主帅我给你留点面子。凭你这句话我非抽你不可。明明是长辈之关怀,却让你说的这般下作,也不知道文孚他如此豪杰,怎么生出你这么个脏东西。嫂夫人也不像这种人啊,真是。真是!哎。”

段清风扭头就走,若是旁人说这话,就等于说你这样随谁啊?陆家现在可是皇族,陆寻非得勃然大怒不可。可段清风和陆家二十年的交情,和自家人同吃同住早已是一家人了,段清风就和亲叔父是一样的,说这话应当应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崔凌这时候问道:“那就是说你还会告诉皇帝是吗?”

“怎么?还要跟我动手吗?”段清风笑道,随即摆了摆手说道:“文孚向来仁慈。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个世界上必须要有你们这样的人。才能让他的英雄梦实现。我只是说你们龌龊,却又没说你们做错。我明白我理解,若我在你们的位置上可能也会这样做,今天就当我没来过这里,或者是我什么也没发现,而你们什么也没给我说过。哦。对了,切勿让文孚知道。否则他会觉得你们欺骗他,虽然最终他会明白。但明白之前的日子只怕你们不好过吧。”说罢段清风再度如同幽灵一般脚不沾地平移了起来,随即速度越来越快,轻盈却如同电闪雷鸣之速的一眨眼不见了。

崔凌和陆寻两人站在原地面面相觑,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崔凌说道:“真是个厉害的角色,不光武艺高强,还明事理知轻重,明察秋毫高瞻远瞩,实在是佩服佩服。我想段师叔若不是志不在于天下,又和圣上交情匪浅,只怕这天下又要多一个强敌啊。”

“我勒个去。”陆寻叫到,崔凌忙问:“怎么了。”

“你看你的剑!”陆寻喊道。

崔凌低头看去,只见自己的星月剑的剑鞘上一片冰霜,冰霜之上还有四个大字:小儿勿狂。

崔凌愣了,这毋庸置疑是段清风所留的,是对陆寻来之前武艺方面讨论的回应,也是对崔凌刚才言语中的些许挑衅的威慑。

崔凌喃喃自语道:“他是什么时候动手的。”

—————————————————————————————————————

沈紫杉休息过来之后问段清风发生了什么,段清风却只是一笑,声称什么也没有发生。段清风越是这样说,沈紫杉就越觉得肯定有事儿发生。

不过既然是段清风不愿意说,那沈紫杉也不强求。再说这不过是陆家的事情,沈紫杉故地重游只不过是为了放下心中的心结,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日后就可全心全意投入南美的建设之中了。那里植被茂盛,土地肥沃,当是一片沃土,沈紫杉想建立一个属于她和段清风两人的帝国,而新国的一切和自己已经无关,不过是帮帮朋友的忙罢了。

说到帮忙之事,沈紫杉不免心中有了些膈应。陆家这次战争之所以如此成功,而建立新国后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不光是陆家民声极好的作用,陆炳知人善用举贤任能以及自身勤勉和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敢于做破天荒的改动的结果。

其实还有一方面那就是陆家有钱,调配能力也极强,说到商业上,陆炳总能别出心裁倒是个人才,而陆家的商业帝国也做的令沈家都自叹不如。可是毕竟经营的年数太短,纵然十分新颖能够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低中高各个阶层的消费者都能满足,而借助权势陆炳也吃足了甜头。可是积累的财富也用于山东的民生建设和军事实力以及先进武器的研发上了,陆炳的家底儿并不算太厚。

历朝历代各个皇帝都会遇到没钱的困扰,没钱就没军饷,就无法保证粮饷的充沛。很容易动摇军心甚至引起哗变,更别说陆家这个物资军械消耗严重的军队了,那些先进的火器哪一个不是造价不菲。炮弹一响,黄金万两。

陆家南征北战的,发着高额的军饷。还搞什么高俸养廉,以及各项民生建设都没耽误,这本就说明了国库之充足国家之富足。其实看似君临天下,全国之主的皇帝没钱很可笑,但实则一点也不可笑,土地越是辽阔事情就越多。除了皇帝自身的穷奢淫欲之外,操心的事儿也不少。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都是勤勉的君主才能干出来的,而稍微昏庸一些的就更加不如,苛捐杂税穷征暴敛由此而生。即便是陆炳,若是没有先前充沛的家底儿和富可敌国的经商积蓄。最主要的是南美的供应。若是没有这一重中之重,只怕也得吃瘪作难。

自从全面开展至今已经从南美运送了三趟物资了,每一趟都是舰队统一行动,白花花的银子运到大明去炼制,加之开战初始的零星运送,以及在长岛的炼制行动给陆炳的分赃,足以达到五次的批量。多出来的那两次正是陆炳为什么富可敌国,甚至远胜于国家几倍的原因。有了这些银子陆炳才能毫无顾虑的打仗,直到拿下天下。而今陆炳也从未因为钱的问题发愁过,故此才可以进行变革毫无顾虑。

这两次两家分钱后的综合数量。而后来的这三次就全都是为陆家运送钱财和粮食了,至今虽然花了很多,但新国国库还是分外充盈。此次离开云南后自己再回南美,回来的时候不免还要给陆炳运来钱粮,也不知道南美究竟是自己的还是陆家的,反倒是成了陆家源源不断的摇钱树。

再这么下去。只怕自己的国度就得成了给新国纳俸之地,要养着新国的大爷们了。如此一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自己还如何建设。新国倒是发达了,可自己的国度靠什么建设富强。虽然现在还有许多盈余,可是留着这些钱岂不是能有更大的作为?况且银矿虽然多,但总有一天会挖光的,竭泽而渔总不是长久之计。

可是关于南美,沈紫杉又不好说什么,因为这本来就和人家陆家脱不开干系,别说人家要点钱财粮食,就是要半壁河山也是应当应分的,这让沈紫杉纠结起来。首先既然沈段两人结为夫妻,夫唱妇随,南美就是段清风和自己的,那么段清风是陆炳的兄弟理应帮助,其次段清风虽为陆炳兄弟,但也是陆炳下属。当年借助陆炳的力量救出父亲沈青山,这般属于换取条件所在,段清风救人就等同于陆炳救人,更何况陆炳和陆绎的确出兵相助了,为大事者能为自己率兵出击,这本就难能可贵,是无上的恩情。另外虽然出征南美的船只是沈家在抗倭之时出自相助修建的,但已经归了当时的朝廷所有。同时正因为陆炳的努力,这些船只才能顺利建造,这本就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计谋。

而后,在陆炳身为龙影大将军之时,四面受敌之际,沈紫杉仗着父亲沈青山天高皇帝远没有什么威胁,背信弃义破坏战略拐走了一半的士兵和船只,令陆炳陷入短暂的困境之中,还破坏了许多战略,导致大明士兵死了许多。利用这样的不义之兵,沈紫杉才能够有了夺下南美的资本。这里面本就有很大的陆炳的功劳和成分,而后陆炳既往不咎,看在段清风的面子上重新接纳了自己。在南美几年后,带去的朝廷士兵发现了这并非国家意愿,沈紫杉假传圣旨私自调兵之事后,开始听调不听宣。

沈家在南美的实力受到阻碍,再加之土著和番人的对峙,让沈紫杉有些力不从心了起来。这时候陆炳让孟霖带着陆家军介入了,从而化解了危机,利用武力和计谋建造了一个相对平和的态势。这才让段清风有了传道的沃土,而银两的征集和粮食采购也皆是因此才能这般顺利。故此,南美看似和陆炳毫无瓜葛,但实则相关联系千丝万缕。

所以,这才让沈紫杉纠结万分,继续供应陆炳这让沈紫杉忧心忡忡心有不甘。若是不供应,不光可能会影响她与段清风的感情,就连自己内心这关都过不去。这自然成了沈紫杉心头的结,让她思前想后十分苦恼。

第一百一十九章内阁议事

不过在沈家旧地重游之时,沈紫杉还是感慨万千的,既为茶马古道感到怀念,又为现如今沈家的遭遇有些幸灾乐祸。而看到沈家旧人对自己毕恭毕敬的时候,沈紫杉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过万幸沈紫杉是聪明的,她对沈家的那些人非但没有冷言冷语,却依然谈笑风生,好似先前并没有他们夺权的事情,而沈青山受到虐待的事情也丝毫没发生过一样。

这几天宴请沈紫杉的请帖就没断过,沈紫杉都是来者不拒,即便不去的也不会博了人家面子,会给人回一封说明情况的书信,显得有容忍制度不说还有礼有节。

某次赴宴之后,回去的路上,沈紫杉在马车内说道:“此次来云贵,我看到了我曾经奋斗的地方,也看到了已经坏掉了的沈家,哎,真是物极必反,当年沈家何等荣耀,现在竟然沦落到这般趋炎附势卑躬屈膝之态。咱们走吧,回咱们自己的世外桃源去,那里还有你的教徒们苦苦等待呢。”

段清风望着说罢一脸幸福笑靥如花的沈紫杉也十分高兴说道:“咱们本欲前来帮忙,能用上沈家以前的能量,结果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全盘接下了云贵,陆寻真的是变厉害了。不过更令我以外的是,我还以为你这次是来报仇的,还准备陪你大开杀戒呢,你能有这样的心态放下曾经的仇恨,我真的为你高兴。”

“谁说我放下了,只不过让你杀了他们只能让你留下小肚鸡肠的名声,说到名声这东西真是好事者站着说话不要疼,都是门外说的风凉话。什么以德报怨既往不咎什么的,真是无耻啊。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总之杀他们脏了咱们的手,所以不杀也罢。这些人不过是沈家得蛀虫,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且各个实力松散。不似广西五方首领那般兵权在握。现如今放弃了手中所有权势并整合到了一起,他们都是纨绔子弟,早晚惹出什么事端来,或违法乱纪,或商业上落下什么把柄,陆炳留他们还有何用?和他们不牵扯什么义不义的。估计一旦局势稳定了,陆炳就要软刀子杀人了。嘿嘿,这才是我想看到的,让他们生不如死。”沈紫杉笑道。

段清风也笑了起来,用手指勾了沈紫杉的鼻头一下说道:“你们都好狠啊。”

“心不狠站不稳。”沈紫杉悠悠的说道。

—————————————————————————————————————

现如今内阁之中被重用的有六个人。首辅依然是明朝时候的夏言。其次是杨廷和之子,陆炳的老友杨慎,此时也被请入京中为官,短短半年之内就平步青云入了内阁。不过对于此举没人有什么异议,不光是大家都明白,即便再怎么公正的皇帝也免不了为亲是用。现如今圣上能够像现在一般尽量保持大的公平已经是不易了,让大家都有了奋斗的目标。毕竟天下是人家陆炳,想怎么整都是人家自己的事儿。没人会在这方面较真的。

再说虽然杨廷和已经故去了,但官威犹在,不少门生也都还在。所以杨慎人脉还有些。另外文人相轻大多沽名钓誉,而杨慎却没人敢轻视。首先此人堪称大明历史上最为博学之人,在学术界有着超高的位置,堪称大明的双才,另一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解缙。况且杨慎还有个气节问题,官员最佩服敢于直言的。如果因为谨言,反倒被皇帝打了板子。那不光在官场上书生之中甚至在民间也会有极高的声望。杨慎大礼仪事件之中带领群臣在左顺门闹事儿,被打了板子。而且还被又抓回来打了一次,当时直接打死数位大臣,事情闹得很大,天下路人皆知。

虽然陆炳并没有否认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一切,可不过杨慎依然代表着最初反对朱厚熜的人,所以自然备受推崇。杨慎身居高位之后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做的事情也是有目共睹,故此对此位当之无愧。陆炳夺下天下后,就派人去云南永昌接了杨慎相助。当年杨慎说若是陆炳有朝一日需要杨慎出山相助,杨慎义不容辞,即便反了大明也做陆炳的坚强后盾,没想到此一言一语中的,当今的陆炳已经是面南背北的君王。

除此之外,还有自从与陆炳相识之后就一帆风顺的严嵩。本来陆炳很担忧任用严嵩的事情,因为据他穿越之前的历史知识得知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藩都是贪官,而且是巨贪之人。但后来陆炳发现,之所在历史上他们两人能成为巨贪那是因为两人都是极其聪明的大才之人,所以才能任在高位上,才有了敛财的根本。而之所以成为贪官,也是因为自己那个小兄弟朱厚熜的不理朝政吧,当然大明的官制也是问题,现如今这些都不是问题了,自己不懒惰不昏庸,官制也有了改善。所以陆炳决定重用两人,让他们发挥自己应有的才能。于是严世藩入了阁,而儿子严世藩也被派往了吏部认副职的侍郎。严嵩为此感恩戴德,多次表达肝脑涂地的尽忠之情。

当年陆炳曾组建过智囊团,不过这些人?大多是纸上谈兵的人,不堪大用。而陆炳靠着现如今那些能坐龙椅的权臣才夺了天下,这些人里要么就是梦雪晴这般天生奇才,剩下的大多文武双全堪称奇才。比如以许洋为例,刚开始在舅舅登州老知府孙晓那里帮闲,后来因为识时务被陆炳赏识管理商业。再到后来成为陆家商业总管之人,再然后的从政精力也十分抢眼,成为了除梦雪晴之外,陆家里里外外的大总管,被人称为许爷。然而山东总兵位置的缺失对许洋来说是一个契机,许洋带兵有道,从此称为陆家权利圈最贴己的人之一。总体来说陆家这群人能文能武,治国平天下皆可。但大多还是偏重于武一些。

常言道,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陆炳自从登基坐殿之后深谙这句话的意义。而原先的智囊团都是各地才子,因为没有实际从政经验和从军经验,故此才会纸上谈兵的。而一人除外,此人就是徐渭,也是民间的大才子,才能不亚于杨慎之下,只是略显年轻一些。

同样徐阶也破格进入内阁,代表着朝廷官员的年轻化。让青年官员都充满了信心,认为自己只要努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