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锦衣-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征求意见,陆炳和陆绎的不同就是陆炳喜欢商议,虽然有些优柔寡断,但陆绎却又显得有些太过绝决了,容易陷入一意孤行的错误方向。

陆炳的集思广益和公平概念在新国处处都有所体现,比如现在这奉天殿的大殿之上就发生了变化。

第九十七章大改

奉天殿一直是国家朝议之重地,其实这也是重要大臣议事的地点,根式国家法令颁出的地方。其实平时因为臣子过多,通常皇帝都是在奉天殿前的广场或者皇极门外上朝的。只有私下商议或者重大典事的时候,才会来到奉天殿上举行仪式。

在嘉靖一朝,朱厚熜除了登基初期经常上早朝议事以外,平时就经常懈怠了,偶尔找几个主要大臣在养心殿内商议一下。平时国策和事情就让诸位大臣自己商议,至于是在早朝之上还是在私下,那朱厚熜就不管了,朱厚熜只看效果如何,但根本不管过程是否合理或者是否肮脏不堪。他自登基以后仰仗的不是群计群策而是一两个人的智慧,还有就是他们手下的智囊和资源。比如杨廷和,杨一清,陆炳,陈洪,夏言无一例外。

陆炳则不同,日日要早朝。早朝的时候不跪是其一,其次最初是有些人是坐着上朝的。陆炳选拔人才十分公平,待人接物也是一是平等,但他同样是个爱惜羽翼为亲是用的人,因为他明白这些人才是他建国的根本。面对这些开国功勋,没有人会有异议,为什么他们是坐着的。

后来陆炳觉得还不够公平,于是给每位大臣都赏了座椅,不过不是那种宽背椅子,而是绣龙墩,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原本上朝的时候斜视言语咳嗽都是不允许的,就算是正常的排泄同样不允许。必须都忍着规规矩矩的。而今上朝的时候只要不喧哗,想怎样就怎样,如果议事时间比较长。陆炳还会中断下来,给众人出恭更衣的时间,可谓是极其人性化。所有人坐下来商议事情,各抒己见共同为新国的建设出谋划策。

陆炳的龙椅没了,也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朝服,他就是一身红色衣服,和军服一致。只不过胸前有九条巨龙的刺绣罢了。如今这一套衣服,连大明时候皇帝的一条袖子的价格都比不上。而龙椅被分割成了几份,陆炳除了正中保留一个龙头镶嵌在现在的椅子上之外。其他的部件镶嵌在了那些高大座椅上。

这些人分别是许洋,段清风,纪联洪,孟霖。梦雪晴。魏和,汤克宽,李祥,齐书海,陆绎,陆寻。至于什么韩素发任天翔之流的尚且没有这样的资格,而悟须和张清泽是宗教人士可以建议,但不能上朝议事。

其实除了梦雪晴。现如今的新国皇后平日里待在这里,其余的几把椅子大多时间基本都是空着的。许洋负责西部部署。带领全军开始部署,并且操练兵马准备物资武器开始准备日后对残明的进攻。而魏和任为锦衣卫副指挥使,专门负责监察和全国的情报工作,其他的则由陆炳负责,仅在陆炳之下。李祥负责整个北方的镇守,以及对鞑靼,瓦剌旧部,以及西凉的所有军事事宜。汤克宽则负责大明沿海防御工作,以及各方水师海军的控制还有沿海军事的操练及部署。

纪联洪平时爱乱说话,知道有自己的一尊席位就满足了,开始潜心研究南无派,反倒是更像一个出家人了。而段清风本就闲云野鹤,他准备与沈紫杉完婚,然后好好做生意,恢复沈家往日的繁荣,同时他们决定着力发展南美,希望开辟一块富饶且清风教为主导的国度。

顺天府及其周边兵马陆炳亲自调配,但应天府的兵马和权力则交给了结义大哥孟霖。齐书海则被弄回了山东,山东是陆炳的发家之地,登州已经被立为了陪都。齐书海的才能有限,但忠心耿耿,山东是新国的重中之重,依然有不可动摇的根基作用,必须交给一个十分值得信任的人,齐书海就是最好的选择。而齐书海一直在负责山东的治理工作,而今也算是轻车熟路。山东民智已经开启,官员制度完善,对陆炳又是无可挑剔的忠诚,作为奖励更被免税三年,山东百姓振奋异常,所以齐书海只需努力并不用多大的才能,山东就能自己按照正常的发展进步。当然,这样也足以了,高速发展之后必定要平缓一阵,否则很容易发展过快,导致各行各业的畸形。

而陆绎被派往广州羊城,任南线的防务工作,治理大片领土,自己演兵练兵。本来众人以为陆寻也会委以重用,但出乎预料的是,陆寻被派去给陆绎当个副手,兄弟两人一起商议行事。这让陆寻有些不爽,同时让陆绎也有些施展不开手脚,本来他就喜欢独断专行杀伐由心,可如今弟弟来了,虽然兄长的威严让兄弟陆寻不会反驳什么,但总觉哪里不太对。

不少人对此不解,但梦雪晴却毫不在意,声称皇帝圣明。夏言为之不解,曾当着严嵩的面问陆炳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是想选拔更好的继承人,就该把陆寻放出去锻炼,如此一来才可看出谁才更有才能。严嵩却笑夏言只某国家社稷,不近人情。严嵩说如此兄弟二人共同行事,最终会磨练两人,并且没有发展自己势力的空间,免了日后的争权夺势,也就少了骨肉相残。即便不行,两人放在一起才能看出孰高孰低。陆炳只是微微笑着点点头,并不做声。

南双龙,北李祥,西许洋,东武河,坐家守本齐书海,镇中自有孟雨亭,大圣坐镇紫禁城,一阴一阳定乾坤。官场上渐渐兴盛起这样的说法,其意思不言而喻,都用名字或者字号来形容他们镇守的方位,至于双龙就是值得两位龙种,陆寻陆绎了,而不难看出,众人心中的陆炳是位圣人,故此才会用大圣形容。这都是私底下的话,自然没有什么故意拍马的意思,所以足以见得陆炳的成功,至于一阴一阳。就是说的段清风和纪联洪了,这两人虽然没有兵权,但地位尊贵对皇帝陆炳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的话语权分量也十分重。

所以看似那些椅子十分嚣张,但除了回京述职之类的偶尔有人坐坐,平时也就皇后梦雪晴独自坐在那里。陆炳既给了这些劳苦功高的开国大臣尊贵和荣誉,却又不至于让他们在京城众大臣面前天天耀武扬威,也就产生不了心理落差和阶级矛盾了。

陆炳消除男女不平等,女子不再是沾衣裸袖便为失节,同时梦雪晴坐在大殿上。足以说明问题。百姓间的女子更是推崇陆炳,往往被人性别歧视的时候,就会用皇后做例子。这下谁也敢说什么了。不敢说不光是因为对皇家的敬畏,其实即使说了什么也不会遭受牢狱之灾,但陆家是值得尊敬的家族,同时威严也深入人心。更有先前被种下的些许奴性作用。

纵然如此。这也是自古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即便是摄政大多也是太后摄政,皇帝活着的时候除了大周武则天,少有皇后当政的,而今陆炳却打破了一切,一皇一后共同治国。

梦雪晴功不可没,没有梦雪晴在背后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各种安抚陆炳难成大事。这些虽然略有耳闻。但不足以外人道。可后来梦雪晴在朝堂之上说了几句话后,众大臣就深深感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事儿了。梦雪晴话不多但十分到位,而且足以显示她的智谋策略之高深。若他是个男人,只怕这天下不一定就是陆炳的。所以把那些不了解梦雪晴的人震的是一愣一愣的,这才明白什么叫母仪天下,一龙一凤共治国。

不过现在的日子对梦雪晴来说是十分轻松的,国家的运作有了众大臣的共同努力,再也不用事事关心事无巨细的操劳,而选拔的人才不断地补充着国家的大脑。梦雪晴除了在朝堂上帮着出谋划策,也就是和陆炳一起商议一些大事,这对比起在山东谋略天下的辛苦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故此,梦雪晴的身体也有了些许好转,可能也是不必天天提心吊胆的关系了吧。

作为皇后,管理后宫也是一大职责。可陆炳的后宫还真没有什么可管理的,加上皇后就三个女人,而且关系十分融洽。大臣没有说什么补充后宫的事情,人家陆炳忙着打天下,却没闲了生孩子,至今子嗣兴旺,已有四儿一女,而且正值壮年,以后有的是机会。皇子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各位熟读历史的大臣深深明白,现在有的这些皇子就足够他们忙活的了。

在继承明朝的朝议和六部分工的基础上,陆炳还增添了许多部门,当然大多在六部之下,除了三司宗教法律部门和锦衣卫外,大多还是归六部管理的。内阁制也得到了保留,这都是好的制度,没必要一棍子打死,大明也不光是有坏的东西,只是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罢了。

户部负责的商业方面,陆炳设置了税务司和商业司这两个单独的衙门,专门为新国做生意,对市场进行调配和主导。禁止垄断商业和哄抬物价等等,调控着大明的经济,这方面陆炳自己就是行家里手,又有了沈家家主沈青山出山相助,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正如新国的新字一样,许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比如曾在山东享誉盛名的杨氏钱庄成了国家的钱庄,同时也允许民间钱庄的设立,但需要许多监察和审核,防止百姓被骗。总之,一切都是自由经济,不消三个月新国就呈现了空前的繁荣状态,这种战后的恢复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其他人也大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韩素发任水师副都督,看似在汤克宽的职位之下,其实并不冲突,他负责全国江河湖泊的淡水水师部队。而民间因为悟须和张清泽的带动,各个宗教门派各路思想家都开始崭露头角,随在和平时期,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的盛态。

酒馆里再也看不到勿谈国事的牌子,所有人都为自己是新国人感到了自豪,也尝到了作为人的尊严和自由。有了大明统治和新国的对比,百姓们终于赶到什么才叫活在阳光下,而什么才叫活的像个人一样。

第九十八章盟友反目

国家的改革岂能这么一句两句就说完,还有许多的变化所在。还有许多许多的变革,比如士兵的单一军服变成了许多套,虽说都是红色的衣服,但是却成了适应各种天气或者地带的衣服。大红的颜色看起来气势汹汹,十分整齐,本来陆炳想用善于隐蔽的迷彩色,但后来放弃了,因为这个年代根本造不出来,既然容易暴漏就不如更有震慑力一些。大红色军服,昂首挺胸的士兵,鲜衣怒马是形容新**队的最好词语,在异人馆和造物局的各种发明之下,武器不断改进,经过试验后就投入生产之中,这让新**队战力十足。

能人都在民间,经过全民智慧,新型武器层出不穷威力大大增加。工部则不断制造出大批制式装备,严格按照标准成批建造,形成流水线的模式,不管是效率还是质量都有了飞一般的提高。军服不光变得漂亮了,而且材质也变得十分好,冬天还有加厚的棉服,士兵们感恩戴德,军队的伙食更是宛如天天过年一样。可是军队不是养蛀虫的地方,新国进行了军事能力测试,不合格的一律剔出,当然并非是打完仗后卸磨杀驴,凡是退役的人都有丰厚的金银赏赐,足以某个别的生路。

大明的卫所制被延续了下来,只不过新国的卫所中的士兵都归大的军区调配,比如在新国南疆的卫所就需听命于陆绎,这就对权利进行了集中。所有的兵权牢牢的握在了陆炳所信任的人手中,如此就等同于握在了陆炳的手中。现如今的卫所士兵,随便挑出一支部队放在以前的大明。就是王牌部队。

招募新兵仍在继续,大家都被良好的待遇所吸引,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话,在新国这个万事皆有可能的国度,反倒成了一句让人笑掉大牙的谬论。

而陆炳也并没有食言,朱厚熜除了册封过的妃嫔以外,其余的全部根据自愿原则。如果想走的就走,不想走的就直接嫁人。嫁的人选择是军中,凡是有意向的人都可以抽签决定参加相亲大会。然后让他们自由恋爱,结果后宫的这些秀女全部被如狼似虎的大小伙子们给消化干净了。

上至将领的妾室,下到士兵的妻子,都有这些深宫女子的身影。她们大多都是民间选上来的。有时候还会强行征入宫中。这都是朱厚熜干的好事儿,他只管随便说些自己的意思,至于下面人怎么办的,他根本不管,这也正是嘉靖王朝覆灭的根本所在,若非如此也不至于民心丧失殆尽。

这些女子姿色大多很好,本来在宫里就是比宫女稍好一些的地位,现如今再不济也是了正经人家的夫人。这些女子的家人如何感恩戴德暂且不说。单说这些女人也大多念着陆炳的好,当然少数人心不足蛇吞象幻想自己在宫中能够出头当上一代妃嫔的贱人姑且不论。新国的士兵更加忠诚了。一些是因为被迎娶来女人大吹枕边风,什么誓死效忠之类的,都不用做忠君爱国的宣传了。还有一些虽然嫉妒自己没摊上这样的好事儿,但大多还是很高兴,因为他们不再是为了吃粮和那军饷而当兵,而是为陆炳当兵。这么一个时时刻刻想着士兵的人,值得卖命。

故此陆炳在军中多了一个红娘的名号,虽然带着一些戏谑,但处处也洋溢着幸福感,圣上的时而是刚毅威猛的雄狮冲锋陷阵一人杀退数百敌军,时而是高空翱翔的雄鹰可以夜袭京城空中夺下胜利,同时又宛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在每个人的心里,暖洋洋的。

陆炳除了这些令人费解却又令人佩服的事情,还做了一间哗然天下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大赦天下,一般新皇登基或者一个新的国家建立之后都会进行大赦,除了造反这样株连九族的大罪过之外,一般都能被赦免。许多杀头的人就此也不用被杀头了,大赦的目的在于举国同庆,让这些犯人感恩戴德,让这些犯人的家属也有感恩的心,从而期望获得民心。

如果是新的国家建立,那就更加要大赦天下了,因为这些人都是根据前朝法律被抓起来的,既然推翻了前朝,就等于否认了他们的法律。这般释放罪犯既是一种争取民心,也是一种对前朝的否认和污蔑,更是造势前朝昏庸的一个噱头,也就是说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声称他们都是被严苛和肮脏的前朝诬陷的。

陆炳登基后,果然有大臣建议大赦天下,而陆炳却否决了。监牢里的不光是被冤枉的,没错,或许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可也有一些偷鸡摸狗的人,还有些是十恶不赦的人,大明的官员不都是笨蛋,总有好官清官的存在,所以判罚的罪犯很多也是真的罪犯。若把他们放出来,只怕要天下大乱了,所以每次大大赦之后反倒是会产生些许动荡。

于是陆炳首先按照自己新订的国法对他们刑法和刑期进行了修改,同时专门派出锦衣卫在各地审核,如果是文字狱或者是被冤枉的,那就可以出狱得到大赦,如果不是该坐牢的还得坐牢,该杀头的还得杀头。为了防止权钱交易,假公济私的事情发生,比如给了钱就判个无罪什么的。故此,陆炳依然对此事实行举报制度和连坐制度,一旦发现差池,经办官员和罪犯不论罪行大小全部斩首,而举报的人则会得到奖励。

这就让民众可以监视了,当发现邻人犯了罪的人回来,若真的是罪大恶极就可以举报,同时当年的苦主也定会盯住这些罪犯的判罚的。至于若有人觉得判罚不公的,可以提出上诉进行高一级的复查,陆炳不嫌麻烦。官员就是为民办事做主的,若是没工作凭什么给他们高俸养着他们。

陆炳还有还政于民的想法,不过此事现如今还时机不成熟罢了。但为了让他们尽早适应。于是开始让住的相邻居的五十户为一连,选出一个民众代表来处理基本事宜。官府作为公正机构,这般一来减少很多纠纷的处理,百姓自己就处理了,简称自治。

同时也培养了百姓选举的好习惯,而选举出来的人并不是全职,只是平日里兼职辅助五十家人。至于这些人平日里该干嘛干嘛去。国家只给少量津贴,但总归属于半个公门中人了,俗称地保。正因为是半个公门中人。百姓还是颇为积极参加竞选的,为民办事十分竭尽全力,希望下一次能再被选举上,因为地保并非一成不变。两年一选。

新国建国之后。鞑靼递交了休战书,并且承上了祝贺的礼品,这次鞑靼诸部并未起什么争端,大家一股脑的向陆炳献媚。在这个世上,向强者低头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不论是否是充满荣耀的黄金家族。而西凉就更不用说了,甚至举国欢庆,预祝国主吐洪伊乌梁海的兄弟也荣登大宝。

同样南洋的许多小国得到消息后也对陆炳提交了降书顺表。声称愿意作为新国的藩属国,岁岁来朝年年纳贡。其中就有陆炳当年践踏过。然后重组的安南国。狼兵和韦银豹等人也暂时休战,大家都向陆炳进献了礼品,因为虽然曾经陆炳是他们的上司或者敌人,但那也是各为其主,现如今陆炳已经自立为皇,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大家都是权利顶端的人,自然能看得透这些,而且听说陆炳是个豁达开明的君主,一旦投奔于他之下,或许能够过上好日子。自上而下皆是这么想的,广西的士兵们厌战情绪严重,战争就没得打了。

而广西各方权利的将领们既不想众叛亲离,再说现在已经打得疲乏了,民不聊生经济落后,不如先归顺新国。如果情况不对,再倒反新国,反正现在自身就这么个情况,就算再度造反情况还能坏到什么地步呢?

出乎预料的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撤离出盐城周边地区已经回到日本的宋给陆炳送来了祝贺礼,并写了一封国书赵家愿意和陆家世代交好,永远没有战争。对此陆炳只能当做笑话看,但表面依然给足了使臣尊敬。不过赵家厚黑出乎陆炳的预料,好似先前的战争根本不存在一样。这真是个可怕的家族,当厚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就如同恶魔一般了,陆炳更加坚定了必灭日本的决心。

但乌斯藏却没有理会陆炳,乌斯**立,既不搭理残明也不理会陆炳。乌斯藏的态度陆炳未料到,因为在起事之初,乌斯藏帮助了陆炳,为陆炳牵制了大明在西侧的兵力。而巴蜀兵力没能出川抗敌,也是因为乌斯藏的牵制。与乌斯藏的交情始于早年寻药的时候,陆炳的强悍从天山传来,乌斯藏官员略有耳闻,而当时陆炳刚刚离任龙影大将军余威犹在,故此对陆炳礼遇有加,那时候也结识了不少重要官员。经历过雪域活佛和蓝种人的事情,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