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到陕郡后就下决心倾大部兵力攻打孙孝哲部?敢下次决定的,也只有杨晞这个愣头青。初生牛窦不怕虎么,换作其他将领。无论是庞忠还是王思礼,都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杨晞居功至伟,这是李隆基及其他人心中的认定。不过既然李玢是此次战事的领军元帅,那首功肯定是要让这位皇子头上的,这一点,大伙都心知肚明。

“各位爱卿,洛阳西面已经没多少叛军的兵力了,接下来是不是该令杨晞率军攻打洛阳了?”

听李隆基如此问,韦见素马上就起身回答:“陛下,正应该如此。臣觉得应该趁取得大捷之际,大军趁势攻击洛阳,趁洛阳的叛军兵力薄弱之际,迅速将其攻下,那样叛乱说不定马上就可以平息了。”

李隆基抚着花白的胡须,呵呵笑着道:“唔,朕也有此意!相信延王和杨晞一定会不辱使命,将洛阳攻下来的。十万重兵把守的陕郡,杨晞只花了一个晚上就攻下了。朕相信他也只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将洛阳攻下来的,哈哈!待杨晞攻下洛阳后,朕一定亲自过去,看看安禄山有没有将朕的洛阳宫和上阳宫毁坏!朕也希望杨晞能将安禄山擒获。朕要问问他,为何朕待他如此不薄,他却要起兵反朕?”

“陛下,臣相信这个月洛阳一定可以攻下的!陛下可以到洛阳去避暑了!”杨国忠也打了句哈哈。“臣也想看看,敢起兵作乱的安禄山,再见到陛下后。又会说什么。”

也就在众人哼哼哈哈相互吹捧之际,又有紧急军报送来。

杨国忠快步迎过去,从快步跑进殿的宦官手中接过军报,但他并没有马上打开,而是恭敬地呈给了好奇看过来的皇帝李隆基。

“国忠,你打开看看,到底又是什么战报送来!”

“是,陛下!”听了李隆基地吩咐后,杨国忠也马上打了开来。

一看之下,他马上就喜形于色了:“陛下,郭子仪、李光弼部包围了范阳城,正在猛攻中,而叛军的援军竟然后撤了。”

这份送来的军报上讲述,在郭子仪、李光弼率军猛攻范阳地过程中,原本快速扑往范阳的史思明和蔡希德部,竟然停止了前进,全速往洛阳方向撤退了。只留下高秀言部继续往范阳前进,而城内的叛军死命突围,看情况高秀岩部是准备接应范阳城内的叛军的。

“哈哈,安禄山是要放弃范阳了!”李隆基忍不住大笑起来,“看来叛军的气势快近了,连起家的渔阳之地都要放弃了!”

李隆基如此说,武部侍郎萧华马上站出来拍马屁了,“陛下,这一切都是你的英明决策而取得了,令郭子仪和李光弼部北上攻击范阳,并令杨元帅部向洛阳进发,让叛军首尾不能相顾,只能在洛阳和范阳间做一选择。陛下,安禄山的叛乱是指日可待啊!”

见萧华如此说,杨国忠有点不满意了,他也马上跟进了一句:“陛下英明,要不是陛下任人唯贤,不拘一格任命领军将领,潼关之危都不一定能解,叛军的气势可能还很嚣张,天下黎明百姓还在继续深受叛军的毒害之中。陛下臣甚是敬佩你的胸襟与胆气,当时臣都不敢让杨晞去潼关领军,没想到陛下竟然会信任如此少年人,并因此取得了空前的战绩。陛下,你的识人之能让臣等甚是汗颜。”

杨国忠几句话是明拍李隆基的马屁的,但谁都听的出来,他是刻意在强调杨晞之功。李隆基当然也听出了杨国忠话中的意思,也没太在意,笑着答了一句:“国忠,朕还真的感谢你生出了这样一个神武的儿子来。要不是有杨晞,如今局势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朕也相信,杨晞他一定会尽快攻破洛阳,将叛乱彻底平息的。”说着也马上喝了一句:“来人,速传朕诏令,令杨晞火速进军洛阳,争取在叛军援军回师洛阳之前,就将洛阳攻取。”

“是,陛下!”候在一边的宦官高力士,马上就去写诏书了。

………………………

“杨元帅,陛下传来诏令,让我军速取洛阳!”李玢将刚刚收到的朝廷诏令交给了杨晞过目。

杨晞接过,略略看了看,脸上露出苦笑的神色,“殿下,末将知道皇帝陛下及朝中的大臣会要求我们尽快攻打洛阳,争取一战就将叛军尽歼的。但依末将所想,如今并不是急攻洛阳的好机会……”

“此番我们急攻孙孝哲部,日夜急行,将士们体力损耗非常大,马匹的折损也不少,急需休整与补充,不然根本没办法再战。再且,叛军史思明部和蔡希德部已经率近十五万人马回援洛阳,他们必定比我军先一步抵达洛阳。要是我军仓促地对洛阳发动攻击,不可能取得战果的,甚至遭遇败绩也有可能。末将依然认为,我军不应该急于进攻洛阳,而要待更富有攻城经验的郭子仪、李光弼及其他勤王之师抵达会合后,再攻打洛阳。安禄山放弃了范阳,他再不可能放弃洛阳的,必定会拼死一战,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十二分的准备。”

听杨晞如此说,李玢犹豫了一下,问道:“那杨元帅的意思是,我们不尊陛下的令,不急于攻击洛阳?”

看到李玢脸上满是担心,杨晞只得赶紧解释:“延王殿下,末将没有任何不尊陛下令的意思。末将只是认为,现在急于攻击洛阳,可能代价会非常大,并且不一定能将洛阳攻取。我们应该向陛下解释原因,请求朝廷同意暂缓攻击洛阳,待更多的勤王之师抵达后,再行攻击。”

“杨元帅的意思是,我们两人联名上表,向陛下陈明原因,请求暂缓攻击洛阳?”

“正是如此!”杨晞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又马上反问道:“殿下,难道你不愿意吗?你不认可末将的想法?”

李玢并没马上回答,而是低着想了一下后,犹豫着说道:“杨元帅,本王知道你是从大局方面考虑的,想稳扎稳打,但本王担心,要是我们屯兵不攻,朝中会不会有人有另外想法,认为我们在图谋其他?”

自从李玢随杨晞一道领军征战后,他心里又有另外一份担心起来,那就是怕被皇帝及朝中大臣认为他与杨晞这个儿子拥兵自重,图谋不轨。这一点想法在离开长安之前没有的,但在抵达陕郡,看到麾下又十几万人马,而且在与孙孝哲部的战斗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让他有点担心起来。

杨晞被李隆基召回京,李玢是知道他的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怕杨晞拥兵自重,与手握大权的杨国忠,图谋什么。不过他也知道,即使杨国忠与杨晞想图谋什么,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但杨晞要是和他这个亲生父亲谋事,就名正言顺多了。

毕竟他是正牌的李家子嗣,有机会被立为太子的皇子。要是他和杨晞一道以兵威逼迫李隆基立他为太子,那情况会如何变化,谁也没办法预料。因为有过这样的想法了,所以他有点心虚,杨晞想逆皇帝的事行事,想上表抗争,要求延后攻击洛阳,他怕人家也这么认为。

他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知道杨晞是他与裴柔私通后所生的,就怕很多人知道,特别是皇帝李隆基,他心里很担心,这份担心随着战事进展的顺利而越来越浓厚。

杨晞原本没去想这么多,但听了李玢这话后,一下子明白了他这位亲生父亲的意思,也不禁呆了一呆。嗯,他这个亲生父亲还真的敢想,这样的事也去担心了,看来这位延王殿下,也不是省油的灯,许多可能都去想到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豁出去了

……

……

……

不过杨曦还是继续陈明自己的观点:“殿下,陛下应该不会这样认为的……”

“殿下,只要我们将情况呈明,并做好攻击洛阳的准备,无论是陛下,还是朝中大臣,都不会如此想的。我们并不是不打算攻击洛阳,我们只是要求延后攻击,待我们休整完毕,各种军需武器补充完成,集结了比叛军更优势的兵力后,再攻打洛阳,争取一战就将洛阳攻下,将叛军的势力彻底消灭。只要我们陈明原因,末将相信陛下肯定会同意的。”

此时的杨曦心里冒出一句对李玢的评价,那就是这个皇子是“有贼心没贼胆”。李玢还多疑,怕这怕哪,不敢逆李隆基的令行事,也可以说没主见。不过这倒是杨曦期望中的李玢,李玢越是这样,越让他欣喜,也越加让他起了扶植他这个生身父亲上位的念头。只是那是以后要做的事,现在他还是要想办法说服李玢,让李玢答应和他一道,联名在表,陈明现在不能急攻洛阳的原因。

形势发展到现在,杨曦可不愿意再打一场没好好准备、没太多把握之战。要是在洛阳城下折戟了,那形势可能马上就会逆转。也费了不少口舌,终于让李玢答应和他一道联名上奏,请求暂缓攻击洛阳。

李玢答应的是比较勉强,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杨曦也趁热打铁,马上就让李玢写了份奏疏,两人一道签名,令快马急送长安。杨曦自张主张之举,让李玢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想到杨曦立下的战功,还有与自己的亲近关系,李玢还是忍住了,将不高兴压下去。

不过在杨曦令军士将急报送往长安后,李玢并没让杨曦马上离去。而是让杨曦再陪他说一会话。

“杨元帅,本王是很感激你,在陛下面前陈请,让本王和你一道率军出征,并在你的亲自指挥下,大取得了大捷。本王也受父皇的嘉奖,真是高兴!”两句客套搞乱后,李玢也马上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杨元帅,其实你也应该明白,本王这次为何要力争让陛下同意让我来领军。当这个兵马元帅!”

听李玢如此说,杨曦有点紧张地看看大帐门口,还好没有人在,李玢和他的亲卫家将都呆在帐外,没有人敢在附近偷听他们的话,也就马上回答道:“殿下这话让末将糊涂了,末将并不知道殿下力争这个兵马元帅职。到底是为了什么!末将一直认为,延王殿下是不愿意看到叛乱再持续,因此想亲自率军,痛击叛军,尽快将叛乱平息。要是末将猜错了,还请殿下明示。”

杨曦这样一副不理会他意思的表现,让李玢为之气结。他知道,现在好像还是不合适将两人的关系挑明,他不知道杨曦是否已经知道了自己真实的身世。他是想在与杨曦比较熟稔,两人关系挺亲近后。再将事儿说明,让杨曦在看清形势后,没保留地支持他。但现在看杨曦,就是完全不理会他的意思,装聋作哑。挺让人愤愤。不过他的恼怒只持续了一小会,马上就释然了,温和地一笑后,继续道:“杨元帅既然不明白,那本王也愿意与杨元帅多多交流,相信杨元帅一定会明白的。”

杨曦从李玢的眼中读出了一份热烈的期待,还有一丝亲情的流露,让他有点受触动,不过还是缓着语气说道:“末将鲁钝,一切还请殿下明示!”

他清楚,今日李玢可能会和他说点什么了。

“本王对杨元帅是无比的信任,所以今日一些话,想与元帅说个明白!”李玢说着,示意杨曦随他一道坐下说,在杨曦依言坐下后,再轻声说道:“杨元帅,想必你也知道,你父亲杨相公与太子不相融,他一直建议陛下改立太子。我那父皇,也早就有此意了,只不过一直没下定决心而已。”

李玢说着,对杨曦投了一个我的意思你懂的眼神,但被杨曦无视了。

杨曦也没搭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李玢又一阵气恼,无奈地摇摇头,继续说道:“杨元帅,本王觉得,我那三哥太子位被废是迟早的事。这一点也是你父亲最想做到的事,相信也是你杨元帅希望看到的。我那太子哥哥与你父亲杨相公可是水火不相融,你在潼关镇守时候,太子来劳军,可是阴了你一脚,想必你也很清楚我那太子三哥对你不满程度。本王虽然不才,但也希望能得父皇的青睐,更想得杨相公和杨元帅的支持。”

听李玢说的近乎直白了,杨曦如何还能装聋作哑,也只能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延王殿下是图谋太子之位啊!”

一听杨曦如此感慨,李玢紧张了一下,心虚地看看大帐门口,没看到人后这才放了心,也没否定,很严肃地点点头:“杨元帅并非别人,在你面前也不说见外的话了。本王正是有此打算,所以此次才一再请求领命出征的,想在征战中立下军功,获得威望,更想与杨元帅一道共事时结下友谊,得到你的支持。本王知道杨元帅是国之栋梁,无论文韬武略都非常出众,放眼朝中,无人可及,以后成就定在你父亲杨相公之上。要是本王能有幸当上了太子,并继承大统,一定会给予杨元帅更加的重用……。”

李玢这些话是咬着牙,硬着性子讲出来的。他已经做好了杨曦惊的跳起来的准备,并预料到杨曦会推拒或者其他拒绝的表示,要是杨曦这样,他就直接把两人的关系挑明,并且许以更大的承诺。

不过杨曦的反应挺让李玢意外,杨曦没有什么的惊诧,也没有什么激烈的表示,只是表情淡淡地看着他。面对杨曦古怪眼神的注视,李玢一下子不知道再说什么,但他还是硬着性子,与杨曦对视着。

“殿下,为何你对我说这些,难道你不怕我将你的打算透露出去吗?”杨曦口气平静的出奇。

李玢松了口气,“你不会的,本王相信,你绝对不不会将此事透露给任何一个人的。”

“殿下为何这么说?”

李玢咬咬牙,以很轻但很坚定的声音说道:“因为本王知道,你已经从你母亲那里知道了一些事,知道了本王与你的关系,所以……”

李玢想豁出去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利益的交换

………

………

………

虽然李玢话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但杨晞已经知道他话中要表达的意思了,很是愕然。

当然他并不是惊讶于这件事的本身,而是吃惊于李玢会在今天这样的时候和他挑明这一点。

在他感觉中,无论如何李玢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和他说这件事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起冲突,没有什么矛盾产生,更没有打算一起谋划什么,犯不着在没有更多交流、没有更多亲近感产生的情况下,很尴尬地将这件事情挑明。现在只是在为如何向朝廷请命暂缓攻击洛阳这件事上,讨论了一番后李玢就和他说这件事了。也可以说,没有任何的铺垫,李玢就将这件事挑明了,如何不让他吃惊。

如果说此前他对李玢的感觉并不是很好,主要是对李玢在处断事务上有些优柔寡断而生的不好感觉,认为这不是一个真正成大事的人。现在这么一说,不好的感觉更甚了,他越加认为,如李玢这样城府不够深,藏不住太多事的人,即使当了太子,最终当上皇帝,也会过的挺窝囊的。

他挺尴尬,也不知道怎么接李玢的话好,该怎么回应。

杨晞不知道的是,李玢原本并没打算这么快就和他说这个的,但说着说着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

刚才李玢与杨晞说这些事,就是说他想谋求太子位的事时候,杨晞表现的冷淡、不热情,他心里着急,为了更得杨晞的信任与支持,才咬着牙将这事说出来的。话说出口。原本还担心杨晞接受不了,但在看到杨晞并没太多惊愕后,他也马上明白,杨晞是知道了这事,只是没特别表示而已。

这样他不是很担心了。杨晞既然知道这情况,并为他在皇帝面前争取过什么,最终让他当上了这个兵马元帅,那就是说明了知道自己真正身份后的杨晞,是接受了与他之间的真正父子关系,并愿意帮他的。他在庆幸自己今日的口不择言。直接将情况向杨晞挑明了,不然他还猜哑谜一样去猜杨晞的想法,许多话以后可以直接明说了。不过现在两个人挺难堪的,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最终还是李玢咬着牙,将他刚才没说清楚的事说了出来:“想必你母亲告诉过你了。本王才是你的生身父亲,你是我李玢的儿子,而不是杨国忠的儿子。”

杨晞不语,只是默然而坐。

“唉!”见杨晞没有反应,李玢叹了口气,再道:“晞……杨元帅,本王知道。你心里肯定有很多埋怨,但那是多年前本王做的错事。一切都是本王的错,不关你母亲的事,错已经酿成,再也没办法挽回了。本王只希望能做一些事补偿你,也希望……我们能……齐心做事……”

杨晞脸上依然没起什么波澜,口气淡淡地说道:“殿下有那么多子嗣,恐怕自己都记不清哪个是哪个了吗?更不要说我这个意外出生的私生子,要不是我这半年多以来有这么多成绩做出来,恐怕这辈子。你也不会与我相认的,你也知道那样会带来很大麻烦的。你只是觉得现在我有这般能力的表现,对你有用处了,所以才来相认,并希望我能帮助你。帮你得太子位的!殿下,是不是这样?”

杨晞说完,眼中已经有精光在闪,直直地盯着李玢,想看他这个生身父亲是什么反应。既然李玢将事儿都说破了,那他更不介意就这么明白说下去,反正如今帐内才两个人,没有其他人在身边,不怕这些事入人耳。

杨晞的话让李玢呆了一呆,表情很不自然起来。杨晞说的没错,他今天说的这样明白了,正是想谋求杨晞的支持。要是没这个想法,没想得杨晞支持、杨国忠的配合去谋求太子之位,今日也不会这么直接说明情况,甚至不一定会认杨晞这个儿子。

不过此前他并不知道杨晞是他的亲生儿子,是在前些日子得裴柔告诉才明白的。裴柔告诉了他事情的真相后,还说了一些其他的事,他想来想去后,觉得非常有道理,所以才打定主意,想借杨国忠和杨晞的力量取代李亨当太子的。他相信,只要他将他所有打算都说清楚,杨晞一定会支持他的。

从杨晞在长安时候帮他的举动上他能判断的出来这一点。

不过今日杨晞的反应却是挺出乎他的意外,杨晞太冷谈了,好像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一样。

心里惶惶然的李玢也赶紧解释:“杨元帅,本王并不是这么想的,这么多年以来,我也不知道情况,只是前些日子听你母亲说了这些,我才知道你是我意外……意外而得的儿子。我知道这事后,也甚是惊喜,真的没想到,这段时间以来,让叛军闻风丧胆的杨元帅,竟然就是本王的亲生儿子……”

说话间,李玢也时不时瞄几眼杨晞,但没从杨晞脸上看出任何表情的变化,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杨元帅,本王子嗣虽然多,但没有一个……但是除了你,没有一个是能成大事者,本王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期待,只有你,能……成大事的。今日我们父子俩难得有机会这样说说话,为父……我也想把一些事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