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辅-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除夕夜不能回家的人有很多,比如李元,作为皇城司密探,赵铮的亲随,他今晚便不能回家。

越是喜庆要紧的日子,其实越是可能暗流涌动,皇城司这种机构,是要满负荷运转的。今晚。皇城使赵铮入宫赴宴,不能亲自主持许多事情,所以他这个亲随就必须要帮忙盯着。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算平稳。李元也算松了口气,待会五公子赴宴归来,也好有个满意的交代。

李元起身,瞧着窗外飘起了雪花。本来斟上一杯酒,好暖暖身子。不想刚端起酒壶,便瞧见一名密探神色匆匆而来。

“发生何事?”李元不由自主地有些紧张。

“李校尉。五公子安排我的事有眉目了。”

“五公子安排你们做什么?”李元眉头一皱,印象里,这几日赵铮似乎并未做什么特别安排。

“月余之前,五公子让我等……”密探上前,在李元耳边低语几句。

李元一听,顿时心头一震,问道:“现下情况如何?”

密探道:“我们的人在盯着,不敢轻举妄动,怕打草惊蛇误了五公子大事,所以着急回来禀报。”

“可五公子眼下在宫中,禀报是来不及了。”李元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小

心跟着,能发现多少是多少,莫要打草惊蛇,想必五公子也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

“是!”

密探走了,李元也不敢疏忽大意,灌下一口酒水之后匆匆往宫门口赶去。他要在那里等着,五公子一出来便及时禀告。

……

皇宫升平楼,杜太后在皇帝赵匡胤的陪伴下出现了,身后跟着的是王皇后,以及赵德昭、赵德芳,以及几位公主。

刚刚立国,赵匡胤尚未广纳御妻,是以后宫空虚,仅有的几个低阶宫人是没有资格出席这等家宴的。

“拜见太后,拜见陛下!”

众人纷纷转身见礼,皇室到底不同,似赵光义和赵光美这等,明明是母子兄弟,却也不能少了君臣之礼。

“今日除夕,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杜太后慈祥地笑了笑,吩咐众人落座。

“亲家公,亲家母,今日让你们撇下儿孙入宫,夺了你们的天伦之乐,吾心有歉意啊!”

符彦卿夫妇忙道:“能入宫侍候太后饮宴,乃是臣等天下的福分,求之不得呢!”

杜太后笑着点点头,转身看着赵铮,笑道:“五郎,又几面了,这一年来你替官家东奔西跑,辛苦了。”

“太后言重了,猛陛下器重,此乃臣的本分和荣宠,应该的。”赵铮急忙谦虚回答。

“嗯,你有本事,人激灵,也谦虚,很好!”杜太后赞道:“还有啊,如今蓄了头发,换了衣装,活脱脱一个眉目俊朗的少年郎啊,必得才貌出众的女子才能配得上。”

“太后谬赞了!”赵铮谦虚一声,余光瞧过去,符璃已然微微有些脸红。

杜太后似也发现了,忙笑道:“看看吾老眼昏花,竟忘了我们符璃。”

“符璃拜见太后!”

“嗯,越发出落的漂亮,真好……”杜太后感叹一声,联系到适才赞赏赵铮之语,显然是意有所指。

“你们真是有福气啊,生出这么个好女儿来,吾才能托福用上地龙暖炕,不惧这漫天的风雪。”杜太后与魏王妃秦氏调笑着,话语中意思众人都明白,而且指代意味更为明确了。

“哪里,臣等能有这份福气,全耐太后垂怜,官家器重……”符彦卿和秦氏谦虚地回答着,他们家的情况太复杂,可是一点都不敢托大。

赵匡胤趁机道:“罢了,就不要客气了,娘娘,此时开席可好?”

“好,年终岁尾,可不能饿着肚子。”杜太后这么说了,众人才能真的安心落座。因为大都是自家人,所以不必过分避嫌,王皇后和符蓉等女眷皆陪同相作。

侍女如同穿花蝴蝶一般奉上各式珍馐美味。不等众人动筷子,瞧见一碟子精致的糕点,刚刚两岁多点的赵德芳便嚷着:“吃,德芳要吃……”

乳母碍于太后和皇帝尚未动筷,自然不敢上前为皇子取食。结果小家伙自己着急之下,直接从乳母怀中挣脱,迈着蹒跚的小步子冲到了桌前。

那着急却又俏皮可爱的神色惹杜太后大笑,脸上满是慈爱,一摆手拦下了正欲致歉的王皇后,她哪里会在乎小孙子失礼呢?

赵德芳得了准许,成功到了桌子之前,伸出肉嘟嘟的小手想要抓糕点,可惜可望而不可即。

宋时席地而坐的传统已经有些许改变,人们开始用坐具,桌子的高度也在增加,小家伙的身高还不够,自然够不到。

赵匡胤似乎有意想要看看儿子会怎么办,所以阻止了上前帮忙的乳母和宫女,简单的吃糕点,仿佛变成了对赵德芳的考验。

小德芳已经踮起了脚尖,身体摇摇晃晃,但还是拿不到。这个时候,他习惯性地想起来求助乳母和宫女,可惜所有人都无动于衷。

如此情景,放在寻常人家的孩子或许已经哭了,但赵德芳没有。那清澈的眼睛里仿佛有些疑惑,片刻的失落之后,便转身看向别人。

见父皇和母后无动于衷后,他的目光转向了身后。

赵光义和赵光美都以为侄子回来找自己,赵德昭甚至已经做好准备,上前帮弟弟拿糕点。他们兄弟俩虽非一母所生,但感情很不错。

可结果是,他们所有人都失望了,赵德芳回头瞧见赵铮时,小脸突然一动,仿佛有些惊奇,然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然后飞快地奔了过来。

那个速度,不由让乳母有些紧张,果不其然,在快要靠近赵铮时,小家伙脚下不稳,一下子就摔了。

摔,但是没有倒,一直到手飞快出动,将他扶住。年幼的赵德芳咯咯一笑,一下子就扑进了赵铮怀里。

看到这一幕,赵光义不由有些失落,侄子为何没有来找自己这个二叔,而是去找赵铮呢?虽然只是一件极小的事,却让他的心情唯有变化。

众人也啧啧称奇,看得出来,小皇子赵德芳和赵铮很是亲密,仿佛很有缘分。

符蓉笑道:“当日在定力院,五郎也是这般接住德芳。”

“看来我们德芳记性好,记得五郎救过他的性命,和救命恩人分外亲密。”王皇后也笑着附和。

赵铮这这么想着,心中还惊叹于赵德芳的记忆力,难道皇室天生楚“妖孽”吗?一岁孩童便记得自己模样,时隔一年之后也不曾忘记?或者只是纯属巧合,或者小家伙觉得自己更亲切吧!

不想杜太后却笑道:“德芳聪明,记性好是没错,除此之外,也是血脉相连,和他堂叔有缘分。”

身份,堂叔?赵铮心中一震,这什么意思?难不成自己当真是大宋皇族?

第一四二章定亲

堂叔?

听到这话,除了知悉内情的赵大兄弟,其他人多少都有些震惊。就连老成镇定,已经猜测到些许的符彦卿也不例外。

当然了,最为震惊的还是赵铮本人,杜太后这话等若是宣布自己是大宋皇族?难道自己真和赵匡胤家有什么血缘关系?

虽说都是姓赵,但天下姓赵者何其之多,赵铮从未这样想过。但话从杜太后嘴里说出来,那肯定是错不了。

“太后,这……”

杜太后笑了笑,问道:“五郎对祖上之事毫无了解吗?”

“这个……”

赵铮迟疑道:“父母亡故的早,加之幼年愚钝,所知不多。可官家祖上居于涿州,而臣乃是霸州人……”

“你家从什么时候迁去霸州的?”杜太后笑着询问。

“至少从祖父在时已经在了,那你祖父之前呢?”杜太后笑着问道。

“臣不知……”赵铮完全傻眼了,当年的五郎就是一个傻小子,哪里记得那么多。再者,听杜太后话中意思,至少三代以内无亲缘,那这堂叔之言又从何而来呢?

赵匡胤道:“五郎啊,赵普派人去霸州寻访过你的家世,你父名坤,你祖名效,你曾祖名瑜。”

陡然间,赵铮想到了刚刚追封为皇帝的赵家四代先祖,赵匡胤的曾祖宋顺祖名赵珽,其祖父宋翼祖名为赵敬。

珽与瑜,敬与效,名字偏旁是相同的,在古代这种同一辈分常见的排行方式。

难不成,当真?

只听赵匡胤道:“赵普发现了这一点,好奇之下追查了你曾祖父和祖父的身份。天幸虽战乱不断,但霸州府衙一位老吏历经数朝,昔年曾与你祖父同在府衙为差役。知悉你祖上来历。

赵普有详加调查,寻访多位年长相邻之后,得悉你祖上并非霸州人,而是从涿州迁居而去的。”

涿州,这下就对上了,赵匡胤恰是涿州人,赵铮不由恍惚,想不到其中还有这样的巧合。

赵光义趁机道:“你可知你曾祖父是何许人也?”

不等赵铮回答,赵光义便道:“赵瑜乃大宋僖祖皇帝赵朓庶子。”

也许是为了强调吧,赵光义说道“庶子”二字时声调无形之中高了很多。

赵匡胤道:“瑜公虽为庶出。但确实乃僖祖皇帝之子,昔年僖祖皇帝与顺祖皇帝因为选官外调,瑜公留居涿州。

后因石敬瑭献出了燕云十六州于契丹,涿州之地沦为异族统治,或许是这个缘故,瑜公迁居霸州,与僖祖,顺祖皇帝失去了联系。

不过族谱之上有详细记载,外人鲜有知晓。如今能见到你。也算是僖祖皇帝在天之灵,完成了他老人家的宿怨。所以啊,如此论起来,你与朕乃同一位高祖的子孙。乃五服以内的同族兄弟。”

呃,原来是这层关系,好生复杂啊!

五服以内,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早就不来往的。但是在古代,讲究血脉传承,人们的家族观念十分浓厚。往往几世同堂。五服以内的兄弟还是相当亲切的。

原来自己和赵匡胤确实是一家,陡然间成了皇帝的族弟,如今大宋皇室人不多。再加上杜太后让赵德芳称呼自己为堂叔,自然而然便是大宋皇族了。

着实有些太意外了,赵铮自己惊诧万分,谁曾想定力院中一个扫地的小和尚,竟会是皇族呢?

赵铮有些傻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那边的符彦卿和秦氏算是彻底放心了,赵铮坐实了皇族的身份,那与自家可就是门当户对了。

虽说并非近支,只是赵匡胤五服以内的族弟,但如今大宋初立,皇室成员本就不多,所以赵铮的身份也算是尊贵了。

最重要的是赵铮有本事,倘若他只是寻常人,五服以内的血缘,赵匡胤未必会当回事。但如今邀他除夕共赴家宴,态度还这般亲厚,显然是比较看重,并打算加以重用的皇族成员,五公子这个称呼算是真正名副其实了。

加之在定力院中,赵铮可是救过赵家老小性命的,可以说大宋立国,赵铮是有大功的。只此一点,赵铮的地位便大为不同。

不过说来也巧,定力院中那样关键的时候,偏偏是赵铮救了杜太后等人。他们还是相互不认识的同族,阴差阳错恰好成就了老赵家的江山。

旁人或许认为这是赵匡胤的安排,但符彦卿很清楚,赵匡胤是事后才知道赵铮身份的,而赵铮本人对出身是懵然不知。

如此情况下,除了用“天意”二字,还能怎么解释呢?

看来当真是上天注定,大周当亡,大宋当立啊!

一件小事,足以对符彦卿产生影响,因为他相信所谓的天命观。如果说这件事应验了,那么相士昔年对自己所说的那番话……

符彦卿的目光从两个女儿身上扫过,目光落到身强体壮的赵匡胤,以及聪颖可爱的两位皇子身上扫过,不由暗自摇摇头,眼神里仿佛有一丝淡淡的迷惘。

此时众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赵铮身上,没有人注意到符彦卿那微乎其微的异常。

王妃秦氏是惊喜,如此一来赵铮和符璃的婚事便铁定了。此时此刻,她也明白过来,杜

太后今晚设宴邀请他们几个“外人”的缘故,是要当面告知赵铮的身份,只怕一会还有定亲的说辞。

符璃并不在乎赵铮到底是皇族,还是一个平常人,让她感受欣喜的是她和赵铮之间最后的障碍不存在了。

符蓉则直接发笑了,适才心里还在想赵铮该称呼自己为姨姐,看来如今还得喊嫂子,这称呼是越发的复杂了。

“吃,你…帮我拿……”赵德芳什么都听不懂,依旧执着的是桌上的糕点。

王皇后笑道:“德芳,要有礼数,该称五叔……”

“五叔,帮我拿……”赵德芳倒很是激灵,当即改口。

还有些发愣的赵铮将赵德芳抱起来,尚未回过味来,便听到小家伙嘴甜甜道:“谢谢五叔!”

“看吧,到底和他五叔有缘分。”杜太后笑道:“五郎啊,骤然得闻身世,一时回不过神来也属寻常。”

“太后,臣确实有些突然,一时间有些……”哪怕赵铮两世为人,见过世面,骤然遇到这样重要的事情,也是需要时间消化的。

杜太后笑道:“嗯,也在情理之中,此事皇帝和赵普已经调查清楚,不会有错的。”

皇帝认你做亲戚,有谁会傻得不接受呢?何况皇帝有什么道理乱认族人呢?所以此事的真伪应该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自己和赵匡胤之间应该确实有亲属关系。

“与陛下同族同宗是臣的荣幸,臣曾流落在外多年,孤苦无依,今日得知尚有族人宗亲在,心中实在欢喜。多谢太后,多谢官家。”赵铮少不得要“表演”几分,表现的十分激动,几乎落下激动的热泪。

杜太后客气道:“今日家宴,何须多礼,论起家礼,你该呼吾一声婶母,喊皇帝一声兄长。”

赵铮很识趣地起身向杜太后,赵匡胤夫妇,赵光义夫妇行礼,如此确定自己的皇族身份。

杜太后笑吟吟地受了礼,吩咐道:“光美啊,来给你五哥见礼,还有德昭、德芳,都过来。”

“见过五哥!”赵光美终于得到了答案,却很意外,此人不单单是救了自家性命,竟然还有亲属关系。赵铮比自己年长,称为兄长倒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自己原本排行第三,如今却要叫赵铮五哥,总觉得怪怪的。

“五叔好!”赵德昭懂事地上前见礼,倒是赵德芳个小家伙已经赖在赵铮怀里,任谁都说叔侄俩有缘分。

“明日太庙祭祖,你随朕一道去吧!”赵匡胤这么一说,等若是让赵铮正式认祖归宗,也是向天下人宣告赵铮的身份,意义非同寻常。

“是,多谢官家!”赵铮谦虚致谢。

符彦卿夫妇都看得清楚,皇帝这是有意抬高赵铮的身份,他的待遇和地位绝对不是一个五服族弟那么简单。

“符卿家,我们也就不要拐弯抹角了,适才吾提及五郎俊朗,必得才貌双全的女子才配得上。”

杜太后道:“听闻五郎和你家符璃患难见真情,着实难得。以前你们或许有顾虑,毕竟五郎出身低微,今日吾请你们前来,就是想要告知你们五郎的出身,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吧,吾就为这个侄子提个亲,不知你们认不认这个女婿?我们有没有机会再做一回亲家?”

这么一说,连赵铮都有几分不好意思了,更别说符璃了。小姑娘俏脸通红,无比娇羞。

“五公子文武双全,人品贵重,是小女高攀了。蒙太后高看,臣得此佳婿,臣等求之不得啊!”符彦卿是聪明人,太后这是给足了他们面子。何况如今这是算是圆满了,女儿也能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从此以后,符家的身份烙印又会有新的变化。他有两个女儿是大周的皇后,如今又有两个女儿是赵宋的媳妇,来日最起码是尊贵的王妃……

王妃秦氏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当即道:“能与太后成为亲家,实在是臣妾几世休来的福分。”

杜太后笑道:“那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第一四二章兄弟与连襟

赵铮和符璃定亲了,除了两情相悦,郎才女貌的因素外,更大意义上是政治联姻。

符家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们的地位和影响非同一般,拉拢他们为我所用,对赵宋皇室而言是很必要的。

说道拉拢权贵,有比联姻有更有效的方法吗?

老赵家暂时没有合适的女儿嫁过去,那么就只能娶一个回来,你符彦卿不是大周朝的国丈吗?如今也让你成为赵家的子弟的老丈人。

两个女儿嫁给柴荣,也要两个女儿嫁入赵家,符彦卿也算是超级老丈人了。

此事之中,赵铮应该算是个收益者吧,赵匡胤和杜太后之所以如此重视他,给他一个五服边缘的族弟如此高的待遇,除了有本事和昔日定力院的救命之恩外,便是和符璃的感情和婚事了。

若排除了赵符两家联姻的必要性,赵匡胤会公开自己的身份吗?有必要如此厚待自己吗?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某种程度上,赵铮是占了未来媳妇的光。娶了符璃,对赵家和符家有好处,对自己也是大有好处,可以说是多赢的局面。

谁都乐见其成的好事,当真难得,符璃俏脸通红,难掩少女的羞涩。赵铮还算好,能取得这么一个出身高贵,漂漂亮亮的小娇妻也算是幸运。

“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啊!”王皇后也忍不住连声称赞,她没想到赵铮还有这么一层身份在,难怪丈夫从淮南回来说的那番话奇奇怪怪,竟是有这个缘故。

丈夫多了个能力出众的弟弟,还取回来符璃这么一个漂亮可人,身份贵重的弟妹,意义非同小可。虽说不干预朝政,但并不意味着不明白,王皇后是由衷的赞成。最奇特的是儿子德芳。平日甚至接触外人,今日却还赵铮如此亲昵,看来真是有缘分。

杜太后道:“皇后啊,当日是五郎救了德芳,如今他们叔侄又这般有缘分,五郎没了父母,吾年纪大了,这婚事礼仪你这个做皇嫂得多操点心啊!”

“应该的!”王皇后欣然应允。

“官家尽快下达赐婚的诏书吧,然后让司天监选个吉日,早些文定下聘。把喜事办了。”杜太后道:“此乃大宋立国后,皇室的第一桩喜事,符璃出身高贵,更不能怠慢,所以这婚事务必要办得隆重热闹。”

王皇后笑道:“娘娘放心,儿一定尽心操办,只是臣妾不便出宫,所以这外面的事还得二弟妹帮着操持才是。”

杜太后点头道:“这是她该做的,一边是小叔子。一边是亲妹妹,符蓉啊,你最该帮忙哦。”

“是,娘娘和皇嫂放心好了。你们盯着大局,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臣妾来操办,保证妥当。”符蓉自然不会拒绝。而且欣然答允。府中的侧室李氏受宠,已然有了身孕,自己在府中的地位受到很大挑战。

如今妹妹嫁入赵家为妯娌。再有强大的母家为后盾,对于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大有好处的。再者,她看得出来妹妹与赵铮是两情相悦,如今有情人终成眷属,她这个做姐姐也真心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