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潼关城本就是个大风口,平时风力就比平地上大很多,更不要说严重对流天气情况下,风势更是比平原地大了不知道多少,要是有风力级数评判的话,瞬间风力至少有十级以上,甚至更大。

连城门楼上的瓦都有被风吹落下来的,一些小树被风吹折。

城头上的军士被吹的东倒西歪,很多军士站不住脚了,甚至有相互撞在一起的情况出现。

吹起的尘沙也迷糊了人的眼,甚至眼睛都睁不大开,手中的弓也不好拿,瞄准更不要说,射出和箭不是平常那样的抛物线,而是随着乱飘,箭矢的杀伤效果成倍地下降。

这让城头上指挥的任何一名将领都叫苦不迭,箭矢的杀伤效果下降这么多,那冲过来的叛军数量肯定会增多,登上禁沟西沿的也会成倍地增加。登上禁沟西沿的叛军若是增加很多,势必会有更多的云梯架到潼关城墙上,越来越多的叛军军士开始登城。这是城头上守城的将士不愿意看到的。

箭矢不能有效杀敌,只能用檑木、滚石、刀剑打击登城的叛军,但这效果肯定没有大规模的弓箭射击来的大。要以刀剑相博的话,那就是白刃战了。

与敌展开白刃战,那肯定是人员居少的他们吃亏的。

所有人只希望风快些小去,雨也不要下,他们宁愿被日头暴晒着的。

风吹来,酷热也随之消失,还有一些水汽吹来,让人感觉到了凉爽人,这样的感觉叛军也是有,对双方的有利都是一样的。但箭矢不能有效射击,这对守城的唐军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现在情况下,差不多是城头上的守军对攻城的叛军射出箭矢,攻城的叛军即使有能力射出箭矢,也对城头上的守军构不成很大的威胁,毕竟一个是朝下射击,一个是朝上射击,落差造成的杀伤效果相差非常大,站在禁沟内还射不到城头呢。

但天不助人也是没办法,只能克服,箭还是要射的,无论有没有效果,杀伤力有多大,这都是一招最能拿出的杀敌狠招。潼关城内,箭矢并不缺少,以刚才这样的消耗量计,一万余人至少可以用上一个月,甚至更久。毕竟像刚才这样高密度地使用箭矢的时候不多,如果一直以这样的速度持续,那攻城的十几万人马几天之内都可以被全部射杀,只要唐军军士不力竭。

“准备战刀!”已经命令一部军士弃弓用刀的王思礼,自己挥出身上的战刀同时,也大声地喝令军士们,准备持刀杀敌。

入眼处,已经有成群结队的叛军军士在利用各种方式攀爬禁沟西沿,还有更多的军士在后面冲来,王思礼知道,非常坚持的时候就要到来了。

在他预计中,这样的时候应该在天黑后才开始,而不是现在,这比预计中的早了两个时辰左右。

原本非常有信心守住潼关城,直到天黑后援军抵达的王思礼,信心有点动摇了。要是一直以这种方式与敌作战,手下军士的体力能不能坚持到援军抵达还是个未知数。但现在不能有任何的退缩,也不能有任何怯意的流露,必须要以各种方式鼓舞士气,并想尽办法击退攻城的敌军。

杨晞当然看到了城头上射出箭矢杀伤力的大幅下降,叛军的攻击力度却丝毫没有减退,反而有加强的趋势,他比任何一个人都着急。

当然他担忧的并不是东门方向。

东门方向因为可以登城的横断面小,即使大风大雨,能登城的叛军数量也不会很多,又有几个山崖隔风,叛军冲到城头下面,箭矢还是有杀伤力的,以现有兵力可以足够防御叛军的攻击。他担心的是南门方向,南门方向虽然布置了最多的兵力,有八千左右,但面对数万叛军的持续攻城,兵力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的,但他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增援,除非有大量的援军抵达。

援军在哪里啊?什么时候才能抵达潼关城?

杨晞心里长叹了声!据一会前收到的急报,窦华所领的三千人马距潼关城还有五十里左右,只是人困马乏的他们没办法以最高速度驰援,如果没有意外情况,要抵达潼关城也差不多一个多时辰,两个小时。现在又起了大风,一会可能下大雨,抵达潼关的时间肯定还要延迟。

“希望将士上下一心,拼死杀敌,不让叛军攻上城头!”杨晞默默地叨念着,并马上吩咐亲卫头目杨东,将所有亲卫家将集结,必要时候他将率这部私兵,还有五百作预备队的军士增援南门方向。

站在禁沟西沿的崔乾佑也看到了城头上射出的箭被风吹偏,对攻城的己方人马杀伤力大降,大喜之下马上下命令,令各个方向加强攻势,无论是东门,还是北门方向都是如此,不让这两城门方向抽出兵力增援。南门方向更是倾全部兵力,持续不断的攻击,不给城头上唐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

“传令各将,加快攻击速度,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给本帅冲到潼关城头去!”挥舞着战刀的崔乾佑朝身边的副将及军士怒吼:“谁第一个攻上城头,官升三级,赏钱万贯,本帅会向陛下亲自请功!”

“杀……拉……”崔乾佑身边的副将、军士及亲兵都跟着挥舞着手中的战刀怒吼。

原本天时地势都握在唐军手里,但现在,天时反过来被他们占了,这狂吹的大风,还有将要下的大雨,是助他们成功的手段,失了箭矢优势的唐军是无论如何都阻挡不了他们连续的攻击的。

已经有近千人躲过唐军箭矢的打击,攀上禁沟西沿,将云梯架到城墙上。

风继续在狂吹,将架起的云梯也吹倒了,但有更多的云梯往城墙上靠。

闪电和雷声越来越频繁,云压的越来越低,天也越来越黑,。

终于在连续几声惊天动地的雷鸣电闪中,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C

第七十二章雨中激战

强对流天气导致强降雨,在夏天时候非常常见。

身处华山东侧,黄河、渭河边的潼关每年夏天都会遭受多场雷暴的袭击。

因为双方将领大部的精力都投到战场上面去,甚至没时间去观天,夏天的雷雨云又堆积的快,并没几个人注意到漫天的乌云是何时铺满的。

雷雨形成的快,但去的倒不一定快。一些时候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雨就停了,但很多时候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场铺天盖地的大雨,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在电闪雷鸣中大雨倾盆而下,整个世界仿佛都是一片白茫茫的雨幕。

这个时候风倒小去了。没有风了,虽然不至于将射出的箭吹偏,但大雨对弓箭射击的影响比刚才更甚,弦被浸湿了,比平时更不容易拉开。即使能拉开弦将箭射出去,但疯狂的雨幕产生的冲击力会将箭矢的动能消除很多,也会改变其方向,依然会严重影响射击效果。

而且大雨会迷住人的眼睛,看不清景物,那些专门射杀叛军军官的神箭手,也失去了瞄准目标。

攻城的崔乾佑知道上天给自己创造了机会,大喜之下恨不得将全部兵力压上去,在他的亲自命令下,几位中郎将率领麾下的人马,前赴后继地往禁沟内冲,利用尸体垫起的高度,相互帮忙或者利用云梯,登上禁沟西沿,再架起云梯,开始登城。

唐军的箭矢依然密集射出,但因为大风大雨的影响,杀伤力比风雨开始前少了好几倍,甚至箭矢射到身上,都不会让人受伤或者只受一些皮外伤,叛军军士大部弃了盾牌,将身体完全暴露在风雨及唐军继续射出的箭矢下,开始冒雨登城。

看到许多云梯在他们密集的箭矢射击下架了起来,城头上的唐军开始动用滚石、檑木防守了。

一根粗大的檑木在几名唐军军士的合力下从城头扔下来,正巧砸在一架刚刚竖起来的云梯上,巨大的动能作用下,几名刚刚开始攀爬云梯的军士被檑木击中后惨叫一声后摔了下来,一名军士被当场砸死,另外两名军士则被砸到禁沟下面,落在尸体堆中。

幸好尸体堆有缓冲作用,没让他们丢性命,不过也受了重伤,再也不能冲杀了。

一块有百来斤重的石头也从城头上扔下来,当场砸断了一架云梯,并在砸断云梯后砸中了一名攀登云梯的军士,被砸中头部的这名叛军军士脑袋迸裂,红白色的脑浆从伤口处流出来后,马上就被雨水冲走了,这名军士的下场当然就是当场身亡,并连累身后的两名军士也跟着受伤,倒地不起。

那两名倒霉的军士被接下来的一根檑木砸中,一命呜呼。

雨中射出的箭也并不是全没有杀伤力的,还是能将近距离的登城者射伤甚至射死。

刚开始时候竖起的云梯不是很多,这些云梯很快就被城头上的唐军推开,连着那些还在顽强攀登的军士,一齐倒入禁沟中。

不少的军士在未攀登云梯之时就被箭矢射死或者射伤,也有被城楼上砸下来的滚石、檑木砸中身死或者负伤的,叛军的人海战术依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没有一名军士能成功登到城头。但他们依然前赴后继地通过禁沟往对岸冲锋,利用各种方式努力攀爬禁沟西沿,并利用云梯开始登城。

城头上是一片迷茫,城下的叛军看不清上面唐军的具体动作。

即使有人想抬头看城头上的情况,但一抬头大雨就会落入眼睛里,根本上睁不开眼。

攻城的叛军没办法仔细观察,只能“盲攻”了。冲过禁沟抵达城墙底下的军士,胡乱将云梯架起来后,不管城头上的箭矢及滚石、檑木落下,埋头登城。

不断地有被箭矢射中,或者被滚石、檑木击中的军士从云梯上掉落下来,连同云梯一道翻于后面的禁沟内,身死者马上成为了禁沟内的填充物,成为后续攻城叛军的垫脚石,那些负伤的军士要是没力气起身或者逃走,也免不了同样的命运。

“传本将令,准备更多的滚石、檑木!”早被淋成落汤鸡的王思礼大声地向身边的亲兵下达命令。

“是,将军!”得到命令的亲兵马上去传达命令了。

潼关城内,无论是箭矢还是滚石、檑木都准备的很多,但王思礼知道,大雨未停间,滚石和檑木将会是主要的作战武器,这些武器体积较大,城头上不可能堆放非常多的数量,肯定不够后续之用的,也只能下令,就近取材,准备更多的滚石和檑木,以防用尽无所取。

风已经停止了,但雨下的非常大,十几步远距离的景物都看不清楚,站在城头上只能隐约看到城下的情况。叛军有多少人攻城无法观察清楚,后续的叛军怎么行进,怎么配合,怎么过禁沟,怎么登城也无法知晓,指挥作战的王思礼无法依据叛军的攻击阵形做出有效的应变。

一架云梯飞快地在王思礼的眼前靠了过来,让人惊奇的是,云梯上端竟然已经攀爬了一名叛军军士,这名叛军军士在云梯快速靠过来之际,竟然纵身一跳,直接跳到城头上来了,被吓了一跳的王思礼反应很迅速,在其他军士反应过来前,挥起手中的横刀,直接往这名跳过来的叛军军士头上砍去。

这是一名叛军的敢死人员,事先上到云梯,利用雨幕天气城头上的唐军无法观察清楚情况的机会,在云梯靠过来之际就直接跳了过来,想打城头上唐军军士一个措手不及,给后续人马争取时间和机会。但他很不幸,正巧跳到了王思礼面前,王思礼大力挥出的横刀正好砍在了他的脖子上,惨叫声只来的及发出一半就戛然而止,一颗头颅随之飞了出去,和无头的尸体一样,直接往城头下掉落。

喷溅而出的鲜血,与雨点一起,撒在了王思礼及其他军士的身上!

“注意叛军的跳城!”王思礼再次怒吼,要军士注意叛军军士这样直接跳到城墙上的冒险行为!

C

第七十三章禁沟成通途了

(大年除夕夜,唐远在这里恭祝各位书友万事顺心,和家人一起过个开开心心的年!给你拜年了!。。。。。。红包拿来!^-^)

叛军利用视线不好,城头上唐军看不清情况的掩护,让军士事先攀爬到云梯上,再在云梯靠近城墙时候直接跳过来的行为在接下来的攻城行动中时有发生,虽然有王思礼的提醒,但依然有军士措手不及,被跳过来的叛军军士砍伤或者砍死,不过能这样跳过来的死士数量并不多,即使能侥幸得手,最多砍死砍伤几个人,就马上就被蜂拥而上的其他唐军军士斩杀,尸体被当作武器扔下城去。

但叛军靠过来的云梯越来越多,叛头上的军士在利用横木用力将架过来的云梯推出去的同时,大量的滚石、檑木被军士从城头上扔下去,砸在登城的叛军军士头上。

依然密集的箭矢也一个劲地往叛军头上落去。

因为远处的情况看不清楚,也不知道叛军的攻击方式及队形是怎么样的,城头上的唐军射出的箭,可是说是漫无目的,只是往一定距离外的雨幕中射,那个方向肯定是密集冲锋而来的叛军。但这样的打击效果肯定不好的,又有大量的叛军抵达城墙下面,准备利用云梯登城。这种情况下,弓箭手首要的任务就是先消灭城头下的叛军,每队轮换的军士,首先要射杀的目标就是城墙下集聚的叛军。

在叛军开始攻城时,几乎所有的军士都编入弓箭手序列中,轮换对敌射击,但下大雨,射击效果不佳了,有一部军士弃了弓箭,拿起刀剑,当刀斧手使用。

这些军士原先是步军编制,他们的长项不是弓箭,而是刀剑。不过在叛军密集冲锋时候,弓箭的水平已经不重要,只要能拉的出弓,射的出箭,就能有效的杀伤叛军。但现在,叛军已经开始登城,这些长项在刀剑上的军士,他们就弃了弓箭,以手中的战刀阻挡叛军的前进了。

弓箭手要对城下射击,原步军军士也弃了弓箭,拿起了战刀,对远处射击的弓箭密集程度大幅度地下降,密集冲击的叛军受到的杀伤也少了很多,有更多的叛军军士利用各种方式攀上禁沟西沿,准备登城,并有机会射出复仇之箭了。

不过城下往城头上射击的箭杀伤力小的可怜,仓促间射出的箭力道不可能很大,潼关城墙又很高,要克服势能的作用,还要被密集的雨削减力道,落到城头上时候,可以说都成了强弩之末,没什么杀伤力了。被叛军射上城头的箭伤害到的唐军军士数量极少,有的只是少数几个倒霉蛋。

这个时候,十二连城上的军士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射出的箭矢可以有效地打击到禁沟内攀爬的叛军军士,还可以将观察到的叛军攻击情况传回到城内,供城内守将知晓,哥舒翰、王思礼、庞忠等将领就是依据十二连城几个城垛上镇守的军士传回来的消息,做出兵力布置的调整。

庞忠与李福德联手,在汉潼关城重创了攻击的叛军,并成功地将叛军对隋潼关城的攻击行动延缓到下午才进行,在率部退回到隋潼关城后,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灵宝兵败,他所率的十万大军几近全军覆灭所带来的阴影也消除了大半,不再是一副颓丧、怨天尤人的样子,而是豪情再生。

在休息了半个晚上及一个上午,杨晞命令和他李福德部支援南门时候,他可是充满了杀敌的**,在看到叛军一浪接一浪地倒在城头上唐军射出的箭矢下时候,他觉得潼关城是完全可以守住的。

却是没想到,突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让己方人马箭矢的威力大减,叛军有机会冲到城头下,这让他马上生出担忧来,知道接下来的战事会非常艰苦,只要雨不停,优势就会慢慢往叛军头上转移。

他非常期望这场大雨能早点停,或者早些小去,那样城头上的床弩及箭矢的杀伤力又可以恢复一些,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任由叛军大量人马冲到城墙下面,竖起大量云梯开始登城。还好潼关城头够高,叛军从竖起云梯到登到城头要费不少时间,这个时间之内,足够他们做出很多应对措施。

不过随着叛军抵达城墙下人员的增多,有更多的云梯竖了起来,时不时有云梯上预先爬上几个军士,在云梯靠过来叛军军士就跳过来的情况出现,庞忠明显感觉到压力在急骤增大。

一架云梯在庞忠的眼皮底下竖了起来,一名已经上到云梯顶上军士趁云梯靠过来之际,直接朝庞忠扑了过来,庞忠大喝一声,并没有挥刀,而是伸出脚,大力往跳过来的叛军军士踢了过去。这名想一击得手的叛军军士被庞忠踢了个正着,惨叫一声后,没落到城头上就直接往城外飞去。

庞忠看不清这名“有幸”被他踢中的叛军军士掉落何处,但能猜到被他这么大力一踢并摔落到近十丈高的禁沟内,不死也是重伤了。

不过有更多的云梯架起来后,从雨雾中冒出来,出现在城头守军视野中的叛军军士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唐军军士体力保持的还是挺好的,冒头的叛军军士不是被箭矢射杀,就是被滚石檑木砸下去,或者被砍杀下去,没有一名叛军军士能完全登上城头,那些飞跳的叛军军士最多在城头上活几分钟,就被乱刀砍死了。

不过无论是庞忠,还是李福德,或者是王思礼,都知道叛军的攻击越来越猛,架起的云梯也会越来越多,攀爬到城头上的军士也会越来越多,他们遭受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雨突然一下子小了,天似乎透亮了一些,雾气也被一阵大风吹散了,城头上的王思礼看到密密麻麻的叛军军士正在翻越禁沟西沿,往城墙方向过来。

禁沟西沿的一段,已经被各种尸体填的差不多了,大雨造成的积水,把一些零散的尸体也冲过来,越加积垒了高度,以至于叛军不需要借助云梯,只要徒手就能攀爬到禁沟西沿。

禁沟成通途了!

看到此情况的王思礼大骇,但此时下大雨,干草及热油都派不上用场,点不起火,没办法消除这危险了。“马上将南门情况传报给哥舒元帅和杨元帅!”王思礼只能将此情况报告。

C

第七十四章形势出现了危急

(大年初一来到,唐远在这里给各位书友拜年了!祝所有书友新年快乐,事事顺心!)

雨暂时小了,天空有点透亮,风又猛烈地刮了起来,将雾气吹的更散了。

远处,华山诸峰在急骤起伏的雾中时隐时现,煞是美丽。

但根本没人有心情去欣赏风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激烈厮杀的战场上。

雾气被风吹散了一些,视野清楚了些,城头上的唐军将领再次可以看清禁沟内及禁沟以远的叛军冲锋情况。他们惊讶地发现,禁沟内有多段地方已经变成了“通途”,那是尸体堆积而成的几座桥,叛军在“尸体桥”上铺一些麻袋或者竹、木排,军士可以直接踩着这些尸体搭成的桥冲过禁沟,不需费多少力气就能登上禁沟西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