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潼关城内有五六万人马,那无论是哥舒翰,还是王思礼,甚至杨晞这个对潼关情况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最高统帅也相信,他们能轻松守住潼关城的。

但现在城内只有一万三千左右的人马,且都是残兵败将为主而成,增援的人马并未抵达,也不能完全确定什么时候能抵达。能不能在军士消耗殆尽前等到援军大部队的抵达,没有人敢确定。

在叛军攻城开始之际,以箭矢、檑木、滚石等武器将攻城的叛军大部歼灭,这是没有什么意外的,关键就是如何应对叛军的持续攻城,连夜的攻击。叛军可以持续不断地以人海战术发动攻击,但守城的军士没有足够多的人手轮换,到了后面注定会人困马乏,体力消耗殆尽的。

要是城头上的军士体力消耗殆尽之时,援军还未抵达,那情况就万分危急了。

城头上的许多将领都期望叛军在遭遇重大杀伤后,能知难而退,不再持续攻城。

不过这应该不现实!

在城头上军士轮番密集的箭矢打击下,南门方向攻城的叛军伤亡惨重,李前最早带到南门外的那一千五百余人,已经大部阵亡在禁沟内,少数在攀爬到禁沟西沿时候被十二连城及潼关城头上的唐军军士射死。被射杀的叛军军士身上都中了数箭,很多人竟然落了十几支箭,成“刺猬”了。

那些伤重未死的倒在禁沟内不会动弹了,伤轻的要么找地方躲避,要么和少数没有负伤的军士及后续冲锋的人马继续往西沿攀爬。这些最先开始冲锋的未死军士是借助同伴尸体的掩护,还有山势的一些凸出部位,侥幸射过了致命打击的。

禁沟内许多地方还有未烧尽的唐军尸体,天气很热,已经腐烂,发出难闻的恶臭,混杂着那烧焦的味道,还有油的味道。在攻城之战开始打响前,站在禁沟内的叛军军士及城头上的唐军军士都有点受不了这种味道,但战事激烈进行后,这种味道好像都淡去了,无论是攻城的叛军军士,还是守城的唐军军士,似乎都没有闻到难闻的味道了。这是注意力转移之故,任何一名军士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厮杀上,即使有再浓的味道传来,他们也不一定能闻到。

四五轮箭矢射出了,万多支箭射到了攻城的叛军军士头上,对攻城的叛军造成了重创,但南门城头上的哥舒翰、王思礼等将领并没有任何的喜悦。这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战事会更加惨烈,今天的潼关城,注定是一个充满杀戮的地方。城头下数不清的叛军军士,还有城头上那有序在轮换的唐军军士,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很快,禁沟内原本灵宝兵败后逃回来但丧身于禁沟内的唐军尸体被焚烧后那副惨状已经基本看不见,那层灰上面已经铺满了叛军的尸体或者伤者的身体,还有连续不断的后续叛军人马从禁沟东侧冲下去,踩着同伴的尸体,往西侧冲锋,利用一切手段攀爬那高高的沟壁。

“叛军要是用尸体再将禁沟填满,那该如何是好?”坐在南门城门楼上观战的哥舒翰喃喃地说道。

----------------

站在东门城楼上指挥作战的杨晞,除了非常留神观察东门的战况外,也时不是转头注目南门方向的战斗情况。他当然发现南门外的战斗场景比东门外激烈多了。

东门外虽然没有禁沟天险阻隔,但地形相对狭小,叛军展不开更大的攻击阵型,城头上密集的箭矢对攻击的叛军杀伤力非常大,即使叛军高举盾牌冲锋也没多少防御的效果,总有高速飞行的箭矢能对叛军造成伤害,盾牌遮的再严密,几名军士受伤就会导致其盾牌阵列出现空漏。

出现空漏,城头上射下来的箭矢杀伤效果马上漫延开来,使得城头下叛军的盾牌防御效果进一步受到打击,越来越多的军士被箭矢射伤射死。而且冲到城墙下面的叛军要想架云梯登城,就不可能一直举着盾牌遮挡射来的箭矢,军士在架云梯并准备登城时候,遭受的伤亡更加的大。

持续的冲击并没让多少军士冲到城墙下面,能架起的云梯数量也屈指可数,并且很快就被城头上的唐军军士推倒。

云梯是不可能轻轻一架就可以登城的,下面一定要有数名军士相扶,不然一推就被推倒了,但能冲到城下的军士数量实在不多,连云梯都没办法架设更多,更不要说有军士云压、扶架起来的云梯了。

开始向东门方向冲击的叛军持续不断,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名军士往东门方向冲锋了,但最终能冲到城墙下面的军士不过几百人,其他不是负伤就是身死,或者被负伤及身死者挡住了去路,无法前进。

这几百人在躲避城头箭矢及檑木、滚石攻击的同时,还要想办法架设云梯。但几百人的力量实在太小了,城头上箭矢非常密集,檑木、滚石扔下来也很多,这几百军士最终也成为了隋潼关城下横陈的尸体,并且被后续冲锋而来的同伴踩踏。

被箭矢射死或者射伤的叛军军士已经严重阻碍了后续叛军的攻击,毕竟登东门的道路都是阶梯,死伤者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肯定会对后续冲锋的人马造成阻碍的,指挥作战的程卫不得不命令后续的军士清理死伤者,不让冲锋的道路阻塞。不过死伤的叛军数量太多,不可能一下子清理光的,后续军士的冲击大受影响。城头上唐军的箭矢还在继续密集射击,后续冲锋的军士依然有大批被射倒的。

大量军士被射死射伤阻塞了道路,导致后续的军士没能很顺利地冲上去,东门方向的攻击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竟然慢慢减弱了下来。冲到东门外的叛军军士在持续减少,杨晞当然看在眼里,他已经不担心东门能很快被叛军攻陷,他的注意力投到南门方向去了。

南门方向的战事可是越来越激烈了!

C

第六十八章天大的考验就要到来了

许多城池往往都是这样修建的,城门方向总是地势最开阔的地方,连接城门楼的城墙,大多建在险要的地方,适合大队人马攻城的地段都是城门楼附近。

潼关城更是如此,除了几大城门楼所处地方地势相对开阔之外,连接城门楼的城墙都是修建在山势险要的地方,城墙又建的非常高大险峻,一些地方不要说人,连猿猴都不可能攀登,攻城的叛军想要攻上潼关城头,除了从几大城门方向攻打外,别无他法。

除非有类似后世杨晞所处时代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出众、整体攻击力让人闻之色变的特种部队或者特种侦察部队,他们有可能可以利用各种特种设备从其他方向潜入城中,以小规模的特种作战收获巨大的胜利。但在唐朝时候,基本没这种可能,除非杨晞训练出一支特种部队来。

连接各城门的城墙上也不是没有军士守卫的,每一处地方都有军士警戒观察着,严防可能的叛军小股人马攀山越岭潜伏过来。但这些城墙上守卫的军士数量很少,差不多只是起警戒之用。

因为大量叛军死伤军士的阻碍,后续冲锋的叛军并不顺利,东门方向的战事比之刚开始时候趋于缓和了。这很出乎杨晞的意外,当然也让在远处山头上观察战事进展情况的崔乾佑意外和着急。

看到东门方向攻击的人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量死伤的军士阻塞了道路,没办法加快攻击速度,崔乾佑知道,今天想将潼关城攻下,不要指望从东门方向突破了。

这让他心情很沉重,隐隐地生出悲观的念头。

他清楚,在己方兵力完全占优势的情况下,最好的攻城方法就是大范围、全面发动攻击,多点开花,每一点都集中大量军士猛攻,利用兵力的优势给予城头上守军以最大的压力,那样可以让城头上的守军应接不暇,死伤惨重。这样方可让更多的军士冲到城头上,直接与守军展开白刃战,同样利用兵力的优势占领城头,并最终夺取城池。但现在,攻击面没办法铺开,只有南门方向可以大范围地展开攻击,北门方向连攻击的兵力都没办法布置,东门方向的情况看起来也不适合大规模攻击。

只能加大南门方向的攻击力度,不计军士的损失,甚至以尸体将禁沟彻底填平,那样可以让更多的军士有机会登城,崔乾佑隐隐地叹了口气。

一想到将禁沟填平,崔乾佑心里不禁一震。

是的,要是没有禁沟,南门方向可以集中更多的人马攻城,攻城的军士不需要淌过禁沟天险就可以直接架设云梯登城,并且可以在禁沟位置对城内守军发动箭矢的反击,而不要像现在一样被动挨打。

一念之间,他已经怦然心动,在看着各城头方向的攻击情况后,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并马上下达了新的命令,倾全力攻击南门方向,东门的攻击继续,但减少投入兵力。

东门的唐军兵力一定要牵制住,不让其增援南门,同时下令一部军士,对潼关北门方向发动攻击。

----------

“报告元帅,北门方向的叛军也开始攻城了!”

一名军士飞快地跑到城门楼上的杨晞身边,大声地报告情况。

利用城门楼的高度优势及良好的视野,杨晞一直在不断观察各个城门方向的形势,不需要军士的报告他就可以看到三大城门方向的战斗情况,不过具体的战斗细节是看不清楚的,特别是地势最险要的北门方向。闻听军士的报告后,他也马上追问了北门的战斗情况。

在了解清楚了北门方向的战况后,杨晞眉头紧缩。

看着东门方向攻击依然在持续,但后续的叛军冲击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并且还有减少的趋势,也没有许多军士往北门方向蜂拥而去,大量的叛军军士却是往南门方向过去,南门方向的战事没有一点缓和的迹象,他马上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叛军准备不顾伤亡加强对南门方向的攻击。

叛军要倾全力攻击南门,甚至不惜军士的伤亡将禁沟填满。

一想到此,杨晞眼前就浮现出禁沟内原来那将沟壑填满的唐军尸体,及被大火焚烧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不禁微微地打了个颤。

后世时候他所处时代,即使有战争,也不会采取这样的人海战术,不计较军士的伤亡,即使用尸体填,用尸体堆到城头高度也不放弃。这样的战争是很残酷的,比后世时候的战争残酷百倍,很考验的人意志,特别是双方指挥官的意志。还好杨晞的意志力比一般人要坚定很多,他虽然没见识到过成千上万人的大屠杀,但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大规模的死亡,而不会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

杨晞相信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也马上传令北门守将,按兵不动,不增兵也不撤兵,只要有叛军攻击,就将其击退。北门方向的叛军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每次攻城撑死不过两三百人的规模,再多根本展不开,以城头上一千多守军,应对是绰绰有余的。同时他也传告南门方向的哥舒翰、王思礼、田良丘,要他们加强注意,避免在叛军持续大规模的攻城时候,出现不支的情况。

要是战况有变,他会率领家将及一部军士增援南门,决不让叛军攻上城头。

杨晞的传告很快就由军士送到哥舒翰及王思礼、田良丘手中。

因为东门在南门和北门的中间,站在东门城门楼上可以大概看到左右两座城门方向的战事情况,但在南门方向,却看不到北门的情况,东门方向的战况也因为山崖的阻挡看不清,南门的哥舒翰及王思礼、田良丘对东门及北门的战况并不是很了解,只有收到东门及北门的战况通报才知道。

杨晞传来的通告让哥舒翰及王思礼等将都略略地吃惊。

看来一切都有可能,唐军在兵败逃回潼关时候,军士争相逃命,竟然将禁沟都差点填满了,叛军现在的攻城,也准备以尸体将一段禁沟填掉,以方便攻城。要是禁沟变通途,即使只一段,那守城就会加倍地吃力起来,叛军可以利用尸体叠垒的高度,直接在禁沟内架起云梯登城!

天大的考验就要到来了!

C

第七十章哀叹与欢喜

(感谢人生就似天机书友的打赏!)

天也越来越闷热,没有一丝的风,山上的树也纹丝不动,仿佛整座华山都处于静止之中。

可能山神也被眼前这场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杀戮震惊了。

潼关城有三分之二被群山环抱,没有风就显的很热,云层又厚,许多军士因为天太热,再加上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中暑倒下。因中暑而失去战力的情况两方人马阵中都有出现,比例差不多。

战场上数万人马,没有一人不是浑身冒汗的,那些全身心投入作战的军士,可以说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全身。城墙上,军士们身上滴下的汗水已经将城墙打湿了。

如雨而下的汗水,滴落在城头上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蒸发的速度。

在城头防御战激烈进行中,原本被安排休整,以补充昨天体力消耗的李福德和庞忠部,也已经在城头上出现,他们依杨晞的安排,加入南门方向的防守之战中。

这样南门城头的防御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兵力也增加到八千左右。

兵力得到补充,每次对敌射击的军士数量也增加到两千人,每轮射出的箭矢更加密集了。

“将军,叛军是攻不上潼关城头的!”一名副将在将自己身上箭壶里的箭射光后,忍不住对指挥作战的王思礼叫道。

王思礼虽然心里也有这样的感觉,但他却并没有喜色露出来,而是面无表情地命令道:“吴将军,叛军的攻城刚刚开始,他们这样不惜命的攻击就是想一举攻下潼关城队,进尔将整座城池都占领,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大意的疏忽,不能让叛军有机会登到城头上,不然就是城破人亡!”

“是!将军!”那名吴姓副将挺直身子大声地应了令后,马上跑开了。

已经将一壶箭射光,差不多射杀了十名左右叛军军官的王思礼暂时停止了射击,作为城头指挥官的他必须根据战场形势做出调度。原本他与庞忠级别是差不多,但今日庞忠也暂时归于他指挥之下,这是杨晞的命令,非常时期庞忠不敢不从。但他知道,庞忠并不会就此服他,要是他指挥作战不力,导致己方伤亡过大,防守很吃力,那杨晞很可能会将他城头指挥权解除,交给庞忠或者田良丘。

他可能因此受到军法惩处,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哥舒翰也没办法保他,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都要以战场局势为重,作战不力者肯定要受到惩处的。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好防御,想尽办法将叛军的攻势瓦解,即使叛军开始登城,有军士攻上城头,也要将他们赶下去或者全部消灭。

现在王思礼的安排是这样的,以两千人为一队,共四队军士,轮番对叛军进行射击。

这样密集、高频率的射击,差不多可以发挥最大的杀伤力,箭矢够密集,而军士又不至于体力消耗过大,在轮番的射击间隙,可以恢复一定的体力。

庞忠和李福德部补充到南门方向,这举动让王思礼对杨晞的感觉又改变了一些,杨晞没有将这部人马放到自己身边,放到东门方向,而是放到了南门,并且放言要是南门压力过大,他会亲自率一部人马过来驰援的。这样的考虑是基于全局而做出的,是要有一定胸襟才能下决定的,毕竟大敌当前,人人自危,身边兵力多一点,安全感也多一些,杨晞没有因为私事的考虑将更多兵力放在身边,而是放在最需要的地方,这一点很让人敬佩。

“传本将令,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叛军阻止在城墙下面,援军天黑后就可以抵达,只要我们坚持到天黑,叛军就奈何不了潼关城!”王思礼挥舞着战刀,恶狠狠地对身边的军士喝令,“要是有人怯战或者临阵脱逃,定斩不饶!”

王思礼的嗓门足够大,边上的军士一阵骇然,那些感觉有点力竭的军士,一吓之下仿佛力气也增加了几分,弓拉的更开了。

射往冲击叛军阵中的箭矢依然很密集,没有什么减弱的迹象,而叛军的冲锋阵形也保持之前的密集频繁,在箭矢落下之时,被射中倒地的军士也越来越多,禁沟已经被填高了一层,特别是沟内西沿,因倒下的军士最多,足足比其他地方高了差不多一个人身子的高度,这也使的攀爬西沿的军士所需要耗费的体力少了一些,但因为城头上及附近十二连城烽火台上射来的箭矢不减,有幸登上禁沟西沿的军士也几乎全部被射杀。

----------

风终于来了,并且一下子很大,在吹过山口时候带来一阵呼啸,吹的城头上的军士都一阵摆摇,他们射出的箭也被吹的偏离了目标,劲道也被吹消了一些。

不过大多箭矢还是落在了持续不断冲锋的叛军身上,只不过杀伤力下降了很多。

攀爬禁沟西壁及登云梯的叛军军士,一些人在大风吹来之时,竟然被吹起了身子,从崖壁或者云梯上掉落,并压到了下面的同伴身上,引来一连串慌乱的惨叫。

不过如此大的风吹来却让城头上的所有唐军将领都叫苦不迭,他们对敌杀伤的最有效武器就是箭矢,居高临下的射击让叛军的攻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连续刮起的大风却无形中削弱了箭矢的威力。

要是不能以箭矢给予叛军足够大的杀伤,那能冲到禁沟西沿的叛军会越来越多,也会有更多的云梯架设起来,局势会马上朝利于叛军方面发展。

杨晞也叫苦连天,他没想到老天也和他作对了!

“喀嚓……”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声在所有人没防备之间响了起来,把正暗自叫叹的杨晞吓了一跳,马上抬头看天。他这才发现,虽然眼前远处还有阳光照射,但头顶半边天空已经被乌黑的云遮住了,

刚才注意力大多被战场上的情况吸引了过去,没去留意天上的变化,现在才发现,华山上空的天已经变了,一场夏天常见的雷雨就要来临了。风吹的更大了,“要下大雨了!可是援军还没抵达,一会要如何是好?”抬头看天的杨晞喃喃地自言自语道。

“要下大雨了,”位于禁沟东侧的崔乾佑虽然被大风吹的东倒西歪,但他却忍不住惊喜,在说出了一句与杨晞相似的话后,对着身侧的亲卫和副将大喜地叫道:“真是天助我也!”

C

第七十一章下大雨了

风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而且还越刮越大,天上的乌云开始急骤地翻滚,很快天就暗了下来。

风从各个山口吹来,没有任何的规律,一会朝这个方向吹,一会往另外方向猛刮。

潼关城本就是个大风口,平时风力就比平地上大很多,更不要说严重对流天气情况下,风势更是比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